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读书方法有哪些
古代人读书方法有:诵、录、校、疑、入味、“大其心”而“使自得”。
一、诵
“诵”字的原意即大声背诵。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黄庭坚五岁时,已经能够背诵五经。有一天,他问老师说:“从来都称六经,为什么只读五种?”老师回答:“《春秋》不足读也。”这在当时人中是很流行的一种看法,最典型地反映在王安石把《春秋》称作“断烂朝报”的评语中。可是黄庭坚说:“是何言也。既曰经矣,何得不读?”据说他于是“十日成诵,无一字或遗”。
二、录
“录”就是抄书。书籍难得,靠抄书保存文本,这与记诵类似。
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题为《送东阳马生序》。在那篇文章里,他回忆自己幼年的经历说:“余幼时即嗜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为什么说“不敢稍逾约”?当时人有“三痴”的说法,其中之一便是“借书与人曰痴”。意思是借书不还的事太多,所以书不可以轻易借予人。正因为如此,宋濂不敢逾约,否则再借就难了。
三、校
“校”即校勘。在印刷术投入使用前,古书都曾经历过以记诵文本和抄本形式流传的阶段,记诵或抄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差错,致使同一典籍的文本在辗转流传之中变得差异极大。
这种情况即使在印刷书籍出现之后仍大量存在。一是印刷本所依据的底本原有差异,二是刻板印刷过程中又可能出现新的错误。所以古人读书,在诵、录之前,第一步是先作文字上的校对,以便尽可能地保持文本的准确性。
四、疑
“疑”是指一种积极追问的精神。元朝的大教育家许衡,就最喜欢善于“疑”的学生。他的传记有曰:“诸生或有疑问,则为之喜见颜面。因语之曰:‘书中无疑,能以为有疑;有疑,能使之无疑。学斯有得矣’。”不过,这个意思并非他自己的发明,比他早一点的朱熹已经说过类似的话了。
五、入味
所谓“入味”,是我从古人的以下这些话中间概括出来的一个说法:“读书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朱熹);“弄书册而游息时,书味犹在胸中”(黄庭坚);“睡余书味在胸中”(陆游)。
六、“大其心”而“使自得”
“大其心”而“使自得”,是说读书“当玩味大意,就自己分上实着体验……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朱熹)。或者如程颐所说:“读书当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参考资料
人民网-古代人读书方法有哪些?总有一款适合你
书,人人都可以去读,但是有的人就读不懂、读不通、读不进,甚至越读越糊涂。这里说明读书是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的,但要相信方法总是可寻的。读书不得法,就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反之,也有不少人把书读懂而且读通了。读书的方法,也不止一种,现在选列了古人读书十二法,以供借鉴与参考…
(法)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例]1.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例]2.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例]3.孔子本人也是如此:“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例]4.当他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例]5.提倡经常巩固复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例]6.他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法)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例]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法)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1 古人关于读书方法的诗句
古人关于读书方法的诗句 1古人关于阅读方法的诗句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宋〕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诗:“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宋应星《怜愚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清〕潘际云《厂桥》:“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裴说《句》:“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许浑《寄殷尧藩》:“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杜荀鹤《书斋即事》:“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明〕杨循吉《题书橱》:“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清〕刘岩《杂诗》:“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清〕汪莹《示儿》:“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袁枚《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唐〕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姚合《别贾岛》:“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韩愈《符读书城南》:“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宋〕王安石《寄吴冲卿》:“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明〕文徵明《饮子畏小楼》:“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清〕袁枚《遣怀杂诗》:“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彭兆荪《读书》:“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
2古人关于阅读方法的诗句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宋〕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
〔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诗:“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宋应星《怜愚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清〕潘际云《厂桥》:“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裴说《句》:“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唐〕许浑《寄殷尧藩》:“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唐〕杜荀鹤《书斋即事》:“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明〕杨循吉《题书橱》:“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清〕刘岩《杂诗》:“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
〔清〕汪莹《示儿》:“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清〕袁枚《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唐〕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唐〕姚合《别贾岛》:“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宋〕王安石《寄吴冲卿》:“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
〔明〕文徵明《饮子畏小楼》:“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清〕袁枚《遣怀杂诗》:“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清〕彭兆荪《读书》:“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
3古代诗人有关读书的诗句
1、《绝句》陈师道(宋)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2、《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陶渊明(东晋)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3、《劝学诗》诗人赵恒(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4、《柏学士茅屋》杜甫(唐)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4古人谈读书的诗句10句
1、《冬夜读书示子津》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杂诗》晋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5、《闲居书事》唐杜荀鹤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6、《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昌谷读书示巴童》唐李贺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8、《冬夜读书有感》宋陆游 胸中十万宿貔貅,皂纛黄旗志未酬。
莫笑蓬窗白头客,时来谈笑取幽州。 9、《读书》宋陆游 力不扶微学,心犹守旧闻。
壁间科斗字,秦火岂能焚? 10、《寒夜读书》宋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
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2: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
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
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
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5关于学习方法的诗句
一、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文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人大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二、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朝代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三、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四、柏学士茅屋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46432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
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五、《论语》
作者孔子 朝代春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6关于读书诗句古诗
关于读书的诗句包括:1、宋代陆游《读书》原文: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译文: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是为了黎明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不比从前,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2、宋代黄庭坚《寄黄几复》原文: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译文: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
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3、宋代谢逸《送董元达》原文: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译文:读尽了诗书,你毫无腐儒的酸气;投笔从戎,跃马在西北边关。
边塞的气候恶劣,寒风凛冽,你回来时,满面皱纹,须眉已斑。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见,你慷慨激昂,纵横议论,得到了皇上的激赏。
可惜诽谤你的人太多,难以置辩,有功难封,你流落到江南,来赏玩这里的青山。长江滚滚东去,下有蛟龙发怒,掀起波浪;你这次乘着扁舟离去,何时才能回还?日后我们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见,那时你必然还是牢守节操,家中只有破屋数间。
4、宋代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原文: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译文: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来。
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与意愿相乖,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5、唐代孟郊《劝学》原文: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6、宋代佚名《柏学士茅屋》原文: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
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337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7、唐代颜真卿《劝学》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8、唐代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原文: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7古人的关于读书实例,关于读书的名言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
--西江月辛弃疾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俺认为→ 意含:指点此路如何,若己缺乏勤快所为,此径必留与人;学永远无止境,人生若停学,则意味固步自封。
8关于学习的古人诗句,名言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流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本文2023-08-20 23:42: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