跪求一篇新疆历史发展史(西域遗珍)纪录片的观后感,拜托大家。谢谢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2收藏

跪求一篇新疆历史发展史(西域遗珍)纪录片的观后感,拜托大家。谢谢了。,第1张

《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观后感</b>

  典藏阅览部第一党小组组织组内党员观看了“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迹保护成果展”。整个展览带给我的不仅是古籍知识的提高,对新疆历史的学习和民俗的了解,还有心灵的震撼,和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的骄傲。

  本次展览对新疆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各种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进行了集中展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首都北京队新疆珍贵历史文献的全面展示,也是对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汇报。来自全国23家收藏单位的320件展品参与了展出,历史跨度长,内容丰富,包含了从先秦至明清2000年间关于新疆的重要文献文物,涵盖各民族文字的木简、文书、古籍、舆图、拓片登22种类型,展示了新疆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且历史悠久的鲜明特点。该展览由文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办,联合承办单位多达20余家。

  展览还全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新疆古籍保护工作的成绩。通过展板和实物,展示了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文化建设的关怀。

  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典籍。中国人对纸的使用比欧洲早了1000年,利用印刷术比欧洲早了600年。而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离不开各个民族。很多少数民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并用这些文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典籍。而位于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存世的汉文和各个民族文字古籍藏量异常丰富,但由于历史和特殊的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极少开展,且由于基础薄弱,仍存在古籍保存条件差、修复手段落后、经费紧缺、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才严重匮乏、学科建设相对滞后,古籍老化破损比较严重等突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新疆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之下,新疆的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面启动后,新疆维护尔自治区认真开展古籍普查工作,配合国家古籍普查整体规划,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目前已有64部古籍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也入选了“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内的我国各省在古籍保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使得中华古籍这一纪录文明历程的重要标志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得以正规科学的修缮和保护。

  我们的祖国有着有就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各类古籍便是这些文明的重要载体,从这个角度上说,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保护的不仅是古籍本身,也是我们国家的文明史。虽然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古籍保护工作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作为一名文献工作者和一名***员,看到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如此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心中倍感温暖,这个展览也再一次深深激发了我爱党敬业的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会秉承图书馆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充分发挥***员的先进性,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和关怀。

哈密最早的名称为:西漠(西膜)、古戎地。《穆天子传》载:“己巳,至于文山,西漠(西膜)之所谓口,觞天子于文山,西漠之人乃献食马三百,牛羊二千…”意思为流沙之西,《穆天子传》成书于战国时代,由此可见,哈密被称为“西漠”(西膜)是战国之前,如果从周穆王算起的话,时间距今为3000年左右。但是,在查看资料时,《伊犁历史与文化》一书对“西漠”(西膜)就不仅仅是哈密的地名那么简单了,很可能是哈密当时就是以塞人为主要居民的地区了,因而就以自己的人种命名了当时的哈密绿洲。他们和黄种人也就是羌人共同生活在这一片绿洲大地上,造就了哈密三千年前的绚烂多彩而又神秘的游牧文化。这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哈密和伊犁都曾是塞人的根据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个名称就是“昆莫”。唐朝《元和郡县图志》说:“禹贡九州之外,古戎地。古称昆莫,周穆王伐西戎,昆吾献赤刀,后转为伊吾,周衰戎狄杂居泾渭之北,伊吾之地又为匈奴所得。”现在,哈密地区还有伊吾县,保留着名称的传承。春秋战国时代以前,从河西走廊到哈密、罗布泊都是游牧民族,包括外来的欧罗巴人种的塞人、大月氏、乌孙。其中,塞人、大月氏、乌孙人都是哈萨克的主体族源。他们都曾游牧在敦煌到哈密之间。有些学者如著名西域史专家苏北海等认为哈密原来的名称应为昆莫,他在他的那本著名的《西域历史地理》中写道:哈密的名字源于乌孙人的首领“昆莫“,伊吾之音是由昆莫转变而来,从而可知昆吾、伊吾、伊吾卢,以及后来释城的哈密、哈密力、哈迷里都是昆莫的一音之转。汉人在古代译兄弟民族名称时,把库木尔译成昆莫,而少数民族则直称库木尔。昆在突厥语中是太阳的意思,莫是统治者的意思,因此,哈密二字是就像太阳一样的统治者的意思。对这个说法,有学者不同意,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傅振伦认为:哈密古为昆莫之地,古籍记载不甚详备。但是,乌孙人和塞人血缘关系浓厚,从某种意义上讲,乌孙人是塞人的后裔。乌孙作为历史上被称为:“游牧于敦煌、祁连山以东”,是不会有问题的。这里的祁连山,大多数专家学者已承认应该是位于哈密境内的东天山。乌孙人与大月氏人、羌人杂居于敦煌至哈密绿洲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三种是著名维吾尔学者阿不都西库穆罕木德伊明提出的,他认为,哈密二字的意思要从哈密在新疆的位置入手考虑,他经过大量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哈密本意就是新疆东大门之意。

第四种著名西域研究学家、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的意见。他是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弟子,中国屈指也数能读懂吐火罗文的人,通过对吐火罗文的研究,他提出一个崭新的提法。他认为;哈密古代被称为“伊吾卢”,为夷狄生长之地,有蒙古人种,也有欧洲原始人种,还有高加索白种人种,文化层次丰富,具有多元性。而“伊吾卢”是大月氏也就是吐火罗人对哈密称呼,意思是“龙马”。联想到大月氏人对马的崇拜,此说不无道理(后文将谈到这一问题)。哈密作为多种人种杂居之地,对“伊吾卢”的称呼也带有其他味道,伊吾后面加了个卢,应该是哈密当地土著夷狄人的习惯,到东汉后,随着东汉政府的管理最终定名为伊吾。库车在历史上曾经定名为“伊罗卢”,和哈密的原称“伊吾卢”非常相似,也是吐火罗语,大月氏人的统治地域之广,由此可见一斑。

第五种是蒙古族语“窄沟”的意思。主要是对拉甫却克的形象概括。拉甫却克东西各一座城,中间隔着一条窄沟,故而谓之。

第六种是哈木尔,为突厥语,蒙古语叫“哈密里”,因为有沙山哈木尔,所以地以山名。这一说与后面的第十种基本一致。

第七种是到五代时,又称为“葫芦碛”。来由是伊州两边都是沙漠,哈密绿洲就在沙漠中间,一面是著名的罗布泊沙漠,一边是八百里的流沙莫贺延碛,形象好似葫芦,因以名之。

第八种是《西域图志》记载乾隆的说法。《西域图志》说:“阳关西一千六百里至鄯善,又西七百二十里至且末,又西两千里至精绝,又西四百六十里至扞冞,又西三百九十里至于阗。”由此可知,扞冞在精绝和于阗之间,距阳关3780里。这一说似乎有此牵强,哈密至阳关哪有1300多公里?《西域图志》解释:伊吾与哈密音不相类,意扞冞人尝居此。因转扞冞为哈密。

第九种“了望墩台”说,成书于乾隆年间的《钦定河源记略》中写到:回语哈密即哈勒弥勒之转音。哈勒,了望之谓;密勒,台墩也。地有墩台可以了望,故以名其城焉。同一暑期的《钦定西域同文志》也说:“回语,哈勒弥勒之转音。哈勒,了望之谓;密勒,墩台也。地有了台,故名。”

第十种“俱密说”。但是此说者是清朝末年的学者陶葆廉,他在《辛卯侍行记》一书中写到:“缠回之称哈密皆日哈木尔(或库木尔),稽古者以哈密为汉伊吾,而不知哈密直名亦古。《元和志》伊州纳职县北有俱密山,是哈密因山得名,唐初已然。今三堡西北之哈木尔达坂即古俱密山。西戎语哈、俱、库、克等均可通用。”俱密山就是指位于哈密境内的东天山。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他作为晚清一代名将,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功绩,不是他兴办洋务获得的某些成就,更不是他镇压太平天国、西北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而是他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亲统大军收复被外来侵略者占领下的新疆。

林则徐

  在清代流放新疆成百上千的官员中,林则徐(1785~1850年)无疑是最著名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林则徐以禁烟抗英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心愿,从而获得崇高的威望,又以无辜戴罪革职流放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同情。但更是林则徐继禁烟抗英之后,又在新疆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所以获得新疆各族人民的长思久仰,相颂至今。

明代陈诚出使西域

陈诚(1 365~1457年),字子鲁,号竹山,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中进士,授行人。北平求贤,山东蠲租,安南谕夷,皆能不辱使命。永乐初以吏部主事升任员外郎。屡次奉命,或随中官李达、鲁安或与助手李暹等出使西域,功绩卓著,升迁为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朱棣之子朱高炽即位后,宣布“停止四夷差使”,明初东西交通的黄金时代从此结束。陈诚被解职,退休回乡,优游林下三十余年,以九十三岁高龄卒于家,有《竹山文集》传世。其五次出使西域的经历:

  第一次是1396年(洪武二十九年三月至九月),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出使撤里畏兀儿(今甘肃、青海、新疆交界一带),重建安定等卫,稳定了西部局势。

  第二次是1413年(永乐十一年九月)至1415年(十三年十月),护送帖木儿帝国的使臣返回哈烈、撒马尔罕等地,并赏赐沿途西域诸地。

  第三次是1416年(永乐十四年六月)至1418年(十六年四月);

  第四次是1418年(永乐十六年十月)至1420年(十八年十一月),出使地点与使命同前。

  第五次是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四月至十一月),行至甘肃闻永乐帝驾崩,奉命返回。

高昌大将军张雄

张雄(583~633年),字太欢,祖籍河南南阳,世居高昌,出生在高昌王国一个贵族家庭。祖父张务,曾任左卫将军、绾曹郎中(总理政务)。父亲张端,曾任建义将军、绾曹郎中。他的姑母是高昌王麴伯雅的王妃,麴伯雅之后的高昌王麴文泰,是张雄的姑表兄弟。生长在这样一个权贵世家,张雄的身份自然与众不同,志文中称赞他“天资孝友,神假聪明”,他却“不以地望高人”,“不以才优傲物”,“白面知兵,神机俊爽”,是文武双全的将才。

班超、班勇父子在西域

班超、班勇父子是东汉时期西域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剑桥中国秦汉史》一书所评价:“东汉王朝在西域的成就,事实上主要是班超和他的儿子班勇个人取得的。”

班超班勇父子是继张骞通西域之后,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帝国),虽然未达目的,但却是我国到达地中海东岸的第一人。而班勇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的《西域记》,被完整地保存在《后汉书·西域传》里,成为后世研究西域史和亚洲史的重要资料。

傅介子定楼兰

傅介子,西汉北地郡义渠人,少年时代就聪颖过人,博学多才。汉代刘歆《西京杂记》卷三记载,少年傅介子刻苦好学,胸怀大志,决心效法张骞,报效国家,曾掷觚(古代书写用的木简)于地,仰天长叹:“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可以说,傅介子深受张骞出使西域壮举的影响,而他的掷觚之举又影响了后来的班超。

张骞通西域

新疆古称西域。狭义指今新疆地区,广义指新疆及以西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充满着神秘。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有关于西域山水的记载,《穆天子传》中有周穆王游历西域的传说,中国正史中记载亲历西域的第一人,则是西汉的张骞。

  张骞,汉中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武帝刘彻的侍从郎官。其时汉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开始跨入全盛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心一改对匈奴的守势,转为主动反击。恰在这时获得一个重要情报。

  匈奴降者供称河西走廊原有强盛的游牧部落大月氏,被匈奴击败,其王被杀,头颅做成酒器,大月氏人被迫西迁,常怀怨十艮,想着报仇雪耻,苦于势单无援。

  汉武帝据此制定出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的战略计划,召募人员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人。张骞慨然应征,勇当重任,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玄奘

[玄奘] 唐朝著名高僧,俗名陈炜,出身于一个显赫旺族,儒学世家。幼年家道中落,便游学于洛阳、长安等地,求教于名僧之门,博学多才,很快就在佛学界崭露头角,声名鹊起。

  唐贞观年间,玄奘不顾唐王朝的禁令,西行取经,他穿大漠戈壁,涉险滩河流,一路闯关过险,终于到达佛教的发源地——印度。

  西域流下了他一路讲经和艰难跋涉的足迹。小说《西游记》中描写的唐僧好坏不分,软弱无能。而历史真实中的玄奘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佛学家,功德圆满的佛界高僧,佛教文化的传播者,是为探求真谛不惜以身殉教的勇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