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接骨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接骨丹简介,第1张

接骨丹此药为山茱萸科(鞘柄木科)植物角叶鞘柄木(Torricelliaangulata)的根、根皮及叶。因其有治疗骨折的功效,故得此名。角叶鞘柄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上有环状叶痕。叶互生,五角状圆形,掌状5~7浅裂.叶柄稍扁,呈鞘状。花小,雌雄异株,4月下旬开花,雄花花瓣绿带红色,雌花无花瓣。8。9月结果.果近圆形。分布于新华姚湾沟和龙潭等地。生长于海拔800—1100米的潮湿灌木丛中。该药具有活血祛瘀、接骨、祛风利湿的功效。用于外伤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痨伤、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等。注:同属植物齿裂鞘柄木(Tangulatavarintermedia)的根、花、叶称“大接骨丹”。与前者的区别为:叶5—9浅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分布于新华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的山坡林中。功效与接骨丹类似。《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方名接骨丹组成年久碎瓦片(取路旁墙脚下,往来人便溺处,黄透者佳)1块。功效理伤续断。主治跌扑损伤。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酒调下,饮醉无妨,伤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制备方法上洗净,火煅红,入米醋淬凡5次,刀刮细末。《鸡峰》卷二十二方名接骨丹组成左顾牡蛎(烧过)4两,料姜石(生用)2两。主治伤折。用法用量每次用半两裹伤处,用竹片子周围夹定。稍进通气缠之。候药自落,依前换。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糯米粥摊在纸上,然后掺药末。《儒门事亲》卷十五方名接骨丹组成五灵脂1两,茴香1钱。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于极痛处掺上,用小黄米粥涂了,后用2味药末掺上,再用帛子裹了,用木片子缠了。少壮人2日效,老者56日见效。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另研乳香为细末。《鸡峰》卷二十五方名接骨丹组成麒麟竭1两,没药1两,骨碎补1两,自然铜4两,海桐皮1两,狼毒1两,沙苑1两,蒺藜1两,川附子1两,新罗1两,白附子1两,天南星1两,何首乌1两,仙灵脾1两,川芎1两,羌活1两,川乌头1两,虎头

详见百科词条:接骨丹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09:55 共455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诃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性平味苦,一般入药有清热涩肠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泄痢不止,便血脱肛,久咳不治等等的疾病,所以在一些敛肺止咳的药物里面也可以看到诃子的成分。那么,诃子入药有什么作用?诃子有哪些药用功效?

诃子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chebulaRetz的成熟果实。主产于云南及广东、广西等地。秋冬二季采取。晒干。生用或煨用。若用果肉,则去核。

药性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

应用

1久泻,久痢。本品酸涩性收,入于大肠,善能涩肠止泻,为治疗久泻、久痢之常用药物。可单用,如诃黎勒散(《金匮要略》)。若久泻、久痢属虚寒者,常与干姜、**壳、陈皮配伍,如诃子皮饮(《兰室秘藏》)。本品酸涩之性,又能涩肠固脱,涩肠止血。配伍人参、黄芪、升麻等药,可用于泻痢日久,中气下陷之脱肛;若配伍防风、秦艽、白芷等药,可治肠风证,如治肠风泻血丸(《本草汇言》)。

2久咳,失音。本品酸涩而苦,其既收又降,既能敛肺下气止咳,又能清肺利咽开音,为治失音之要药。治肺虚久咳、失音者,可与人参、五味子等同用;治痰热郁肺,久咳失音者,常与桔梗、甘草同用,如诃子汤(《宣明论》)。治久咳失音,咽喉肿痛者,常与硼酸、青黛、冰片等蜜丸噙化,如清音丸(《医学统旨》)。

用法用量煎服,3~10g。涩肠止泻宜煨用,敛肺清热利咽开音宜生用。

使用注意凡外有表邪、内有湿热积滞者忌用。

古籍摘要

1《药性论》:“通利津液,主胸膈结气,止水道,黑须发。”

2《本草经疏》:“诃黎勒其味苦涩,其气温而无毒。苦所以泄,涩所以收,温所以通,性敛故能主冷气,心腹胀满;惟温故下食。甄权用以止水道,萧炳用以止肠_久泄,苏颂用以疗肠风泻血、带下,朱震亨用以实大肠,无非苦涩收敛,治标之功也”。

3《本经逢原》:“生用清金止嗽,煨熟固脾止泻”。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大量鞣质(可达20~40%),其主要成分为诃子酸、原诃子酸等。尚含诃子素、鞣酸酶、番泻苷A等。

2药理作用:诃子所含鞣质有收敛、止泻作用,除鞣质外,还含有致泻成分,故与大黄相似,先致泻而后收敛。诃子水煎剂(100%)除对各种痢疾杆菌有效外,且对绿脓杆菌、白喉杆菌作用较强,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鼠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用盐酸、乙醚提取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更强的抗菌及抗真菌作用。乙酸乙酯、丁酮、正丁醇和水的提取物、大剂量诃子苯和氯仿提取物具有强心作用。从干果中用80%乙醇提得的诃子素,对平滑肌有**碱样的解痉作用。

3临床研究:据临床报道,用诃子片,口服治急性菌痢100例,临床治愈率94%(新中医,1980,增刊2:23)。取诃子肉、瓜蒌、百部水煎服,治大叶性肺炎,均获良效(武汉新医药,1971,1:25)。用诃子水煎加米醋煮沸。取药液浸渍患处,或用纱布润药液湿敷,治疗急性、慢性湿疹效佳(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7:442)。

止泻食物

1、腹泻喝白粥

腹泻后两至三天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妨喝点白粥,加少许盐,建议不要放肉。肉粥也会加剧肠胃负担,腹痛排便后,疼痛虽缓解,但肠胃因炎症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吃肉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2、腹泻吃面食

腹泻的人群需要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食就是很好的选择。面条营养丰富,而且比较容易消化吸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腹泻人群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面条,面条过于油腻的话会加重肠胃负担。

3、可喝红糖水

胃肠虚寒人群吃多了寒性食物的话,就容易出现腹泻问题,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患者,过量吃寒性食物会引起反胃、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所以建议在食用寒性食物之后喝一杯红糖水调理肠胃,因为红糖性热,中和了寒性食物的寒性,加强了胃部的血液循环,而且红糖还有暖胃驱寒的作用。

4、腹泻喝酸奶

辛辣食物,冰凉食物虽然很合大众口感,但是食用过多就会刺激胃肠,容易损伤胃肠粘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前喝一杯酸奶,酸奶可以起到保护胃肠道粘膜的作用。而且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有益生菌群可以增强胃肠的消化能力,清除有害物质,防止腹泻和腹痛的发生。

中医·药物中毒药物中毒为病名。药物中毒的病因病机因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而出现中毒现象者。药物中毒的症状《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令人吐下不已,呕逆而闷乱,手足厥冷,腹痛转筋,久不以药解之,亦能致死。”古代对药毒有不同的命名。《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方言病疏》:“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瞑,或谓之眩,自关而西谓之毒。……痨、瘌、瞑、眩、毒五字义同。”各种药物中毒有不同的表现及解救法。西医·药物中毒药物中毒是某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相应部位并积累到一定量而产生对人体损害性疾病。中毒根据毒物种类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有毒植物。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和量又分为急性、慢性中毒两类。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如紫绀、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尿闭。慢性中毒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可产生神经衰弱、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肝内损伤、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1)可出现皮肤粘膜灼伤,见于有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堿等;(2)由于氧合血红蛋白不足引起紫绀;(3)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类药物中毒或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和吗啡过量;(4)昏迷,常见于安眠药中毒、窒息性毒物中毒(如一氧化碳等),出现抽搐、震颤、瘫痪等中枢症状;(5)呼吸系统症状,可有呼吸气短(氰化物),呼吸加快(甲醇),呼吸减弱(安眠药物),肺水肿(有机磷);(6)心律失常,心脏骤停;(7)呕吐、腹泻;(8)可有急性肾功能损伤(如升汞、磺胺、蛇毒等药物中毒);(9)溶血性贫血(砷化物),白细胞减少(苯、氯霉素及抗癌药物),血凝障碍(肝毒、双香豆素)等。治疗原则终止毒物接触;清除已进入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给予解毒药物并进行对症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最常见的农药中

详见百科词条:药物中毒 [ 最后修订于2016/8/6 11:58:18 共101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strong>可以这样形容:肚子不舒服</strong> 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

哈哈,我来跟你说简单一点吧,首先你不是腹泻,应该叫大便溏稀,其次,你找错了医院,这个问题不是西医能够解决的,换句话说西医对这个病还没有认识(不是贬低西医,因为我也是学西医出身,后来又学习的中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由于体内有寒造成的,寒则水泛,因为水火不容体内缺火则水泛滥,那么小便清长大便溏稀就是,也就是说你很可能有肾阳虚,表现为大便溏稀,经常乏力,比较怕冷,身体虚胖或者较瘦,性功能不强,经常会腰酸背痛,脉搏迟缓比较沉细等等,那么怎么治疗呢,口服中药效果不错,不但治标而且治本,而且成本低廉,建议您去当地的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去治疗,做广告的不要去骗人的多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