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兄子严敦书与诫子书的异同谁能说一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诫兄子严敦书与诫子书的异同谁能说一说?,第1张

前者:教不要妄议别人,妄议遭怨,必受其害。

后者:教静心勤学,实现志向。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②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③,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④,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⑥。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⑧。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⑨辄切齿,州郡以为言⑩,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1]

①汝曹:你等,尔辈。

②是非:评论、褒贬。

③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④口无择言:说出来的话没有败坏的,意为所言皆善。 择:通“殬(dù)”,败坏。

⑤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

⑥数郡毕至:数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

⑦鹄:天鹅。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⑧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

⑨下车:指官员初到任。切齿:表示痛恨。

⑩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1]

译文

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

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

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

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

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

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哩。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

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1]

诸葛亮:诫子书⑴

夫君子之行⑵,静以修身⑶,俭以养德⑷。非澹泊无以明志⑸,非宁静无以致远⑹。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⑺,非学无以广才⑻,非志无以成学⑼。慆慢则不能励精⑽,险躁则不能冶性⑾。年与时驰⑿,意与日去⒀,遂成枯落⒁,多不接世⒂,悲守穷庐⒃,将复何及⒄![2]

⑴诫:警告,劝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⑷养德:培养品德。

⑸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⑺才:才干。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成:达成,成就。

⑽慆(tāo)慢:漫不经心。慢:懈怠,懒惰。励精:尽心,专心,奋勉,振奋。

⑾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⑿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⒀日:时间。去:消逝,逝去。

⒁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像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⒂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⒃穷庐:破房子。

⒄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⒅*慢:过度的享乐,懈怠。*:过度。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

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

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马严和马敦

  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如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赦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诫兄子严敦书》翻译:马援哥哥的儿子马严、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还交往一些轻薄的侠客。马援在交趾前线,写信回家告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短,妄断是非和正统法规,这是我最厌恶的,宁死不希望听到子孙有这样的行径啊。

作品原文: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创作背景:汉代士人生存环境的险恶与变幻莫测使人时刻保持戒惧状态,谦虚、谨慎以求保全自我,从而保证家族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汉代士人们把这种戒惧意识在诫文中转化为对修身养德的强调。此封家书就是经典事例。更可贵的是,马援写这封家书给严敦二侄时,正是他率军远征交趾的时候。

作品鉴赏: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语恳切,言词之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待,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汉魏六朝散文·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原文鉴赏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2,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3,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4,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5,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6,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7,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之士8,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9;效季良不得,䧟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10,州郡以为言11,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1严敦:指马严、马敦。二人都是马援的侄子。2汝曹:你辈。3是非:褒贬,评论。正法:正常的法制。4衿缡:衿,佩带;缡,佩巾。古代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结在女儿身上。5尤伯高:东汉时期,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名述,当时任山都长。6杜季良:东汉时期,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名保,当时任越骑司马。7清浊:清,指品行好的人;浊,指品行不好的人。8谨:,敕的异体字。谨敕,谨慎,能约束自己的言行。9鹄:天鹅。鹜:野鸭。10下车:指官吏到任。11州郡:地方行政组织。

今译 马援哥哥的儿子马严、马敦,都喜欢讥议,而且又结交轻薄的侠客。马援从前在交趾之际,曾经寄回来书信告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听到人家的过失,就好像听到父母的名字一样,耳朵可以听,嘴里却不可以说。喜欢议论别人的长短,随便评论正常的法制,此乃我最痛恨之事,我宁愿死也不愿听到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了解我所最痛恨的事,今天之所以再次讲,犹如父母送女儿出嫁时亲自为她结上佩巾,重复父母的训戒一样,目的是让你们不要忘记啊!尤伯高为人厚重谨慎,内心怎样想,便怎样说,谦虚节俭,廉洁奉公而且颇有威望,我很喜欢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为人豪侠好义,他把别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不管什么人都结交。他父亲死了,吊丧的客人,有好几郡的人都来了。我喜欢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学习他。学尤伯高不成,还可做个谨慎之人,这便是俗话说的“刻天鹅不成,还能像只野鸭”,学杜季良不成,却会沦落为天下的轻薄子弟,这就是俗话说的“画虎不成,反而像只狗”了。到现在季良的结局还不能肯定,然而郡将到任,总是对他咬牙切齿。州郡的人把此话告诉我,我常常替他担忧,为此不希望子孙以他为榜样。

集评 清·吴楚材《古文观止》卷六:“戒兄子书,谆谆以黜浮返朴为计,其关系世教不浅”。

总案 马援的这篇短文内容很好。他训诫其兄子不要染上背后说别人坏话的恶习。就本文而言,短小精悍,行文流利,读之亲切!

诫兄子严敦书里的翻译如下。

我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原文: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