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的祖宗或后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丁家的祖宗或后代,第1张

  来源:

  1、出自丁侯的后裔。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

  2、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其始祖为姜伋,以谥号为姓氏。

  3、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所以,后世的丁姓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姓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第8子康叔。

  4、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姓氏,称丁氏。

  5、历史上的西域(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人名中,最后一个字是"丁"的很多,进入中原汉化以后往往改姓丁。如《灵山房集高士传》云:"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老丁,祖父苦思丁,父为乌禄丁,又有从兄士雅漠丁,鹤年知自曾祖以下其名末一家皆丁字,不知何义,后世遂以鹤年为丁姓。"

  6、出自于氏所改。据《枫窗小牍》所载:"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后果得意。"

  迁徙与分布:

  秦汉时期,丁氏的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江苏、河南省境,同时已有迁至今河北、陕西、广西、湖北等省者。如,秦末项羽将丁公(名固)为薛人(今山东滕县南),刘邦部下丁义起于留(今江苏沛县);西汉时丁宽为梁人(今河南商丘南),丁外人为河间人(今河北献县东南),丁明为瑕丘人(今山东衮州东北);东汉时丁邯为阳陵人(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丁茂为合浦人(今属广西);东汉末,丁遵任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太守,在当地安家。三国、西晋时期,丁氏在江南分布更为广泛。如三国时魏国丁仪为沛人(今江苏沛县),吴国丁諝为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丁览为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丁奉为安丰人(今河南固始东南),后徙家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晋丁绍为谯国人(今安徽毫州),丁义为建城人(今江西高安)。唐初,有丁氏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北宋,有长洲人(今江苏吴县)丁谓,任崖州司户参军,其后裔分衍崖州(今广东崖县西北)及广州。丁氏入粤始祖还有:丁允文,南宋时开基潮州;丁肇宪,明初由潮州徙梅州;丁仑,明代徙丰顺。清嘉庆年间,闽粤丁氏有移居台湾者,此后又有人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

  历史名人:

  1、丁 敬:清代杰出篆刻家,善鉴别,爱好金石文字。诗、书、画俱工。尤擅以切刀法刻印,苍劲质朴,别具面目,开创"浙派",为"西泠"八家之首。

  2、丁汝昌:北洋水师提督。甲午战争爆发后,在黄海海战中受伤后仍指挥作战,后退守威海卫,当日军海陆围攻威海卫时,他拒绝投降,自杀身亡。

  3、丁 丙:晚清藏书家。喜藏书,沿用其祖"八千卷楼"为藏书室名。文渊阁《四库全书》散失后,他多方收集和抄补,撰有《善本书室藏书志》。

  4、丁 谦:清末地理学家,喜治历史上边疆及外围地理。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69卷。

  5、丁 恭:汉代人,曾任谏议大夫、博士。治有《公羊严氏春秋》。光武帝时,自远方来从学者达数千人,当时称为大儒。

《山海经》的内容: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其中《海外经》介绍了传说中的海外异国,如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国的风俗习惯,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人增长很多知识。

  《山海经》的内容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的作者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禹、伯益所作,大约出于周秦人的记载,不可信。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刘歆(最早可编者):(约前53-前23) 西汉末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刘向之子。成帝时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其父总校群书,讲六校传记。刘向死后,刘歆复任中垒校尉。哀帝即位,王莽荐举为侍中太史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继承父业,撰成《七略》,为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曾建议为《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设立学官,遭今文博士的反对。因得罪执政大臣,出任河内、五原、涿郡等地太守。王莽新政,累官至京兆尹,封红休侯、国师。地皇末(23),谋诛王莽,事泄自杀。明人辑有《刘子骏集》。刘歆上《山海经》表,约在汉哀帝建平年间(前6~前5)。

1 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东靠微山、昭阳两湖,与山东省微山县毗连,西北与山东省鱼台县接壤,西邻丰县,南界铜山县。地处北纬34°28~34°59;东经116°41~117°09。全境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1576平方公里。

沛县是汉高祖刘邦故里,素有“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之美誉。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沛县文化遗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泗水亭、歌风台、高祖原庙、射戟台等历史景点驰明中外。较高价值的文物藏品2000多件,其中,大风歌碑、汉化石像、汉代陶器等均为国家稀有文物。沛县民风淳厚刚毅,崇文尚武,是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唢呐之乡。

  2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沛县文物古迹众多。县博物馆珍藏文物两千多件,有原始人打磨的石器,又春秋战国时代的陶器,有汉画像石。沛县被列入省、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汉代大风歌碑、汉代范氏井、秦代琉璃井、汉代吕母冢、栖山汉墓群、汉代泗水亭、汉代吕布射戟台、明代张贞观墓、明遗民阎古古墓、清代晓明寺中西合璧建筑群等。

  沛公园 沛公园位于江苏省沛县新城区的中部,是连接主城区与副城区的生态景观湿地,由北京清华大学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规划占地6平方公里。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15公里。 沛公园

  沛公园是以入湖通道挖工庄河为轴心进行规划建设的,挖工庄河原为一条贯穿新城区中心,东接微山湖,集排涝、灌溉于一体的河流,河流两岸为农田和村落,地势低洼,一些水面大小不等的坑塘分布两岸,自然景色较美。沛公园有六大景区组成:即以观赏沿河两岸自然风光为主的水上游览区;以休闲垂钓、亲水观光为主的码头垂钓区;以登高望远、极目远眺为主的登山观景区;以湿地植被、野化农田为主的湿地保护区;以观赏田园风光为主的农业观光区;以休闲放松、回归自然为主的森林苗圃区。沛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我县增添一处亮丽景点,同时为老百姓提供一片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汉之源景区,也叫世界刘氏总会会馆。汉之源景区占地135亩,总投资5000万元,修建3个休闲广场,3座景观桥,1个亲水平台,5座亭榭;绿地面积达105亩,种植各类乔、灌木40000株,地被13950平方米,草皮60030平方米,配套完善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公园主要由世界刘氏宗亲总会会馆、樊井留痕、泗水飘香、鸿门轩、赤帝亭、古井奉茶等景点组成。其中樊井是汉代遗存,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樊哙跟随刘邦起事前煮狗卖狗肉非常出名,他杀了狗冲洗狗肉就是在这口井边。

  世界刘氏宗亲总会会馆为景区主体建筑,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由民俗文化陈列馆、世界刘氏源流馆、“大风歌”书法艺术馆、汉画像石精品展示长廊等组成。大家细细观赏刘氏会馆,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在这儿你可欣赏到众多书法名家题写的一幅幅《大风歌》作品,这正中的巨幅作品是武中奇的墨迹,那苍劲潇洒极富个性的笔墨让大家心灵感到震撼,大家可以揣摩出这位书法大家在挥洒这幅作品时心中一定激荡着当年刘邦唱《大风歌》时的情怀,不然,他那笔墨何以有如此的神采和情韵?

  众多的《大风歌》书法精品,悬挂的第一幅是毛泽东的墨迹。据说这幅作品沛人最早是在中国博物馆看到的。这是毛泽东书写送给他的女儿李纳的。毛泽东为什么要给他的女儿李纳书写刘邦的《大风歌》?这是很值得我们寻味的。据载:毛泽东曾七次来到徐州。这位领袖诗人曾向徐州的领导提出想到沛县看看歌风台,看看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唱《大风歌》的地方,后因当时道路不好,也或许是徐州的领导考虑到主席的安全,没能如愿。1995年,毛泽东的女儿李纳来了,那时的歌风台还在县文化馆内,李纳已人过中年,衣着十分朴素,她说她这次来沛县看歌风台,是为了圆毛泽东他老人生前想来沛县的这个心愿的。

  刘氏会馆布置的内容很多,汉家天下,刘氏源流。这是刘氏家族的多种版本的族谱。这是四百余年汉家大业中刘氏的诸位皇帝的石刻。这是从沛县出土的珍贵的汉画像石,站在这些被黄水掩埋后又重见天日的汉画像石前,恍若一步走进两千年前的汉朝。以石为纸,以刀作笔,先人的艺术,让冰冷的石头变得温馨而有生机。民俗馆是刘氏会馆的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的领导和游客来到这里,都感到非常惊叹。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诸如纺车、织布机、花轿、磨、碾、风箱、水缸、水桶、太平车、土车子、锄、犁、耩子等等,昨天还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工具,好像一夜之间,就被新的生活淘汰了。在这里,我们好像听到了历史的脚步声,恍惚又回到了昨天的农耕文明中。对于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他们来到这儿,对这儿的许多旧物都会十分陌生。如果再过五十年、一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后人会更加感到生疏。然而,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办这个民俗馆,它的作用,它的意义,我们无论怎样评述都不会过份。可以说沛县城巿建设的文化品位不仅在她的外部造形上,更涵蕴在她的深层的内容中,这个民俗馆就是一个内容。

  汉高祖原庙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回沛,宴父老,歌大风,当时为他在沛城南建了行宫,后称沛宫。刘邦去世后,他儿子刘盈继位即惠帝,惠帝五年(前190年)下诏,将沛宫改建为“汉高祖原庙”。前殿有高祖庙,后有寝宫,春秋享祭。历经两千多年,屡圮屡修,直至清末咸丰年间被黄河水患冲没,1996年重修。现庙门额为当代大书法家赵朴初题写,大殿“乐沛殿”为徐州书协主席王冰石题写。大殿塑高祖刘邦镏金巨像,两侧有两汉24帝画像。院中青松翠柏,立有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汉高祖原庙铭”碑。

  汉街 为十字形仿汉街,总长近1000米,石板铺路,两边全部为青砖黑瓦的仿汉建筑。古玩店、书画店相对集中于此,漫步汉街,可以观光旅游,可以休闲购物,可以品尝特色小吃,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仿汉商业街。

  吕母冢 即吕后父母的合葬墓。原墓封土极高,周围植苍松古柏,墓前有众多石碑、石龛、石翁仲,今已不存,“古沛八景”中“蔓草寒霜吕墓秋”的景象已不见了。樊井和吕母冢两处古迹县政府正准备重新修复。

  吕布射戟台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相互兼并。淮南王袁术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想先攻击刘备以夺沛县,再图虎踞徐州的吕布,派大将纪灵率精兵三万直取沛县。刘备名为豫州刺史,实只沛县一地,兵将不足万,自料不敌,便向吕布求救,吕布扎营西南。次日一早,吕布在营中设宴,召纪灵、刘备共饮,并劝双方罢兵。纪灵不敢应允,吕布怒令左右,植戟于辕门百步之外,说:“吾若一箭射中戟枝,当各散兵;不中可留决斗。有不从我言者,并力拒之!”语毕取箭登台,一发即中戟枝。纪灵惧怕吕、刘合力攻己,遂罢兵而去。这就避免了沛县境内的一场战祸,为此,沛人将此台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了下来。

  沛县汉城 沛县汉城 位于沛城中心地段,占地近千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汉城公园、汉街、汉高祖原庙、歌风台、沛公大酒店、春雨楼等组成,多是仿汉建筑,古色古香,古朴壮观,集餐饮游乐、购物览胜、访古探幽于一身。占地989亩,投资15亿元,由汉城公园、汉街、汉高祖原庙、歌风台、汉文化广场、滨水观光带、春雨楼等组成,是一座集游、购、娱、吃、住、行等配套一体的“城中之城”。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上的风景名胜区。

  汉城公园 占地508亩,陆面300亩,水面208亩,投资近5000万元。花木扶疏、绿草如茵、杨柳飘拂、松柏劲拔。少儿区的各类设施可供孩子们游玩嬉戏,青年区的舞厅和九迥廊可供舞蹈歌唱,老年区可供老人琴棋书画,水面可以观鱼、游泳、划船。两座虹桥把各区连缀起来,给人以迥环曲折、美不胜收之感。在苍松翠柏之中的小山丘后有老子的隐居著书处。公园核心部分为汉魂宫区,有汉阙、望楼、汉魂宫、沛宫、配殿、仙人承露台。各宫殿均有匾额楹联,为书法名家手书,组成了古意盎然、雄伟壮观的仿汉建筑群。东西两厢为碑廊,东为捐资碑廊,西为咏沛古诗碑廊,名家手法。汉魂宫下层深入地下,可供表演汉代歌舞。二层大殿有“汉高祖刘邦坐殿”蜡像群塑。汉高祖刘邦端坐龙椅,背后二宫女随侍,左前有一执圭常侍(俗称太监)。阶下右为萧何、张良、王陵、陈平,左为周勃、樊哙、曹参、韩信。君臣各俱情态,现商讨治国安邦大计状。汉魂宫四周墙壁用巨型青石浅浮雕镶嵌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更增加了汉魂宫的庄严肃穆。沛宫中央有巨型高祖头盔、宝剑、盾牌的雕塑,东西山墙镶嵌大型浮雕,西为垓下之战图,东为还乡歌大风图。汉魂宫和仙人承露台都有喷水设施,银色水柱和清滢涌流伴着音乐般的水声,令人赏心悦目。

  与汉城公园隔路相望的是汉街、歌风台、汉高祖原庙。这之间还预留着大片空地,错落有致地栽种着绿草花木,可容上万人聚集,被人们称作汉文化广场。

  汉宫区 为汉城公园七大景点之一,由汉魂宫、沛宫殿、东西配殿、东西望楼、仙人承露台、汉阙、碑廊等一系列汉代建筑组成,是典型的汉代皇家园林建筑。沛县汉魂宫取意于《史记》记载。刘邦日“吾虽都关中、万岁后魂魄犹乐思沛”。今人为弘扬大汉精神、于是1996年建造。汉魂宫上下四层、内有刘邦与群臣“金殿议事蜡像”、展览厅、演艺厅等。上右图为汉魂宫夜景。

  微山湖:从山东济宁到江苏徐州,有首尾相连的四个湖,即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被人们称作“南四湖”。在沛县境内的有昭阳湖和微山湖,湖岸线60余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现沛县人统称为微山湖。风光秀丽,景以水润,境以山幽。微山境内湖光、山色、岛屿、森林、 荷花荡、芦苇荡等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独特。微山湖 面积1200平方公里,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万顷芦苇荡莽莽苍苍,广袤壮美景象。大运河穿湖而过,纵贯南北,构成特有的“湖中运河”景观。微山湖水产资源丰富,有“日出斗金”之说。鱼、鳖、虾、蟹、藕、菱、苇等水产品种类繁多,在旱天又可浇灌两岸数万顷庄稼,千百年来两岸人民以湖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每当夏秋之季,莲叶接天,荷花映日,游鱼戏水,岸柳成行,无边的芦苇丛中,栖聚着各类水禽60余种。碧波荡漾,白帆点点,群鸟和鸣,渔歌互答,湖光山色,一派生机。微山湖的美,是一种天然的、综合了野趣与柔情的美。尤其每年六、七、八、九月份,湖中万顷野生荷花连片盛开,蔚为壮观,得到游客“黄山归来不看岳,微山归来不赏荷”之广泛赞誉,可谓神州第一荷花荡。

  微山湖还是革命圣地,抗日铁道游击队就是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抗战期间,刘少奇和陈毅就是从沛县的丰乐村被地下工作者护送过微山湖到延安的。陈毅还留下一首过微山湖的诗:“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这是一幅微山湖的夜景图,令人如临其境,而那一个“慰”字则写出了一个革命家豪迈的情怀。游了微山湖,大家还可以去微山岛看看,那儿有张良墓,张良可是汉初的三杰哦,是刘邦的军师,打仗,出谋划策都是他的,刘邦和他的关系就像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差不多。

  泗水亭公园:离汉城不远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公园。公园因有泗水亭和碑而得名。泗水亭为汉高祖刘邦“试为吏”时的遗迹。乾隆版《沛县志》谓“汉高祖为泗水亭长,即此亭也”。实际上是沛人为纪念刘邦任过泗水亭长,建亭作纪念的。《水经注》载:“县治南垞上,东岸有泗水亭”。《地道记》称“沛县泗水亭,亭有高祖碑,班固为文。”可见亭为汉代所建,亭中立碑,仍用班固原文。明代诗人王玙《宿沛县泗亭驿》诗有句“千古龙飞地,令人感废兴”。园内还有沛县的另一著名古迹琉璃井。琉璃井群众又称作八宝琉璃井,井石栏内有数不清的勒痕。有关它的传说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传说是秦始皇所凿。《史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东游,为压天子气,凿井浚沟,以断王脉。”对此,历代诗人都有吟咏。二是传说李三娘打水之井。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微时来沛县娶李三娘,国灭后三娘回到沛县,自食其力,在此井汲水灌田。三是刘邦回乡歌大风时,军队人多,把石栏勒出道道绳痕,明诗人阎尔梅诗曰:“军多汲尽琉璃井,无数绳痕泐石干。”以小巧玲珑、古香古色、江南风韵为特色、与汉城公园遥相呼应。公园内有“射戟台”、“泗水亭碑”等多处古迹,泗水亭碑记载了刘邦起义前在沛县的前半生,吸引了国内外汉学家纷沓而至。

  樊巷、樊井 樊巷即刘邦著名将领樊哙故里,后封舞阳侯,官拜左丞相。汉初到明代,樊巷是一条小吃商业街,热闹非常。樊井据说即樊哙时屠狗煮狗用水之井。故址在今北外环路南,月牙河东头,原巷已不存,井仍在。

  歌风台 原是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征服淮南王英布回乡宴父老歌大风的遗址。沛人为纪念这次盛典,“因台作宝”,后汉明帝来沛祭高祖原庙时,在台前立碑,命随行大文字学家,书法家曹喜大篆书《大风歌》 书法家曹喜大篆书《大风歌》,镌刻碑上,虽经近两千年岁月,黄水地震,碑上字迹剥蚀,但断碑仍在,台也屡毁屡建。现歌风台为1996年重修。台高近10米,台内设有《汉高祖胜迹展》,台上有刘邦汉白玉雕像,北部歌风殿内立有汉代歌风碑,元代摹刻碑和1984年摹刻碑及“汉汤沐邑”的大屏风。东西两廊为碑廊,台南部建了两层阁楼,成为汉城区至高点,登上顶层,汉城区种种景观尽收眼底,为全国最高大的台式建筑之一,整个歌风台,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公元前195年,沛人在刘邦唱大风歌处筑一高台,名为“歌风台”,歌风台历经沧桑,屡建屡圯。图中歌风台为1996年重建,面积12600平方米,台高10米,前楼后殿,布局匀称,雄浑壮观,台上有大风歌碑、刘邦塑像及两面二厢古今著名石刻作品,台内常年举办《刘邦圣绩展》《汉代文物展》等。

  高祖原庙 公元前190年,刘邦的儿子刘盈(汉惠帝)追怀高祖功德,诏令天下,兴建高祖瑞,特许沛县立“汉高祖原庙”。汉高祖原庙海内外刘氏寻根祭祖地方,庙内有刘邦金身坐像一座。

  沛县城雕 建于1996年,高22米,位于城南郑沛路入城处。四根巨柱擎起晶体圆球,金色巨龙环绕球上,象征着“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沛县正以腾飞的姿态奔向二十一世纪。

3刘邦

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皇帝。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

刘邦即位后,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等,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加重租税等,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他还剪除异姓诸侯王以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败亡,于是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他还接受娄敬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10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

秦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侵扰汉的边郡,高祖六年(前201),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险。此后,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他命萧何重新制订律令,即“汉律九章”。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对,只好作罢。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而逝世。

·周 勃

江苏省沛县人,西汉时开国武侯,被刘邦赐予列侯的爵位,时称:“绛侯”。

·夏侯婴

沛县人。开始在沛县县府的马房里掌管养马驾车。每当他驾车送完使者或客人返回的时候,经过沛县泗上亭,都要找高祖去聊天,而且一聊就是大半天。后来,夏侯婴担任了试用的县吏,与高祖更加亲密无间。有一次,高祖因为开玩笑而误伤了夏侯婴,被别人告发到官府。当时高祖身为亭长,伤了人要从严惩罚,因此高祖申诉本来没有伤害夏侯婴,夏侯婴也证明自己没有被伤害。后来这个案子又翻了过来,夏侯婴因受高祖的牵连被关押了一年多,挨了几百板子,但终归因此使高祖免于刑罚。

当初高祖带领他的徒众准备攻打沛县的时候,夏侯婴以县令属官的身份与高祖去联络。就在高祖降服沛县的那天,高祖立为沛公,赐给夏侯婴七大夫的爵位,并任命他为太仆。在跟随高祖攻打胡陵时,夏侯婴和萧何一起招降了泗水郡郡监平,平交出胡陵投降了,高祖赐给夏侯婴五大夫的爵位。他跟随高祖在砀县以东袭击秦军,攻打济阳,拿下户牖,在雍丘一带击败李由的军队,他在战斗中驾兵车快速进攻,作战勇猛,高祖赐给他执帛的爵位。夏侯婴又曾经以太仆之职指挥兵车跟从高祖在东阿、濮阳一带袭击章邯,在战斗中驾兵车快速进攻,作战勇猛,大破秦军,高祖赐给他执珪的爵位。他又曾指挥兵车跟从高祖在开封袭击赵贲的军队,在曲遇袭击杨熊的军队。在战斗中,夏侯婴俘虏六十八人,收降士兵八百五十人,并缴获金印一匣。接着又曾经指挥兵车跟从高祖在洛阳以东袭击秦军。他驾车冲锋陷阵,奋力拼杀,高祖赐与他滕公的封爵。接着又指挥兵车跟从高祖攻打南阳,在蓝田、芷阳大战,他驾兵车奋力冲杀,英勇作战,一直打到了霸上。项羽进关之后,灭掉了秦朝,封沛公为汉王。汉王赐与夏侯婴列侯的爵位,号为昭平侯。又以太仆之职,跟随汉王进军蜀、汉地区。

后来汉王回军平定了三秦,夏侯婴随从汉王攻击项羽的军队。进军彭城,汉军被项羽打得大败。汉王因兵败不利,乘车马急速逃去。在半路上夏侯婴遇到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收上车来。马已跑得十分疲乏,敌人又紧追在后,汉王特别着急,有好几次用脚把两个孩子踢下车去,想扔掉他们了事,但每次都是夏侯婴下车把他们收上来,一直把他们载在车上。夏侯婴赶着车子,先是慢慢行走,等到两个吓坏了的孩子抱紧了自己的脖子之后,才驾车奔驰。汉王为此非常生气,有十多次想要杀死夏侯婴,但最终还是逃出了险境,把孝惠帝、鲁元公主安然无恙地送到了丰邑。

汉王到了荥阳之后,收集被击溃的军队,军威又振作起来,汉王把祈阳赐给夏侯婴作为食邑。在此之后,夏侯婴又指挥兵车跟从汉王攻打项羽,一直追击到陈县,最后终于平定了楚地。行至鲁地,汉王又给他增加了兹氏一县作为食邑。

汉王立为皇帝的这一年秋天,燕王臧荼起兵造反,夏侯婴以太仆之职跟从高帝攻打臧荼。第二年,又跟从高帝到陈县,逮捕了楚王韩信。高帝把夏侯婴的食邑改封在汝阴,剖符为信,使爵位世世代代传下去。又以太仆之职跟从高帝攻打代地,一直打到武泉、云中,高帝给他增加食邑一千户。接着又跟随汉王到晋阳附近,把隶属于韩信的匈奴骑兵打得大败。当追击败军到平城时,被匈奴骑兵团团围住,困了整整七天不能解脱。后来高帝派人送给匈奴王的王后阏氏好多礼物,匈奴王冒顿这才把包围圈打开一角。高帝脱围刚出平城就想驱车快跑,夏侯婴坚决止住车马慢慢行走,命令弓箭手都拉满弓向外,最后终于脱离险境。以此功,高帝把细阳一千户作为食邑加封给夏侯婴。又以太仆之职跟随高帝在勾注山以北地区攻打匈奴骑兵,获得大胜。以太仆之职在平城南边攻击匈奴骑兵,多次攻破敌阵,功劳最多,高帝就把夺来的城邑中的五百户赐给他作为食邑。又以太仆之职攻打陈豨、黥布的反叛军队,冲锋陷阵,击退敌军,又加封食邑一千户。最后,皇帝把夏侯婴的食邑定在汝阴,共六千九百户,撤消以前所封的其它食邑。

夏侯婴自从跟随高帝在沛县起兵,长期担任太仆一职,一直到高帝去世。之后又作为太仆侍奉孝惠帝。孝惠帝和吕后非常感激夏侯婴在下邑的路上救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紧靠在皇宫北面的一等宅第赐给他,名为“近我”,意思是说“这样可以离我最近”,以此表示对夏侯婴的格外尊宠。孝惠帝死去之后,他又以太仆之职侍奉高后。等到高后去世,代王来到京城的时候,夏侯婴又以太仆的身份和东牟侯刘兴居一起入皇宫清理宫室,废去了少帝,用天子的法驾到代王府第里去迎接代王,和大臣们一起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夏侯婴仍然担任太仆。八年之后去世,谥号为文侯。他的儿子夷侯夏侯灶继承侯位,七年之后去世。儿子共侯夏侯赐继承侯位,三十一年之后去世。他的儿子夏侯颇娶的是平阳公主,在他继承侯位十九年时,也就是元鼎二年(前115)这一年,因为和他父亲的御婢通奸,畏罪自杀,封国也被撤消。

·周勃

(~公元前169) 中国秦末汉初名将。沛县(今属江苏)人。少时家贫。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跟随刘邦起兵,三年后,被赐威武侯,继升将军。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打赵贲,击败章平,围困章邯,屡建战功。楚汉成皋之战中,周勃先是留镇□关(今陕西商县西北)重地,后率军投入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主要战场作战。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周勃率军攻取泗水、东海两郡(约今安徽、江苏北部)。次年受封绛侯。继因讨平韩王信叛乱有功,升为太尉。后又率军击叛汉的赵相陈□、燕王卢绾,先后平定长城以南百余县。刘邦病危时嘱告吕后:“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史记·高祖本纪》)。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智夺吕氏兵权,诛吕氏诸王,拥立文帝,后官至右丞相。汉文帝十一年卒。

·

1 知恩反哺文言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攻,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编辑本段]译文 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肉。

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的站起来。

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会有杀人的念头。”于是给他们酒喝。

杀马的人都惭愧的走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

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咱们到了以死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

亡:丢失方:正在是:这是居:过了溃:冲破卒:终于即饮之酒:就给他们喝酒知恩图报的图:考虑。

2 知恩反哺 文言文翻译

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离开过她。

3 关于感恩的古文名句大全

1、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感恩的名言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关于感恩的名言警句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5、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6、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7、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8、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9、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10、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11、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肖楚女12、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13、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日本谚语14、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16、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日本谚语17、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中国谚语1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1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2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21、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2、知恩图报,善莫大焉。23、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24、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25、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2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27、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28、可怜天下父母心。2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30、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3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32、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33、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34、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35、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36、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7、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3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39、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40、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

41、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宝贵机遇。42、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爱的教育。

43、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闹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永恒回报。44、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

45、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46、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

4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4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庐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5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5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5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53、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54、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

——莎士比亚55、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56、茄子花朵朵结果实,父母话句句是真话。

——日本5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58、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59、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60、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61、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62、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

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63、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英国6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65、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66、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67、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法)罗曼·罗兰68、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69、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70、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71、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

——惠特曼。

4 知恩图报的古文翻译

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掉了,正在一起吃马肉。

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地站起来。

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不喝酒的人会死。”于是给他们酒喝。

杀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开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

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到了已经可以以死来报答秦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就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秦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打败晋国,并把晋惠公抓了回来!出处选自《说苑·复恩》《说苑》,西汉刘向撰。

刘向,西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曾领校秘书,本书就是他校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原二十卷,后仅存五卷,大部分已经散佚,后经宋曾巩搜辑,复为二十卷,每卷各有标目。

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分类纂辑先秦至汉代史事传说,杂以议论,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

一般以第—则或前数则为一卷的大纲,杂引前人言论陈说本卷主旨,以下便用大量历史上的实例加以证明。向又编有《新序》一书,性质与此类似。

由于书中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有的记事与《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荀子》、《韩非子》、《管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相出入,对考寻历史者足资参考。

有些古籍已经散佚,但《说苑》中却保存一二,吉光片羽,尤为可贵。如《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有《师旷》六篇,早已散佚,师旷的这段议论,疑即出自《师旷》六篇。

此类例子,还可找到不少。典故鲁宣公二年(公元前607),赵盾(谥号“宣”,后世通称赵宣子,晋国正卿)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打猎,住在翳桑。

他看见一人面黄肌瘦,就去询问他的病情。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赵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

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

后来,晋灵公(春秋时代著名昏君)想杀赵宣子,在搏斗中有一名武士突然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赵宣子得以脱险。赵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

赵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原来那名病汉武士,名叫灵辄,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侠士之一。

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寓意从秦穆公的角度:对待做错事的人要懂得宽容。

从杀马人的角度:知道自己受了别人的恩惠,就要去报答人家对你的恩惠。习题文章最后用“徳出而福反”一句,对秦穆公做了评论,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秦穆公是如何施恩于人,又获得回报。

骏马被人斩杀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众人食马肉致死,亲手给他们斟酒喝。后来秦穆公遭晋国围攻,得到食马人的救援,解除危难,战胜了晋国。

题目中“知恩图报”的“图”,解释为(考虑)文学常识《说苑》:西汉学者、文学家刘向编撰。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

官至光禄大夫、中垒校尉。曾受诏整理五经秘书、诸子诗赋等,前后几近二十年,撰成《别录》,这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

他编撰的《新序》、《说苑》,是分类撰编先秦至西汉史事。相关的名句1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2 饮水不忘挖泉人3 怀着感恩的心去做人做事4 千恩万谢5 感恩戴德 戴:尊奉,推崇。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6 恩深义重: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也作“义重恩深”。

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妆嫁来。

不想母亲叫孩儿陪伴,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

清;袁于今《西楼记;卫行》: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义重恩深难消受。7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也作“恩重如山”。褒义。

宋;刘攽《彭城集;次韵孙少述二首》:“君恩重泰山,未有毫发酬。”宋;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拔茅以征,冒处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无累月之淹。

恩重如山,感深至骨。”8 大恩大德: 恩:恩惠;德:恩德,好处。

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褒义。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异乡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补报。

5 关于知恩图报的格言或诗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萨克雷

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6 乌鸦反哺的故事原文

乌鸦反哺的故事原文如下: 很早以前,有一个孩子不孝敬爹娘,爹娘没有办法,只好把他交给舅舅。

舅舅是个放羊倌。他虽然没有文化,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很有办法。

他对孩子的爹娘说:“把外甥交给我吧,过一段时间他会回心转意,成为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的。”第二天,孩子的爹娘把孩子送到了舅舅家。

舅舅见了外甥,既不骂,也不打,二话没说,把一只羊鞭递给了外甥。 六月的一个晌午,太阳象火球一样烤着山坡,鸟儿都藏在树荫里不出来了。

舅舅也把外甥带到一棵大树下乘凉。这时,有几只小乌鸦在炎热的太阳下飞来飞去。

外甥好奇地问舅舅:“这几只小乌鸦不怕热吗?它们不停地飞来飞去忙什么呢?”舅舅指了指大树上的鸟窝说:“鸟窝里有一只老得飞不动了的乌鸦,正仰着头、张着嘴,等着它的儿女们一口一口喂食呢。要是没有这些懂事的小乌鸦喂它,它会饿死的。

老乌鸦自从生育了子女,它们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地觅食喂养自己的子女们。在老乌鸦年迈无法出去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便会出去寻找可口的食物孝敬老乌鸦,照顾老乌鸦,并且从不感到厌烦,直至老乌鸦自然死亡,这就叫:“乌鸦反哺”!外甥一边听,一边默默地低下了头。

停了一会儿,舅舅又说:“乌鸦还知道反哺、人难道就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吗?”外甥听了舅舅的一席话;懊悔地哭了,从此以后,他成了一个孝顺的孩子!

扩展资料:

乌鸦反哺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翻译为:乌鸦这种鸟刚刚出生的时候,母鸟会喂养它六十天,长大了以后,小鸟又回反过来喂养母鸟六十天。

乌鸦反哺的道理: 鸟类都知道长大后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何况是人类呢!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因为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孝敬父母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

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所以与西方文化不同,东方历史中执政者无不把“孝”,作为立国之本去美化,作为驯化子民的第一课,来大肆宣扬,它培养了一代一代对“父母官”顺与忠的奴才,甚至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