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0浏览:2收藏

紫苏子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紫苏子的别名 7 紫苏子的处方用名 8 来源 9 产地 10 采收与初加工 11 紫苏子的炮制 111 紫苏子的炮制方法 1111 紫苏子 1112 炒紫苏子 1113 蜜紫苏子 1114 苏子霜 112 成品性状 113 炮制作用 114 贮存方法 12 性味归经 13 紫苏子的功效与主治 14 紫苏子的用法用量 15 紫苏子的化学成分 16 紫苏子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6 含量测定 16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6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6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664 测定法 167 紫苏子饮片 1671 炮制 16711 紫苏子 167111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6712 炒紫苏子 167121 含量测定 167122 鉴别 1672 性味与归经 1673 功能与主治 1674 用法与用量 1675 贮藏 168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紫苏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紫苏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紫苏子 1 拼音

zǐ sū zǐ

2 英文参考

perillae,fruct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it of purple perill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ctus Perill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erilla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紫苏子为中药名,出《药性论》。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成熟果实[1]。

紫苏子味辛,性温[2]。归肺经[2]。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能[2]。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紫苏子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2]。炒紫苏子辛散之性缓和,多用于喘咳[2]。蜜苏子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2]。苏子霜有降气平喘之功,但无滑肠之虑,多用于脾虚便溏的喘咳患者[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ructus Perill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perilla frui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紫苏子的别名

苏子、黑苏子[3]。

7 紫苏子的处方用名

紫苏子、苏子、炒紫苏子、炒苏子、蜜苏子、苏子霜[2]。

8 来源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的干燥成熟果实[1]。

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var arguta (Benth) HandMazz或尖紫苏 Pfrutescens (L) Britt var acuta (Thunb) Kudo等的果实[3]。

9 产地

紫苏子主产湖北、江苏、河南等地[3]。

10 采收与初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2]。

11 紫苏子的炮制

紫苏子古代炮制方法并不多[2]。

唐代有“一升,研,以酒一升绞取汁”(《外台秘要》)[2]。

宋代有杵碎(《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微炒(《太平圣惠方》)、蜜炙微炒(《背疽方》)[2]。

明代有酒炒(《医宗必读》)[2]。

清代有制霜(《吴鞠通医案》)[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蜜炙、制霜等[2]。

111 紫苏子的炮制方法 1111 紫苏子

取原药材,洗净,干燥[2]。用时捣碎[2]。

1112 炒紫苏子

取净紫苏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颜色加深,断面浅**,并逸出香气时,取出晾凉[2]。用时捣碎[2]。

1113 蜜紫苏子

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净紫苏子内拌匀,稍闷,文火炒至深棕色,不粘手时取出[2]。

每100kg紫苏子,用炼蜜10kg[2]。

1114 苏子霜

取净紫苏子,研如泥状,加热,用布或吸油纸包裹,压榨去油,至药物不再粘成饼,成松散粉末为度,研细[2]。

112 成品性状

紫苏子呈卵圆形,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2]。果皮薄而脆,易压碎[2]。种子黄白色,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2]。压碎有香气,味微辛[2]。

炒紫苏子外表黄褐色,气香[2]。

蜜紫苏子深棕色,有黏性,具蜜香气,味微甜[2]。

苏子霜灰白色粗粉状,气微香[2]。

113 炮制作用

紫苏子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如益血润肠丸(《类证活人书》)[2]。

紫苏子炒后辛散之性缓和,多用于喘咳,如治风寒喘咳的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

蜜苏子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2]。

苏子霜有降气平喘之功,但无滑肠之虑,多用于脾虚便溏的喘咳患者[2]。

114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防蛀[2]。

12 性味归经

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经[2]。

紫苏子味辛,性温;入肺、大肠经[3]。

13 紫苏子的功效与主治

紫苏子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能[2]。

紫苏子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能。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生品多用于肠燥便秘,如益血润肠丸(《类证活人书》)[2]。

炒苏子辛散之性缓和,多用于喘咳,如治风寒喘咳的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

蜜苏子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2]。

苏子霜有降气平喘之功,但无滑肠之虑,多用于脾虚便溏的喘咳患者[2]。

紫苏子具有下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肺宽肠的功效,治气滞胸闷,咳逆,痰喘,便秘[3]。

14 紫苏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3]。

15 紫苏子的化学成分

紫苏子含脂肪油、维生素 B1[3]。

类脂成分有卵磷脂、脑苷等[3]。

还含芹菜素、β谷甾醇等[3][3]。

16 紫苏子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紫苏子

Zisuzi

PERILLAE  FRUCTUS

162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 。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164 鉴别

(1)本品粉末灰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细胞极扁平,具沟状增厚壁;表面观呈类椭圆形,壁具致密雕花钩纹状增厚。外果皮细胞黄棕色,断面观细胞扁平,外壁呈乳突状;表面观呈类圆形,壁稍弯曲,表面具角质细纹理。内果皮组织断面观主为异型石细胞,呈不规则形;顶面观呈类多角形,细胞间界限不分明,胞腔星状。内胚乳细胞大小不一,含脂肪油滴;有的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子叶细胞呈类长方形,充满脂肪油滴。

(2)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子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5:2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65 检查

水分  不得过80% (附录Ⅸ H第一法)。

166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16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甲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nm。理论板数按迷迭香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6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迷迭香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16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即得。

16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µl与供试品溶液2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迷迭香酸(C18H16O8)不得少于025%。

167 紫苏子饮片 1671 炮制 16711 紫苏子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167111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同药材。

16712 炒紫苏子

取净紫苏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有爆声。

本品形如紫苏子,表面灰褐色,有细裂口,有焦香气。

167121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迷迭香酸(C18H16O8)不得少于020%。

167122 鉴别

同药材。

1672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经。

1673 功能与主治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1674 用法与用量

3~10g。

167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68 出处

南宋灭亡后,油滴釉工艺逐渐失传,建国后,轻工部组织一系列的恢复性研究工作,山东淄博立足于华北油滴釉的基础上,较好的恢复了传统油滴釉的配釉和烧制工艺,当时,博山美陶厂曾接受过来自日本的油滴釉产品的订单,后因烧成难度大和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再度沉寂。

此后,山东有诸多的能人志士继续研究此项工艺,尤其是宁庭业老师多年来致力于此项工艺技术的恢复和研发,他使用土石原矿制作的雨点釉作品基本还原了宋元时期的雨点釉风格,倍受日本、韩国及国内人士的青睐。

(上图1:当代原矿雨点釉 图 2:宋代雨点釉)

尔后,宁老师结合现代陶瓷制作工艺,抛弃原有的纯土矿原料的釉药配方,进而通过不同的化学试剂的配比,使用二次施釉的方法,于2008年发明红色雨点釉,并申请发明专利。

下图:当代红色雨点釉

李达。无论中国大陆还是中国台湾省,亦或者是日本,李达制盏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风格主要是鹧鸪斑和油滴建盏。油滴釉是在黑釉面上散布着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大小不一的小圆点形如油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