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枣酒有什么作用
拐枣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以及葡萄糖,这两种物质进入身体之后可以扩充身体中的血容量,这样不仅能够解酒毒,起到醒酒安神的作用。将拐枣泡酒喝之后,适量的多喝一些都不容易喝醉,非常的适合一些酒量不是很好的人服用。
拐枣中含有大量的脂类物质、葡萄糖、有机盐以及大量的水分,所以适量的多吃一些拐枣或者是多服用一些拐枣酒,可以起到促进尿液排便以及加快肠道蠕动功效。
扩展资料:
据分析测定,拐枣的肉质果梗中含蔗糖24%、葡萄糖95%、果糖792%。风味颇佳,可作为生食果品,有“糖果树”的盛名,又有“鸡爪梨”、“甜半夜”之雅称。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苹果酸钾等无机盐类及多种维生素和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铁、磷、钙、铜、锰、锌等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碱。
每百克拐枣肉质梗含粗脂肪74mg、粗蛋白307mg、总酸3458mg、维生素C1629mg,是一种很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果类资源。
人民网-拐枣通利二便止渴除烦 这样吃最好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五处 41 五处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五处穴的定位 46 五处穴的取法 47 五处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五处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五处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五处穴的配伍 412 特效 413 文献摘要 5 经外奇穴名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处 1 拼音
wǔ chù
2 英文参考Five Stop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uchu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Wǔchù BL5 [中国针灸学词典]
wǔc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五处:1经穴名;2经外奇穴名。[1]
4 经穴名·五处穴位 五处 汉语拼音 Wuchu 罗马拼音 Wuchu 美国英译名 Five Location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5 日本 5 法
国 莫兰特氏 V5 富耶氏 德国 B5 英国 B5 美国 BI5
五处为经穴名(Wǔchù BL5)[1]。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巨处[2]。属足太阳膀胱经[1]。五即第五,处指处所,此处为足太阳第五穴所在之处,故名五处[1]。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惊风,癫痫,半身不遂,脊强反折,抽搐,目不明,现代又多用五处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视力减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衄血,鼻息肉,感冒等。
41 五处穴的别名巨处(《医学入门》)。
42 出处《针灸甲乙经》: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重,五处主之。
43 穴名解五即第五,处指处所,此处为足太阳第五穴所在之处,故名五处[1]。
五,乃数名。处,有位置、处所之义。足太阳膀胱经脉气所发腧穴,起自睛明,历攒竹、眉冲、曲差,至此处正为第5穴,其所治症,均以目病为主[3]。其通关窍,解郁热,则小异而大同,似有五处同功之意,而本穴居四者之中,故名五处[3]。《会元针灸学》载:“五处者,足太阳经始于睛明…,,至此五穴,皆能愈目暴赤热痛也,故名五处。”
穴居前额,犹如诸星所居之处也。前头部在道经中称为天庭(两眉之间也称天庭),穴居其间,正有天上诸星(五星)罗列之象,且在本经序次亦为第五,或因此而得名[3]。
44 所属部位头部[4]> 前头[5]
45 五处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五处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4][1]。
五处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再旁开15寸处[2]。
五处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五处穴在头部的位置
五处穴在头部的位置
五处穴的位置(血管)
五处穴的位置(肌肉)
46 五处穴的取法正坐仰靠,从曲差直上,入发际1寸处取穴。
正坐仰靠位,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与神庭和头维连线的内1/3与外2/3处垂线的交点上取穴[6]。
快速取穴: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五处穴[7]。
47 五处穴穴位解剖五处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分布。
4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1]。
4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眶上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2]。
48 五处穴的功效与作用五处穴有清热散风,明目镇痉的功效。
五处穴有疏风明目的作用[1]。
五处穴主目疾,有通关窍,解郁热作用[3]。
49 五处穴主治病证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惊风,癫痫,半身不遂,脊强反折,抽搐,目不明,现代又多用五处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视力减退,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衄血,鼻息肉,感冒等。
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8]。
五处穴主治神志和局部病。如头痛目眩,惊风癫痫,半身不遂,脊强反折,抽搐等[1]。
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不明,癫痫等[2]。
五处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癫痫[6]。
现代又多用五处穴治疗面神经麻痹、鼻炎、视力减退等[1]。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2 五官科系统疾病:视力减退,衄血,鼻炎,鼻息肉;
3 其它:感冒等。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一般沿皮刺03~05寸[1][2]。
平刺03~05寸,局部酸痛。
平刺05~08寸[8][6],局部有重胀感[6]。
4102 灸法可灸[1][8]。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艾条温灸5~10分钟。
本穴少用或禁用灸法[6]。
411 五处穴的配伍五处配率谷、行间,有清利头目平肝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五处配合谷、上星,治鼻衄[6]。
五处配百会、上星、风池、合谷、后溪,治头痛[6]。
五处配心俞、巨阙、合谷、太冲,治癫痫[6]。
412 特效遇到小儿惊风时,用食指指腹按压五处穴,左右同时按压3分钟,能迅速缓解小儿惊风症状,使孩子及时得到救治[7]。
413 文献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目眩。
《针灸大成》:主脊强反折,瘛疭癫疾,头风热,目眩,目不明,目上戴不识人。
《太平圣惠方》:主目不明,头眩风闷。
5 经外奇穴名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
端午节香包里面的香料
买川芎10克、白芷10克、细辛10克、薄荷8克、冰片2克,先将前四味中药捣碎成绿豆大的颗粒,再与冰片混匀,装入1个或两个小的绸缎或布袋中。也可选择其它的中药,如藿香、菊花、桂皮、辛夷、佩兰、橘皮等。
扩展资料:
有些地方还有新嫁娘赠送亲友香包的习俗,国人认为新娘子带有喜气,由她亲手做的香包,更能袪邪解毒,所以在她新婚的第一年的端午节,新嫁娘必须缝制香包分送亲友,这一送,少说要送一,二百个,除了送给亲友之外,当然多半还是送给小孩子们佩戴,这是出自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关爱,希望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诸邪远避,同样地也可以送给长辈以示尊敬和孝思。
至于送给情人的香包含意就更深远了,一针一线都蕴涵了无限柔情。在以前,妇女们在子女情人要出远门时,都会缝制香包让他们带在身上,一方面保佑他们旅游平安,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他们,家乡有人倚门守候,应该早日归来。这种温馨的习俗,在现代就比较少见了。
一来因为如今医药发达,靠香包袪邪避毒的功能已经消失,再则在工商社会,人们的生活步调紧张,职业妇女也越来越多,她们无暇研究女红手艺,因此每年端午节前后,就会有大量制作的香包在市面上出售,虽然图案也绣得相当漂亮,但不免有些匠气,而且采用的香料大多是化学物质,不但香味无法持久,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制造,已经失去了传统香包,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情趣和其中的温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西黄的别名 5 来源及产地 6 性味归经 7 功能主治 8 西黄的用法用量 9 使用注意 10 化学成分 11 西黄的药理作用 12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西黄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西黄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西黄 西黄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xī huáng
2 英文参考CALCULUS BOVIS from Northwest of Chin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西黄为中药名,出自《增订伪药条辨》,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牛黄之处方名[1]。
4 西黄的别名西黄[2]。
5 来源及产地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 bubalis L胆囊中的结石[2]。全国各地均产,以西北、西南、东北等地较多[2]。
6 性味归经
苦、甘,凉[2]。入心、肝经[2]。
7 功能主治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2]。
①治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热痰壅盛[2]。
②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毒[2]。
8 西黄的用法用量研末服:015~045g[2]。一般多入丸、散用[2]。外用:研末敷患处[2]。
9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2]。
10 化学成分本品含胆酸、去氧胆酸、胆甾醇、胆红素、卵磷脂、维生素D等[2]。
11 药理作用牛黄给动物口服,用抗惊厥、镇静作用,并能解热、抗炎及 肠蠕动,起通便作用[2]。又含两种酸性肽类成分,能收缩平滑肌,包括胆囊平滑肌及胆道口括约肌,并能防止毒物对肝脏的损害[2]。去氧胆酸有镇静、抗惊厥及利胆作用[2]。牛黄小剂量有抗贫血作用及某些强心作用[2]。牛黄具抗肿瘤作用[2]。
12本文2023-08-21 00:58: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