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通气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通气散简介,第1张

《外科精义》卷下:通气散处方玄胡45克猪牙皂角川芎各30克藜芦15克踯躅花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通窍除毒。治时气头面赤肿,或咽喉闭塞不通,用之取嚏,喷七八遍,泄出其毒则愈。若看病之人用此药,必不传染。用法用量用纸燃蘸少许,纴于鼻中,取嚏为效。备注方中玄胡,《外科枢要》作“玄参”。摘录《外科精义》卷下《奇效良方》卷五十八:通气散处方茴香木香全蝎玄胡索陈皮菖蒲各3克羌活僵蚕川芎蝉退各15克穿山甲6克甘草4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理气通窍。治耳聋,气闭不适。用法用量每服9克,不拘时温酒调服。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八《诚书》卷七方名通气散组成茴香1钱,石菖蒲1钱,人参1钱,延胡索1钱,陈皮1钱,木香1钱,羌活5钱,僵蚕5钱,川芎5钱,蝉蜕5钱,穿山甲2钱,甘草1钱半。主治暴怒气闭,耳部肿胀。用法用量酒调服。制备方法上为末。《准绳·疡医》卷五方名通气散组成玄参1钱半,猪牙皂角1钱,川芎1钱,北细辛、藜芦、草乌头、羊踯躅花。主治时毒焮肿,咽喉不利。用法用量用纸捻蘸少许,入鼻内取嚏为度,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方中细辛、藜芦、草乌头、羊踯躅花用量原缺。《赤水玄珠》卷三方名通气散组成木通5钱,木香5钱,枳壳5钱,菖蒲5钱,川芎2钱,柴胡2钱,陈皮2钱,白芷2钱,羌活2钱,僵蚕(炒)2钱,全蝎2钱,蝉蜕2钱,甘草1钱半,川山甲(炮)3钱。主治气闭耳聋。用法用量每服3钱,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济阳纲目》有延胡索,无柴胡。《校注妇人良方》卷八方名通气散组成陈皮1钱,苏叶1钱,枳壳(面炒)1钱,木通1钱。主治虚人忧怒,以致伤肺与大肠,不能传送,大便秘结。产后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普济方》卷二七八方名通气散组成陈皮1斤(去蒂),阿胶4两(炒),甘草4两。主治诸肿毒初发。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用水2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普济方》卷五十四方

详见百科词条:通气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7:53:16 共186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许多女生每个月似乎都会痛那么一次,月经来潮时可能出现小腹胀痛、脸色发白,严重时甚至痛到冒冷汗,苦不堪言。有人为了止经痛,大量吃含糖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结果并未得到缓解,反而恐增加过多热量,恐造成肥胖问题,中医师建议可以适度饮用「延胡黑糖止痛茶」来达到缓解效果。

中医师建议可以适度饮用「延胡黑糖止痛茶」来达到缓解效果。(提供/中医师廖婉绒)

子宫内层剥落的时候,会觉得下腹部、下背部还有大腿鼠蹊部疼痛,这就是所谓的经痛。中医师廖婉绒表示,「气血」是月经生成和顺畅的要素,如果气血不顺,经行不畅,就会产生痛经的问题。廖婉绒中医师设计1道中药茶饮,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帮助挥别经痛隂影。

延胡索味辛、性温,是行气止痛的要药。《本草纲目》中记载:「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对气滞血瘀型的痛经颇为有效。而黑糖属温补食物,具有缓和肠胃不适、活血散瘀、温经散寒、缓和疼痛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经痛。温热的食物可以让血管舒张,所以适量喝点温热的黑糖水,有减轻经痛的效果。中医师廖婉绒以延胡索与黑糖当来设计中药茶饮。

延胡黑糖止痛茶

功效: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适用对象:气滞血瘀型痛经。常见症状为:经来刺痛、闷胀痛,行经不畅感。经血色暗或有瘀块,瘀下则痛减,量少不畅,胸胁或 胀痛等。

材料:延胡索1钱,赤芍2钱、川芎1钱、益母草2钱、黑糖适量。

冲泡法:

将上述药材装入过滤袋中,放入保温杯里。

加入800cc热水,闷盖15分钟,加入黑糖搅拌后趁热饮用。

医师小叮咛:

中医师廖婉绒表示,中医治疗痛经,以气血和调,冲任通畅为要务。延胡索能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对于舒缓经痛效果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因其活血行气,所以孕妇禁用;另外,因为它的药性偏温,加上行气力强,痛经的患者如果是溼热下注和气血虚弱这两型,较不适合单独使用,必须搭配其他清热利溼,或是补益气血的药物一起使用。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丁时发方方名牵牛丸组成牵牛(末)半两,螺青1分,白矾(飞)1分,硼砂1钱,巴豆(灯上烧)7粒,杏仁7粒。功效定喘。主治痰鸣,咳嗽气粗,不食,涎潮。用法用量每服7丸,淡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糊为丸,如绿豆大。《医学入门》卷七方名牵牛丸组成木香1两,白茯苓1两,厚朴1两,大黄1两半,泽泻1两半,滑石6两,黑牵牛6两。主治肚实热,二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淡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水煮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杨氏家藏方》卷四方名牵牛丸组成延胡索2两,破故纸(炒)2两,黑牵牛子3两(炒)。主治冷气流注,腰疼不能俯仰。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煎葱须盐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煨大蒜研,为丸如梧桐子大。《医心方》卷十引《小品方》方名牵牛丸别名牵牛子丸组成大黄2两,朴消3两(炼),牵牛子7两(熬),桃仁2两(去心,熬),干姜2两半,人参2两,橘皮1两半。主治脚肿满,步行不能,众恶毒水肿。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微利为度,肿愈即止,不必尽剂。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冷水、猪肉。附注牵牛子丸(原书卷八引《经心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方名牵牛丸组成牵牛子2两(一半生,一半炒),半夏(汤洗7遍,炒干)1两,木通(锉)1两,桑根白皮(锉)3分,青橘皮(去白,锉,炒)半两。主治伤寒后风气壅滞,胸膈聚痰,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临卧再服。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杂病源流犀烛》卷四方名牵牛丸组成牵牛、大黄、槟榔、雄黄。主治虫聚,噎塞,反胃。《得效》卷九方名牵牛丸组成黑牵牛3钱,大黄2钱,白矾2钱。主治膀胱有热,服暖药,致成壅滞作痛。用法用量茴香汤送下。制备方法上用巴豆(去皮)30粒,先入铫,炒焦干,去巴豆,入众药,炒香为末。煨大蒜研细为丸。附注《普济方》本方用法:每服七丸。《得效》卷十九方名牵牛丸组成荆

详见百科词条:牵牛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23:06 共166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经行先期的方剂 2 治疗经行先期的中成药 3 经行先期相关药物 4 古籍中的经行先期 1 拼音

jīng xíng xiān qī

2 注解

经行先期 病名。亦名月经先期、一月经再行、经水先期、经早等。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提前一周以上,甚或一月两至者。多由血热、虚热、气虚、肝郁等因素所致。可参见血热经行先期、虚热经行先期、气虚经行先期、肝郁经行先期等条。

治疗经行先期的方剂 清经散

15克(盐水浸炒)功能主治:治肾中水亏火旺,经行先期量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女科》

腰腹痛丸

两(醋炙),枇杷叶(去毛,蜜炙)10两。主治:经行先期,腰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淡醋汤送下

先期丸

同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血热,经行先期。用法用量:每服15克,空腹时用淡醋汤吞服。注

延胡索散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之延胡索散主治四十左右先期断绝,血滞者。《妇人良方》卷二十引《经验妇人方》

加减乌药汤

钱。功能主治:理气和血。主气滞所致月经先期,在经行前后,腹胸胀甚,中有血块,舌淡,脉弦涩者。用法用

更多治疗经行先期的方剂

治疗经行先期的中成药 丹桅逍遥丸

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胸乳与少腹胀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

丹栀逍遥丸

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 与少腹胀痛。丹栀逍遥丸药品说明书:药品

八珍益母丸

两虚,脾胃并弱,饮食少思,四肢无力,月经违期,或先期而至,或腰疼腹胀缓而不至,或愆期不收,或断或续,

益母丸

痛,血晕,血崩虚脱,产后痰多,昏乱不知人事,月经先期或过期,赤白带下,血枯,肉淋,吐血,便血,虚损,

固经丸

血之功效。主治阴虚血热之崩漏。症见阴虚血热,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赤白带下或崩中漏下,血色深红或紫黑稠

更多治疗经行先期的中成药

经行先期相关药物 痛经片

,临经时服用。不良反应禁忌孕妇禁用。月经先期量多者忌用。注意事项1经期忌食生冷饮食。2

丹栀逍遥丸

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 与少腹胀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

更多经行先期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经行先期 《本草害利》:[肝部药队〔温肝猛将〕]肉桂

痧疹,腹疼作泻,痘疮血热,干枯黑陷,妇人血热,经行先期,妇人阴虚内热经闭,妇人阴虚,寒热往来,口苦舌

《花韵楼医案》:正文

三钱)鲜稻叶(三钱)五味子(三分)周心脾两亏。经行先期。心悸寐少。舌心光剥。脉息细数。气分亦怯。养血

《妇科玉尺》:[卷一]月经

而来者。血热也。宜四物加芩、连。或凉血调经丸。经行先期腰腹发热者。亦血热也。宜凉血丸。经水不调。临行

《顾松园医镜》:[卷二·礼集]虫鱼部

用。疟母必需者,以其有咸能软坚破积消瘀之功。〕经行先期,漏下五色共寻求。〔皆益阴除热之功。〕鳖色青,

《顾松园医镜》:[卷十六·数集]调经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虎骨散处方虎胫骨(酥炙二两)。天麻、木香、羌活、川芎、黄蓍、蒺藜(炒去刺)、青皮(炒去白)、大腹皮、桂心、槟榔、沉香、白茯苓(去皮)、核桃仁(去皮尖炒)、山芋、葛根、海桐皮、五味子、败龟板(醋浸炙)、白藓皮,各一两。甘草(炙半两)、肉苁蓉(酒浸焙一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腰脚疼痛,下注脚膝,行步不得;或肿痒,或在两膝肿疼痛,久疗不瘥,渐致足胫细小少力。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匕,空心临卧温酒或盐汤调下。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处方苍耳子(微炒)、骨碎补、自然铜(酒淬细研)、麒麟竭(细研)、白附子(炮)、赤芍药,各三两。当归(去苗)、肉桂(去粗皮)、白芷、没药、防风(去苗),各三分。牛膝(去苗酒浸一宿)、五加皮、天麻(去芦)、槟榔、羌活(去芦),各一两。虎胫骨(酥炙)、败龟(酥炙),各二两。炮制上件捣罗为末,入研药匀。功能主治治风毒邪气,乘虚攻注皮肤骨髓之间,与血气相搏,往来交击,痛无常处,游走不定,昼静夜甚,少得眠睡,筋脉拘急,不能屈伸。一名乳香趋痛散。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卷十:虎骨散处方虎骨(涂酥炙黄)2两,败龟(涂酥炎黄)2两,生干地黄(焙)2两,何首乌(去黑皮)1两1分,芍药1两1分,蚕沙(醋炒)1两1分,羌活(去芦头)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延胡索1两,当归(锉,焙)1两半,芎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白芷1两半,秦艽(去苗土)1两半,威灵仙(去土)1两半,槟榔(锉)1两半,皂荚子(炒)2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风,身体疼痛。或手足(疒帬)痹。腰股沉重,牵曳不随。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温酒调下,1日3次。如不饮酒,用童便1盏半,薄荷1握,

详见百科词条:虎骨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4:02:13 共624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之大温经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大温经汤的用法用量 35 加减 36 摘录 4 《证治准绳·女科》卷一方之大温经汤 41 大温经汤的别名 42 处方 43 大温经汤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45 方解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温经汤 1 拼音

dà wēn jīng tāng

2 概述

大温经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3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之大温经汤 31 处方

当归、香附(童便制)各八分,白芍药七分,川芎、熟地黄、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吴茱萸(炮)、炒延胡索、鹿茸(酒炙)各五分,甘草、沉香各三分,炒陈皮、炒砂仁、小茴香各四分[1]。

当归24克 白芍21克 川芎l5克熟地15克 人参 白术(土炒)茯苓各15克 甘草09克 香附24克(童便制)陈皮(炒)砂仁(炒)小茴各12克 沉香09克(另研)吴茱萸(炮)延胡索(炒)鹿茸(酒炙)各15克

32 制法

上药锉为粗末[1]。

33 功能主治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之大温经汤主治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饮食少进,四肢倦怠。

主妇女气血虚弱,寒凝气滞,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食少肢倦。

34 大温经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1]。

加生姜,水煎服。先服加味八物汤,后服此药。

35 加减

若汗出不止,加炒酸枣仁、黄芪各四分;潮热,加柴胡、黄芩各五分;咳嗽加杏仁、桔梗、五味子、半夏[1]。

36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一

4 《证治准绳·女科》卷一方之大温经汤

《证治准绳·女科》卷一记载的大温经汤即《金匮要略方论》记载的温经汤[1]。

41 大温经汤的别名

大温经汤[2]

42 处方

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2]。

43 大温经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分三次服[2]。

4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女科》卷一方之大温经汤功能温经养血,活血调经。治瘀血阻滞,致经水淋漓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或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2]。

45 方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