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为岐黄之术,岐伯的老师又是哪一位呢?
岐伯有三个老师,一个老师是广成子,具茨山山脉有一座崆峒山,就是广成子修道的地方;大隗山下有修德观,那是广成子居住的地方。另一个老师叫僦贷季,他是“鸿冢”地方的人,“鸿冢”就是黄帝大臣大鸿陵墓的所在地。大鸿山就是大鸿练兵的地方,山上有屯兵的大鸿城、有操练兵马的擂鼓台,有为黄帝建做花园的花园坡(很可能是岐伯种植草药的百草坡)等等。“鸿冢”应当在大鸿山一带。专家们经过考证后认定,这里有一个医家链或医家群落,《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另一位著名医家鬼臾区也是这一带的人,他是鬼臾区家的第十代传人。僦贷季一家世世代代也在此居住,因此,说岐伯是这一带的人是完全可信的。
大隗究竟向黄帝传授了什么,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但是,《黄帝内经》中却详细记载了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岐伯精辟地回答了黄帝提出的1088个问题。他们的对话共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主要谈论了“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之道”。《黄帝内经》中用“道”处多达269次,深入阐述了“天道、地道、人道”以及“医道、诊道、治道”。第二次重点论述了“医道”的原理,从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阐述了44种病类,涉及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一系列病症311种。岐伯总结了上古以来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开创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言不可治者不得其术也”的进取理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之德”的唯物论观点、“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理论等等。黄帝与岐伯的问答奠定了《黄帝内经》的基础,使其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奠基之作。
虽然人们不知道大隗真人与黄帝谈话的内容,但从《修德观问道碑记》中,人们也可以看出他们谈话的一些端倪。碑文中说:当黄帝问广成子如何让天下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时,广成子说:“自而治天下”,意思是说:让天下老百姓自己治理天下,自然就天下太平。广成子还特别向黄帝提到养生问题:“及其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问治,身可以长久,然后蹙然称善。告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可以长生。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吾形未尝衰,众人皆死我独存。”广成子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你不要管天下的事,自己要建一座特别的房子住下来,睡在用白茅编成的席子上,每年至少有三个月什么事都不要过问,彻底休息,这样你就会活得长久;另一层意思是说,对女色不要特别亲近,不要纵欲过度,就可以长生。广成子现身说法说:我就是这样,与别人相处,以和为贵,所以我活了一千二百岁,至今我还没有衰老的迹象,我那个时候的人都死了,只有我还活着。黄帝听了广成子的话,一边治理国家,一边修身养性,每天“迎日推策”,“接万灵于明廷”,整整活了三百八十岁。
歧伯一般指岐伯。
岐伯,中国上古时期最有声望的医学家,道家名人,精于医术脉理,名震一时,后世尊称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
岐伯之名、生平事迹鲜见史册。且黄帝时代已经有尊卑贵贱的划分,岐伯为黄帝之臣,后世却称“岐黄之术”,将其名列黄帝之前,而这种称法居然能一直沿用数千年,显然不合常规。
以此理推论,《内经》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的最初构建者是岐伯,《难经注疏》、《皇汉医学》均言,《内经》乃“昔者岐伯以授黄帝”,肯定岐伯的创立之功。
扩展资料岐伯的传说故事:
在上古时代,庆阳北部山区一带,是个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很适宜放牧牛羊的地方。特别是庆阳县城东河湾处,阳光充足,河水甜香,山湾河水合为一体,更是适宜养人畜之处,这里住着一户姓岐的两口人家。
两口子相亲相爱,白天忙着在野外放牧牛群羊只,夜间回来后,男的忙着照料小牛小羊羔,女的忙着挤奶、做饭、做衣裳,小日子过得倒也舒心。
可是,两口子年近40岁,膝下仍然没生养下一个孩子,女人也被繁重的活儿累了一身病,但是她总是带病帮着男人一起到山间放牧牛羊。有一天男人硬留她在家里休息,可是男人刚赶上牛羊上了山,女人就背着男人,偷偷到山里采集果食。
她看到花丛间蝴蝶双双飞舞,看到林子中间母山鸡引着小山鸡娃在地上觅食,不由心里暗暗难过,流着眼泪。她干脆跪在地上,祈求苍天赐一男或一女。
这一天,南方天空突然来了一股黑云,顿时雷电暴雨交加,山间独自一人采食的她,一时害怕,藏在附近一个不太大的山洞里避雨。这时她想,我若有一孩子做伴,孩子也会替我壮壮胆,那该多好啊!不由大喊:“天赐我一子吧!”
话音没落,她觉得顿时眼前一片漆黑,一团火向她藏身的洞口扑来,火团不住地向她怀里钻,这时她觉得浑身上下一阵麻木,霎时失去理智,好像进入了一个更快乐的世界。她苏醒过来时,天气已是晴朗无云。她觉得今天精神格外爽快。
当天晚上,她将这一稀奇古怪事告诉男人,男人不住地发出笑声。过了几天,女人总是呕吐,并且吃饭不香。几个月过去了,女人的肚子越来越大,还常说肚子里的东西动弹。
十月后有一天,果然女人生下一个男孩,孩子大大的凤眼,浓浓的黑眉毛,特别是那大而又长的耳朵,可以拖到肩膀上,饱满的天庭,红彤彤的脸膛,更使人喜爱。两口子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天赐”。
天赐自幼聪慧,非常孝敬父母,15岁那年,他看见50多岁的老父老母,还带着衰老多病的身子,为全家生活奔忙着,就坚决要代替父亲在外面放牧牛羊。
他在外面放牧牛羊时,一边在山林放牧牛羊,一边请教老者,寻找给老人治病的药方,辨识许多草药的性能。他采集回来的草药,都要自己尝尝,然后按药方,在山里偷偷地熬好,自己先尝着喝,再为父母治病,他父亲的病真的就好了。
年长日久,天赐记载了许许多多治病的药方。他给老人治病的消息传开后,找他看病求医的人也越来越多,果然是药到病除。不到20岁,天赐成了当地出名的医师。当地人们非常尊敬他,尊他为“师父”“医伯”。
-岐伯
中医中常提到“岐黄之术”,所谓“岐黄”实际是指什么?
A两味中药
B两个人名
正确答案:B
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其理深奥有趣,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
(鸦片战争前)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两个朝代,而清又是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时期。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其腐朽的统治地位,政治、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空前加强并达到极端化。为加强思想控制,在文化、学术上采取一系列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言行。这一时期科举制度更加完备,以八股文取士,考试专以四书五经命题,读书人亦以此为依据而攻读经书。这种僵化的学术传统把当时无数最优秀的学者吸附于自身,浪费他们的才华和精力;而“离经叛道”,思想稍微“有乖于圣学经义”,统治者即给予其个人甚至家族以轻则及身、重则灭族的严惩。“夫艺人术士,匪能登乎道德之途”(《明史》),如医学等科学知识技术,则一律被视为“奇技*巧”、“小道”而加以限制与打击。 当时社会上一些达官贵人“肆其骄慢之气,役医如吏,藐医如工,家有病人,遂促其调治,并以生死之权责成之”,使业医者社会地位得不到尊重,进而使医者本人及其家属深以行医自卑,甚至自身讳医如深。如清代著名医学家薛雪,擅长治湿热病,撰有《湿热条辨》等医书,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然而当其去世后,其孙为其写墓志铭,概述乃祖生平,竟“无一字及医”,反而将他置于理学之流。当时著名文学家袁枚读后大为愤慨,认为这是“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并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予以批驳。试想在这样钻经学走仕途思想占主导地位而医生社会地位低下为人所轻视的大环境下,又有多少优秀的知识分子主动去从事医学?即使从事了医学,人们也大都把它作为养家糊口、自身生存的一种技能,很少能将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看。所有这些,对医学的发展无疑有着消极的影响。
中医,也就是我国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医术,而中医的起源就要追溯到黄帝时期,大家都知道黄帝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创造了很多的东西,比如文字、衣服、算数、乐器、武器等,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那便是医术,传闻黄帝经常与他的一位臣子在一起讨论医学方面的知识,这位臣子就是我国上古医学家岐伯,颇负名望。他不仅是黄帝的臣子,更多的是黄帝的老师。
论医术方面,岐伯的资历肯定远远超过了黄帝,《通鉴外记》里记载:“黄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
这说明黄帝也虚心请教,才有了《黄帝内经》这本医学著作,中医也就渐渐有了雏形。岐黄之术也是根据岐伯和黄帝而命名的,因为岐伯在医药学方面比黄帝资历老,所以“岐”放在“黄”前头,这也说明了远古时期的人们都是非常善良的,没有功利之争,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样的文化从中华民族的根源就已经深深烙印着了。
而那个时候的伟人,远远不止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岐伯是著名的医学家不错,而他同时也懂天象,对世间万物都秉持着探索的心态,还有对于那时候非常重要的乐理,岐伯也非常喜爱。学医只不过是岐伯见众生苦难,所以后来去学的。可见岐伯高超的能力和善良的本性。也正是这样的人,才值得同样优秀的黄帝去尊敬、去讨教。而现在还有古代人们修建的岐伯庙,可见岐伯对古代人们的影响深重。
“岐黄之术”中的“岐黄”实际上是两个人的简称,其中“黄”就是黄帝,“歧”则指的是岐伯。岐伯和黄帝是同一时代的人,其人以医学精湛著称,曾经负责黄帝部族的医疗和卫生工作,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医学家。
《帝王世纪》中曾经写到,黄帝命令岐伯尝草记效,然后登记造册,负责治疗族人病患。后世的《黄帝内经》等书,都是以岐伯的记录为基础写作的。后世为了表达对岐伯和黄帝的敬意,把医术称为“岐黄之术”。岐伯的名字排在黄帝之前,充分说明了他对我国古代医学的贡献之大。
岐伯在医学上的贡献主要记载于《黄帝内经》,据说当时还有与之对应的《黄帝外经》,却不幸失传了。《黄帝内经》实际上不是岐伯的著作,但也不是黄帝的著作,而是经过多位医家之手。直到秦汉时期,《黄帝内经》才最终成型。对于《黄帝内经》贡献最大、最早的人,无疑就是岐伯。
但是由于世人对皇权的崇拜,岐伯这个贡献最大的人却被渐渐遗忘了,还好,一个“岐黄之术”的中医别称,让我们知道岐伯这位医药界的先驱。
《黄帝内经》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医学理论。全书共分为两个部分,即《素问》和《灵枢》,其中《素问》是对医理的阐述,《灵枢》则主要阐述如何利用针灸治疗各种疾病。《黄帝内经》的内容非常繁杂,后世很多医药学者都整理出过新的作品。
明朝张景岳所著《类经》一书比较系统,他按照不同的病理将全书分为十二类,分别为摄生、阴阳、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
此外,《黄帝内经》的内容不仅涉及医学,还包括哲学、天文、地理等,全面阐述了人体构造及其运行规律,以期最大限度地说明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因此,后世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也不仅仅限于医药学者,这也让《黄帝内经》获得了“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美誉。而每一个研究我国古代医学的人,都不应忘记对这部著作贡献最大的岐伯。
本文2023-08-20 23:57: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