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起源与历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1收藏

茶叶的起源与历史,第1张

茶叶发乎神农,闻于周公,兴起于唐代。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华民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他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并将其传播世界,造福人类。中国茶叶和茶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贯穿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从远古到南北朝时期,相传由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茶。到战国以后,在古文献中即有“茶”的记载。

根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可知,在我国商末周初时期,古之巴蜀地区即已种茶产茶。《尔雅》中记载,“槚,苦茶”。

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便利了茶叶的运输和茶叶文化的交流。上古无茶字,以“荼”字代茶字。自唐代,将“荼”字减去一笔,写成“茶”字,自此便有了专用的茶字。

唐代开元年间,倡导饮茶,饮茶的风俗开始由南方向北方发展。公元758年左右,陆羽《茶经》问世,成为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分述茶的起源、采制、烹饮、茶具和茶史,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茶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宋元时期随着茶区的扩大,种茶制茶、点茶的技艺精进,出现一批茶学专著,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

明代,我国茶叶生产由团饼茶为主转为散茶为主。茶类有了很大发展,在绿茶基础上,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及花茶等茶类相继创造出来。

近代茶叶发展

清朝,随着海外交通发展,国际贸易兴起,茶叶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康熙二十三年间,清朝开放海禁,我国饮茶文化和茶叶商品传往西方。

古代有关“茶”的典故

 引导语: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茶艺发展到现在,已在世界享有盛誉。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也留下了不少关于茶的典故。下面跟我一起看看那些有趣的“茶”的故事。

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文中“皓”即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也是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陆纳杖侄

 茶圣陆羽的《茶经》转引晋《中兴书》中有记载称,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

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而所谓的“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王濛与“水厄”

 《世说新语》中也曾出现关于茶的典故,原文记载:“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文中的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特别喜欢茶。他不仅自己一日喝茶数次,而且,每当有客人来,还一定要与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

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炫之撰写的《洛阳伽蓝记》卷三记载了关于茶叶的这样一个典故:“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以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王肃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

神农发明茶之说,究竟由谁提出,今已难确考,但最先将此说形之于文字,并加以阐述者首推陆羽。相传为神农所撰的《神农食经》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以证其说。

提到茶的《本草》,其经历代传承,由《唐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政和本草》一路发展完善,在距今约900年前终于有了里程碑式的定本。但从《神农本经》起至《政和本草》,均无神农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的片言只字。

从考古发现来看,上世纪以来出土的东汉茶具上已刻有“茶”字,晋、唐碑刻上亦多出现“茶”字。众所周知,专用茶具总比茶饮略晚些问世,据陶瓷史专家颇为一致的研究成果,我国已出土的茶具可确证最早为东汉时烧造,亦可为上述战国或秦汉茶起源说提供有力的佐证。

扩展资料:

宋代茶文化的鼎盛,是毋庸置疑的。文学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茶诗的盛衰就颇能说明问题。盛唐前期的玄宗开元末之前,很少有茶诗,李白、杜甫等天才诗人仅有茶诗寥寥数首;唐中期,即元和末以前,茶诗大增;唐后期即穆宗至唐亡,茶诗盛行。

见于《全唐诗》者55人,存茶诗233首。宋人茶诗则数以万计,文士几无人无之,陆游一人就有茶诗320余首之多。

参考资料:

人民网-茶究竟起源于何时 中国出土最早茶具

根据《神农本草》记载,茶能解毒,这个说法已经被历代医学家证实,现在茶也被 用做解毒剂。茶可以解毒,必然被视为珍品。到了周代,人们非常重视岁时祭祀,就将茶作为祭品。《礼记•地官》记载“掌荼”和 “聚荼”以供丧事之用。由此可知,3000年前茶叶的用途就被扩大了,成了祭品。到了春秋时代(前770〜前476),茶的用途有所发展,除了被视为祭祀珍品外,还被作为食品。晏婴《晏子春秋》说:“晏相 (公元前514年左右)齐景公(前547~前489)时,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茗菜耳。”这段 记事可说明在公元前6世纪,茶叶已经从祭品发展到菜食了。《魏王花木志》中记载:“嫩叶谓之茗。”茗即茶。到了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王褒所著〈僮约》前段说“脍 鱼热鳖,烹茶尽具”,后段说“武阳买茶”,可知西汉时茶叶生产已遍布多处,而且产量 也很高,所以才能投入市场。到王褒的时候,茶叶已经成为士大夫们的生活必需品,所以 王褒在〈僮约》中写家僮每天都要在家烹茶,还要外出到武阳买茶。

  茶叶的起源,和关于茶叶的历史资料可以参考陆羽的《茶经》和参考资料上的网址

  茶诗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唐 。卢仝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唐。 释皎然

  采茶歌

  耽书病酒两多情,坐时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唐。秦韬玉

  故人寄茶

  碧澄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唐。曹邺

  袭美留振文宴龟蒙抱病不赴猥示倡和因次韵酬谢

  绮席风开照露晴,只将茶荈代云觥。

  繁弦似玉纷纷碎,佳妓如鸿一一惊。

  毫健几多飞藻客,羽寒寥落映花莺,

  幽人独自西窗晚,闲凭香柽反照明。

  ------唐。陆龟蒙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唐。李白

  品茗诗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唐 。杜甫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唐。李郢

  闻道林诸友尝茶

  旗枪冉冉绿丛园,谷前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石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唐。齐已

  晚起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唐。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唐。白居易

  题茶山

  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

  剖符虽俗吏 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 旗张卓翠苔。

  柳村穿窈窕 涧渡喧徘徊 。

  等级颠峰峻 宽平洞府开。

  拂天闻笑语 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 牙香紫璧裁。

  拜章期沃日 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 歌声谷答回。

  磬音藏林鸟 雪艳照潭梅。

  好是全家到 兼为奉诏来。

  树阴香作帐 花径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 登临怆一杯。

  重游难自克 俯首入尘埃。

  -------唐。杜牧

  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

  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

  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

  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

  试尝应酒醒,封进定恩深。

  芳贻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唐。姚合

  皮日休的茶诗比较多,在他的诗集里找到如下

  茶中杂咏。茶坞

  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

  种荈已成园,栽葭宁记亩。

  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

  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

  茶中杂咏。茶人

  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

  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

  庭从梅子遮,果任獳师虏。

  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

  茶中杂咏。茶笋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

  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

  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

  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茶中杂咏。茶籝

  筤篣晓携去,蓦个山桑坞。

  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

  歇把傍云泉,归将挂烟树。

  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

  茶中杂咏。茶舍

  阳崖枕白屋,几口嬉嬉活。

  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

  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

  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茶中杂咏。茶灶

  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

  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

  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

  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粱。

  茶中杂咏。茶焙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

  茶中杂咏。茶鼎

  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

  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

  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

  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茶中杂咏。茶瓯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枣花势旋眼,苹沫香沾齿。

  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茶中杂咏。煮茶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唐。钱起

  喜园中茶生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唐。 韦应物

  峡中尝茶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述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昼偶作 ---------唐。郑谷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唐。柳宗元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唐。张籍

  茗 坡 湖州贡焙新茶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唐。陆希声

  茶 诗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唐。郑邀

史记中记载茶叶最初的发现与利用如下:

上古时期,我国的先民们就把茶树嫩梢当成食物充饥,并发现了茶具有疗饥的作用。此后,人们又把茶当成祭品供奉祖宗,当成贡品进奉朝廷,最终把茶演变为一种大众化的饮料。

茶从发现到演变为饮料的历史是人类了解和开发大自然的必然结果,也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对茶的功能不断认识和深化的结果。

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陆羽是依据《神农食经》等古代文献的记载,认为饮茶起源于神农时代,后世在谈及茶的起源时,也多将神农氏列为发现和利用茶的第一人。

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如在宋代汉史料及记载中也有这样的情节:汉成帝崩,一夕后寝惊啼甚久,待者呼问,方觉。

茶的起源:

上古时期的神农氏,因发现火种造福人类,被称为炎帝,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知了。神农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植物学家。并且有着很高地卫生觉悟,就是喝开水。

相传,有一天神农在一棵茶树下,支起锅煮水喝,几片嫩叶飘入锅中,锅内的水清澈鲜美,芳香四溢,喝完后神清气爽,茶就被发现了。后代假托神农氏之名所著的《神农食经》载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另外还有一个传说,说神农有一个水晶肚子,“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他尝百草,尝到茶的时候,看到茶在肚子里查来查去,查通茶。

还有传说是“神农尝遍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传神农氏吃了一种草后不幸中毒,幸得茶叶汁流入口中才保住性命。从此茶就成了解毒的特效药。”。《神农百草经》的成书不会晚于西汉初年,至少在当时,我们祖先已经认识到茶的药用功效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