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学好国学经典
怎样才能学好国学经典
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历史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然而,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国学经典浩瀚灿烂。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古人学习国学经典的传统方式
前人学习国学经典的传统方式,主要是“死记硬背式”。古代私塾学堂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古代儿童从入学开蒙就开始进行识记和背诵的训练。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授书。这是从先生的角度来说的。从学生的角度,叫“上书”。因为学生要拿着书自己上到先生的桌子那里,所以叫“上书”。授书(上书)又分三个小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点书”,就是学生拿着书,翻到要学习的这一页,交给先生,先生给他点出句读。点书这一环节,如果学生年龄大,会句读了,就会由自己点好给先生修改。
第二个阶段,叫“读书”,就是先生范读,学生跟着读,一句一句地模仿。一般先生是读三遍,也有读六遍的,也有读两遍的。
第三个阶段,叫“讲书”,就是先生要讲解。不仅讲解字义,也会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篇章意思,也就是串讲。
第二步,背书。“讽诵”作为教学古代经典的一种方式,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讽诵”,《周礼·春官·大司乐》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故“讽”即背诵,“诵”为出声诵读。老师点句领读、学生跟读之后,就是初步完成了教读的任务,然后学生自己去熟读背诵,一遍又一遍,直到背诵如流。
第三步,复讲。复讲就是学生背好书后,把书背给先生听,把先生前面所讲的内容复述给先生听。检查通过,就可以再次上书,所以是学生的智力决定着学习的进度。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学习方法就特别强调熟读背诵,“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读与背是前辈学者学习国学的主要方法,他们从小就熟背“四书”、“五经”,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中国国学大师蔡尚思先生说他七岁入私塾,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死背经书时期”:“入私塾读书,被拉去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前行开学礼以后,就是天天死背儒家经书,背得最熟的是“四书”,光背诵而不了解其意义。真感痛苦;一直到了懂得它的内容之后,才觉得幼时死背书的好处,自恨没有多背些古书。现在无论是自己和别人的有关著作,哪怕只差一个字,我一看就知道其非原文。这比一部分中青年人,我和读过私塾者都是占了便宜的。”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今天学习国学经典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但这种方法过分注重古代经典诵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割裂了诗文的美学价值,使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使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这正是其不足之处。
二、学习国学经典的正确方法
我们认为,学习国学经典必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注意审美愉悦和文化认知的融合,既彰显重视传统国学修养和关注现实人生之理念,又兼顾人文内涵的完整性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使学习者在国学经典的研习中得到深厚的人文精神熏陶。
(一)要重视熟读国学基本要籍
我国历代著述繁多,浩如烟海,仅以历代史书《艺文志》《经籍志》等所“著录”的图书来说,为数就甚为可观。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收录的图书则有3470部,7918卷;此外,“存目”部分也多达6819部,9434卷。如此之多的古籍,一个人即使穷其毕生精力,也不可全部读完,实际上也完全没有这种必要。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其读书治学的时间,也就只有数十年,因此,对浩如繁星的古籍要有选择、有侧重地去读。有些基本的典籍,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必须读,有些还需要熟读。这些基本典籍,包含在经、史、子、集之中,如“经部”中的《论语》《孟子》《诗经》等;“史部”中的《史记》《汉书》等;“子集”中的《荀子》《韩非子》《老子》《庄子》等;“集部”中的《楚辞》《文选》《唐诗》《宋词》等。这些基本典籍,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蕴涵宝贵的人生哲理。不仅专治国学的人要熟读,就是治其他学科的,如理学、工学、农学、商学、管理学的人,也都应该好好学习。
(二)要把握学术发展的路径
所谓学术发展的路径,主要有:(1)指每一学术发展的过程。如我国的诗歌,从古诗到乐府,从乐府到律诗,其发展的过程都要明了,才能掌握每一种学术或文体发展的特点。(2)指每一阶段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渊源。了解每一阶段重要学者的学术成果和渊源,可以看出每一时代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清楚地认识学者治学的过程。(3)指每一个时代的学术风尚。了解每一时代的学术风尚,有助于了解每个时代学者学术历程形成的原因及其成就的时代背景。掌握学术发展的路径有两种方法:一是熟读史书中有关《艺文志》或《经籍志》等目录文献。例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等,这些史志除了著录当代人的著作外,还著录前代人的著作。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史志的类目及文献,了解每一时代的著作及当时的学术风尚。二是熟读记述学者传记或学术渊源的书籍。记述学者传记一般收录在史书中的《儒林传》中;介绍学者学术渊源的书籍,有刘元卿作的《诸儒学案》、冯从吾作的《元儒考略》、黄宗羲作的《宋元学案》及《明儒学案》,徐光启作的《清儒学案》,江藩作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及《国朝宋学渊源记》等。从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学者的学术渊源,以了解某一学派、某一时代的学术发展过程。例如,《明儒学案》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把明代各派的学术渊源、学者传记和学术宗旨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部系统完整的学术思想史巨著。
(三)要具备起码的古代文化常识
国学经典涉及的人、事、物非常多,学习国学经典,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包括古代天文、历法、地理、乐律、礼俗、宗法、职官、科举、姓名、宫室、饮食、衣着、车马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一定古代文化常识,才能更好地读懂国学经典;只有具备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才能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登堂入室、左右逢源。比如在古籍中,就有许多文献是涉及天文知识的,如果不了解起码的古代天文知识,就很难对古籍有较透彻的了解。例如,李白《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诗,苏轼《前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其中“参”、“井”、“斗牛”,尽管书上作了解释,但学生们仍然不甚清楚。这就需要掌握古代天文中有关“星区分野”的知识。《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也有反过来说某地是某星宿的分野。根据二十八星宿与十二州国分野表,我们可知,“扪参历井”不仅写出了蜀道的高峻艰险,而且说明了其位置。同样,“斗牛”二星也表明了赤壁所在地。掌握了这些文化常识后,在阅读王勃《滕王阁序》开头四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据表就可查知“翼轸”二星是楚地分野,滕王阁在南昌,南昌汉时属豫章郡,战国时属楚地。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已经注意到后世读书人缺乏天文知识的状况。他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四)要学会使用工具书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国学经典,必须熟悉常用工具书的体例和用法。工具书为我们准备了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可供读书治学随时查阅。要充分发挥工具书的效能,就要勤翻勤查。所谓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善于运用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中文工具书的种类很多,根据编制目的、收录内容和功能用途,一般可分为字典词典、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表谱图录等几类。其中类书是辑录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句的工具书;政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有些类似专科性类书;年鉴汇编一年内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手册汇编某一方面经常查考的文献资料;书目著录图书书名、卷数、著者、版本等项目的目录;索引揭示文献内容出处,提供文献查考线索;表谱包括年表、历表和其他表谱,是供查考历史年月日、历史大事、人物生卒年以及职官、地理之沿革;图录包括地图和其他图录。对于国学经典中不认识的字词,我们可以借助字典词典去解决;利用类书、政书、年鉴、手册、表谱、图录等工具书,能帮助我们从纷纭复杂的名物制度和典故资料中,找到某个名物典故资料。因此,掌握工具书是阅读国学经典必备的条件。
怎样才能更好使用工具书呢?我们认为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了解工具书的编制体例。二是要熟悉工具书的查检方法。三是要了解同类工具书的异同。四是要随时掌握新的工具书与新信息。五是要对工具书的解释作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信从。我国工具书编纂的历史悠久,如果从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和最早的词典《尔雅》算起,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工具书的编纂都是服从于一定的目的,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着某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的认识。因此,工具书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和时代的烙印。例如《说文解字》解释“三”字说:“天地人之道也”。解释“王”字说:“天下所归往也”。解释“神”字说:“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这些都反映了汉代人的意识。它可以使我们对汉代人们的认识有所了解,但不能搬用到今天的生活中,更不能认为这样解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新编的工具书较之古代编的工具书,有了很大的进步,字(词)义的解释不仅科学,而且通俗。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利用新编的有关工具书。总之,工具书往往只能为我们解决疑难问题提出些参考意见或线索,真正解决问题,还要靠自己利用工具书提供的材料,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分析。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我们运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一定会提高。
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
《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经典著作
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古籍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定义
国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附录: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
《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庄子 荀子
申鉴 说苑 新语 论衡
茶经 棋经 中论 邓子
盖庐 人物志 潜夫论 初学记
洛阳牡丹记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经 论衡校释
梦溪笔谈 太平广记 孔子家语 韩非子
鬼谷子 归田录 唐新语 公孙龙子
搜神记 搜神后记 周易参同契 山海经 校注
艺文类聚 穆天子传 唐摭言 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 盐铁论 宋高僧传 广弘明集
老子道德经 钝吟杂录 弘明集 宣室志
世说新语 金匮要略注 九章算术 吕氏春秋
黄帝内经灵枢经 黄帝内经素问 备急千金要方 伤寒论注
难经本义 神农本草经 孔丛子 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 风俗通义 鹖冠子 齐民要术
潜夫论 范子计然 西京杂记 晏子春秋
周髀算经 朱子语类 山房随笔 林泉高致集
吴子兵法辑佚 银雀山尉缭子 司马法逸文 群书治要三略
孙子略解 水战兵法辑佚 群书治要六韬 敦煌写卷六韬
怀王墓竹简六韬 六韬逸文 汉墓竹简六韬 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辑佚 太公兵法 太公金匮 太公阴谋
端溪砚谱 歙州砚谱 扬州芍药谱 橘录
糖霜谱 刘氏菊谱 洗冤录集 荔枝谱
高僧传 阴符经 随隐漫录 画继
续高僧传 方言校笺
集部
楚辞
楚辞 楚辞补注
总集类
全上古三代文 全秦文 全汉文 全后汉文 全三国文
全后周文 全北齐文 全陈文 全梁文 全齐文
全隋文 全唐文 先唐文 唐文拾遗 唐文续拾
全宋文 全晋文 全后魏文 全唐诗 全宋词
千家诗 文心雕龙 文选 乐府诗集 全元曲
全宋诗 历代诗词赋
其它集类
优古堂诗话 诚斋诗话 庚溪诗话 草堂诗话 藏海诗话
六一诗话 后山诗话 彦周诗话 二老堂诗话 怀麓堂诗话
沧浪诗话 诗品 诗人玉屑 中山诗话 观林诗话
李太白全集 王右丞集笺注 欧阳修集 国 语
其他
四库全书目录(介绍、史话、乾隆《文渊阁记》)
总 目 经 部 史 部 子 部 集 部 考 证
辑注类
三字经 庄子集解 商君书 汉官六种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千字文 孟子全译 史记三家注 九家旧晋书辑本 敦煌变文集新书
百家姓 老子校释 世说新语笺疏 太平经合校 管子轻重篇新诠
幼学琼林 列子集释 新语校注 龙文鞭影 八家后汉书辑注
论衡校释 孙子兵法论正 明夷待访录 裴注三国志 文心雕龙注
古文观止 曾国藩文集 菜根谭 传习录 文心雕龙考异
增广贤文 曾国藩家书 金人铭 众家编年体晋史 文心雕龙义证
国 学 吟
作者:乾泉
一 华夏
天地混沌兮,万物蒙昧;
东方盘古兮,开天辟地;
遂人钻木兮,伏羲创易;
宇宙太极兮,阴阳两仪;
女娲补天兮,神农稼医;
大同禅让兮,三皇五帝;
因势利导兮,大禹治水;
华夏小康兮,九州归一。
二 薪火
顺天应人兮,商汤天乙;
天怒人怨兮,文王演易;
武王伐纣兮,周室雄起;
老子道德兮,六龙御天;
非攻节用兮,兼爱墨翟;
王诩纵横兮,尚法韩非;
孙武兵圣兮,春秋仲尼;
百家争鸣兮,管吕荟萃。
三 文明
秦皇汉武兮,丝路攘熙;
唐宋文章兮,香飘海内;
元明清史兮,国故依稀;
华夏屈辱兮,山吟河泣;
百年沧桑兮,龙狮沉睡;
中山拍案兮,三民主义;
国共兄弟兮,虎狼胆裂;
马列共和兮,工农自立。
四 传承
历史悠悠兮,天下文明;
与时偕行兮,白驹过隙;
薪火相传兮,沐风浴雨;
小康理想兮,和谐回归;
国学浩瀚兮,昆仑巍巍;
望洋兴叹兮,芒刺在背;
民族创新兮,何以为系;
慨当以慷兮,我辈奋起;
五 复兴
大道自然兮,天人合一;
纵横捭阖兮,机变义利;
控名责实兮,参伍不失;
自强自立兮,刚健有为;
中庸节守兮,专气致柔;
赏罚分明兮,公平合理;
民胞物与兮,厚德载物;
乐天知足兮,人本忠义;
贵和尚中兮,生生不息。
本文2023-08-20 21:57: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