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知识点辅导:常见病症-咳嗽
概 述
1.定义 凡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正常肃降功能,造成肺气上逆作咳,咯吐痰涎的,即称“咳嗽”。
2.发病情况
⑴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冬春为多。
⑵ 发病年龄:各年龄的儿童均可发病,而以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
⑶ 发病特点:小儿肺常不足,元气虚弱,抵抗外邪侵袭的防御功能尚未健全,外感时邪首先犯肺,最易引起咳嗽。根据临床所见,外感咳嗽多而内伤咳嗽少。
⑷ 预后:本病预后较好。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调护失宜,咳嗽反复迁延不愈,可出现痰多喘满,时轻时重,时犯时止。如旧邪未去,又感新邪,常转为肺炎喘嗽。
3.历史沿革
咳嗽一证,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诸病源候论》对咳嗽一证,采取脏腑结合病因的分类方法,并指出了小儿咳嗽的致病因素多为外感寒邪。《小儿药证直诀》将咳嗽分为“肺盛”和“脾虚”二类,认识到脾与痰有密切关系,并总结了“治嗽大法,盛则下之,久则补之,更量虚实,以意增损”的治疗原则。明代《幼科金针·咳嗽》指出了小儿咳嗽的转归;而张景岳吸取前人之长,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清代《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则将小儿咳嗽分为风寒、肺寒、火热、食积等,这种分类方法,在目前儿科临床仍习用,可与景岳的外感和内伤的分类方法互参。
病因病机
病 因
外因:感受外邪。
内因:脏腑功能失调。
病 机
1 感受外邪,肺失清肃;
2 痰浊内生,贮肺作咳;
3 素体虚弱,肺脾受损。
诊 断
1.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
2.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许干啰音。
3.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病程长短:外感咳嗽,常起病急,病程较短,并伴有表证,多属实证;内伤咳嗽,发病多缓,病程较长,往往兼有不同程度的里证,亦可虚实互见,然虚证居多。
2 咳声轻浊:咳声频频,重浊有力,多属风寒咳嗽;咳声高亢气粗,或咳声嘶哑,多属风热咳嗽;干咳阵阵,气涌作呛,多属燥火伤肺;干咳或咳声短促而哑,午后黄昏为剧,多属肺阴耗伤;咳声高亢有力者为实;咳声低微,气短无力者为虚。
3 痰涎色量:痰涎稀薄,色白量少或中等易咯出者为寒;痰涎稠厚,色黄量少或中等,咯出不爽或有腥臭味者属热;痰少或成粘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夹以血丝,多属燥;痰涎清稀如水,起泡沫,量多,易咯出,多属痰饮。
治疗原则以宣通肺气,化痰止咳为主。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适逢春节,很多人一反日常规律的作息、饮食,熬夜、饮食杂乱等均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小孩免疫力会更低,所以小孩更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情况。为此,家庭医生在线特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卢焯明主任中医师与各位家长分享,在冬春交替时节,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让孩子少生病。卢焯明主任在此,还针对不同体质儿童,精选了一些中医特色汤方推荐给大家,快来了解下吧!
中医认为“寒为万病之源,风为百病之长”,卢焯明主任指出,寒与风是冬春季节的主气,也是很多外感疾病的罪魁祸首。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免疫力比成年人低,在骤寒骤热的冬春季节,很容易受到风邪、寒邪的侵袭导致各种外感疾病发生,严重的可诱发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的外感性疾病。
而季节由冬转春,随着天气转暖,万物生长,细菌、病毒等也随之盛行,除了呼吸道感染,还有一些常见传染性疾病也会增多,如手足口病,麻疹,风疹等皆容易找上门。
此外,适逢春节,每餐都吃得很丰盛,隔三差五与亲友聚会,日常规律的作息、饮食皆因春节的到来被打乱,而家长也因新春佳节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约束。但小孩子脾胃消化能力相对比较弱,且自制力较差,过年见到琳琅满目的零食,忍不住吃多了容易伤及脾胃导致积食。孩子一旦出现积食,可出现嗳气、呕吐、舌苔厚等表现,且肠道消化力会受到阻碍,容易产生腹痛、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同时,身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继而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1、良好的生活方式
卢焯明主任提醒各位家长,勿因春节到来而放任孩子暴饮暴食、吃煎炸油腻零食、晚睡等……要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以滋阴降火、促进毒素排出;督促孩子早点睡觉,中医认为,“阳气者,烦劳则张”,睡眠是阴阳进行顺接的过程,睡得好,虚火阳气就不会上升,不容易出现喉咙痛、眼睛干、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另外,中医儿科大师万全有句话说得好“无风频见日,寒暑顺天时”,在冬春季风不大而天气晴朗的时候要带孩子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吸收,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
2、合理给孩子穿衣
给小孩子穿衣服要掌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度。中医古籍《活幼心书》里提到“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三分饥,即吃东西不要吃得过饱;三分寒,即穿衣服不要穿得太过,穿得七分暖就可以,以不出汗为度,一旦出汗,要及时擦汗或更衣,留下三分寒,让小朋友能够感受风寒的锻炼。
3、注重环境、个人卫生
天气转暖,梅雨时节到来,要特别注意卫生,如经常洗手,外出回来、饭前、便前便后都要洗手;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通风可避免病原体气溶胶的形成;外出游玩时少接触禽鸟、宠物等;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症状的小朋友要做好隔离措施,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
4、按时接种疫苗
家长要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对于自费疫苗则可视情况选择,如流感疫苗,在流感高发的季节,为让孩子免受疾病的侵扰,还是建议接种的。
除了可通过上述措施来预防疾病,冬春季还可选择一些适合的食材+药材煲汤给孩子喝,增强孩子的体质。煲汤食疗是中医一个传统特色,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此,卢焯明主任针对5种不同体质儿童,精选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治未病调理专科的冬春季节中医煲汤食疗方推荐给大家。
一、肺虚型儿童(平时容易咳嗽、感冒、出汗多)
1、北芪煲猪腱:北芪(黄芪)6g,玉竹10g,猪腱肉100g,去核大枣2枚。猪腱肉切厚块,飞水,所有材料同放锅中,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加入适量食盐调味,饮汤吃肉。
2、五指毛桃鹧鸪汤:鹧鸪半只(约150g),五指毛桃15g,淮山(干)10g,陈皮2g。鹧鸪切块、洗净,飞水去掉腥味;药材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二、脾虚型儿童(平时容易胃口差、腹泻、疲劳)
1、健胃鸡蛋羹:淮山 、茯苓、麦芽各15g,鸡内金8g研成粉末。每次用时按鸡蛋 1 枚、加 3 ~ 5 g 药粉的比例,鸡蛋打入碗内,加药粉与适量清水、精盐,用打蛋器打匀后上笼如常法蒸熟,出锅后加适量香油、酱油调味,小葱或青蒜切段做菜头,佐餐食用。
2、牛肉汁:牛腱肉80g,太子参10g,陈皮2g。牛腱肉切厚片,飞水。药材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三、肾虚型儿童(常见瘦小、遗尿、哮喘等症状)
1、板栗鸡粥:板栗肉20g,鸡肉50g,生姜1片,粳米30g。鸡肉腌好,备用。锅内放适量清水,煮沸后加入板栗肉、粳米煲粥,粥成后放入鸡肉,煮至鸡肉熟透,放入适量食盐,便可服用。
2、益肾排骨汤:猪排骨100g,茶树菇(干品)12g,核桃仁15g,炒黑豆10g。排骨斩块,飞水。茶树菇泡发、核桃仁洗净,黑豆炒热,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四、阴虚火旺型儿童(平时容易口干、喉咙痛、便秘)
1、沙参玉竹猪骨汤:沙参10g,麦冬10g,石斛6g,玉竹10g,猪扇骨200g。猪扇骨切块,飞水。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2、鲍鱼瘦肉汤:猪肉80g,鲍鱼2只(连壳)。猪肉剁碎;鲍鱼洗净,鲍鱼壳刷净,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五、湿滞型儿童(平时容易口臭、舌苔厚、皮肤不好)
1、四宝粥:淮山、薏苡仁各20g,莲子、炒白扁豆10g,大米30g。所有材料洗净浸泡30分钟,同放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煲粥,粥成后加入少量糖或食盐即可。
2、独脚金毛肚粥(汤):牛毛肚50g,独脚金4g,大米30g,生姜1片。牛毛肚洗净、飞水、切块;独脚金、生姜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先捞起独脚金,再加入洗净大米,武火煮沸,文火煲1小时。如不加大米,可放适量瘦肉改成煮汤,最后加食盐调味。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家庭医生超能团##2021春节医路守护#
概 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满身布发红疹为特征。其疹点如麻粒大,故称“麻疹”。本病传染性很强,多流行于冬春季节,以6个月到五岁儿童多见。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对于麻疹的护理,历代医家论述较多,如《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记载了症状和治疗,指出本病的传染性;《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将麻、痘分述;《麻科活人全书》指出麻疹病程中,如发现“气促发喘”,“鼻煽胸高”者为“肺炎喘嗽”,是麻疹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麻疹是由于感受麻毒时邪,流行传染所致。《麻疹拾遗》载有“麻疹之发,多为天性疠气传染,沿门履巷相传”。 麻毒时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脾,毒邪犯肺则早期可见肺卫症状,如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等症状,此为初热期。麻毒邪入气分,皮疹渐布全身,达于四末,疹点出齐,为正气驱邪外出,是为见形期。疹透之后,邪随疹泄,热去津伤,即为疹子收没的恢复期。这是麻疹发病的一般规律,称为顺证。若正虚不能托毒外泄,或因邪毒化火内陷,均可导致麻疹透布不顺,往往产生并发症,即属逆证、险证。麻毒内陷于肺或复感外邪侵袭于肺,以致肺气郁闭而为肺闭喘咳。毒热上攻,则咽肿喉痹;毒陷心肝,则神昏惊厥。
麻疹顺证
典型麻疹临床经过可分为三期,即初热期、见形期和恢复期。
初热期(疹前期)
从开始发热至出现皮疹这一阶段,为期约3天左右。
见形期(出疹期)
从皮疹出现到透发完毕,为期约3至5天。此期体温更高,一般于发热的第3至4天,开始于耳后、颈部及发际处出现皮疹,渐布及面部、额部,然后自上而下顺序蔓延到躯干和四肢,最后手心、足底见到疹点为出齐。若经过顺利,一般3至5天后随着皮疹的隐退而体温逐步降低而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疹回期)
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由暗红色转为棕褐色,身热渐退,全身症状随之减轻而逐渐消失,精神、食欲好转。隐退后的皮疹多出现糠状脱屑,留有褐色色素沉着,经2至3周后完全消失。
一般护理
呼吸道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病儿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注意避风。
保持皮肤清洁。注意眼部及口腔护理,避免强光刺激。
饮食以清淡和容易消化为原则,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多饮水,忌食油腻、鱼腥发物及辛辣厚味食物。
服药宜少量多次,频频喂服。出疹期间宜温服,以助出汗透疹。
病情观察:重点在于辨别顺证和逆证,早期发现逆证。
按时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为生后8至12个月的婴儿,每隔四年应复种一次。与麻疹患儿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可注射母血或丙种球蛋白。
脊髓灰质炎为病症名。又称小儿麻痹症。系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祖国医学“痿证”范畴。病毒由消化道或呼吸道传入患者体内,主要侵害脊髓的运动神经细胞。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即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acute anterior poliomyelitis),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广泛且对儿童健康危害很大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脊髓和脑干运动细胞受累,致所支配肌肉发生弛缓性瘫痪为特征。尽管该病已存在多个世纪,至1840年Jacob Heine才做了明确描述,1890年Medin建立了该病的流行病学,因此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又称HeineMedin病。尽管近年来由于预防措施的积极推广其发病已明显减少,尤其是在城市及居民点集中部,但在边远及不发达地区仍可发现,包括既往患者残留的后遗症等,均需治疗。
脊髓灰质炎的病理改变部位主要位于脊髓灰质前角,少数病例可波及脑干及脑实质。本病的病毒侵袭的结果主要是不显性的亚临床感染,大约只有1%的人受感染后有临床表现,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好发于儿童,通过粪便和咽部分泌物传播。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出现不规则、不对称、无感觉障碍及无大小便失禁的弛缓性瘫痪,此时,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但其并非小儿所专有。
根据埃及木乃伊的尸骨推断,脊髓灰质炎在公元1400年以前即已存在。我国在明、清两代的医学记载中,可以看到类似本病的记载,称为“小儿惊瘫”。1908年Landsteiner与Popper首次将患者脊髓接种猴子成功获得感染。1949年Enders等成功地用人胚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并加以传代。1953年Salk发现接种甲醛溶液(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可预防本病,并在1955年获得推广,使本病发病率显著下降,被誉为本世纪医学科学一大成就。1960年开始使用Sabin等发明的减毒活疫苗后,脊髓灰质炎在世界许多地区受到控制。
脊髓灰质炎,在古代中医无此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初起类似“温病”、“疫疠”,后期出现肢体瘫痪等后遗症则属于“痿证”范畴。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曰:“五脏有热,可使人病痿,盖炽热于内,形痿于外。”又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蹙也。”对热病致痿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均有所发挥。《诸病源候论》及《备急千金要方》有石膏汤主治小儿手足不遂;《小儿药证直诀》有全蝎散治小儿手足偏废等记载。明代《瘟疫明辨》云:“时疫初起腿胫痛酸者,太阳经脉之郁也。”“兼软者,俗名软脚瘟,往往一、二日死。”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云:“小儿自周岁至童年皆有之,突然患此证者少,多半由伤寒、瘟疫、痘疹、吐泻等证后,元气渐亏,面色青白,渐渐手足不动。”以上这些论述表明历代医家很早就对脊髓灰质炎有一定的认识和治疗措施。
近代中医对脊髓灰质炎的治疗,最早报道见于1954年。50年代中期,临床资料迅速增多,在治疗上,运用中药、针灸或针药并治多种方法。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中医药以挖掘传统方剂为主治疗本病,针灸创用了穴位 结扎疗法,对提高瘫痪肢体的肌力和纠正某种程度的畸形有较好效果。近10余年来,除运用上述方法外,还增加了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电排针、芒针透刺等法,提高了治疗效果。据报道,本病初起(急性期)治疗效果较佳,用中药内服、外敷治愈率在80%以上,总有效率达100%。如病初失治或治疗不当,导致肢体麻痹或瘫痪则治疗效果较差,迁延越久,疗效越差。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基本治愈率为30%~40%,有效率90%以上。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止瘫痪或肌肉萎缩性残废的关键。
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现针刺可提高血中5HT、5HIAA含量,促进了5HT系统的代谢和加强生理功能调节,使局部组织血流通畅,促进组织代谢,提供了组织细胞需要的养料,加速废物的排泄,从而有利于患肢肌群功能的恢复。
详见百科词条:脊髓灰质炎 [ 最后修订于2015/6/26 19:52:45 共347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小儿小便辨证
1小儿小便短赤。
辨证:短者,中虚土湿,木气下陷,不能疏泄故短。赤者,中虚土湿,木火下陷故赤。木火下陷,中气遂寒。
五行整个圆运动里面介绍木者水中火气,由封藏而升泄之气。
所以,木火不升,就会下陷,下陷就会表现出来小便短赤。
这时候,不能用凉药清火,防止伤中气。治疗方法需要补木气,小便短不能用阿胶,可以考虑用乌梅三豆治疗。
2小儿小便清长。
辨证:里热实,土气燥,木气疏泄,故小便长,木火不陷,故小便清。考虑为木气疏泄太过所致。
治疗:前文提到小便长不能用乌梅,可以用猪肝润补肝木,或者阿胶白术土木双补。
3湿热:小便短赤。虚热,非实热。
伤寒:小便清,病在表,小便赤,病在里,虚热。
少阴寒:小便极短而清如水。下焦无火。
身体强壮:小便不长不短,微带茶色。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儿急慢惊风的穴位 2 治疗小儿急慢惊风的方剂 3 治疗小儿急慢惊风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小儿急慢惊风 5 小儿急慢惊风相关药物 1 拼音
xiǎo ér jí màn jīng fēng
2 注解
小儿急慢惊风为病证名,即小儿急惊风和慢惊风的统称[1]。《太平圣惠方》第八十六卷载有治小儿急惊风与治小儿慢惊风诸方,谓:“小儿急惊风者,由气血不和,夙有实热,为风邪所乘,干于心络之所致也。”“小儿慢惊风者,使乳不调,内有积热,为风邪所伤,入舍于心所致也。”
参见惊风:惊风为病名,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即惊厥[2]。以搐、搦、掣 、颤、反、引、窜、视等八个主要症状为其特征[2]。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7岁以上的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2]。病情变化极快,多危及生命[2]。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中,《太平圣惠方》才定惊风之名[2]。古人将发病暴急,出现壮热、烦渴等热证者,称为急惊风[2]。惊乃强直和痉挛的表现,故古代有的医家把惊风与痉作为通用名词[2]。如《寓意草》、吴鞠通《解儿难》、《幼幼集成》都认为惊风即是痉病[2]。风乃言其病因,《内经》所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凡因风而引起的各种抽搐症状,皆可名之为惊风[2]。近代习惯上将痉厥出现于成人的称痉病,出现于幼儿的称惊风[2]。治疗原则,急惊以疏风解毒,开窍豁痰,平肝镇痉为主;慢惊以回阳救急,逐寒荡惊,温中健脾为主[2]。
3本文2023-08-20 22:09: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