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翻译
1 佛说顶生王故事经文言文翻译
别翻译了,现在人译文言文,1000个人能译出来1000个样,会耽误你持经意直接找本佛教词典和汉语词典,再找一本简繁字对照字典(其中几部经文中都有对照,有卖的),来回倒着看这种方法不行的话,就只好去佛学院了没别的招了,持经意,可不是小事,不能随便找人来译 在古时,世尊涅槃后,由迦叶尊者主持集结僧团,由阿难尊者诵出大部分经文参与集结的僧人,都是没有涅槃的世尊的诸大弟子,像我们后来熟知的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罗睺罗尊者、大目键连尊者==,是僧团中的高僧带着贝叶经文从天竺来到震旦,由当时授菩萨戒的弟子(很多人)在一起译,一句话,就反复推敲,这一推敲就译了一个月,现在的白话经文与文言文对照,有误差希望楼主,能精进努力学习文言文经文,早日受持经文。
2 “古文经书与今文经书”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古文经书”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 之前的那些儒家经书。
当年秦始皇焚 书时,一些儒生把一些经书藏起来,以 至于一部分的古文经书没被销毁,而在后来被相继发现。鲁国恭王在改建 孔子府时,从孔子故宅的宅壁间发现 了大量的古文经书,这就是当年没被 焚烧的一部分。
有《尚书》《礼记》《论 语》《孝经》等数十篇。“今文经书”是指汉初由儒生口 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 经书。
后人把当年没被焚烧的使用早于 汉代隶书的经书叫做“古文经书”;把 当时用隶书书写的儒家经书叫做“今 文经书”。这是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
它们不仅在字体上不同,在内容和形 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为经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 “古文经书与今文经书”是怎样的“古文经书”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 前的那些儒家经书。
当年秦始皇焚书时, 一些儒生把一些经书藏起来,以至于一部 分的古文经书没被销毁,而在后来被相继 发现。鲁国恭王在改建孔子府时,从孔子 故宅的宅壁间发现了大量的古文经书,这 就是当年没被焚烧的一部分。
有《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篇。“今文经书”是指汉初由儒生口传, 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书。
后人把当年没被焚烧的使用早于汉代 隶书的经书叫作“古文经书”;把当时用 隶书书写的儒家经书叫作“今文经书”。这 是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
它们不仅在字体 上不同,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它们为经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标点古文是有要求的。不是随随便便的,否则现代人怎么可能看得懂。
标点古文的要求
1、字句必须能讲得通
称贽:宾客初次见宾客时送礼物
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1)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馀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
垒: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馀万,斩首亦如之。
3、语句必须符合文言语法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老子》,朱谦之《老子校译》)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4、押韵的文字必须符合古韵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chá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
翻译: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来。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禅之),不再来(来之)!”愿足下详察之。
这就是关于古代汉语— —古书都不断句,那如何标点古文的事情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一起讨论哦!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中文书生,一个让阅读变得更轻松的江南游子
1 文言文翻译
交个朋友,帮你翻译一下吧。
自古以来圣明的帝王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的老百姓呢?学习从经史开始,我也不能说出那些是重点,姑且列举近代的要篇,以做启蒙之用。士大夫的子弟,到了一定年龄,都要接受教育,学的多的到《礼》、《传》,学的少的也至少学了诗、论。到了成年结婚的年龄,身体和性格都只稍稍定性,在这个时候,要加倍训导。有远大志向的,可以自我磨砺,去成就伟业;没有志向的,会自甘堕落、散漫,成为凡夫俗子。
分离容易再见难,这事古人看重的。江南饯行,哭着说离别。王子侯,梁武帝的弟弟,离开都城去东郡,与武帝告别,武帝说:我年纪大了,与你分别,感到非常伤感、难受。说着流下了眼泪。王子侯于是就秘密的告别,羞愧的走了。因为这个被责怪,在船上漂泊百来天,最后还是没有离去。北方的风俗,不屑于离别,在路口分道扬镳,笑着转身。然而还是有人很少流泪,虽然心里悲痛欲绝,但还是强颜欢笑;这样的人,不应该过分的责备。
借人家的书,要爱惜保护,有缺失损坏,要把书粘补好,这也是士大夫众多品行之一。济阳的江禄,书没读完,即使有急事,也一定等把书整理好才起身,所以书没有损坏,别人也不会怪他怠慢。有的人书桌上一片狼藉,书散了、丢了,大多是孩子、奴仆乱涂乱画,风雨蛀虫老鼠所毁坏,实在是有损德行。我每次读圣人的书,都肃然起敬;书上有五经的道理和贤达的姓名,我不敢弄脏了它。
梁孝元以前在荆州,有个叫丁觇的人,也就是洪亭民,比较擅长书法,尤其是草书和隶书;孝元写文案记录事件,都用他。军府的人认为这很轻贱,多数都不看重他,不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他的书法,当时有句话讲:丁觇写十幅字比不上王褒的几个字。我喜爱他的书法,经常当宝贝一样收藏。孝元曾经让典签惠编送丁觇的字给萧祭酒看,萧祭酒说:真是书法好手,是谁写的,怎么没听过他的名字?惠编如实回答。子云欢说:这个人在后生里无人可比,所以不被世人称赞,也是奇事一件了。听到这话的人对丁觇都有些刮目相看。不久升官做尚书仪曹郎,后来有做晋安王的侍读,跟随晋安王东下。西台沦陷后,丁觇的书法作品散佚,丁觇也死在了扬州;以前看轻丁觇书法的人,想要找丁觇一幅字也得不到了。
一字字打出来,只为更多的朋友喜欢文言文。毕竟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全丢了。
2 文言文《葛洪》翻译原文
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zhen)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ji)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所写皆反覆,人少能读之。(选自李贽《出谭集》)
译文
葛洪,是丹阳人,家中贫穷请不起仆人,家里的篱笆坏得不像样了也不修理,他经常用手拨开杂乱的草木出门,推开杂草回家。家里多次失火,收藏的典籍都被焚毁了,于是他就背起书箱步行,不怕千里之远,借别人家的书抄写。他卖木柴买纸抄书,点燃柴草翻阅书籍。(古代药物典籍里面)他所用的一张纸要使用多次,很少有人能阅读。
简介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字词解释
葛洪:东晋人,研究炼丹术,似今之化学家
丹阳:古地名,今江苏丹阳市。
篱落:篱笆破损了。
葺(qi):修建。
排:推开
负:背
披:(1)用手分开(为本文中“披榛出门”的“披”释意)。
(2)翻阅(为本文中“披览”的“披”释义)。
榛:杂乱的草木。
负:背着。
排:推开。
典籍:古典文献著作。
笈:书箱。
然:同“燃”,燃烧。
薪:柴草。
披览:翻阅。
修:修理
寓意
葛洪(刻苦读书,宁可一日不吃饭,不可一日不读书。)刻苦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去求学。葛洪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不畏惧艰难险阻好好读书,而我们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更应该好好的学习。
3 文言文 帮忙翻译翻译魏掞之在家中生活,重视丧祭和礼法。他有一个客居南方的叔父,不远千里迎接奉养,死后按亲生父母的礼节送葬。每当遇到荒年,他就熬粥给饥民吃。请求把官米借给百姓,到了冬季再收取储存进仓库。部使者向来敬重魏掞之,拿出一千多斛米借给他,他年年都收发谷米,百姓依靠这得到救助,渡过难关。
附译文: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从小就志向远大。他拜胡宪为师,与朱熹交往。以举人身份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魏掞之曾经客居在衢州太守章杰那里。赵鼎因贬谪死去,他的儿子赵汾扶持灵柩经过衢地。章杰一向就怨恨赵鼎,又为了迎合秦桧的意愿,就派遣翁蒙之带领士兵出其不意地夺取赵鼎平时同老朋友的往来书信。翁蒙之提前派人告诉赵汾,让他焚烧了这些信件,等到翁蒙之到后一无所获。章杰大怒,就治翁蒙之的罪,把赵汾拘捕在兵营,并且把这件事汇报给秦桧。魏掞之就写信斥责章杰,作揖后径自回到家中。建造房舍用以读书,书房匾额为‚艮斋‛,从这以后,人们都称他为艮斋先生。
乾道年间,朝廷下诏各地举荐遗落民间的贤能之士。建州刺史芮烨上表称赞他的德行,朝廷特地下诏征召他,魏掞之坚决拒绝。当时的宰相陈俊卿,是福建人,向来了解魏掞之,竭力邀请他。魏掞之就凭平民的身份进入朝廷谨见皇上,尽力上言国家的当务之急,要意是劝勉皇上把修养德行、修正民心、培养士人节操作为复兴国家的根本。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赐给同进士出身,让他担任太学录。
在他以前,学官都重视虚名,自高自大,不与学生接近。魏掞之任职以后,每天都亲自教授课程,对他们加以教诲,还增修学舍,学生都受到感动激励。魏掞之请求废止王安石父子的从祀资格,追加程颢、程颐爵位,并把他们列入从祀之中,这一请求没有得到回复。他又进言说‚太学的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和经学知识,其次是让学生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现在国家却专以空谈选人‛,又没有得到答复。于是他就请求离开朝廷。魏掞之反复上疏进谏,并称病闭门不出,同时给陈俊卿写信,责备他不能纠正制止这种歪风邪气,语气非常急迫。于是他又以迎养父母为借口请归故里,走了几天后,被罢为台州教授。魏掞之在朝廷任职不到半年,回到乡里后,感慨叹息说:‚皇上的恩德如此深厚,可是我的学识却不能够感动皇上。‛于是就天天生活在艮斋,整理往昔的典籍,来寻求自己还未曾涉猎的知识。
魏掞之在家中生活,重视丧祭和礼法。他有一个客居南方的叔父,不远千里迎接奉养,死后按亲生父母的礼节送葬。每当遇到荒年,他就熬粥给饥民吃。请求把官米借给百姓,到了冬季再收取储存进仓库。部使者向来敬重魏掞之,拿出一千多斛米借给他,他年年都收发谷米,百姓依靠这得到救助,渡过难关。
魏掞之与他人交往时,善于表扬他人优点,补救他人不足。对于按礼节来拜访的后生,只要他有一点长处,一定加以提拔举荐,从而成全他。以至有人诋毁他追求好的名声,他就局促不安地说:‚假使人们都回避这种嫌疑,做善事的途径就会因此而断绝。‛病重后,母亲去探望他,他不戴好头巾就不会见母亲。写信让朱熹来,把后事托付给他后与他诀别。去世时,五十八岁。 后来,皇上考虑到他正直诚信,要征召起用他,大臣说他已经去逝,就追赠他直秘阁一职。
1 苏轼传文言文翻译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父亲苏洵游学四方,便由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十岁时,听到史书中古往今来成败之事,就能说出其关键所在。
一日,程夫人读完东汉史《范滂传》,激动地发出长叹。苏轼便问:“我如果成了范滂,母亲赞许吗?”程夫人答道:“你能做范滂,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
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些自己的见解,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 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
当时社会上崇尚诡谲不合正道的文风,主考官欧阳修希望能挽救这种弊病,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时,非常惊喜,想评为第一,又怀疑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只评为第二名。又在复试中回答《春秋》的问题获第一名,又在殿试时考中乙科进士。
后来他给欧阳修写信并拜见了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该避开此人让他展示自己的才华。”人们听说后议论纷纷,不相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后来调任徐州知府。(有一次)曹村一带洪水决堤,富人都争着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民们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谁和我守城呢?只要我在,即使洪水决堤也冲不垮城墙。”将富民们赶回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喊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当为您拼死出力。”
于是率领部下拿着畚锸出城,在东南方向筑起长堤,从戏马台起,一直连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有三版高的城墙没有淹没。
苏轼在城墙上搭起帐篷住下,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段守护城墙,最终保全了城。又请求朝廷征调来岁夫加固城墙,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
2 跪求 文言文翻译/fkz=45701533
宋史苏轼传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叛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贴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
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洵卒,赙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洵将终,以兄太白早亡,子孙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属轼。轼既除丧,即葬姑。后官可荫,推与太白曾孙彭。
熙宁二年,还朝。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四年,安石欲变科举、兴学校,诏两制、三馆议。轼上议曰: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虽因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责实,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而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夫时有可否,物有废兴,方其所安,虽暴君不能废,及其既厌,虽圣人不能复。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
庆历固尝立学矣,至于今日,惟有空名仅存。今将变今之礼,易今之俗,又当发民力以治宫室,敛民财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狱讼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则无乃徒为纷乱,以患苦天下邪?若乃无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时,则与庆历之际何异?故臣谓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视祖宗之世,贡举之法,与今为孰精?言语文章,与今为孰优?所得人才,与今为孰多?天下之事,与今为孰办?较此四者之长短,其议决矣。
今所欲变改不过数端: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词,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经生不帖墨而考大义,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愿陛下留意于远者、大者,区区之法何预焉。臣又切有私忧过计者。夫性命之说,自子贡不得闻,而今之学者,耻不言性命,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此岂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陛下亦安用之?
议上,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虽朕过失,指陈可也。”对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断,但患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镇以安静,待物之来,然后应之。”神宗悚然曰:“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凡在馆阁,皆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轼退,言于同列。安石不悦,命权开封府推官,将困之以事。轼决断精敏,声闻益远。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3 《苏东坡传》的好句赏析10句,一句(原文+赏析)要有250字左右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解析: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2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解析: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3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解析: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4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解析: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5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析: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6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解析: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7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解析: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8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解析: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9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解析: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10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解析: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1C 12C 13A 14 (1)苏轼问母亲:“苏轼如果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许”“为”“顾”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他的文章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文章产生以来,(这种情况)大概也是很少见的。(“浑涵”“盖”“鲜” 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C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A闻者始哗不厌,厌:心服。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
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
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
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
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
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 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
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
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
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
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苏轼)调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任知州。
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泛滥于梁山泊和南清河等地,最后洪水汇集到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没有被及时疏导,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城里的富裕人家都争着出城躲避洪水。
苏轼说:“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于是,将逃出城外的富人们又赶回城里。
苏轼拜访守卫徐州城的军队,叫出士兵头目说:“黄河水将危害到徐州城,事态非常紧急,即使你们是禁军,也要听从我的命令为我效力。”士兵头目说:“您太守大人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们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
于是带领手下人拿着畚锸等走出军营,修筑起东南长堤。雨日夜不停,城墙仅有三版没有淹没到洪水里。
苏轼在城墙上过夜,路过家门时也没有进去。他让各级官员分别堵住各自防守的地方,最后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当初,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了,产生了弊病。王安石担任宋神宗的宰相时改为免役制。
司马光担任宰相,知道免役的害处,不知道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苏轼说:“差役制和免役制各有利弊。
免役的害处是官吏聚敛民财,钱财聚集在朝廷而百姓闹钱荒。差役的害处是百姓长时间服役,不能专心全力在农事上,此时那些贪婪狡猾的官吏就趁机做一些不法的事情。
这两种害处的程度,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并不认为苏轼说得正确。
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说:“当年。
1 《魏书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正碰上永昌王拓拔仁跟随太武帝南征,得到了元皇后李氏姐妹两个人,李洪之以同宗人的身份私下给李氏姐妹馈送东西,结成兄弟姐妹,于是就像亲兄妹一样。李文通渐渐了解到元皇后在南方的兄弟的名字,就改名为洪之。到了拓拔仁因事被诛戮后,元皇后作为罪人的家属送进宫里,被高宗(文成帝)宠幸,生下了显祖(献文帝)。元皇后临死时,昭太后问起她的亲人,于是元皇后就说李洪之是她的兄长。和李洪之诀别时谈了一整天,一一列出在南方的各位兄长李珍之等人的名字,亲手交付给李洪之。李洪之因此而被称为显祖(献文帝)的亲舅父。太安年间。李珍之等兄弟来至京师,和李洪之相见,叙说元皇后生平情况,互相计算年龄大小进行排行。
后来升任怀州刺史,召入京城拜为内都大官。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反叛朝廷,显祖(献文帝)亲自率兵征讨,任命李洪之和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管各路人马。献文帝到达并州,下诏命令李洪之为河西都将征讨山胡。山胡都据险抵御。李洪之在石楼南边的白鸡原构筑堡垒对付山胡。部下的将领们都想进攻。李洪之对山胡开诚布公,表示既往不咎。听凭他们各自重新恢复正常的生计。胡人就投降了。献文帝表示嘉奖,提升他为尚书外都大官。后来又出任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到达刺史治所就制定了禁止为非作歹的制度,规定有人带刀外出行走,就和抢劫一样惩处。轻重高下的等级。各有明文规定。为此大设宴会。宴请州中的豪强和年长有地位的人,向他们通告法律制度。又在夜里秘密派遣骑兵分别埋伏在各主要道路上。有触犯禁令的,就抓起来送至州里,公开宣布斩首。其中冤枉被杀的数以百计。赤葩渴郎羌居住在深山穷谷之中,朝廷虽然加以安抚。但朝廷的使者却很少来到。李洪之在山上砍树割草开出山路,宽十多步,让赤葩渴郎羌看着像在做进军的准备,于是发兵临近羌人的境内。山中的羌人大为惊骇。李洪之率领几十名骑兵到他们的聚居地,安抚他们的妻儿,询问他们生活中的疾苦。接着就发给他们钱物。各部羌人很是高兴,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因此收入比往常多出十倍。李洪之善于治理戎人夷人,很能恩威并施。可是苛刻的名声却传遍了朝廷和民间。
李洪之素来并不清廉,常常收受贿赂。当时高祖(孝文帝)开始建立发给官吏俸禄的制度,法规禁令都很严峻,官员们侦察了解的情况。无不一一揭发检举。因此就把李洪之锁送京城。高祖(孝文帝)登太华殿,在殿前召集文武百官,有关官员启奏李洪之收受贿赂,声名狼藉,又残酷暴虐。高祖(孝文帝)亲自对李洪之数说他的罪行,因为他是大臣,判决让他在家中自杀。等到将要自尽,沐浴后换好衣服。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他已经要出去自尽又退了回来,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一圈,像这样有好几次,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2 《魏书原文: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
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
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
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
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
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
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
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
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
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
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
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
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
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
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
(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 译文: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正碰上永昌王拓拔仁跟随太武帝南征,得到了元皇后李氏姐妹两个人,李洪之以同宗人的身份私下给李氏姐妹馈送东西,结成兄弟姐妹,于是就像亲兄妹一样。
李文通渐渐了解到元皇后在南方的兄弟的名字,就改名为洪之。 到了拓拔仁因事被诛戮后,元皇后作为罪人的家属送进宫里,被高宗(文成帝)宠幸,生下了显祖(献文帝)。
元皇后临死时,昭太后问起她的亲人,于是元皇后就说李洪之是她的兄长。和李洪之诀剐时谈了一整天,一一列出在南方的各位兄长李珍之等人的名字,亲手交付给李洪之。
李洪之因此而被称为显祖(献文帝)的亲舅父。太安年间。
李珍之等兄弟来至京师,和李洪之相见,叙说元皇后生平情况,互相计算年龄大小进行排行。 后来升任怀州刺史,召入京城拜为内都大官。
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反叛朝廷,显祖(献文帝)亲自率兵征讨,任命李洪之和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管各路人马。 献文帝到达并州,下诏命令李洪之为河西都将征讨山胡。
山胡都据险抵御。李洪之在石楼南边的白鸡原构筑堡垒对付山胡。
部下的将领们都想进攻,李洪之对山胡开诚布公,表示既往不咎。听凭他们各自重新恢复正常的生计。
胡人就投降了。献文帝表示嘉奖,提升他为尚书外都大官。
后来又出任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到达刺史治所就制定了禁止为非作歹的制度,规定有人带刀外出行走,就和抢劫一样惩处。
轻重高下的等级,各有明文规定。为此大设宴会。
宴请州中的豪强和年长有地位的人,向他们通告法律制度。又在夜里秘密派遣骑兵分别埋伏在各主要道路上。
有触犯禁令的,就抓起来送至州里,公开宣布斩首。其中冤枉被杀的数以百计。
赤葩渴郎羌居住在深山穷谷之中,朝廷虽然加以安抚,但朝廷的使者却很少来到。李洪之在山上砍树割草开出山路,宽十多步,让赤葩渴郎羌看着像在做进军的准备,于是发兵临近羌人的境内。
山中的羌人大为惊骇。 李洪之率领几十名骑兵到他们的聚居地,安抚他们的妻儿,询问他们生活中的痰苦。
接着就发给他们钱物。各部羌人很是高兴,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因此收入比往常多出十倍。
李洪之善于治理戎人夷人,很能恩威并施。可是苛刻的名声却传遍了朝廷和民间。
李洪之素来并不清廉,常常收受贿赂。 当时高祖(孝文帝)开始建立发给官吏俸禄的制度,法规禁令都很严峻,官员们侦察了解的情况,无不一一揭发检举。
因此就把李洪之锁送京城。高祖(孝文帝)登太华殿,在殿前召集文武百官,有关官员启奏李洪之收受贿赂,声名狼藉,又残酷暴虐。
高祖(孝文帝)亲自对李洪之数说他的罪行,因为他是大臣,判决让他在家中自杀。 等到将要自尽,沐浴后换好衣服。
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他已经要出去自尽又退了回来,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一圈,像这样有好几次,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3 王畅字叔茂 的翻译~王畅,字叔茂。年轻时以清廉笃实为人称道,很少与人交结。开始为孝廉,托病不应。大将军梁商特辟为茂才,四迁尚书令,后来出京做相。征召为司隶校尉,调为渔阳太守。所到之处,都以严肃精明为人称道。因事获罪免官。这时朝廷政事多归尚书,桓帝特诏三公,令选有功有能的人为尚书,太尉陈蕃荐举王畅,说他清廉公正,有不可侵犯之色,因此,再为尚书。
不久,任命为南阳太守。在他以前的郡守,都害怕帝乡的贵戚,大多不称职。王畅非常痛恨他们,一上任就施展威猛,对那些豪党中有罪恶的,都一一查办揭发。碰上朝廷上赦,事情就散了。王畅旧恨不消,另立条例,各受赃二千万以上不自首承认的,没收他的全部财物;如果他们有隐瞒的,派官吏拆屋伐树,填井平灶,一些恶势力大为震动。
南阳郡中的官僚大族大多以奢侈浪费标榜,王畅平常是布衣皮褥、羸马败车,以矫正这种不好的风气。同郡刘表时年十七岁,跟王畅学习。劝谏王畅说:“奢不越上过分,俭不迫下照了做,依道行礼,所贵的是在可否之间,求得适当而已。蘧伯玉以独为君子为耻。您不仰慕孔圣人的明训,反而羡慕叔夷伯齐无关紧要的操守,岂不是想自己以皎洁自贵于世吗?”王畅说:“以前公仪休在鲁为相,拔掉园葵,与织布的妻子离婚,孙叔敖相楚,他的儿子被裘打柴。以节约而失败的少啊。听了伯夷的高风亮节,贪污的人就会廉洁,怯懦的人就会立志自强。我虽然没有德行,却羡慕古人的功业。”
五)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正碰上永昌王拓拔仁跟随太武帝南征,得到了元皇后李氏姐妹两个人,李洪之以同宗人的身份私下给李氏姐妹馈送东西,结成兄弟姐妹,于是就像亲兄妹一样。李文通渐渐了解到元皇后在南方的兄弟的名字,就改名为洪之。到了拓拔仁因事被诛戮后,元皇后作为罪人的家属送进宫里,被高宗(文成帝)宠幸,生下了显祖(献文帝)。元皇后临死时,昭太后问起她的亲人,于是元皇后就说李洪之是她的兄长。和李洪之诀剐时谈了一整天,一一列出在南方的各位兄长李珍之等人的名字,亲手交付给李洪之。李洪之因此而被称为显祖(献文帝)的亲舅父。太安年间。李珍之等兄弟来至京师,和李洪之相见,叙说元皇后生平情况,互相计算年龄大小进行排行。
后来升任怀州刺史,召入京城拜为内都大官。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反叛朝廷,显祖(献文帝)亲自率兵征讨,任命李洪之和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管各路人马。献文帝到达并州,下诏命令李洪之为河西都将征讨山胡。山胡都据险抵御。李洪之在石楼南边的白鸡原构筑堡垒对付山胡。部下的将领们都想进攻。李洪之对山胡开诚布公,表示既往不咎。听凭他们各自重新恢复正常的生计。胡人就投降了。献文帝表示嘉奖,提升他为尚书外都大官。后来又出任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到达刺史治所就制定了禁止为非作歹的制度,规定有人带刀外出行走,就和抢劫一样惩处。轻重高下的等级。各有明文规定。为此大设宴会。宴请州中的豪强和年长有地位的人,向他们通告法律制度。又在夜里秘密派遣骑兵分别埋伏在各主要道路上。有触犯禁令的,就抓起来送至州里,公开公布斩首。其中冤枉被杀的数以百计。赤葩渴郎羌居住在深山穷谷之中,朝廷虽然加以安抚。但朝廷的使者却很少来到。李洪之在山上砍树割草开出山路,宽十多步,让赤葩渴郎羌看着像在做进军的预备,于是发兵临近羌人的境内。山中的羌人大为惊骇。李洪之率领几十名骑兵到他们的聚居地,安抚他们的妻儿,询问他们生活中的痰苦。接着就发给他们钱物。各部羌人很是兴奋,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因此收入比往常多出十倍。李洪之善于治理戎人夷人,很能恩威并施。可是苛刻的名声却传遍了朝廷和民间。
李洪之素来并不清廉,常常收受贿赂。当时高祖(孝文帝)开始建立发给官吏俸禄的制度,法规禁令都很严峻,官员们侦察了解的情况。无不一一揭发检举。因此就把李洪之锁送京城。高祖(孝文帝)登太华殿,在殿前召集文武百官,有关官员启奏李洪之收受贿赂,声名狼藉,又残酷暴虐。高祖(孝文帝)亲自对李洪之数说他的罪行,因为他是大臣,判决让他在家中自杀。等到将要自尽,沐浴后换好衣服。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他已经要出去自尽又退了回来,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一圈,像这样有好几次,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4 翻译和断句(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1)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2)①将领们都想发兵进攻,李洪之却对山胡开诚布公,听凭他们各自重新恢复正常的生计,胡人就投降了。
②高祖(孝文帝)亲自对李洪之数说他的罪行,因为他是大臣,判决让他在家中自杀。参考译文: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
正碰上永昌王拓拔仁跟随太武帝南征,得到了元皇后李氏姐妹两个人,李洪之以同宗人的身份私下给李氏姐妹馈送东西,结成兄弟姐妹,于是就像亲兄妹一样。 李文通渐渐了解到元皇后在南方的兄弟的名字,就改名为洪之。
到了拓拔仁因事被诛戮后,元皇后作为罪人的家属送进宫里,被高宗(文成帝)宠幸,生下了显祖(献文帝)。元皇后临死时,昭太后问起她的亲人,于是元皇后就说李洪之是她的兄长。
和李洪之诀别时谈了一整天,一一列出在南方的各位兄长李珍之等人的名字,亲手交付给李洪之。 李洪之因此而被称为显祖(献文帝)的亲舅父。
太安年间。李珍之等兄弟来至京师,和李洪之相见,叙说元皇后生平情况,互相计算年龄大小进行排行。
后来升任怀州刺史,召入京城拜为内都大官。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反叛朝廷,显祖(献文帝)亲自率兵征讨,任命李洪之和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管各路人马。
献文帝到达并州,下诏命令李洪之为河西都将征讨山胡。山胡都据险抵御。
李洪之在石楼南边的白鸡原构筑堡垒对付山胡。部下的将领们都想进攻。
李洪之对山胡开诚布公,表示既往不咎。听凭他们各自重新恢复正常的生计。
胡人就投降了。献文帝表示嘉奖,提升他为尚书外都大官。
后来又出任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到达刺史治所就制定了禁止为非作歹的制度,规定有人带刀外出行走,就和抢劫一样惩处。
轻重高下的等级,各有明文规定。为此大设宴会。
宴请州中的豪强和年长有地位的人,向他们通告法律制度。又在夜里秘密派遣骑兵分别埋伏在各主要道路上。
有触犯禁令的,就抓起来送至州里,公开宣布斩首。其中冤枉被杀的数以百计。
赤葩渴郎羌居住在深山穷谷之中,朝廷虽然加以安抚。但朝廷的使者却很少来到。
李洪之在山上砍树割草开出山路,宽十多步,让赤葩渴郎羌看着像在做进军的准备,于是发兵临近羌人的境内。山中的羌人大为惊骇。
李洪之率领几十名骑兵到他们的聚居地,安抚他们的妻儿,询问他们生活中的疾苦。接着就发给他们钱物。
各部羌人很是高兴,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 因此收入比往常多出十倍。李洪之善于治理戎人夷人,很能恩威并施。
可是苛刻的名声却传遍了朝廷和民间。李洪之素来并不清廉,常常收受贿赂。
当时高祖(孝文帝)开始建立发给官吏俸禄的制度,法规禁令都很严峻,官员们侦察了解的情况。无不一一揭发检举。
因此就把李洪之锁送京城。高祖(孝文帝)登太华殿,在殿前召集文武百官,有关官员启奏李洪之收受贿赂,声名狼藉,又残酷暴虐。
高祖(孝文帝)亲自对李洪之数说他的罪行,因为他是大臣,判决让他在家中自杀。 等到将要自尽,沐浴后换好衣服。
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他已经要出去自尽又退了回来,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一圈,像这样有好几次,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小题:A小题:D小题:A小题:B小题:(1)您是朝廷中的宠臣,有罪应该首先如实交待,或许能够被原谅,不能够再次欺骗皇上。
(2)然而崔浩所负责的事情,多是总体构思设计罢了,至于具体写作方面,我比崔浩干的多。 小题: A项“重”是“再次”的意思;C项“易”是“更改”的意思;D项“让”是“责备”的意思;B项“脱”释义正确,故选此项。
点评:A项“重”读chóng,而不读zhòng,误读而误解;C项“易”作“交换”时,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具体的物品,而文中是言辞,由此可记住其用法;D项“让”在文中通常是“责备”之意,比较固定。小题: A、B、C三句都是否定句,作宾语的代词“之”“余”“我”分别提到动词的前边,只有D项是介词宾语前置,“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故答案选D。点评:宾语前置有四种情况:(1)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的帮助,使宾语前置,如:①宋何罪之有?②唯利是图。
(2)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的代词(安、何、谁等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如:①沛公安在?②微斯人,吾谁与归?(3)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前置,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4)介词宾语的前置。
如:一言以蔽之。小题: 第④句是太子为高允开脱的话,说他为人小心谨慎,不会犯错,其它三项都是反映高允为人诚实,因此答案选A。
点评:题中所选四句话,第①句是高允对翟黑子的忠告,第②③句是高允如实回答皇上的问话,第④句是太子替高允的辩解。答题时,应明确人物、语意和目的。
小题: 崔浩被捕入狱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史书的内容,而不是不肯听取高允的建议,故B项错。点评:B项崔浩“不肯听取高允的建议”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属无中生有。
阅读古文,应避免此类干扰。小题:点评:翻译第(1)句时要抓住“见”,突出被动句,抓住重点词“欺罔”,即“欺君罔上”之意,“实”活用为“如实交待”。
翻译第(2)句,抓住“裁”“著述”“于”等词语,正确理解、准确表达。译文辽东公翟黑子深受世祖的恩宠,他奉公出使并州时,竟收受布上千匹。
事情很快就被发现了。于是黑子来向高允请教对策,他说:“如果圣上向我问及此事,我是自首伏罪呢,还是避而不答?”高允道:“您是朝廷中的宠臣,有罪应该首先如实交待,或许能够被原谅,不能够再次欺骗皇上。”
而中书侍郎崔鉴和公孙质等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都说:“一旦自首从实招认,获罪是大是小实在无法测度,因此最好是回避不说。”黑子认为崔鉴等人更关心自己,就怒气冲冲地对高允说:“按您说的去做,简直就是引诱我去送死!”后来,黑子在回复世祖的提问时没能说实话终于被世祖疏远,最后获罪而遭杀戮。
世祖派高允给恭宗讲授经书,到崔浩因为史书内容被捕时,恭宗对高允说:“入朝见到圣上的时侯,我自然会引导你的。倘若圣上有事问你,你只管依着我的话说。”
入朝后见到了魏帝,恭宗说:“中书侍郎高允自在臣的宫中以来,已共同相处了多年,他做事小心谨慎而且周密。虽然他与崔浩同做一事,然而高允低微,都是听从崔浩的主张,请饶恕他的性命吧。”
世祖把高允叫到面前,对他说:“《国书》是否都是由崔浩撰写的呢?”高允答道:“是臣与崔浩共同撰写的。然而崔浩所负责的事情,多是总体构思设计罢了,至于具体写作方面,臣做的比崔浩多。”
世祖听后勃然大怒,说道:“这个罪比崔浩还重,怎么能留他活路!”恭宗急忙说:“高允是小臣,见到圣上威严庄重的样子,就语无伦次了。臣曾经详细地问过高允,他每次都说是崔浩写的。”
世祖问高允:“果然像太子所说的吗?”高允答道:“臣才质平庸,著述写作时谬误百出,冒犯了天威,此罪理应灭族,如今臣已甘愿受死,所以不敢不说实话。殿下因为臣长期为他讲习授课,所以可怜臣,为臣祈求活命。
其实他并没有问过臣,臣也没有说过那些话,臣回答圣上的都是实话,不敢心神无主。”世祖对恭宗说道:“正直啊!这是世人难做到的而高允能做到,到死不改口,这是诚实的表现;为臣不欺骗君王,这是忠诚的表现。
应当赦免他的罪责以表彰他的行为。”于是赦免了他。
有一天,恭宗责备高允说:“我想为你开脱,但你不依从,是什么原因呢?”高允说:“我和崔浩同是史官,同生死,共荣辱,按道义不能享受特殊,假如真的蒙受殿下免死之恩,违心活着,这不是我的本愿。”恭宗深受感动,连连赞叹。
高允回去后,对人说:“我不听太子殿下的话,是因为害怕自己像翟黑子一样被处死。”。
6 求有"李士谦字子曰"这句的全文翻译《李士谦传》的全文翻译如下: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
幼年丧父,以事母孝顺出名。有一次母亲呕吐,他怀疑是食物中毒,所以跪在地下尝呕吐物。
伯父李任魏朝岐州瑊刺史,深为赞赏李 士谦的行为,每每称赞说:“这孩子是我家的颜回啊!”十二岁时,魏朝广平王赞提拔他任开府参军事,后来为母亲守灵,瘦得皮包骨头。 因认为幼年丧父,不曾喝酒吃肉,嘴里也不说杀生的话。
至于亲戚朋友来聚会,总是安排美酒佳肴,自己则对着它们正襟危坐,一整天也不疲倦。李氏宗族官高人 多,每到春社秋社祭祀的时候,一定设宴聚会,极尽欢乐,没有不醉酒喧哗的。
曾经在士谦的住处集会,丰盛的食物摆在面前,然而他却先安排上小米,对各位叔侄 兄弟说:“孔子称这种小米是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应先吃谷物,古人所尊崇的,哪里可以违背呢?”说得在座的老少都很肃然,再也不敢放纵懒惰,回来后都 认为:“看见君子之后,才觉得我们这些人是没有德行的。 ”李士谦听说后自己谴责自己说:“竟为什么被人疏远,真是笨到这个程度。”
家里很有钱,但自己的生 活非常节俭,经常赈济、施舍别人,州里有死了人,家里无法安葬的,李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里,按照丧事的需要供给钱财。……那以后又拿出小米数千石,借给乡 里人,正好碰到年成歉收,借债人没办法偿还,都跑来道歉。
李士谦说:“那些是我家多余的谷物,本来就是想救济大家的,哪里是想得到利钱呢?”于是召来全部 的借债人,为他们摆酒设宴,面对他们烧掉了借据,说:“债务不存在了,请你们不要老想着还债了。”让他们都回去。
第二年庄稼大丰收,借债的人们争着来还士 谦的谷物,士谦拒绝收下,一家人的都没有收。 有一年发生大饥荒,士谦拿出家里的全部财产,给他们熬粥喝,赖以保全性命存活下来的人数以万计。
他收埋死者的 尸体,凡是看到的,都给埋掉。到了春天,又拿出粮种,送给贫穷没有种子的人家。
赵郡农民感激他的恩德,抚摩着他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赐给我们的恩惠 啊。 ”有人对士谦说:“您积了很多阴德。”
士谦说:“所谓的阴德是什么呢?就象是耳鸣,只有自己听得见,别人没有知道的。现在我做的,先生您全部知道,有 什么阴德呢!”原文如下: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
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 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
伯父魏岐州刺史玚,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
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
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饮,无不沉醉喧乱。
尝集士谦 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 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闻而自责曰:“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 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 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千万计。
收埋骸 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 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1 文言文《古之教之》翻译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2),党有庠(3)。术有序(4),过有学(5)。比年入学(6),中年考校(7)。一年视离经辨志(8),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9)。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10)。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11),而远者怀之(12),此大学之道也。记曰(13):“蛾子时术之(14)。”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3)党:五百户为党。庠(xiang):设在遂中的学校。④术(sui):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5)国:京城。学:大学。(6)比年:没年。(7)中年:没隔一年。(8)离经:给经书断句。(9)小成:小有成就。(10)大成:大有成就。(11)说:同
“悦”。(12)怀:向往。(13)记:记言记得事的书。(14)蛾(yi)子:小蚂蚁。术:学习。
译文
古时教学,闾中有塾,党中有庠,遂中有序,京城有大学。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有一次考试。入学第一年考查断句的能力,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于学业,是否乐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对学问的见解,和对朋友的选择。如果考查合格,就叫做“小成”。第九年考察知识畅达,触类旁通,能遇事不惑,不违背师训,这就叫做“大成”。像这样,就能够教化民众,改变风俗,使近处的人心悦诚服,使原处的人都来归附,这就是大学教育的道理。古书上说:“小蚂蚁经常学习街土堆成堆。”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读解
学习的确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这是一个时间过程,由此设立一整套的制度和措施,比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等,是完全必要的。我们看到,这些东西在先秦时代已发展的比较完整了,也可算作是咱们这个文明古国值得炫耀的成就吧。
但是我们发现,儒家讲教育,处处不忘一个“用”字。很难笼统地说“用”是好还是不好,因为“用”(实用)有不同的层面。比如科技就很注重实用,但咱们的古代教育似乎从未把这方面的内容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器物层面的东西,总是为古人所蔑视的。直截了当地说,儒家教育所看重的“用”,是统治国家和民众能够的统治术。在他们看来,与统治术无关的东西,都算不得知识和学问,都没有学习和传授的必要。
这样来看,儒家的教育思想就该大大折扣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可以设想,如果照这套思路做下去,全国的学校都该办成政治学校了,学校的目标全变成了培养 官员和政治家。一个国家满是 官员和政治家,是一桩匪夷所思的事,大概也是有点可怕的。
2 古文 《古之教者》学者有四失原文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②失则多③,或失则寡,或失则易④,或失则止⑤。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⑥。
知其心,然后能救⑦其失也。教也者,长⑧善⑨而⑩救其失者⑪也。
(戴圣《礼记·学记》)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不足之处),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人们的学习,有的人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有的人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有的人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有的人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
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
传授知识的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注释①失:过失。
②或:要么;或者;有的。③失则多:失在贪多。
失:错在。④易:简单。
⑤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⑥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⑦救:补救。⑧长:用作动词,发扬(他们的长处)。
⑨善:长处。⑩而:连词,表而且。
⑪者:……的人。启示 学者四失:失则多,失则寡,失则易,或失则止。
即:贪多;自足;轻视;浅尝辄止。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对症下药。
教育方法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
失去了针对性,方法就成了无的之矢。就人而言,针对性的根本是抓住心理状态。
就像医生治病,首先要找出病因所在,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手段进行治疗。学生的学习出了毛病,根本原因就在心理状态。
所以,真正好的老师,首先是个好的心理学家,而不是只是懂得一些条条框框的空谈家。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并及时弥补,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贪多嚼不烂不求甚解,不有畏难情绪裹足不前,应有计划,讲方法,持之以恒,以求学习高效性。
3 文言文古之教者说明啥用制度确保教育的是实施。
古之教者,家有塾(2),党有庠(3)。术有序(4),国有学(5)。
比年入学(6),中年考校(7)。一年视离经辨志(8),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9)。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10)。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11),而远者怀之(12),此大学之道也。
记曰(13):“蛾子时术之(14)。”其此之谓乎![2] 古时教学,闾中有塾,党中有庠,遂中有序,京城有大学。
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有一次考试。入学第一年考查断句的能力,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于学业,是否乐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对学问的见解,和对朋友的选择。
如果考查合格,就叫做“小成”。第九年考察知识畅达,触类旁通,能遇事不惑,不违背师训,
本文2023-08-21 01:06: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