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清时期对陨石记载最频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为什么明清时期对陨石记载最频繁,第1张

 在元明清三代,陨石落地后,往往记载为钦天监或当地官府所收藏。既有文字记载,加之离现在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算近的所以留下的记载很多

但是目前,又有实物留存的陨石极少。唯一的例外是广西的南丹铁陨石,在明清时期的《庆远府志》中有其陨落的记载,时间为“正德丙子夏五月”,即1516年。不过,当时的政府并未收藏其陨石。直到400多年后,1964年才科学确认了这次事件陨落的铁陨石,1973年才确认这是中国境内最大的一次铁陨石雨,为我国古代丰富的陨石记载寻获了迄今唯一一批实物证据。

根据史书记载,1516年(明代正德十一年)在广西省南丹县发生了巨大的陨石降落。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况及交通、信息等不便,未能及时找到坠落的陨石。到1958年,“大炼钢铁”时,地质找矿队员才发现了不少红褐色的有锈痕的“铁矿石”,当时人们看到连坩锅都无法熔化的这些“铁矿石”,感到奇怪,逐级向上汇报,直至中央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将此事交地质研究所处理。经专家调查化验,证实它就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列入文字记载的铁陨石“南丹陨石”(因该陨石中含有大量铁镍合金,故称铁陨石)。

根据史料和现场分析,南丹陨石在陨落时发生了爆炸,所以散落点分布达方圆几十里。南丹陨石是铁陨石中矿物种类较多、样品最全的陨石,更重要的是可以从石中获得初始陨石各组成部位的信息资料。陨石的色彩纷呈,大部分不保存有熔壳,有陨石与高温气流作用留下的“气印”。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认识陨石高速冲破大气层时所受的压力和湿度、散热与传导、陨石对地面的冲击能、陨石结构的物理化学变化、太阳系小行星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演变等情况,进而用于研究宇宙飞行器穿过大气层时表面的融蚀及宇宙射线的影响程度等。1993年以来,南丹陨石成为境内外别有用心的人搜寻的目标,在社会上被高价炒卖。陨石的失落,已经破坏了可供研究铁陨石落地状态的原始数据和特征,损失无法弥补。由于交通、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家未能全部收回大块南丹陨石。

在6月1日晚,火流星划过云南西双版纳的夜空,坠落在一个叫勐遮镇的地方,此后几天这个地方便开始沸腾起来了,各色各样的人开始来这里收购陨石,收藏陨石。那么在古代,古人们都是拿陨石来做生么呢?

中国最早记录陨石是在商周之前,战国时代的史籍《竹书记年》记载:“帝癸十年(公元前1809年,夏代),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这是世界上有关石陨石雨的第一次记载。中国古人常把陨石称作“荧惑”。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陨石也常被佛教信徒和民间惟德奉善的群众所崇拜,认为陨石是宇宙神与正义力量的化身,是一种能与妖魔鬼怪和邪恶力量作斗争的法物。所以陨石常被佛教信徒们赋予权力、智慧、善良、勇敢、高贵和神圣的象征,认为它可以帮助人们驱除鬼魂和抵制妖魔与黑暗的侵害。流失到德国的中国著名文物“西藏用铁陨石雕制的古佛像”,便是古代佛教徒用陨铁制作的。

而且人类早期的铁质器物包括兵器,就是用陨铁打造的,早期人类冶炼技术不发达,无法从铁矿石冶炼得到铁,而地球自然界几乎没有单质铁的存在,所以陨铁一度是铁的唯一来源,有人曾发掘出4000多年前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铁珠和匕首,是由陨铁加工而成的。可以说,人类最早使用的铁,就是陨铁。

1972年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公元前14世纪)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铁刃铜钺。全钺残长111厘米,阑宽85厘米,外刃部断失,残存刃部包入铜内约1厘米,已全部氧化。经电子探针检测,“铁刃中没有人工冶铁所含的大量夹杂物,原材料镍含量在6%以上,钴含量在4%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经过锻造和长期风化,铁刃中仍保留有高低镍、钴层状分布”,研究者据此鉴定该刃为陨铁制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