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资治通鉴》[26]“合纵连横”(6)苏秦、张仪的是与非 】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晨读:《资治通鉴》[26]“合纵连横”(6)苏秦、张仪的是与非 】,第1张

“合纵连横”(6)苏秦、张仪的是与非

原文

张仪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

……

燕王请献常山之尾五城以和。

(以上内容为张仪先后说服韩国、齐国、赵国、燕国舍 “合纵”而与秦国“连横” ,此处略)

张仪归报,未至咸阳,秦惠王薨,子武王立。武王自为太子时,不说张仪,及即位,群臣多毁短之。

诸侯闻仪与秦王有隙,皆畔衡,复合从(纵)。 

慎靓王五年(辛亥,公元前三一零年)张仪说秦武王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闻齐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齐必伐之。臣愿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齐必伐梁,齐、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案图籍,此王业也。”王许之。

齐王果伐梁,梁王恐。张仪曰:“王勿患也。请令齐罢兵。”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谓齐王曰:“甚矣,王之托仪于秦也!”齐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张仪之去秦也,固与秦王谋矣,欲齐、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内罢国而外伐与国,以信仪于秦王也。”齐王乃解兵还。

张仪相魏一岁,卒。

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其馀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仪、秦、衍最著。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 

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译文]

张仪又到韩国去,游说韩王:“韩国土地多山……

……

于是燕王也献出常山尾端的五座城池给秦国来请和。

(以上内容为张仪先后说服韩国、齐国、赵国、燕国舍 “合纵”而与秦国“连横” ,此处略)

张仪回国汇报,还没到咸阳,秦惠王去世了。太子秦武王继位。武王做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等到武王继位,群臣都说张仪坏话。其他诸侯各国听说张仪跟武王关系不好,都背叛了连横,再度恢复合纵政策。

张仪( 连横政策失败,这边秦国新君对他又不好,朝中政敌又多,他开始给自己找脱身之计)对秦王说:“如今东方各国局势有变,我看正是大王您可以多得割地的好时机!我听说齐王最憎恨我,我到哪国,他一定就会攻打哪国。我愿意到魏国首都大梁去,齐国一定会伐梁。齐、梁两国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大王您正可以乘机伐韩,入三川,挟天子,收取天下地图户籍,这才是帝王之业啊!”

秦王同意了。张仪到大梁,齐王果然伐梁。梁王害怕了。张仪说:“大王不必担心!我有办法让齐国撤军。”于是派手下人去楚国,找楚国借使者,出使齐国,因为他不敢自己派使者入齐,一是怕给人斩了,二是他的话齐王也不信,所以借楚国人去说话。那楚使去忽悠齐王说:“大王您可是中了张仪的圈套,帮了张仪大忙!秦王更加看重他了!”齐王问:“何故?”楚使说:“张仪离开秦国,本身就是他和秦王商量好的计谋,就是想让您和梁国交战,然后秦国可以乘机占领三川。而今您果然攻打梁国,这是让您国力疲惫,又背上攻击盟邦的恶名,而张仪在秦王心目中分量更重了!”齐王一听,上当!撤兵回国,不打了。

张仪在魏国做宰相,一年后去世,得以善终。

张仪和苏秦都以纵横之术游说诸侯,取得富贵,天下游仕争相仿效,又有魏国人公孙衍,号犀首,也以游说显赫其名。还有苏代、苏厉、楼缓之徒,纷纷云云,都以诡诈巧辩互争高下,不可胜纪,其中张仪、苏秦、公孙衍是最有名的。

孟子评论说:

有人讲:“公孙衍、张仪岂不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天下诸侯都恐惧;他们一安居,则天下刀兵都熄灭。”孟子说:“他们算什么大丈夫!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天下人民得幸福;不得志则自己独善其身,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这才是大丈夫!”

杨雄在《法言》中说:

有人问:“张仪、苏秦学习鬼谷子捭阖之术,推行纵横之说,分别安定中国各十几年,是这样吗?”我说:“他们都是诡诈之人,圣人对他们深恶痛绝。”那人又问:“读孔子的书,行苏秦、张仪之事,如何呢?”我说:“这就好像听起来是凤凰美妙的鸣叫声,却长着一身凶禽的羽毛。”“那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不也做过这样纵横捭阖的事吗?”“子贡的动机是为鲁国避免祸乱,苏秦、张仪的动机是为自己游说富贵。”又有人说:“苏秦、张仪才能超卓,所以不走寻常路罢?”我说:“古代的帝王察明奸佞,斥其远离,不也是任才使能吗?只是你所说的才,和我说的才不是一回事吧!”

孔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尽管他不断遭受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这一热情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用了十四年的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文章用相当篇幅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形象逼真、生动具体。孔子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事业也有很大贡献,他是第一个私人授徒讲学的人。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当时实在是个创举。孔子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修养,他整理和编纂了《诗》《书》《易》《礼》《春秋》等典籍,并把这些古籍教授给学生,对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贡献颇大。

1周游列国

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以大司寇之职行使宰相的职责,脸上露出喜说的神色。门下的弟子说:“我听说君子遇到祸患的时候不惧怕,遇到福祉的时候不欢喜。”孔子说:“是有这个话。我不是还说过“乐在身份显贵而礼贤下士’吗于是诛杀了扰乱鲁国政事的大夫少正卯。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羊和猪的商贩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走路的时候分开走,掉在路上的东西也不会有人拾走;四方的旅客来到城里,不必特意向官吏送礼求情,就都会受到照顾,使其满意而归。

齐人听说之后十分担心,说:“孔子参与政事鲁国一定会称霸,鲁国称霸,我们离得很近,必然会被先吞并。何不送给鲁国一些土地呢”黎组说:“请先尝试一下阻止鲁国称霸;如果不能阻止称霸,再送土地也不迟!”于是在齐国挑选出八十名美女,她们都身着华丽的服饰,跳着《康乐》之舞,又选出三十驾披着彩衣的马车,一起献给鲁定公。先把女乐和身披彩衣的马车安置在鲁城南面的高门之外。季桓子身着便装去观赏了好几回,准备接受,于是告诉鲁定公以外出视察的名义,整天到那里观看,把国家政事都荒废掉了。子路看到这种情形,便对孔子说:“夫子我们可以离开了!”孔子说:“鲁国将要在郊外祭祀,如果定公能够按照礼法把烤肉分给大夫吃,那么我还可以留下来不走。”桓子终于接受了齐国献来的女乐,整整三天都没有过问政事;而且在郊外进行祭祀的时候,又违背礼法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吃。孔子于是离开鲁国,当天夜里住宿在屯这个地方。鲁国大夫师己前来送行,说:“夫子是没有过错的。”孔子说:“我可以唱首歌吗"接着唱道:“妇人的一张嘴,可以逼走亲信和大臣;亲近妇人,可以使国家灭亡悠闲啊悠闲,我唯有这样度过余生了!”师己回去了,桓子说:“孔子说了些什么师己据实相告。桓子长叹一声说:“孔子是怪罪我接受了一群女乐啊!”

孔子于是去了卫国,寄住在子路妻子的兄长颜浊驺的家中。卫灵公向孔子询问说:“您在鲁国时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说:“官俸是粟子六万小斗。”卫国也给他粟子六万小斗的俸禄。在卫国住了没多久,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了孔子的坏话。卫灵公派公孙余假带着兵仗在孔子的住所进进出出,孔子害怕获罪,在那里居住了十个月,然后离开了卫国。

孔子打算到陈国去,路过匡地,弟子颜刻替孔子赶车,他用鞭子指着一处说:“过去我来这个地方,是从那个缺口进去的。”匡地之人听说有人来,以为是鲁国的乱贼阳虎。阳虎曾经虐待过匡人,匡人就堵住了孔子一行孔子长得很像阳虎,被围困在那里五天。颜渊这才赶来与孔子会合,孔子说:“我以为你在混乱之中被杀死了。”颜渊说:“老师您还健在,我怎么敢轻易地死掉呢"匡人围攻孔子越来越紧,弟子们都十分害怕。孔子说:“周文王已经死了,周代的礼乐制度难道就不存在了吗老天要是打算毁灭这种制度,就不会让我们这些后来死的人负担起传承这种制度的责任。上天没有毁灭这种制度,匡人又能拿我们怎么办!”孔子于是派了一个随行弟子向宁武子称臣,这才逃出了匡人的围困。

(孔子)离开匡地后就到了蒲地,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又返回卫国,寄住在蘧伯玉的家里。灵公有位名叫南子的夫人,她派人对孔子说:“四方的君子不以为辱,想和我们大王结交友情、称兄道弟的,一定先来求见夫人。现在我国的夫人想见你。”孔子先是推辞告罪,最后不得已而去见南子。会见时,夫人在细葛布做的帷帐中等待孔子。孔子进了屋门,向北面跪拜行礼。夫人在帷帐中拜了两拜,以作答谢,她身上的玉佩首饰相互碰击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事后孔子说:“我一向是不想去见她的,既然见了面就要以礼答谢。”子路听了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倘若我做得不对,上天一定会厌弃我的!上天一定会厌弃我的!”在卫国居住了一个多月,灵公与夫人同坐一辆车子,宦官雍渠在旁陪伴,出宫之后,灵公让孔子乘坐第二辆车子跟随,大摇大摆地在街道上经过。孔子说:“我还没有见过爱慕德行像这样爱好美色的人呢!”孔子对卫国的事情感到厌恶,离开卫国,往曹国去了。这一年,鲁定公去世。

孔子离开曹国去了宋国,他和弟子们在大树底下讲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魅想杀掉孔子,派人砍掉大树(想砸死他)。孔子离开宋国。弟子们说:“可以快点走了。”孔子说:“上天既然把传承道德的使命赋予我,桓魅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到了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独自站立在城东门。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站着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然而从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疲惫不堪的样子活像丧家之犬。”子贡将这些话告诉了孔子。孔子高兴地说道:“一个人的形状,那是没什么重要的;要是说我像丧家之犬,那可真是这样啊!那可真是这样啊!”

孔子于是到了陈国,寄居在公孙贞子的家中。在那里住了一年多,正好赶上吴王夫差讨伐陈国,夺取了三个城邑才撤兵。赵鞅也来攻打卫国的朝歌。楚国围困蔡国,蔡国迁移到吴地。吴国又在会稽打败了越王句践。

一天,有一只隼落在陈国宫廷的前面死掉了,梏木做的箭贯穿了华的身子,箭头是用石料做的,箭长一尺八寸。陈滑公派人询问孔子怎么回事。孔子说:“隼飞来的地方是很遥远的,这箭是肃慎部族的箭。过去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就与四方的蛮夷相互来往,让他们贡献各自的特产,使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与义务于是肃慎把样木石镞的弓箭贡给周王,长度有一尺八寸。先王想表彰肃慎臣服的美德,就把弓箭分给长女大姬,后来大姬嫁给虞胡公,虞胡公被封到陈国。当初周王室把美玉赐给同姓,用意是为了亲上加亲;把远方的贡品分给异姓诸侯,是为了让他们不忘臣服周王。所以先王才把肃慎族的箭赐给陈国。”陈滑公派人到旧仓库查证了一下,果然找到了这种箭。

孔子在陈国居住了三年,正好赶上晋国和楚国争霸,两国轮番攻打陈国,至于吴国也时常入侵陈国,陈国经常受到侵犯。孔子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这些人中,有些人志气很大,只是做事的时候稍微疏略一点;他们都很有进取心,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接着孔子就离开了陈国。

路过蒲邑的时候,正好遇上公叔氏占据蒲邑而背叛卫国,蒲人留住了孔子。孔子的弟子中有一个名叫公良孺的,他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着孔子。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有贤才,有勇气,他对孔子说:“我当初追随老师在匡地遇上祸乱,现在又在这里遇上大难,这就是命啊!我与老师再次遇上灾难,宁愿跟他们决一死战!”说完就和蒲人激烈地拼斗起来。蒲人害怕,对孔子说:“倘若你不去卫国,我们就让你离开。”孔子发了誓言,蒲人从东门放走孔子。孔子去了卫国。子贡对孔子说:“誓言难道可以违背吗”孔子回答说:“因为受要挟而发的誓言,鬼神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来了,十分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卫灵公问孔子道:“蒲地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能攻打。现在的蒲地,是卫国防御晋国和楚国的屏障,依靠卫国的力量去攻打它,恐怕是不行的吧”孔子说:“那里的百姓,男子都有誓死效忠的决心,女子都有守卫西河的愿望(他们都不愿跟着叛乱)。我认为所要征伐的,不过是那四五个带头的罢了。”卫灵公说:“很好。”虽然这样说却不去讨伐蒲地。

灵公年老,逐渐怠于政务,也不重用孔子。孔子感叹地说道:“倘若有人肯重用我,一年就可以小有成就,三年就会有很大的成绩。”孔子离开了卫国。

佛肝做了中牟的邑宰。晋国大夫赵简子攻打范氏和中行氏两家。佛肝背叛了赵简子,派人去请孔子。孔子打算前去。子路对他说:“我从先生那里听说:一个本身做了许多坏事的人,君子是不会去他那里的。”现在佛肝占据中牟背叛赵简子,而您想去他那里,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我不是也说过真正坚硬的东西,它是怎么磨也磨不薄的吗我不是也说过真正洁白的东西,它是怎么染也染不黑的吗我难道只是一个葫芦瓜吗怎么能只供人挂起来而不能让人吃呢"”

 十七年(前582),顷公死,其子灵公环继位。

 灵公九年(前573),晋大夫栾书杀其国君晋厉公。十年(前572),晋悼公伐齐,齐让公子光到晋国做人质。十九年(前563),立公子光为太子,让高厚辅佐他,派他到钟离参加诸侯盟会。二十七年(前555),晋国派中行献子伐齐。齐军战败,灵公跑进临淄城。晏婴劝阻灵公,灵公不听。晏子说:"我们国君太没有勇气了。"晋兵合围临淄,齐人守内城不敢出击,晋军把外城内烧光后离去。

 二十八年(前554),当初,灵公娶鲁国之女,生下儿子光,立为太子。后又娶仲姬、戎姬。戎姬受宠,仲姬生儿子名叫牙,托付给戎姬抚养。戎姬请求立牙为太子,灵公答应了。仲姬说:"不行。光立为太子,已经名列诸侯,现在无故废黜他,您必定会后悔。"灵公说:"废立全在于我。"于是把太子光迁往东部,让高厚辅佐牙为太子。灵公患病,崔杼迎接原来的太子光立为国君,就是庄公。庄公杀死戎姬。五月壬辰日,灵公死,庄公即位,在句窦丘捉住太子牙杀死。八月,崔杼杀死高厚。晋国闻知齐国内乱,伐齐,到达高唐。

 庄公三年(前551),晋国大夫栾盈逃亡到齐国,庄公待以隆重客礼。晏婴、田文子谏阻,庄公不听。四年(前550),齐庄公派栾盈秘密进入曲沃做齐国内应,齐国大兵随后,上太行山,进入孟门关口。栾盈败露,齐军还师,攻取朝歌城。

 六年(前548),当初,棠公之妻美丽,棠公死后,崔杼娶了她。庄公又与她通奸,多次去崔杼家,还把崔杼的冠赏给别人。庄公的侍从说:"不能这样。"崔杼十分恼怒,借庄公伐晋之机,想与晋国合谋袭击庄公但未得机会。庄公曾经鞭打宦官贾举,贾举又被任为内侍,替崔杼寻找庄公的漏隙来报复仇怨。五月,莒国国君朝见齐君,齐庄公在甲戌日宴请莒君。崔杼谎称有病不去上朝。乙亥日,庄公探望崔杼病情,接着追嬉崔杼妻子。崔妻入室,与崔杼同把屋门关上不出来,庄公在前堂抱柱唱歌。这时宦官贾举把庄公的侍从拦在外面而自己进入院子,把院门从里边关上。崔杼的徒众手执兵器一拥而上。庄公登上高高的庭台请求和解,众人不答应,庄公又请求盟誓定约,众人也不答应,庄公最后请求让他到自己的祖庙里去自杀,众人仍不允许。大家说:"国君之臣崔杼病重,不能听你吩咐。这里离宫廷很近,我们只管捉拿*乱之徒,没接到其他命令。"庄公跳墙想逃,被人射中大腿,反坠墙里,于是被杀。晏婴站在崔杼院门之外,说:"国君为社稷而死则臣子应为他殉死,国君为社稷而逃亡则臣子应随他流亡。国君为自己私利而死而逃,除了他的宠幸私臣,别人不会为此殉死逃亡的。"晏子等打开大门进入院内,把庄公之尸枕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抚尸而哭,起来后三次顿足以示哀痛然后走出院子。别人对崔杼说:"一定杀死晏婴!"崔杼说:"他深得众望,放过他我们会争取民心。"

 丁丑日,崔杼立起庄公异母弟杵臼为君,就是景公。景公母亲,是鲁国大夫叔孙宣伯之女。景公即位后,让崔杼当右相,庆封当左相。二位国相怕国内动乱不稳,就与国人盟誓说:"谁不跟从崔庆谁就别活!"晏子仰天长叹说:"我做不到,我只跟从忠君利国的人!"不肯参加盟誓。庆封想杀晏子,崔杼说:"他是忠臣,放过他。"齐太史记载在简策上"崔杼杀庄公",崔杼把太史杀死。太史之弟又一次记载上,崔杼又杀了他。太史的小弟又记载上,崔杼放过了他。

 景公元年(前547),当初,崔杼生有儿子成、强,其母死去,崔杼又娶了东郭氏之女,生下明。东郭氏女让她前夫之子无咎、她自己的弟弟东郭偃做崔氏家族的相。成犯了罪过,无咎和东郭偃两位家相立即严治成,把明立为太子。成请求到崔邑告老还乡,崔杼答应,二相不肯,说:"崔邑是崔氏宗庙所在之地,成不许去。"成、强恼怒,告知庆封。庆封与崔杼有矛盾,希望崔氏败落。成、强在崔杼家中杀死无咎、偃,家人都奔逃。崔杼大怒,但没有家人,只好让一个宦官为他驾车,去见庆封。庆封说:"让我为您杀掉成、强。"于是派崔杼的仇人卢蒲嫳(piè,去声,撇)攻打崔氏,杀死成、强,全部消灭崔氏一族,崔杼之妻自杀。崔杼无家可归,也自杀。庆封当上相国,大权在握。

 三年(前545)十月,庆封外出打猎。当初,庆封杀死崔杼以后,愈发骄横,酗酒游猎,不理政务。其子庆舍执政,内部已有矛盾。田文子对田桓子说:"动乱将起。"田、鲍、高、栾四家族联合谋划消灭庆氏。庆舍派出甲兵围护庆封的宫室,四家族的徒众共同击破庆氏之家。庆封归来,不能进家,逃亡到鲁国。齐人责备鲁国,庆封又逃到吴国。吴国把朱方之地赏给庆封,庆封与族人居此,比在齐国时还富有。此年秋,齐人移葬庄公,而把崔杼尸体示众于市以泄民愤。

 九年(前539),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晏婴私下对叔向说:"齐国政权最终将归田氏。田氏虽无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于民,人民拥戴。"十二年(前536),景公到晋国,会见晋平公,想共同伐燕。十八年(前530),景公又到晋国,会见晋昭公。二十六年(前522),景公在鲁国郊外打猎,接着进入鲁国都,同晏婴一起咨询鲁国的礼制。三十一年(前517),鲁昭公躲避季氏叛乱,逃亡到齐国。景公想封给昭公千社人家连同土地,子家劝阻昭公不要接受,昭公就要求齐国伐鲁,攻取郓邑,让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前516),天空出现慧星。景公坐在柏寝台上叹息说:"堂皇的亭台,终归谁手呢"群臣忧然泪下。晏子反而笑起来,景公很恼怒。晏子说:"我笑群臣过于谄谀了。"景公说:"慧星出现在东北天空,正是对着齐国的地域位置,寡人为此而担忧。"晏子说:"您筑高台凿深池,多收租税唯恐得的少,滥施刑罚唯恐不严苛,最凶的茀(bèi,倍)星将出现,您怕什么慧星呢"景公说:"可以用祭祷禳除慧星吗"晏子说:"如果祝祷可以使神明降临,那么祈禳也可以使它离去。但百姓愁苦怨恨的成千上万,而您让一个人去祈禳,怎么能胜过众口怨声呢"当时景公好大造宫室,多养狗马,奢侈无度,税重刑酷,所以晏子借机谏止齐景公。

 四十二年(前506),吴王阖闾攻伐楚国,攻入楚都郢。

 四十七年(前501),鲁国大夫阳虎攻打鲁君,失败,逃亡齐国,请求齐国伐鲁。鲍子谏止景公,景公乃把阳虎囚禁。阳虎逃脱,逃到晋国。

 四十八年(前500),景公与鲁定公在夹谷盟会修好。犁(chú,锄)说:"孔丘深通礼仪但怯懦不刚,请允许让莱人表演歌舞,借机捉住鲁君,可以让鲁满足我们的要求。"景公担心孔子做鲁相,害怕鲁国成就霸业,所以听从犁之计。盟会时,齐国献上莱人乐舞,孔子登阶上台,命有关人员捉住莱人斩首,用礼仪责备景公。景公心亏,就归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以谢罪,然后离去。此年,婴晏死。

 五十五年(前493),晋国大夫范氏、中行氏反叛其国君,晋君攻二氏吃紧,二氏来齐借粮。田乞想在齐国叛乱,想和晋国叛臣结党,劝景公说:"范氏、中行氏多次对齐国有恩,不可不救。"景公派田乞去救援并供给他们粮食。

 五十八年(前490)夏,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死去。景公的宠妾芮姬生有儿子荼,荼年幼,其母出生微贱,荼又行为不端,诸位大夫担心荼成为太子,都说愿意在诸公子中选择年长贤德者做太子。景公因年老,讨厌提立太子事,又宠爱荼的母亲,想立荼当太子,又不愿亲自主动提出,就对大夫们说:"及时行乐吧,还怕国家没有君主吗"秋天,景公病重,命令国惠子、高昭子立幼子荼立为太子,驱逐其他公子,迁居到莱地。景公死,太子荼为国君,就是晏孺子。冬天,齐景公还未埋葬,其他公子害怕被杀,都逃亡国外。荼的异母兄寿、驹、黔逃到卫国,公子驵(chǔ,楚)、阳生逃到鲁国。莱人为此唱道:"景公葬礼不能参加,国家军事不让谋划。众公子的追随者呀,你们最终去何方。"

 晏孺子元年(前489)春,田乞伪装忠于高氏、国氏,每次二氏上朝,田乞为他们骖乘,进言说:"您得到君王信任,群大夫都人人自危,想图谋叛乱。"又对群大夫说:"高昭子太可怕了,趁他还没开始行动迫害我们,我们抢先搞掉他。"大夫们都听从他。六月,田乞、鲍牧与众大夫带兵进入宫中,攻打高昭子。昭子听说,与国惠子共救国君。国君兵败,田乞的徒众追击,国惠子逃到莒国,田乞回来又杀死高昭子。晏圉逃到鲁国。八月,齐大夫秉意兹逃往鲁国。田乞击败高、国二相,就派人到鲁国迎回公子阳生。阳生到齐后,暗藏在田乞家中。十月戊子日,田乞邀请各位大夫说:"尝儿的母亲今天在家将操持菲薄的祭礼,敬请光临饮酒。"会餐饮酒时,田乞事先把阳生装在大口袋里,放在座席中央,然后打开口袋放出阳生,说:"这就是齐国之君!"众大夫就地拜见。接着要与众大夫盟誓而立阳生为君,此时鲍牧已醉,田乞就欺骗大家说:"我和鲍牧谋划一致立阳生为君。"鲍牧恼怒说:"您忘记了景公立荼为君的遗命了吗"众大夫面面相觑想反悔,阳生上前,叩头而拜说:"对于我可立则立,否则作罢。"鲍牧也怕惹起祸乱,就又说:"都是景公的儿子,有什么不可的。"就与众盟誓,立阳生为齐君,就是悼公。悼公进入宫中,派人流放晏孺子去骀,于途中设帐幕将晏孺子杀死在里面,驱逐了孺子之母芮子。芮子本来微贱而孺子又幼小,所以无权势,国人轻视他们。

 悼公元年(前488),齐国伐鲁,攻取(huān,欢)、阐二地。当初,阳生逃亡在鲁,季康子把妹妹嫁给他。阳生归国即位后,便派人迎接妻子。其妻季姬与季鲂(fāng,方)侯私通,向家人说出真情,鲁人不敢把季姬给齐国,所以齐国伐鲁,终于把季姬接到齐。季姬受悼公宠爱,齐国就又把侵占的鲁国土地归还。

 鲍子与悼公有矛盾,关系不睦。四年(前485),吴国、鲁国伐齐国南方。鲍子杀死悼公,向吴国报丧。吴王夫差按礼仪在军门外哭吊三日,将要从海路进军讨伐齐国。齐军战胜吴军,吴军撤退。晋国赵鞅伐齐,到达赖地后撤军。齐人一致立起悼公之子壬为齐君,就是简公。

 简公四年(前481)春,当初,齐简公和其父悼公同在鲁国时,宠幸大夫监止。简公即位后,让监止执政。田成子怕他加害,在上朝时总戒备地回头看他。简公的御手田鞅向简公进言说:"田、监不能并存,你要选择其中一个。"简公不听。监止有次晚朝,田逆杀人,监止正遇上,就把田逆逮捕进宫。田氏宗族这时正非常团结,就让被囚禁的田逆伪装病重,借机由家人探监送酒给看守,看守醉后被杀掉,田逆逃脱。监止与田氏在田氏宗祠盟誓将此事和解。当初,田豹想给监止做家臣,让大夫公孙向监止荐举,正逢田豹服丧就作罢了。以后终于做了监止家臣,而且受到监止的宠任。监止对田豹说:"我要把田氏全部驱逐而让你当田氏之长,可以吗"田豹回答说:"我只不过是田氏族中的疏远旁支、而且田氏族中不服从您的不过几个人,何必全都驱逐呢!"接着田豹告知田氏。田逆说:"他正得君主宠任,你田常如不先下手,必遭其祸。"田逆就住在国君宫中以便接应。

 夏五月壬申日,田常兄弟乘四辆车见简公。监止正在帏帐之中,出来迎接他们,他们一进去就把宫门关闭。宦官们抵抗田氏,田逆杀死宦官。简公正与妻妾在檀台上饮酒,田常把他带至寝宫。简公拿起戈要反击,太史子余说:"田尝不是要谋害您,而是要为您除害。"田尝出宫住进武库,听说简公还在发怒,就想逃到国外,并说:"哪儿没有国君!"田逆拔剑说:"犹豫迟疑,是坏事的祸根。这儿的人谁不是田氏成员你如怯懦出逃不顾大家,我要不杀死你,祖宗不饶。"田尝才留下。监止跑回家,聚集徒众进攻宫城大小各门,都未成功,就出逃而走。田氏之众追赶。丰丘有人抓住监止并报告,田氏在郭门把监止杀死。田常要杀大陆子方,田逆为他求情被赦免。以简公的名义在路上截车,驰出雍门。田豹曾给他车,不要,说:"田逆为我说情,田豹给我车辆,人家会以为我与田氏有私交。我是监止的家臣而与仇家有私交,有何面目逃亡去见鲁、卫的士人呢"

 庚辰日,田常在俆(shū,舒)州逮捕简公。简公说:"我要是早听田鞅之言,不会落到今天地步。"甲午日,田常在俆州杀死简公。田常立简公之弟鳌(áo,熬)为齐君,就是平 公。平公即位后,田常为相国,专擅齐国大权,划割齐国安平以东广大国土为田氏封疆范围。

 平公八年(前473),越国灭掉吴国。二十五年(前456)平公死去,其子宣公积继位。

 宣公五十一年(前405)死,其子康公贷继位。田会在廪丘叛乱。

 康公二年(前403),韩、赵、魏开始成为诸侯。十九年(前386),田常曾孙田和开始成为诸侯,把康公流放到海滨。

 二十六年(前379),康公死,吕氏祭祀断绝。田氏终于占有齐国,到齐威王时,在天下称强。

 太史公说:我到齐国,看到齐地西起泰山,东连琅邪(yá,牙),北至大海,其间沃土两千里,其人民心胸阔达而又深沉多智,这是他们天性如此。由于太公的圣明,树好立国根基,由于桓公的盛德,施行善政,以此召集诸侯会盟,成为霸主,不是顺理成章吗广盛博大呀,确是大国风貌啊!

 注释

 正义括地志云:“天齐池在青州临淄县东南十五里。封禅书云‘齐之所以为齐者,以天齐也’。”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①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②或封于申,③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注①集解吕氏春秋曰:“东夷之土。”索隐谯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吕,子孙从其封姓,尚其后也。”按:后文王得之渭滨,云“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盖牙是字,尚是其名,后武王号为师尚父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吕在南阳宛县西。”

 注③索隐地理志申在南阳宛县,申伯国也。吕亦在宛县之西也。

 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①以渔钓奸周西伯。②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篈,③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注①索隐谯周曰:“吕望尝屠牛于朝歌,卖饮于孟津。”

 注②正义奸音干。括地志云:“兹泉水源出岐州岐山县西南凡谷。吕氏春秋云‘太公钓于兹泉,遇文王’。郦元云‘磻磎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太公钓处,今人谓之凡谷。石壁深高,幽篁邃密,林泽秀阻,人迹罕及。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有磻石可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其投竿跪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磻磎之称也。其水清泠神异,北流十二里注于渭’。说苑云‘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三日三夜鱼无食者,望即忿,脱其衣冠。

 上有农人者,古之异人,谓望曰:“子姑复钓,必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望如其言,初下得鲋,次得鲤。刺鱼腹得书,书文曰“吕望封于齐”。望知其异’。”

 注③集解徐广曰:“□知反。”索隐徐广音□知反,余本亦作“螭”字。

 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处士,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

 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于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①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②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注①正义六韬云:“武王问太公曰:‘律之音声,可以知三军之消息乎’太公曰:‘深哉王之问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宫、商、角、征、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知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其法,以天清静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九百步,偏持律管横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管声应,当以白虎;征管声应,当以玄武;商管声应,当以句陈;五管尽不应,无有商声,当以青龙:此五行之府,佐胜之征,(阴)[成]败之机也。’”注②索隐按:郡国志在东郡廪丘县北,今曰顾城。密须,姞姓,在河南密县东,故密城是也。与安定姬姓密国别也。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①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②总尔觽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

 “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注①集解刘向别录曰:“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父亦男子之美号也。”

 注②索隐亦有本作“苍雉”。按:马融曰“苍兕,主舟楫官名”。又王充曰“苍兕者,水兽,九头”。今誓觽,令急济,故言苍兕以惧之。然此文上下并今文泰誓也。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髃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①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

 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髃公奉明水,②韂康叔封布采席,③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

 师尚父谋居多。

 注①集解徐广曰:“一作‘三年’。”

 注②索隐周本纪毛叔郑奉明水也。

 注③索隐周本纪韂康叔封布兹。兹是席,故此亦云采席也。

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矣文言文翻译如下:

张仪是魏国人。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只好释放了他。

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那时,苏秦已经说服了赵王而得以去各国结缔合纵相亲的联盟,可是他害怕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又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到秦国,于是派人暗中引导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感情很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去结交他,用以实现功成名就的愿望呢?”于是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

苏秦就告诫门下的人不给张仪通报,又让他好几天不能离去。这时苏秦才接见了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他奴仆侍妾吃的饭菜,还屡次责备他说:“凭着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

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来投奔苏秦,自己认为都是老朋友了,能够求得好处,不料反而被羞辱,很生气,又考虑到诸侯中没有谁值得侍奉,只有秦国能侵扰赵国,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译文

(本文选自《战国策》)

(连横:秦国与六国中的个别国家建立联盟,打击其他国家。横:东西向为横,秦在西,六国在东,故以秦为中心的联盟叫连横。与此相反,六国联合抗秦为约从,也叫“合从”)

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在西部,占有巴、蜀、汉中物产丰饶的好处,北部有胡地产的貉(皮毛很珍贵)和代地产的良马这些可用之物,南面有巫山、黔中作为阻隔,东面有肴山、函谷关的坚固(指易守难攻)。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战车(一车四马为一乘)万辆,武士百万,千里沃野上,聚集、储藏的物资很多,地势形胜有利,这就是所谓上天的粮仓,天下强有力的国家啊。凭著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战车骑兵的作用,兵法的练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注意,我请求来陈述此事的功效(指秦国统一天下的功效)。”

秦王回答说:“我(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国家的法度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重大(这里指广泛地施恩于百姓)的不能使用百姓出战,政治、教化不顺应人心的不能烦劳大臣(这里指让大臣带兵出战)。现在您郑重地从很远的地方跑来在朝廷上教导我,希望改日(再接受教导)。”

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秦王不能采用连横之策。过去神农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而捉拿蚩尤,尧讨伐欢兜,舜讨伐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禹讨伐共工,商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用战争的手段而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里有不打仗的呢?古时候使车轮相碰,往来奔驰(指各诸侯国的使臣频繁往来),用言语互相结纳(指结成联盟),天下合而为一(指要统一天下),有连横约从的情况,战争就不可避免(以上五句说明自古以来就有战争)。文士争相以巧饰的言辞游说诸侯,诸侯混乱疑惑(指不知该怎样做);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出现了,无法全部治理。法令条文已经完备,百姓多虚假的行为(指百姓不堪法律条文之扰,故虚加敷衍);政令、税册繁多而混乱,百姓穷困。君臣忧愁(指为上述这种情况忧愁),百姓无所依靠;道理说得清清楚楚,战乱更加频繁;游说之士使其言雄辩,使其服华美(意为加繁活动),战争不能停止。旁征博引,使言辞华丽,天下不太平。游说之士把舌头都说破了,听其游说的人耳朵都听聋了,不见成功;诸侯国表面上实行道义,并以诚信相约束,天下人不亲近。于是放弃华丽的言辞而使用武力,以优厚的待遇供养敢于以死相从的人,缝制盔甲,磨利兵器,在战场争取胜利。(夫:句首语气词,提出话题,引起议论)什么也不做地呆著而获得好处,安然兀坐得到扩大疆土,即使上古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武王)、五霸(其说不一,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贤明的君主,常想安坐而达到,那种形势(指上文列举的种种情况)使他们不能这样做。所以用战争的方式继续上述的种种努力。(两军)相距较远的就两支队伍相互进攻,迫近的持著武器相互冲击,然后方可建立大功。因此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在国内道义就可以加强;权利建立在上,人民驯服在下。如今想要想并吞天下,凌驾于大国之上,使敌国屈服,控制天下,使百姓成为子女,使诸侯成为臣子,非发动战争不可!现在继位之君,忽视最重要的道理,都是对于教化不明了,在治理国家上混乱;被动听的言论迷惑,沉溺于巧辩的言辞中。据以上情况判定,大王您一定不会实行(用战争手段统一天下的谋略)。”

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陈述主张不被采纳。黑貂皮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也用完了,钱财耗尽,离开秦国返回。缠著裹腿,穿著草鞋,背著书,扛著口袋,体态憔悴,面目黑黄,神情带有惭愧脸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叹气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子,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些都是我的过错啊!”就晚上拿出所藏的书,摆出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的《阴符》的谋略,埋头诵读,选择《阴符》中适用的东西,用来揣摩世事和人主的心理。读书到想要坐著打磕睡时,就拿起锥子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说:“哪里有游说君主而不能说服他,让他拿出金玉锦绣来赏赐,并使自己取得卿相之类高官的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确实可以用来游说当今的国君了!”

于是就走向燕乌集(宫殿名)宫殿前面两边的楼台(也指宫殿),求见并游说赵王在华丽的屋宇之下,高兴得拍起手来交谈(形容谈得融洽、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赵地,今河北武安市)君,授予相印,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束(相当于段或匹)、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镒(二十两为一镒)跟在他的后面,用来联合六国,使约从离散,抑制强秦。所以苏秦在赵国为相而函谷关不通(指秦在六国合纵的压力下不敢出函谷关)。

在这个时候,那么大的天下,那么多的百姓,王侯的威望,谋臣的权术,都取决于苏秦的计谋。不费一斗粮,不劳烦一个兵,未出战一个士兵,没拉断一根弓弦,未折断一枝箭,诸侯相互亲及,胜过兄弟。贤人在位而天下驯服,一人被用而天下顺从,所以说:“用力于政事,不用力于军事;应用于朝廷之内,不应用于国土之外。”在苏秦全盛的时候,黄金万镒给他使用,车轮滚滚,骑从相连,炫耀辉煌,崤山以东(指楚燕韩魏等国),顺著风势而服从(比喻服从迅速),使赵国大大提高了地位。再说苏秦不过是个出身寒微的人(穷巷:偏僻的里巷,指平民区。掘门:以墙洞为门。桑户:用桑树柳条编成门扇。棬枢:用弯曲的木头作门轴),伏身在车前横木上,走遍天下(这两句写苏秦富贵后出入时的盛大场面),在朝廷上劝说诸侯王,堵塞侯王身边臣子的嘴巴,天下没有哪一个能同他抗衡。

(苏秦)将去游说楚威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打扫屋子,修整道路,张罗音乐,准备酒宴,到郊外离城三十里之处迎接。妻子斜著眼睛,不敢正视,侧著耳朵(指注意听);嫂子象蛇一样爬行趴在地上,四次跪拜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傲慢无礼,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节呢?”嫂子回答说:“因为您(苏秦字季子)现代的地位高,而且钱财多!”苏秦叹道:“唉呀!贫穷的时候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则父母兄弟等家人也畏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荣华富贵,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