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被中医治好的案例?
中国历史上有明确史料记载的第一例糖尿病治愈案例是唐代南平公主的驸马,名医王焘他爸——王敬直。
糖尿病,又称“消渴症”。中医古籍对消渴有较多记述。消渴病名,最早出自《内经》。如《素问·奇病论》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内经》中约有十四篇,分别对消渴的命名、病因、病机、症状、治则、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病名方面,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消渴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谓。在病因方面,《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的病因,强调了体质因素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有专篇对消渴的证治进行阐述,立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有效方剂,至今为临床医家所推崇。
在《内经》和《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后世对消渴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治疗都有补充和发展。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主张"先行一百二百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初步认识到体育疗法对治疗消渴的意义。并对本病的并发症有所记述,认为"其病变多发痈疽"。
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在他的论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对消渴症的诊断,他最早提出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针灸治疗消渴症"。他的81种消渴名方,被称为我国研究糖尿病的第一个历史里程碑。
后人对他的81种消渴名方的研究发现,他的医术和用药十分精准,能够根据糖尿病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对症下药,并且十分准确。
唐朝还有一位叫王焘的神医,他著有影响医学界深远的《外台秘要》,《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录《古今录验方》(已遗失)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他父亲患糖尿病,王焘亲自尝了其父的小便是甜的,并制定了饮食调理方案,使他父亲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王焘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确诊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
(1)上消(注:病位在心肺,心肺居于上焦所以称为上消。),肺热津伤
症状表现为口干舌燥,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多食易饥。舌边尖红,苔黄燥,脉洪数(注:脉洪数就是洪脉与数脉相并存。凡比正常脉本体大的“脉形”,即称为洪脉。洪脉之象,浮大有力,以大为主要特征。洪脉古称曰钩,后世以洪脉相称,钩脉逐渐被洪脉所取代。为什么古代将洪脉称为钩关于钩的含义是什么洪脉盛大,来时如洪波涌起。波涛奔涌之时,浪头前曲,其状如钩,故古人将洪脉以钩相喻,亦即以洪波喻洪脉。医家多以来盛去衰描述洪脉。来盛,指血脉搏起之时,其势如洪波涌起,满指滔滔,浮大有力。去衰,却难体会。当脉回落之时,脉势皆衰,非独洪脉,所以,去衰并非洪脉独有之特征。脉来去疾速急迫,就是数脉。)或弦数(注:弦脉是脉搏像弓弦般紧张而有力。出现此脉象多为肝火旺而肾虚,数是指每一呼一吸六至或条六次以上的我们称之为数脉,数脉多为发烧的代名词,如果一个人的脉象弦而数的话这个人会出现视力模糊人觉得疲劳而且伴有低热)。
(2)中消(注:病位在胃部,胃属中消,中焦”指腹腔上部,包括脾、胃、胆(含胰)及其联属组织和功能(肝本位居中焦,以多食善饥为主症。),胃热炽盛
症状表现为多食易饥,大便干燥,形体消瘦,多尿且甜,口渴多饮,或见口臭,口苦,牙龈肿痛。舌红,苔黄燥,脉滑实有力(注:滑脉往来流利圆滑,如珠走盘。由软脉、实脉复合而成。软者,为血管柔软;实脉为充盈度好,脉流利如珠。)。
(3)下消(注:病位主要在肺、胃(脾)、肾,尤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以多尿如脂的症状为主。),尿频量多。
下消之中,有肾阴亏损、肾阴阳两虚两种证候。
肾阴亏虚:症状表现为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舌燥,渴而多饮,形体消瘦,消谷善饥不甚明显。舌红瘦薄,少苔,脉细数(注:脉细数指细脉与数脉相兼。数脉,脉来急促,一息(即吸气呼气各一次)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细脉,脉细如线。)。
阴阳两虚:症状表现为小便频数量多,混浊如脂膏,甚至饮一溲一(注:喝多少水立即排泄多少,丝毫没有消化吸收。),或夜尿频多;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注:沉脉是指手指要重按才能感觉脉搏跳动,此脉属于沉脉中的弱脉。)。
大家知道,病跟症是一字之差就差之千里,因为中医是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单纯哪个器官出毛病就只去治哪个。为什么现代西医学告诉你糖尿病没得治,因为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胰腺分泌胰岛不足或是不分泌胰岛了。这是病吗?这只是症状,在没有发生病变的时候,西医对症状是没有对治方法的。这种症状其实是脾脏分泌胰岛的功能在衰退,中医是通过全面调整人体的整体运作,来恢复你脏器原有的功能。
因此中医不叫治病,只是调整你的身体,把机能恢复正常,糖尿病在中医不叫"病",叫"症"的原因,是因为出现这种症状,脾脏机能还没有产生器质性病变,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脏器机能来恢复的。
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病因一:喝酒、肥甘过度
"肥"是指肉类,"甘"是指甜味,这个甜不仅是糖,是指有甜味的食物,好像大部分的水果都有甜味,都属于甜食。这并不是说以后就不喝酒、不吃肉,不吃甜食了,凡事只要不过度就行。
很多人有一种坏习惯,闻风而动,只要大家说这个东西好,都抢着要得到它。建议大家最好不要跟风,那往往是倒霉的开始,实际上药效并不是那样的。世界万物没有绝对的好东西,也没有绝对的坏东西。例如酒,喝少了舒筋活血,喝多了就伤肝。因此老祖宗告诉我们: 万事万物都要适度 。
到了最近这几年,生活水平日益增长,人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好吃的就多吃一点,不好吃的就少吃一点,这就是饮食无度,脾脏功能会受到伤害。
大家回想一下,三十多年前看今天吃的菜是什么,基本上就可以知道这个月都是吃什么,因为除大米、白面之外剩下的都是杂粮。而现在,大家一定不知道明天吃什么,这就说明过去的饮食是很有规律的。仅仅过了三十年,我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变化太大,速度太快了,而我们身体几千年遗传下来的脏器机能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迅速改变的。
喝酒、肥甘过度,实际上就是暴饮暴食形成了食火。很多人认为所谓的暴饮暴食就是大口喝酒和大口吃肉吗?不仅是这样,实际上是指打破了饮食的正常规律,饮食无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电视上经常会采访百岁老人,问长寿有什么秘诀,发现各位老人家说的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生活作息和饮食都很有规律。
病因二:情志郁结
现代西医把人的精神情绪异常都归到精神科、心理科去治疗,但往往只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中医在大量临床实证基础上,结合人的精神、思想、意识、知觉和运动全面分析致病的因素,提出情志致病的理论。
情志郁结是什么?就是压在内心深处不被外人而道知。
我举一个例子,很多婆媳一起住,如果婆婆和媳妇打起来了,谁最受气?是儿子吗?差不多,虽然不受气,但是两头说瞎话,因为只有儿子可以解决问题。一般都是先劝妈,说媳妇是好意的,然后又劝媳妇,说妈妈是好意的。儿子其实知道是谁错了,但是两边都不能说,这就是情志郁结。女性经常在一起聊家常,聊天都会说婆婆不好,而男性在一起聊天就不会说家里的问题,怕别人不理解,往往是压在内心深处不被外人而道知,这就是情志郁结。
七情所伤,肝气郁结,久郁化火伤阴,上耗肺津,中伤胃液,下损肾水为消渴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之一,这与现代医学有关心理应激状态下,可诱发糖尿病的观点颇有相似。紧张刺激可引起内分泌紊乱,促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与胰岛素相拮抗。研究进一步证实,当处于焦虑状态时,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可见,心理因素可促发糖尿病的发生,并使症状加重,与中医七情致病的理论颇为一致。
总之,消渴病之所以发生,不外乎先天不足,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外感六*,内伤七情等因素,耗伤肺胃肾之阴,导致阴虚燥热而发为消渴病。
了解发病原因,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影响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险因素,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温馨提示:
可以说,现在有糖尿病的人不少。很多人不明其中的道理,导致投医无门,调治无效。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所有糖尿病患者看到
最后,我还想提醒各位朋友, 健康 人生拒绝糖尿病,每天锁定这里,关爱身体 健康 从阅读一篇有价值的中医知识开始。
消渴不就是肾阴虚。休息好。不思虑过多 。不操心多。一切都会好的。多吃有水分的食物。汤 粥。不要熬夜。一切都可以补回来的。 如果你这个阴虚。 用这个 人参 麦冬 玉竹 天冬 五味子 熬成汤剂 当然熬成熬 最好。 以润为主。
本文2023-08-21 07:08: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