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遭遇了几次劫难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颐和园遭遇了几次劫难,第1张

颐和园遭遇了两次劫难,第一次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它又称为清漪园和圆明园一起被英,法联军侵越然后烧毁,之后清慈禧太后重新修护,驰名为“颐和园”

第二次是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进入北京。并占领了颐和园,并把颐和园成为了他们的俱乐场所。虽然这次并没有烧毁建筑物,但许多文物被洗劫一空。

1、虎首铜像

虎首铜像质地为铜器,其制造年代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原属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大水法的十二兽首铜像之一。

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

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

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这些铜像是西方人设计,在中国制造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

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事件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2、《五色鹦鹉》

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身禽图》想类,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

因有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历来系于徽宗名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实出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体现了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

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序并诗,其形式与《祥龙石图》相近似,有的学者进而推测此作当为《宣和睿览册》中之一种。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3、王作左守鼎

王作左守鼎高41、口径38厘米:口沿外折,上立粗壮的两耳,颈部略收,腹部稍鼓,腹下置三蹄足。颈和足的上部均有短棱脊,形制与小克鼎相似,但小克鼎的腹部似乎更深些。

该鼎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4、《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旨意,于乾隆九年(1744年)由宫廷画师唐岱等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分别附有工部尚书汪由敦所书乾隆《四十景对题诗》,字体一律为大臣奏章所用的宫廷管和体。全图咏分为上下两册,奉旨正式安设于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人称殿本彩图。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5、青铜鎏金佛塔

高约2米,与故宫内现存的佛塔基本相似。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这在乾隆年间各种佛塔中都是少见的。

这座金塔顶部为日、月、伞和三宝,代表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日、月镶嵌巨大的绿宝石。中间的半圆体有一佛龛,佛龛中为释迦牟尼像,形态自然、铸造艺术精湛。

下部四方体有雄狮托起整个塔体造型。这是藏传佛教佛塔的典型样式。

原属圆明园珍品,现收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

菊花作为我国一种具有悠久种植历史的花卉,与梅、竹、兰花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咏菊的诗歌,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但是在网络时代,“菊花”一词竟然变成了带有“刺激、邪恶、敏感”含义的词意,通常在网上出现其含义指的是“肛门”,如“菊花一紧”。

有网友们就提出一个问题,“菊花除了排泄之外,还有什么用途?”小编翻阅古籍,还真发现了“菊花”大用途。古代负责银库的官员们用菊花偷盗银子。

用菊花偷盗库银?

如清代的文献中就记载:当时京城内的银库有三个,内务府银库、户部银库、紫禁城银行。其中户部银库相当于税务总局,有“天下财赋总汇”之城,各省的田赋、杂赋、盐税等都存放在这里,是当时京城银库中最有钱的一个地方。

户部银库重要,所以看管那是非常的严格。在人员设置上,尽量减少入库人员,能够进入库房的只有库兵。

库兵出入银库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出库后都要脱去衣物,检查腿部、腋下有没有私藏库银。

如此面面俱到的防弊手段,也阻挡不了有心人那颗偷盗的心,所以菊花再一次展现了它的非凡作用:藏银子,史称“谷道藏银”。

要想把实实在在的银子塞入菊花中,需要这么几个条件:首先,银子得是圆的。在清代,银锭是主要的流通货币,所以银锭的样式很多,有方的、圆的、马蹄形的等等。最容易塞进菊花且对菊花伤害最小的,是圆锭。

清代四川“税课 地丁纹银”十两圆锭。 清代四川“税课 地丁纹银”十两圆锭。

其次,还得把猪油抹在银锭上,做好润混,才能让银子更好地进入菊花。而且,为了让让菊花撑到最大,好装更多的银子,平时还需备好松骨的药。

这些条件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并不然。一是藏在菊花中的银锭最多只能兜住半小时,库兵得有点紧迫感。再者,要想把银锭藏到菊花中,还需要对菊花进行专门的训练,让菊花慢慢习惯塞入异物的感觉:

闻业此者,先以鸽卵出入肛门,以次而易鸡卵、鸭卵、鹅卵,均泽以麻油。久之,更塞以重十两之铁丸六七枚,则每次塞银时,至少可五十两矣。

先是塞鸡蛋,再是鸭蛋、鹅蛋,慢慢将菊花撑开之后,就可以放六七个重十两的银子了。

再按照记载说的:

开库之日为堂期,月九次,舍加班之堂期计之,凡十余次,每一丁月有三四次可当值。

一个库兵一个月能运送银子三四次的话,就算按照每次菊花能藏五十两银子计算,一个库丁在连续偷了三年之后,啧啧,收入可观。

参考资料:

《古今谭概》,冯梦龙,中华书局,2007年版

《清代野记》,张祖翼,中华书局,2007年版

《清稗类钞》徐珂编纂,中华书局,2010年版

沈阳故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天命十年(1625年)

清人绘《盛京宫阙图》

。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城内按八旗划定居住区域。以大政殿所在的城中心为基准,东侧属正红、镶红旗,北侧属正黄、镶黄旗,南侧属正蓝、镶蓝旗,西侧属正白、镶白旗,而各旗的贝勒府邸只能在本旗的地界内盖造。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登上汗王宝座后,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并未搬到父王的“汗宫”去住,而是着手将自己的“四贝勒府”改建为新的皇宫。而他的旧府邸,就位于故宫中路大清门至清宁宫这一区域。 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

经过几年的增饰扩建,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称为“大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原来的王府升级为名副其实的帝王之家,成为沈阳故宫的核心区域。迄皇太极逝世止,盛京宫殿始终是清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入关之后

顺治元年(1644年),清迁都入关后,盛京皇宫成为“陪都宫殿”,以开国先皇“龙兴重地”之宫阙圣迹的崇高地位,倍受清历代帝王特殊的重视。

在康熙十年(1671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的150年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后10次东巡,拜谒祖先陵墓,瞻仰先皇的旧宫圣迹和遗物,以抒发对祖先开国创业功德的仰慕之情。为供东巡盛京的皇帝和后妃居住之用。

乾隆帝在位时期,继承康熙皇帝开创的东巡谒陵的礼

乾隆时期修建的文溯阁

制,根据需要对皇宫加以增修扩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开始,历经两年除对原有宫殿附属建筑重加改修,使之整齐之外,并在原有宫殿两侧增建供皇帝东巡时在宫内驻跸使用的行宫。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东巡盛京,在故宫大东门东修建了盛京太庙。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建造文溯阁用于收藏刚修成不久的《四库全书》,这次增建不仅包括一座藏书楼,还有戏台等十几座建筑,共计一百多间,组成了与大政殿、崇政殿并列的沈阳故宫西路建筑群。至此除了日常修缮和小规模的改建外,盛京皇宫的主要营建全部结束。不仅如此,乾隆帝还源源不断地从北京运送来洋洋大观的皇家珍宝于此贮藏,以示“不忘根本”,使沈阳故宫成为当时与北京宫苑和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道光九年(1829年),道光皇帝东巡后,就再也没有来盛京。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军队大举进占东北,盘踞三年才撤出,盛京皇宫在俄军的控制下,成为俄军的操练场。不久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此举行“奉天大决战”,获胜日军进入沈阳,日军随军记者进入皇宫,将一些清宫秘藏的书籍档案拍照带走。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根据《清室优待条件》,沈阳故宫仍作为“皇室产业”归“盛京内务府办事处”管理。民国三年(1914年),沈阳故宫的11万余件藏品被迁往北平古物陈列所。  

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重新颁布

沈阳故宫凤凰楼旧照

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规定,一切皇产归国民政府,奉天省政府接管沈阳故宫。

民国十五年(1926年)11月16日,在奉天宫殿的遗址上,经奉天省议会决定,在沈阳故宫设立“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 沈阳故宫成为博物馆,它的职能从这时起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沈阳故宫成为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是中国早期建立的博物馆之一,而且是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此后,沈阳故宫又经历了奉天故宫博物馆、日伪占领时期的“皇产”、辽宁省立民众教育馆、国立沈阳博物院等不同的阶段。

民国十八年(1929年)4月,东三省博物馆经两年多筹办正式对公众开放。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博物馆改称“奉天故宫博物馆”。 [12]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沈阳故宫部分藏品又随故宫文物南迁,辗转数地,后迁至南京。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该馆被关闭,故宫归属伪“奉天陵庙承办事宜处”管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结束后,地方政府在故宫内设立“辽宁省民众教育馆”。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底,部分文物精品从南京被迁往台湾。如今,原藏于沈阳故宫的文物分散在国内多家博物馆保存。

建国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正式改称“沈阳故宫博物馆”,确定为清代历史、艺术性质博物馆。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9月11日,“沈阳清前史研究中心”、“清前史研究文化基地”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成立,这是沈阳故宫首次成立专门机构来研究清王朝入关前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历史。 

建筑特点

布局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天命十年(1625年)开始创建,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 在建筑布局上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中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于天聪元年(1627年)至天聪九年(1635年)建成,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   前朝后寝的规划布局,纵向前低后高,即殿低宫高,寝宫区建于正方形高台之上,四周设围墙与更道墙围绕,形成高台“城堡式”寝区。凤凰楼为寝宫区门户,建立在中路轴线上。中路五进院落的布局均有不同的功能。第一进院落即大清门之南,为宫前引导区;第二进院落崇政殿南侧至大清门里,为前朝区;第三进院落凤凰楼下至崇政殿北侧,为朝寝的空间过渡区;第四进院落即台上五宫,为寝宫区;第五进院落,寝宫区北侧高台下,为生活服务区。 

西路:西路建筑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从南至北为扮戏房、戏台、嘉荫堂、宫门、文溯阁、仰熙斋、碑亭和九间殿等。宫门、文溯阁、仰熙斋、碑亭和九间殿等建筑,位于西路中轴线的北部,构成了三进四合院。 整个建筑设计和布局,反映了皇帝的所谓“尊严”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沈阳故宫布局

特点

大政殿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始建于天命十年(

大政殿

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初称大衙门。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笃恭殿,后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攒尖式,八面出廊,其下为须弥座台基。殿顶满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有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两明柱各有金龙盘柱,殿内为梵文天花和降龙藻井。殿内设有宝座、屏风及熏炉、香亭、鹤式烛台等。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

十王亭

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满族八旗制度

十王亭(局部)

在宫殿建筑的反映。其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十王亭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大清门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

大清门

正门,俗称午门。大清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年)之前,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崇德元年(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大门为大清门。大清门的满文译音为“代青杜卡”(代青即大清,杜卡为门)。

它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 

崇政殿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

崇政殿

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饰五彩琉璃龙纹及火焰珠。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殿内“彻上明造”绘以彩饰。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东巡”诸帝于此举行“展谒山陵礼成”等庆贺典礼。

崇政殿室内的宝座、屏风等陈设,并非清太宗时期的原貌,而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根据皇帝的旨意重新设计制做的,堂陛之内的屏风宝座,是乾隆特命仿北京故宫乾清宫所用加以缩小精心制作的,宝座、屏风各以九条龙做为主要装饰,全部罩以金漆。屏风上的四言十二句铭文,与乾清宫屏风上的完全相同 。陈设在龙椅前后的鹤式烛台、熏炉、塔式香亭、 端、“太平有象”等,都是乾隆年间宫中精制的珐琅礼器。

凤凰楼

凤凰楼

凤凰楼坐落于沈阳故宫中路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始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年),为黄琉璃瓦绿剪边、重檐三滴水、围廊、歇山式建筑。  凤凰楼共三层,其建于3875米人工堆砌的高台上,进深面阔均为5间,整个建筑平面近乎正方形。一层楼身为砖墙围护,两侧廊下有扶手明楼梯,南侧明间辟门,下设24级台阶,里通高台寝宫区域。二三层为木围护,二层东侧廊内有楼梯可登至三层。

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清宁宫

清宁宫

清宁宫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

室门开于东次间,屋内西侧形成“筒子房”格局,东梢间为帝后寝宫。宽大的支摘窗式样朴素,棂条皆以“码三箭”式相交,宫门亦不用隔扇式。正对宫门竖立祭天的“索伦竿”,此均为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风格。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缘剪边,前后皆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檀枋施彩绘等,则是吸收汉、藏民族建筑艺术。

关雎宫

关睢宫位于帝后寝宫区域清宁宫之东,是清太宗皇太极最宠

关雎宫内景

爱的宸妃所居住的寝宫,始建于天聪年间,为五开间硬山式砖木结构。 

沈阳故宫依据档案材料,将关睢宫辟为复原陈列展室,里间西炕设有暖阁,为宸妃居住之寝宫,并悬挂“悠车”以及各种陈设品。外间东侧也设有暖阁,为庶妃侍女居住之处,南墙设有神位,临门处设有锅灶,东西两炕放置各种炕桌、坐垫等各种器物,恢复了历史上的使用功能。

永福宫

永福宫坐落在沈阳故宫凤凰楼高台之上,为后金天聪初年始建,以清

永福宫

宁宫居中。它位于西庑之末,序列次西宫,是孝庄文皇后(庄妃)居住、辅政和养育皇子福临的地方。

永福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由一间壁墙分隔成内外两室,中间有门相通,内两间,外三间,沈阳故宫根据有有关资料将永福宫复原成庄妃的寝居场所,主要包括宴饮、迎见宾客、礼佛和宫女寝居等场所,并在室内复原了万字炕及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摇车等物,使陈列场景尽量接近真实,体现皇太极时期的面貌。 

文溯阁

文溯阁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

文溯阁

建。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是沈阳故宫西路的主体建筑,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 文溯阁后面,有抄手殿廊连接着仰熙斋,斋后为九间房,其中有芍药圃、梧桐院等。这是乾隆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

文物遗存

馆藏

沈阳故宫收藏的清宫帝后御用之物,如清入关前使用的满蒙文信牌、印牌,清代皇帝使用的弓箭、刀剑、马鞍,清宁宫萨满祭祀用具,康熙、乾隆时期用于宫廷典礼的乐器以及清历朝帝后玉宝、玉册等等。而从质量和数量上衡量,沈阳故宫又以明清书画、清宫御用陈设工艺品和清代织绣服饰等最为著名,如清代书画,从清初的 “四王吴恽”、“四僧”、“金陵诸家”到清中期的扬州画派、宫廷绘画,再到清后期的海派等,各位大家的作品均有涉猎收藏。而沈阳故宫院藏的宫廷御用品,更是种类齐全,精品众多。 

如瓷器,沈阳故宫所藏多为清代康、雍、乾盛世的官窑制品,青花、釉里红、五彩、三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单色釉、仿古瓷、仿生瓷等;雕刻类中,清宫所用玉雕、牙雕、水晶雕等多为质料优良的大器件,其他如竹雕、木雕、角雕等制品;还有漆器和珐琅器,沈阳故宫所藏以著名的雕漆(剔红)和掐丝珐琅制品为主,兼及其他类别。 

清代织绣服饰工艺成就,则充分体现在皇帝后妃的御用服饰品上。沈阳故宫所藏之清代服饰多出自苏(州)、宁(南京)、杭(州)为宫廷服务的专门机构,织工、绣技。 

古籍

乾隆四十八年(1783),第二部完成的文溯阁本《四库全书》送藏盛京文溯阁。虽历经战火,辗转存藏,仍保藏完整。

彩画

大政殿内檐彩画。因结构复杂使之色彩比较丰富,特别是藻井及天花是殿内彩画之珍品,尤其是“五井”天花实属少见的地方手法。殿内藻井采用清初格局,但经历代修缮,现为乾隆时期的艺术风格。雕刻精细的“降龙”,从其龙体弯曲的组想、龙头神态飘逸的发须看,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特有的动感。降龙前爪抓着火焰宝珠,火焰从宝珠中穿过,而龙张口作吞纳状,增加了威严之感。特别是殿内采用两种天花图案装饰,这也是国内其他古建筑群所少见的。一种是装饰在“藻井”周围的天花,圆箍用俯莲,四个岔角为沥粉贴金的卷草,每个岔角内各有一颗红色宝珠。圆光内为红地中有满贴金的吉祥文字,是篆书的福、禄、寿、喜、万等字样,这种吉祥文字图案流行于清康熙年间。另一种是金柱的外环由穿插枋分为等分的八间。每间都由“五井”天花组成,绘有双龙双凤,中间为梵文一组天花,其中梵文天花尤为别致。在外环的八间“五井”天花圆光中各有一不同之字是用兰査体书写的梵文,表示四面八方的“种字”,按佛教的解释此八字分别表示其代表的那一方一切事物的最初起源。这种梵文天花增加了殿内的宗教色彩,与清初喇嘛教的影响有着直街关系。 

凤凰楼三层内檐的三宝珠吉祥草彩画。凤凰楼三层内檐“三宝珠吉祥草”彩画装饰极具历史价值,可以说是清前期建筑文化“痕迹”。该彩画是“后金”关外出现的一个独具风格的品种,其构图简练,梁、檩上面不设“锦枋线”(各部分分割的主要框线),只是在木构件中心部位绘三颗宝珠,另在两端“箍头”内侧各绘一颗半宝珠,以此作为图案的统一主题。宝珠周围用蓝绿色绘成卷草团花纹饰,并以朱红色做衬地(底色),彩画图案中的宝珠为沥粉贴金,整个色调极其炽烈纯朴。从这类彩画的构图和色彩,可以看出浓厚的满、蒙、藏民族建筑装饰风范。

意义价值

建筑价值

盛京皇宫建筑布局是天命、天聪至崇德及乾隆三个时期积累式布局,虽总体上看比较协调,但难免存留各时期特征。东路明显地体现了后金八旗制度,同时也体现了满族固有的民族特色和蒙、藏其他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相融合的开创性布局。中路充分表现了满族及其先世长期的居住习俗,同时吸收了汉文化前朝后寝的宫殿布局。从盛京皇宫东路布局看,大政殿居中控制整个空间,两侧排列的十王亭呈“八”字微微向外敞开,在视觉上使大政殿更为深远。这种布局及空间处理方式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仅此一例。其内部不再分割,空间开阔,气势恢宏,与欧洲有些大型建筑区域的空间处理方式颇有相似之处。

文物价值

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其中,尤以明清宫廷文物弥足珍贵,堪称国宝。院藏文物珍宝展是集故宫院藏服饰、珐琅器、书画、雕刻品、漆器、瓷器等门类藏品之精粹。这些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准和清代宫廷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生产工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清代皇宫外国礼品展沈阳故宫收藏和陈列的明清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及工艺美术品中,有许多中西文化交流工艺品,如钟表、玻璃器可谓独具特色。自十七世纪以来,西方一些国家把大量的钟表、玻璃器输往广州、由广东海关购置贡进皇宫,海外各国使者也竞相以本国精致的钟表、玻璃器作为贵重礼品赠给大清王朝,用这些巧于构思,精心制作的钟表、玻璃器精美艺术品取悦于皇帝,不仅是帝后怡情赏玩之物,也是宫殿里不可少的一种装饰品。这些技艺精湛的工艺品,充分显示了外国匠师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同时也是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

保护措施

2000年,沈阳故宫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北京故宫的扩展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3年5月,沈阳故宫的“岁修”从开始,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主要对沈阳故宫古建筑的木构架、墙体等方面进行修缮。 

2017年,崇政殿内檐彩画的保护和外檐彩画进行了修复,是沈阳故宫油饰彩画保护修复工程(一期)的重要内容。沈阳故宫油饰彩画保护修复工程(一期),整个方案涉及大清门、崇政殿、左翊门、右翊门、大政殿等5座建筑。

关于春熙院的具体位置,史学家们都有各自的看法,有些史学家认为春熙院再绮春园南侧的万泉河以南,也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北部地区,还有些史学家们认为春熙院在长春园东北隅墙外的二河开地区。

在史料中的记载,春熙院的前身是淑春园,这个园子是在康熙四十六年的时候建造的一座皇子园林,当时正好有七位皇子被批准可以在畅春园以北的地方修建园林,因为地方不够大,所以只有四位皇子在这个地方修建了园林,而其他的三位皇子则是在畅春园的东边修建了园林。

后来,在康熙二十八年的时候,皇帝将这座园林赐给了傅恒,而傅恒直接修改了园林的名字,等到了乾隆四十五年的时候,便直接将淑春园改成了春熙院,等到春熙院的修建工作完成之后,乾隆皇帝还特地为春熙院题字。

春熙院在京西御园中的地位不显,因此乾隆皇帝来这个院子的次数并不多,后来,乾隆直接将淑春园的南半部赏赐给了和珅,等到和珅被抄家之后,嘉庆帝直接赏赐给了皇子和公主。然而,到了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总统的徐世昌直接租下了鸣鹤园和东段的镜春园,同时还改名为淀北园,春熙院的东段也就是后来的镜春园。

但是,根据弘历编著的《日下旧闻考》中的记载,当时是他将淑春园改建为春熙院的,如果二河闸真的修建了春熙院的话,那么这个园子的名字也会直接更改为春熙院,长春园外面的关帝庙也就不会独自存在了。

通过《日下旧闻考》中的记载,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二河闸在乾隆时期的情况,也能够让我们推测出春熙院的具体位置。虽说春熙院的具体位置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是从《日下旧闻考》中可以知道,春熙院很可能就是现在北京大学北部的地区,这个可能性很大,也有所依据。

乾隆皇帝赏赐春熙院的时候,直接是将春熙院分成了几个部分分别赏赐给皇子和公主,因为春熙院的面积比较大,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春熙院也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想要找到春熙院具体位置的话只能依靠历史文献的记载来推断,史学家们也会通过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找到认为最有可能的位置,而不是仅凭自己的主观猜测。

清代的中央首辅机构

清初期,承袭未入关前的旧规,以满洲特有的旗制为其本部骨干,基本

上按明代制度统治汉人。直到雍正、乾隆两朝,才逐步调整,得以比较稳定

下来。中央机构设置如下:

一、内阁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 年)七月,清王朝参照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

大学士改加殿、阁头衔,称“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

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

隆十三年去掉中和殿,增入体仁阁,成为三殿三阁)。大学士的品级改为正

五品,这也是参照明制,怕大学士权力过重,而特降低其品秩,借以抑制。

这时的内阁,虽具有掌握最高政权的中枢机关的雏形,但因大学士降低了品

秩,又减少了办事人员,所以其权任反较顺治初年之内三院为轻了。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到雍正八年(公元1730 年),满、汉俱定为正一品。

至此,大学士成为清王朝最高的官员,犹如历朝的丞相。《清史稿·大学士

年表序》说:

清大学士满、汉两途,勋高位极,乃以相授⋯⋯其品列皆首文班。任军

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

这说明清代大学士的地位是极为尊崇的。

协办大学士,犹如宋之参知政事,为大学士之副职。初期未有定额设置,

遇有大学士在内廷行走或奉差在外,才另选人员协办阁务。早在雍正元年至

五年间(公元1723—1727)有署大学士,六年(公元1728 年)又有额外大

学士。十年至十三年(公元1732—1735 年)再设协理大学士。到乾隆四年(公

元1739 年)才有协办大学士,以后并改为常设。其品级比大学士稍低,从一

品。

内阁学士的品级为从二品,均兼侍郎衔(乾隆五十八年以后去兼衔)。

其职掌是:满学士掌奏本章,汉学士掌批“题本”(内外官员汇报皇帝之文

书)。若依其应有权任,并不仅于此。如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 年)谕:

“学士乃参赞政事之官,如有所见,应行启奏。近来并无与议者,若惟送本

接本,用一笔帖式足矣,何必设立学士?此后各有所见,俱令敷陈。”①虽有

此谕,可是一般学士仍按步就班,作一些例行之事而已,远不如军机章京职

责之重。

内阁人员的额数,据《大清会典》、《清史稿》等书的记载,规定为:

大学士满、汉各2 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6 人、汉4 人,典

籍满、汉、汉军(编入八旗之汉人)各2 人,侍读学士满4 人,蒙、汉各2

人,侍讲满10 人,蒙、汉、汉军各2 人,委署侍读无定员,中书满70 人,

蒙16 人,汉30 人,汉军8 人,帖写中书满40 人,蒙古6 人(以上各员额时

有增减),撰文中书无定员,供事62 人,总人数为288 人(委署侍读是由典

籍内派委、撰文中书是由中书内派委,都不占额数)。

内阁乃诸曹总汇之区。其职掌据《光绪会典》卷2 载:“掌议天下之政,

宣布丝纶、厘治宪典,总钧衡之任,以赞上理庶务。凡大典礼,则率百寮以

将事”。其具体的职务有:

第一,掌议政事,宣布纶音(皇帝的诏令)。

内阁为正一品衙门,位在六部之上。大学士“位尊望重”,其职务首先

是议政事,宣布纶音。阁臣常在皇帝的左右,充当顾问。他们不但对答政事

中的疑难问题,而且为皇帝办理公文,草拟谕旨。内阁所承办的公文有制、

诏、诰、敕、题、奏、表、笺。据《光绪会典》卷2 载:

凡纶音之下达者,曰制、曰诏、曰诰、曰敕,皆拟其式而进焉。凡大典

宣示百寮,则有制辞。大政事、布告臣民,垂示彝宪,则有诏,有诰。覃恩

封赠五品以上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曰诰命。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

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曰敕命。谕告外藩及外任官坐名敕、传敕,曰敕谕。

内阁为丝纶重地,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凡应发钞者,皆下于

内阁。此外,内阁还负责记载纶音,所载事项分为三册:凡每日发科本章,

满汉票签处当直中书摘记事由、详录圣旨者分为一册,称为“丝纶簿”;特

降谕旨者分为一册,称为“上谕簿”;中外臣工奏折,奉旨允行,及交部议

覆者,分为一册,称为“外记簿”。三册存放内阁,以备参考。

第二,办理本章。

内阁的日常事务,是为皇帝办理本章。《内阁志》中说:“大学士于军

国,事无不统,其实每日所治事,则阅本也。”《皇朝文献通考》卷80 载,

大学士的职务主要也是办理本章。清代内外官的本章可分为通本和部本两

类。凡各省将军、督抚、提镇、学政、盐政、顺天府尹、盛京(今辽宁省)

五部本章,俱通过通政司再送内阁,称为“通本”;在京六部及各院、府、

寺、监衙门本章,称为“部本”。通本到阁后因无满文部分,先由汉本房将

其贴黄翻译为满文,转满本房校阅,缮写清楚粘贴于后。部本原系满、汉文

合璧,与译好的通本一并交汉票签处。由中书草拟票签,经侍读学士校阅,

由大学士审阅后,交满、汉票签处缮写满、汉文正签。经内奏事处进呈御览;

皇帝批阅后,交批本处,汉学士批汉字于正面,翰林满人中书批满字于反面,

至此成为“红本”。接着是下达执行:由满本房领出交红本处,每日六科给

事中来处承领,到科后抄发各衙门执行;每年终,由六科给事中回缴红本处,

转交典籍北厅,再入红本库保存。此外,内阁还处理部分奏折。

第三,办理典礼祭祀的有关事宜。

凡是比较隆重的典礼和祭祀,如皇帝登极、立后、祭天地、祖宗等,都

由内阁办理。《光绪会典》卷2 载:

凡大祀、中祀,前期书祝版。奉神位于坛庙,则视镌与其饰青。制册宝

亦如之。皇帝登极则奉诏,授受大典,奉宝亦如之。册立册封则授节。命将

出师,授敕印亦如之。文武传胪则奉榜。凡大朝会、进表,则展表所宣焉。

第四,组织修书,存贮档籍。

纂修史籍,本是翰林院职掌。顺治初,以翰林院分隶内三院,修书各馆,

也附设于内三院。康熙以后,虽分设翰林院,但各书修纂,仍以内阁大学士

任监修总裁官,学士则分兼副总裁、总纂、纂修等职。此外,内阁还负责档

案典籍保藏。在东华门内置红本、实录库,这是清政府重要的档案库。另外

还收存揭帖。《光绪会典事例》卷14 载,“雍正七年(公元1729 年)议准,

各省题奏本章,俱增写揭帖一通,送起居注馆,俟记注后,将揭帖转送内阁

收存。”内阁收存最大量的档案是红本,其他还保存实录、圣训。

内阁的内部设有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蒙古房、满票签处、汉票签

处、诰敕房、稽察房、收发红本处、饭银处、副本库、批本处等机构,分掌

各项事务,其设官员额及具体职掌分别如下:

典籍厅:是内阁的秘书部门,有学士10 人(满6 人,汉4 人)、典籍6

人(满、汉、汉军各2 人),供事22 人。此外侍读学士、侍读、中书等兼在

典籍厅办事者,由大学士派委,无定员。其办事之所,分南、北两厅。南厅

职掌有四:

(一)掌关防。内阁无印,对外行文,用典籍厅关防。

(二)收发及办理文稿。各衙门来文,直送两厅,再按事务性质分送各

房。

(三)官员考绩事务。负责对侍读、典籍、中书等官的考绩。

(四)管理“吏役”事务。考取助理事务的“供事”及管辖皂役等事。

北厅职掌也有四项:

(一)掌奏章。拟办陈事请旨之奏本及进贺表等。

(二)办理大典事务。即关于大典礼的筹备应办事项。

(三)用宝洗宝。请用国家宝玺及岁终封宝日洗宝事务。

(四)收藏红本图籍,并收贮表章等。

满本房,或称满本堂或满洲堂。有侍读学士2 人,侍读4 人,中书39

人,贴写中书24 人,供事3 人,共72 人(均为满员)。掌校阅题本的满文

部分,管理内阁大库及皇史宬的收藏事务。如收贮实录、圣训、起居注、史

书、方略及经略将军的印信等物。收发和每日向皇帝进呈实录,增修王公世

爵谱册以及缮写各项满洲文字。

汉本房,又名汉本堂,有侍读学士4 人(满、汉各2 人),侍读5 人(满

3 人,汉2 人)、中书42 人(满31 人,汉军8 人,汉3 人),贴写中书16

人(都是满员),供事3 人。其职掌为收发通本,翻写贴黄及各项应翻为满

文之文书,如上谕、碑文、册宝、祝版应译为满文者均属之。故又有翻译房

之称。

蒙古房,又称蒙古堂,有侍读学士2 人,侍读2 人,中书16 人,贴写中

书16 人(以上均蒙员)。掌翻译蒙、回、藏等各种文字以及外国来文。凡遇

有各藩部陈奏事件及表文,皆译出具奏。凡颂扬各藩部诰敕、碑文、匾额以

及奉旨特交事件,俱由蒙古房译出缮写。并管理蒙古实录,圣训。凡外国文

字,如俄国照会,即召翰林院俄罗斯馆官员至房翻译。西方各国来照,即召

西洋馆官员翻译。

满票签处,有侍读3 人(满员),中书22 人(满20 人,蒙古2 人),

贴写中书8 人(满员)、供事4 人,此外尚有委署侍读(满员)若干人。满

票签处掌校阅满文本章并撰缮满文票签,皇帝出巡时,发递本报。京内外官

员的奏折,经皇帝批阅,应交在京各衙门知道或办理的,由军机处交满票签

处,传知各衙门钞回办理。

汉票签处,有侍读2 人,中书27 人(以上均汉员),供事4 人。此外有

委署侍读若干人。掌校阅汉文本章,撰缮汉文票签;撰拟御制文字,如制、

诏、诰、敕、册文、祝文、封号等。

诰敕房,康熙十年(公元1671 年)始设诰敕房,隶汉本房兼管。专司校

勘和收发诰敕。凡汉票签处撰拟诰敕,由诰敕房审核,缮定正本,用宝颁发。

封赠诰敕,按定式刊刻存储,凡用时交中书科填写,经诰敕房校阅颁发。

稽察房,雍正五年(公元1727 年),令各部院衙门将每日事件已结、未

结情由声明送内阁,于月底汇齐奏报,这时始设稽察房①。其职官由大学士于

满、汉侍读、中书内派委,无定员。额设供事4 人,凡交部议复事件,按日

记档,俟各部院移会到时,逐一核对,分别已结、未结,每月汇奏一次,叫

“月折”。每日军机处发出满、汉文谕旨,由满票签处移至稽察房存储,至

月底,缮写满汉文合璧奏折汇奏,称为“汇奏谕旨”。

收发红本处,又称红本处、收本房。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会典》均

未见记载。《嘉庆会典》始有此名称。约成立于乾嘉年间。司员由大学士于

满、汉中书内派委,无定员。凡批过的题本,交由红本处每日发给六科传钞,

年终缴回汇集,贮入红本库。

饭银库,又称饭银处,其司员由大学士于满洲侍读、典籍、中书内派委,

无定员。专掌收支内阁司员饭银。这种饭银由各省总督、巡抚及布政使咨送。

分配办法是:大学士每日银三钱,以下官员递减,至中书每日银六分,以充

飧食费用②。

副本库,约成立于乾嘉年间,《嘉庆会典》始有此名。其司员由大学士

于满、汉中书内派委,无定员,掌收题本之副本。乾隆以前,每到年终收藏

副本,都派汉票签处的中书送存皇史宬厢房,年久贮满,无地存收,才另设

副本库。

批本处,乾隆以前称“红本房”,设于宫廷之内。其司员有满洲翰林院

官1 人(于翰林各职事内选用),中书7 人,掌进本之收发与批本事务。每

日进本,由满票签处中书送交批本处,由批本处送内奏事处进呈,待发下以

后,批本处照皇帝阅定满文签,用红笔批于本面,再交满票签处中书带回内

阁,遇有改签及“折本”,皆存记档案,按日交发办理。

清内阁自天聪十年(公元1636 年)设内三院起,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

年)止,掌握国政有270 多年之久,但其势力不是始终如一的,是屡有演变

的。初设内三院时,尚在关外,并有议政处分其权。那时只是初具规模。入

关后,为加重内三院之职权,明命条陈政事或外国(对外)机密或奇特谋略,

都由内三院转奏。并定内三院品级与六部同(先是低六部一级)。顺治十五

年(公元1658 年),正式改为内阁,只是沿袭明代官制,并不是加强内阁职

权,相反却降低大学士的品级(正五品),减少了它的职官人数,其权势反

而低于内三院。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 年)再改回内三院,大学士品级又同

于六部。康熙九年(公元1670 年)恢复内阁,大学士兼尚书。康熙亲政后,

军国机要,始终归内阁。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 年),大学士升为正一品,

在各部尚书之上(尚书为从一品),当时虽已设军机处,但任军机大臣者,

除亲王外,其首领必是大学士,所以当时的大学士是勋高位极,因称内阁为

“宰辅”。至乾隆二年(公元1737 年),再设军机处后(军机处停设了二年),

机要章奏都下到军机处。凡军国要务,都要由军机大臣承旨出政,内阁之权

便轻,只是办理一些例行事务。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处,地近

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说:“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

名存而已。”原来具有宰相身分的内阁大学士,成为进爵的虚衔,内阁便沦

为办理例行政务、颁发文告的机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 年)八月改题

为奏,内外臣工的奏章,一般都采用奏折。改题为奏后,各省督抚就不须把

题奏事件的副本交通政司转送内阁了,内阁便成了“闲曹”。这时的内阁公

署,仅成了储存档案之所。宣统三年(公元1911 年)四月,另组西欧式的责

任内阁,旧内阁废。

二、军机处

清初沿明旧制,“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①。到

雍正七年(公元1729 年)因西北用兵,往返军报频繁,内阁距内廷太远,皇

帝不便亲授机宜,故在这年元月,在内廷设立军机处,其全称为“办理军机

事务处”。初设时名为“军机房”,雍正十年(公元1732 年)改名办理军机

处。

军机处是分割内阁之权,所以说它是“内阁之分局”。军机处在清代统

治了180 余年,成为大政所出的宰辅之区。它的体制特殊,职官简炼,有官

而无吏。它的全部工作,由军机大臣主持,军机章京办理。

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分设满、汉员,由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

侍郎、总督等奉特旨应召入值,为兼差,人员无定额;由亲王或大学士满、

汉各一员为首领,当时称为“揆首”、“领袖”。依清制,亲王不能入军机。

嘉庆四年一月,曾以军机处事繁,命成亲王永瑆在军机处行走。同年十月,

又以“非祖制”罢值。至咸丰三年(公元1853 年)以后,始有亲王任军机大

臣。初期,凡应皇帝召见商议政务,或依皇帝旨意起草诏谕等,均为领班军

机大臣之责。凡经皇帝选调到军机处工作的军机大臣,则称为“军机处行走”

或“军机大臣上行走”。初入值军机处者,若因其资历或能力尚浅,则命在

“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即是见习之意,其地位稍低,排班时列于后。一、

二年后,再由领班军机大臣专折奏请皇帝,除去“学习”二字。各军机大臣

之间,也有资格、品位高低之分,权力各不相同。例如有的满洲大臣只准阅

看满文奏折,或新任大臣不准阅看皇帝朱批的奏折。这些不同待遇都是由皇

帝亲定。

据《光绪会典》卷1017 记载,嘉庆五年(公元1800 年)规定:军机大

臣只准在军机处承写当日所奉上谕,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办理(因军机大

臣为兼职,仍保留部院原职实缺)。各部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回事”(找他

们本衙门堂官请示事务)。军机章京办事之处,不准闲人窥视。自王以下满、

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为了严

格执行这些规定,每天派都察院御史一人到军机处旁边的内务府值房监视,

军机大臣散值后,才准他们退值。

军机处初设时,所掌仅限军务。《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说:“初

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但以后事权逐渐扩大,以至军国大计莫不总揽。其

具体职掌有如下几方面:

一、负责皇帝下达谕旨的撰拟和参预官员上报之奏折文书的处理。官员

上报的文书,凡折奏“请旨”者归军机处,照例的题本归内阁,直到清末未

变。

二、办理皇帝交议的大政,凡遇重要政事,皇帝不能裁决的,或交军机

处议奏,或密议,或交军机处会同关系衙门议奏。特交的,由军机处查议其

可否,密拟办法上奏;会同议奏的,或由军机处主稿,或由所会衙门主稿,

临时酌定。

三、某些重大案件,皇帝特交军机大臣审理拟定,或由军机大臣会同三

法司审拟。军机大臣可在军机处提讯,也可使用刑讯。应刑讯时,选用内务

府公所或于步军统领衙门进行。凡秋审案件,军机大臣也参预。

四、重要文武官员之任免及各部尚书、侍郎、各省总督、巡抚、以至道、

府、学政、关差、盐政以及驻防将军、都统、驻各边疆地区之领队大臣、办

事大臣等官员的补放,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应补人员名单,交皇帝选择任

用。遇科考,也由军机大臣开列主考、总裁名单,奏请皇帝选用。复试或殿

试,军机大臣负责核对试卷、检查笔迹或任命阅卷官。

五、考查行军之山川、道里与兵马钱粮:凡有行军,军机处根据有关图

书,考查山川险要,道里远近,如系边远地区,图书中没有记载的,要考查

新旧档案并加谘访。应用的兵马、钱粮,则由户部、兵部、理藩院等衙门取

简明确数备查。遇有皇帝查讯的问题,即时呈递。

六、军机大臣可奉皇帝旨意,以“钦差”身分,往各地检查或处理一些

政事。

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早期也称为“司员”。最初,章京无一定

额数,在内阁中书等官员中选调。乾隆初,改由内阁、各部、理藩院等衙门

调派。自嘉庆四年(公元1799 年)始,定军机章京分满、汉各两班,每班8

人,共32 人。各班设领班、帮领班章京各1 员,由军机大臣于章京中选资深

望重者任之。军机章京的选任,据《枢恒纪略》卷7 载:“汉军机章京由内

阁中书、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由进士、举人出身者兼充;

满军机章京以内阁中书、六部、理藩院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兼充”。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 年)确定汉章京额缺为20 人。

军机章京也是兼差,凡承旨入值军机处的官员,仍为原衙门的实缺并照

例升转。军机章京一般为五、六品,领班章京为从三品或正四品。军机章京

按例不参加京察,其奖叙升转由军机大臣酌情保奏,平时每届三年奏保,凡

遇修补档案,编修方略等事结束时,均照例特保,故章京的提升较快,当时

人视之为升官的捷径。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 年)十二月初十日奏定变通

军机章京升补章程,定军机章京为实缺,其领班章京秩视三品,帮领班章京

秩视四品,以下各章京俱按原品实授。并规定了三年递升一级的升补办法①。

军机章京办理军机处的日常工作,处理文书,记注档册,撰拟文稿等。自乾

隆时傅恒任领班军机大臣始,军机章京亦同时负撰拟谕旨之责;还参预军机

处新承办案件之审理;跟随军机大臣或单独奉派往各省查办和处理政务。

军机处设于禁廷隆宗门内靠北、乾清门外西侧,军机大臣办公处名为军

机堂。军机处内部组织,不见记载。从军机处档案的《交片档》看,有满、

汉军机处之分,或简称“满屋”、“汉屋”,由满、汉章京分别任事。又《行

文档》中有“清档案处”、“汉档案处”之设,或称“清档房”、“汉档房”,

这是管理满、汉档案的分工。在宫廷之内,满屋的办公处设在隆宗门内之南,

在军机堂对面之左,右为汉屋。其职掌据《光绪会典》卷3 所载,满屋分管

在京旗营及各省驻防和西北两路军营官员的补放事务,负责内、外蒙古、藩

部及喇嘛等朝贡时拟赏单,并掌管军机处本身的一切事务性工作;汉屋办理

在京部院及各省文职官员、绿营武职官员的补放进单,王公内外大臣赏单及

拟给外国朝贡使臣赏单,办理皇帝交下的应当查考和应当办理的一切事情,

以及负责军机处的对外联系,管理军机处的档案等工作。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王朝对中央行政机构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出清代

前期政治制度高度集权的趋向。军机处成立以后,逐渐代替了清建国以来所

依靠的满洲亲王,贝勒参预议政的制度,废除了议政处;同时也削弱了内阁

参预国政的权力。军机处以“君权附庸”的地位,成为凌驾于内阁及各部、

院之上的全国政务的总汇机关,军国大计,无不总揽。

三、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是沿袭明制。清入关后,于顺治元年(公元1644 年)设立的。

名为“通政”,是以政务比水,欲其上下常通之意。据《清朝文献通考》卷

82 载,通政司“掌受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之事,凡在外之题本、奏本,

在京之奏本,并受而进之于朝,核其不如式及程途稽限者。凡大政大狱,咸

得偕部院予议焉。”其具体任务是,收各省题本,校阅后送内阁;查有题本

不合规制的,送内阁参处;有逾限期的,移交关系衙门议办。各省将军、副

都统与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官,按季将奏过本章造具印册,咨送内阁

查核。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 年)七月,通政使因“事务甚简,半属有名无

实”,而被并入内阁。不久,旋于八月十一日又下谕恢复。至光绪二十八年

(公元1902 年),因改题为奏,职无专司,才被正式裁撤。

通政使司设通政使2 人(满、汉各1 人,正三品),副使2 人(满、汉

各1 人,正四品),参议2 人(满、汉各1 人,正五品),经历2 人(满、

汉各1 人,正七品),知事2 人(满、汉各1 人,正七品),笔帖式 8 人(满

6 人,汉2 人),经承15 人。分设启奏科、稿房、吏房、礼房、上房、火房

等单位。

通政司所属机构有“登闻鼓厅”,管军民击鼓伸冤之事,由参议1 人兼

管,由知事率役巡查,并有笔帖式满洲1 人,汉军1 人,经承6 人,分设吏、

户、礼、兵、刑、工六房,分别办理所属事务。如有击鼓之人,由通政使讯

供,确有冤枉,奏报皇帝交刑部审办。如系诬告,即送刑部按律加一等治罪①。

“登闻鼓”,顺治元年(公元1644 年)设于都察院,由御史一人监管。顺治

十三年(公元1656 年)移置长安右门外,以给事中或御史1 人更替管理。到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 年)才并入通政使司。这是统治者表示为人民“雪

冤”的设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