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家和道教有什么关系?
道教等于道家,道教在古代的称呼是道家,两者是同一个概念,理由如下:
晋代释道安《二教论》:敬寻道家,厥品有三:一者老子无为,二者神仙饵服,三者符箓禁咒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一《道教》:本自黄帝,至老君祖述其言,故称为黄老之学
宋代,苏轼撰《上清储祥宫碑》:“臣谨按道家者流,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自秦汉以来,始用方士言,乃有飞仙变化之术,……丹药奇技符箓小数,皆归於道家
《上清储祥宫碑》碑文(局部)
《上清储祥宫碑》是苏轼为道教场所“上清储祥宫”写的碑文,然而文中没有“道教”,只有“道家”,可见古时道家指的是道教。文中更没有说道教始于张道陵,而是明确指出“本出于黄帝老子”
辛愿《大金陕州修灵虚观记》按:道家源于黄帝、老聃,至列御寇、庄周氏,扩而大之,乃与孔子之道并立……
同上,这也是为道观(灵虚观)写的碑文,文中的用词仍然是道家。
元代刘谧《三教平心论》:尝观中国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画八卦,而儒教始于此。自老子著《道德经》,而道教始于此。自汉明帝梦金人,而佛教始于此
明代朱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稽夫道教之源,昔在混茫始判,人道未备。天命我道祖轩辕黄帝,承九皇之运,秉六龙以御天,代天立极,以定三才……是皆出于吾道家黄帝之教焉(注:道教的古义是“道家之教”)
古代关于道教起源的所有论述说的都是道教始于黄帝老子,从未有过始于张道陵的说法。且涉及道教的用词却几乎全是道家。道教不是道家、道教创始于张道陵等说法是现代才有的观点,并非古人的观点。
1、《道德经》,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2、《庄子》,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3、《吕氏春秋》,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
4、《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5、《管子》,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管子》在《汉书·艺文志》列入道家类。
-管子 (先秦学术著作)
-淮南子
-吕氏春秋
-庄子 (道家学派经典著作)
-道德经
道教等于道家,道教在古代的称呼是道家,两者是同一个概念,理由如下: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一《道教》:“本自黄帝,至老君祖述其言,故称为黄老之学。这句话看起来似在说道家,但人家说的是道教。
苏轼撰《上清储祥宫碑》:“臣谨按道家者流,本出于黄帝老子,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合於《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自秦汉以来,始用方士言,乃有飞仙变化之术,黄庭大洞之法,太上天真木公金母之号,天皇太乙紫微北极之祀,下至於丹药奇技符箓小数,皆归於道家。……
《上清储祥宫碑》碑文(局部)
《上清储祥宫碑》是苏轼为道教场所“上清储祥宫”写的碑文,然而文中没有“道教”,只有“道家”,重点是后面那句话:丹药奇技符箓小数,皆归於道家。
辛愿《大金陕州修灵虚观记》按:道家源于黄帝、老聃,至列御寇、庄周氏,扩而大之,乃与孔子之道并立,为教于天下而不废。同上,这又是一篇为道教场所“灵虚观”撰写的碑文,和苏轼那篇碑文一样,用的词语是“道家”,上述文章碑铭,都是为道教所写,其中所说的道家指的是道教。这表明历古人指称道教所用的语汇,以道家居多,道教居少。
元代刘谧尝《三教平心论》,称“尝观中国之有三教也。自伏羲氏画八卦,而儒教始于此。自老子著《道德经》,而道教始于此。自汉明帝梦金人,而佛教始于此。
明代道士朱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稽夫道教之源,昔在混茫始判,人道未备。天命我道祖轩辕黄帝,承九皇之运,秉六龙以御天,代天立极,以定三才。当是时也,天地尚未昭晰,无有文字,结绳以代政;无有房屋,巢居以穴处;无有衣裳,结草以蔽体;无有器用,汗尊而杯饮。我道祖轩辕黄帝,始创制文字,制衣服,作宫室,制器用,而人事始备。今九流之中,三教之内,所用之文字,所服之衣裳,所居之房屋,所用之器皿,皆黄帝之始制,是皆出于吾道家黄帝之教焉……“
古籍文献中关于道教的论述,多以道家指称道教。且普遍认为道教始于黄帝老子,从没说过道教始于张道陵。道教不是道家的说法是现代人的观点,并非古人的观点。
1、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2、修撰历史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本文2023-08-21 08:28: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