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将录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3收藏

燕将录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第1张

1 文言文扩展阅读《曳尾涂中》的答案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2 黄伯思文言文阅读答案

自幼聪颖,日诵书千余言,复述无遗误。少时习作诗词,文采甚丽。青年入太学,成绩屡占上游。元符三年(1100)中进士,授职磁州(今河北磁县)司户参军。不久,改任通州(今江苏南通)司户、河南府户曹参军。任满,留守邓洵辟为右军巡院,崇宁元年(1102),调任祥定九域图志编修官,兼六典检阅文字。不久,监护崇恩太后园陵使司,掌管笺奏。以修书恩,后又擢升为秘书省校书郎,累迁秘书郎。政和八年(1118)病故。[1]

个人成就

黄伯思著《东观余论》二卷

黄伯思学问淹通,自《六经》及历代史书、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研究字画体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书讨论备尽。善篆、隶、正、行、章、草、飞白,皆精妙,亦能诗画。曾初,淳化中博求古法书,命待诏王著续正法帖,伯思病其乖伪庞杂,考引载籍,咸有依据。著有《法帖刊误》2卷,此书纠正了《淳化阁帖》不少错误。又著有《东观馀论》,另有《博古图说》11卷及《文集》50卷,已佚。 组合家具图册《燕几图》也是黄伯思所著。

黄伯思,字长睿,其远祖自光州固始徙闽,为邵武人。祖履,资政殿大学士。父应求,饶州司录。伯思体弱,如不胜衣,风韵洒落,飘飘有凌云意。自幼警敏,不好弄,日诵书千余言。每听履讲经史,退与他儿言,无遗误者。尝梦孔雀集于庭,觉而赋之,词采甚丽。以履任为假承务郎。甫冠,入太学,校艺屡占上游。履将以恩例奏增秩,伯思固辞,履益奇之。元符三年,进士高等,调磁州司法参军,久不任,改通州司户。丁内艰,服除,除河南府户曹参军,治剧不劳而办。秩满,留守邓洵武辟知右军巡院。

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研究字画体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书讨论备尽。初,淳化中博求古法书,命待诏王著续正法帖,伯思病其乖伪庞杂,考引载籍,咸有依据,作《刊误》二卷。由是篆、隶、正、行、草、章草、飞白皆至妙绝,得其尺牍者,多藏弆。

又二年,除详定《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兼《六典》检阅文字,改京秩。寻监护崇恩太后园陵使司,掌管笺奏。以修书恩,升朝列,擢秘书省校书郎。未几,迁秘书郎。纵观册府藏书,至忘寝食,自《六经》及历代史书、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凡诏讲明前世典章文物、集古器考定真赝,以素学与闻,议论发明居多,馆阁诸公自以为不及也。逾再考,丁外艰,宿抱羸瘵,因丧尤甚。服除,复旧职。

伯思颇好道家,自号云林子,别字霄宾。及至京,梦人告曰:"子非久人间,上帝有命典司文翰。"觉而书之。不逾月,以政和八年卒,年四十。伯思学问慕扬雄,诗慕李白,文慕柳宗元。有文集五十卷、《翼骚》一卷。

二子:诏,右宣教郎、荆湖南路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讠乃,右从事郎、福州怀安尉,裒伯思平日议论题跋为《东观余论》三卷。

望采纳。

3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4 郝景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授盐城教谕,因犯过失而罢职归家。启任陕西苑马寺万守监录事,后调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事。到任刚三日,农民义军突然来攻城,景春等坚守八天八夜,义军撤走。

崇祯十一年(1638),升任房县知县。农民起义军领袖罗汝才率九营之众向熊文灿请降,文灿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犹豫起来。景春单骑至义军兵营去劝说,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文灿军门投降,而所部诸营分驻于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与贵、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各县城墙都被破坏,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大体上可以防守。然义军杂处其间,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一方面修理防御工事,一方面与义军诸营和睦相处。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行动。景春子郝鸣銮还是生员,有万夫不敌之勇,他对其父说:“房县城为敌攻击目标,仅疲惫瘦弱的士兵不过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难道不念曾与我父亲烧香盟誓之言吗?希望你慎重,不要与张献忠一同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出汝才的允诺并非真心诚意,回来与道选领兵登城防守,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城下。鸣銮等斩义军将领上天龙,遣使向熊文灿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见到文灿。

不久,义军大队人马至房县城下,献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队伍打红旗。忽然两军合在一起并力围攻。义军将领白贵、黑云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无事。”献忠又令张大经来劝降。景春在城上大骂,鸣銮且守且战,坚持了五天五夜。义军损失不少,献忠左足受伤,其心爱战马也被杀死。守军指挥张三锡开北门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选在巷战中牺牲。大经促使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你们也破不了城!”义军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和朱邦闻一家都死。朝廷闻知,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奉祀,后又改赠太仆寺少卿。

5 殷云霁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译文

明武宗正德年间,殷云霁(寿张人,字近夫)任清江知县。县民朱铠死于文庙西边廊下,不知道凶手是谁,但有一封匿名信,说:“杀死朱铠的是某人。”某人和朱铠有旧仇,大家都认为很可能是他。殷云霁说:“这是真凶嫁祸他人,要误导我们的调查。朱铠左邻右舍谁和他亲近?”都回答说:“姚姓属吏。”殷云霁就将所有属吏聚集于公堂说:“我需要一个字写得好的人,各呈上你们的字。”属吏之中,姚明的字最像匿名信的笔迹,殷云霁就问他:“为什么杀朱铠?”姚明大惊,只好招认说:“朱铠将到苏州做生意,我因贪图他的财物,所以杀他。”

注释

①缓治:延缓破案。

②狎:亲近。

6 文言文阅读答案刘显传

《明史 刘显传》译文:

刘显,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绝伦,青年时家贫,为人佣工为生,赶上了荒年,因吃量过大,经受不了饥饿煎熬,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他来到一座荒祠里上吊,不想一连吊了两次,都因为绳子和房椽断了而未遂,刘显以为是有神人护佑,便拜别神像、恸哭而去,混迹于一帮牵夫里,为人拉牵帮佣,辗转经年,到达了天府之国四川,寄居在一所寺庙里,靠打短工和偷吃庙里的供品维持生计。他把偷来的供品扣在一口大钟里,天长日久便被人发现了,他神奇的体力被人们以为是天人下凡。嘉靖三十四年,川南宜宾苗人做乱,巡抚张皋募兵平叛,在众人的劝说纵恿下,刘显应募投军,在首次战斗中,他手舞两把大铡刀当先冲锋,亲手砍杀五六十人,并手擒三名首恶,后军继进,使这场叛乱一举荡平,刘显由此声名大震,从一名走卒一下子升为副千户。从此他一直身历沙场,七年之间凭了战功直升到总兵,其升迁之快,为历代武将中所罕见。

参考:

/linkurl=4iwPIcqEeg8u9CTBVMTRFYNXwaxqjAT820Cli_L7CFbEtY27L-XerGgwrm_KrumjNMEuDRhaESxzmxulImsOKfuDZnb_TzxP2VGrP7wZkE7

注:

《梁书·刘显传》、《南史·刘显传》不详。

7 文言文阅读答案郭侃

4B 注意抓住句中表示时间(丁巳正月)、地点(兀里儿城)、人物(郭侃及海牙算滩)的关键词,理清句中主要事件(郭侃伏兵杀敌,海牙算滩投降)。 5D 此指元代的一种官职,俗称“万夫之长”,而非“万户侯”。 6B “最终抵达天房,逼降住石”不正确;根据原文,住石先是诈降,后被打败,并无“逼降”之说。 7(1)城被攻破,合里法算滩上船,看见河中有浮桥阻拦,于是把自己捆绑起来到(郭侃)军营门前投降。 (语意通顺2分;“破”含被动意味,“被攻破”,1分;“扼”意为“阻拦”,1分;“诣”意为“往、到”,1分。) (2)内无钱粮,外无援兵,筑城包围他们,坐等他们困乏,很快就可以捉拿。(语意通顺2分;“资粮”意 为“钱粮”,1分;“环”意为“包围”,1分;“计日”,数着日子,意为“很快”,1分。)

参考译文

郭侃,字仲和,年幼时受丞相史天泽器重,留在自己家中接受教育。二十岁即任百户,勇猛而有谋略。壬辰年(元太宗四年,1232),金将伯撒再度攻取卫州,郭侃奋力抵抗,在新卫州破金军四万。渡过黄河,袭击金朝皇帝,行至归德, 在阏伯台大败金军,随即跟从速不台攻打汴京西门,金元帅崔立降,凭借军功被授予总把之职。丙辰年(元宪宗六年,1256),元朝大军抵达乞都卜。乞都卜城筑在担寒山上,必须用悬梯上下,用精兵悍卒把守,(郭侃)于是修筑夹城围攻,还是不能攻下。郭侃架起大炮轰击,守将火者纳失儿开门投降。丁巳年(宪宗七年,1257)正月,进至兀里儿城,埋伏军队,下令听到锣声就发起进攻。敌兵果真到来,伏兵出动,杀尽了敌兵,海牙算滩投降。算滩,就是汉语的“王”。郭侃进军到乞石迷部,忽里算滩投降。又西至报答国。报答是西域大国,土地方圆八千里,父子相传四十二代,拥有几十万精兵。郭侃大军到来,打败报答国七万军队,屠其西城,又攻破东城。东城宫殿,都是用檀香木建成的,元军点火焚烧,香气在百里外都可以闻见。东西两城间有大河,郭侃预先建造浮桥以防敌军逃跑。城被攻破,合里法算滩上船,看见河中有浮桥阻拦,于是把自己捆绑起来到(郭侃)军营门前投降。他手下的将领纣答儿逃走,郭侃领军追击他,到了晚上,各支军队想要驻扎休息,郭侃不允许,又行军十多里才停下。晚上下起了暴雨,先前所要驻扎的地方积水好几尺深。第二天,俘获了纣答儿,处死了他,攻克三百余城。

又向西行进三千里,到达天房,天房将军住石送来书信请求投降,身边的人都把住石的请降当做是真的,轻视他们不作防备。郭侃说:“轻敌的人定会灭亡,军事机谋多有欺骗,如果中了他的计,没有比这更耻辱了。”于是严加防备来等待。住石果真半路截击我军,郭侃与他大战,大败敌军,巴儿算滩投降,攻下一百八十五座城。西域平定。郭侃至钓鱼山报捷,恰逢宪宗驾崩,于是他回到邓州,开垦屯田,设立防御工事。

元世祖即位,郭侃上疏提出建立国号、修筑都城、设立省台、兴办学校等二十五件事,后来朝廷都按照他的策略施行。中统三年(1262)二月,徐州总管李杲哥起兵反叛。史天泽荐举郭侃(去平定),世祖询问作战方略,(郭侃)说:“群盗暗中反叛,犹如笼中的老虎。内无钱粮,外无援兵,筑城包围他们,坐等他们困乏,数着日子就可以捉拿。”皇帝认为他说得对,赐给尚衣弓箭。郭侃奔赴徐州,斩杀李杲哥。朝廷赐给他金符,任命他为徐、邳二州总管。

至元二年(1265),有人提出应当解除史天泽的兵权,史天泽于是被调任为别官,郭侃也调任滕州同知。七年,改任白马县令,僧人臧罗汉与彰德赵当驴反叛,郭侃又平定了他们。皇帝认为郭侃熟习军务,提升他为万户。江南平定后,调任为宁海知州,一年后去世。郭侃行军有纪律,野餐露宿,即使遇到风雨也不进入民舍。所到之处兴办学校督促农业,官吏和百姓都敬畏服从他。

8 陈仲举礼贤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间的规范。

他为官上任,就有革新政治的志向。他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任,就打听徐孺子在哪儿,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告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您先到官俯去。”他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垫席都没坐暖,先去贤人商容的住处去表示敬意,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陈仲举是积极投身于民间低层去礼贤的人 这是陈太守的不等闲处

9 文言文阅读李安民,兰陵承人也阅读答案

李安民,南朝宋兰陵承人,父亲李钦之,是殿中将军,补薛令。大战数百场,战功卓著。官至常侍、太守如故,死后封侯。

李安民,是兰陵承地人。祖父名嶷,曾任卫军参军。父名钦之,曾任殿中将军,补为薛县县令。安民随着父亲到县裹,元嘉二十七年陷在北虏中,他带着部下自救,回到南方。太初时,让安民领支军。他投降了正义军队,板令他为建威将军,补为鲁爽的左军。到鲁爽反叛时,安民逃回京城,授予他领军行参军,又升为左卫殿中将军。大明年间北虏侵犯徐、兖,任安民为建威府司马、无盐县县令。任殿中将军,带领军队去讨伐漠川一带互相攻打的贼寇。

10 阎百诗勤学成才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案

1、(1)这样(2)看

2、幼时接受学习(教育),书要读上许多遍,才大致顺口。

3、“暗记不复出声”者十年。

4、克服困难,努力不懈,就能获得成功

翻译

阎百诗先生是国中的经学大师,记忆力非凡。但是他的天资是非常愚钝,小时候读书,背诵上百遍才略微明白,他的身体又容易生病,他母亲不让他读书,他就暗暗记着不张口。就这样过了十年,一天,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再看以前所读的书,一点都没有疑惑的地方。这是因为辛苦地堆积精力才会这样。世上的人以自己的愚笨而退缩。或者以自己生病为借口而荒废学业的人,和百诗先生相比,应该明白这是很惭愧的了。

凤凰是孔雀吗

 凤凰是孔雀吗?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与龙一样,凤凰是神话故事中出场率最高的“神兽”之一,民间对于凤凰有很多个版本的传说,甚至有人说凤凰就是孔雀,那么凤凰是孔雀吗?

凤凰是孔雀吗1

 孔雀的颈部细,背部隆起,头部有三根毛,约一寸长,全身长达2米以上,其中尾屏约1、5米,为鸡形目体型最大者。头顶翠绿,羽冠蓝绿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长,形成尾屏,鲜艳美丽;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鸟无尾屏,羽色暗褐而多杂斑。栖息于森林的开阔地带。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所以两者不是同一个动物。

 孔雀和凤凰不一样,有区别。凤凰是百鸟之王,雄为凤,雌为凰。是一种神话虚构,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

 

扩展资料:

 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最初在《山海经》中的记载仅仅是“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甚至还有食用的记载,《大荒西经》:“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 甘露是饮”,《证类本草》云“诸天国食凤卵,如此土人食鸡卵也”,宋代凤髓被列为八珍之一。

 而到最后却有了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成了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

 自秦汉以后,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开始称凤比凤,凤凰的形象逐渐雌雄不分,整体被“雌”化。

 凤凰共有五种,即五凤,《小学绀珠》卷十:“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凤;黄者鹓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鸿鹄”,现代网络有为今人谎造、讹传的版本,以朱雀为凤凰中赤者,实为大错。

凤凰是孔雀吗2

  孔雀和凤凰的区别是什么

  孔雀

 孔雀有一条长达15m的尾屏,其尾屏呈鲜艳的金属绿色,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构成,雄性在求偶表演时,会将尾屏下的尾部竖起,当求偶表演达到高潮时,它们的尾羽会颤动,闪烁发光,并发出嘎嘎的响声。孔雀被人们视为百鸟之王,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羽毛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

  凤凰

 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随着年代的久远,人们所说的凤凰形象更加复杂,到现在人们认为凤凰有鸿头、麟臀、蛇颈、鱼尾、龙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身形如同鸳鸯,翅膀像大鹏,腿如仙鹤,是多种鸟禽集合组成的一种神物。

 凤凰作为一种现实与理想相结合的飞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已成了纳福迎祥、驱邪禳灾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理念的象征和审美形式的体现。

  什么孔雀会开屏

 雄孔雀会开屏,每年的春季雄孔雀为求偶,会频繁的开屏,雄孔雀身体内的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刺激大脑,展开尾屏。

 春天时雄孔雀会展开它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不停地做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求偶成功之后,便会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孔雀会不会飞

 孔雀会飞,但飞行高度不高,距离也不长。孔雀是留鸟,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不需要太强的飞行能力,茂密的森林也提供不了太大的飞行空间,与其它飞行鸟类比起来,孔雀飞行更多的像滑行。

 孔雀又叫做越鸟、南客等,属鸡形目雉科鸟类,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叶林地区,特别喜欢生活在水域附近,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孔雀有哪些种类

 蓝孔雀:蓝孔雀是目前养殖最多的孔雀种类,取得国家批准养殖孔雀后,便可养殖孔雀,有效的减少对野生孔雀的恶意虐杀,还能满足人们对珍禽野味的需求。孔雀的全身都是宝,人工养殖的孔雀可以食用,观赏,还能作为各种工艺品或标本。

 绿孔雀:绿孔雀就是爪哇孔雀,它们的冠羽为长条形,脸颊呈鲜**,雄性能开屏而闻名于世,其雀羽毛翠绿,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尾上覆羽十分发达,平时收拢在身后,伸展开来约有1米左右。

 它们的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犹如金绿色丝绒,其末端还具有众多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反射着光彩,就像无数面小镜子,鲜艳夺目,观赏价值极佳。但绿孔雀是国家保护动物,不允许人工饲养。

 孔雀和凤凰的区别你清楚了吗?相信看过这篇文章的你,不会再弄错了。并不是所有的孔雀都会开屏哟,只有雄孔雀才会开屏,因为这是他们为了吸引雌孔雀注意的一种方式,我们俗称为求偶。

凤凰是孔雀吗3

 所谓的凤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古时候的凤凰,是人们将自己看到的雉鸡加以美化和神化而形成的一种神奇动物。但根据科学家和学者的大量研究来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凤凰这种神奇的生物。

 凤凰,又叫做凤皇、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鸟。同时,凤凰也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古代传说中,凤凰主要有雌、雄之分,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凤凰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为礼记四灵之一。其主要象征着祥瑞,人们将“凤凰齐飞”看作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凤凰最早见于《山海经》中记载,其原文为“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而所谓的《山海经》是一本中国志怪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由此可以知道,凤凰在我国古代传说中出现,但在现实中,却从未有人真正见过凤凰。虽然仍旧有人相信凤凰的存在,但是截至今天为止,没有发现一种类似于凤凰化石的出现。

折叠原始社会

印度新德里

印度新德里

在讷尔默达河谷地区发现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类化石(后定名为讷尔默达人)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印度已有人类居住。讷尔默达人的系属分类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对于其生存年代从距今20万年到50万年不等。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开始于4万年前,结束于15万年前。

中石器时代对应地质学上的全新世。中石器文化广泛分布于次大陆各地及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发现了最早的中石器时代遗址,而最北的遗址发现于兴都库什山脉,那里的文化看起来是同一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直接发展。

大约自公元前6000年以后起印度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印度新石器文化总体来说晚于两河流域文化。[1]

印度的金石并用时代,或称为红铜时代,但金属也已经进入人类生活。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主要发现于恒河与亚穆纳河河间地,以及拉贾斯坦、旁遮普和古吉拉特。[2]

折叠早期文化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折叠十六雄国

十六雄国是16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其范围涵盖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其实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迦尸、憍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跋蹉、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槃底、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比哈尔邦的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3]

折叠孔雀王朝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带。

在大流士一世之后侵入印度的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他对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

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3]

折叠笈多时代

贵霜帝国在强盛了若干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们在北印度的优势地位的是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常常被认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与孔雀王朝一样,笈多王朝的发源地是在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头几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们确实统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则并没有扩张得太远。在文学上,出现了古代印度最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

从中亚侵入印度的嚈哒人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世纪的活动促成了帝国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正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3]

折叠拉其普特人

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们在7~8世纪之后的印度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

阿拉伯人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远征印度的序幕。9~11世纪在南印度出现了几个强大的王国,如朱罗国(注辇)和潘地亚。其中朱罗国曾经侵入印度尼西亚诸岛屿。[3]

折叠德里苏丹国

伊斯兰对印度的真正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赫穆德远征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丁·穆罕默德(廓尔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兆汗人;他留在印度的总督(出身奴隶)顾特卜-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北印度的历史即为德里苏丹国的历史。[3]

折叠莫卧儿帝国

德里苏丹国瓦解造成的权力真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现。1526年,突厥人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了罗第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易卜拉欣·罗第。巴卑尔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继而在1527年击败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灭了阿富汗人的残存力量。由巴卑尔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

奥朗则布去世后的莫卧儿帝国称为“后期莫卧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皇帝大都昏庸无能,马拉塔人愈战愈强,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但是,决定印度命运的因素是欧洲列强。[3]

折叠殖民时期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

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1858年通过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40%(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为根据地,在亚洲遏制俄国扩张的思想使一些英国官员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结果引发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抗英战争。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1906年组建全印穆斯林联盟。英国人有意识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

在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官僚显然漠视印度人的诉求。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1909年英国通过莫莱-明托改革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民族运动分裂。[3]

折叠印巴分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1919年4月13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3]

折叠共和国

独立后的印度共和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带来的后遗症。独立后第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由于克什米尔争端而爆发军事冲突。尼赫鲁执政时代,印度倾向于社会主义,并仿照苏联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大获全胜,但也付出了倒向苏联的政治代价。印度于1975年吞并锡金王国,将原锡金王国设为所谓的锡金邦。21世纪初的印度,已成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3]

在中国上古时期,有不少的神兽和神鸟,有成精的,还有得道的。各种各样的神鸟出现在上古时代,来看看中国上古时期六大神鸟的排行榜。

太阳金乌,传说中的太阳金乌是一只浑身赤金的三只脚乌鸦,被古人称为了金乌,一共有十只,被后羿射死了九个。金乌又称作三足乌,三足金乌,是古代神话的神鸟之一,有神话传说是驾驭日车的神鸟化名。

在神话传说中,山海经的古籍上有记录,当时十个太阳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也是金乌的化身,有人和神的特征,会飞翔的太阳神鸟。金乌从宇宙的东边飞向西面,到了晚上就落在西方的若木神树上。

孔雀大明王,母亲是上古的神鸟凤凰。在传说中,凤凰每次死了之后,全身都会燃起大火,在烈火中重生,也就是凤凰涅槃,周而复始,还有不死鸟的称号。孔雀是凤凰之子,也有着凤凰涅槃的本领。据说还曾经一口气吞下了佛祖,然后被擒到了灵山,被封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也是在上古洪荒时期生于天地之间的第一只孔雀,

北冥鲲鹏,上古时期的神兽,鲲鹏在上古时期被称作是一种鱼,据说是蛇变成鱼,就有了鱼妇,也就是神鱼,也就是神鸟,名字叫做神鱼,两者混为一体。在佛教中记载是大鹏金翅鸟,是佛的护法,羽毛金色艳丽。在逍遥游中记载是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南方朱雀,是天之四灵之一,有大部分人认为是凤凰,其实朱雀和凤凰是有着很大的不同。朱雀相对来说要比凤凰更加的尊贵,和青龙,白虎,玄武被称作天之四灵,有点形似凤凰,但是朱雀是一种红色浑身燃火的神鸟。

毕方,有点像丹顶鹤,但是毕方只有一条腿,两翼,不吃五谷,身体是蓝色,其中有红色的斑点。毕方是预示火灾的征兆,传说在黄帝在泰山之时,乘坐蛟龙的战车,毕方就在战车旁,后来毕方还被称作火神的侍宠。在山海经中记载,毕方是在东面,在青水的西面,有着一副人的面孔,还有一种说法毕方鸟在二八神人的东面。

五凤之一的青鸾,青鸾在从上古时期到现在,都赋予了很多的含义。传说青鸾是西王母常伴的唯一神鸟,是神仙的坐骑,是五凤之一,青鸾羽毛华丽,两翼有很多赤**以及白色眼状斑纹,是祥和以及喜庆的瑞兆。

关于青鸾有一段很美好的传说,雌鸟是青鸾,雄鸟是火凤,它们非常的恩爱,不离不弃,但是青鸾有一天从外面回来发现火凤不见了,在空中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从此青鸾不吃不喝,慢慢的身体虚弱没有办法飞翔,羽毛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想要殉情。直到一位神仙的出现,点化了青鸾。之后开始天涯海角,千山万水寻找火凤,最后听到火凤和鸣,找到自己的爱人,火凤被射伤囚禁,青鸾每天都在此徘徊,并且吼叫着哀鸣,最终囚禁火凤的人在火凤好转之后让它们重逢,从此它们依旧恩爱相伴。

说到“凤凰”,眼前就会浮现出邓伦主演的天地之子旭凤,他就是一只火凤凰。“凤凰”翩翩起舞游弋在天地间,那么美丽和摄人心魄,经历波折苦难最后涅槃重生。当然,这是电视演绎的剧情,我没有见过“凤凰”,从小到大,“凤凰”也只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可是,那天当我看到美丽的孔雀开屏,我恍惚看见了遨游天空的“凤凰”,它们之间这么想象,难道“凤凰”真是孔雀吗?陡然记起一个关于“凤凰的传说”……

“凤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而孔雀是真正的百鸟之王,它们这点是不谋而合。

有研究人员称孔雀是“凤凰”的雏形,我不懂,不过它们看上去确实很像,都是有着一样漂亮的羽毛。孔雀约2米长,当它展开翅膀开屏,实在美的没有语言可以形容!

据说野生孔雀没有红色的,只有绿孔雀和蓝孔雀。

而传说中的丹凤就是指红色的“凤凰”,“凤凰”除了红色最多的就是金色。

这也是孔雀和“凤凰”之间的区别吧!

要说孔雀和“凤凰”之间还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它们都是鸟类,会在天空自由的飞翔。

只是孔雀飞不高也飞不远,只能飞十几米高,最多飞行一二千米。它和其它的飞行鸟类相比,孔雀的飞行更像是滑行。

可是我们看见的影视剧中的“凤凰”,那是飞的越高越好,它们扑闪着巨大的翅膀,可以飞行到世界任何想去的角落。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村子里住着兄弟俩,平时生活窘迫,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还好哥哥会打猎,打到的猎物除了卖钱换生活用品,就是改善自己牙祭,就这样日子才过得下去。

话说那天哥哥又上山打猎了,他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发现了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猎物:那是一只金色的鸟,有着长长的羽毛,浑身金色耀眼,此刻正蜷缩在一棵高高的松树上晒太阳。

那哥哥打到过无以计数的鸟类,可是这种大鸟还是第一次见。他想着:如果自己打到这只漂亮的金鸟,一定可以上集市卖个好价钱。

于是哥哥拿出箭,瞄准发箭,就看见那只金色的大鸟跌落树下。他的喜悦之情加速了走路的步伐,他来到了松树下,看见了被射伤翅膀的金色大鸟。

“真漂亮”,这是哥哥唯一可以形容这只鸟的语言。就在他准备把鸟扛在肩上回家时,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只金色大鸟说话了……

哥哥以为自己在做梦:“鸟怎么会说话呢?”可是,那只鸟又说话了:“你是谁?是你射伤了我的翅膀吗?”

这个时候哥哥明白自己没有听错,眼前的这只鸟真的在说话,而且在对他说话。他有些语无伦次:“是我,对不起。”

“你有药吗?止血的?”只见那只金色大鸟已经用嘴把翅膀上的箭拔了出来,两只美丽的眼睛看着哥哥。

那个哥哥立刻从怀里的布袋里拿出随身携带的止血药粉,用手指拿出一点撒在那鸟的翅膀上,只见不一会儿那翅膀的伤口就消失不见了,金色的大鸟又恢复如初了。

那个哥哥看着这一切,目瞪口呆,脑袋一直是恍惚的。

“我叫凤凰,住在金山上,你刚刚为什么要用箭射我呢?”那只漂亮的“凤凰”幽幽的问着。

打猎的哥哥说出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无奈生活,不打猎真的无法生活。

“凤凰”听完以后,沉思了很久,最后好像下定了决心:“你明天早上带一个布袋,在太阳没有升起时还是在这里等我。”说完它就飞走了,不一会儿就看不见鸟影了。

哥哥那天早早回家了,他的弟弟还奇怪“怎么哥哥今天什么猎物也没有打到?”

而那个夜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哥哥睡不着,眼睛一闭就看见了“凤凰”,听见了和“凤凰”的约定……

等了没有多久,哥哥就看见那只金色的叫“凤凰”的大鸟已经飞落在他面前:“你骑在我的背上,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你等一会抓紧我的翅膀,不要害怕,一定要闭上眼睛。”“凤凰”嘱咐着。

哥哥按照“凤凰”的嘱咐,闭起眼睛,身体趴在它的背上,非常宽大又舒服。随着鸟的展翅飞翔,忽高忽低,哥哥不能相信这一切竟然是真的,他也飞在了天空上。

大约飞了一柱香的时间,“凤凰”停了下来,慢慢落地。哥哥也睁开了眼睛“这是哪里啊?”

“不要问什么话,从现在开始,把金子都装入你带来的布袋,只要你拿的动。快点,一定要在太阳升起之前。”“凤凰”对哥哥轻轻叮嘱。

此时哥哥才发现他的眼前都是金子,眼前都是金晃晃,他来不及多想。以最快的速度把布袋装满了金子,太沉了,拿不动,只能又倒出来一些金子。

他感觉身上开始发热,头上也开始出汗,脚也被灼热的温度烫到。只不过转眼的时间,这里温度就变了。

“凤凰”让哥哥快点骑到它背上,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这次哥哥没有闭上眼睛,他偷偷的回头看刚刚拿金子的地方,好像缓缓升起了一座太阳……

哥哥看着“凤凰”飞过高山流水,他想用心记下这条道路……

“凤凰”终于又飞落在那棵松树下,它抬头看了看天空,仿佛若有所思。它又对着哥哥语重心长的说:“这些金子足够你们兄弟生活一辈子,你以后再也不要猎杀所有的鸟类。还有,你一定要忘记今天的事情,那不是你们人类可以去的地方,记住,记住……”

哥哥把金子背回家以后,他真的再也没有打过一只小鸟,他把箭都折断了。他们兄弟过上了好日子,只是,他一直对那天发生的事情充满好奇。他曾经带了干粮去找过那个都是金子的地方,虽然找了无数次,却从来都没有找到过。

这就是那个关于“凤凰”的美丽传说……

第一个号称统一了全印度次大陆的王朝是孔雀王朝(前322~前185,其实也没有完全统一过次大陆,南部仍有诸多小王国未归在帝国的版图内)建立的摩揭陀帝国。

到了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他即位8年后,征服了东南海岸的羯陵伽国,此时帝国的版图几乎包括除泰米尔地区的整个印度和阿富汗的相当大一部分。

孔雀王朝以其空前强大的国家权力,完成了多项重要的事业。例如,旃陀罗笈多在全印度修建了发达的道路系统。道路设有驿站,每隔半里建一立柱作标记。阿育王时代又在各条道路两旁植树,隔约三里挖一口井,设立行人休息的处所。在主干道的交叉点附近,设立国家粮仓和仓库,供紧急时候使用。此外,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帝国还在各地修建了运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较完善的灌溉体系。为了向民众贯彻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所统治范围内各地树起许多石柱,刻上诏文,表明自己的决心,希望获得人民的支持。这些诏文是用多种文字写成的,被称为“阿育王诏敕”。

而公元前232年阿育王死后摩揭陀帝国即发生分裂,一些地区被来自北方的“大夏国”侵占——公元1世纪下半叶,西北印度和北印度的局势再次发生变化——一个大帝国出现了——它就是和罗马帝国、安息帝国(今波斯、伊朗)、大汉帝国(这个不用说了吧?)并称为“英雄时代”的四大帝国的——贵霜帝国!

贵霜人原是一个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的游牧民族,在中国的古籍上称为“大月氏(还记得汉武帝曾经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系大月氏夹击匈奴的事吗?),自从他们被乌孙人击败后(公元前176年前后),就开始向南迁移到大夏(今阿富汗)境内,征服大夏国后进而向南、向东挺进。

“大月氏”在“丘就却”建国后,国势日强,侵入印度,灭大夏国在印度的残部,其后,在阎膏珍、迦腻色伽统治时期,继续入侵印度,从印度西部到恒河流域中部均归入贵霜帝国的版图,连“大月氏”的首都也从中亚迁到了“富楼沙”(今印度白沙瓦)——最后,他们建立了个囊括北印度和中亚西亚地区的贵霜帝国!

说到印度很多人或许会想到什么呢?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的,但是问题不大的,小编想到的就是阿三,恒河水治百病,但是其实这些也都比较片面了,真正的印度也还是有很长的历史的,今天我们就简单的来说说印度王朝吧,看看印度这一块神奇的土地到底有着什么的过去,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概念,它是一个地理概念,历史上在印度一个地理概念内建立的王朝,有的时候没有全部涵盖今天印度国家的所有领土,有的大大超越了今天印度的范围。

1、孔雀王朝

(出身刹帝利贵族的青年旃陀罗笈多建立,时间是大约公元前324年公元约前185年),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孔雀王朝,基本统一了印度地区,期间佛教发展迅速,第三代国王阿育王最为著名,为中国人普遍知晓。

2、巽伽王朝

约公元前187年, 孔雀王朝的将军布舍耶密多罗弑君篡位,建立巽伽王朝,因他属巽伽族,故名,大力支持婆罗门教,反对佛教,大量佛教寺院被毁。公元前75年被末帝被大臣杀害,王朝灭亡。

3、甘婆王朝

约前75年(一说约前73年),巽加王朝发生宫廷政变,巽伽王朝末王(提婆菩提)为一女奴所杀,出身婆罗门的伐苏迪跋(即婆薮提婆,属甘婆族)夺得王位,建立甘婆王朝,甘婆王朝是一个苟安于一隅的小朝廷。它的领土只有摩揭陀的附近地区,信奉婆罗门教,只存在45年,此后北印度政治一片模糊。

4、3世纪到5世纪,200多年间中,印度地区王朝政权交错,出于黑暗和混乱时期

41、200-250年,贵霜王朝,又称“萨卡”王朝,由迦腻色迦创建,一直延续到中世纪。250年,这个王朝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不过在混乱中,贵霜国王和他们的总督仍然统治着旁遮普、拉杰布塔纳和信德地区,这些位于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印度小国家之间继续处于分裂状态,彼此之间的战争持续不断。

42、约230年,安得拉王朝灭亡,印度半岛南端古老的安得拉王朝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活跃的帕拉瓦家族。新的帕拉瓦-安得拉王朝开始试探性地对外扩张,它的扩张范围东到德干高原、北至恒河,在东南方则向泰米尔人居住的地区扩张。

43、约300年,摩揭陀国复兴,古老的华氏城的一位新统治者开始复兴摩揭陀国,多次在恒河流域取得霸主地位,320年,建立起笈多王朝。

44、330-375年,萨姆陀罗笈多统治期,萨姆陀罗笈多征服了德干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占据了拉耶普塔那以及恒河口西南部的东海岸地区。在这过程中,他征服了安得拉的帕拉瓦国王,还控制了尼泊尔、阿斯萨姆和旁遮晋,以及犍陀罗邻近地区。实际统治区并不比阿育王小,但国内出现了一些封建割据的诸侯国。

45、350年,帕拉瓦·安得拉霸权的中断,笈多的失败,严重地削弱了帕拉瓦权力的增长,结果德干当地的公国逐步强大起来。其中好战的是法卡塔卡王朝,统治着那格浦尔南部地区。

46、375-413年,旃陀罗笈多二世统治期,王朝发展到了顶峰,他击败了旁遮昔的萨卡人诸王,历史上称他为“超日王”,是征服萨卡人的传奇式人物。他还吞并了马尔瓦、萨乌拉什特拉和古吉拉特等地区。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印度斯坦的艺术、文学和自然知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5、布舍菩地王朝

在6世纪的时候,布舍菩地王朝上线,建于德里附近

6、褐利沙帝国王朝

褐利沙帝国,统治北印度的王朝,封建制度最后确立

7、8世纪混乱王朝

8世纪的印度,混乱,缺乏有效记载,大致属属于拉起普特时期,存在一个发源于今孟加拉的波罗王朝。南部存在着朱罗王朝即中国古籍中的注辇国,八世纪仍然占据着南印度倭玛亚王朝侵入印度北部。一直延续到9世纪。

8、德里苏丹国 伊斯兰教封建国家,共有5个王朝

81、奴隶王朝 最初管辖印度半岛北部,建都德里,为印度穆斯林王朝建都之始。

82、卡尔吉王朝 创建者为菲鲁兹·卡尔吉。菲鲁兹本为奴隶王朝的一名将领﹐于1290年取代了当时的奴隶王朝苏丹。

83、图格鲁克王朝(1320年—1413年)是德里苏丹国第三个王朝﹐其创建者为加兹·图格鲁克,图格鲁克王朝在苏丹穆罕默德·本·图格鲁克时期达到鼎盛,在位其间发动了4次南征﹐并占领了差不多整个南印度地区。

84、赛义德王朝 德里苏丹国第四代王朝(1414~1451),创建者为原旁遮普总督黑兹尔汗。因其家族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故称赛义德王朝。

85、罗第王朝/洛迪王朝 (1451-1526),是德里苏丹国第五个王朝﹐其创建者为巴赫鲁尔罗第。巴赫鲁尔·罗第原为赛义德王朝信德总督。

1451年﹐巴赫鲁尔夺取了德里﹐成立了罗第王朝,1526年﹐莫卧儿帝国攻入德里﹐罗第王朝灭亡。

9、莫卧儿王朝

是突厥化的蒙古人,蒙古人的帝国帖木儿帝国崩溃后,皇室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第五代国王沙杰汗为其宠妃修建了享誉世界的泰姬陵。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