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用菌在哪些古籍中有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3收藏

关于食用菌在哪些古籍中有记载?,第1张

我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也记述了关于食用菌的栽培。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就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

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

唐代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法。

在记载大型真菌的许多古籍之中,比较重要的是:宋代《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1种;明代《广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9种;清代《吴蕈谱》描述了26种。

《四时纂要》对菌子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段成式写的《酉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并说它只有帝王才能享用。

明代潘之恒在宋代陈玉仁著的《菌谱》的基础上编写了《广菌谱》,收录各种蘑菇40余种,把云南、安徽、广西、湖南、山东、江西等省出产的19种食用菌作了介绍。

《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还复为丹。”这句话中的“丹”可以理解为氧化汞。《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神符”、“柔丹”都是在密闭的土釜中加热水银与玄黄的混合物而制得,这些“丹”实际上都是红色氧化汞。唐代金丹大师孙思邈在《太清丹经要诀》中记载:“七返丹砂法;汞一大斤,安瓷瓶中,瓷碗合之。用六一泥固济讫,以文火渐烧,数至六七日,即武火一日,成。如此七转,堪服。其火每转须减损之,如不减,恐药不住也。”。孙思邈的“七返丹砂法”可以作为以水银一味在空气中焙烧而制得氧化汞的最典型的例子。可能是唐代某方士托名葛洪撰的《稚川真人校证术》说:“水银一味别无物,先作骨兮后作肉。骨肉相依化作亲,从此河车任往复。”这里喻水银为“骨”,将它在空气中加热,表面生成一层氧化汞,很像生出了红色的“肉”。

中国古代金丹家大约在汉代制得了甘汞,在晋朝时制得了升汞。汉代《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中记载了一种“作霜雪法”,所用原料是曾青、舆石石、石硫磺、戎盐、凝水石、代赭、水银等七物,升炼产物中可能含有甘汞。西晋《崔氏方》中的“造水银霜法”,是一种制备纯净甘汞的方法。其法用水银、石硫黄、伏龙肝、盐末为原料,升炼七转而成。中国金丹家在宋代开始用水银、食盐、皂矾三种原料升炼轻粉,这在宋人撰《灵砂大丹秘诀》中已有记载。但由于皂矾能促进升汞的生成,所以,按这种配方升炼的产物可能混有升汞。明代邝瑶《便民图纂》记载了以明矾、白盐、水银三味为原料“烧轻粉”的方法,这是最为精简、合理的升炼纯净甘汞的方法,至今仍在中医上应用。隋代苏元明《太清石壁记》所载“五味丹方”以水银、水银霜、硝石、寒水石、石膏、石胆为原料,升炼产物为升汞。宋代《灵砂大丹秘诀》最早记载了升炼粉霜的盐硝矾法。其配方是:“明信半两,白矾四两,焰硝半两,汞二两,皂矾二两。”但按这个配方升炼,所得产物是升汞和砒霜的混合物。元代《月桂长春丹》记载的“升粉霜法”也是盐硝矾法,配方为:汞一两、食盐一两、明矾二两、硝六钱。按元代的这个配方升炼,可制得纯净的氯化高汞。《墨娥小录》卷十一《丹房烧炼》记载了两种造粉霜的方法,一种是“盐硝矾法”,另一种方法所用氧化剂除硝石外,还有无名异。明代刘文泰等在《本草品汇精要》中对升粉霜之法的记述很像现在使用的化学实验法教程,药剂的用量为焰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斤;升炼仪器为阳城罐,上用盛水的铁灯盏盖之;控制反应温度的办法是先文火后武火,并控制盏中存水量,以沿盏边的水滚沸为度;反应时间以烧完三炷香为则;产物规格要求“坚白壮如寒水石一般”,这样才能“入药用”。清代金丹家发明了一种上火下凝式炼氯化高汞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源于上火下凝式炼汞法。清代蒋示吉在1663年成书的《医宗说约》中首次公布了大白降丹的炼法,其配方为:水银一两,朱砂、雄黄各三分,硼砂五分,食盐、白矾、火硝、皂矾各二两五分。其炼法与《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的用阳城罐炼汞的方法相同,程序大致为:先将诸药装入口小的公罐内,以微火烧结成胎;再将公罐倒合于口大的母罐上,用盐泥固济口缝,于净地挖一小坑,内置净水一碗,将无药罐放于碗内,用瓦片盖密此坑,以防炭灰落入碗内;最后在有药罐上以炭火加热,约三炷香时间,冷定后开去上罐,丹在下罐。赵学敏在《串雅内编》中记录了白降丹的另一种配方:水银、火硝、白矾、皂矾、白盐各九钱,并指出白降丹一名“夏冰对配丹”。邵澍在《外科辑要》中附录一种名为“小白降丹”的配方:水银、火硝、生矾各五分,食盐二分。不难看出,赵氏记录的“夏冰对配丹”和邵氏附录的“小白降丹”都是极纯净的氯化高汞。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大东之野,夏后氏于此舞九伐。”夏后氏名启,相传是大禹的儿子,后来建立了大夏王朝。大东之野,是指大东的一片广场。夏后氏在这里指挥大家,练“九伐”这类的舞蹈。

据《礼记》解释:“一击一刺为一伐”,所谓“九伐”就是手持器械,互相击刺的9个回合。

至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西周人沿用夏代传下来的“击刺之法”,培养和锻炼武士的攻防能力。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伐商前夕,用武舞鼓励士气,名曰:“武宿夜”,给“击刺之法”配上了音乐,称为“舞象”,随后,又以灭商时的战争场面为题材,编了一种“大武舞”,歌颂他的武功。

《史记·乐书》记载,大武舞的参加者有数百人,全部戎装,手执兵器在音乐伴奏声中做着各种队形变换,一共有6段音乐,队形变换6次。

“九伐”、“舞象”、“大武舞”,都是早期以表现战争为内容的舞蹈。这些舞蹈有助于培养人的军事技能,一击一刺实际都带有攻防含意,形式也与武术的对练有相近之处。

人们把在战斗中运用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反复模仿着、传授着、习练着,夏后指挥大家进行攻防格斗的训练,使人们在狩猎活动和战争中积累的搏斗技能相互交流和传授,这实际上是早期的练武活动,实质是培养人们的军事技能,一击一刺都带有攻防意识,形式也与后世武术的对练有相近之处,“击刺之法”的回合,就是后世武术套路形式的最初模式。

《史记》中记载的大武舞

先秦古籍《世本·卷一》云:“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则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宿沙即夙沙。隋代虞世南的《北堂书钞》引《世本》云:“夙沙氏始煮海为盐,夙沙黄帝臣。”上述记载表明夙沙煮海为盐之事应是发生在五六千年前的黄帝、神农时代,即中国古代农耕生活的开始时期。

古籍中关于开采、冶炼硫铜矿的记载出现得很晚,而且非常有限。

明代人陆容(1436~1494)所撰《菽园杂记》(卷十四)有一段有关当时炼铜的记述,是一份很难得的资料。原文如下:“每火平铜一料,用矿二百五十箩(每三十余斤为一小箩。虽矿之出铜多少不等,大率一箩可得铜一斤),炭七百担,柴一千七百段,雇工八百余。用柴炭装叠烧两次,共六日六夜。烈火亘天夜,则山谷如昼,铜在矿中既经烈火,皆成茱萸头,出于矿面。火愈炽,则熔液成驼(砣)。候冷,以铁锤击碎,入大旋风炉,连烹三日三夜,方见成铜,名日生烹。有生烹亏铜者,必碓磨为末,淘去龙浊,留精英,团成大块,再用前项烈火,名日“烧窖”。次将碎[块]连烧五火,计七日七夜。又依前动大旋风炉,连烹一昼夜,是谓成“钅瓜”(原注:原嘲)。钅瓜者,粗浊既出,渐见铜体矣。次将钅瓜碎,用柴炭连烧八日八夜,依前再入大旋风炉,连烹两日两夜,方见生铜。次将生铜击碎,依前入旋风炉烀炼,如烀银之法。以铅为母,除滓浮于面外,净铜入炉底如水,即于炉前逼近炉口铺细砂,以木印雕字,作处州(按:处州相当于今浙江丽水、青田、龙泉一带)某处铜,印于砂上,旋以砂壅印,刺铜汁入砂匣,即是铜砖,上各有印文。”

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也述及铜的开采与冶炼,虽较简略,但着重提到铜铅、铜银共生矿的冶炼,并附有精美插图,今亦摘录如下:“凡铜砂,在矿内形状不一,或大或小,或光或暗,或如钅俞石(指黄铜矿),或如姜铁(大概指黄铁矿石)。淘洗去土滓,然后入炉煎炼,其熏蒸旁溢者为自然铜(即还原出的金属铜),亦曰“石髓铅”。凡铜质有数种:有全体皆铜,不夹铅、银者,洪炉单炼而成;有与铅同体者,其煎炼炉法,傍通高低二孔,铅质先化,从上孔流出,铜质后化从下孔流出。东夷铜(指日本国的铜矿)又有托体银矿内者,入炉炼时,银结于面,铜沉于下。”

漆树是高大的阔叶落叶乔木,生长在气温较高、雨量丰富的暖湿地区。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由于当时气候温暖,因而有丰富的漆树资源。《诗经·秦风》有“阪有漆,有栗”,《诗经·庸风》中有“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经·唐风》中有“山有枢、栲、漆,隰有榆、扭、栗”等记述。《山海经》也多处记载了许多地区的漆树分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