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的祖先是先秦时代从中原移民过去的汉人后裔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越南人的祖先是先秦时代从中原移民过去的汉人后裔吗?,第1张

越南古代曾使用汉字长达两千年之久,《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大南实录》、《南国山河》、《平吴大诰》等越南古籍无不用汉字书写。越南阮朝的嗣德帝曾说“我越文明,自锡光以后,盖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丧、祭、理数、医术,无一不用汉字”。今天在越南的古代建筑和庙宇中还能看到看到很多用汉语书写的对联和和牌匾,越南人和中国人一样过春节、端午、中秋等佳节,越南武术深受中国南少林的影响,全世界下中国象棋的三个国家分别是中国、新加坡和越南。事实上在相当漫长的历史岁月长河中越南人一直存在浓厚的“小中华”思想:13世纪后期蒙古侵入越南,越南陈朝抗蒙将领陈国峻于1284年发表《檄将士文》,其中写道“汝等坐视主辱,曾不为忧;身尝国耻,曾不为愧。为中国之将,侍立夷酋,而无忿心!1334年陈朝太上皇陈明宗征讨哀牢,得胜班师后命阮忠彦刻摩崖纪功文,劈头就写道:“皇越陈朝第六帝章尧文哲太上皇帝受天眷命,奄有中夏,薄海内外,罔不臣服”。1804年红毛人来越南请求定居、通商,被越南君主阮福映拒绝并义正辞严地表示:“先王经理天下,夏不杂夷,此诚杜渐防微之意也。红毛人狡而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听其居留”。那么越南这种浓厚的“小中华”思想究竟从何而来呢?

原来中国古代在今天的江南、岭南地区生活着古越族,他们分布在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越族内部又分为于越、扬越、瓯越、闽越、南越、骆越等不同支系,合称百越。如今其他越族分支大多已融合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而且绝大多数就是融合在了中华主体民族汉族的血脉基因之中,事实上广东省的简称粤在古汉语中和越就是通用的,而今天的广东显然是以汉族人口居多的,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因为中原人口的南迁;二则因为当地越族的汉化。古代的南越包括今天的两广地区以及越南北部。

那么古越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现代越南有和古越族有什么传承关系?这个民族在历史上和中原文明有什么交集?越南历史始于旧石器时代,是百越部族中的骆越后裔。

不过这么自说自话,中原王朝是否认可呢?事实上越南和中国历史上其他藩属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两国文明的确是同文同种同根同源,而且在上千年的时间里越南就是中国郡县管治下的领土,而不是藩属国。纵观越南的整个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和中原王朝既交流又对抗的历史,事实上越南史籍所记载的这种交流和对抗的年代之久远可能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根据越南的野史传说:泾阳王具有“能行水府”的神力,并娶了“洞庭君龙王”的女儿,生貉龙君。其后泾阳王“不知所终”,由貉龙君“代治其国”。在传说中貉龙君“事神术,变现万端”,拥有法力,并能出入“水府”,又将领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教民耕稼农桑,始有君臣尊卑之等,父子夫妇之伦。”貉龙君“或时归水府”,人民须要帮忙时向他呼唤,就会“龙君即来,其显灵感应,人莫能测”。传说貉龙君娶神农氏帝宜之孙,帝来之女妪姬,两人生下一胞,“胞中开出百卵,一卵生一男,乃取归而养之。不劳乳哺,各自长成。秀丽奇异,智勇俱全,人人畏服,其非常之兆”,“是为百粤之祖”。但由于貉龙君是“龙种,水族之长”,要经常出入“水府”,便与妪姬商量:“吾将五十男归水府,分治各处。五十男从汝居地上,分国而治。登山入水,有事相闻,无得相废。”!妪姬带领五十位儿子居于峰州,推举“雄长者为主”,称号为“雄王”,并使用“文郎”为国号。

还是根据越南的野史传说:中国殷代时雄王因“缺朝觐之礼”,而招来殷王率来袭。正当大军压境时,仙游县扶董乡的一位三岁童子自动请缨,带领雄王军队来到殷军阵前,“挥剑前进,官军后从。殷王死阵前”,而童子亦随即“脱衣骑马升天”。其后雄王尊该名童子为“扶董天王”,立祠拜祭。

中国古籍里的越裳氏献白雉于周的说法,亦被越南传说所吸收——据《岭南摭怪》所说:“周成王时雄王命其臣称越裳氏,献白雉于周。”亦即是说当时统治越南的鸿庞氏王朝派出使节,以“越裳氏”之名,入贡于周。据中国的古籍记载:周公认为自己德行不足,于是退回了这次贡物,并赐以重赏,将来使送回。不过现在更多认为越裳氏其实是掸族。据越南古籍《越史略·卷上·国初沿革》所说:中国春秋时代的“越王勾践尝遣使来谕,碓王拒之。”亦即是说越王勾践有意招揽鸿庞氏的国君,但遭拒绝。所以今日越南民族的直系祖先和勾践的越国虽同属百越分支,但彼此并无统属关系。

公元前257年秦国灭亡古蜀国后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灭文郎国,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传说中的文郎国和瓯雒国是越南古代国家的雏形。据越南史籍记载:瓯雒国都城为古螺城,在今越南河内东英县,其疆域主要包括今越南北部一带,后一度扩张到中国广西、云南部分地区。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首都在今广州,越南中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由于南越国的疆域包括了今天中国岭南的两广地区和越南中北部,这也难怪嘉庆皇帝在听说阮福映打算定国号为南越时会怀疑其对两广暗藏野心了。南越国政权对越南进行了早期的开发建设,使中原的礼乐制度文明传播至此;与此同时南越国与海外也有相当的交往:主要的贸易港口有番禺和徐闻,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刘邦灭秦灭项后重新统一华夏,南越国开始向汉朝称臣,成为汉朝治下一个维持半独立地位的割据政权。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这一时期越南人本身就自视为汉人,出生于今天越南清化的姜公辅在唐朝官至宰相,从没有人质疑他的民族属性。

公元10世纪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利用中国的四分五裂局面,摆脱了中国的控制:938年的“白藤江之战”静海军节度使吴权击败中国割据政权南汉,939年吴权称王,史称前吴王,建立吴朝,这是越南脱离中国之始。但吴权只有称王没有建立国号,而且未能有效统治越南北部,直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才正式独立。北属时期结束之后的越南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并且仍未脱离中华文化影响,使用汉字,采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多个封建王朝。968年丁部领以武力征服境内的割据势力,建立国号大瞿越,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国号,两年后又自称皇帝,定都华闾,后来接受中国北宋宋太祖册封为交趾郡王,宋朝皇帝承认越南是自治的藩属国而不再是中国直接统辖的领土。

越南在政治上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后在文化上并未脱离中华文明的影响,依然沿用汉字和中国的典章制度。越南因为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因此在面对其他东南亚国家时有一种心理优势——越南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多以小中华自居,视东南亚邻国为蛮夷之邦并打着兴复华夏文明的旗号对邻国开战:1471年越南后黎朝灭占婆国,1698年越南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下高棉,由此奠定了现代越南的版图,所以严格意义上只有越南国家起源的北部交趾地区才是华夏后裔,而南部地区多系被越南征服的当地土著民族同化而来。

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风淳朴且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区,因此有“无山不有瑶”之说。瑶族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中国的瑶族人口为2853万(2010年),其中广西(171万),湖南(705万),广东(203万),云南(19万),贵州(44万)。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瑶族人口占比632%,为全国瑶族人口占比及密度最高的县,但至今还未成立瑶族自治县;湖南省江华县的瑶族人口25万多,为全国之最,被誉为神州瑶都。瑶族跨境而居,在越南、老挝、泰国北部也有广泛的分布。是越南的54个民族之一。越南瑶族人口在80万以上,是越南第9大民族。在东南亚国家排华的年代里,部分还飘洋过海移民到美国、法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瑶族的分支众多,语言差异大,有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等多种语言。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以26个拉丁字母形式,创造了瑶文,用拉丁字母来拼写勉语。现在已通用汉语。很多人能同时操壮语、苗语等语言。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瑶族人的长寿、美容与医术均有极高造诣水准。瑶医在治疗癌症、妇科病、风湿病、红斑狼疮、跌打骨折及毒蛇咬伤等病的效果,历来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瑶族多信奉道教和巫教,少数山区的极少数部分瑶民还擅长茅山巫术。广义瑶族:包括瑶族和畲族,都有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相同,一些语词相同,而且自古来畲族也自称山瑶、瑶家、瑶人等。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因为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瑶族人口数为2637421。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支系比较复杂,各地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 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由于长期与汉、壮、苗等族接触,各地瑶族一般又兼通汉语,部分兼通壮语和苗语。

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 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有多种自称和他称。如:盘瑶、 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瑶、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 0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