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山海经的经我就想问山海经的这个经是什么意思,有?
古籍《山海经》中的“经”,名词,指某一学科的专门著作。《山海经》之外,还有《水经》《茶经》等。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也非一人。《山海经》版本复杂,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代郭璞的《山海经传》。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地质、海洋、天文、气象等多种学术领域。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野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山经·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青护-言]。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汉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莹为席。
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𣬈,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东望诸𣬈。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至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𨴯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䍺。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芘蠃。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壁瘗,糈用稌。
南次三山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泛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勃海。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鱄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袅,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䓘,可以血玉。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槀之山。多怪兽,多大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鵷雏。
凡南次三山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稰用稌。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一)"天人之际"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用古代的名词来说,就是所谓"天人关系"。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史记》,自述著作的旨趣说:"欲以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明确说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学术宗旨。司马迁以前和以後的思想家都重视天人之际的问题。天人之际即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所谓天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但是战国中期以後,多数思想家所谓天,主要是指自然而言。春秋时代孔子讲"天命",战国初年墨子讲"天志",其所谓天指世界的最高主宰。战国中期,庄子以天与人对举;战国末期,荀子强调天人之分,其所谓天都是指广大的自然。汉代董仲舒以天为"百神之大君",所谓天指有意志的上帝;王充则以为天即是包括日月星辰在内的天体;宋代张载所谓天指广大无限的太虚,实即自然的总体;程颢、程颐所谓天指宇宙的最高实体。总之,多数思想家所谓天是指广大的客观世界而言,实即广大的世界界。至於所谓人,则是指人类,亦即指人类社会。天人关系的问题即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派展开了辩论。
(二)天与人的分别与统一
中国哲学中关於天人关系的学说,总起来讲,可以区别汇归为两个类型。一个类型的学说比较强调天与人的统一,另一个类型的学说比较强调天与人的分别。
强调天人统一的学说,用传统名词来讲,叫做"天人合一"。这种学说导源於孟子。孟子提出"知性则知天"的命题,如何知性就知天呢?孟子以为人的性是天所赋予的,性出於天,所以天与性是相通的。
董仲舒提出"天人相类"的观点,认为人体结构与天体结构是相同的
到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张载所谓天人合一,主要是指天道与人性的统一。他所谓天道指自然整体的总过程;他所谓人性指人作为存在物的最根本的属性。他认为天道与人性的内容是同一的,就是由於内在矛盾而引起的变易。
程颐的学说与张载有所不同,他断言天道和人道是同一个道。他所谓天道指自然的普遍规律,他所谓人道指人生的最高准则,他认为二者具有同一性。
不同意天人合一,强调天人分别的思想家是荀子和唐代刘禹锡。荀子宣称:"明天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至人即是最高的人格,最高的人格是懂得天人之分的。
刘禹锡提出天人交胜的命题,以为天是"有形之大者",人是"动物之尤者",天与人各有特殊的功能。
(三)人在天地间的位置
中国哲学中关於天人关系的学说虽可区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型,但是这两个类型的学说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观点。这就是,多数思想家都肯定人是天地所生的,而人在天地之间有卓越的位置;也就是,都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物,而人在自然界中具有与他物不同的优越性。
孟子说:"天之生民久矣",肯定人是天所生的。荀子宣称:"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合而万物生",也肯定人尽天地所生的。董仲舒说:"天地,万物之本也。地养之,人成之"。这一方面高度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一方面也承认人是天之所生。刘禹锡说:"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这是既承认人有治万物的能动作用,又承认人是天地所生。张载更以形象的语言说明天地与人的关系。他在《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把天人关系比喻为亲子关系,形象地说明人是天地所生的。
(四)人应该如何对待自然?
人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换句话说,人对於自然应持何种态度呢?这是人类生活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关於这样问题,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三种学说。第一是庄子的因任自然的学说,第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的学说,第三是《易传》的天人协调学说。
庄子认为自然界本来是和谐的美满的,及至人类有了知识,发明了若干技巧,於是自然界的和谐美满的状态被破坏了,人生的基本原则是消除一切人为,回到原始的自然。庄子的思想纲领是:"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荀子以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应是"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改造自然、利用万物,以提高人类的生活。
《易传》的《象传》中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原则,其主要含义是,调节自然规律的作用,协助自然的变化。《系辞传》提出"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理想原则。"范围天地之化"、"曲成万物",意义比较显豁,即调整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达到完满的成就。
《易传》中的《文言传》提出"与天地合德"的人格理想。《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先天而天弗违,後天而奉天时"。大人即崇高伟大的人格,其品德与天地相合。先天即在自然变化之前加以引导,後天即在自然变化之後加以顺应。既能开导自然的变化,又能适应自然的变化,这样就达到了天人的协调。
本文2023-08-21 04:18: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