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黄河的故黄河文化景观
今天起,从“古黄河”碑到“百步洪”题刻,市民可以享受一次“文化之旅”
今天,如果你从故黄河西三环桥开始,沿着故黄河边顺流而下,8处11座精美的雕塑会逐一呈现在你的眼前。从“古黄河”碑到群雕《兵魂》,到汴泗交汇碑、禁碑、张良墓道碑,再到地雕、文化墙浮雕,再到百步洪广场,移步换景,满眼皆是景观。这就是水利部门刚刚完成的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工程。
在实现了故黄河绿化、亮化的基础上,如何将其打造成为一条贯穿徐州的“文化景观”?中国美术学院提出设计方案,市水利、园林、规划等多家部门邀请我市相关专家多方论证,并赴外地多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后,2007年3月3日,由市水利部门施工的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工程正式拉开帷幕。经过长达9个月的紧张施工,今天,市区故黄河沿岸的8处11座精美雕塑已全部亮相。
市水利局故黄河市区段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张纯旺介绍了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工程的基本情况:
徐州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的环境区域,西起西三环路桥,东至汉桥,河道长约9公里(两岸沿线景观带为18公里)。该景观带是徐州城市的核心景观之一,也是徐州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
故黄河是养育徐州的母亲河,因此徐州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定位在“河流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主题——《河之魂》(母亲河)。着重于故黄河的历史传说、历史故事、河流变迁以及影响徐州历史的人和事为主要题材,同时结合民俗民风等内容,使得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创作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成为环境的画龙点睛之笔。
徐州是楚汉文化的发祥地,故黄河两岸文化景观(雕塑)创作形式根据大环境进行设点,各点依据不同题材创作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每件作品均蕴涵汉代的艺术风格,贯穿北方粗犷、浑厚的整体风貌——“雄”,区别与南方精细、小巧的柔美——“秀”,充分体现黄河澎湃之势和河之魂的主题,与徐州城市风格相协调。
精美雕塑
雕塑一:古黄河碑
位置:西三环桥东,黄河南岸
说明:故黄河主题景观在两块巨石中间勾画出河流的形态,其中一块巨石上书古意篆书“古黄河”,寓意故黄河自汉以来流经徐州,养育了一方水土。作品不连基座高约6米。
雕塑二:群雕《兵魂》
位置:西苑民馨桥北端东侧,黄河北岸
说明:以花岗岩堆叠出汉代将士排兵布阵的浩大气势,充满引而不发、萧瑟肃杀的内在张力,背面刻写《大风歌》。一曲豪迈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以及“安得猛士守四方”点明雕塑反映了古代将士保家卫国壮烈气节的主题。
雕塑三:汴泗交汇碑
位置:坝子街桥北端西侧,黄河北岸
说明:汴泗交汇碑造型以传统“碑”、“阙”造型为基础,结合徐州粗犷的历史特征进行艺术创作,碑核心为花岗岩方石,正面为“汴泗交汇”四个大字,背面为碑记,两侧面分别为汴泗古河图和古城图,下部为石隼结构。石碑以其古朴厚重成为故黄河两岸园林景观中的亮点之一。
雕塑四:禁碑
位置:坝子街桥南端东侧,黄河南岸
说明:禁碑原为清朝雍正年间刻写码头禁止事项的石碑,现重新创作,将其设计成为横向方正外形,体现“令行禁止”的法度,造型别致,碑下部为粗犷的隼卯结构,体现了法度的严谨性。
雕塑五:张良墓道碑
位置:坝子街桥南端东侧,黄河南岸 说明:将原存于汉画像石馆的张良墓道碑嵌在传统式样的青石碑上,碑首为传统云纹图案,中间刻写“千古流芳”四字。碑底座则书写了“张良墓道碑”和“于此落水复打捞得之”,反映墓道碑得来的缘由。
雕塑六:台阶地雕(两块)
位置:弘济桥东端北侧,黄河东岸
说明:地雕上文为《徐州志》卷首,下文为万历年间徐州府图和清同治年间徐州外城图。通过古图和古籍来体现徐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了解徐州的历史。
雕塑七:文化墙浮雕(四块)
位置:建国路桥东端南侧 黄河东岸
说明:
1、《孔子见老子》:据《庄子天运》记载,“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两位哲人的相会由此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传世佳话。
2、《泗水捞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彭城,为捞失于泗水之周鼎,使千人求之,鼎出水之时遇龙咬断绳索,弗得。
3、《潘公治黄》:明代治河名臣潘立驯来到徐州开挖奎河以泄徐州城中之水,并将此河道开挖收录其著作《河防一览》之中。
4、《古道漕运》:古代徐州汴泗交流,河流纵横水运便利,成为东部水运的枢纽和漕运的重要中转站,因此得了“五省通衢”的美誉。
雕塑八:百步洪题刻
位置:和平桥南侧百步洪广场
说明:通过巨石题刻“百步洪”点明广场的主题和内涵,草地与巨石还原了古代百步洪的壮丽意境,同时在前面放置刻有苏轼《百步洪》诗的浪卷石,强化景观氛围。
中国方言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但由于这些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⑵西北方言,分布在陕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⑶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客家人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太大。四川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彼此可以交谈。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6%。
湘 方 言
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 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辰溪、 邵阳、 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 东安、 零陵、双牌、祁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此外,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兴安等 4县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计在2500万以上。
分区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以及政制变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语南、北、西三面长期以来处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东部又受客、赣系方言的影响,以致语音系统不断产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种明显有别却又并存并用的特殊局面。从地理上看,新、老湘语的通行地域恰好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北片湘语和南片湘语,这就是湘语的两个方言片。新湘语和老湘语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南片老湘语比较保守,古全浊声母字一般仍多念浊声母;北片新湘语受官话方言的影响而有逐渐靠拢官话的趋势,语音上突出的表现是由繁到简,古全浊声母字一般都已念为清声母字了。北片新湘语主要通行于湘北、湘中一带,如长沙、株洲、益阳等;南片老湘语广泛通行于湖南中部、沅水东南、 湘水以西和资水流域, 如湘乡、双峰、邵阳、武冈等。
吴 方 言
习惯上称吴语,也叫江浙话或江南话。"吴"是古代地域名称的沿用。
通行地域 吴方言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的一部分地区,大约有 110多个县市,使用人口7000万左右。具体情况如下:
江苏省境内属吴语或以吴语为主的县市共有21个:丹阳、金坛、高淳、溧阳、宜兴、武进、常州市、江阴、沙洲、靖江、南通、海门、启东、常熟市、无锡、无锡市、苏州市、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溧水县南部孔镇、新桥、白马等乡镇也属吴语区。上海市以及所属的10个县:上海、松江、青浦、金山、奉贤、崇明、南汇、川沙、宝山、嘉定都说吴语。浙江省除西部淳安(包括旧遂安)和建德(包括旧寿昌)两县外,基本上都在吴语区的范围之内,但浙江南部洞头、玉环、平阳、苍南、泰顺、庆元等县是吴语和闽语的交错分布区。建德县北部下包、乾潭及其以东的各乡镇,南部唐村、里叶、大店口等地仍在吴语区内。江西省东北玉山、广丰、上饶3 个县和上饶市也是吴语区。此外,福建省西北角的浦城县县城及其以北的乡镇,安徽南部郎溪县北部的梅渚、岗南一带和广德县的下寺、芦村等地也说吴语。
分区 吴语按其语言特点可区分为 5片:太湖片,台州片,东瓯片,婺州片,丽衢片。
太湖片 即北吴语片,包括江苏吴语21个县市,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浙江旧杭州、嘉兴、湖州 3府,以及浙东旧宁波、绍兴两府,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这一片分布面积最广, 使用人口最多, 可再分 6个小片:①常州小片,包括沙洲、江阴、武进、宜兴及其以西苏南吴语各县市和安徽郎溪、广德的部分乡村,江北靖江的老岸话,南通东部、海门和启东北部的通东话也属这一小片。②苏沪嘉小片,包括上海市及其所属各县,常熟市、无锡市及其以东苏南吴语各地,浙江省的嘉兴市、平湖、嘉善、海盐、桐乡、海宁,江北南通、海门和启东南部的启海话属这一小片。③湖州小片,包括湖州市、长兴、安吉、德清和余杭。④杭州小片,即杭州市及其郊区。⑤临绍小片,包括临安、富阳、桐庐、萧山、绍兴市、上虞、诸暨、新昌、余姚、慈溪和建德县的下包、乾潭以东乡镇。⑥明州小片,包括宁波市、鄞县、镇海、奉化、象山、宁海、定海、普陀、岱山。
台州片 包括天台、三门、临海、仙居、黄岩、椒江市、温岭、玉环,宁海县岔路以南和乐清县清江以北地区也说台州话。这片以临海话为代表。
东瓯片 即温州片,温州话旧称瓯语,通行于温州市、瓯海、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以及洞头、苍南、青田的部分地区。这片以温州话为代表。
婺州片 包括浙江中部金华地区的金华市、兰溪、浦江、义乌、东阳、武义、永康、磐安,以金华话为代表。
丽衢片 包括处州小片和龙衢小片:①处州小片,包括缙云、丽水、云和、青田等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武义县南部旧宜平县部分、文成县的南田区、泰顺县北部和庆元县的东北部也属这一小片。②龙衢小片,包括龙泉、庆元、松阳、遂昌、江山、常山、开化、衢州市、龙游。福建省浦城县的北部,江西省的玉山、广丰、上饶和上饶市也属这一小片。这片以丽水话为代表。
粤 方 言
又称粤语,俗称广东话、广府话,当地人称白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
通行地域 粤方言通行于广东、广西境内 ,以广州话为中心。使用人口约4000万。通行地区大致如下: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粤方言或以粤方言为主的县市有47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肇庆、江门、深圳、茂名、中山、珠海、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龙门、佛冈、增城、从化、花县、清远、连县、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云浮、高明、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斗门、香港、澳门。此外,惠州、韶关、湛江、海丰、博罗、惠阳、惠东、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海康、徐闻、廉江等16个县市也有部分地区讲粤方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粤方言的县市有23个,即南宁、横县、贵县、桂平、平南、藤县 、梧州、玉林 、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钦州、合浦 、浦北、灵山 、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县、钟山。此外,海外华侨及华裔中以粤方言为母语的也很多,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美洲华侨和华裔几乎百分之90%以上的祖籍都是粤方言区。
分区 粤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和地理分布可以分为4个片:①粤海片,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南和部分粤北地区,是粤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个片,以广州话为代表,它在粤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响。②四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斗门等县,以台山话为代表。③高阳片,主要分布在湛江市、茂名市所属各县和江门市所属的阳江县和阳春县,以阳江话为代表。④桂南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邕江、郁江、浔江沿岸的南宁市、横县、贵县、桂平县、平南县、藤县、梧州市,玉林地区的玉林县、北流县、容县、博白县、陆川县,钦州地区的钦州县、合浦县 、浦北县 、灵山县和北海市,梧州地区的苍梧县、岑溪县 、昭平县 、蒙山县、贺县、钟山县,一般以南宁话为代表。它的语音比较一致,也存在一些分歧。桂南片按其内部的异同又可以分为四个方言小片:广府片、邕浔片、勾漏片和钦廉片。
闽 方 言
又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通行地域 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约4000万。具体地点如下: 福建省的54个县市: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古田、屏南、宁德、霞浦、周宁、寿宁、福安、柘荣、福鼎、莆田、仙游、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龙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县、建瓯、南平(城关除外)、建阳、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4。
广东省东部的12个县市:汕头、潮州、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潮阳、陆丰、海丰等,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等县的一部分;海南岛的14个县市: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崖县、琼中、屯昌、定安、澄迈、昌江、东方(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雷州半岛的5个县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闻。此外,主要通行粤方言的中山市和阳江、电白等县也有部分区、乡说闽方言。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
台湾省的21个县市中,除约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区说高山语,台北、彰化之间的中坜、竹东、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东、高雄等县市,以及东部花莲、台东的部分地区通行客家方言外,其余各地的汉族居民都说闽方言,约占全省人口的3/4以上。 浙江省南部泰顺、苍南、洞头、玉环等县的大部分和平阳县西部的少数地区,以及舟山群岛普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也说闽方言。
以上总计通行闽方言的县市约有 120 个以上。此外,江西省东北角的玉山、铅山、上饶、广丰等县的少数地方,广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苏省宜兴、溧阳等县的少数地方,也有人说闽方言。散居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方言作为"母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国的华裔社区中,闽方言也是主要的社会交际语之一。
分区 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方言片: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闽南方言 是闽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内以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为中心的24个县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基本上也属于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潮州话、文昌话也分别在广东东部和海南岛有较大的影响。
闽东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和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共18个县市,以福州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乡区)、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闽中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县,以永安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话为代表。
主要语言特征 语音方面 ①声母:各地闽方言的声母比较一致,大都只有15个,称为"十五音"系统。不少声母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特点:
a没有唇齿声母f,古非敷奉声母字口语中一部分读为p-、读书音则为h-(或x-),即所谓"轻唇归重唇"。
b古知彻澄声母字,多读t-、即所谓"舌上归舌头"。
c古全浊声母并奉定从澄群字多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少数读为送气的也很一致。
d古匣母部分字闽方言口语读为k-或零声母。
e古照组声母字与古精组字混读。
②韵母:闽方言各地在韵母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
a闽方言的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其中闽南方言保留较为完整,闽东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较少,闽北方言和闽中方言则几乎已无塞声尾韵而只有鼻音尾韵了。
b闽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白异读现象,闽南方言特别突出,几乎文、白两读各成系统。
c闽方言不少地区(尤其是闽南方言)有丰富的鼻化韵。
d闽方言不少地区没有撮口呼韵母。如闽南方言中的厦门、潮州、台北等地都没有y-韵。
e闽方言中部分地区存在着"双韵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闽东、闽北、闽中三个方言区。
③声调:闽方言各地都有入声调,声调数目6~8个,以7个为多见。闽南方言的潮州话有八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都只有六声:闽北是平、上不分阴阳,而去、入分阴阳;闽中是平、上分阴阳而去、入不分阴阳。七个声调的地方遍布闽南方言的厦门、台北、海南、浙南等地和莆仙方言的莆田、仙游,以及闽东方言的福州、福安等地。闽方言中还普遍存在着复杂的音变现象,其中闽南方言、闽中方言有相当整齐的连读变调规律,闽东方言、莆仙方言在连读时音变涉及声母、韵母的变化。表以潮州话两字组的连 读变调为例。
词汇方面 闽方言有一大批属于本方言区常见而其他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有两个特点:一是继承古代的语词多,二是单音节词多。例如 "卵"(蛋)。"目"(眼睛)、"涂"(泥土)、"曝"(晒)、"拍"(打)等等,都可以从古籍中找到出处,也都是单音节词。此外,也有一部分闽方言词借自外语。这些外来词大都借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语,形成了闽方言词汇中的独特色彩,例如厦门话"雪文"(肥皂)来自sabon,"道郎"(帮助)来自tolong,"洞葛"(手杖)来自tongkat,"斟"(接吻)来自chium。也有一些来历不易判明的方言词,例如"扬"(抽打)等。
在闽方言的五个片中,有许多方言词是各片共有的, 但也有不少方言词只存在于某一些地方。大致说来,在五个闽方言片中,闽东、闽南、莆仙三个沿海片词汇上比较一致,而闽北、闽中两个片,则有不少和闽东、闽南、莆仙不一样的语词。
语法方面
①名词附加成分的运用。
②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运用。
③数词"一"和指示词"这"、"那"的省略。量词前面的数词"一"或指示代词"这"、("那")在闽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词直接与名词组合。例如潮州话:"张画雅绝" (这张画很漂亮),"只鸡肥死"(这只鸡很肥)。与此相关,指示代词"这"、"那"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如普通话"这人很好"在闽方言说成"只个人很好",不能说"只人很好";同样,"这书"也只能说"只本书",不能说"只书"。
④"形容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在闽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词直接组合的形容词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细"(小)。例如厦门话"大只牛"、"细泡灯"等。
⑤动词"有" 的特殊用法。闽方言动词"有" 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完成时态。例如:福州话"我有收着汝个批"(我收到了你的信),厦门话"伊有食我无食"(他吃了我没吃),台北话:"我有买"(我买了),潮州话"你有睇**阿无?"(你看了**没有)。
⑥宾语提前的现象比较常见。 如"苹果买两斤"(买两斤苹果)的说法就很普遍。普通话 "主语-动词-宾语"的句式在闽方言中常加上一个介词"共"(或"甲"),并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例如"我共汝讲"(我告诉你)。
⑦动词"去"常用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已成为结果,相当于"已经"的意思,例如"飞去了"(已经飞了),"死去了"(已经死了),"碗破去了"(碗已经破了)。
⑧特殊的比较方式。闽方言的比较句有特别的结构,福建、台湾的闽方言多用"甲-较-形容词-乙"表示,如厦门话"伊较悬(高)我",台北话"高雄较大新竹"。 也有简单一点的表达方式:"甲-形容词-乙",如福州话"伊悬(高)我"。广东省内的闽方言(潮州话、海南话)比较的方式略有不同:"甲-形容词-过-乙"如潮州话:"牛大过猪"。闽方言的等式比较,常用形容词"平"的重叠来表示"一样",如"我共伊平平悬"(我跟他一样高)。
⑨"把"字句的表达方式。 闽方言"把"字句的表达方式是把宾语提到最前面,后面跟一个"甲伊"(把它)即:"宾语-甲伊-动词",闽南方言片各地普遍通行这种说法。
赣 方 言
又称赣语,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方言。赣方言并非"江西话",江西省境内除赣方言外,还有客家方言、吴方言和江淮官话,江西的邻省也有赣方言。由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有不少共同特点,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把二者合并为一个大方言区,称为客赣方言。
通行地域 赣方言通行于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湘东和闽西北;鄂东南和皖西南一些县市通行的方言,其特点近似赣方言,有的学者认为也可以划入赣方言。
江西省内通行赣方言的有 60 多个县市。包括南昌、景德镇(城区)、萍乡和宜春、抚州、井冈山三地区的各县市:南昌、新建、安义、靖安、奉新、高安、宜丰、铜鼓(也有人认为通行客家方言)、上高、万载、分宜、新余、 清江、丰城、 进贤、东乡、临川、金溪、资溪、南城、 黎川、崇仁、 宜黄、乐安、南丰、新干、峡江、永丰、 吉水、吉安、 泰和、永新、莲花、安福、宁冈、遂川、 万安,上饶、 九江两地区的大多数县市:波阳、余干、 万年、鹰潭、 贵溪、余江、弋阳、横峰、铅山、乐平、 永修、德安、 星子、都昌、、彭泽、武宁、修水,赣州地区的广昌、石城、宁都、兴国、于都、瑞金、会昌等县也有使用赣方言的乡镇。此外,通行赣方言的还有湖南省东界的13个县:临湘、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酃县、桂东、汝城、常宁、资兴、安仁,有人认为岳阳、永兴也属赣方言区;福建省西北部的 4个县市:邵武、光泽、建宁、泰宁;湖北省东南部与江西省连界的 8个县:通城、蒲圻、崇阳、通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地区的望江、东至、宿松、怀宁、太湖、潜山、岳西、桐城等县的方言,据初步了解,也和赣方言相近,目前归属未定,可能也将划归赣方言。使用人口约3000万。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郑张尚芳呼吁:要像抢救濒危动物那样,抢救浙江濒危的方言,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了。专家指出,方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社会生活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多彩的方言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方言的变迁又折射出社会的变迁,这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濒危方言需要抢救,也是有抢救价值的。
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曹志耘)
11 什么是濒危方言
汉语方言中究竟有没有濒危方言 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似乎并不明确,或者说并不一致。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什么是濒危方言,应当如何判断濒危方言。
“濒危”意为“接近危险的境地”(《现代汉语词典》) ,对语言或方言来说即濒临消亡。据此理解,汉语方言中无疑存在着并非个别的濒危现象。
从语言的变化消亡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在汉语方言中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突变型和渐变型。突变型,是指弱势方言在强势方言的强大冲击之下,最终彻底放弃弱势方言,改用强势方言。突变型变化消亡往往需要经过几代人才能完成,中间一般还要经过一个弱势方言与强势方言并存并用的双方言的过渡阶段。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突变型汉语方言的情况通常是这样的:老年人只使用弱势方言;中青年人弱势方言与强势方言并用,其中中年人以弱势方言为主,青年人以强势方言为主;少儿就基本上只用强势方言了。渐变型,是指弱势方言在受到强势方言的影响和冲击之下,逐渐磨损、丢失自己原有的一些比较特殊的成分,同时不断吸收强势方言的成分,使自己的语言系统朝着强势方言的方向发展演变。
我们这里所说的濒危汉语方言主要是指处于突变型过程中的方言。不过,实际上,渐变型的方言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濒危方言,只是这个过程很漫长,一般不易观察得到。
12 濒危方言与濒危语
在一些人看来,语言濒危现象只发生在一些使用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语言当中,而汉语方言使用人口多达数亿,不可能出现濒危现象。或者认为某些汉语方言的濒危以及汉语方言迅速整合趋同的现象只是汉语内部语言调整和标准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能与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相提并论,也用不着大惊小怪。
对于第一种看法,我们认为,跟语言濒危与否直接相关的因素并不是使用人口的数量,而是使用群体的势力——尽管这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濒危语言与弱势群体相联系。汉语方言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内部究竟应该如何划分,划分到什么程度算“一种”方言,现在尚无定论。如果把汉语方言当作是一个整体,或即使按现行的办法分成10 种方言,那么可以预料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汉语方言不会有“濒危”之虞。但汉语方言尤其是东南地区汉语方言内部的巨大差异是有目共睹的,所谓“吴语”、“闽语”等等,实际上只能算是“一个方言区”,而不能看作是“一种话”。如果我们可以把吴语区各地的方言看作是“许多种话”的话,那么马上就可以看到这些“话”之间人口多寡不一,势力强弱不等,生命力大小也不同,其中有些“话”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或濒危的边缘了。当然,我们也承认,在实际操作中,认定濒危方言比认定濒危语言要困难得多。
对于第二种看法,我们认为,方言是一定地区人民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和一定地区的地域文化相联系的。因此,跟民族语言一样,一种方言的消亡,就意味着当地人民世代相传的那种交际和思维工具的永远丧失,就意味着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那种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永远丧失,也意味着人类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濒危方言现象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当然,由于汉族各地文化既有差异性,又有统一性,改用其他汉语方言或普通话的人并不至于丧失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这一点上,濒危方言与濒危语言有所不同。
13 为什么会有濒危方言
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不会停止说话。另一方面,任何地方的方言都具有丰富而完善的表达系统。方言消亡的根本原因,是这种方言的“用途”越来越少,“作用”越来越小,简而言之,是因为这种方言“没用”了。在当今的汉语方言中,方言“没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和严重, “没用”的方言越来越多。事实上,与处于同一境地的那些弱势的民族语言比起来,弱势汉语方言的处境更为艰难,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1) 语言政策中对方言缺乏明确的规定,方言的语言地位低。
(2) 使用范围极为有限,如目前学校、公务、传媒等正规场合一般不允许使用方言,甚至在不少家庭里方言的用途也在减少。
(3) 有言无文,无书面语和书面文献(粤语除外) 。
二 濒危汉语方言的几种类型
21 如上所说,由于汉语方言内部的划分远未具体化,要认定哪些方言属于濒危方言仍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某地的一种话”或“一种某地的话”是濒危方言。但濒危汉语方言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以及它们的濒危程度等等,一时还无法描述。在这里,我们只能大概地归纳一下濒危汉语方言的类型,并作一些举例性的说明。
2 2 目前,最显眼的濒危方言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少、处于强势方言包围之中的弱势方言岛,例如笔者所接触过的九姓渔民方言和浙江的一些畲话方言岛。
九姓渔民是我国旧时的一类贱民。他们以浙江省西部三江交汇的建德市梅城镇(旧严州府府治)为中心,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七里泷一段)上,即建德、兰溪、桐庐一带。
传统的九姓渔民在家里使用船上话,跟当地人交往使用当地方言。今天,真正地道的船上话只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会说。中年人受当地方言影响很大,常常会不自觉地把当地方言的成分混入船上话。青少年主要生活活动在非九姓渔民社会里,他们已经说不好船上话了,而且使用船上话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估计再过十来年,船上话就会基本消亡。
绝大部分畲族使用一种接近客家话的汉语方言——畲话。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分布在汉人的汪洋大海里,如今,他们生活、学习、工作都必须与当地汉人打交道,必须学习使用当地的强势方言。据笔者观察,现在分布在浙江省金华、遂昌、云和等县的畲族的年轻人使用畲话的机会已越来越少,在一些畲族村青少年已经不学习使用畲话了(如金华县大坑村) ,在个别畲族村已经没有人会讲畲话了(如金华县鸽坞塔村) 。如此发展下去,预计这些地区的畲话方言岛将会逐渐消亡。
23 在两种方言交界的地带,如果这两种方言的势力不均等的话,一般会发生如下的情况: (1) 强势方言影响、冲击弱势方言,弱势方言向强势方言靠拢; (2) 弱势方言萎缩自身的用途和地盘,逐渐被强势方言所“蚕食”; (3) 弱势方言的使用者成为弱势方言和强势方言双语使用者,其中在有些情况下会逐渐向强势方言单语使用者转变。在官话方言与其他方言交界的地带,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例如原吴语北部与官话交界的地带,现在有些(如南京一带) 已经转变为江淮官话了;在今湘语与官话交界的地带,有些湘语方言正处于“西南官话化”的过程当中,如湘语西北部
浮华世相,掩盖了它本来的面貌
人云亦云,遮蔽了它独有的神奇
打开立体版的中国版图
穿越
三千里江山
三千年历史
我们发现
大山东
神奇美妙、独一无二的“三棱锥”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媒体环境,提起山东这个向来以“儒家”、“好汉”、“喝酒”、“仁义”为标签的中国北方省份。我们的脑海中,会或多或少浮现出以下画面。
好汉省、大明湖省、不孕不育省、挖掘机省——这是媒体带给山东的几个标签。
山东省,中国华东地区最北的省级行政区。
你是哪里人?我是某某(省、自治区、直辖市)人。脑海中没有地理概念的时候,你最先被灌输的地名,往往不是所在的城市或乡村,而是所在的省份。走到外边跟人交流一定先说“我来自XX省”。省,也是地图炮和老乡会的基本单位,是形成各种无语问题的“躺枪者”
如:你们青海都住帐篷吗?你们西藏都骑牦牛吗?你们广东都吃蛇吗?某某省遍地大葱煎饼、某某省诈骗多、某某省美女多。
馆长十岁那年,给我们上地理课的语文老师说:我们生活的地方叫“山东”,意思是是太行山以东(太行山,是个什么鬼,让一个没出过本村儿的十岁骚年,去理解这个名词,实在是太惨无人道了)
俺家在广袤平坦的鲁西大地,时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的一部分,那里连一个隆起的小山包丘都没有——夏天在这里行走,一眼望去,除了麦子,还是麦子。
决定本省名的那条“山”——太行山脉,在隔壁河北西部。山之东,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他自己的生平与命运,从来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他就像一头耕耘的牛、一匹沉默的马。
描述一个区域不看地图的空谈,一定是耍流氓。评述一个区域只看平面图,不看三维图,比流氓还流氓。
经历了夏商周之后,中华文明迎来了从王国到帝国过渡的时期。我们灿烂的农耕文明在在一片坦荡的大平原上开花结果——它的范围在三维地形图上一路了然,像是一方天赐的家园与港湾——它基本上是以华北平原为主的区域,“逐鹿中原”的大舞台就是这里。
它是华夏文明的核心腹地也是中国第一个统一帝国秦的核心疆域。
成王败寇。胜利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西陲的秦,以自己的视角,将本国东部崤山以东的区域(东方六国)称为“山东”。也就是说,作为区域的“山东”,最早在记载中以秦国人的视角命名的。秦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山与山口的函谷关以东,故有“山东六国”之称。
随着中国统治中心走出关中,胜利者或者说,统治者的视野也发生了变化。不知从何时起(具体年代不可考,但隋唐时期已经开始说“山东豪强”,大体说的是太行以东的北方地区)。“山东”开始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南宋(今山东省属金朝统治)以前到战国,这1500多年里。只要提到山东,一定不是今天所说的山东地区。像电视剧和小说里说的“山东济南秦叔宝”、“山东好汉武二郎”、“山东及时雨松江”,这些都是后人,尤其是明清以来说书人讲述的。当时历史背景的人绝对不可能说如此穿越的话来。
直到公元1142年,南宋政权放弃淮河以北地区,金国在从原属宋朝的北方地区,设置了几个“路”(路,宋金时期的行政区,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省)。今天的山东省地区,大体属于两个路——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
注意!作为行政区的“山东”第一次出现了!
金朝统治时期,今天挨得很近的济南和泰安,分属于山东东路与山东西路。
一个济南人跟泰安人见面,可能会有这样的对话。
金代时期的“山东西路”+“山东东路”大体相当于,比今天山东省少了西北、西南一部分,多了苏北一块。
今山西、山东、河北及内蒙的一部分为统治中心的“中央行省”。当时,山东是中央直属特别行政区特区的一部分
金国的两个“路”合二为一为“山东布政使司”(相当于后来的省),而且还代管一块东北的“飞地”——辽东半岛。
所谓飞地,说的是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又游离于行政区主体范围之外的土地。要想去往一块行政区的飞地需要“飞跃”其他行政区的属地。
明朝,今天辽宁中南部大部分居民,当时都算是“山东人”。女真在明朝后期攻下的沈阳,曾经是山东省的地盘。
明朝山东行政区全称叫“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诞生于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下辖6府15州89县,布政使司衙门驻济南府。可以说,济南的“省会”身份,就是这一年确立的
《三国演义》:“那纪灵乃山东人”;《金瓶梅》:“山东清河县”;《水浒传》:“山东梁山泊”。这些说法,其实都是以明代人的口吻讲述的。三国、北宋,绝对不可能有“山东人”这样的词汇。
清朝沿袭明朝行政制度,确立今山东省雏形。清朝统治者将关外视为龙兴之地,原来属于山东的“飞地”辽东划出,成立“盛京将军”,即今辽宁省前身。明代山东去掉辽东半岛,剩下的区域称为“山东省”,跟今天范围相当。
以上图文梳理了——“山东省”是怎么来滴?接下来要说的是地理上的山东,到底长啥模样?
不管是各种百科知识,还是课堂讲授,关于山东的介绍大体如此山东省位于XXX,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这里XXXX……号称“齐鲁大地”。
学生基本不问,老师基本不讲。这“自古以来”是从何时而来?“齐鲁大地”说法如何产生?
我并非质疑知识本身的对错。宏观上来说,这样的描述有其合理性,这样的归纳也是为了让初学者容易记忆。这样的例子还有河北的“燕赵”、山西的“三晋”。
但是,从初等教育的小学阶段 到高等教育的大学可能,因为地理教育的畸形——多数人脑子里的地理知识基本定格在这个层次。约定俗成和框架一旦形成,以这样的地理观指导工作实践,模棱两可的知识误差,将层层累积。偏差会不断放大,久而久之,人们做出的判断和决策,其实已偏离真实的地理面貌。
地理思维,是思辨的,不是固化的。地理格局,是三维的,不是平面的。包括“山东”在内的许多区域,正在被看似准确、实则模糊的地理观所描述着、遮蔽着、误读着。
我们的先祖认知世界时,十分注重地理观的建构和地理知识的累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以形容某人知识渊博。
我们中国有个代称叫“九州”。最早的时候,这“九州”,其实是我们先祖的一种地理观,一种规划蓝图,对于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形象建构。
智慧的先人建构了“九州”思想,并以它为指导完成了现实版图的区划。记住,九州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行政版图,而是一种规划思想。
这个思想的规划师,传说叫“大禹”。“九州”的范围不是确定的——一个王朝打下多大地盘,“九州”就有多大。
“九州”产生时间说法不一,具体名称也有不同版本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其布局是按“九宫格”排布的。现实中,各州的界限,是以大山大河为界划分的。
理想的九州模式是这样规划的:
九宫八卦”是我们先祖创造的最早的地理规划思想,以两大河流为横轴,主要山脉为纵轴,生活的大地分成了九个部分。居于中间的为“中国”或“中央”,周围八州对应八卦,象征四面八方
落实到地图上,九州的格局是这样的。尽管版本不同但格局大同小异:
蓝图与实物、梦想与现实,总会有些不太一样。最先把规划师“大禹”的九州规划蓝图,变成现实版的,是汉代。此时疆域比先秦时期更加广阔,“九州”简约10版升级为豪华20版。
在原来“九州”基础上,汉代版图增加了北方的幽州、南方的交州,并特别设置了“司隶州”(大致意思就是“中央直属特区”)
无论是先秦的“九州10”,还是汉代的“九州20”,我们会发现:有一块区域“太拥挤”了!答案就在山东身上。
打个比方:如果国家版图是一份蛋糕,把它分成了九份,山东省地面就占去了三份——今山东省地区,跨了兖州、青州、徐州!(注意,这里的州不是城市,而是大区)
全国各省区中,山东面积已经算是较小的,不到16万平方公里古人为何如此“偏爱”这方天地?为何让青州、兖州、徐州三大区,拥挤在这狭小的地方呢?
汉代首次将九州思想理论,用在国家版图实践中,对应今天的行政区。“州”相当于“省级”,但体制有所不同,最早的州是监察区域,不是严格的行政区,到了东汉变成具有行政性质的大区。早期王朝疆域有限,当时“省级”本来就少,汉代将九州扩展到13个。即便如此,
今山东地区占了汉代“三个省”的地盘,这也是很值得大书一笔的。
此图深色部分为汉代兖州、青州、徐州,及豫州大的部分区域。今山东省主体部分跨了兖、青、徐三个州。
山东地图上,兖州、青州、徐州的地缘关系,让我想到了方向盘,或者更形象地说奔驰的LOGO。我们将三者的区位关系简化为下图:
山东为何会占据三个州的地盘?有人会提到:当时的山东地区文明成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这是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最根本原因。
因为: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口抽密度不亚于山东的今陕西、河南、河北,也只对应一个州。
开头我们已经说了:研究地理问题,只看平面图,不看三维图,纯属耍流氓。
九州的划分,以重要的大山大河为界。以华北平原为主体的那片大三角形的“大中原”,秦汉疆域的核心腹地,其内部基本上没有起伏,在周边山地的包围之中,好似一个背西北、面东南的大簸箕。
这里绝大部分是冲积平原。一个比较意外的区域:恰恰发生在山东地区。
松软的黄土冲积平原上,矗立着泰山这个庞然大物,它的海拔高度不算高,但因为起点是海拔几十米的平原,所以显得气势雄伟,在华北平原上显得尤为突出。人看到他的时候一定会被其绝对高度的落差所惊呆:好大呀!“泰”原来写作“太”,作为当时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华北平原的视野中,泰山很容易被人发现的目标。
从北京到济南附近的地形起伏剖面图。济南市在泰山北坡,黄河在济南市以北流过,这一带过去还有一条跟黄河下游并行的大河叫“济水”,济南,因“济水之南”而得名。
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早期词汇,尤其是形容词数量有限。山的名字来来回回就是这几个单调的词语:“大”、“高”、“广”。华山,它一开始也叫“太山”,意思是“大山”;再说嵩山,意思是“高山”。天山、祁连山、腾格里山,其实都是“天山”之意。昆仑山与冈底斯山,本来的意思都是“众山之王”。这些名字听起来五花八门,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高大的山”。
一句话:古老的山名,其实意思基本就这两个:1、大山、2、高山
山东为啥能有“三州”呢?因为:泰山和黄河在平原上画了几刀,把山东所在地分割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早期区域规划,非常讲究“山河形变”。
青州、兖州、徐州,三者在山东形成了“奔驰LOGO”格局,主要缔造者就是泰山+黄河。
如果没有泰山,从黄土高原、太行山、秦岭中冲出来的黄河,一定会更直截了当地奔向大海。到了华北平原,携带众多泥沙的黄河本来就已经非常疲惫,加上泰山的阻隔,水流放缓的河流,不得在阻隔之下,在山北泰山北边拐个弯进入渤海——当然,黄河还经常在山南夺淮河入海。(注:黄河曾多次改道,但最稳定的河道还是在泰山以北山东、河北之间的区域)
黄河、泰山,将山东所在地大致分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板块。大致就是“禹贡九州”里的青、兖、徐三州。
这个奔驰LOGO的现实版是这样的:
结合汉代青州、兖州、徐州的管辖范围我们沿着泰山山系(包括鲁山、沂山、蒙山等)和黄河走向大致划出了上图,关于山东这“三大州”,我们有必要用文字解释一下
1、海岱-青州
泰山又叫“岱岳”,所谓海岱指,的就是泰山与大海之间的区域。正如《禹贡》所言“海岱维青州”,通俗地说:大海和泰山之间的区域,是青州。
2、河济-兖州
河济说的是泰山以北,黄河与济水之间这块区域,古地理上称为“河济平原”,这块地盘被划入“兖州”,跨今山东、河北、河南,以山东为主。这个“兖州”的治所主要在山东西部。
3、淮海-徐州
大家听过“淮海战役”主战场就是苏北徐州到山东南部,古时大徐州地区就是这块区域。虽说古籍说“淮海维扬州”,但淮海地区北部基本是徐州的地盘,而大扬州地区的文化中心在淮河与长江之间即江淮地区或淮扬地区。淮河干流以北,泰山以南,东到黄海,这一区域为“徐州”。
将这张地图进行进一步凝练,我们就得到了这个示意图,它其实是一个扁平的三棱锥。
周代分封诸侯国的时候,显然看到了三个地块的相对独立。于是齐国被封在了青州、鲁国被封在了徐州、卫国被封在了兖州。不过各国后来强弱不同,强国不停蚕食弱国领土,地域此消彼长。齐国最为强大几乎占据今山东大部分地盘,鲁、卫一开始虽占据兖、徐二州,但因为国力弱小,后来基本只剩下都城周围区域了汉代统一天下继续,遵从地貌格局,将山东地区分为三州,顺应山河走向。这是山东“一省占三州”的主要原因。
特别声明:我们不赞成“地理决定论”,但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如人力资源有限、技术条件落后)地理环境对文化和几乎是主导性的。这三个区域,在此后两千年中几乎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而且对文化、经济、交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前边说了:古代全国分九州,小小的山东就占了三州,是因为泰山与黄河的分割,从古到今,山东这个地方就一直是三种势力、三种文明的交相辉映。
从内部分区来说,“齐鲁大地”并不能概括它的地理本质。地理上的山东,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是一个“一分为三”的区域。
青州:对应胶东地区独流入海的流域(这个流域,丘陵较多,形成了一群既不汇入大河,又互不汇入的小河)。
兖州:对应海河流域(古河济平原)
徐州:对应淮河流域
关于流域:
地貌单元影响文化景观的差异。但是,随着技术能力提高,人类突破自然障碍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强。所以,语言文化区块跟流域并不尽一致。但是,山东的区域文化,大体还保持着青州、徐州、兖州时期的格局
多出来的辽东半岛之所以有大片分布,跟山东人闯关东活动有密切关系。
由以上可知:山东的方言分成了三大区块。这是山东人文现象的缩影。从这意义上说,大家平时所谓“山东话”,其实严格来说是不存在的一个概念。
以我所在的鲁西某县为例,当地说的是“冀鲁官话”,这种方言是跨省分布的。看地图可以知道:就说话沟通而言我这个鲁西北的山东人,跟邯郸地区的河北人没有沟通障碍,但跟同是山东人的胶东同胞,如果不说普通话就几乎没法交流了。
一句话,山东是个由三种方言区拼凑构成的省份。
山东从古到今的几个重镇:济南、淄博、青州、青岛,按照三大州的划分它们都属于“大青州”行政区。按照方言区块,济南、淄博人说的是“冀鲁官话”;青岛、青州人说的是“胶辽官话”。
铁路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和象征。蒸汽机车发明以及与配套的铁路的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事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津浦铁路(京沪铁路前身)、胶济铁路出现在山东大地。
京沪线、胶济线,这两条铁路不仅串起了山东最重要的城市,而且将山东分成三块区域——跟旧时青州、兖州、徐州地盘惊人相似。
两条铁路干线,竟然与三大流域、“三州”的界线大致吻合。
在山东省的城市群区划中,大体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半岛城市群、济南为中心的鲁西北城市群和群龙无首(其实是山东与江苏交界处的徐州)的鲁南城市群(跟苏北同属大徐州区域)。
综合以上陈述:我们用一张含有地形、水系的卫星遥感图,标注了山东境内及周边古国分布。三种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呈现出一个“三元文明”格局的山东。各个区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而他们交汇的制高点,就是山东地形的高地——泰山山区。
泰山就是花托,将三瓣莲花,盛开在山东大地。以泰山为原点,衍生出三种色彩的地理单元。泰山不仅是山东地理的结点,更是华北平原上崛起的天然神探,被大中原所仰望的高点,所以成了华夏文明的图腾,成为“五岳独尊”的圣地。
至此:传统的认知可以被刷新了,将山东等同于齐鲁并不准确,甚至偏离原本面貌。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山东不是“二人转”,而是一出精彩的“三国演义”。
无论跟广大中原省份相比
还是跟边疆沿海省份相比
我们的大山东
三元地貌格局、三元文化格局
独此一家、绝无分店
三
是山东最鲜明的标签
三大州郡版图
青州、兖州、徐州
三大流域版图
胶东诸河流域黄河;黄河、海河流域;淮河流域
三种文明版图
海岱文明、河济文明、淮海文明
三大方言版图
胶辽官话区、冀鲁官话区、中原官话区
三方交通干线
以济南及泰山山区为结点
铁路干线向北一条、向南一条、向东一条
三大城市群
胶东半岛城市群、鲁西北城市群、鲁南城市群
“山东”一开始指秦国以东的中原;金朝“山东西路”+“山东东路”约等于今山东大部;明朝确定今“山东省”格局。
汉朝人首次把大禹老师的九州变成现实,黄河与泰山的出现,把三个州分在了山东。
山东“三州”各自独立了大约1500年。到了明代才被正式捏合成一省。
明代以来六百余年,“山东”作为三元合一的名新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但并没有完全同化为一体。
“三元格局”依旧清晰。
本文2023-08-04 03:45: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