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来源 中秋节的起源和演变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中秋的来源 中秋节的起源和演变,第1张

中秋缘起:说法不一,多见于古籍文献及历史学家的研究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不一,而持不同论点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依据,依据主要为书籍文献,也有历史学家们的研究汇总。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中秋”叫法的来历。这个是有古籍考据的。《周礼》中有《礼记·月令》篇,内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在这里,仲,即中,取自中间的意思,并没有说明具体是哪一天,大概意思是月中之时,刚好满月,月亮明亮又圆润,普照大地,正是合家团聚的好时候,而未免孤苦老人无所依靠,地方的县、道政府调查户口,登记高龄老人,在这时候给给老人粥喝。

2、来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这一个说法的依据是《礼记》上记载的“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在这里,夕月的意思就是祭月亮,也就是说,春秋时,已经有了关于月亮的祭祀活动,中秋应该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节日或活动。

3、起源于农业活动。古代人们时代耕种劳作,对于瓜果、农作物的收获欢欣鼓舞,而“秋”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正是“庄稼成熟”。所谓中秋,正是八月的中间,作物陆续成熟,农民们祭拜谢天,中秋也因此成了一种习俗。

4、此外,关于中秋还有一个野说。据说在隋末,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的军粮问题,中秋的起源也就多了这样一个奇谈。中秋演变:风俗的不断更迭增加,寓意不变,形式演进中秋的说法及节礼,从诞生之时起就一直延续,关于祝福和感恩的寓意不变,内容形式多有演进。

5、唐代时,中秋开始盛行赏月的风俗。在之前,对于月亮,人们也多是望和看,指导唐代时,才有了赏月这种观赏性的活动,人们对月宴饮,而那些对着月而起的思绪,则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诗篇,被我们时代传颂,并发现原来从古到今,人们关于思念的主题从未变过。

6、中秋真正成为一个隆重的节日,是从宋代开始的。这个时期,中秋赏月的主角从之前的文人墨客转向了大众,一般百姓也会参加。人们聚众而坐,亲朋相聚,或是邻里相聚,一起对着月亮观赏,一边聊天,过中秋开始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活动。

7、到了明清时期,中秋开始正式寓意着团圆,并有了明确的日期。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中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中秋节在此时也开始被称作“团圆节”。而《帝京景物略》中说:“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这也将中秋节期间亲友间的团聚展示地淋漓尽致。

8、时至如今,中秋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在这个节日团聚,在这个节日思念亲人,在这个节日精心准备,甚至还有了专门的假期,可以天南海北地回到家里去慰藉思乡之情。而在我们畅享中秋的团聚之时,也大可彼此交流下中秋的起源和演变,让这项传统节日流传地更广为人知。

中秋节古诗四句有哪些

 中秋节古诗四句有哪些?我们的国家是有很多诗词的,在中秋佳节这个大团圆的日子,很多诗人作出了流传千古的四句中秋古诗,我们应该欣赏这样的诗句。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中秋节古诗四句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中秋节古诗有哪些1

  1、《中秋月》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中秋》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5、《中秋玩月》明·佚名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与中秋有关的古诗

  1、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3、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节古诗有哪些2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翻译为: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2、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琵琶仙·中秋》;

 翻译为: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间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碧,画栏桂树悬挂着一缕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让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对旧时明月。

  3、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出自宋代史达祖的《满江红·中秋夜潮》;

 翻译为:滔滔江河归大海,而海水的潮涨潮落,皆与月亮的圆缺有关。偏偏只等到,过了半个秋天的时候,拼成明亮的圆月和壮观的潮水。

 这时,月亮好像经过什么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后,越发显得明亮澄圆。江潮到来就像银河被人挖开了一个决口那样,奔腾而下,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宫中的嫦娥。

  4、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出自唐代曹松的《中秋对月》;

 翻译为: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正看从海上冉冉升起的月亮。直到天边外面再没有天的地方,月亮都不曾只为一家人放光明。

  5、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出自宋代米芾的《水调歌头·中秋》;

 翻译为:中秋的时候,捣衣声混杂着风声,蟠蟀好像在思索高爽的秋天。我面对着这样的景象,是不会学宋玉去纾解悲愁的。把凄凉的心意收拾起来,给每个酒樽里都倒上美酒,内心更加觉得抵不过这样的幽静。明月挂在南楼正是我觉得充满情趣的地方所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