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文言文古籍,第1张

1 学习古文的三本经典古书

谈自学古文字 李学勤 李学勤先生,北京人,生于1933年,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研究专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西北大学 教授。

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简论》、《中国青铜器的奥秘》(英文版)等。 案头这封长信,是远方一位青年教师寄来的。

信中谈到他在十年浩劫期间失去了读书机会,但由于爱好篆刻,经常接触古文字,逐渐对古文字学发生兴趣,连同古文字产生的历史时代,也想深入研究。他迫切希望能根据业余自学的特点,告诉他怎样着手学古文字学,拟定一个系统学习的计划。

这样的信,近年我陆续收到过好多。写信的青年朋友,有文物考古界、艺术界的新同志,也有文史学科的教师或学生。

每当我披读信里充满热情的文句,总是思绪萦回,沉浸于回忆之中。 我学习古文字,就是自学出身的。

曾有人传说我得力于家学,这与事实不符。我的家庭是知识分子,却与古文字这一行无关,我在清华念书也没有学过与此有联系的课目。

作为被古文字的“神秘感”牢牢吸引的年轻学生,我所仰赖的只有北京图书馆。巍峨的馆门,存衣处,目录箱,等候取书的长椅,阅览厅的净案明窗,至今追想,犹历历如新。

不分寒暑,晨昏,奔走于文津街上的生涯,直到1952年,我去考古研究所参加编《殷虚文字缀合》,才告结束。这样一段经历,使我对有志自学古文字的青年朋友倍觉亲切。

中国的古文字学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又是一门罕人问津的冷僻学科,过去甚至被称为“绝学”。建国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繁荣开展,新发现古文字材料层出不穷,古文字学的实用价值日益显著。

但是这门学科的研究力量仍很薄弱,同摆在面前的繁重任务很不相称。这种形势,限制了古文字学本身的发展,也不利于考古学和整个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

能看到不少年轻同志愿意学这个冷门,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根据亲身经历的甘苦,我觉得有义务告诉大家,自学古文字学实在是很难的。

今天的古文字学,已非历史上的小学、金石学可比,它介乎考古学、古代史、语言学、文献学之间,和这几门学问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古文字学,需要相当广博的基础知识。

这是困难之—。古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大都是珍贵文物,分散各地,有些不易见到。

就连著录,一般也是印数甚少,价格昂贵,在图书馆列于善本。有关论著多较专门,缺乏有新水平并用现代语言编写的概论性书籍。

这是困难之二。所以,有些自学者虽然努力,或不得门径,或缺乏必需的条件,成效不多,徒费精神,实在令人惋惜。

这么讲,意思绝不是要泼冷水。难学,不等于不能学,而是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毅力。

荀子有云:“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自学,自然比不上有导师可随时请益,不过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即便学有良师,功夫还得自己去做。

导师的可贵,最要紧的是指点治学的方向方法,避免弯路错路。我们自学,更必须注重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不妨通过前辈古文字学家的论著,仔细体会他们所运用的方法,所走的路数,吸取其中的丰富经验。假如走的路子错了,再想改正,便得用许多时间和气力,这种教训,我们见过得也有不少。

那位教师问我怎样系统学古文字,依我看,可以有两种学法,因人而异。 对于以古文字研究为终身职志的人,我建议最好从《说文》入手,先学秦汉文字,如秦简、秦刻石、汉简、汉碑,以后再上溯两周金文,最后学甲骨文等商代文字。

记得二十多年前,陈梦家先生讲过这样的学习法,我当时颇不以为然,事经多年,才认识到这样学能对古文字源流演变,文字形音义及其所以然,均有透彻了解,奠定古文学知识的深厚基础。表面看似乎迂缓,实则事半功倍。

《说文》一书,现在看来固然有很多时代局限,但仍不失为研究古文字的出发点。汉儒所见古籍,所闻师说,不少是后人无法直接接触的。

许慎号称“五经无双”,《说文》集汉代文字学知识大成,清人注解《说文》更有重要成果。开始学古文字,不可不读《说文》,但不要单看大徐本本文(如最近影印的一字一行本),应当兼读注释。

大家喜欢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这是对的。如果觉得段注卷帙浩繁,一时读不完,建议先读王筠的《说文句读》,比较简明。

此外,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对读段注很有帮助。至于丁福保编纂的《说文解字诂林》,汇集众书,便于检索,不能作为阅读之用。

上 面说的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学习法,需时较多,只适用于专门研究这一学科的同志。如果出于工作要求,或本人兴趣,一开始就学甲骨文或金文,也无不可。

比如,先读郭老《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和《西周铜器断代》(《考古学报》1955—1956年连载),及《金文编》、正续《甲骨文编》等,都是很好的。我起初就是先学甲骨和战国文字的,到六十年代不得不补学青铜器,说明不管先学什么,想要在古文字学范围内有所建树,还得认识古文字发展的全过程。

借用武术家一句话说,叫做“及其至,则一也”。 有些自学者担心古文字难记,以致把精力全用在摹写《说文》篆字或《。

1 小学生简短的文言文

论语八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2 如何让学生读懂文言文

语文大纲指出“能够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意思,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由此可见理解词义、翻译句子等基础教学工作在古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学生做文言文时候遇到选择题还能做一些,但是一遇到翻译题就很难把握,那么文言文翻译真得很难吗?其实只要掌握方法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作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入手:一、通过诵读,整体感知古人写文章讲究格律、音韵,因此文言文骈句居多,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许多文章读起琅琅上口,十分适合朗读和背诵。学习文言文的首要任务就是熟读课文。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熟读,读中反复体味,才能读懂。

再者,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相对脱离,加上其本身字音、句读、语法结构与现代的差异,就更需要反复诵读了,即遍遍都有要出声朗读。但诵读时要注意字音,特别是异读字和通假字。

如《马说》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两个“食”都是“喂养”的意思,作动词要读成“sì”,而“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食”是“餐、顿”的意思,作量词,要读成“shí”辨别异读字和通假字为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提高翻译能力提供准备。需要强调的是文言文的阅读必须出声地读,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在反复诵读中逐步加深对词语、句子、文章的理解,直到滚瓜烂熟。

读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范读,必要时可以领读,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学生可以集体朗读和个别朗读,在读中解惑;可以读全篇,也可读某几段或一段,也可读几句,某一句,在读中加深理解。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卖油翁》、《戴震难师》;文字浅易的散文,可大胆放手,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感情,通过反复诵读去感悟,如《爱莲说》和《陋室铭》。

为更好地激励学生读,还可以进行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二、通过点拔,掌握方法古人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应在文言文教学中适时点拔,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十分重要。学生掌握了方法,就好似掌握了打开文言文学习的“金钥匙”。

(一)基本方法不需翻译的词语。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 下来,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伤仲永》中的第一句“金溪民方仲永”中的“金溪”和“方仲永”。单音节转化为双音节。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语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主。翻译文言文时,原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语都是应用现代汉语中合适的双音节词语来替换。

如《乘船》中的“遂携拯如初”一句中的五个单音节词语分别替换成现代汉语的“于是”“携带”“拯救”“好像”“当初”五个双音节词语。古今异义词。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由 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变化等因素,使不少的词语在意义上也逐渐有所改变。

翻译文言文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古今词义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翻译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古今异义的词。

如《〈论语〉六则》中的“学而不厌”的“厌”,在这里是“满足”的意思,而今义通常作“讨厌”或“厌倦”的意思。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因为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有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也叫“假借”。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的同音字或形近字。

所以翻译时不能 当原字来理解,而应理解为所通假的字的意思,。如《〈论语〉六则》中的“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乎?”的“说”通“悦”,不能理解为“说话”的意思,应理解“愉快、高兴”。

补充省略的成分。省略句是古今汉语都存在的语法现象,但在古代汉语中更为常见,也更复杂些。

在阅读文言文时,必须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如《乘船》中的“幸尚宽”,这个句子前省略了主语“船上”,翻译时应补充完整。

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合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

如《伤仲永》“余闻之也久”一句中的“也”是语气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的意思,翻译时应删除。增添恰当的内容。

文言文的语言十分凝练。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的连贯畅通或为了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加一些内容,读起来才通顺、完整。

如《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磬”,如果对应翻译成“这是简陋的房子,只要我品德高尚”意思就不完整、通顺了,后面应加上“就不觉得简陋了”才通顺完整。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非常普遍,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数词活用作动词和使动、意动、被动用法等。如《乘船》“歆辄难之” 中的“难”是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解释成“感到为难”的意思。

调换语序。在古代汉语中,倒装句很常见,主要有主。

3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文言文中的实词

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在历次的高考中,对文言文的翻译中,实词的准确翻译与否占据了很大的层面,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将文言文中实词准确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记忆,并且运用到实践之中呢?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学生如果不能够分析理解实词的含义,文言文的阅读就成为了极大的障碍。因此,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词是必须要掌握的关键所在。

在文言实词的讲述中,必须首先要明白,何为实词?在《古代汉语》中,是这样定义的“凡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即最明了的解释即为:有实在的意义并且有语法意义的词语即为实词。

实词在具体分类时我们应当明了,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当然在讲述特殊实词如拟声词、叹词时应当注意与虚词具体区分。那么,学生在具体了解了什么是实词,并且对实词有具体的区分意识的时候,对于古代汉语中的实词的讲述就相对容易了。

一:化简为繁 文言文中实词相对较多,一般文言实词较好记忆,即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不多,只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转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因此,词义只是扩充。

如在较多的文言文课文中,许多古代汉语的词语可直接转化为现代汉语,如围,有围困、围剿的含义;无礼,没有礼貌等意思。因此,古代的一个字(词),只需转化为现代汉语的两个字(词)即可。

在一篇文言文中,此类情况出现较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偏难的词语需加强讲解,在疑难词语的讲述中,需要化简为繁,即书写出简体字的原本意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如“略”字,其篆体文为 像一个人拿着工具种田,又指代侵略的意思。

又如“拊”,捶打的意思,篆文为一个人用手捶打胸口。像这类较为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金文、篆文等字体来达到表意的特征。

学生也能够易于理解。因此,在文言文实词的教学中,可以还原字本来的面目,让学生一目了然。

具体的运用可以根据我国的造字法来确定,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类造字法具体讲述疑难字体的讲解,以便让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掌握。在众多的字体中,尤以形声字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遇到此类词语时可详细讲述,以便让学生形成遇字即进行研究的心态,此为实词贯穿的第一步。

二:可以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理解 文言文属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母语教学中,学生已经有较强的文学语感,因此,在讲述中,可以根据句子词语前后的意思推出疑难实词的意义。如在《荆轲刺秦王》中,“使工以药淬之。

以试人,血濡缕,”在这句话中,“淬”、“濡缕”等词的意思学生较为难以理解,在这里,就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进行分析:以为用的意思,药为奇毒之药,“淬”有三点水,再加上前后句的意思,就可以推断出“淬”的含义,即为沾染、浸染的意思。而“濡缕”根据前面意思,燕太子丹用人来做试验,毒药沾染在身上会怎样?鲜血会怎样?“濡缕”的意思就很明确了,沾满衣裳。

所以,在文言文实词讲述中,可以根据前后词语的意思推断出疑难词语。达到翻译明了的目的。

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实词必不可少,在具体记忆时,可根据上述方法明显地将实词记牢,当然,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言传身教,自身知识的底蕴应该是深厚的,这样才可以达到文言文实词优化的教导。

4 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

我很喜欢文言文,虽然毕业了,但是我仍然很喜欢文言文的阅读,我认为,让学生喜欢文言文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中国现在教育体制的要求。说实话,文言文由于比较生涩难懂,真正喜欢的学生不多,要让他们明白文言文对他们以后考试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文言文会影响他们的分数,影响他们的升学,这是要强调的一点。

其次,要培养他们的兴趣,《聊斋志异》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涉及的内容带有比较多的封建迷信和神话色彩,可是他却能够让学生学习的比较有趣味性,文言文中比如“之”“焉”“乎”“者”等等词语的意思、用法都能在文章中找到,这些文章相对于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来说,趣味性就比较强,小说为什么比科技论文吸引人,其不同点就在于小说能够吸引人,当然,这一点实施的可行性可能有点困难,不过,我认为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第三,平时多让学生学着用文言文写一些小的文章,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文言文的乐趣,这点老师的工作量就要大一些,因为看那些不像文言文的“文言文”还是比较痛苦的。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与君共勉,望能解君之惑也。

5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所谓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指学生借助工具书,能直接阅读战国以来历代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著作中一部分浅显平易的文章。一般古籍,不象我们的教科书,有那么详尽通俗的注解,甚至未加标点,那怕是较浅易的文章,要读懂它也不容易。

一、精选篇章,抓好熟读、背诵一环 这是历来的传统经验。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学生必须读多少文言文,背熟多少文言文,怎样才能背熟一定数量的文言文。

学生要真正能够独立阅读哪怕是较浅易的文言古籍,不读上100—150篇文言文是不行的,而熟读到背诵程度的,至少在50—60篇之间。其所以要求熟读、背诵五六十篇,是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仅熟悉文言文句法的特点,而且能掌握阅读一般文言文古籍所必须掌握的文言词语。

中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熟读、背诵50—60篇文章可能吗?如果按十个学期计算,平均每学期不过五六篇,只要增加课堂的朗读因素,只要重视背诵、默写的反复检查,只要入选的文章便于朗诵,是完全可能的。而这三者中,精选篇章又是重要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凡是生动活泼,能引起读者强烈兴趣的作品,都是容易熟而且经久难忘的;凡是枯燥乏味,不能引起读者强烈兴趣的作品,都是难以读熟而且容易忘记的。抓好读熟、背诵一环,督促学生反复温习是重要的,但尤须在精选文章上用功夫,要选择短小精悍、文质兼美的让学生精读,而且要各类文章齐备。

此外,在教法上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学钻研,也是很重要的。凡是采用注入式的教法,学生对所学的东西难以记住;凡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认真钻研过的东西,学生则难以忘记。

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这个体会。 二、系统整理,掌握一定数量词语 严格说来,要具有独立阅读哪怕是较浅易的文言古籍有能力,单是读了百多篇,背熟50—60篇短文还是不够的。

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科学化的教法,使学生掌握阅读一般古籍所必须撑的文言句式和常用词语。文言句式并不复杂,教学中容易解决,本文只就词语方面来进行一些探讨。

这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要掌握多少文言常用词语。文言常用词语为1350个左右。

而在这些词语中,学生有500多个,实际上要着重讲析的只有800多个。这就说明,即使是阅读《孟子》那样的古代哲学著作,在文言词语方面着重讲析800多个也就够了。

对这些要着重掌握的词语,要使学生熟悉它,读后能举一反三,单是逐课讲释是不行的,必须在一个单元结束以后,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我的做法如下: (一)在文言虚词方面,采用点面结合,反复辨析的方法。

比如代词,在学生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后,我就指导他们按人称、批示、疑问三类,共归纳出33个(包括主要不用作代词的“尔、而、乃、若”)。然后抽出其中最常见或用法较复杂的代词如“其”、“之” 、“彼”、“夫”、“或”、“莫”等等,指导学生结合句子结构的分析,反复辨析。

文言虚词,在浅易文言文中,除去古今通用或过于生僻的,大致在80个左右,其中兼有多种词性,出现频率最高的,又不到30个。采用上述方法,这30个重点虚词,学生有反复辨析的机会。

(二)在文言实词方面,采用按照特点,分类归纳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有三,即汇合总注、古今对照、综合分析三种办法,所谓汇合总注,就是将几课中的 同义词和近义词找出来,加上总的注释。

所谓古今对照,就是将几课中现已消失或古今字面相同而意义迥别的词 列出来,要求学生参看注释,写出与之意义相当的现代语词所谓结合分析,是将几课中字面相同而意义有别(也就是通常讲的“一字 多义”的词)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例如“亡”这个字,有“逃亡”、“灭亡”、“死亡”、“离去”、“丢失”、等义,又与“无”通假。

先逐课讲清其一两种意义,然后把例句汇集起来,指导学生分辨它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 (三)在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名物制度的古名词方面可采用结合课文,适当补充的方法。

现在,对文言虚词、文言实词的归纳整理,一般都比较重视,而对古代文化知识名物制度方面的名词,有的人还注意不够。其实,这些古名词,在古籍中比比皆是。

三、指导自学,扩大学生阅读面 这种自学能力的培养,可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借助注释阅读课文;第二阶段,指导学生离开注释阅读课文。

在这两个阶段,都注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均要求教师比逐句串释发挥更多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熟悉全部文言文教材,摸清学生的知识底子,确定在该课应着重讲清什么,并善于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来理解课文。例如教《六国论》在词语方面,学生自学一遍以后,我根据课文中的难点和系统归纳的整理的需要,联系旧课,着重讲了“兵”、“赂”、“互”、“亡”、“暴”、“厌”、“弥”、“判”、“速”、“劫”、“以”、“盖”、“然”、“殆”、“为”、“苟”、等文言实词、虚词,有的从一字多义的角度讲,有的从古今字义异同的角度讲,有的结合句子结构分析。

学生再读课文。

6 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做好阅读理解的基本条件

1、基本文言字词。无论学生根据上下文线索推断的能力有多强,倘若上下文中多数字词对他来说都是生字词的话,那么纵然是推断能力相当强,也只能是“无从下手”了。通常,阅读文段中是有超纲的文言字词的,但每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不多,一般也不会影响到对整个文段的理解和做题,而考试题目则多出自于初中文言课文(有时也会涉及到古诗词)。所以扎扎实实的掌握基本的18个虚词、120个实词,这才是“长宜之计”,切不可幻想“空中楼阁”。

2、培养推断能力。一方面可根据上下文线索进行推测;另一方面,掌握常见的构字法。比如汉字构成中的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这也是扩大学生词汇的重要方法。

3、较为广阔的知识面,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本来就是表达的一种媒介,所以,它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和“跨领域性”,如果文中内容我们本已很清楚,那么,对阅读材料自然也是未卜先知,效果必定好;而反之,即理解相对地费时费力,且有可能还是“吃力不讨好”。所以平时多读史书或浅显的古文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利用好教材。教材中每册课本都有两个单元的文言文,课后也有配套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练习,这些都是现成的,又是较好的适应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积少成多地掌握文言词语。

读课文,这是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主要途径。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阅读理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文言文阅读课教学一般经过下面几个层次:第一步:略读或粗读:布置任务(理解大意)→粗读→检查。第二步:精读:布置任务(猜词义、找主旨句、抓细节等等)→按具体任务要求去读→检查。第三步:熟读:布置任务(详细理解全文)→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和疑点→检查。第四步:研读:布置任务(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研读(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活跃思想,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检查。最后:小结。检查的方法包括听写、选择、判断、推断等等。以上阅读理解的几个层次经过了"读→议→再读→再议"的往复以及"整体理解→局部理解→整体理解"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宏观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信息能力,为巩固和运用知识打下了基础。

讲课文,这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和语言学习。经过“读”的阶段,学生对阅读材料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讲是为了使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并且进行语言及写作的学习,明确作者的思路,思想感情,积累知识。主要包括: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实词、虚词、句式及语法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应克服仅为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

7 小学生怎样迅速提高文言文阅读技巧

一、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二、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三、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四、相互交流,深化主题

小学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一、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我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然后,我让学生初步通读文言文,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顺,读流畅。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新词,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读谈体会,自悟文意。这样,学生就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二、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内在的节奏。只有画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如“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正确的节奏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样这句的意思是想着拉弓箭去射它(它,指天鹅),意思比较明显。但有些学生却把节奏划成“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样意思就含混不清了,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划出朗读的节奏,教师应予以引导帮助,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划文言文节奏的方法。

三、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独立解释文句。因为大多数比较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课后的注释中都有。这样,大部分同学能够较为流畅地说出文句的意思,教师应强调,用现代语言表达文言文句子的意思,句子意思可以灵活些,说法不必强求一致,意思不错即可。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帮助或让学生帮助。对个别难句如果学生不能独立理解,教师应侧重指导或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四、相互交流,深化主题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自由交流解释课文,互说课文的意思,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一些难句侧重讨论理解。教师先让学生自由交谈,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提出不好理解或解释不通的语句,全班交流质疑,教师重点指导难句的理解。如:“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句中“之”字的意思。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再去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适当指导点拨。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理解了文章的主题,理解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或寓意等。

8 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文言文

于漪老师非常形象地称文言文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民族的地质层”。

然而,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不但没有展示出其迷人的魅力,反而成了让学生望而生畏,如何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媒介,“以趣激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首先不能重“言”轻“文”,只有“文”“言”并举,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果将“言”的教学,即字词解释作为教学的重点或唯一,进行繁琐、细碎的讲解的讲解,等于是将经典古文拆解成了一地鸡毛,学生也会先入为主,原来文言文学习就是这么一大堆面目可憎、完全没有用的“之乎者也”,等到进行“文”的理解与欣赏时,早已是樯橹之末,兴趣全无了。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经典古文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及超然的智慧。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比如重视诵读,因“声”而体味诵读之趣,在诵读中可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感情,读出境界,同时还可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

因“问”而品味探究之趣。在文言文教学中巧妙地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同时更能够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

因“境”而感受创造之趣。创设情境,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