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冰箱,怎样保存食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古代没冰箱,怎样保存食物?,第1张

古代用冰鉴(hàn),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具体方法是将冰块放在一个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里。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只是冰并不是一年里什么时候都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冰可谓弥足珍贵。它是中国古代人的发明创造,向我们揭示了古代生活的一个侧面。

食物是很容易变得不新鲜的,我们现代有很多方法可以保存,但是你知道古代是怎样保存食物的吗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食物保存方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食物保存方法

首先,高温蒸煮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绝大部分细菌等有机物,使食物失去变质(腐 败)的源头。进而密封,使外界细菌无法进入,以达到使食物长久保存而不变质的目的。

类似的方法还有,腌制、烘干等。也是创造一个细菌无法繁殖的环境,使食物不会变质。

腌制是使食物含盐量达到很高的浓度,使细胞无法摄取营养水分而无法生存,(这个可以参考细胞膜的渗透原理)。比如,咸鱼、咸菜。

烘干多用于面食,使食物缺乏细菌繁殖所需要的水分。当然这个方法仅适用于空气干燥地区,例如:新疆的馕饼,北方的干粮、炒面等等。

另外:

古代冰箱——冰釜

冰箱是近一个世纪来才发明的一种家用电器,它不仅可以对食物进行保鲜,还可以运用到储存医药等方面,为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冰箱现在已成为一种人们不可缺少的电器。 实际上,中国在古代就已有了“冰箱”。虽然远不如现代科技产物电冰箱,但仍可以起到对新鲜食物的保鲜作用。在古籍《周礼》中就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冰鉴”。这种“冰鉴”其实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裏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这可能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冰箱。 湖北随县曾侯乙楚墓1978年出土了两件冰鉴,冰鉴上还放著一柄长勺是专门用来舀冷饮的。

此外,在古书《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所说的“冰厨”,就是古代人们专门用来储存食物的一间房子,是夏季供应饮食的地方。设计奇巧、铸造精工的鉴缶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冰箱”。鉴缶由盛酒器尊缶与鉴组成,方尊缶置於方鉴正中,方鉴有镂孔花纹的盖,盖中间的方口正好套住方尊缶的颈部。鉴的底部设有活动机关,牢牢地固定著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应是夏天盛放冰块、冬天盛放热水之用。 到明朝时,北京城裏的皇公贵族已把冰箱做为重要的祛暑器具,那是一种用天然冰块降温的箱子,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

从外观上看,冰箱口大底小呈方斗形,腰部上下箍铜箍两周。箱两侧有铜环,铜环的用途就是便於搬运。箱口覆两块对拼硬木盖板,板上镂雕钱形孔。 那时的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在功能设计上也十分精巧科学。冰箱箱内挂锡裏,箱底有小孔。两块盖板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每当暑热来临,可将活板取下,箱内放冰块并将时新瓜果或饮料镇于冰上,随时取用。味道干爽清凉,用后让人觉得十分惬意,暑气顿消。由於锡裏的保护,冰水不致侵蚀木质的箱体,反而能从底部的小孔中渗出。 除此之外,冰融化时吸收室内的热空气,通过盖上镂空的排气孔调节室温,还可以起到空调的作用。由於冰箱广泛使用,京城每年夏季需用大量冰块,这些冰均取自冰窖。过去无论是紫禁城内还是府宅公廨,都各自有贮冰的冰窖。每年冬至起即在筒子河什刹海等处打冰入窖,由工部设专人管理。 金寄水、周沙尘著的《王府生活实录》中有“王府从五月初一起,开始运进天然冰块,每房都备有硬木制作的冰桶……每天,由太监往各房送冰,以供瓜果等食品保鲜。”可为当时用冰祛暑的写照。

明代黄省曾的《鱼经》裏曾写道:渔民常将一种鳓鱼“以冰养之”,运到远处,可以保持新鲜,谓之“冰鲜”。可以想像,当时冷藏食物可能比较普遍。 其实,无论冰箱还是冰鉴都是在过去平民无权使用的,然而他们却有自己的一套制冷食的方法——老北京人就在水井边用提篮盛上瓜果,然后系篮于辘轳之上,送下井去,使提篮悬浮于冰凉的冷水中。

古代食物保存方法详细介绍

(1)仓窖法: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地窖或仓库储存食物。这种方法多用于储藏大量的粮食、水果或蔬菜等。一般来说,北方干燥土厚,多采用地窖法,南方地下水位高,气候湿热,多在地面设置仓库。采用仓窖法储藏食物时需要解决防潮防虫等基本问题,其中防潮主要采取干燥通风的方法,防虫则采用日晒法和天然杀虫剂法。

(2) 密封法:食物在密封的条件下,由于呼吸作用,不断消耗环境中的氧气,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种变化会反过来抑制食物的呼吸作用,使营养物质消耗减少,从而保持食物的新鲜程度。密封法的贮存对象多以水果为主,可以利用容器、沙泥或蜡等,如在活毛竹上挖孔,将樱桃等鲜果放入,装满后将孔封住,可以储藏较长时间而不变质。

(3) 干燥法: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当食物中水分降低到一定比例以下就能抑制微生物活动,有助于食物的贮存。干燥食物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和风,如将牛肉切成细条,挂在阳光下的通风处,将肉晾成肉干进行保存。当自然干燥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也会利用热能蒸发掉食物中的水分,如古人在荔枝采下后会先将荔枝在太阳下晾晒数日,直到荔枝颜色发生改变,荔枝核也比较干燥,再用火加热,直到核十分干硬为止,再进行储存。

(4) 盐制法:利用盐或其他配料,对新鲜食品进行腌制加工。这种方法主要利用食盐高渗透压、可以降低食物的水分活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盐制法主要以蔬菜和肉类为主要对象,如各种腌制咸菜、腌鱼、腌肉等。

(5) 糖制法:主要应用在果品的贮存加工中,通常是以完整的果实或块状果肉经过盐腌、糖渍和蜜煎而成。蜜饯、果脯一类的食品是非常典型的通过此种方法实现食物储藏的产品。

先秦原始社会时期,农业水平低下,畜牧、园艺欠发达,食物种类不算丰富。以周为例,周代主食为黍、稷、稻、梁,这些也是祭祀神灵的贡品。稻梁是在贵族的宴席上才有,后代人们熟悉的麦麻豆等尚不普及。菜馔中有多种家禽,也有野味,食肉是贵族的特权。周代的蔬果有萝卜、苦瓜、葫芦、枣、桃、梅等。酒有谷物酿造的醴酒。

秦汉时期,不仅贵族仕宦之家能够烹牛宰羊,一般中等人家也可以吃肉喝酒了。主食方面,麦的地位提高,平民主要吃以麦粒煮成的饭,高贵点的是以羹浇饭。副食方面,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随葬清册所记载,肉类食品有:牛、马、狗、猪、兔、鸡、鲫鱼等,可以说天上地下的动物应有尽有。烹饪方法有煎、炒、炙、蒸、炸等。一般平民主要吃葱、韭、冬葵、芋头等,肉是很少能吃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食有饭、饼(蒸饼、油饼、烧饼等)、粥等。佐餐的菜肴副食,富贵人家以鱼、肉、禽、蛋为主,穷人则以蔬菜、盐豉为主。饮茶在这一时期主要盛行与南方。酒为这一时期不可缺少的物品,官方民间酿酒十分普遍,如荆楚的菊花酒、巴东的巴乡酒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