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和王国维谁厉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3收藏

陈寅恪和王国维谁厉害,第1张

陈寅恪和王国维是忘年之交,两人水平不相上下。

尽管两人的政治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是,由于学术渊源以及治学方法比较接近,彼此情趣也很相投,两人成为了学术心境最为相知的挚友。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陈寅恪走进了王国维的内心,成为他不可多得的知己。

陈寅恪先生少年便出国留学,因为他认为中国已再无书可读。陈先生列出过一张书单,是他所认为的中国的所有“原典”,大约一百余部。

这里的原典指的是最基础的书籍,比如《诗经》《尚书》,据先生自己的话说“中国真正的原籍经典(原典)也只不过一百多部,其余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互为引述参照而已。”先生所谓无书可读,应当是指的就是这些原典。

扩展资料:

陈寅恪先生有着“四不讲”原则,“前人教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由此可见先生的学识之渊博非常人所能比拟,这也佐证了先生说的自由之思想,不被任何人的言论影响,不被过去的自己束缚。先如今,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让我们可以接受到的学习与资讯更加充足了。

但是所带来的问题确实层出不穷,学术界的论文抄袭屡见不鲜,微博微信上的谣言更是屡禁不止。这时候需要我们做出什么行动,首先便是学习与生活中的独立思想,可以欣赏但绝不可以模仿抄袭。

在各种的谣言中我们更要学会独立思想,人云亦云无疑是最愚蠢的,只有拥有真正的属于自己的思想见解,加以理智的思考,才能看到事件的本质及其利弊。如果只能人云亦云无论是在学业,工作,生活上来说都难以有所建树。

自由思想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一位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国学大师。他在古文字、音韵、考古、历史、文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及文物鉴定上均有非凡的建树。他对甲骨文的研究是开创和奠基性的;他对古代戏曲、诗词、小说的研究具有着超越前人的里程碑的意义;他最早运用西方美学思想,极大地开拓、深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他在学术研究上所追求并坚持的独立意志和不受羁绊、束缚的自由思想,以及刚直不阿的学者风范,长期为人们所钦仰。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掩卷思之,漫漫的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看山看水”的三境界而剖析一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不会故意认错,以致说1是1,2是2,丁是丁,卯是卯。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绝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这里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好,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他们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也许事情会简单许多,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国维所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这第三境界,体味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悠悠岁月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没有结果而结果,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我们应当往第三种境界发展,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处去。其实凡事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了人应当看戏者,观棋者吗。也许别人是对的,但我们也没有错,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除了平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平静珍惜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关于王国维的书有很多《王国维文集》和《静安文集》两个内容差不多 都是收集了王国维一生的作品 很全面的《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部书 现在又很多版本 如果单纯想阅读的话 哪个版本就行不过我个人推荐你看上海古籍的《人间词话》和《惠风词话》的合订本,不过文字是繁体的。《人间词话译注》(增订本)这本书解释的很好,可以看看。在《王国维文集》里也有《人间词话》的。其他版本就可看可不看了。《<红楼梦>评论》这是王国维运用西方哲学,文艺美学写的一篇论文了,应该可以这么说。王国维运用的理论不少有生搬硬套的地方,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关注的。《文学小言》也很不错的,很短的。其实你找本《王国维文集》或是《静安文集》他的作品都能看到了,我只是了解他关于文学方面的著作,对于甲骨文,戏曲的研究了解的很少。 后人对他的研究,我给你推荐两本书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 这书很不错的,叶先生做学问没得说很棒。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 这本书内容很全面,也很有深度,基本上涵盖了王国维对于诗学的所有见解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