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人泪,谁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鲛人泪,谁有?,第1张

这些都是神话传说之物,并非真实存在的。

鲛人泪,指美人鱼的眼泪。中国古籍中记载的鲛人即为西方文化中的美人鱼,

在中国《搜神记》、《述异记》、《博物志》、《山海经》、《元史》等古籍均有记载。

传说鲛人在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变成美丽的透明珍珠,称之为鲛人珠,是异常珍贵的宝物,有香铜软玉等神奇功效。

鲛珠,是出自《博物志》卷二《异人》,其中记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是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

简介

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 清朝刘大櫆《山中与诸昆及王设参谢师其夜酌》诗:“日落沉鲛珠,月升荐和璧。”比喻泪珠。 宋朝刘辰翁《宝鼎现·丁酉元夕》词:“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 明朝叶宪祖《鸾鎞记·摧落》:“空怀楚玉,浪泣鲛珠,前程渐迫,后事难摹。”

清朝陈维崧《石州慢·题家别驾亦人孝感册并感旧游》词:“讵知别后,使君风木衔凄,书来双袖鲛珠惹。”比喻雨珠、水珠。 明朝唐顺之《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诗之三:“ 朝阳何所似?云水日氤氲。白昼鲛珠落,青天蜃阁分。” 清朝曹寅《钱塘晓潮》诗:“须臾庙中白马出,鲛珠四洒腥瑟瑟。”

扩展资料

鲛人,鱼尾人身,谓人鱼之灵异者。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鲛人与西方神话中的人鱼不同,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鲛人的油,一旦燃烧将万年不熄。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此说《博物志》、《述异记》并载之而文小异。

《述异记》卷上且云:“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入水不濡。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又《太平御览》卷八〇三引《博物志》(今本无)亦云:“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博物志》:“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纱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述异记》又载:“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唐李商隐《锦瑟》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倾倒。倘问此诗之义,最让人佩服的是梁启超的说法:“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也就是说这种诗是“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的诗家之景,是只可以想象不可以当真的诗家虚文。读者只需品味诗美就是,不必非要问诗美的材质。

杨慎《升庵诗话·子书传记语似诗者》引《韩诗外传》:“ 荆山不贵玉,鲛人不贵珠。” 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

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唐·杜甫《雨》诗之四:“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 端木蕻良 《女神》:“海的女神带着鲛人和蜃女,在绿色的云片里嬉戏。”

在西汉司马迁所着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中,有关于“人鱼”的记载,其中提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异物志云:‘人鱼似人形,长尺余。不堪食。皮利于鲛鱼,锯材木入。项上有小穿,气从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出东海中,今台州有之。’按:今帝王用漆灯冢中,则火不灭。”

《太平广记》载:海人鱼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临海鳏寡多取得,养之于池沼。交合之际,与人无异,亦不伤人。(出《洽闻记》)

《山海经-海内南经》:“ 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大荒西经》:“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郝懿行去:“互人国即《海内南经》氐人国,氐、互二字,盖以形近而讹,以俗氐正作互字也。”

-鲛人

-鲛人泪

-鲛珠

这三种神兽出处并不一致,狻猊(suan ni)出自《穆天子传》,夔(kui)牛出自《山海经》,獬豸(xie zhi)的出处我不是很确定,应该是《异物志》,所以题目应该是“分别从哪儿来”。

01不一定是神兽的狻猊

《穆天子传》作者年代均不详,有人说是战国人所著,里面记载“狻猊、野马走五百里。”,即为已知最早出现“狻猊”的作品。关于狻猊是什么,一直都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狻猊就是我们熟知的狮子,二是说狻猊是龙的儿子。关于狻猊的样貌,古籍上描述不多,只是笼统地说长得有点像虎豹。虽然大家都搞不清狻猊具体长什么样,但是东晋文学家郭璞最先提出狻猊就是狮子,隋末的颜师古也同意这一说法,并且艺术创作中的狻猊也多带有狮子的特征。

因此,狻猊很可能就是指的狮子,狮子又不是神兽,那狻猊自然也不是了。但是按照狻猊是龙之五子或八子的说法,那么它就是正儿八经的神兽。这个争议不结束,狻猊就一直是“薛定谔的神兽”。

02只有一只脚的夔牛

夔牛出处很明确,《山海经·大荒东经》,但是夔牛不是其官方叫法,它的真名叫做“夔”,只是在《山海经》中提到“状如牛”,所以后人称其为“夔牛”。夔牛长着牛一样壮实的躯体,皮肤为青色(或黑色,原文为“苍”,可为青可为黑),但是头上无角,并且只长着一根蹄子。夔牛是风暴的使者,所到之处,必有风雨相伴,全身笼罩着堪比日月的光芒,吼叫声宛如雷鸣般骇人。

03超级帅气的獬豸

百科上没有提及獬豸的出处,我查了一些提到獬豸的古籍,年代最久远的是东汉王孚的《异物志》,姑且就认为是这个吧。(秦之前肯定出现了獬豸这个说法,但是没找到相关的记述)獬豸的模样就是个黑色的麒麟,或者长着麒麟头的羊,头上还有一根长角,正气凌然,威风凛凛。獬豸是法律的象征,在远古时代,其曾作为象征正义的图腾或神灵被崇拜,这种信仰一直延续的清朝,历朝历代法律相关的场所以及官服都带有獬豸的图样。

棕榈科椰子属常绿果树,乔木。又名胥余、越王头、椰標(台湾)。学名Cocos nu-cifera L。

起源与分布

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中国栽培椰子历史悠久,《史记》(公元前1世纪)、东方朔的《神异经》、《异物志》、郭义恭的《广志》(3世纪)等古籍已有记载。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以内的热带地区,以菲律宾、印度尼亚西、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牙买加、墨西哥、莫桑比克、加纳等栽培较多。中国分布在海南、广东、台湾、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以海南东南沿海为主要产区。

特征与特性

高10~20米,直立不分枝,树干具环纹。须根系。羽状复叶长3~8米,小叶多数,带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背褶,背面浅绿色,叶柄基部具鞘状托叶,叶片螺旋状排列,每年长12片叶左右。肉穗花序生于叶丛中,佛焰苞细长;花单性,每花序上部密生雄花200~300朵,基部着生雌花1~5朵;雄花小,花被3小3大,雄蕊6;雌花直径2~3厘米,球形,子房3室,通常仅1室发育。核果大,径达25厘米,圆球形或椭球形,未熟时青绿色,熟时暗褐色;外果皮革质,中果皮纤维质,内果皮坚硬,基部具3孔,种子1;椰肉为固体胚乳,椰水为液体胚乳(见图)。椰子周年开花,海南7月至9月开花最多;花后一年果熟。

椰子需高温环境,以年平均气温27℃左右,年降水量1300~2300毫米、地下水位1~2米、相对湿度80~90%、海拔高度低于100米的地区最适,中国年平均气温23℃的地区也适宜种植,15℃以下的低温持续时间长会影响产量。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的冲积砂壤土最好,砖红壤、砂壤土和珊瑚土,pH5~9适宜。

主要品种

椰子用种子繁殖,多异花授粉,变异大,分类较难。1949年纳拉扬纳(GVNarayana)和约翰(CMJohn)按植株高矮和授粉形式分为两个类型,即高种椰子(Tall Types)和矮种椰子(Dwarf Ty-pes)。后来,里扬纳吉(DVLiyanage)认为有一个中间类型(varanramfiaca)。

高种椰子植株高达20米,树干基部膨大(称“葫芦头”),异花授粉,植后7~8年开花结果,产量高,椰肉厚,质量好,含油率高,经济寿命长达70~80年。主要变种有①蒂皮卡(vartypica)。是主要商品栽培种。②斯皮卡塔(varspicuta)。花序不分枝或少分枝,印度尼西亚称穗状椰子。③安得罗佩纳(Andropena)。花序多分枝。④马卡普纳(Makapuna)。因果腔充满可口松软的胶状体,又称实心椰子。⑤塔格纳姆(Tagna-nam)。未成熟的椰子果皮甜,可食,又称甜皮椰。

矮种椰子高5~10米,自花授粉,植后3~4年开花结果,果小而多,椰肉软而薄,含油率低,经济寿命30~40年。主要作鲜果、杂交亲本和观赏用。由于果实和叶片颜色不同,又有红矮、黄矮和绿矮之分。主要有两个变种:①那那(varnana)。植株矮小。②爪哇尼卡(varjavanica)。树干较粗壮,果实较大。

中间类型植株高度介于前两类型间,植后7~8年结果,自花授粉,椰肉薄而软,水多而甜,主要作鲜果和观赏用。

栽培技术要点

用椰果繁殖,催芽育苗。海南高种和矮种椰子采果后40~50天发芽。西非高种和PB121杂种需90~100天才发芽。当芽长约20厘米时移入苗床或容器育苗。苗龄8~12个月、苗高80~100厘米即可选羽裂早、茎粗、叶脉明显、无畸形的壮苗在雨季初期定植。一般高种椰子每公顷植150~180株,杂交种200~210株,矮种椰子225~240株。植株3年生以前生长慢,抗性差,要及时除草施肥,并防兽害。为充分利用土地,可间种咖啡、可可、胡椒等作物,也可间作豆科绿肥;或在行间种植热带葛藤等覆盖植物,以保持椰园水分,并增施氮、磷、钾肥,促使椰子速生快长。

中国椰子病虫害不严重,主要有二疣犀甲为害心叶,严重时破坏生长点,致植株死亡。其他产椰国家严重病害主要有:败生病,为慢性毁灭性病害,发现于菲律宾,病因不明,难防治;致死性黄化病,为急性毁灭性病害,病原为类菌质体,发现于加勒比海地区;致死性萎蔫病,维管束被一种雏体鞭毛虫阻塞,致叶片枯萎、植株死亡,发现于巴西、南美诸国,无有效防治方法。在引种时必须注意上述病害的检疫。

经济价值

3每100克椰子肉中含碳水化合物15克,蛋白质近5克,维生素B1173微克,B5103微克,α-生育醇700微克,γ-生育醇750微克。主要加工成椰干、椰丝、椰块、椰片和椰油,作糕点和糖果的原料。椰油可作食用油和人造奶油,也可制优质肥皂,其副产品甘油含量达12~13%。椰汁营养丰富,可作清凉饮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用新鲜椰子湿法加工生产椰蛋白、椰奶粉、无色椰子油、椰子粉等。椰果纤维可制绳索、扫把和地毯,和橡胶并用加工床垫、沙发垫和汽车坐垫。椰壳可加工活性炭、制乐器和椰雕等。椰树质硬花纹美,可作家具和建筑用材。椰子综合利用的产品已达360多种。

野生种

在自然界处于野生状态,未经人类驯化改良的植物种。其中与栽培果树在起源、进化方面有亲缘关系的,称为果树的近缘野生种。野生种是大多数栽培果树的祖先,在研究果树的起源、演变、分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现代果树栽培上很重要的砧木资源;又是培育新品种的宝贵遗传资源。野生种长期生存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对当地环境条件高度的适应性,对不良环境往往具有一般栽培种所没有的抗性。这些遗传特性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表现稳定,在杂交的情况下易于传递给后代。又由于风土条件的差异、异花授粉造成后代的分离,形成许多不同的生态型和变异类型。例如株形的高矮,果实的大小,抗性的强弱等。一般野生种果实的经济价值较低,未经改良前食用品质远较栽培品种为劣,多不直接用于果品生产。因此,对于野生种来说,只有不同的变种、类型,而无所谓品种。

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对野生果树进行选优汰劣,使那些对人类有利的性状逐渐留传下来,发展成为有栽培价值的树种。例如在中国果树资源调查中,发现野生猕猴桃的大果、无毛等类型,稍加改良就可用于栽培生产。栽培果树中最常用的砧木,大多来自它们的野生近缘种。因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例如苹果的砧木山荆子、海棠;柑橘的砧木枳、酸橙;梨的砧木杜梨;柿的砧木君迁子等。野生种内不同的生态型表现不一,对嫁接品种也有不同影响,因此选择砧木不仅要考虑到适宜的种,还需要考虑到适宜的类型。现代果树育种,特别是抗性育种中,单纯依靠栽培品种的种质已有很大局限性。以少数栽培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其后代的抗性、适应性下降。野生种在抗性、适应性的遗传上有稳定的遗传传递力。苏联果树育种家米丘林(ИВМичурин)在进行杂交育种时,广泛地利用了野生种类为亲本。他在樱桃育种中利用野生稠李(Prunus padus L)育出了抗寒、抗病、丰产的新品种。中国在葡萄抗寒育种中也曾利用山葡萄为亲本,育出了抗寒、优质的新品种。野生种的适应性和抗性遗传往往与劣质果实性状相连锁,在杂交第一代多不能直接利用,还要配合其他方法(如回交等)逐步改进品质。

业经人类驯化栽培的果树,由于鸟兽传播种子等原因,生长于野外,又回复到不需人们照料能独立生存于自然条件下的情况,称为逸生(escape)或野化,它们与野生种是有区别的。

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南海及南海诸岛地名很早就出现于古籍。

海南岛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构成。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扩展资料

南海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南海被誉为“亚洲的中间海”,是连接两大洋和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中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中国对外贸易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途经南沙群岛,60%的对外贸易途经南沙群岛。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激增,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

中国五分之四的进口原油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有60%是中国船只。南沙群岛海域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和贸易安全的生命线。

-涨海

  四大发明

  开放分类: 中国、文明、科技、发明、历史

  目录

  • 指南针

  • 火药

  • 造纸术

  •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磁现象的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而许多动物已经在我们之前就学会了利用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纸的发明人。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

  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详细介绍了活板印刷术的全过程,通俗易懂,非常详细。

鴸《山海经南次二经》∶「柜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少放士。」 又《广》∶「鴅,鸟名,人面而鸟喙。」人们普遍认为,鴅与鴸,由丹朱神话变形而来。传说丹朱是尧之子,本名朱「或以蜘蛛为图腾」,以「顽凶」被放逐放丹水,故号丹朱。丹朱,又写作鴅「口殳」,逐与讙头(鹳)混同。后世将丹朱说成是两种鸟。 鼳尔雅·释兽鼳,鼠身,长须而贼,秦人谓之小驴。注似鼠而马蹄,一岁千斤,为物残贼另有一说是隐鼠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三·隐鼠》。 獍,传说中的恶兽名。也叫“破镜”。状如虎豹而小,有说长大食其父:也有说始生食其母。。《述异记》载:“獍之为兽,状如虎豹而小,始生,还食其母。”。前汉·郊祀志注孟康曰:破镜,兽名,食父。破镜如貙而虎眼。 猦玉篇猦,兽名。有尾,小打卽死,因风更生。广韵猦母,状如猿,逢人则叩头,小打便死,得风还活。出异物志。正字通猦狸,状如猿而小,目赤,尾短如无尾,身无毛,自鼻至尾一道有靑毛,广寸许,见人若惭,屈颈叩头,击之卽死,以口向风,须臾复活。本作风。 猵狙 一名獦牂,獦牂兽名。猵狙的别称。《庄子齐物论》“猨猵狙以为雌” 晋 司马彪 曰:“狙,一名獦牂,似猨而狗头,熹与雌猨交也。”晋 崔撰 曰:“猵狙,一名獦牂,其雄熹与猨雌为牝牡。” 猼1 古书上说的一种狗。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像人而有翅膀。 獙獙山海经姑逢之山有兽焉,状如狐而有翼,音如鸿雁,名曰獙獙。注獙獙,狐属也。现而大旱 羵羊 土中怪羊,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土之怪曰羵羊。” 注羵羊,雌雄未成者。亦作坟。 蝜蝂a古书上说的一种好负重物的小虫,(见于唐柳宗元《蝜蝂传》)b草蛉(一种昆虫)的幼虫,常把枝叶、排泄物等堆成堆,盖在背上,驮着爬行。均亦作“负版”。 獝狂 恶鬼名。《文选扬雄<甘泉赋>》:“属堪舆以壁垒兮,捎夔魖而抶獝狂。”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魖,耗鬼也;獝狂,亦恶鬼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捎魑魅,斮獝狂。” 薛综 注:“獝狂,恶戾之鬼名。”唐 吴少微 《过汉故城》诗:“狐兔惊魍魉,鸱鸟吓獝狂。” 獦狚 古代传说中的野兽。《山海经·东山经》:“[北号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 郝懿行 笺疏:“经文猲狙当为獦狚,《玉篇》、《广韵》并作獦狚。” 朱獳 是背上长有鱼鳍的妖犬,它的叫声就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产与驮山,据说一旦出现于某地,某地将产生恐慌。 详见〈山海经〉,“耿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其鸣自叫,见则其国有恐。” 鶶鷵尔雅释鸟鸄,鶶鷵。郭注似乌,苍白色。 鶈鸎。玉篇鶈鸎,东裔鸟。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磁现象的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而许多动物已经在我们之前就学会了利用地球磁场来辨别方向。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纸的发明人。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

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详细介绍了活板印刷术的全过程,通俗易懂,非常详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