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最好解释的书是那几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关于论语最好解释的书是那几本?,第1张

最浅显最普及、也容易入门的是 今人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还有钱穆《论语新解》

也可以看看李泽厚《论语今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还可以准备《说文解字》和《王力古汉语字典》辅助查字词阅

如果要做一个基本的了解,最好的著作是:

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是书为程树德先生精心之作,参考了及其丰富的《论语》解释史材料而写成,所以,对历史上多种《论语》解释都有充分的考辨,为研究者读《论语》的入门之书

如果要做相对比较深入的解读,有:

第一,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此书见于《十三经注疏》,为一般性研究最基本的入门书何晏之注,其注甚古,其言甚精邢昺之疏,其解甚贴切

第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章句集注》,此书为理学家注论语集大成之作,为研究理学必读之作,也是理解“朱熹眼中的《论语》”最重要的作品读此书需同时参考《朱子语类》和《大学》、《中庸》、《孟子》的朱注,才能有贴切的了解

第三,刘宝楠《论语正义》,此书为宝应刘氏对何晏注的正义,刘宝楠以“以经注经”之法注解《论语》,其材料之广博,考辨之精审,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要研究《论语》,窃以为此书可以做最基本的材料

第四,杨树达《论语疏证》,此书为以经注经的典范性著作,一般可能比较难以读懂,不过研究《论语》,此书必读

如果要看《论语》是怎样被皇权专制败坏的,最好的著作是胡广等奉敕撰:《四书大全》(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此书名为“大全”,收集也甚广,只是奴才之书,多有以经典阿谀圣上之词

对《论语》的研究性阅读可参考之书,最重要的是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

刘逢禄:《论语述何》

康有为:《论语注》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对话,很有学习价值。不过,《论语》的另一个版本——齐论语,它失传了两千年,竟被专家在这座古墓中找到,上面写着现代《论语》中见不到的“佚失”内容。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突然接到群众举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工作人员立刻启程,来到观西村,对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当工作人员赶到被盗挖的墓葬,他们也被这座古代墓葬的规模震惊了,工作人员连续挖掘了一个月也没找出墓葬边际,面对着规模宏大的古代墓穴,工作人员赶快和上级报备,这也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

在省市和国家文物部门的配合之下,他们在这里耗费了5年多,一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找到了数不尽的珍贵文物。其中,“刘贺”字样的私印、头箱、部分玉件、敷面等表层文物,还有尸体口中发现玉琀,都确认了墓主的身份——海昏侯刘贺。从墓中成套出土的有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数以千计;五铢钱10余吨近400万枚;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上的花纹惟妙惟肖;青铜镜上镶嵌着玛瑙、绿松石和宝石……都是汉代考古的文物珍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昂贵的金银珠宝,而是失踪了两千年的古籍——《齐论语》。在出土的大量竹简中,专家经过整理,整理出《齐论语》的大部分内容,着实令人惊讶。什么是齐论语?为什么它可以引起真么多人的关注?其实《论语》分三种,在西汉时期,《论语》分为《鲁论》、《齐论》、《古论》三个版本。其中,《齐论》相比其他版本,更加重要,因为它多了《问王》《知道》两篇,所以《齐论语》的失踪也更加令人心痛。而在海昏侯墓出土的篇首简,正面写有着:“智道”,背面书写着“孔子智道”等24字,这种书写格式,正是《论语》各篇的命名规则。

当专家整理完《齐论语》后,也把上面的内容公布了出来。只见《论语·知道》篇首章简文,一共24个字,上面的内容是:“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翻译过来也就是,孔子认为“道”很宽广光明,可以说好几天,孔子说,道的美,无法阻挡。

这个“道”是什么?其实了解孔子、老子的人都知道,在孔子和老子心目中,道都是至高的原则或真理。而孔子认为,“崇仁尚义”就是道。这几个字看起来简单,仔细理解起来可以引申出很多意思,“道”并不是简单的做个“善人”或做个“好人”,而是了解万事万物的根本,了解人、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再尊重包容其中的根本。所以孔子说,“道”的美就在其中。这篇文章其实还有很多种翻译,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孔子用仅仅24个字,就讲出了如此深奥的人生意义,真是令人钦佩。

问王篇写的是: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子张曰:“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翻译过来就是,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有仁心的人。”子张又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回答:“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实在,也很实用,自古以来,做人的道理就在这里了,不得不说,孔子真是人生导师。

当然了,找到了《齐论语》,这是件大好事。齐论语不仅丰富文化的宝库,而且还让论语的宝库,得到了完善,它为我们后人提供了更多价值。

真心希望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工作可以进行的更加完善,帮助我们找到更多像《齐论语》一样重要的古书,带给我们更多的学习机会。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约12万字,共20篇,大部分内容是孔子对于其弟子所提问题的回答,因此也可以说这本书是孔子几个弟子的课堂笔记合在一起的集子。另外书中也记录了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书中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主张、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等均有所反映,并生动地刻画了孔子和一些弟子的人物形象。《论语》刚开始在儒家经典中地位并不高,一度被称为“小经”,南宋后因为理学家朱熹的推崇而日渐成为儒家“第一经”。其博大深刻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以及东亚、东南亚许多国家。 至于《论语》究竟编纂于何时,由谁编纂,历来说法不一。 

        关于《论语》的编纂者,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汉书·艺文志》中的“众弟子咸记之”。这里的众弟子,不少学者推测为仲弓、子夏等人。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论语》为孔子弟子曾子和有子两人的门人所作。因为在书中,除孔子外,只有这两人被尊称为“子”,并且书中记录两人的言论也比较多。唐代的柳宗元则进一步认为《论语》为曾子及其弟子所编,因为书中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宋代理学家“二程”与近代的思想家梁启超也持此观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论语》是曾子门人讲述,由秦汉儒生编辑总结而成。 而关于《论语》的成书时间,目前只能推测出一个大致的时间。

       《论语》里不仅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而且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子张、曾子等与再传弟子之间的对话。这其中,子张小孔子48岁,子夏小孔子44岁。他们收有学生,应该是孔子死后许多年了。另外,《论语·泰伯》篇中记载有曾子病危将死时与弟子孟敬子的对话。孟敬子是鲁国大夫孟武伯儿子的谥号,他死于战国初期,而曾子死于公元前436年左右。因此,《论语》成书应该在公元前400年前后。 综上可以推测,《论语》应该是在战国初期,孔子死后大约60年,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或者弟子与再传弟子一起集体编辑而成的。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20篇,共计492节,12700字。

孔子的著作有:

《六经》,分别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六部儒家经典。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仅仅是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

以及《易传》、《春秋》、《孝经》、《论语》这四部作品,是了解孔子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孔子的影响: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

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孔子学说在中国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汉代传入)、日本(唐代定型)、越南(宋明传承)等地,都有及于深远的精神影响,形成了东亚儒家文化圈。

儒家学派。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扩展资料:

儒家学派资料: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创。孔子的言论经门人整理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论语

——儒家学派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