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简介
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中文名: 左丘明
别名: 鲁君子
国籍: 中国古代鲁国
出生地: 春秋时鲁国都君庄
出生日期: 约公元前502年
逝世日期: 约公元前422年
职业: 春秋时史学家
代表作品: 《左氏春秋》《国语》
人物简况人物介绍
人物生平
人物才华
人物思想
为人品格
世人敬仰
史坛巨匠家世渊源,学识渊博
情操高尚,君子之风
主要著作《左传》
《国语》
世系渊源左丘明与左史倚相没有血统关系
左丘明后人姓氏改左为邱
左丘明左、邱二裔与左、邱两姓的多源格局
人物故乡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
左丘明文化旅游区
人物简况 人物介绍
人物生平
人物才华
人物思想
为人品格
世人敬仰
史坛巨匠 家世渊源,学识渊博
情操高尚,君子之风
主要著作 《左传》
《国语》
世系渊源 左丘明与左史倚相没有血统关系
左丘明后人姓氏改左为邱
左丘明左、邱二裔与左、邱两姓的多源格局
人物故乡 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
左丘明文化旅游区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况
人物介绍
左丘明像(1)
春秋末期史学家。鲁国人(今山东肥城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略早于孔子。双目失明,故后人亦称盲左。相传曾著《春秋
左丘明著作(20张)左氏传》(或称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多以史实解释《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记事为主,兼载言论,叙述详明,文字生动简洁,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既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又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又著《国语》,分别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67年--前453年)周王室及鲁齐晋郑楚吴越诸国史实,偏重记述君臣言论,为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姓丘,名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汉代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 关于左丘明的故里,为现今的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左丘亦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 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他还撰写了历史名著《国语》,与《春秋左氏传》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公元前451年,左丘明病逝,葬于东衡鱼村东北处。647(唐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墓前建石坊。1530年(明嘉靖九年)明世宗封左丘明为“先儒”。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朱由俭封左丘明为“先贤”。1725年(清雍正三年)为避孔子名讳,奉旨“丘”旁加“阝”改为邱氏,今石横邱氏皆为左丘明之后人。
左丘明画像(4张) 根据存世的刘向《别录》佚文“左丘明授曾申”,以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所记“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等史料判断,可知左丘明的出生年代约与孔子晚年弟子曾参及曹恤等人大致相当。即左丘明在年龄上应为孔子的孙子辈,而约生于鲁定公在位的中期;而据《左传》、《国语》二书对于历史人物的称呼来看,可知左丘明应当卒于鲁元公在位时期。即公元前五世纪晚期。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有《左氏春秋》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
人物生平
左丘明像(2)
[1] 左丘明是姜子牙的支孙,世代居住在齐国的都城营丘,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淄一带。为逃避灾难,全家人先到楚国,后又辗转来到鲁国。 左丘明的祖父倚相是楚国左史。公元前506年,周天子率领诸侯讨伐楚国,为保存典籍,倚相带领子孙离开楚国来到鲁国,定居肥城石横衡鱼村。为使子孙后代不忘先人,他把姓氏定为老祖宗封地营丘的“丘”字。倚相把典籍献给了鲁国,以便保存下去。他的儿子亦通晓史事,被任命为鲁国的太史,后来左丘明又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继任鲁国的太史官。左丘明历经30余年写就的《左氏春秋传》,史称《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有着极高成就的文学著作。 左丘明晚年时眼睛出了毛病,不得不辞官回乡,不久就双目失明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使他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候的要闻和君臣容易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著名的历史名著《国语》。《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它与《左传》一起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公元451年前后,左丘明因病去世,并安葬于故乡肥城石横镇衡鱼村。[2]
人物才华
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亦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他还撰写了历史名著《国语》,与《春秋左氏传》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人物思想
作者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作者在叙述历史事实时,对于那些历史事件是鲜明地表现了他的肯定或批判的态度的。他所肯定的是那些符合于他的儒家的观点的东西。他肯定“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左传》隐公三年)一类的论理道德,他也从那些论理道德的观点出发肯定了“利民”②和“卫社稷”③一类对人民有利的东西。他批判了那些破坏论理道德的所谓“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破义”(《左傅》隐公三年)之类的所谓“逆德”,他也批判了统治阶级的骄奢*逸的败行。这部书在思想上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从这些方面表现出来。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亦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 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他还撰写了历史名著《国语》,与《春秋左氏传》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公元前451年,左丘明病逝,葬于东衡鱼村东北处。647(唐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墓前建石坊。1530年(明嘉靖九年)明世宗封左丘明为“先儒”。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朱由俭封左丘明为“先贤”。1725年(清雍正三年)为避孔子名讳,奉旨“丘”旁加“阝”改为邱氏,今石横邱氏皆为左丘明之后人。
为人品格
左丘明品德高尚,胸怀坦荡,深得鲁侯器重。现存于孔府档案馆的《左传精舍志·荐圣图》载:“赵师圣云:鲁侯欲以孔子为司徒,将召三桓议之,乃谓左丘明。左丘明曰:‘孔丘其圣人欤,夫圣人在政,过者离位焉。君虽欲谋,其将弗合乎?'鲁侯曰:‘吾子奚已知之?'左丘明曰:‘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为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与逃于重丘之下;羊相与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五年不制一裘,十年不足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矣。今君欲以孔丘为司徒,召三桓而议之,亦与狐谋裘与羊谋馐也。'于是,鲁侯遂不与三桓谋,即召孔子为司徒。” 左丘明深得世人尊敬和爱戴,孔子视其为君子,尊称其左丘明,谓之与其共好恶。《肥城县志》(清康熙十一年本)载:“乐正子春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也。'”是以《史记》称左丘明为“鲁君子”,肥城亦因此而获“君子之邑”之美称。《论语·公冶长》载:“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还与左丘明一起入周观史修《春秋》,《孔子家语·观周》载:“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入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其为表里。”
世人敬仰
左丘明墓
左丘明的品行和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左丘明逝世不久,人们即将他著述过的地方称作“左传精舍”,予以保护,并代有修葺。汉初,肥城置县伊始,就在县城兴建了“左传精舍”,并立重修碑以志。汉平帝时(1-6),《左传》初立学宫。东汉建武年间(25-56),《左传》复立。《后汉书·郑兴范升、陈元、贾逵、张霸列传》载:陛下知丘明至贤,亲受孔子,而公羊传谷梁传闻于后世,故诏立《左氏》。晋夏侯湛赋诗赞左丘明曰:“世乱谗胜,君子道忧。丘明达圣,致志《春秋》。微言逃难,旁行不流。庶几斯文,希志训猷。” 唐贞观二十一年(637),太宗李世民颁《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庙诏》,封左丘明为“经师”,从祀文庙。左丘明后裔为此植槐纪念,称“谢唐槐”。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赵恒,追封左丘明为瑕丘伯,授其四十七代孙丘芳衣巾,以主祀事。翌年,平阴县令王讽重修“左传精舍”并立碑详述追封之事。政和元年(1111)宋徽宗赵佶封左丘明为中都伯。宋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谓亦诗赞左丘明曰:“猗欤左氏,闻道素王。依经作传,微旨用彰。词有余韵,人镣末光。庆封锡壤,广鲁之疆。” 元集贤大学士致仕李谦、翰林承旨张起岩均曾为左丘明赋诗作赞,或曰其“文章史学之治”,或称其“盲於目而不盲目于心者”。明洪武四年(1371年)肥城知县丘明后裔丘思齐重修“左传精舍”。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朱厚璁追封左丘明为“先儒”,敕建墓门坊,并亲书“先儒之墓”。崇祯十五年(1642)明毅宗朱由检敕封左丘明为“先贤”。肥城知县王惟精与左丘明第六十四代孙丘云特辑订《左传精舍志》。《左传精舍志》设遗像志、本传志、祠墓志、艺文志、谱系志等五卷,清乾隆六年(1741)增 辑本现存于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档案馆。 清左丘明六十八代孙丘行键与六十九代孙丘玉洁捐资七千余两重修县学宫、痒门,咸丰皇帝书赠“敦崇名教”,以旌表其行。袭封衍圣公、孔子第七十代孙孔广启题赠“承先卫道”匾。清雍正三年(1725),为避孔丘讳,上谕除“四书”“五经”外,凡丘均加“邑”部为“邱”,丘明及其后裔的丘字均改写为“邱”。民初,丘氏后人闽杭清举人丘荷、台湾清进士丘逢甲认为雍正所为不公,呼吁去“邑”复“丘”,还祖先本来姓字。丘氏族人闻者纷纷响应,恢复了“丘”姓,而未闻者则仍沿用“邱”字至今。因此,丘与邱本是一姓,都是左丘明的后裔。乾隆十六年(1751),清礼部重新确认丘明之谪孙为世袭奉祀生,并赐祭田18亩。 左丘明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孔子与其同好恶,称其为君子,是一位品德高尚,值得尊敬的先儒、先贤。左丘明的著作及其学术思想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作为一部记述详备、论述精辟的编年史,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又是一部著名的军事著作,是我国历史经典之一。
编辑本段史坛巨匠
家世渊源,学识渊博
相传,左丘明是齐开国之君姜太公的后代。西周建立后,周公分封诸侯,姜太公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于营丘。姜太公死后,嫡长子丁公?继位,小儿子印依营丘居住,改姓为丘。丁公?死后三世,哀公即位。这时,纪国的国君与他不和,遂向周王进谗,挑拨哀公和周王的关系,致使周王一怒之下烹煮了哀公。哀公的弟弟静被立为诸侯,即胡公。哀公同母之弟山不服胡公,组织同党率领营丘的人马杀死胡公,自立为国君,是为献公。当时,印的后人娄嘉被迫随山参与了此次宫廷之争。斗争虽取得胜利,但骨肉相残,又背着弑君的罪名,娄嘉担心祸及己身,于是离开齐国投奔到楚国,出任楚国的左史官。那个时代的官职,往往是父死子继,所以古人常以所任官职为姓。娄嘉及其后人世代担任楚国的左史官,所以便改丘姓为左,长期在楚国定居下来。娄嘉的十二代孙倚相,史称“左史倚相”,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史官,在楚国政治地位较高。倚相生儿子成。成任左史时楚国发生争夺君权的内乱:楚公子比弑杀其君,随后又被公子弃疾杀死。为躲避内乱,成投奔到鲁国,做了鲁国的太史。成生子左丘明,袭父亲官职为鲁国的太史。 从姜太公封齐、庶子印以丘为姓,到娄嘉奔楚、改姓左氏,再到成避乱迁鲁,左丘明的先人经过了自“姜”而“丘”,由“丘”改“左”的姓氏转换,同时也经历了齐、楚、鲁三地的坎坷迁移,可以说是家世遥远、演变曲折。 左丘明的儿子瞻,精通儒道,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孙子启同样博学多才,长期做鲁国的大夫。四代孙诚是位超凡脱俗的隐士,才华出众。王莽新政时,曾召集天下学者为其所用,十五代孙起也受到招聘。起因不愿为王莽效力,担心王莽加害自己,于是改姓为丘,逃避到陶阳隐居起来。 清朝雍正三年(1725),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敬、避孔丘名讳,乾隆帝下令丘氏宗族改姓为“邱”。辛亥革命后,闽杭举人邱荷公及台湾进士丘逢甲倡议恢复原来的丘姓。这一提倡,得到了沿海、海外及山东等地丘氏族人的响应,“邱”恢复为“丘”。但也有不少人因没有得知此倡议而沿用原来的“邱”姓。这样,左丘明的后裔中,就有了左、丘和邱三个不同的姓氏,而且这三个不同姓氏的后裔中人才辈出。
情操高尚,君子之
画像石棺是一种采用线刻、浮雕或镂雕等雕刻技法,将图像或文字雕刻在石棺上的一种装饰艺术。在文物考古学的分类中一般把它归于画像石类,学术界称其为画像石棺。由于不属于平面绘画艺术范围,因此,美术史学家称其为“中国早期的雕刻”。
中国画像石棺从公元前二世纪启蒙发展至公元十三世纪,历经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演变,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其艺术风格、雕刻技术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史的一个侧面,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世界雕塑史的一席之地。折射出中国古代民间艺术家所独有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
汉代画像石棺,除少数部分是出土于砖室墓外,其他普遍存于汉代崖墓之中,特别是在四川地区。画像石棺按其所反映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类型:一是反映日常生产、生活等现实世界的场景;二是反映历史故事、烈女孝子等题材内容;三是反映未来世界,即理想中的天堂仙界的生活场景;四是各类动物、怪兽、仙巫传说或图腾;五是几何纹、花卉等装饰性图案。
一、西汉石棺石椁艺术
从文献以及考古发现看,以石为棺(椁)的葬制其实很早就已经在一些地区流行。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有:“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说明商周之际在蜀地就有石棺石椁之葬制。吉林辽源市东辽县平岗镇共安村出土的两具商周石棺,更进一步证实石棺这种葬制至商周时已较为成熟,但这一时期的石棺石椁由于出土数量不多,且基本上没有雕刻纹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处于萌芽状态。
到了西汉,中国画像石棺作为一门装饰艺术,才真正开始起步和发展。西汉早期的画像石棺,在纹饰风格上,表现为简单的门阙、穿璧、常青树、楼堂人物等内容。这一时期的石椁数量较少,主要见于山东邹城龙水、滕州庄里西、临沭曹庄、临沂庆云山等汉代墓地。如现藏于临沂市博物馆的一具石椁,为1984年临沂市册山乡庆云山南坡出土,石椁两挡头和两壁,用阴线雕刻,其中的西侧画像分为三格,中间刻一屋宇,垂幛悬挂,屋内两人相斗,左者持戟冲刺,右者执刀、盾抵御,屋外两侧各植一株常青树。左右两边皆刻玉璧纹,璧间饰不规则的多边纹、三角形纹(图1)。而石椁南壁挡头四周边饰阴线刻菱形纹、三角纹。中间刻两人,戴长冠,着长袍,腰佩长剑,相对而立,作交谈状(图2)。
西汉晚期,石椁墓的分布范围明显扩大,发现数量急剧增多,覆盖了整个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四川(重庆)地区也有部分出土。题材内容也逐步扩展,不仅刻画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如狩猎、出行、乐舞等图像增多,神仙、怪兽等内容也开始出现,尤以西王母、伏羲、女娲等的图像引人注目,还出现了历史人物图像,如老子、伯乐相马等历史故事与传说。总体内容不仅如此,单个石椁墓的图像比早期的墓也丰富了许多。山东邹城卧虎山、兖州农机学校、微山县微山岛、金乡香城蝈堆、江苏沛县栖山等地发现的石椁墓是其中的代表。这一时期的石椁画像无论是雕刻技法,还是题材内容都呈现出发展的趋势,并演变为画像石室墓。
例如,藏于济宁市汉任城王墓管理所的济宁市肖王庄一号石椁,长272厘米,宽90厘米,高86厘米,棺椁四周雕刻有乐舞、谒见、凯旋、双阙、和车马等图案,内容丰富,雕刻手法古朴,表现了死者对生的眷恋,希望将生前的奢华生活带到未来世界(图3、图4、图5)。
山东邹城博物馆所藏的郭里镇出土石椁,题材内容丰富,阴线雕刻有豫让二刺赵襄子等历史传说,有雷公、雨师、风婆、西王母等神仙人物,还有建筑、人物、制车、射猎、建鼓、百戏等日常生产生活,这些图案无不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神仙思想(图6、图7、图8)。
总之,由于现存于世的西汉时期的石棺石椁数量不多,能提供的信息有限,但我们也能从这些图案纹饰上窥见西汉古朴的石棺雕刻艺术,简洁的线条,古拙的装饰表现手法,为后来的东汉石棺艺术的大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东汉石棺石函艺术
东汉是画像石棺艺术发展的高峰,与西汉时期多由石板组合而成的石椁相比,东汉的石棺大都是以整石凿成,应是真正意义上的石棺。从发现和出土的数量来看,东汉也是最多的,基本上占据已发现石棺石椁的一半左右;而从分布情况看,东汉石棺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和重庆地区的河流沿线一带。
庄园经济的发展,以及平民化的出现,造就了东汉多姿多彩的画像石棺艺术。由于是就地取材,还有部分与崖体相连而“伴生”的石函,即崖棺。这些石函、石棺,大多是材质酥松的砂岩,这与川渝地区的地质结构有关,这种红色的砂岩分布广泛,利于开凿雕刻,使这类葬具的普遍使用成为可能。
东汉时期,厚葬之风愈演愈烈,原始的道教思想、神仙思想和奢靡享乐主义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反映在丧葬习俗上。从石棺的内容来看,涵盖了东汉社会的各个方面。
1 神仙人物及图腾崇拜
在佛教还没有传入时,当时的原始宗教崇拜,主要还是对自然图腾的一种崇拜,这一类主要体现在代表日神与月神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坐在龙虎座上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界西王母、各种祥瑞的珍禽异兽,以及代表方位镇守四方和避邪的四灵等。
伏羲女娲和西王母的艺术形象,是东汉时期石棺石函的主要题材内容。1972年,郫县竹瓦铺东汉砖石墓出土的一号石棺后挡,上刻人首蛇身两尾相交的伏羲女娲,左边的伏羲手执日轮,轮中有金乌;右边的女娲,手执月轮,轮中有桂树、蟾蜍(图9)。而二号石棺的前挡阴线雕刻坐在龙虎座上的西王母,头戴胜,饰灵芝,构图简洁饱满(图10)。
现藏于新津县文物管理所的四号棺,为2000年9月在新津县邓双镇龙岩村出土。其前后挡上雕刻的人头鸟身羽蒙、天鹿和六博、师旷鼓琴,无不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图11、图12),而四川博物院所藏的郫县二号石棺棺盖上,所雕刻的青龙白虎,动态十足,栩栩如生,是东汉石棺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图13)。除主图为青龙白虎衔璧之外,棺盖上还雕刻有牛郎织女图,这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最早的实物的图案;牛郎头上戴冠,用力拉着牛,织女头上梳双髻,长袖飘飘,面向牛郎手执绕线板,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夫唱妇随、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
2 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的市井生活
在汉代,休养生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实施,使得庄园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谷物堆满粮仓。《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充分反映出汉代统治阶层穷奢极欲的生活画面。
从藏于乐山麻浩崖墓博物馆的一口石棺上,我 们清晰地看见人们席地而坐开怀畅饮,各类豪华车马来来往往,表现出富豪们日常出行前呼后拥的生活画面(图14)。而藏于四川博物院的郫县一、五号石棺“宴饮、杂耍、乐舞”图(图15、图16)和“曼衍角抵、水嬉”图(图17)更是将汉代的市井生活,用线刻的艺术表现形式推向了极致,难怪《后汉书・仲长统传》里描述:“豪人之家,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妖童美妾,填乎倚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东汉奢靡的生活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大量表现农业生产、渔猎、养老等题材内容的画像,也广泛见于这一时期的画像石棺上。
3 历史故事与传说
注重礼仪与孝道,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二十四孝的出现,以及烈女、孔子与老子等历史故事和传说故事的大量出现,都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现藏于四川射洪县的一具东汉石棺,侧面雕刻有一幅“鲁秋胡戏妻和季扎挂剑”的故事(图18):在一树下,一女子身着长裙,正躬腰采摘树上的果实,树腰挂一竹篮,其身后一头戴冠,身着长衣,腰佩长剑,牵着马的男人,伸手作调戏状;马后一树上挂着长剑,一男正躬身作揖。
1999年在合江县城出土的一具画像石棺,现藏于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图19),棺的一侧雕刻了“董永侍父”的故事,图中左边一大树下一执杖的老者坐在独轮车上,其前一人,手执一锄,右边刻一辎车,车旁一御者,正赶马车前行。而新津县邓双镇崖墓出土的石棺一侧,表现了汉武帝封方士栾大为“天道将军”的故事(图20)。图中六人,其中二人,体生长羽毛,是古籍中所记载的“羽衣”。左第三人为汉武帝,跟随其身后手上捧笏的二人为侍者,左起第四人为栾大。
“孔子问礼”在东汉画像石棺中也多有发现,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的画像石函和新津县的东汉画像石棺上都表现了这一题材(图2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子问礼”石函,早年台湾学者的文章里曾介绍过,说这件东西毁掉了。其实,该石函早年因偷盗搬运方便被戳断为三段,偷渡出境时被截下,有所损害,加之风化等原因,断裂成大小不等的7、8块,一直未修复示人。2009年四川博物院因新馆开馆陈列展览所需,对其进行了修复,这件文物才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石函画面中的每个人物头顶上方都有人物的名字,整个图案分为三个故事情节,从左至右为:1孔子见老子:左侧有一执杖老者,榜题:“老子”,中间戴冠者向左侧老子问礼,榜题:“孔子”,孔子后方有戴冠执简者,榜题:“曾子”;2神农尝百草:左侧一人朝右方向上手执一草,榜题:“汝诵”,右侧有一人一手执杖,一手将草放入口中,榜题:“神农”;3内容不详:有二人相对牵手,左侧一人腰挂长剑,榜题:“郎麦少君”(已毁);右边一宽袍戴冠者,榜题:“东海太守”。
烈女的出现是夫权思想下的产物,其从一而终的烈女故事,作为封建礼教禁锢了中国妇女千百年来对爱情和婚姻的幸福追求,梁高行是其中的代表,歌颂了梁寡妇,夫早死不嫁,有人求妾,高行挥刀割鼻自刑的故事。新津县邓双镇崖墓出土的十三号石棺既表现了这一题材内容(图22)。图右二人,较胖者右手执镜,左手持一把小刀,正欲挥刀割鼻自刑,此为梁高行,身后一妇人。图中的持节者为使者,其左的扛幡者为随从。
上述这些例证,从侧面反映了东汉推崇孝道礼教的社会风尚。
4 装饰纹样
东汉画像石棺的装饰纹样一般以配角出现,少部分石棺用装饰纹样作主图,图案主要是几何纹、联璧纹、柿蒂纹等,这类纹饰大多雕刻在石棺的棺盖上,起装饰作用。现藏于泸州博物馆的一具石棺棺盖上的纹饰(图23),一头饰柿蒂纹,另一头饰青龙白虎。而合江县白来乡碾子榜村出土的一具藏于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石棺(图24),整个画面均刻联璧纹饰,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玉璧的重视与崇拜,而玉璧是礼天的,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
三、结语
两汉时期的画像石棺,是中国雕塑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中又以东汉时期的画像石棺艺术为最,其雕刻艺术粗犷豪放,充分展示了“汉八刀”简洁的雕塑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雄浑大气、灵动自然的艺术风尚。难怪一代大文豪郭沫若也感叹汉代的画像石棺是“巨人米克郎吉乐,壁画犹传创世编”。
汉代画像石棺艺术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东汉的政论家、文学家王符在其《潜夫论・浮奢篇》里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有这样的描述:“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缕玉。�梓鞭槽,良田造萤。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造起大�。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崇移上潜。”说明汉代厚葬之风的盛行,除了大量陪葬的物品外,还有对墓室的装饰,必然带动墓葬装饰上的攀比,加之一般民众的扩大化,在装饰上出现了不拘一格的形式内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代思想之活跃。同时,也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人们的生死观,即对死的恐惧、生的渴望和眷念,而其留下的众多题材史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为今人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和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中国自古三皇有七种说法:1 天皇、地皇、人皇;2 天皇、地皇、泰皇;3 伏羲、女娲、神农;4 伏羲、神农、共工;5 伏羲、神农、祝融;6 伏羲、神农、黄帝;7 燧人、伏羲、神农。
中国自古五帝有五种说法:1 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2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3 太皋、炎帝、黄帝、少皋、颛顼;4 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5 黄帝、少昊、帝喾、帝挚、帝尧。
中国古书上是把伏羲、女娲、神农作为三皇;把太皋、炎帝、黄帝、少皋、颛顼作为五帝。
民间认为三皇五帝是人类始祖,那么三皇和五帝指哪些帝王呢?
有许多说法,这里只举流传比较广泛的几种:
三皇 传说中的帝王,民间有多种说法,总之,在: 盘古、女娲、伏羲、神农、共工 之间;
五帝 传说中继三皇后的王者, 大部分史书记载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这无位。
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
①《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其说根据《国语·鲁语》对他们的赞誉而定。《帝系》为其编造了以黄帝为始祖的世系。《吕氏春秋》及《史记·五帝本纪》承用了此说。
②《战国策·赵策》与《易·系辞》提出的宓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人。《庄子》、《淮南子·淑真训》及《三统历》亦承此说。《通鉴外纪》反对三皇五帝说,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③《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亦同此说。王符《潜夫论》并将古代各帝王部分别纳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统之下。
④《世经》所编排的古史系统依《十二纪》与《月令》,在黄帝与颛顼之间有少昊,郑玄注《中侯敕省图》即加少昊于第一个五帝说,谓五帝有六人,俱合于五帝座星。然东汉以来《稽命徵》等之说,把黄帝升为三皇之一,皇甫谧《帝王世纪》从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为五帝。于是伪《尚书序》即据以将《世经》前面三名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接着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但梁武只有《通史》六百余卷,据陈立《白虎通疏证》,以为画像碑述可能是《武梁祠堂画像碑述》之讹,则此说仍出自汉人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黄",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我国古代有把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的传说,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说法颇多分歧。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伙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
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世本》、《大戴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而《礼记·月令》以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zhuān xū)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还有几种不同组合,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一些说法:
三皇
①燧(suì,读“岁”音)人、伏羲(xī)、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五帝
①黄帝、颛(读“专”音)顼(读“须”音)、帝喾(读“库”音)、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读“摇”音)、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伏羲,又称庖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始作八卦”,“作结绳而为网罟”。这是两件大的发明创造。当然,社会出现这样的新事物,是由于人们集体劳动的结果,而不会是某个“圣人”的恩赐。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那个伏羲氏族开始使用一种记事符号,又懂得制网捕鱼了。
女娲的主要业绩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老人家的工作,一切就序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界的艰苦斗争。
神农是传说个主掌稼穑(jià sè)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会农业开始发展的氏族名称。据记载,当初人们吃生肉,喝兽血,穿兽皮。神农认为人们这样生活下去,是难以维持的。于是,他“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当子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
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文书记载很不一致。他们活动的时代可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制,或原始社会末期了。
太皞,也称为太昊,姓风。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他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腮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传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不定居的游牧生活,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来,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
正是这个原因,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让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他命令大臣仓颉造文字,大挠造干支,伶伦制作乐器等等。这些传说不大可靠,我们只能理解为黄帝时代生产工具大有进步。
少皞, 也叫少昊,姓己,名挚,号穷桑帝,传说是黄帝的后代,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这个部落以鸟为图腾,有风鸟氏、玄乌氏、青乌氏,共二十四种。这可能是二十四个氏族合成的一个大的部落。少皞族是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
颛顼,号高阳氏,居住河南濮阳县一带,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古书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可能这是八个氏族。颛顼对九黎族信奉巫教,杂拜鬼神的风尚进行了治理,逼迫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后来,有个部落的首领共工对颛顼非常不满,愤怒地用头撞倒了不周山。顿时,撑着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绳子断了。于是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移动;地在东南洼陷,江河随之东流。这是说共工改造自然,成了胜利的英雄。
帝原指天帝。《荀子》中始有五帝一词出现。自西周至春秋战国,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于是在许多古帝王中,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④伪《尚书序》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⑤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哀悼日,细雨如泪;送葬者他的心会在途中破碎。清明节刚过没几天,2015年4月10日下午3点,年近百岁的溥任在北京一所老房子里因病去世,享年97岁。
对于世界来说,皇帝很少在社交活动中露面的s弟溥仁有一种神秘感。随着末代皇帝的去世末代皇帝溥仪的四弟溥任的弟弟,作为溥仪四兄弟中唯一留存的历史人物,,换句话说,为爱新觉罗的家谱。
我曾经当了四十年的小学老师。
任长得像大哥溥仪,但比溥仪小整整一轮。1918年9月21日,溥任出生在什刹海附近的皇宫——纸坊寨。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溥仪,年,已经从紫禁城末代皇帝的宝座上退位7年了。作为溥仪的四弟,任并非生来就与溥仪是溥仪和溥杰的同父异母兄弟。溥仪和溥杰是载沣第一个福晋瓜尔嘉所生,而溥仁是第二个福晋邓家世于年所生。邓家世生了两个儿子,四个女儿。
建国后中华民国时期,溥任帮助父亲载沣带头支援新中国建设,积极认购国债,发行了数千册珍贵古籍,如皇殿宝典二十四史、清实录、大清实录、大清会典、爱新觉罗宗谱、使德日记、燕都、醇亲王府回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等。
溥万万没有想到,1951年,当他的父亲投奔他的七哥家吃菊花锅,他突然感冒发烧,随即诱发尿毒症,于2月3日去世。然而,溥仁并没有辍学,继续接手这所竞争激烈的小学担任校长。1957年,公私合营时,溥仁把叶静小学连同全部房产交给了国家。但他并没有离开教育,先后在西板桥小学和长桥小学任教,并一度担任学校的财务人员,就这样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度过了近40年。靠着每月33,354元的微薄工资,蒲养活了五个孩子。直到年近七旬,浦仁才忍痛光荣地从长桥小学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
溥仁,皇帝在生活中一向低调的s弟,对皇室的过去也一直守口如瓶。但退休后痴迷于读史书,尤其在晚清史的研究上,颇有心得。溥仁经过几年的考证,认真整理了父亲载沣撰写的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并在古代圣贤教子篇等杂志上发表了胡同春秋、0、0等一系列史料。
我弟弟也有怪癖。很好。
遵循前辈们的喜好,溥仁一直喜欢欣赏古玩、字画,但从未参加过任何拍卖。熟悉溥任的人,都熟悉他的山水画。他的文笔古拙,书法尤其楷书。在他的晚年,他更加勤奋地写作。有一次笔者去参观的时候,他正在低头专心画画。当他看到我走进房间时,他立刻微笑着抬起头来,谦虚地说:嘿,我我不是在画画,只是在临摹。如果它这是一幅好画,它这是我的二哥溥杰。溥仁虽然卑微,但他的书画作品曾在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展出,深受海外华人的喜爱。
有人说他她是个怪人。——个怪人都有自己的怪癖。鲜为人知的是,溥任确实有两个怪癖。是的,如果出去兜风,一定要逛逛书店,然后买完书就回家,否则就不出门。第二,当你走出街门的时候,你总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脚。每次在路上看到石头,都会弯腰捡起来,拿在手里琢磨。看到这里,街坊里有人开玩笑说,四爷,你是在练腰功吗?有人不解地问,有什么宝贝四爷没见过?为什么执着于普通的碎石?
然而,如果你
帝他的书法已经绝版了。京津的许多景点,如苗丰西部的金顶苗丰,天津望海寺的大悲堂和什刹海的汇贤堂,都留下了溥仁书法墨宝,甚至古书0邀请他写书名。他一直热爱和支持老北京的传统文化。例如,在描述老北京胡同文化的——0一书由文史出版社出版之前,CPPCC西城文史委的一位同志幸运地找到了溥仁。看完之后,他觉得记述很客观,于是毫不犹豫地当场写下了书名,并郑重其事地亲自盖了自己的印章。
年,蒲用自己的书画作品筹集的善款设立了友谊奖学金,资助少数民族学校的贫困儿童。每当有人问起这样的善举,溥仁总是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点头称是。
普通居民是第四高手。
任师傅——这是附近街坊甚至北京人对溥任的亲切称呼。
多年来,溥任一直住在北京的老房子里,毗邻什刹海。小院虽然分为两个院落,但是院门的门楼年久失修,显得有点破旧。甚至当你踏入庭院,你会看到光秃秃的草地。几年前,一对初次见面的朋友去做客,觉得不能看不下去,于是他们热心地出资修缮了这座古老的门楼。
经常可以看到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在保姆的陪伴下绕着什刹海慢慢走着,平静地凝视着眼前水池里的残荷,久久不动。
无论从衣着还是日常生活来看,溥仁和他的邻居都没有什么区别。他性格内向,平时不不要和附近的居民来往过多。但是住在巷子里的人可以don’不要见面不打招呼。从来没有人把他当成一个与众不同的皇族。一个善良老实的人——,是街坊公认的。
即使在夫妻关系上,溥任也很谦恭贤惠。他的妻子金玉婷是清末前内务部长的孙女。不幸的是,1971年她因病去世,这让溥任无比孤独。1975年,一位年过五十但仍单身的优雅女子张嫁给了他。其实354世交张的父亲是天津著名收藏家张树成。他的祖父张仪是光绪年间的工部侍郎。清末,他随溥仁去了德国的父亲,载沣,担任参赞部长。婚后夫妻感情融洽,共同度过了20多年的恩爱时光。
经历过社会巨变的溥任,对皇族的演变有着透彻的了解。他经常说,人们不应该落后,要跟上社会的变化。每天,他喜欢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出去买食物和报纸,过着普通的生活,就像普通的邻居一样。
不用说,溥任和他的孩子都成了新中国的普通工人。他不止一次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说实话,虽然我们是皇亲国戚,但我家从来没有靠祖传大米对全家来说哪个最光荣!长子金在父亲溥仁多年的教导下,努力工作,被任命为崇文区副区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副主任成为艾辛吉罗家族的领袖。
简单的生活,已故的皇帝的兄弟
说到这里,也许人们可以我不相信。多年来,溥任先后向郭波、北京文史馆、承德博物馆等捐赠了清代画像、康熙古砚、溥仪书法作品等珍贵文物。总共至少有一千多块。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被挑选出来并投入拍卖,那将是无价的。但他下定决心,把它们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
像他的二哥一样,溥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当他参加文史馆的活动时,他大多没有不要坐汽车。短途旅行他总是骑自行车,而长途旅行他则乘公共汽车。在溥仁看来,平凡就是生活。事实上,这是一个皇帝不同寻常的生活实践他的弟弟一直在吃饭
年过九旬的溥仁,耳朵逐渐失聪,但仍坚持看报读书。起初,他让他的妻子张充当临时翻译与来访者交流。后来,即使他的妻子弯下腰大声说话,他也不能听不清楚,所以他简单地用笔写了笔记,以便与来找他的客人交流。写的时候,帝写的楷书还是那么工整细致。随着年龄的增长,溥仁他的视力差得多。他家想了想,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家里挂个小黑板。也许是当老师的老习惯,喜欢用粉笔。
每当夕阳西下,溥仁大多由保姆陪同走出院门,在京城四处游荡,这已成为老人多年未改的习惯。他称之为散步,有时从西口走出蓑衣胡同,溜达到西边不远的什刹海,绕上半圈,有时又漫不经心地绕到西皇城根。他的家人笑着告诉我,老人在那里看到明清遗留下来的断墙,看着新建的皇城根街公园,左顾右盼,像个孩子一样感兴趣。他甚至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一个劲儿地抱怨那颠颠儿和鲍保姆没别带我来这里。
才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又站了起来,戴着老花镜,研究着几百年前的城砖。然后,我继续在松柏间徘徊,不肯坐下来休息片刻。有时候,他一时冲动,可以绕着古老的钟鼓楼连续走上几个小时,直到陪他的保姆累得走不动了,但他还是不肯休息,仍然不管不顾地慢慢向前走。
在落后的时代,遇到特大洪水,是先祖们的苦难。但是先祖们的智慧是无穷的,面临灾难,不畏惧不退缩,一次次地在治水上取得重大胜利。而大禹治水也是先祖们治水成功的典型例子。
在大禹的那个时代,华夏大地各处都爆发了特别严重的洪水,在人民百姓的身家性命面前,治水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面对这么强势的洪水,首领尧也是束手无策,连连感叹:“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在这个紧要关头,大禹的父亲鲧挺身而出,被委以治水重任。
百姓将希望寄予鲧,而鲧为了治水也是尽心尽力,但很遗憾,鲧坚持着古老治水方法,哪儿洪水肆虐,就去修河建坝堵住哪儿。然而这样的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鲧一直没有将洪水有效的治住。
这时候,大禹挑起了治水重担。大禹仔细想了想,父亲采用古老办法,却治水失败,看来这样治水是很失败的,他得研究出新的办法才行。
抱着这样的目的,大禹用行动说话。在多次与洪水交锋而无果的情况下,大禹痛定思痛,终于研究出治水新法——疏通治水。既然堵不行,那干脆就“疏”,把洪水引到别处去就行了。就这样,在大禹的带领下,百姓们开始夜以继日的疏通水道,挖土劈山。终于,奋斗了13年之久,洪水被治理得非常彻底。
但疏通水道,挖土劈山,想来肯定需要许多工具吧,总不能徒手操作,那得坏掉多少双手啊!不过,在那个时代又没有锄头、铲子,那就奇怪了,大禹他们治水到底用的是什么工具呢?没错,就是画像里大禹手中拿着的像“叉子”一样的东西。
“叉子”?耒耜?
大禹挖这个疏通洪水的水道,没有趁手的工具怎么能行呢?不过说到工具,这个“叉子”可帮了大禹他们很大的忙。
其实,大禹手里拿的可不是什么“叉子”,而是当时大家普遍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耒耜。据《易经·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可见,这个耒耜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个木头棒子加上个比较粗的横梁,它的作用就是用来翻土,跟我们现在这个锄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个木头制品它比较容易坏,也不容易翻土,人们就改用石头制作耒耜,后来渐渐有了青铜做的,还有铁做的,先秦以前,耒耜一直都是人们农作的重要工具。
既然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农作工具,想来百姓们用得相当顺手,再说当时怕是也没有更合适的工具了,不用耒耜用啥。于是大禹和百姓们自然而然的就用耒耜去疏通水道了。
再加上,大禹身先士卒,总是把这个耒耜握在手中,刻苦工作,治水的同时,这个形象也就深入人心了。后世的石像,画像也都是大禹手握耒耜的样子。这样看来,这个大禹手里拿的还真不是“叉子”。
大禹治水,实乃精神
大禹治水,实乃功德无量,意义非凡。
在洪水肆虐的年代,百姓深受其害,这个时候,一个英雄敢于挺身而出,担任治水重任,他往往就会成为百姓的精神支柱,激起百姓治水决心与毅力。而大禹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仅仅是这样,他还治水成功了。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大公无:私,敢于创新,在自己父亲失败的基础上,研究出了变”堵”为“疏”的新方法,挽救百姓于洪水之中,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精神图腾,而这个图腾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后人去学习和发扬。
参考资料:
百科词条“大禹治水”
希望长寿甚至长生不死是许多帝王的心愿。君不见,灭六国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对于生死问题是多么地看重,而他与方士的结怨以及遣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事件,不仅关系到秦的兴亡,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甚至东亚今后的历史发展。
汉画像石
为了得到永生,不惜任何代价!从他们对不死的追求和付出的“代价”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和启示呢?让我们先从汉武帝的故事讲起。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执政期间,崇尚黄老之学,这种执政理念对于百废待兴的休养生息比较有利,也因此出现了“文景之治”,黄老之学得益于此而有较大发展。汉武帝执政后,尽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社会上黄老之学的基础已然形成,武帝本人也并非毫无受到其思想影响。而黄老之术中有一很大影响的一方面,就是关于神仙养生术。
神仙养生术在当时是与医药学并列的。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编修的《汉书艺文志》其中就列了四家,分别是:医经类、经方类、房中类、神仙类,其中医经类中就有《黄帝内经》的记载。而关于神仙养生类的书籍,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散佚,我们今天无法得知它们的内容。但是从当年汉代王室诸侯的生活活动中,却可以窥知一二。
汉武帝画像
回到汉武帝身上,在汉武帝即位后不久,他就大老远跑到泰山去顶登,试图与神仙亲密接触。毕竟是“天子”啊!但他真正大规模接触道士方术,是在宠妃王夫人死后。王夫人的死,让汉武帝意识到:原来死亡这么可怕。为了打破生与死的界限,汉武帝听信了不少方士的胡言乱语,也弄出不少荒唐事。
汉武帝十分宠信一个叫李少君的方士。李少君懂得炼丹术,向武帝上书说:“丹砂可以炼成黄金,这种黄金吃了就能成仙,可长生不老。”武帝十分感兴趣,又得知李少君其实已经几百岁,但看上去就像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般,就更加确信不疑了。传说李少君给了武帝长生不老的丹药秘方后,就告假辞归,后不久就病逝了。李少君还给当时的朝议郎董仲躬开过服食的方子,是用戊巳年生长的草、当地出产的油脂、黄精的根、野兽的脂膏、百花的蜜汁制成鸡蛋大小的药丸,只须吃上三丸,便能脱胎换骨、身轻如燕。这些事迹记载于《太平广记》当中。
不管这个故事的准确性如何,汉武帝崇尚方术和方药是无疑的。除此之外,汉武帝还重视药浴养生。内服加外养,可见武帝是多么重视自己的性命,多想再活五百年!
与汉武帝同时期的人物,还有他的叔叔,淮南王刘安。他组织门客编写的《淮南子》至今仍是经典古籍之一。刘安也是崇尚炼丹之人,无疑是想长生不老。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令人不死的丹药没炼出来,却误打误撞地发明了豆腐。是的,你没看错,豆腐的诞生竟是因为炼丹!所以,我们真的需要感谢一下刘安大人,冒着生命危险(丹药常常会致人死亡)为中华民族发明了豆腐这一美食!
此外,还有一位远在岭南的诸侯王——南越王赵,也是喜欢炼丹服食的人。笔者此番前往广州,特意去南越王博物馆参观了一番,没见到传说中的“金缕玉衣”,反而见到了五色药石。是哪五种东西呢?紫水晶、绿松石、赭石、硫磺和雄黄,颜色正好对应五行之色:青、赤、黄、白、黑。古人认为用这五种结合“天地之精华”的物质炼制丹药,可以长生不老。我们今天学习《伤寒杂病论》(一般认为成书于东汉末年),就会发现里面记载了紫石寒食散一方,仲景用它来治疗伤寒。其中用到了紫石英、赤石脂等多种矿物并一些草药而成。从它的名字和组成,我们无法不将其与丹药服食联系起来。而发展到后世,魏晋年间,服食“寒食散”是最流行的行为,因为这种用各种矿物炼成的丹药,人吃了以后十分烦热,必须穿轻薄的衣物、吃寒冷的食物、住在寒冷的房间里才能缓解。而寒食散致人残疾或死亡的几率十分之高,晋朝有个有名的针灸医生皇甫谧,就因为服食寒食散而落得残疾!
南越王博物馆中的五色药石,独家照片哦!
西汉的短命皇帝,海昏侯刘贺也十分重视养生,与他的祖先、爷爷、叔叔一样,渴求长生不老。在已发现的海昏侯墓中,出土有数量不少的冬虫夏草,联系到刘贺做海昏侯时的身体状况,便知冬虫夏草乃是为其虚弱身体的续命之药。冬虫夏草,中医认为能补肺益肾,化痰止咳。可用之于久咳虚喘、产后虚弱、阳痿阴冷等。可惜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之中,刘贺还是年纪轻轻就死去了,再多的冬虫夏草也不能实现他长生不死的愿望。那些珍贵的药物连同他的肉躯一同被埋在了黄土之中,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被认为大补的冬虫夏草
本文2023-08-04 03:53: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