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古代有否兽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请问一下,古代有否兽医?,第1张

中国兽医技术的早期发展与马以及猪、羊等家畜的用途日受重视有关。殷商时因马已用于拉车和骑射而开始注意马病。如甲骨文中便有“贞多马亚,其 (有) ”等字句,其中“亚”读为“恶”,是马有疫病的卜辞;同时还有人畜通用的病名,如 (体内寄生虫)、 (齿病)等。当时猪圈、羊牢、马厩的出现,反映了对家畜护养的进步。

明代李时珍编着的《本草纲目》,不但为人医,也为兽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医药知识。至清代,兽医学的发展就极为缓慢。虽有著述,但主要是对《元亨疗马集》一书进行的改编、选辑和充实,如1736年李玉书曾对《元亨疗马集》进行了增删,1800年傅述风进一步补充了《元亨疗马集》所附《牛经》中的不足等。鸦片战争以后,民间对中国传统兽医技术仍有所整理和总结,如李南晖(号青峰)编着的《活兽慈舟》一书(1873)对黄牛、水牛、猪、马、羊、犬、猫等家畜的 240种病症均有论述,并收载方剂(包括单方)700多个;《猪经大全》(1891)有48种猪病的疗法,并附病状图,后成为传统兽医学中唯一被保存下来的猪病学专著等。

我国古代畜牧业曾有过辉煌的成就。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在畜牧和兽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有的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这之中,相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阉割术的发明,以及家禽饲养方面的人工孵化法、填鸭技术、强制换羽法的发明,都是举世瞩目的成就。

伯乐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相马学家,他总结了过去以及当时相马家的经验,加上他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写成《相马经》,奠定了我国相畜学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兼并战争频繁,军马需要量与日俱增,同时也迫切要求改善军马的质量。

当时也是生产工具改革和生产力迅速提高的一个时期,由于耕牛和铁犁的使用,人们希望使用拉力比较大的耕畜。这种情况,促进了我国古代相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很多著名的相畜学家,最著名的要算春秋时期卫国的宁戚了。他著有《相牛经》,这部书虽早已散失,但它的宝贵经验一直在民间流传,对后来牛种的改良起过很大作用。

相马的理论和技术,成就更大,有过很多相马学家。比如战国时期的赵国的九方皋,对于相马也都有独到的见解。由于各人判断良马的角度不同,当时也形成了许多相马的流派。

汉代已有完整的《相六畜》书和铜质的良马模型。至盛唐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古时的相畜学说对于后世家畜品质的提高,起过很大的作用。

阉割术的发明,是我国乃至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据考证,商代甲骨文中就已有关于猪的阉割记载。

《周易》记载:“豮豕之牙吉。”意思是说阉割了的猪,性格就变得驯顺,虽有犀利的牙,也不足为害。

《礼记》上提到“豕曰刚鬣,豚曰腯肥”,意思是:未阉割的猪皮厚、毛粗,叫“豕”;阉割后的猪,长得膘满臀肥,叫“豚”。

当代民间还流行的小母猪卵巢摘除术,手术过程一般只一两分钟,而且术前不需麻醉,术后不需缝合。手术器械简单,手术部位正确,创口比较小,手术安全,无后遗症,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手术。

阉割术是古代劳动人民遗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

《周礼·夏官》记载“校人”的职掌中有“颁马攻特”之说,所谓“攻特”,就是马的阉割,或称“去势”。秦汉时期以前,骟马还不普遍,可能仅施行于凶恶不驯的马匹。

至秦汉之交,因为激烈的战争和骑战的盛行,需要有合乎军马条件的马匹,从此马的阉割术也就盛行了。

人工孵化法、填鸭技术、强制换羽法的发明,是我国在畜牧业领域家禽饲养方面的重要成就。

我国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养鸭养鹅,养鸡比这更早。家禽人工孵化法究竟什么时候发明,已难于稽考,已知早在先秦时期就在我国应用,一直沿用至今。

在当时,北方大都用土缸或火炕孵蛋,靠烧煤炭升温。南方一般用木桶或谷围孵蛋,以炒热的谷子作为热源。

炒谷的温度大约在38度至41度之间,经8小时逐渐降低至35度,再炒一次。每天共炒谷3次,使木桶里的温度经常保持在37度左右。种蛋孵化10天后,蛋里胚盘发育中自身产生热,此后就可掺入新的种蛋。

如果木桶里保温良好,这样旧蛋自身发出的热已足以供给新蛋胚盘发育的需要,无需再炒谷了。土法孵化的巧妙处也就在这里。

我国人工孵化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不用温度调节设备,也不需要温度计,却能保持比较稳定的温度,而且孵化数量不受限制,成本很低,孵化率可达95%以上。

北京鸭味美可口,早在明代已为人们所赏识。这是由于发明了填鸭肥育技术、改善了鸭的肉质的缘故。北京鸭在孵出后六七十天就开始填肥。

填鸭肥育需要专门的技术。每天给两回肥育饲料。在肥育期间,不再在舍外放饲,同时在肥育舍的窗格子上挂上布帘,把屋子弄成半明半暗。

肥育用的饲料是高粱粉、玉米粉、黑麸和黑豆粉。把这些饲料用热汤搓制成棒状的条子,叫做“剂子”,由填鸭的技师即“把师”用手把鸭嘴撑开,一个一个填下。初次试填,每天每只约填7个至9个。如有消化不良的,下次减去一两个:如消化良好,以后逐日递增,最后约填20个左右。

这样鸭子在肥育期的2周至4周间,就可增加体重两三千克,肥育完成,可增重至4500克至6000克,肉味特别鲜美。

我们的祖先掌握了鸭的生长发育规律,并且发明了人工止卵和强制换羽的方法,使种鸭能依照养鸭人的意愿,要什么时候下蛋就什么时候下蛋,要什么时候换羽毛就什么时候换羽毛,而且缩短了换羽期,增长了产卵期。

夏天鸭因怕热,生长迟缓,下蛋数量少,质量也差。这时候一般就人工止卵:先使它停食3天,只给清水,以维持生命。三天后,改喂米糠,不再放饲,就可以自然停止下蛋。

停止下蛋后大约5个星期,一般就会换羽。如果任鸭自然换羽,前后大约要经过4个月,而且恢复健康也慢,甚至会耽误和影响秋季下蛋。强制换羽,可以把换羽时间缩短到五六十天。

强制换羽的具体方法,就是先减少鸭子的饲料,使它停产而催促脱羽。脱羽到相当程度,再把它的尾羽、翅羽分次用手拔尽,这对鸭子并无损伤,而且是有益的。这时添给适量的黑豆,以促进羽毛生长。

拔羽在6月上旬实行,至7月中旬新羽生长一半时,再赶下河去放饲。这时饲料恢复原状,用米糠、黑豆和高粱。

至7月下旬,就加喂粟米,配合量和未停止下蛋时一样。几天后就可看到鸭有交尾的。

至8月上中旬,就又开始下蛋了。这种办法可使停止产卵期缩短一半。

家禽之于农民的重要性

中兽医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家畜、动物的有限范围,它涉及到全社会,在食品安全、动物保健、人畜共患病、新增疾病、生物医学研究、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古代兽医发展史,有利于展现我国兽医事业的辉煌成就,激励广大兽医人员挖掘、传承、发展祖国的兽医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中兽医科研和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让传统中兽医学为当代公共卫生事业和现代畜牧兽医事业服务。

古代兽医农桑的集大成者——《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收集我国古代兽医药方共48个。其中专医马的30个,专医牛的10个,兼医牛马的1个,医驴的1个,医羊的7个。内容涉及外科、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一般常见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兽医文献资料。它作为兽医教育的内容,也是我国农书中出现最早的。

关于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齐民要术》主要介绍了羊生疥后特别要注意隔离,以防互相传染。因为一般来说羊群数量较多,书中提到养一千只羊的情况。“羊有疥者,间别之;不别,相染污,或能合群致死。”即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隔离,隔离时患疥的羊就要治疗,书中介绍了治疗羊疥的方法。

“取藜芦根,嚼咀令破,以泔浸之,以瓶盛,塞口,于灶边常令暖,数日醋香,便中用。以砖瓦刮疥令赤,若强硬痂厚者,亦可以汤洗之,去痂,拭燥,以药汁涂之。再上,愈。若多者,日别渐渐涂之,勿顿涂令遍一羊瘦,不堪药势,便死矣。”

当然,《齐民要术》的兽医药方“其中有一些是有迷信成份的,令人很难理解。但是,瑕不掩瑜,其主要的方面无愧是古代兽医教育方面的瑰宝。

小白羊

兽医培养主要方法:官府兽医学校,民间家族或师徒相传

1、专属医药教育机构

在医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古代的兽医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重要标志是创办了兽医学校,唐王朝在掌舆马及马政的太仆寺设立了兽医学校。

据《旧唐书·职官三》记载,“太仆寺设兽医博士四人,学生百人”。太仆寺的兽医博士承担教授生徒之职。博士的产生采取推举和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将群众中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人员选拔到太仆寺教授学生。此外,当时中国的兽医学校还接收外国留学生,据记载,唐贞元间,日本兽医平仲国等来到我国留学。我国的兽医学校比起法国的巴黎兽医学校和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学校要早约1000年。

2、民间兽医的教育与培养

在古代,除了兽医学校以授课、考试等正规的兽医教育外,其他非正规的兽医,教育也得到发展。古代中兽医队伍比较大,从中央政府到各地监场牧场,分别设有行政畜牧兽医官员和专业兽医师。民间的兽医师更是不计其数。

从官方来说,古代兽医不但做畜病的防治工作,同时还兼任畜牧饲养的技术指导。兽病的防治及畜牧的技术指导本身就是畜牧兽医的教育工作,特别是民间的兽医师,其进行兽医教育的作用更为巨大。此外,家传兽医的教育,即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等形式,也为当时的兽医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医马者

怎么教?理论实操并重,内外科兼修

1、以经验为主的药方治法

在《齐民要术》中,提出了治疗马、牛、羊的四十八种方药及治法。由于《要术》非兽医专著,选方是应急易取的简单药物,基本上是以经验为主,没有提升到理论的层次,其中还有一些疗方有迷信色彩。而这时出现的以《司马安骥集》为代表的兽医专著,则将兽医教育内容的层次大大提升。

《司牧安骥集》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中兽医学专著。《宋史·艺文志》说该书为李石所著,《陕西经籍志》则明确说它是唐宗室司马李石撰。现代畜牧兽医史专家谢成侠根据本书记载与古代医学内容有很多相仿之处,考定其是古代作品。

根据本书的内容,《安骥集》也可能是在隋唐太仆寺兽医博士所编教材的基础上,后来由李石改编成著的。因为本书收集了多人的著作,以后的朝代也曾以此作为兽医教材,明代此书在陕西重刊时,序中称“俾师以是而教,子弟以是而学”。

2、疾病的病因教育

《安骥集》中所收集的四篇“五脏论”是兽医脏腑学说的经典之作,这四篇文章分别是《马师皇五脏论》《王良先五脏论》、《胡先生清浊五脏论》和《碎金五脏论》。

五脏论的基本观点是,把畜体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小宇宙”。畜体内各种生理作用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新陈代谢的系统。“五脏论”还用“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来说明导致畜体致病的原因,即阴阳构成畜体的内部矛盾,阴阳失调,是家畜染病的主要原因。

《齐民要术》书影

此外,对畜体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心肝脾肺肾五脏相互活动规律都有一定的认识。关系及《马师皇八邪论》还进一步说明,风寒、骨湿、饥饱、劳役等八邪是导致畜体发生疾病的直接原因,这些都可以导致畜体内部的阴阳失调。这就对家畜的病因有了理论上的说明,便于人们从根本上把握病因,为治疗打下比较可靠的基础。

3、疾病的症侯学教育

症侯学在古代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初步形成根据症状病侯来认识疾病的一些方法, 能够分辨各种细微的症侯,从而把一些类似的疾病分开。

例如口角吐涎,根据不同的“涎状”来区别不同的病类,如果涎呈沧沫状,则为肺热;如果涎呈液状下滴;则为胃寒。《看马五脏变动形相七十二大病》、《造父八十一难经》中都给人们介绍了许多以症候来辨病的知识,这些知识至今在兽病临床实际中具有参考价值。

4、病疾的疗法教育

疾病的疗法教育。认识疾病的起因和疾病的表现症候,是为了更好地“对症下药”,进行治疗。《安骥集》以及古代兽医教育中关于兽医的治疗方法,从内外科分有内科与外科治疗;从扎针和用药来分,可分为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

针灸治病取决于选取的穴位是否准确,有“隔一毫如隔泰山,偏一丝不如不针”的说法。而要选中穴位,畜体解剖学知识就非常重要,它是进行针灸和外科治疗的基础科学。

针灸

《司牧安骥集》的《骨名图》表明畜体解剖学已经形成。《骨名图》置于《伯乐针经》之前,也表明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伯乐针经》介绍给人们有关家畜穴名七十七个,针制点一百七十余个,这些穴点现在仍然被应用。此外,《安骥集》还提出了针刺“看病浅深,补泻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针刺手法。对各种不同的疾病,介绍了各种不同的针刺方法。

《安骥集》中也给人们介绍了许多药物治疗的方法,古代的兽医的药物治疗在中药学的推动之下,无论是从药物的种类还是治疗疾病的范围上,都比过去有质的飞跃和量的扩大。《安骥集》中收集并向人们介绍的中兽医药方达到一百四十多个,并按照治疗功能分为十五个大类。有些药方采用外来药物,如舶上茴香、诃黎勒、乳香、没药、沙萝等,吸收了国外医药学的成果。

5、兽医的外科教育

除内科教育外,兽医外科教育在当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安骥集》介绍了16种蹄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措施。例如治蹄病的“焊药疗法”和“冷敷理疗法”是其中的两种重要方法。

焊药疗法就是用快刀修削蹄甲,将蹄甲上的坏死组织清除干净,然后将药膏填入空洞,以烧红的烙铁烙熔,使药膏紧紧地焊在蹄甲内,既不影响家畜的行走,药物也能充分发挥作用,疗效当然也很好。冷敷理疗是用黄泥浆涂敷无菌性炎肿;如果微烧硌铁轻轻熨,则是热敷理疗。

该书对发炎肿胀的一些疾病及治疗方法也有所介绍,如对五疗、十毒、三十六黄等,可以内服消黄散以消炎肿,外用针刺以防瘀血。对一些坏死的组织可用雀砂、砒霜丸糯米饭,埋藏在畜体患处以去烂肉。

《安骥集》兽医疗法

总结

春秋时期,许行虽然招徒讲授农业,但其为私学,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唐代太仆寺所设的兽医学校,则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举办的学校,其规模和教学水平都是私学无法比拟的。它第一次将兽医教育以官方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虽然这种兽医培养制度在宋代被废除,但它在当时标志着农业教育步入了正规化的轨迹,起到了普及和推广兽医知识的重要作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