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家屯的风俗民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焦家屯的风俗民情,第1张

焦家屯民间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象璀璨的明珠点缀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光彩。在传统节日中,虽然存在一些落后和迷信的东西,但其主要作用在于丰富、调节人民的生活,加强人民群众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同时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对邪恶势力的厌恶情绪。正是这种内涵美,使一些传统节日久传不衰。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一些与人民生活联系淡薄的节日逐渐被淘汰,有的节日内容不断更新,抛弃其落后迷信的份,发展其健康有益的内容,逐渐成为人民的生产劳动之余庆贺丰收,改善生活,游乐嬉戏,追求光明的有益活动。 春节。俗称新年、阴历年,是我国汉族人民最隆盛的节日。殷商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开始,周从农历十一月,秦和汉初则从农历十月始。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尔后农历新年延续两千多年。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采用阳历纪年,以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沿用至今。

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村里大都请人写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村里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大好春光里,希望人丁兴旺,生活美好。

古时,立春这天,村里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民间俗称打春儿。《重修林县志》载:立春前一日,县官率属具威仪鼓乐,迎春于东郊,耕籍田,鞭土牛,具五辛盘,食春饼。颁送芒神、土牛画像,曰迎春。远近观者如堵。民国后礼废。民间于是日食薄饼、萝卜丝谓之咬春。春饼是用白面烙成的,吃时,要在里头卷上以凉拌菜为主体的丝状菜肴(原来是丝状的,或加工成丝状的)。立春时把春饼和生菜等食物装盘,便叫做春盘。因为咬春活动的盛兴,因此赠送春盘,旧时也是立春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据传唐代以前就已有了。《四民月令》载: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吃春饼、吃萝卜的咬春习俗,始源于两千年前的五辛盘。所谓五辛盘,就是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儿的蔬菜(葱、姜、蒜、韭菜、萝卜)。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是夜,张灯结彩,猜灯谜,观焰火,吃元宵,赏月赋诗,相沿成习。隋、唐、宋以来,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参加歌舞得常达万人,自昏达旦,至晦面罢。过罢年以后的节日中,正月士五是特别热闹的节日。人们过年的余兴未尽,又迎来了灯节。人们把正月十五当小年过,一是吃扁食,二是点灯盏。这天晚上吃罢饭后,各家各户开始点灯花。将预先用绵纸做成的直径二三厘米的数十个甚至上在个灯蓊,盛在碗里,倒入香油搅拌,用筷子夹出点燃,门礅上、石条上、平棚上、墙头上、水道眼儿、厨房、门旮旯、院落四周、中间、门里门外,到处都放着点燃的灯花,灯光如昼,清香扑鼻。地上灯花起舞,天上明月高照,群星闪烁,使人有一种子如入仙境之感。1950年以后,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间开始耍灯笼,有转灯、龙灯、花环灯、跑马灯、沙灯、丰收灯,并且向神化偶像灯发展,奇巧百出,五彩缤纷。尤其是县城,文化馆组织的灯展更为精彩,观灯的人群水泄不通。

十五这一天的烟火也十份壮观。烟火由民间各区以一个大村为首筹办,十五前开点老杆。老杆上的各种做事,都用烟火表现。届时,远远近近男女老少,观者如集。老杆一点,两个多小时才能完结,上元这天,民间的各种文艺活动出串演比赛,热闹非凡。 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历来对龙特别崇拜,村村建有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民间有很多龙的传说:龙于头年的冬至蜇潭,来年的二月二抬头升空,开始它行云降雨的工作。春雨贵似油,人们希望龙多给下几场。敬龙活动久传不衰。

这天一早,人们做的头一桩事就是龙抬头。不管是集体的磨还是个人的磨,争先恐后地到石磨跟燃纸,上香祭供,并用磨塞子将石磨支起来,让龙抬头,因为两个磨眼之间有一条刻凿的龙,人们以磨为青龙。然后到池边、井边、河边投石,告知龙王,今天是二月二,赶紧抬头升天。晚上,大人挎篮子,里面盛满草木灰,先在墙跟撒一缕,再到打麦场的专访撒个很大的圆圈,象征风调雨顺,粮堆如山。

二月二,喝龙茶,引的钱,往家爬。这是民间的一种普遍信仰。

二月二龙抬头,忤逆媳妇发了愁。这是林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传说民间有一农妇生了一个独生子叫李原,因生活所迫,李原经常外出,家中留下老母和其妻王**,每当李原外出回来后,其母都要向儿子哭诉媳妇不让吃饱的事情。二月二这天,李原责问其妻王**,王**却硬说婆母昧了良心说瞎话。为了取得丈夫的信任,她就端扁食喂狗充母食,中午将煮好的扁食,由李原在灶边看着,王**亲手送至。李原问其母是否吃饱了扁食,母说没有吃。李原很生气,王**却骂婆母昧良心,闹得李原黑白难分。此事龙王夺云中看得很清,一个响雷,将狗和王**劈死,扁食从狗肚里溢出来,李原才恍然大悟。这个故事告诫忤逆媳妇要孝敬老人,不敬老人,天理不容。这天,民间很少有婆媳闹气的现象。 三月清明节这天,村里民间流行祭祖的活动。它既有怀念先人,勉励后代之意,也可借此大量植树造林。这天在坟头植树,让先祖功德荫庇后代,也有百年树人之意。

这一天,人们一早就要采柳枝,插至所有门上,孩子们还用柳条编成帽栲栳戴在头上。此俗从晋文公重耳祭介子推故事演化而来。原为清明的前一日,寒食节所做,后被并入清明节。除此之外,家家户户还要举行祭祖活动,县城以北由家中女人做点好汤,掂到坟上,倒在坟头,上香点纸。县南则禁止女人到坟上(如女人上坟,视其没有后代),而先将白纸拿至六外剪成方块,曰鬼单衣(不准在家剪,以示阴阳有别),然后由家长带领男后生去上坟。先将块状纸单压坟上(单压为单衣,双压为棉衣,每个坟上压的白代要象人形状),然后上香点纸钱(木刻板印的钱),叩拜后点鞭炮,还要用新土将坟墓重新护一遍。1950年以后,除上坟之俗沿习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墓、陵园凭吊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林州民间称五月单五。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民间传说此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但此节并非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才有之,而在这之前就有了。林州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五月五采艾淋浴和服用之习,这和西汉戴德《大戴礼》:五月五日,蓄兰为淋浴,屈原的楚词俗兰汤兮芬华与此是相吻合的。这说明端午节的一些活动,早在屈原投江以前已在民间进行。只是到了宋朝,朝廷追屈原为忠烈公,并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才晓喻全国纪念屈原。

林州民间,每逢此节有采艾之人俗。据说太阳出前的艾性凉,可以驱邪,太阳出后的艾性热,容易招邪,故天不明就要上山采艾,甚者有赤肚采艾的。采回来的艾先拿一束插在大门门首祈求驱灾避邪,剩余的艾人们将它拧成长辫子挂于屋檐下晒干,供日后作药用。可煎熬淋浴舒筋壮骨,也可煎熬服用祛风,还是山里人点燃熏杀蚊子的必备品。吃糖糕,改善生活是这天的生活习俗。

端午节,正当盛夏之初,虫害将兴,农忙季节将到。端五的风俗实与防病、治病、除虫害和讲卫生有关。采艾活动,就包含有直接同灾害、疾病作斗争的性质。这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这些习俗虽然有的被宗教利用以愚弄人民,但不应和劳动人民的朴素、良好的愿望混为一谈。 农历六月初六,古为天祝节。进入六月,天气返潮,食物易于发酵。民间开始用大麦造曲,以作醋、酱酵母。妇女们还特别注意翻箱晾晒衣物,以除潮气。六月初,正值谷子抽穗阶段,人们盼雨心切,习惯聚集地头观看长势,有六月六,看谷秀和大旱不过六月六之谚语。

六月正值酷暑天气,许多习俗都与消夏抗暑,卫生保健有关。 林州民间认为七月七日夜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间。牛郎“河鼓二,俗称牵牛星,织女即天孙。传说二星羡慕人间生活,违背天规偷降人间配成姻眷并生下两个孩子。天廷得知,收回织女,牛郎担着两个孩子追赶织女,快赶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划了一条河,把他们夫妻2人隔在两岸。从此以后,夫妻两地分居,隔河相望,深情脉脉,无由以达。喜鹊同情他们,约定每年七月七,飞到银河上以身搭桥,让这对恩爱夫妻见上一面。每年的七月七易下蒙蒙细雨,人们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流的泪水。

这天夜里,姑娘们都愿向织女求教,请她到人间教自己做活儿。多是7个姑娘凑在一起,对上7种礼品,做7个大扁食,内包7种用夹竹桃叶剪成的针、剪子、弹花锤、织布梭等7种工具,口唱:年年有个七月七,织女姐姐俺给你送饭吃。教俺巧,做对花鞋送你老。教俺拙,用个红圪针扎你脚。7个针,7根线,7个姑娘都教遍。打东墙,望西海,织女姐姐送巧来。唱完紧闭双目,背过身去篮子里摸一个大扁食,谁吃的里面有那种针线工具,谁就是这样活儿未来的能手。在游戏中,她们得到了愉快,增强了信心。它和乞巧的习俗融合在一起,显示出林州妇女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向往美好生活的乐观精神。1950年后,此俗消亡,变为妇女们抱着小孩,围坐在庭院中观看银河讲论天机。女知识分子有的诵起少游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仍顾雀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寄托情思。

从牛女神话演变而来的广大妇女乞巧习俗,表达了她们对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曲折地反映出旧社会妇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此风久传不衰。 农历七月十五,林州民间说是牲口节。是日,有牲口的人家要做羊羔馍上供。此馍用白面做成羊羔形蒸熟,中午上供后食用,还要放鞭炮,庆贺六畜兴旺。这天停止使用牲口,并于晚上做一锅炒米汤给牲口喝。所谓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顿炒米即指此。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在财主家放牛,每天不叫吃饱。有年七月十四夜他和伙伴在山上杀了1头牛吃。为了应付财主,他把牛尾巴插进山缝,谎说牛钻山缝了。次日财主来山上一薅牛尾巴,真的哞哞地叫了几声。从此以后,每年七月十五,便成了牲口的生日。这天东姚、任村等乡还相继兴起了点花山和对鞭活动。

每年七月初,牛倌们便要在山坡上用乱石垒成石窑,内装秸草,排成一溜。妇女们在家里要用白面做枣花糕,到七月十五上供。男青年用麻、桑皮、碎布条拧成鞭子,准备和外村对鞭。

七月十五的晚饭后,明月刚刚升起,牛倌们即登上山头点燃装好的秸草,和方八邻近村庄比谁的火苗高,燃的时间长。这时,方圆数十里的各个山头火花相映,形成花山。

山下的打粮场上,浩大的对鞭队伍(每人取一把做好的鞭子)众人喊:一--二,××家(村),对对鞭!叭!叭!鞭声顿起。对方村庄听到呼喊自己村时,也要回喊对鞭,依此类推,村村相对。

七月十五夜,明月当空,花山辉映,鞭声清脆,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七月为一年秋季节令之始,秋收在望。上述习俗反映了这个特征,秋耕时是牲口最劳累的时期,让牲品过节,实际上是人们事先把它调养好以准备秋耕;点花山预祝秋季丰收;对鞭是练习鞭技,准备秋耕鞭牛。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此节两汉时已具雏形,其时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开元遗事》载: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明刘侗等所著《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是夜,明月悬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亮的夜晚。旧时林州民间这一夜,家家户户举行拜月、赏月活动。拜月时将事先准备好的大个儿苹果和圆月饼4个摆列到院中的供案上,面对明月上拜。举家老小围坐院中,观赏角盘似的明月,大人们从圆月中产生一种稳定、和谐、圆满、团聚的感觉。小孩儿边吃月饼边哼小曲:明奶奶,上锅台,请**,喝茶来……老人们向儿孙讲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等神话故事。

中秋节是林州民间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有兴无衰。这个节日因建立在人们对自然美--月的审美心理基础上,超越了时代和地域,增加了无穷的活力。 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经测出了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解释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代我国对冬至节很重视,《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要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恭贺一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林州民间是日家家户户吃扁食,有吃扁食能防冻耳朵之说。

冬至节后,严冬来临,旧时穷苦劳动人民时光更难熬了,一般殷实之家也很重视这个节令。冬至后农民非常重视看雪。一九雪,九九皆有雪。从农事讲,越冬作物极需冬雪保持地温、墒情。此时地里能大冻,二麦敛藏必固。如缺雪必致来岁多虫害。天气过暖。果木开花,就难望丰收。雪大就可以冻杀害虫,来年农业丰收有望。这是林州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经验。

林州民间的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阴历年",是我国汉族人民最隆盛的节日。殷商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开始,周从农历十一月,秦和汉初则从农历十月始。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尔后农历新年延续两千多年。清宣统三年(公元1916年)辛亥革命后,采用阳历纪年,以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沿用至今。

一、过年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 ,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 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31123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二、打春鞭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大好春光里,希望人丁兴旺,生活美好。

古时,立春这天,林州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民间俗称"打春儿"。《重修林县志》载:"立春前一日,县官率属具威仪鼓乐,迎春于东郊,耕籍田,鞭土牛,具五辛盘,食春饼。颁送芒神、土牛画像,曰迎春。远近观者如堵。民国后礼废。民间于是日食薄饼、萝卜丝谓之咬春。"

春饼是用白面烙成的,吃时,要在里头卷上以凉拌菜为主体的丝状菜肴(原来是丝状的,或加工成丝状的)。立春时把春饼和生菜等食物装盘,便叫做春盘。因为咬春活动的盛兴,因此赠送春盘,旧时也是立春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据传唐代以前就已有了。《四民月令》载:"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吃春饼、吃萝卜的咬春习俗,始源于两千年前的"五辛盘。"所谓"五辛盘",就是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儿的蔬菜(葱、姜、蒜、韭菜、萝卜)。

现在,鞭春、咬春和五辛盘在林州民间虽已消失,但立春看风云,占天候,预卜丰收,却成为人们的新习俗。

三、正月十五闹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是夜,张灯结彩,猜灯谜,观焰火,吃元宵,赏月赋诗,相沿成习。隋、唐、宋以来,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参加歌舞得常达万人,自昏达旦,至晦面罢。林州民间,过罢年以后的节日中,正月士五是特别热闹的节日。人们过年的余兴未尽,又迎来了灯节。人们把正月十五当小年过,一是吃扁食,二是点灯盏。这天晚上吃 后,各家各户开始点灯花。将预先用绵纸做成的直径二三厘米的数十个甚至上在个灯蓊,盛在碗里,倒入香油搅拌,用筷子夹出点燃,门礅上、石条上、平棚上、墙头上、水道眼儿、厨房、门旮旯、院落四周、中间、门里门外,到处都放着点燃的灯花,灯光如昼,清香扑鼻。地上灯花起舞,天上明月高照,群星闪烁,使人有一种子如入仙境之感。1950年以后,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间开始耍灯笼,有转灯、龙灯、花环灯、跑马灯、沙灯、丰收灯,并且向神化偶像灯发展,奇巧百出,五彩缤纷。尤其是县城,文化馆组织的灯展更为精彩,观灯的人群水泄不通。 32123

十五这一天的烟火也十份壮观。烟火由民间各区以一个大村为首筹办,十五前开始"点老杆"。老杆上的各种做事,都用烟火表现。届时,远远近近男女老少,观者如集。老杆一点,两个多小时才能完结,上元这天,民间的各种文艺活动出串演比赛,热闹非凡。

33123

红旗渠风景名胜区

红旗渠青年洞

红旗渠风景区包括红旗渠青年洞、络丝潭、分水岭等景区,位于林州市任村镇,是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红色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市场秩序最佳景区、国家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州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工程不仅工程浩大,而且建筑工艺高超,通水40年来,仍巍然屹立在太行山上,至今建筑专家们还称赞它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典范,成为林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太行大峡谷风景区

中国林州太行大峡谷

太行大峡谷地处林州市石板岩镇境内,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青崖如点黛,赤壁若朝霞,树翳文禽,潭泓绿水,景物奇秀,为世所称”,太行大峡谷景区四季景色各异,令人神往。

太行大峡谷景区由桃花谷风景区、王相岩风景区和太极山风景区组成,景区实行通票制。峡谷内民宅建筑就地取材,石街、石院、石墙、石柱、石梯、石楼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令人寻味。太行大峡谷景区交通便捷,接待设施完善,是休闲养生、滑翔攀岩、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太行大峡谷景区有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太极山,千古之谜猪叫石三大奇观。有太行之魂王相岩,潭深谷幽仙霞谷,晋普龙洞小洞天,原始森林太极山,亦真亦幻仙台山,鬼斧神工鲁班豁,华夏—绝桃花瀑,太行平湖南谷洞(刘秀湖)八大景观。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纪念馆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总长515米,分别是老馆的92倍、87倍和16倍。新馆集300张、实物1000件、展柜15组、雕塑9组、灯箱5组、投影2组、场景4组、沙盘2组、真实山体塑型1290平方米、触摸屏6组、电子签名1组、振动平台1组、运用空间环境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灯光艺术、多媒体艺术、艺术、场景模型艺术、影像艺术等八大手段来展示展览。

2014年5月1日,红旗渠纪念馆新馆开馆。新馆在老馆西侧,以红色为基调,造型似灵动渠水。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声、电、视频,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与老馆相比,其展厅面积扩大了8倍,展示手段在原来、文字、实物的基础上融入多媒体、4D动感、空中悬浮、智能触摸等现代表现形式。

黄华山风景区

黄华神苑是国家3A级旅游区,位于林州市区西6公里处的林虑山主峰东侧,山清水秀,云蒸霞蔚,风光旖旎,煞是壮观,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汇古今奇观于一山。有“黄华流水颠倒颠”、“悬流千尺进珠帘”、“酷暑藏冰冰冰洞”等七十二胜景。有战国时期的赵国长城、黄华会馆,东魏高欢避暑宫,隋代的觉仁院,宋代的王母祠、慈明院,明清时期的水帘亭、黄华中院、玉皇阁等建筑群;有金代著名书画家王庭筠在此隐居时创立的黄华书院及历代著名诗赋碑碣七十余通;有石塔群两处和古树名木多株。山顶瀑布飞挂,山谷干湖映辉,云隐奇峰,水绕幽谷,享有“太行最秀林虑峰,林虑黄华更胜名”的赞誉。 

万泉湖风景区

万泉湖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林州市临淇镇北部,是林州市主要风景名胜区,这里有豫北最大的涌泉群--石门涌泉。据《重修林县志》载:“溪流何潆洄,潭光何浩渺,潺潺万瀑泻,水石何粼粼”。同是清邑人的李景云游览万全、石门诸景也倾吐“不必游踪远,名山此乍逢”之赞叹。的确历史上“水贵如油”的林县,有万泉湖这一奇异水源,这一浩渺水面,恐不见其景者,难以信服,有大小泉眼百余个,汇流成长4000余米,宽100余米,深20余米的湖面,故称万泉湖。万泉湖清泉涓流,碧波浩渺,山势秀丽,绿树成荫,亭台楼榭错落有致,游览小道贯穿其间。这里有石门古寺,神龟探水、碧波亭、慕景椿、凌波栈道等许多景点。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是人们休闲、垂钓、游泳、划船等活动的水上娱乐场所,也是豫北有名的旅游观光胜地。万泉湖清流如歌,山势逶迤,植被葱茏,湿地风光得天独厚,人文底蕴丰沛绵长。《诗经》中采自淇水的诗篇有44首。石门古寺、神龟探水,二龙戏珠、碧波亭、慕景椿、鸳鸯桥、凌波栈道等景观星罗棋布,通幽曲径迂回其内,亭台楼榭错落有致……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五龙镇境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这里地处太行山淇山脉东端,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2525公顷,分“五龙洞、四道沟、鸡冠山和驴驮沟四大景区。景区风山势宏厚苍劲,危岩壁立,怪石嶙峋;山坡植被茂密,树木葱郁,林海茫茫;溶洞幽穴星罗棋布,山泉溪流通遍布山涧。

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

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起飞场位于太行大峡谷东侧崖壁之上的东垴村南教场,海拔1280余米,面积16000平方米,可容纳进百名运动员同时起飞。降落场位于姚村镇寨地村观光大道南侧。1992年,林州首次举办国际滑翔赛,此后每年举办两次。被国际航协秘书长海勒誉为“亚洲第一,世界一流”。

王相岩风景区

王相岩景区东临露水河,西依悬崖,左右两侧峭壁环绕,形成了一个闭合性极强的围谷,与岩崭展开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国古代风水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历代名人雅士来此修身隐居。据载,商代国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故后人称为王相岩。武丁是商朝第22个国王,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商都西部的林滤山和奴隶在一起劳作和生活,和奴隶傅说成为朋友。武丁觉得傅说很有雄才大略。武丁继承王位后,拜傅说为宰相。傅说就任后,竭尽文韬武略之才能,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井然有序,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武丁中兴"。

洪谷山风景区

洪谷山位于林州市区西南13公里,沿谷有省级重点文物4处,县级重点文物2处,名胜古迹,相得益彰,是林虑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洪谷胜景,幽雅秀丽。北魏孝文帝、梁武帝、西魏废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曾在此处咏经参禅。五代著名画家荆浩于此隐居,号洪谷子,绘此地山水数万幅,与弟子关仝共创全境山水画派,为唐宋山水画之冠,传世作品为历代帝王所收藏。洪谷山自然景色秀丽,山环水绕,群峰壁立,绿茵如盖。中间一道深谷,长年溪流不断。谷底有三级瀑布,山水断跌而下,犹如一卷长纱。春季满山黄华,流金溢彩;秋季霜打枫叶,一片火红。洪谷山历史悠久,古迹璀璨。北齐文宣帝高洋建洪谷寺,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挂锡;北齐金灯寺石窟建在万丈悬崖之上,白云缭绕,神秘莫测;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及弟子关全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山光,成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明代知县谢思聪在此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现(2008年)尚存。北魏摩岩石塔、千佛洞石窟、金灯寺石窟;唐代砖塔;明代谢公渠;清代谢公祠及各朝代碑刻等重要文物,其中有省级文物五处,市级文物二处。

柏尖山风景区

柏尖山风景区是林虑山风景名胜区六大景区之一,是国家3A级风景区 [39]  、省级森林公园,2001年被林州市人民政府、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命名为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柏尖山属于奥陶系碳酸盐,位于原康镇中部,景区以“境奇、景好、泉甜、庙古、文化深邃”著称于世。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柏尖山山寺碑记曰:“"林邑山也,四面皆山,其载名各邑志者,如人行山之金灯、黄华、洪谷指不胜屈,而柏尖山不与焉。柏尖山人行之山也,在惠厅泉西南,层峦耸翠,上出重霄叠嶂,浮云下压,诸岭四周空阔,峭若呈瓶,遥指数于苍烟白云之外……”历代县志都称柏尖山为林虑山胜景之一。山峰峭壁中镶嵌着一座古刹,名曰柏尖山寺。据清嘉庆三年碑文记载,柏尖山三奶奶庙“自包羲氏王天下即建此庙,柏山奶奶与泰山二仙奶奶相为姊妹”。包羲即伏羲。《中华全史》记载:“伏羲所都之地日宛丘,即今河南淮阳县也。”这一庙宇多次修葺,才保存下来,特别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4年)重修后,从山跟到寺址用青石垒砌了一道100米高的护崖墙壁,砌筑了25米宽步云台阶,工程宏伟,扣人心弦。倒挂在崖间峡谷中的白皮古柏叶翠枝茂,柏尖山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地势险峻,特别是秋天来临漫山红叶果实累累,一派奇景色彩,加上云海奇观,游人至此宛如仙境,或题书或赋诗赞叹不已,每年霜降前后均会举办柏尖山红叶文化旅游节,来此观赏红叶的游客络绎不绝。河南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尤滋州1989年游览后作诗曰:“柏尖峰顶庙堂高,远望群山如海涛;殿阁如在九天上,胜似齐鲁蓬莱岛。”北京大学教授陈传康实地考察后为柏尖山题词“神州初庙,太行奇境”。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