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唐宋时期的医生是有传记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哪些唐宋时期的医生是有传记的,第1张

  有孙思邈,王惟一,唐慎微等等。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

  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当时的朝廷下令征孙思邈为国子监博士,被他拒绝了。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

  王惟一,赵祯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中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王惟一对医学,特别是针灸学有重要的贡献。其主要成就在于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铸铜人和刻石碑。

  唐慎微,字审元,成都人,北宋著名药学家。他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开创了药物学方剂对照之先河。而且在多年广泛采集的基础上,约与公元1082年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

《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这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它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扩展资料: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医学家。他钻研诸子百家,善谈老庄,兼通佛典,精於医药。隋文帝徵其为国子博士,唐太宗召其至京师,欲授以官职,皆固辞不受。

长期行医於民间,根据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和前人的医学成就,撰著了《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另有《千金髓方》二十卷已佚。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作者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於此”(《自序》),故以“千金”命书。

该书成於永徽三年(652),计二三三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记述了妇、儿、内、外各科病证以及本草、制药、食治、养性、平脉、导引、针灸孔穴主治等多方面的内容,保存了唐代以前许多医学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封後世医学发展有一定影辔,曾先後传入朝鲜、日本诸国。

参考资料:

-大医精诚(孙思邈)

唐代,由于茶学上的第一本经典著作陆羽《茶经》和本草类书籍中记载茶叶的《新修本草》以及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陈藏器《本草拾遗》的出现,把茶疗的理论与实践推向高峰并逐渐成形。

其他医药著作中,也多有茶疗资料,例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中,木部曾收“茗、苦茶’条,其内容略同《新修本草》,而他的学生孟诜的《食疗本草》茶治热毒下利,腰痛难转。”郭稽中《妇女方》论茶能“治产后便秘”。李绛《兵部手集方》记载茶可治“久年心育五年十年者”等。

此外,唐代医家王焘等编著的《外台秘要》卷专门收载有“代茶新饮方”,并较详尽地记载了茶疗的制作和服用方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