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洛阳纸贵出自何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洛阳纸贵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洛阳纸贵出自何处,第1张

1、成语典故: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淄博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

左思家族世代学习儒学,家学氛围浓厚,父亲左熹从小对左思和左芬兄妹二人进行儒学教育。可左思小时候很顽皮、不爱读书,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都没学成。左熹对朋友说:“左思通晓、理解的东西,比不上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出息了。”小左思听到这话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下决心、勤奋向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少年时他就写成《齐都赋》,显示出文学方面的才华。后来,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一时间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竟然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

左思的妹妹左芬同样才华横溢,以文采扬名,但相貌丑陋,晋武帝司马炎仰慕其文才将她纳入后宫。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封为修仪,后晋封为贵嫔,世称左嫔妃。司马炎对她的词赋才华非常满意,常夸赞她:“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

延伸阅读:《齐都赋》是左思少年时代历时一年完成的处女作。左思的家乡临淄是古代齐国都城,曾是十分繁华的大城市。据《战国策·齐策一》记载,当年苏秦这样描述齐国都城:“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左思对自己家乡的历史非常自豪,据说在《齐都赋》中描绘了齐都临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风光优美的景象,引人入胜。可惜,《齐都赋》全文已经散佚,未能流传于世,只有少数散文残章被收录在《水经注》与《太平御览》等古籍中。

2、洛阳纸贵,汉语成语,拼音是luò yáng zhǐ guì,意思是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出自《晋书·左思传》。

说到董卓想必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其实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的暴虐而且没有人性,当然了这也是大家说的,在正史上面其实他还是没这么可怕的,所以大家也要正面的看待问题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不能辨的,那技术洛阳问题,董卓烧了洛阳,那么这个洛阳是不是现在的洛阳呢下面就跟随我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虽然很多城市名的古名和今名一致,但是地理位置已经发生了改变,洛阳就是一例。

左下角是现在的洛阳市中心位置,右上红框内为汉魏洛阳古城遗址。

当然,洛阳城是东汉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绝无是说当时的洛阳只是一座城而已,红框内只是皇宫,洛阳城所在中心位置,周围的地区仍然是当时的洛阳辖区。

洛阳城的大小,在古籍中也有介绍。

《帝王世记》: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

晋元康《地道记》: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有三十六步。

两处记载的具体数字有点出入,但大致范围还是可以确定的,不至于偏差太大。所以,如今的古城遗址,也是按照这个范围来做研究。

城外的自然就是下辖的各级乡、聚、里、亭之类的地方了,例如现在的洛阳市中心,在当时,是被称呼为几阳亭,是城外三十里的一个亭级地区。

董卓进京时,曾被大将军何进拒之门外,他又不肯顺从何进,于是停驻在几阳亭,观望洛阳城内的局势变化。

初平元年(190年)二月,董卓为了避开关东反董联军的锋芒,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决定迁都。史书上记载汉献帝动身的时间为二月十七日开始,至三月五日,汉献帝抵达长安城,进驻未央宫。

董卓本人则是留在东都洛阳,坐镇指挥朝廷军队对抗反董联军,一直到次年(191年)三月,因为孙坚率军连续击败董卓,所以董卓这才弃守洛阳,跑去长安了,留下一干将领防守沿途战略据点。

按照史书记载,董卓临走的时候,是下令让吕布放火烧城,将此地沦为焦土。

《江表传》:旧京(雒阳)空虚,数百里中无烟火。(孙)坚前入城,惆怅流涕。

孙坚入城后,也试图重建洛阳,恢复汉室威仪,无奈关东联军发生内讧(袁绍坐镇冀州,令人夺取孙坚的豫州辖地),孙坚无心讨董,将洛阳交给朱儁,自己去帮袁术打袁绍的人去了。

洛阳城在董卓、朱儁之间又有争夺,朱儁不敌李傕等人,率军撤退进驻中牟,洛阳又回到长安朝廷的控制之下,几经战火,这曾经承载了东汉帝国辉煌的古都已经是人烟稀少,满目疮痍的废墟了。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得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年)一书,但当时所谓的“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现在一般认为,考古是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曾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是数千年生物和文化历史的产物,我们祖先所经历的一切,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行动,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人类了解历史需要桥梁。一般来说,学习历史有两个途径,一是古籍,但是这对人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才能读懂。二则是考古遗址及其所出土的文物,人们借此可以直观地了解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考古学的价值便不仅仅是学术研究,还担负着教育公众的责任。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考古学都被视为“冷门”,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去了解。考古学被人“忽视”,固然与一部分人戴着有色眼镜有关,但考古学缺乏走进公众的途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我们了解文物,基本上是通过博物馆。但如今的博物馆,以历史博物馆为主。相对而言,考古遗迹博物馆与考古学的关系较为密切。

我国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1951年冬,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授到周口店遗址参观,提议在此建立一个正式的陈列馆,以展示周口店的研究成果。竺可桢的建议迅速得到支持,1953年春,中国科学院拨专款1万元在周口店遗址开始筹建古人类陈列馆。同年9月21日,面积300平米的“中国猿人陈列馆”正式建成并于当日对公众开放,这是我国第一个考古遗址博物馆。

自此之后,我国考古遗迹遗址博物馆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北京定陵博物馆、宝鸡北首岭遗址陈列馆、乾陵博物馆相继建成。改革开放后,各地纷纷建立考古遗迹博物馆,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不过,无论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还是殷墟博物苑,虽然介绍了不少考古学方面的知识,但是终究不成体系,人们很难掌握。

  春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

  割豆腐蒸馍

  洛阳文化世家——老城寇家的寇北锁先生说,“二十五,割豆腐”,老洛阳人每到这一天,都要成群结队到集市上割豆腐。现在人吃豆腐不值啥,过去豆腐可是好东西,一般得逢年过节或是婚丧嫁娶等大事才能吃到。我们家人多,每次都要割上20斤,回来放到房顶上,冻得结结实实的,需要吃的话,就割一块儿,切成碎块放锅里煮,又香又筋道,可好吃了。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三,祭灶官”,灶王爷一上天,这年也就快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又称小年。

  传说中,灶官(灶王爷)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他潜伏在各家的厨房里,监视一家老小。二十三这天晚间,他骑马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

  由于灶王爷的汇报关系重大,在他上天之前,老百姓要搞一个祭拜仪式,俗称“送灶”或“辞灶”。

  昨天,记者在洛阳偃师市李村镇张建国家里看到他家的灶官像。张建国说,虽然祭灶的程序相当烦琐,但他家仍在坚持过祭灶的年俗。

  往年每到腊月二十三下午,张建国的媳妇都要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做上一大盆发面饼(“全粮饼”),家里每人一块,若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留上一块,以示祭灶的隆重。

  除了发面饼,一盘灶饼、一包芝麻糖、一把草料、一只杀好的去毛公鸡也是必备的:灶饼是让灶王爷在来回天宫的路上充饥的;芝麻糖是用来粘灶王爷的嘴的,让他没法子说坏话;公鸡是送给灶王爷的“天马”;至于那把草料,自然是喂“天马”的。

  祭灶多在黄昏之时举行,据张建国介绍,他先把灶饼、芝麻糖、公鸡等物品供奉在灶官像前,然后在像前点起三炷香,一家老小轮流给灶王爷磕头。边叩头,边烧金银纸帛,再把芝麻糖放到火上烧成“稀”,糊住灶王爷的嘴。

  礼毕,把草料扔到厨房顶上喂“天马”。然后把灶官像揭下来,拿到院子里焚烧。一边烧,一边“愿意”(祈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灶王爷呀,您是一家之主,请您骑上骏马,带上干粮,上天宫去,好话多说,坏话不讲,下界时多带吉祥如意,万事亨通。请吧——”之后,燃放一挂鞭炮为灶王爷开路,就算把灶王爷送上天了。

  如今的洛阳市区,这种祭灶已经不常见了,不过部分家庭还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请”张灶官像。

  二十四扫房子

  灶王爷上天报告后,上天会派天兵来“视察”。为了打发天兵,人们第二天就开始动手打扫房子。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大扫除也就成了延续时间最长久的传统习俗。

  家住新乡市文苑小区的丁先生今年48岁,对小时候如何过二十四这天记忆犹新:“这一天是最忙的,全家大人小孩儿都要帮着干活。扫房时把家具用床单都蒙上,拿上绑着长把儿的扫帚把屋顶、墙壁、门窗……全部清扫一遍。”

  除了延续灶王爷的传说外,对“二十四,扫房子”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腊月扫尘可以扫来福气。”此外,古籍《吕览注》中记载:“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看来岁末大扫除还有驱除疫病之含义。

  二十五磨豆腐

  在过去,豆腐是过年时的必备食品。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人们将浸泡过的黄豆,用石磨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豆腐做成后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这也就有了“二十五,磨豆腐”的说法。

  开封市饮食博物馆馆长孙润田介绍:“过去每逢过年,开封有以豆腐做菜的习俗,有东坡豆腐、锅贴豆腐、炒麻豆腐、托炒豆腐、锅烧豆腐等品种,千家万户的豆腐菜占了很大的席面。二十六去割肉

  腊月二十六,离春节已是很近了。在过去,割肉的工作就是在这天完成的。

  昨天,在驻马店市大华市场,农村长大的邓先生告诉记者:“我小时候,到了腊月二十六这天,割肉、分肉、煮肉是每户人家的重点工作。寻常人家一般割上七八斤肉,大户人家会割上十来斤肉。到了下午,就开始煮肉……大部分人家都在那天煮肉,那个空气香啊。”

  一个肉摊老板告诉记者:“‘二十六,去割肉’那是老传统,现在不时兴了。要是都在腊月二十六来割肉,非把我的摊子挤塌不可。””二十七蒸枣山

  昨天上午,商丘市宁陵县孔集乡孔集村村民冯化亭家请来四五个邻居帮忙,一天蒸了200个馒头、20个枣山、还有10个大馍。“每年都是腊月二十七开始蒸馍,今年赶上下雪闲着没事就早点蒸了。”冯化亭说。

  在腊月二十七蒸馒头、蒸枣山的风俗据传起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打仗路过商丘沙河,当地有这样一个规矩,要想平安过河,必须用人头祭奠河神。诸葛亮心地善良,叫人用面做个和人头一样的馒头替代,最终平安过了河。从此,当地就开始流行用“人头馒头”祭神。

  冯化亭介绍,所谓的大馍,其实就是普通馍,只是个头很大,馍顶上插个大红枣。枣山则是用擀成条状的面,用筷子“捏”成的“花”,花的各个角上和中间分别插上一个大红枣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枣山。

  商丘市民俗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刘秀森告诉记者,大馍是用来祭奠、孝顺老人的,枣山是给孩子吃的,大馍和枣山上的大红枣代表吉祥。不过现在蒸馒头、大馍和枣山的人家已经比以前少很多了。二十八贴年画

  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户户开始要贴年画了(有的地方是年三十贴)。

  在古城开封,倘若家里有人擅长书法,就自己动手写春联,往往能引起街坊四邻的羡慕,没人擅长书法的家庭,多是请人写春联。

  记者在北书店街看到,一处春联摊生意非常红火。摊主姓刘,是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他边帮别人写春联边告诉记者:“赚钱是次要的,能把自己写的春联贴到千家万户,也是我的荣幸。”

  今年83岁高龄的著名民间年画艺人郭泰运告诉记者,贴门神有很多讲究,比如:到了年关,假如某一家有外债,不想被讨债,就提前两天把门神贴到门上,债主看到有门神在,扭头就会走,“债主也不想冲撞了神仙啊”。

  二十九,去买酒

  “‘二十九,去买酒’。这句歌谣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了置办零碎的年货的。”林州市文化馆的老馆长王买金介绍说。

  他说,腊月二十九,是农家准备年货、拾遗补缺的一天。到这一天,基本上该准备的年货都应当准备好了,只是一些零星东西需要在这一天买。

  王买金说,这些歌谣看似简单,但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一些食物,准备得早了,容易放坏,如果准备得太晚了,到过年时不一定能买上。三十铜钱饺子和拦门棍

  三十,包扁食。过去,包扁食时人们常常将数枚硬币包入扁食里,初一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

  不过现在大多数家庭已很少这么做了。平顶山年近90岁的索老太还坚持着这种习俗,“我小时候,为了吃到铜钱儿,硬逼着自己多吃一碗。现在的孩子对这都淡了,可能压岁钱给得多了吧。”

  年三十晚上,人们会在大门口放一根桃木棍,防“野鬼”进家。在安阳工作的魏玉修告诉记者,在他们村,村民还有在门口横放一根桃木棍的风俗。他说,拦门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告诉乞丐,春节该回家过年了,不能再走家串户乞讨了。

  除夕熬年

  “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分岁扶醉起,终夜齐欢喜。”在洛阳,只要一提这样的话,都知道说的是“年三十,熬年”。

  “熬年又称守岁。”洛阳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介绍说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如果早睡就没福了。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之乐。主妇们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掌灯,上香5遍。

  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全家人聚集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年一次的春节联欢晚会。将近0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炮,左手拿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电视屏上0时一到,千家万户鞭炮齐鸣,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

  初一躬脊儿

  “三十儿捏鼻儿,初一儿躬脊儿”。上岁数的南阳人都知道,“捏鼻儿”指的是包饺子,而“躬脊儿”指的则是拜年。

  宛城区黄台镇74岁的张文祥老人介绍,传统年俗中,初一早饭吃过后,就开始出去拜年了。

  张文祥说,拜年活动只局限在全村的族人中间,小辈儿的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前去道贺,解放前都是趴在地上给长辈儿磕头,解放后以作揖和鞠躬为主。拜年的人要给长辈说吉利的话,长辈要给拜年的人掏压岁钱,南阳方言叫“压腰钱”,“那时候谁家孩子不给族人拜年,人们就会笑他不懂事。”“近几年大规模的拜年见不到了,只有亲属间才会拜年。”提到传统春节中人们拜年的盛况,张文祥老人有些失落,他这个年龄,正该接受人们拜年。

  宛城区文化馆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拜年之俗与除夕守岁有着前因后果关系,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燃放鞭炮,消除了年兽侵扰和祸害,大年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恭贺平安无事。

  过去的富贵人家嫌拜年时互赠礼物费时费力,改用名帖相互致贺,这就是后来的贺初二走亲戚

  “初一儿躬脊儿”,说的是给同村的拜年,而从初二开始,过年中最为繁忙的事儿就开始了,那就是走亲戚。“所有亲戚都要在正月初七前走完。初七不出门,初八以后可能朋友之间互相走动。因此,民间才有‘七不出门八不归’之说。”对年俗颇有研究的漯河作家刘金涛说。

  据漯河民间文学民俗记载,当地走亲戚有据可考的在清末民国初期。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

  据刘金涛介绍,在漯河,正月初二,结过婚的和没结婚订过婚的,都要到岳父母家走亲戚,这个年俗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时有四样礼物一定要带上:一是带排骨的5公斤猪肉,象征有主心骨并且家境富裕。二是莲菜,象征连为一体,成为一家。三是韭菜,象征永久相处。四是芹菜,象征亲情。

  一般来说,老洛阳人会在这一天蒸馍。民俗专家寇北辰先生说,每年到这一天,家里妇女都要把磨麦时收取的头几箩白面,蒸成圆馍、甜豆包、菜包、肉包。馍在大锅上出笼时,甜的、咸的、素的、肉的,热气腾腾,让人看着就想吃。腊月二十五蒸的馍,要一下子吃到正月初五,每次吃的时候,放笼上热一下就行。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洛阳市图书馆在西工区凯旋路13号,该图书馆自习室在二楼西边,里面平时人不是很多,自习室里面有wifi可以上网;

洛阳市图书馆是河南省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国务院第四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洛阳市支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

入馆须知:

1、读者入馆借、阅请出示个人有效证件: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退离休证、图书馆发放的个人借书证、馆际互借证或注明到市馆查阅资料的介绍信。请勿将大件行装及有污染物件带入馆内;

2、注意仪表着装,请勿着汗背心、穿拖鞋入馆。爱护书刊资料和一切公共财物,请勿随意搬动、挪用馆内设备及桌椅;

3、保持安静、请勿喧哗。维护公共秩序,请勿在室内交谈和睡觉;

4、维护环境卫生,保持整洁,严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遵守有关制度、规定。

《山海经》是一本家喻户晓的记录古代志怪的古籍。没有人能够确切的去揭秘它是由何人撰写,什么年代撰写以及里面刻画的内容是真是假,多少真多少假。据流传下来的版本中可以看出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对矿物的记载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记录了。而 我们熟知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等有趣的神话故事也都是来源于《山海经》。

《山海经》里所记录的奇怪故事大多是关于神祇,古兽,妖魔鬼怪等等。都是我们平常不敢想象的事物,其中都有记载甚至于还附有图画。以至于到现在众多学者对其纷纭众说,没有一个确切的客观评价。在众多学者眼中,可能更多的价值在于他所记录的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内容。而对于我们这些人世间的百姓更是对他中所记录的神话方面更是感兴趣。这些故事更是打开了人们丰富的的想象世界,如今大多数的影视剧小说中的妖魔鬼怪都会以《山海经》中的形象为基础衍化而来。可真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添上绚丽的一笔。

洛阳城下埋葬的万枚蛇蛋,这个说法现在依旧是众说纷纭,没有真实的依据证明其存在。而且就算我们不了解这个事件,相信也会有更多的科学家,考古人员,历史学家等等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确切的说法。《山海经》里的内容确实全面,但是经过数千年的流传以及各个朝代的篡改,最原始的内容已经无法考证。或许里面真的对这个事件有过记载,也可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一笔浓墨所遮盖,让我们无法探寻。

  文字是华夏先民的重大发明之一,包含了深层次的哲学和儒学思想,是华夏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几千年来,汉字不仅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服务,而且在世界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文明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九个朝代的帝王以洛阳作为国都,历经数千年的盛衰,历史遗留下来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物遭受了无情的浩劫。在当今的经济大潮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相对不够,对河洛大地的文字类文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十分薄弱,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的。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3月,是继中国文字博物馆后唯一一家由民营资本创建的文字博物馆,主要从事文字类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交流,现有文字类文物及标本2000余件,涵盖了中华文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地域。博物馆运营初期面积为620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220平方米,库房面积400平方米。展馆内采用实物资料和图文解说等形式,展示各门类古代文字标本及实物270余件,布展内容大体按照汉字史的序次排列,主要以汉代、魏晋、隋唐、宋元等成熟期文字为主。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有以下几类:刻文砖铭、削文瓦铭、碑刻及金石学史料等。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所藏的刻文砖铭以东汉砖铭为主,其刻写年代大致在永平至熹平年间(58-178年),属于东汉早中期。这时期正是隶书从古隶向八分书体过渡并趋于成熟的时期,东汉砖铭虽不能代表这一时期隶书书法全貌,但从中可以窥探到这一时期书法的演变过程。

东汉砖铭系以汉代素面废弃城砖为材质,以某种利器自右向左单刀刻成,文字内有的还可以见到填有朱砂。东汉砖铭均为单刀刻写,这种刻法使砖文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笔墨韵味,形成了一种刚劲秀挺、质朴自然的金石味。这些未经书写直接刻写的砖文,使得刻刀的灵活性增强,不受拘束随意运转,十分生动地体现了一种自然气韵。有的砖铭不按文字书写笔顺去刻写,而是将文字同方向的笔顺刻写完以后,再刻写另外方向的笔画;有的砖铭由于所用砖体的形状十分不规则,砖铭的刻写就砖体随意运刀,使砖面砖文布局丰满而又富于变化;有的砖铭由于刻写者不计算砖面大小与刻写字数,致使砖文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有些砖铭方整挺劲、抑扬使转的刻写,使人们好像感受到明清流派印章的刀法在这里已初露端倪、一脉相承,富有自然情趣。

东汉砖铭的刻文均为隶书,多数保持了东汉隶书扁平的特点,与当时碑刻上的隶书不同,它没有蚕头燕尾的变化,也无明显的波磔用笔,更不具备像《熹平石经》、《礼器碑》、《曹全碑》等那种左右规矩、法度森严的风貌,这是一种既不同于汉代碑刻又不同于简牍帛书的隶书书体,是一种纯使用的、未加修饰的书法风貌,其唯一的书写意识就是从简,这也是形成这些砖铭天真质朴、自然洒脱的重要原因。

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所藏的削文瓦铭以洛阳北魏削文瓦铭为主,其刻写年代在北魏迁都洛阳期间,属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削文瓦铭是在未干的瓦坯上刻划文字后再烧制,由于瓦坯柔软,可以运笔自如,与同时期的石刻墓砖、造像题记等相比,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书法风貌。

北魏削文瓦铭文字书法可分为刻文书法和印文书法:印文书法有隶书和篆书两种,隶书印文字迹粗略,篆书印文工整秀丽,两者差异较大;刻文书法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不同风格的书体,其中有行笔如行云流水极为流畅的,也有行笔如学童为之极为生拙的,在同一瓦片上,所书文字字体大小和笔画粗细还不一致,字体书法和笔画深浅亦不相同。

北魏削文瓦铭文字书法与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造像题记等文字书法大相径庭,人们对墓志、造像题记的研究比较多,但作为一批反映北魏民间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未能得到书法界、学术界的重视。

东汉最好的碑刻《熹平石经》在洛阳,曹魏最好的碑刻《三体石经》在洛阳,西晋最好的碑刻《辟雍碑》在洛阳,北魏最好的造像题记《龙门二十品》在洛阳。唐代的洛阳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大量珍贵的碑刻文字也留在了洛阳,这些文字就是洛阳文化之都的灵魂。目前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碑刻类藏品主要以北朝墓志、唐代墓志为主,这些墓志记载了古人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为研究数个朝代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是证史、纠史、补史的重要佐证,既可以视为一部石刻历史,又可以称得上古人档案馆,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翰墨文章、书法艺术的资料宝库。

研究金石文字有四重意义: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证历史;二是利用金石文字考释文字;三是利用金石文字校订古籍;四是利用金石文字探讨书法。故收藏金石学史料就成了洛阳金石文字博物馆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责编:魏佩)

 丽景门是中国历史上 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最早始建于隋代,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景门,北月宣辉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自从代表夏、商、周三朝王权的九鼎置于洛阳后,这个古代称为“天中”的洛阳,(中国一名即由此而来)就成为历朝历代必争之地,英雄、枭雄竞相表演。隋唐时代,丽景门内是朝廷诸省(内侍省、门下省、殿中省等)、府(左、右卫率府,左、右御卫府等)、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威武卫等)、堂(东、西朝堂等)、馆(四方馆等)、局(尚辇局等)、台(司隶台、御史台等)、寺(太府寺、光禄寺等)的办公场所,另有内坊,左、右春坊等供官员居住。丽景门内右侧为大社,是百官及万民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由隋唐至宋,各代所设的官衙名称不尽相同,但所设省、府、台、卫等大抵如此。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丽景门缴枪投降,解放洛阳时,其它城门都攻破,唯有丽景门久攻不下,国民党被围自动投降,丽景门城楼屡经毁败、屡经修复,所以,宋代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据《河洛民风》记载:丽景门长期以来是百官及万民祭祀神的地方,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富贵吉祥,合家平安。这说明丽景门的兴盛繁荣、经久不衰是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 今日的丽景门是由洛阳市政府投资三千多万元于2002年在原址新建的,占地面积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城门楼共分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2004年竣工。整个工程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上干浮云,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其规模之宏大在河南古建筑中居于首位,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是为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新建后的丽景门被评为洛阳市新八大景。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