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心虚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心虚简介,第1张

心虚为病证名。出《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心虚泛指心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一般症状为心悸,心痛,怔忡,气短,健忘,易惊,心中闷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自汗,盗汗,肢麻,舌淡胖嫩,或嫩红,脉虚或促或结或代。参见心气虚、心血虚、心阳虚、心阴虚:心气虚为证候名。心气虚弱所致的证候。由老年脏气日衰,汗、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所致。症见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㿠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又《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治以益气养血为主。心血虚为证候名。多由失血,过度劳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症见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血为阴,故亦作心阴虚。心阳虚为证候名。除具有心气虚的证候外,还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心区憋闷,舌尖凉感。治宜益气温阳,用养心汤加减。严重者出现心阳虚脱时,可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甚则神昏,脉微细欲绝。治宜回阳救急,用大剂参附汤或人参四逆汤灌服。心阴虚为证候名。由劳神过度或久病、热病耗伤心阴所致。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治宜养心安神。

详见百科词条:心虚 [ 最后修订于2015/12/3 12:38:55 共57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血虚而致的一种虚热·血虚发热 5 小儿血虚引起的发热·血虚发热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虚发热的方剂 2 治疗血虚发热的中成药 3 血虚发热相关药物 4 古籍中的血虚发热 1 拼音

xuè xū fā rè

2 英文参考

fever due to deficiency of bloo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虚发热:1血虚而致的一种虚热;2小儿血虚引起的发热。

4 血虚而致的一种虚热·血虚发热

血虚发热亦称血虚热[1]。见《内外伤辨惑论》。指血虚而致的一种虚热[1]。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有辨耳,……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多由吐衄便血或产后崩漏等失血所致,亦可因饮食劳倦等内伤脾胃,逐渐发展而成[1]。

症见肌热面红,燥渴,甚则烦躁,睡卧不安,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等[1]。

治宜滋阴养血或养血益气[1]。

《证治汇补·发热》:“血虚发热,一切吐衄便血,产后崩漏,血虚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然亦有阳虚而阴走者,不可徒事滋阴。”

《明医杂着·医论》:“凡妇人产后阴血虚,阳无所依,而浮散于外,故多发热。治法用四物汤补阴血,而以炙干姜之苦温从治,收其浮散之阳,使归依于阴。”

5 小儿血虚引起的发热·血虚发热

血虚发热专指小儿血虚引起的发热[1]。其症午后热甚,烦躁不安,两颐淡红,面唇淡白,毛发枯黄,形瘦神疲,大便艰涩难出,脉来大而无力[1]。治疗宜补血以退热[1]。用四物汤,热甚另加生地(《幼科铁镜》)[1]。

6

气虚指气的虚衰不足。统指脏腑正气虚弱。由劳倦内伤或重病、久病后元气不足,脏腑组织功能低下,出现抗病力减弱的病理变化。《景岳全书·传忠录》:“如心气虚则神有不明,肺气虚则治节有不行,脾气虚则食饮不能健,肝气虚则魂怯而不平,肾气虚则阳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气虚则仓廪匮而并及诸经,三焦虚则上中下俱失其职,命门虚则精气神总属无根。凡此者,何非气虚之类?”但肺主气,脾为化生气血之源,肾为元气之根本,故气虚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尤为密切。《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气虚者,肺虚也。”《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气虚者,脾肺二经虚也。或饮食,或劳倦,气衰火旺,四肢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言语,动作喘乏,自汗心烦,必温补中气。”《东医宝鉴·杂病篇》:“夫肾虚为病,不能纳诸气以归元。……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藏。凡咳嗽暴重,动引百骸,自觉气从脐下逆奔而上,此肾虚不能收气也,当以补骨脂安肾丸主之。”

1肺气虚;2重病之后,元气未复;3脾肺气衰。

详见百科词条:气虚 [ 最后修订于2018/5/22 3:32:24 共145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