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柏拉图的传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4收藏

关于柏拉图的传说!,第1张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於雅典,他自幼受到良好而完备的教育,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且体格健壮。除了家庭的薰陶之外,给他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於正直善辩的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了,而苏格拉底以不敬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被处死的悲剧给柏拉图极大的刺激,随著年岁的增长,他对当时的政客、法典和习俗愈来愈感到厌恶,从而决心继承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从事於缔造理想国家的理论研究。柏拉图曾在非洲海岸昔兰尼跟狄奥多鲁斯[Theodorns]学数学,并成为著名的阿尔希塔斯的知心朋友。约公元前387年,他回到雅典创办他的著名学园,这是一所为系统地研究哲学和科学而开设的高等院校,成为早期毕氏学派和后来长期活跃的亚历山大里亚数学学派之间联系的纽带。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八十岁高龄死於雅典。

作为一位哲学家,柏拉图对於欧洲的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有著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认识论,数学哲学和数学教育思想,在古希腊的社会条件下,对於科学的形成和数学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

我们从柏拉图的著作中,可以看到数学哲学领域的最初的探究。柏拉图的数学哲学思想是同他的认识论,特别是理念论分不开的。他认为数学所研究的应是可知的理念世界中的永恒不变的关系,而不是可感的物质世界中的变动无常的关系。因此,数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抽象的数和理想的图形。他在《理想国》中说:『我所说的意思是算术有很伟大和很高尚的作用,它迫使灵魂就抽象的数进行推理,而反对在论证中引入可见的和可捉摸的对象。』他在另一处谈到几何时说:『你岂不知道,他们虽然利用各种可见的图形,并借此进行推理,但是他们实际思考的并不是这些图形,而是类似於这些图形的理想形象。……他们力求看到的是那些只有用心灵之日才能看到的实在』。

如果说数学概念的抽象化定义始於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麼,柏拉图及其学派则把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他们不仅把数学概念和现实中相应的实体区分开来,并把它和在讨论中用以代表它们的几何图形严格地分开。柏拉图是从理念论的角度去探讨数学概念的涵义的。亚里士多德阐释说,柏拉图是将数学对象置於现实对象与理念之间的,数学对象因其常驻不变而区别於现实对象,又因其可能有许多同类对象而区别於理念。

柏拉图十分强调脱离直观印象的纯理性证明,并严格地把数学作图工具限制为直尺圆规。这种主张对於形成欧几里德几何公理演译体系,不无促进作用。

柏拉图也十分重视整数的学问,他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毕氏学派的『万物皆数』的观点。他认为宇宙间的天体以至万物都是按照数学规律来设计的。依赖感官所感觉到的世界是混乱和迷离的,因而是不可靠的和无价值的,只有通过数学才能领悟到世界的实质。

此外,柏拉图学派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析法和归谬法;他给出了点、线、面、体的定义;他对轨迹也有较早的认识,还研究了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的问题。在算术方面,他们发现了级数的不少重要性质。在天文学方面,他们不只是追寻天文观测的表象,而是寻求完美的有关天体的数学理论。总之,柏拉图学派主张严密的定义与逻辑证明,促成了数学的科学化。

自公元前387年开始,柏拉图就把创建和主持学园教育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事业。虽然他认为学园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哲学头脑的优秀政治人材,直至造就一个能够胜任治国重任的哲学王,但他深信:从事数学研究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并因此是哲学家和那些要治理他的理想国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故学园在具体课程设计上继承和发展了毕氏学派的以数学为主课的方针。据说,他的学园门口写著:『不懂几何的人,不得内进』。

柏拉图倡导多层次的数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一种因材施教的原则。柏拉图并首次提出了普及数学教育的主张:『应该严格规定贵城邦的全体居民务必学习几何。……经验证明,学过几何的人在学习其他任何学问时,要比未学过几何的人快得多。』在柏拉图的指导下,学园的数学教育取得极大的成功。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绝大多数知名数学家都是柏拉图的学生或朋友,他们以柏拉图学园为数学交流活动的中心场所,形成以柏拉图为核心的学派,史称柏拉图学派。

美国数学史家博耶评论说:『虽然柏拉图本人在数学研究方面没有特别杰出的学术成果,然而,他却是那个时代的数学活动的核心……,他对数学的满腔热诚没有使他成为知名数学家,但却赢得了『数学家的缔造者』的美称』。

这是一部震古烁今的不朽经典,是对话式问答体裁的哲学杰作。柏拉图生于-427到-347年。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著有二十五篇对话。《理想国》成于壮年(是在苏格拉底被民主政治判死后),影响深远。

他生于雅典城邦衰落时期,那时瘟疠流行,伯里克利染疾而死后,群龙无首,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危机四伏。他出自名门,关心政治,他痛心疾首雅典(最好的)贵族政治堕落为(最坏的)寡头政治,《理想国》(王政或贵族政治)坚信哲学家兼政治家才能治理好这个城邦。

著文形式:

采用对话的方式体现思辨的逻辑和自己的思想,文中主要对话者都是苏格拉底。

著文内容: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是分科性的,那么柏拉图的学问是综合性的。正义问题的探讨贯穿整个著作,书中一直以某种方式,各个角度来谈论这个东西。从第一卷的正义是什么开始谈起,旁涉诸如教育、婚姻、政制、音乐等等,最后建构了完整的理想国模型,也回答了正义的诸问题——定义,正义与非正义何者

书中主要人物关系:

阿里斯同之子——格老孔以及格老孔的弟弟阿德斯曼托斯

诡辩派哲学家色拉叙马霍斯(也译为斯拉斯马寇)

读本书常识:

古希腊称知识,代表全部真理;

古希腊音乐包括音乐、文学等义,相当于现在的“文化”。

城邦、国家、世界同意。如中国人常用天下,实指国家;

美德基本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即各种不同的优越;

惯用的思为方式是目的伦的,认为万物都有其目的,每种技艺都有自己的利益;

经常引用《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伊里亚特〉)》和各种悲剧。

在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描述中亚特兰蒂斯是一个美丽、技术先进的岛屿,他在书中写道:亚特兰蒂斯不仅有华丽的宫殿和神庙,而且有祭祀用的巨大神坛。

柏拉图在描述中说,亚特兰蒂斯人拥有的财富多得无法想象。

亚特兰蒂斯人最初诚实善良,具有超凡脱俗的智慧,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亚特兰蒂斯人的野心开始膨胀,他们开始派出军队,征服周边的国家。

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腐化,无休止的极尽奢华和道德沦丧,终于激怒了众神,于是,海神波塞顿一夜之间将地震和洪水降临在大西岛上,亚特兰蒂斯最终被大海吞没,从此消失在深不可测的大海之中。

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亚特兰蒂斯古大陆

柏拉图在他的著作《对话录》中,记录着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亚斯所叙述的亚特兰蒂斯的故事。

柯里西亚斯是苏格拉底的门生,他曾在对话中三次强调亚特兰蒂斯的真实性。

柯里西亚斯说,故事是他的曾祖父从一位希腊诗人索伦(Solon约639-559BC)那儿听到的。

索伦是古希腊七圣人中最睿智的,索伦在一次埃及之旅时,从埃及老祭师处听到亚特兰蒂斯之说。

对话录中的记载大意如下:

在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以惊异文明自夸的巨大大陆。

大陆上出产无数的黄金与白银,所有宫殿都由黄金墙根及白银墙壁的围墙所围绕。

宫内墙壁也镶满黄金,金碧辉煌。

在那里,文明的发展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

它的势力不只局限于欧洲,还远及非洲大陆。

上面这幅壁画发现于阿克罗提里城中。

这座城在3500年前因圣多里尼火山爆发而遭埋没,于1967年自火山灰中挖掘出来,似乎描述的是正前往北非贸易的船队。

在一次大地震之后,使它沉落海底,它的文明随之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柏拉图在二千年前述说的这个岛屿,令许多人为之向往,但没有人能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亚特兰蒂斯确实存在过。

因为亚特兰蒂斯消失在一场火山爆发的大地震及洪水之后,亚特兰蒂斯在顷刻之间便永远沉入了海底。

根据柏拉图的记述,由于亚特兰蒂斯的文明程度极高,国势富强,渐渐社会开始腐化,贪财好富,利欲熏心。

遂发动征服世界的战争。

但遇到强悍的雅典士兵便吃了败仗。

亚特兰蒂斯这种背弃上帝眷顾的行为,导致天神震怒,因而唤起大自然的力量,消灭了这个罪恶之岛。

传说中的失落古城亚特兰蒂斯想象图

亚特兰蒂斯的建筑成同心圆状,互相用舰只分隔开。

随着越来越深入,身份限制也越严格。

在圆环内圈是最重要的庙宇和保留地。

城市的建筑美妙地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的韵味。

镀金的圆屋顶,由于风力和温度的不同,会发出和谐的声音。

通常是三个音节。

对于亚特兰蒂斯来说,三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线条会重复三次,建筑群由三组类似的建筑组成,三个金字塔组成的塔群。

城市的每一层的街道都呈对角线分布,从海滨一角到另一角,在地下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地下长廊。

接两个同心圆层的海洋通道的景观,从城市内部朝外看去,可以看到城市的另一层。

亚特兰蒂斯的内海区域。

而右边有座灯塔。

两座金属雕塑支撑着巨大的灯。

背景是天空中的三辆飞车。

中心城市的一些庄严建筑。

阶梯的最高处,雕塑头上的翅膀显而易见。

在亚特兰蒂斯的艺术中那代表了生生不息。

城市的整体设计极尽可能的体现了各种艺术的巅峰。

阶梯通向一座综合院校。

金子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

城市中心最辉煌的建筑有天文意义。

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在风中会发出和谐的音调。

城市的中心地带。

镀金的音乐圆顶是天象馆和其他一些公众建筑。

并非所有人都有权进入中心城市到处布满了巨大的山洞。

这是支撑的柱子。

仔细看可以看到紧贴入口是金牛座的标志,以及男人和公牛。

这块祖母绿被精细的雕刻成透明,城市的主要法典写在上面。

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和土语。

祖母绿被安放在一个地下房间严密看守着,那是亚特兰蒂斯最神圣的地方。

离开城市不远的山谷中掩埋着亚特兰蒂斯的国王。

这是个很深的山谷,专用作墓地。

那些墓碑上记录了人的一生。

在这里,不仅埋葬着官员也有艺术家。

山谷在山的上面,还有很多已经绝种史前动物。

当时亚特兰蒂斯的生活非常奢华,因为根本无需用劳力赚取生活,一切都是自动化的,百姓享尽便利。

一些边缘历史学家大胆猜测,说他们因为过度享乐而远离精神,违背上帝。

大多数人面貌非常俊美,衣服由珠宝点缀,人们跳舞、聚会、服用 物。

亚特兰蒂斯人用脑高达90%,跟动物可轻易沟通,不但制造机器人,也通过基因工程创生半人半兽的“卡美拉”,例如美人鱼。

整个城市都是机械管理,人不需专门读书,知识可以从特殊装置中吸取,15、6岁小孩的智慧就已超过现在的高等学者。

独角兽也是他们基因改造出来的。

在亚特兰蒂斯史前超文明中,最令人注目的科学成就就是能源系统。

凯西在这方面留下了十分详尽的催眠透视记录。

能源系统的中心是磁欧石。

它是六面体(横断面是六角形)的巨大圆柱体状的玻璃样物质,它能吸收阳光,将其转变为能源。

它被设置在波塞迪亚(亚特兰蒂斯的首都)太阳宫的中央能源所内,创造出20世纪人类尚未了解的“宇宙能源”,将它集中、增强,以不可直视的强光向世界传播。

1968年,确实在比米尼岛附近海底发现了两座石造建筑。

这就是今天被称为“比米尼大墙”的海下遗迹。

1969年7月,人们又在北比米尼发现了古代希腊样式的装饰用大理石圆柱。

自此以后,海底部分开始隆起,凯西的预言似乎开始实现了。

目前(2010年)世上有一位能追忆起自己前世在亚特兰蒂斯生活的人──英格丽特·本内特,她的记忆留存在亚特兰提斯时的一些生活事件和社会状况,可供人们参考。

从她的回忆中告诉人们,亚特兰蒂斯人具有相当高度的科学发展。

比如说运用水晶做为能源,当时一颗巨型的水晶便足以供应整个城市的能源需求,而且水晶也配合着药草与芳香来替人们治疗疾病。

这些发展的基础是将精神与物质当做同一性质来看待。

在交通工具上,亚特兰蒂斯人也运用磁能场来驱动类似飞盘的飞行器。

亚特兰蒂斯人在精神与心灵上的开发着重于整体和谐的宇宙观,亚特兰蒂斯人运用心灵高度开发的人,作为讯息传递的中继站,其功能就好像现在的卫星接收站一样。

也就是说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有形的媒介,而不是使用电线电缆,纯净的心灵胜过好几尺大的盘型天线。

而一般的人运用心灵与动物沟通,如与海豚和麒麟做心灵对话更是稀松平常的事。

亚特兰蒂斯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她存在的价值与对整体的贡献,但对于心灵高度成长的人,是赋予较崇高的社会地位的。

所以相较于现代人对儿童才艺的培养,在亚特兰蒂斯的社会里对儿童的教育反而是着重于心灵的成长与开发。

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仰赖的是心灵培养而不是营养丰富的科学食品。

积极向上的想法和振动频率,是这个学习期间的重点。

这使灵魂能够达到它最高的潜力。

在整体道德下滑的情况下,也出现科学家为了名利,以改变宇宙基本元素来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等手段试图充当上帝。

许多的智者都对这些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提出了警告,无奈多数人对于这样的预言听而不闻。

所以在英格丽特·本内特的回忆中,提到在亚特兰蒂斯的最后一日里,整个地壳的变动造成了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人们在呼喊声与尖叫声中被火焰吞噬被海水淹没,整个亚特兰蒂斯大陆在极短的时间里消失在海平面上。

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很神奇:全岛是几个呈同心圆的陆地,被环状的运河分隔开。

那里的人们有很高的智商,精通哲学、科技和艺术。

但不知道是一场什么大灾难,竟然使一块大陆一夜之间沉入海底。

有专家推断:或许那正说明亚特兰蒂斯只不过是个小岛。

也有人讲,亚特兰蒂斯是人们记忆中的上古文明的残留踪影。

亚特兰蒂斯的文明十分发达,其社会已经有了明确的阶级划分;人口大约有1200万;农业的分工也很细致,适宜的气候使其可以每年收获两次;有了系统的文字;已经开始使用贵金属和合金;远洋贸易也繁荣至极。

此外,他们还拥有大量的公用建筑,像波塞冬神殿、寺庙、圆形剧场、竞技场、公共浴池等。

他们的军事组织也极为严密,国土被分为9万个军事区域,每个区域设一名指挥官,负责调度12名战士、两匹战马、一辆战车以及所需要的一切供给。

柏拉图在《迪迈斯》和《格利迪亚斯》中描绘了亚特兰蒂斯的全貌。

柏拉图将希腊贤人之一梭从埃及祭司那里所听到之事写成了故事介绍给世人。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说,亚特兰提斯是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广大岛屿。

这座岛屿被分割成10份,由波塞顿的5对双生子共同统治。

而长子亚特兰斯,当然也就是以盟主的身份成为王中之王了。

而这座岛屿也以第一代国王亚特兰斯之名,被称为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岛位于“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罗陀海峡)的外侧,亦即有“真正的海”之意的大西洋中心左右的地方,其面积则比北非和小亚细亚合起来还更宽广。

至于其强大的权力则并不仅限于周边的大西洋诸岛,而是远达欧洲、非洲及美洲。

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预言与埃德加·凯西的预言有些细节非常一致,但也有相异之处。

特别是有关亚特兰蒂斯的灭亡有很明显的不同。

柏拉图认为,亚特兰蒂斯的灭亡是在“一日及悲惨的一夜”发生的;而凯西却认为亚特兰蒂斯的灭亡是经过前后三次(从时间上来说是公元前50000年至10000年间)大激变所造成的。

首先,在公元前50000年时发生了最初的异变。

虽失去了大陆的一部分,但还持续着亚特兰蒂斯的繁荣文明。

接着是在公元前15650年所发生的第二次异变。

这时大陆被分成数座巨岛,人民纷纷远走他乡。

在公元前10000年,最后的异变发生了。

以超文明为誉的亚特兰蒂斯,终于经不起如此大的激变而消失了。

但是,在第一次、第二次激变后的移民及逃过最后异变大难的亚特兰蒂斯人,却广布在世界各地。

亚特兰蒂斯超文明的遗产渡过了远海,促使了埃及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兴盛。

公元前427年 柏拉图出生(奥林匹克88届第一年),家世显赫,此年即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4年,伯里克利死后第二年,苏格拉底42岁(是年西西里莱翁蒂尼(Leontini)邦人高尔吉亚来雅典求援,告叙拉古入侵其邦)。公元前423年 4岁,阿里斯托芬《云》上演,苏格拉底在场观赏,当场现身示众,态度自若。公元前421年 6岁,据说是《理想国》发生时间(或所托时间)。公元前420年 7岁,进狄奥尼索斯学校,识字,听荷马等诗作。公元前411年 16岁,普罗塔哥拉被400人大会中人指控使人不信神,逃出雅典,在往西西里途中遇难(前此哲学家受迫害或驱逐、处死、或自愿放逐的还有阿那克萨哥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公元前409-404年 估计到过骑兵执勤,据说参加过3次战役。公元前408年 高尔吉亚在第93届奥林匹亚运动会上发表演说,呼吁雅典和斯巴达团结起来对付波斯。公元前407年 20岁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此前曾向克拉底鲁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据说曾想写戏剧,给苏格拉底看,被否定。公元前405年 叙拉古狄奥尼索斯推翻民主,建立僭主政权。公元前404年 23岁,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30僭主,柏拉图一度想从政,后失望。公元前399年 28岁,苏格拉底受审(柏拉图在场)并被处死,受审时柏拉图在场,就死时因病不在(太伤心?)。二、游学12年公元前398年 柏拉图与其他苏格拉底的弟子纷纷离开雅典到外地避风,到过西西里、意大利、埃及。公元前392年 35岁,在这前后,撰写早期对话:《申辩》、《克力同》、《游叙弗伦》、《拉齐斯》、《吕西斯》、《查米迪斯篇》。伊索克拉底在雅典办学园,教演讲术。公元前390年 出访:毕达哥拉斯学派掌握的政权等。公元前388年 访叙拉古狄奥尼索斯一世,结识其小舅子(女婿)狄翁(时狄翁20岁),成为至交,(此其间据说曾得罪僭主被卖作奴隶,由安尼舍里斯赎身)。三、讲学20年公元前387年 40岁,回到雅典,开始个人讲学,或说此年建立学园,此前后撰写对话:《普罗塔哥拉》、《美诺》、《尤息德谟斯篇》。又中期著作:《理想国》、《会饮》、《斐得若》、《费多》等最具戏剧性的对话。公元前385年 (见陈表:苏格拉底案的平反:控告人的死,立苏格拉底雕像,但不一定真实。又陶行知1938到雅典参观石牢,坐5分钟以示敬仰,又写诗“这位老人家,为何也坐牢?欢喜说真话,假人都烦恼”,又杜汝辑、叶秀山文章谈及此)。公元前384年 43岁,亚里士多德生,德谟斯提尼生。公元前380年 大约在这些年,在雅典西北郊外的陶器区建立学园。“不懂几何学者勿入此门。公元前376年 高尔吉亚死。公元前371年 底比斯军在伊巴密浓达指挥下,大败斯巴达。公元前370年 德谟克利特死,据说柏拉图曾想购其书付之一炬。四、晚年最后的政治尝试及讲学、著述:20年(或可再分两段:政治、著述)公元前367年 60岁,将学园交欧多克索主持,自己带弟子和友人第二次往叙拉古,当年老狄奥尼索斯死,狄翁摄政,此时柏拉图已声名远播希腊及以外亚里士多德来雅典学习(据说讲善,仅剩亚里士多德一人听)公元前366年 狄奥尼索斯二世继位,狄翁逃离,柏拉图怅然离开叙拉古。公元前363年 64岁,第三次往叙拉古,被扣留,被逐。公元前357年 70岁,放弃政治活动,全力著述,晚期著作有:智者、政治家、斐里布、蒂迈欧篇。公元前356年 亚历山大大帝出生。公元前348年 晚年最后的著作是:法律篇,伊璧诺米篇续篇,刚开篇即去世。公元前347年 春季(三月?)去世,遗嘱对用于校舍的房产,不许出售、转让。留下四家奴,释放一奴隶,财产很少。公元前344-343年 狄奥尼索斯二世最后被推翻,亚里士多德任亚历山大教师。比较孔子(前551-479):15-30岁,初仕鲁,做小官,“工读”时期:15年30-50岁,专一讲学期,34岁授徒讲学: 20年51-54岁,再仕鲁,任司寇,从政期: 4年55-68岁,周游列国时期: 14年69-73岁,晚年整理古籍: 5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 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这误解来自于柏拉图的一个有名的著作"理想国"。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 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 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 你/你。

阿拉伯世界,伊斯兰的学者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时期的著作,在亚历山大保留了许多希腊先贤的著作,柏拉图的原始著作也在其中。伊斯兰文化继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后,又将它向西方世界输出。它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恰恰在于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波斯的和印度的文化遗产,此后,它使处于黑暗时期的中世纪欧洲得以再认识这一古代文明,从而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思想材料。在伊斯兰文化影响欧洲后,西方世界因此受益。

中世纪,罗马的继承者拜占庭和伊斯兰世界都对希腊罗马文化的存留做出了重要贡献。

望采纳~~~

2400年前,古希腊著名学者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曾在他的《克里齐》和《齐麦里》两本著作里,记载了关于大西洲的故事。书中记载在现今直布罗陀海峡正前方一个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的岛屿上,有一个伟大而富饶的帝国——大西洲,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矿物丰富。大西洲人建造庙宇、宫殿、港口、船坞,在海上架桥,连结起岛上的各个都市。大西洲成为全世界的文明中心。这个“中央帝国有强大的舰队和用以对外扩张征服的军队”,“以磅礴的气势、野蛮的行为侵略了整个欧洲,以至统治了亚洲的部分和古埃及……后来发生了火山、大地震和大洪水”,大西洲就沉入了海底。柏拉图指出大西洲沉没的时间,距他那个时代9000年,也就是距今11500年。

有一天柏拉图问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把他带到了一个麦地旁,让他在这片麦地里摘一个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给他。但有一个要求,只准往前走,不准后退。

但结果柏拉图两手空空的走出了麦地,苏格拉底问其原由,柏拉图老实的说:“因为不能回头,所以我一直不确定自己身边的是不是最好的,总认为最好的还在前面,但后来发现,后来的还不如之前的好,所以自己什么也没有摘到。”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后来,柏拉图又问老师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同样的让他在一片树林里走一遍,同样的让他找到一个最大最粗的树回来。同样只准向前,不准回头。这次,柏拉图带着一个很普通的树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带回来这么平凡的树,柏拉图答道:“我一路上是错过了很多又大又粗的树,但我怕自己前面的树比现在的还小还差,所以就选了支较为平凡的。”苏格拉底说笑着:这就是婚姻。

扩展资料

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精神恋爱,只爱灵魂不爱肉体的一种方式。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

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所以它包容了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这些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的社会化的衍生物。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

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柏拉图在对话录《会饮篇》中提到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是爱的双方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对一个活得高尚的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 

参考资料:

柏拉图式爱情-

师傅苏格拉底、徒弟亚里士多德都出名

古希腊最知名的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分别是师徒传承关系。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出生于雅典雕刻工之家。他是贵族政治的拥护者。后来民主派当权时,苏格拉底被处死刑。苏格拉底的哲学以研究社会伦理道德为主。他经常与人探讨的是关于真理、正义、德行等一般概念的问题。他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概念产生事物。苏格拉底在确定概念在认识的作用方面,是有一定贡献的。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理念;认识并不是获得新知识,而只是“回忆”忘掉的旧知识。在社会政治方面,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学说。柏拉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唯心主义体系的哲学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