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第1张

摘要:肝胆湿热是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过食肥甘辛辣,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或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蕴而化热,阻遏肝胆而成。证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偏大,舌红苔黄厚而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肝胆湿热的病因

1、是外感湿热由表入里内阻中焦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热之邪郁蒸肝胆、肝胆功能失常、疏泄不利则导致此证。

2、是内伤饮食劳倦,由于过食肥甘厚腻、嗜酒无度、饮食污染不洁而损伤脾胃导致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则湿浊内生、郁久化热、熏蒸肝胆则导致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1、小腹疼痛不适

由于肝胆湿热会导致脾胃功能受到损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会出现恶心、厌油腻等情况,腹部也会感觉胀满不适,同时也会出现小腹疼痛等。

2、出现一系列湿热症状

肝胆湿热的症状有哪些患者时常会感觉肋疼、腹胀等,同时用心观察也会出现眼球发黄、身体发黄、尿液发黄以及身体发热等,这些都是因为湿热郁结引起的,与此同时肝胆湿热的患者还会出现舌尖红、舌苔黄、便秘等问题。因此当自己莫名出现这一系列症状表现以后,建议及时去到医院去进行检查,以免身体不适加剧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3、引起妇科不适

对于女性群体来说,当肝胆湿热的问题出现以后,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妇科不适,对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害;其中像白带发黄、白带有异味等,同时也会出现阴道瘙痒不适、阴道灼热等。

肝胆湿热会引发什么病

1、肝胆疾病

饮酒过度、嗜吃辛辣油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是导致肝胆湿热的重要原因。从临床的角度讲,这种不良饮食所致的肝胆湿热,日久最易出现肝胆疾病,比如肝胆结石、酒精性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等。

2、黄疸

湿热之邪阻碍肝胆,那么肝的疏泄功能就会失常,胆汁就不能正常疏泄。从临床的角度看,胆汁淤积,胆红素就无法正常排泄,血液中的胆红素总量就会升高,从而出现黄疸。

3、肠胃炎

肝胆湿热,导致肝失疏泄,不能促进脾胃之气的升降,也不能促进胆汁的疏泄,因此常常累及脾胃。从临床的角度看,胃动力不足,胆汁分泌不正常,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多见于胃炎、慢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4、眼耳疾病

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肝经循行于双眼,胆经循行于双耳。如果肝胆有湿热,会沿着经络上犯眼睛和耳朵,从而导致眼睛胀痛、眼红、耳鸣耳聋等症。从临床的角度看,多见干眼症、结膜炎、中耳炎、突发性聋等疾病。

5、肋软骨炎

湿热阻碍肝胆,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经中的气血瘀滞,则肝经循行的胸肋部常有疼痛症状,如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等。临床多见肋软骨炎、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疾病。

6、膀胱湿热

肝胆蕴结的湿热,如果下注,会引起膀胱湿热。临床多见急性膀胱炎,除此之外,男性会出现阴囊湿疹,女性会出现白带异常、阴道炎等疾病。

肝胆湿热吃什么食物好

1、芹菜

芹菜具有清肝热、养血的功效,适合体内热盛、疲倦无力的湿热体质者。肝胆湿热患者经常吃一点芹菜对治疗是很有好处的。

2、豆芽

被古人称为“种生”的豆芽最适合春季吃,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豆芽还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以绿豆芽为例,其每百克热量仅18千卡,具有清热利水功效。

3、车前草

车前草叶性味甘、寒。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祛痰止咳、渗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郁之水肿;泌尿系感染时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暑热泄泻、菌痢;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视物昏花等功效。

4、芦荟

芦荟是“上火”的克星。根据《中国药典》记载,芦荟能清肝热,通便。《本草再新》中也记载,芦荟能清心热,解心烦,消牙肿,解火毒。不过,芦荟性寒,带有活血功效,不过女人在月经期间不要吃。

      常言道: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肝净,皮肤都娇嫩。

       一场疫情,打乱了很多人原有的生活节奏,人们户外活动大为减少,宅家避疫成为了一种新常态。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道理“养肝就是养命”。要想身体好,首先要保护好肝脏

❤️‍🩹💛NO1|这些人最易患肝病❤️‍🩹💛

🍑一、经常熬夜者

中医认为“人卧血归于肝。”

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其解毒能力。

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有助于清肝泻火,从而预防肝病。

🍑二、经常发火的人

“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

善怒主要与肝有关,肝病也常因肝郁气滞进一步加重。

🍑三、不吃早餐的人

营养专家表示,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吃药太多的人

长期服用止痛药等药物,会加大肝脏解毒负担,导致肝脏损伤。因此,用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

🍑五、喜食生食的人

半生不熟的食物也容易导致肝脏受损。研究发现,半生不熟的贝类常带有细菌和寄生虫,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痢疾,容易导致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

❤️‍🩹💛NO2|如何养护我们的肝脏❤️‍🩹💛

✅一、早睡早起,按时护肝

现代研究,23点至3点此时正是肝胆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俗称的“排毒时间”。

因此,一般晚上10点上床睡觉最好。如果23时至3时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他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地进入肝解毒。所以,第二天的血液就是没有完全解毒的血液,而“累”就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求救信号。故有民谚说,“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二、情绪舒畅,情志疏肝

人们常说“肝主疏泄调情志”。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因此,注意调节情绪,保持情绪舒畅对于养肝护肝十分重要。居家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时时注意保持微笑,保持愉悦的心情。

🍀2遇到不愉快的事,可以尝试“嘘肝法”:面对常青绿色树木,口发“嘘”的声音,缓缓地、深深地吐气,多做几次,一般就会逐渐心情好转。

🍀3家中可摆常青植物盆景,如芦荟等,可以养眼舒肝

✅三、饮食有节,食物养肝

从中医角度说,肝主青色,故而青色入肝,绿色的蔬菜就是最好的食物,它能益肝气、缓解肝郁、抑制肝阳、防范肝疾,同时避免伤肝饮食。

🧭1绿色的果蔬如绿豆、黄瓜、毛豆、菠菜、猕猴桃、海带、春笋、莴笋、荠菜、芹菜、香菜等,十分适宜春夏交替食补。

🧭2肝藏血,宜多进食滋补肝血的食物,如:红枣、猪血、鸡肝、枸杞等。

🧭3大鱼大肉、油炸、含钠盐高的食品增加肝脏负担,应忌食。尤其是慢性肝病患者也需要控制蛋白质、脂肪的大量摄入,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4、黑色入肾,因此亦推荐黑色类食品,如黑豆、黑芝麻、紫米、海带、香菇、黑荞麦等。

❤️‍🩹💛NO3|当肝脏这个解毒器官出现问题时,人体就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

🔔1无端感到疲倦、无端感到烦躁、焦虑和忧郁。

🔔2眼睛干涩或者死鱼眼、口干口苦、偏头痛。

🔔3头发经常很油。

🔔4出现粘便、有体臭。

🔔5腰部赘肉增加、脾气特别大、失眠多梦。

🔔6前胸后背有红痣。

🔔7指甲有明显竖条纹、脸庞两边有肝斑。

🔔8乳腺增生和妇科问题。

如果以上症状,你已经满足了一项以上,那你就必须要开始调理肝胆的功能了。

❤️‍🩹💛总结❤️‍🩹💛

肝脏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它掌管着糖、脂肪、蛋白质的解毒、代谢,人体大部分的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因此,它也是最易污染的部门。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肝脏,别让它受到伤害。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拼音 4 代号 5 出处 6 夹脊穴的别名 7 佗脊穴的定位 8 佗脊穴取穴方法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82 层次解剖 9 佗脊穴的功效与作用 10 佗脊穴主治病证 11 佗脊穴的配伍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文献摘要 14 佗脊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佗脊 1 拼音

tuó jǐ

2 概述

佗脊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夹脊穴[1]。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夹脊(jiájǐ EXB2)为经外奇穴名[2][3]。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4]。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3 拼音

jiájǐ

4 代号

EXB2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夹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6 夹脊穴的别名

华佗夹脊(《中国针灸学》)

华佗穴(《针灸学简编》)

佗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脊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

7 佗脊穴的定位

夹脊穴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5]。

夹脊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3]。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痛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4]。近代诸书多同此说[4]。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4]。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4]。

经外奇穴——夹脊的位置

夹脊穴的位置

8 佗脊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俯卧位,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相应腧穴[6]。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夹脊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82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肌浅层(斜方肌、菱形肌、胸腰筋膜、后锯肌)→背肌深层(竖脊肌)[5]。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分布[5]。

9 佗脊穴的功效与作用

夹脊穴有调节脏腹机能的作用。

夹脊穴位于脊柱旁,取之可用于治疗全身疾病,尤以小儿捏脊疗法治疗儿科疾病效果为佳。

10 佗脊穴主治病证

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夹脊穴主治咳嗽、喘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神志病及一切慢性疾患、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

夹脊穴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

胸1~4夹脊:治疗肺脏及上肢疾病[6]。

胸4~7夹脊:治疗心脏疾病[6]。

胸7~10夹脊:治疗肝胆疾病[6]。

胸10~12夹脊:治疗脾胃疾病[6]。

腰1~2夹脊:治疗肾脏疾病[6]。

腰3~5夹脊:治疗腰,骶,膀胱,大、小肠,子宫及下肢疾病[6]。

11 佗脊穴的配伍

选穴和配穴可根据经脉的分布、神经根和节段的分布、腧穴的压痛、反应点等,每次宜选择其中2~4个腧穴[6]。

胸1~4夹脊配大椎、肺俞、天宗,治肩背部疼痛[6]。

胸4~7夹脊配心俞、内关,治心痛彻背[6]。

胸8~腰2夹脊配胆俞、肾俞、三阳络、阳陵泉,治胸胁痛[6]。

腰3~5夹脊配关元、膀胱俞、环跳、足三里,治下肢麻痹[6]。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5]。

一般斜刺05~10寸[3]。

向内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胸腹部放散[6]。

注意:因本穴深部有脊髓和胸腹腔脏器,故针刺时应注意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且出现麻胀感应立即停止进针。

122 灸法

可灸[5][6]。

13 文献摘要

《后汉书》:华佗别传曰,有人病脚蹙不能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分),从邪不相当。言灸此各七壮,灸创愈即行也。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主治神经衰弱、肺结核、支气管炎、虚弱羸瘦。

《针灸经外奇 谱》:主治风湿性脊柱炎、腰背酸痛。

14 佗脊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据报道,从古代文献中已证实夹脊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现代研究论为夹脊穴能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故采用该穴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①治疗血管性头痛;②肢端感觉异常症;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致头晕、肢凉、半身麻木、多汗等;④中风(中经络);⑤红斑性肢痛症;⑥高血压等。收到良好效果。其机理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作用,调节了血管功能,改善了血液循环。

针刺夹脊等能调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IgA、IgG、C反应蛋白,以及微血管形态、流态和总积分值,提示本疗法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减轻和消除炎症的作用。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电针腰3~5夹脊能提高脊髓中5HT、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降低脊髓中NA、DA的含量,起到镇痛作用[6]。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实际上,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突发前都会呈现出一些身体上的先兆。

我们都知道有个成语叫“肝胆相照”,说的就是肝脏和胆这两个器官之间紧密的依存关系。而在谈论身体疾病信号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这二者放在一起去讲。不论是发现前期信号,还是在诊断的过程中,或者是后期的治疗时期,都应该把二者当成一个整体去看待,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比较起胆部,肝部的信号会更明显。

1当早晨起床后感到恶心,可能是消化道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是肠道蠕动受到了阻碍进而导致腹胀的情况。但若是肝部出了问题,恶心的症状会持续,并且有加剧的表现。

2如果起床晨练结束后,或者起床活动20分钟之后,发现双腿还是有浮肿的情况,这很可能是肝硬化的表现。如果在诊断后排除了肝脏的问题,那就需要考虑是否为肾脏的疾病和心脏功能衰竭的表现。

3每日凌晨都会出现饥饿感,甚至还有心慌的现象,这个时间点通常在早晨四五点左右。

当吃过早饭后,不适的感觉才会逐渐消失。这是典型的血糖低的表现。而造成血糖低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糖尿病的倾向,另一个就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4如果出现了口苦咽干的现象,并且有五心燥热的表现,这一定是和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或者肝胆部位的肿瘤有关。

之所以会觉得口苦,是因为在肝胆部位存在热证,胆气熏蒸所致,多和胆汁的代谢失常有关系。此时可以多吃一点菠菜,菠菜性凉,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对肝气不舒并发的胃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5若是两鬓出现了白发,或许和肝胆二气不足有关系。

虽然造成此种状况主要是胆部的原因,但肝胆互为表里,肝部自然也脱不了干系。肝主藏血,所以两鬓长白发主要是因为血供不足。补血的同时要注意补气,如吃点红枣健脾补气,或喝点小米粥,因为气可生血、行血、化血,气补好了,血也就升上来了。有些肝炎病人的头发变细,胡子、腋毛和阴毛也会减少,这与病人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除了这些小信号,我们在上面的文章中也提到了很多肝部疾病的预兆,如指甲上的白斑,如出现了红斑的“肝掌”,如眼珠和皮肤发黄的黄疸症状。

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过皮疹的情况,一般会在黄疸或者其他症状出现前的一到六周的时间内发生。常见的有红斑、斑丘疹等,并且各人因为个体因素的差异也会出现不同症状的疹子情况,有的像猩红热病人出的疹子,有的是过敏性紫癜,有的是神经血管性水肿,还有人会出现慢性荨麻疹且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在胆部的疾病中,最影响正常生活的便是胆结石。其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正因为这些症状太常见,所以常常被忽略,甚至是被误诊为其他方面的疾病。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大多数胆结石病人毫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手术时发现,这被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少数病人的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一定要及时去检查胆部的问题。

1当在吃饱之后,或者吃了过多的油腻食物,或者是在睡觉过程中改变了体位,就会产生胆绞痛的症状。疼痛区域多位于右上腹部,疼痛多为阵发性,且会有加剧的倾向,并伴有恶心和呕吐的情况。有很多病人甚至无法准确说出疼痛的具体位置所在。 当首次胆绞痛出现后,有70%的病人会在第一年内重复发作。

2还有部分病人在进食了过量高脂肪的食物后,或者是长期工作紧张而得不到休整,就会出现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情况,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诊断的时候会被误诊为胃病。相伴这一系列症状出现的,是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二者结合可以断定是胆部的问题。

如果确诊是胆结石,一定要及时治疗。长久的炎症可以引发癌症病变。

平日可多食用些鱼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但一定要少吃多餐,而且也要多吃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防出现便秘而影响胆汁的排出。合理调配食谱很重要,不宜过多食用含有动物脂肪类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油等。

定期的体检可以有效了解自身的 健康 情况,大多数的肝胆疾病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出来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症状 5 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太阳少阳并病的穴位 2 治疗太阳少阳并病的方剂 3 治疗太阳少阳并病的中成药 4 太阳少阳并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太阳少阳并病 1 拼音

tài yáng shào yáng bìng bìng

2 英文参考

Taiyang disease involving Shaoyang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tayyang syndrome plicated by shaoyang syndro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太阳少阳并病(Taiyang disease involving Shaoyang Channel[1])为病证名[2]。是指外感太阳病证未解,又并发少阳病证[2][1]。

4 症状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

《景岳全书·伤寒典》:“如太阳先病发热头痛……后见耳聋胁痛,呕而口苦等证者,此太阳并于少阳也。”

《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太阳与少阳并病,故见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之证。……茍不知此,而以头项强痛为太阳之邪,目眩胸满为少阳之邪,发其汗,两阳之邪乘燥入胃,则发谵语。”

5 治疗

《伤寒溯源集·并病证治第十六》:“头项强痛,太阳证也,眩冒,少阳肝胆病也。……邪在太阳则当汗,邪在少阳则禁汗,太阳与少阳并病,亦不可汗。既不可汗,则两经郁经之邪无可解之法,故当刺大椎第一间及肺俞、肝俞。”亦可用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兼散表邪[2]。慎不可峻汗或攻下[2]。

6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具体科目如下:

内科、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传染科、急诊医学、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生化、微生物、免疫、组培、伦理、健康教育、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神经外科、中医学等。

可能会有遗漏,但也就能想起这么多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肝俞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肝俞穴的定位 10 肝俞穴的取法 11 肝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肝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肝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肝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肝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消化道的影响 182 对血液的影响 183 对胆囊的影响 184 对血糖的影响 18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 18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87 对垂体的影响 188 治疗肝炎 189 治疗麦粒肿 18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811 治疗胆石症 1812 治疗胃脘痛 1813 治疗淋巴结核 1814 治疗眼睑下垂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肝俞 1 拼音

gān shù

2 英文参考

Gānshū BL18 [中国针灸学词典]

gān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1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肝俞 汉语拼音 Ganshu 罗马拼音 Kanshu 美国英译名 Liver Locus 各

号 中国 BL18 日本 18 法

国 莫兰特氏 V18 富耶氏 V18 德国 B18 英国 B18 美国 BI18

肝俞为经穴名[1](Gānshù[2]BL18)。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肝俞是肝的背俞穴[1][2]。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4 肝俞穴的别名

肝念(《灸法残卷图》)。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肝俞在九焦(椎)之间。

6 特异性

肝俞穴为肝之背俞穴。

7 穴名解

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1]。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消化腺,五脏之一。《说文》:“肝,木脏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肝者,罢极之本…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木喜畅顺,此可顺其气而达之也。此穴内应肝脏,是肝气转输、输注之所,为治肝要穴,故名之。[3]

8 所属部位

背部[4]

9 肝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肝俞穴“除背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肝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肝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肝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肝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第9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肝俞穴[7]。

11 肝俞穴穴位解剖

肝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外侧支重叠分布。穴位深部对第九肋间隙呐的结构。在胸、腹腔内则对应胸膜腔、肺、膈、肝、脾与胃。肝、脾为实质性器官,血液供应丰富。因此,如盲目针刺时,不能提插,不能捻转,应立即起针,应严密观察有无内出血现象。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9、第10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9和第10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5]。

12 肝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功效。

肝俞穴有清利肝胆、宁神明目、补血消瘀的作用[1]。

本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9胸椎旁,是肝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可治疗肝脏疾病[9]。

肝为阴脏,体阴用阳,易升,易动,最易化火生风,因此又可治疗神志病[9]。

肝开窍于目,主筋,藏血,同时也是治疗眼病、血证和筋脉病的常用穴[9]。

肝与胆相表里,肝开窍于目,《黄帝内经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故本穴与胆俞配伍为治疗肝胆疾病的重要腧穴,同时也是治疗眼目疾病的腧穴之一[9]。

有清泻肝胆、养血明目之功,如诸风掉眩、满闷多怒,咳引两胁,目翳生泪、疝气,挛筋、转筋引腹、小儿惊风,以及黄疸、积气等症,皆可取此[3]。

13 肝俞穴主治病证

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黄疸,胁痛,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痫证,背痛,目痛,癫狂痫,衄血,脊背痛,胃痛,目赤痛,青光眼,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眼睑下垂,结膜炎,夜盲症,视网膜炎,偏头痛,精神病,淋巴结结核,肠出血,胆石症等。

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吐血、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腰背痛、咳逆短气、寒疝、气瘿、瘰疬等[1]。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癫狂、痫证、背痛[8]。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目赤,目痛,目视不明,雀目;眩晕,癫狂痫;吐血,衄血;脊背痛[6]。

肝俞穴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证,脊背痛;以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5]。

现代又多用肝俞穴治疗急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各种眼病、支气管炎、月经不调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 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 其它:月经不调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3~05寸[1]。

斜刺03~05寸[5]。

斜刺05~08寸[8][6],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 肝俞穴右侧穴下深部为肝脏,故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肝脏[6]。

14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肝俞穴的配伍

肝俞配期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主治肝炎,胆囊炎,胁痛。

肝俞配百会、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作用,主治头昏头痛,眩晕。

肝俞配肾俞、太溪,有滋阴养血补肾的作用,主治健忘,失眠。

肝俞配大椎、曲池,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肝俞配睛明、风池、光明,治青光眼[6]。

肝俞配胆俞、阳纲、期门、阳陵泉,治肝炎、黄疸[6]。

肝俞配大椎、风池、太阳、肾俞,治视网膜出血[6]。

16 特效

双手拇指分别按压在双侧肝俞穴上做旋转运动,由轻到重至不能承受为止,每次10~30分钟,可缓解眼红、眼痛等症状[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肝胀者,肝俞主之,亦取太冲。

《针灸甲乙经》:咳而胁满急、不得息、不得反侧,腋胁下与脐相引,筋急而痛……唾血短气、鼻酸,肝俞主之。癫疾,膈俞及肝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肝俞、脾俞、志室,主两胁急痛。吐血,灸肝俞百壮。

《针灸大成》:肝俞,主热病,瘥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两旁各相距一寸五分……咳引两胁急痛,不得息,转侧难。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目生白翳。

18 肝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消化道的影响

肠功能障碍患者,针刺肝俞可使肠功能正常化;针刺肝俞、脾俞、胃俞等背俞穴,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疗效,能使溃疡逐渐愈合,胃液分泌虽保持高分泌状态,但胃液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趋向正常化。有人用皮内针刺入胆俞、肝俞等,在胆囊X线片上可见胆囊影像缩小,表现为胆囊收缩,也可见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82 对血液的影响

针刺肝俞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对血液成分也有影响。如针刺肝俞,可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症状好转[6]。

183 对胆囊的影响

针刺肝俞后,即刻见到胆囊、胆总管均呈现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胆管内压力下降[6]。

184 对血糖的影响

针刺肝俞使耐糖曲线高者下降,低者升高[6]。

185 对血胆固醇的影响

针刺肝俞可使高胆固醇含量下降明显,对正常机体的胆固醇含量影响不显著[6]。

186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针刺家兔的“肝俞”、“足三里”、“肾俞”1次,针后可见家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但连续7d,每日1次,反看不出明显效果[6]。

187 对垂体的影响

针刺足三里、肝俞、脾俞能引起垂体肾上腺的功能增强,肾上腺重量增加,束状带变宽,皮质增厚,细胞体积增大,球状带和束状带界限不清[6]。

188 治疗肝炎

以肝俞、足三里为主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4例,配穴取阳陵泉、内关,常规针刺,留针15 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5个疗程后,氨基转移酶864%转为正常[6]。

189 治疗麦粒肿

针刺肝俞治疗复发性麦粒肿15例,针后强 捻转,并行开阖泻法,使之出血,每周1次,结果全部在1~3次内治愈[6]。

1810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针刺肝俞配心俞埋线为主,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40例。结果:近期有效率为922%,远期有效率为893%[6]。

1811 治疗胆石症

取肝俞、胆俞、脾俞等,用推按运经仪治疗63例,配合服用硫酸镁、稀盐酸、油煎鸡蛋,结果均有较好疗效。

1812 治疗胃脘痛

针灸肝俞、胆俞、脾俞等,治疗50例,有很好疗效。

1813 治疗淋巴结核

割治肝俞、膈俞,治疗211例,有较好疗效。

1814 治疗眼睑下垂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习惯上中医指汉族的医学,而中国传统医学还应包括藏医,蒙医,壮医,彝医等等。中医的特色是: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经络,脏腑,气血为形态功能基础,七情六*为病因,阴阳失调,邪正相争为发病主要矛盾的独特理论体系;以药物内服外治,针灸,推拿,气功等为内容的丰富多彩的治疗手段;以及体现中医整体观点,包含理,法,方,药的“辩证论治”临床治疗原则。中医在日本称为汉医或东洋医学,在朝鲜,越南称为东医,已成为这些国家具有其民族特点的传统医学。

中医起源很早。在成书于战国到泰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以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有所发展。以中医分科为例,《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只分食医(相当于营养师),疾医(相当于内科),疡医(相当于外伤科)和兽医。到明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即大方脉(相当于内科),伤寒(即热病),妇人,小方脉(相当于儿科),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或正骨),金创,针灸,按摩,祝由。清初,从小方脉中更分出痘疹科。但近代,由于西洋医学的输入和旧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排挤,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而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阻碍才得以消除。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建立中医院,创办中医高等学校,提倡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学。80年代,进一步提出中医现代化,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多学科,多途径研究和发展中医。

中医辩证学是正确认识和辨别中医“证”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所谓“证”,是症状和体征的集合,是疾病的临床综合表现,但又与“综合症”不同,它是中医特有的概念。“证”是客观存在的病理状态,是中医病机的反映,表现了疾病过程中邪正相急和阴阳失调的情况,比较接近疾病的本质。如临床表现为黄疸,肋痛,发热,口苦,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等,可辨为“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病邪蕴结在肝胆病位,邪气盛而正未衰,属于实证。一种证可见于多种病,一种病的不同阶段也可出现不同的证,这就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理论依据。

中医辩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其中“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记载,可看作是辨虚,实证的萌芽。《黄帝内经》中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论述,可认为是中医辩证学最早的理论基础。该书“风论”,“咳论”,“痹论”等篇已有脏腑辨证。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其外感病部分,建立了一个外感热病的六经辨证体系,并创造了汤方辨证法;其杂病部分发展了脏腑辨证的内容。汉朝以后,历代医学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又发展了脏腑辨证,创造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并使八纲辨证,气血辨证,病邪辨证逐渐明朗化,具体化;汤方辨证则受到日本汉方医学家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对中医辨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突出的代表是蒲辅周氏从临床角度总结的治“乙脑”的辨证经验:例如1956年暑天,石家庄地区久晴无雨,当时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属暑温,用白虎汤获效;1957年同期,北京地区多雨,湿热交蒸,同样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为湿温,用白虎汤无效,改用通阳利湿法,收效甚佳。由此,中医辨证的优截止性得到公认。到了80年代,重点转到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辨证,使之客观化。某些证(如血虚证,肾阳虚证,阳虚和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脾气虚证,心气虚证,肝阳上亢证,寒热证等)的客观指标的研究已趋成熟,初步制作了部分证型的动物模型,并创立了微观辨证的理论。“辨证学”这个具有哲学含义的名称是于此时出现的。

查看全部3个回答

关于中医师承方式考职业医师资格

关注中域教育的人也在看

中医师承培训,当然选择中域教育

免费咨询-更多详情;

青岛中域教育信息咨询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中医最早起源于什么朝代

中医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中医是指中国汉族的劳动人民们所创造了以传统医学为主体的医学,因此也被称为汉医,是一门以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最早的中医是诞生于原始社会时期,而且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最基本的中医理念,以后又经过了历代的总结和发展。

扩展资料:

在中医学中,最有影响的医药神话是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故事,流传久远。《中国医学史》作者陈邦贤说:中国医药之起源,历来有尊伏羲、神农、黄帝为医神者。 有尊伏羲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间接说明了针药的渊源,有尊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关于中药,特别是植物药的最早发现和使用,在古代无不归功于神农,有尊黄帝使岐伯、尝味草目、典主医者,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即是借黄帝与岐伯之口,来传达中医学流传千古的理论体系。 此外,燧人钻木取火,使人们脱离茹毛饮血的生食时代,保护肠胃;有巢氏构木为巢,使人们避开了禽兽虫蛇的侵扰与外伤。 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高寒地带,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是适应北方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和发病特点而产生的;汤剂之创始者伊尹,为商汤之相,以滋味说汤。 《吕氏春秋》记述伊尹答商汤有关烹调问时曾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桂既是调味品,又是常用药,故有医食同源之论。 此外,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内经》时代,中国已经有较细致的记录人体内脏器官的形态、大小、容量等人体解剖记载,还有对人体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认识的记载,这些理论既有专篇论述,也穿插于其他说理性的篇章。 —中医

51 浏览112732019-04-21

中医的发展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 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 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 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扩展资料:

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名医: 一、中医的起源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带),与黄帝结盟击败蚩尤。中华儿女将炎帝和黄帝奉为华夏始祖。 “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后人为纪念他。 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 二、中医理论的奠定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著有《难经》。开启了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方式的医疗里程,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医临床的灵魂 张仲景(约公元150——约公元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四、中医的变革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发明了茵陈蒿治疗黄疸病的方法。 创办了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可以说华佗开启了中医临床的重要变革。 五、中医理念的进步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 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妇女和儿童单独设科的,(这也是最早的提倡妇女儿童保护意识的)。 他是第一个完整阐述“医德”的人,也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第一创建巴豆排毒的,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 六、中医的完善 李时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 考古证今,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11096种。 附药物形态图1100多种,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补充了不足,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学著作。 -中医

77 浏览85882019-03-23

关于中医的起源的描述?

中医学不是指中国的医学,而仅指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包括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临床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种方法,称为四诊。四诊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在临床上必须综合运用,才能对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临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推拿、拔罐疗法等。针灸疗法是指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刮痧疗法是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推拿在人体经络腧穴及一定部位上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或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的方法;拔罐疗是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 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成书的《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黄帝内经》很好的补充。 秦汉以来,交通日渐发达,各偏远地区的药材不断进入中原,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当时流传至今的,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 隋唐时期,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唐代医家孙思邈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宋代,中医教育受到重视。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设计铸造铜人两具,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另外,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当今医学古籍《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以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8 浏览11712017-12-16

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人们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为了生存通过长期和疾病做斗争,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医家广泛吸取了百家之长,为治疗疾病所用,产生了大量理论书籍。医书因不会对统治者统治造成影响而被大量保存,但秦汉时期战争和汉朝统治者推行迷信进行思想控制,印刷技术限制,大量医书失传。隋唐时期中医得到了长足发展。宋金元时期由于战争医书又大量失传,仅《黄帝内经》在宋朝就两度失传,后经多方努力在四川找到孤本才得以重新问世。但由于战争外伤,脾胃等理论得以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温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关切下,中医书籍被重新整理,装订,改编,并大量印刷,各国热爱中医人士共同努力,中医理论引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医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现在欧洲许多医学院都把中医理论作为必修课。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将是大趋势,人类最终能战胜疾病。

5 浏览35192017-12-15

中医起源

中医起源很早。在成书于战国到泰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以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有所发展。以中医分科为例,《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只分食医(相当于营养师),疾医(相当于内科),疡医(相当于外伤科)和兽医。到明代,太医院设十三科,即大方脉(相当于内科),伤寒(即热病),妇人,小方脉(相当于儿科),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或正骨),金创,针灸,按摩,祝由。清初,从小方脉中更分出痘疹科。但近代,由于西洋医学的输入和旧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排挤,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而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阻碍才得以消除。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建立中医院,创办中医高等学校,提倡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学。80年代,进一步提出中医现代化,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多学科,多途径研究和发展中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