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记年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中国古今记年法,第1张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年法。下面分别叙述。

a 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星次。假如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纪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

b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

1.星纪 丑

2.玄枵 子

3.诹訾 亥

4.降娄 戌

5.大梁 酉

6.实沈 申

7.鹑首 未

8.鹑火 午

9.鹑尾 巳

10.寿星 辰

11.大火 卯

12.析木 寅

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太岁是《汉书·天文志》的叫法,《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根据《汉书·天文志》记载的战国时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

此外古人还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取了专门名称,如摄提格、单阏等,对应如下表:

太岁年名 太岁位置 岁星位置

摄提格 寅(析木) 星纪(丑)

单阏 卯(大火) 玄枵(子)

执徐 辰(寿星) 诹訾(亥)

大荒落 巳(鹑尾) 降娄(戌)

敦牂 午(鹑火) 大梁(酉)

协洽 未(鹑首) 实沈(申)

涒滩 申(实沈) 鹑首(未)

作噩 酉(大梁) 鹑火(午)

阉茂 戌(降娄) 鹑尾(巳)

大渊献 亥(诹訾) 寿星(辰)

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

赤奋若 丑(星纪) 析木(寅)

单阏音chan2 yan1, 执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

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是太岁年名里的摄提格,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但要注意,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纪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岁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法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外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

《尔雅》记载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

岁阳 十干

阏逢 甲

旃蒙 乙

柔兆 丙

强圉 丁

著雍 戊

屠维 己

上章 庚

重光 辛

玄黓 壬

昭阳 癸

旃音zhan1 黓音yi4

太岁与十二辰的对应如下:

太岁年名 十二辰

摄提格 寅

单阏 卯

执徐 辰

大荒落 巳

敦牂 午

协洽 未

涒滩 申

作噩 酉

阉茂 戌

大渊献 亥

困敦 子

赤奋若 丑

有时这些年名可用干支来表示,阏逢摄提格为甲寅年,旃蒙单阏为已卯年。创制这些名字是为了表示岁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所以就废而不用,而改用干支纪年了。但后人还有用这些古年名的,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已经失去了这些年名的本来意义了。如司马光《资治通鉴》176卷《陈纪》十下注:“起阏蒙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这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据说最早应用于西汉,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干支纪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书记载西汉以前的干支纪年,是后人推算出来的。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纪月法、纪年法以及节气、节日等。 11 纪日法 日是最早出现的计时单位。 干支的概念:天为干,地为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组合的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纪日法: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世界上迄今应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起的干支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天干纪日法:早在夏代可能已产生,即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字来纪日。后逐渐不用。 《黄帝内经》中多数只用天干纪日,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句中四组天干都是指日而言。 某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即根据每月月相(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象)来纪日。例: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金窦汉卿《标幽赋》) 12 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以上划分时段的方法,通用于周代。 汉太初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等分了。 《内经》中还有一些特定称谓,如:大晨,指天大明之时;早晡,指将近晡时的一段时间;下晡、晏晡,均为晡时之后,但下晡在前,晏晡在后;合阴,指夜半之后的一段时间;合夜,指鸡鸣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经》以外,后世医书一般都按十二地支纪时。[注意]“小时”(表中写“钟点”)的概念是到二十世纪初才慢慢通行起来的,因此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两个时辰,即四小时。 13 纪月法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世常以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 开始时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问八正神明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西周中期之后,四时之称就规范为春夏秋冬了。长夏:因为四时与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个“长夏”以配土。 下面介绍古代对十二个月的几种特殊称谓。 (1) 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后世医家仿之,如清汪昂《医方集解序》“康熙壬戌岁阳月”的“阳月”即指十月。 (2) 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吴昆《医方考自序》“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3) 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故称月建。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制度也就不能统一,《黄帝内经》是三正兼用,甚至有用秦历(秦始皇时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j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4) 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本来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名称,后来被借用为十二月的代称。六律用以指单月,六吕用以指双月。如《类经序》“岁次甲子黄钟之吉”的“黄钟”即指阴历十一月。 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别称异名纪月的。如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自序》题作“景定甲子良月朔”,良月即指阴历十月。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辩自序》题作“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正阳月即指阴历四月。 14 纪年法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介绍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柯琴《伤寒论注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段成己《肘后备急方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4) 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15 节气 我国远古时代是通过观象授时来指导农业生产的。古人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二十四等分,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这二十四个不同的视位置,实际上就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包括立春、惊蛰等十二个“节”气,雨水、春分等十二个“中”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以此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古人首先发现的,是二分和二至。 16 节日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我国古代的节日很多,有许多一直流传到今天。 这些节日,不是一个时代,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而且都是汉族地区的习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如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的望果节、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采,也值得了解和研究。 中医古籍中常用节日名称作为某日的代称,如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自序》题作“宝祐癸丑上巳”,《本草纲目》王士贞序题作“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明陶华《伤寒琐言自序》题作“正统十年乙丑中元日”,清唐宗海《血证论自序》题作“光绪十年甲申重九后一日”等等,都是用节日名称纪日的例子

采纳哦

一·木星与“太岁头上动土”

  古人把木星称为“太岁”(或岁星一周天(实际是1186年),并划分周天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称,说太岁某一年在某一方,这一方就不能动土搞建筑,否则触犯了太岁,就会招来灾祸。后来,人们把别人侵犯自己怒斥为“太岁头上动土”,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这一说法早在宋朝就已有之。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就曾提到过:朱武和陈达、杨春在少华山落草之后,为了打劫钱粮供山寨使用,预备与官军对敌。朱、杨要打蒲城县,陈达不听朱、杨的劝告,坚持要从史进所住的史家村借条路去打华阴县。路经史家村时,史进召集众庄客截住道路,对陈达喝道:“你也须有耳朵,好大胆,直来太岁头上动土。”敢这样说的当然就是有来头的人,书中所讲的陈达的确不是史进的对手,结果被史进擒获。

二·太岁之神

  太岁,为道教神明的尊称,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灵。

  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它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轮流搭配而成。始于甲子,终于癸亥。一个轮回需要60年,称为六十甲子。

  传说在这60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60年就有60位太岁,所以统称为60甲子神。

  太岁神从南北朝开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岁的名字全部更换,成了现在各地有安奉太岁的庙宇里面的六十太岁。

太岁君:神名。太岁君,神也。道书以六十甲子,每岁轮值,掌理人间祸福之神,为值年太岁,俗称为岁君也。系由都雷太岁殷元帅所统管。殷元帅者,商朝纣王之幼子也。幼遭国难,家破人亡,蒙申真人收为抚养,授以道法,後乃行道为神。秉性刚直慈仁,常为世人驱邪救难,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岁之职,掌地司汤儿院,综管人间祸福,祛除邪魅,奖善罚恶,为主宰人间罪福之神。六十甲子值年太岁即归其统辖也。

犯太岁、冲太岁、刑太岁

  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诗曰: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按照十二主星宿中记载:“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因此,无论是那一种,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什么叫做犯太岁?犯其实即是冲,「冲」亦分为「年冲」及「对冲」。

  

  “年冲”即是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是蛇年,属蛇者即为年冲;

  

  “对冲”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对冲”又叫“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辛巳蛇年为例,巳与亥为相冲,因此肖猪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对冲”,犯了太岁;凡是遇到“年冲”或“对冲”的生肖,都要到庙里拜太岁,才会诸事顺吉。

  

  刑太岁,又称“偏冲”,自己的出生年如与流年所属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与流年太岁“偏冲”。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例如蛇年,肖蛇为太岁,肖猪为冲太岁,而肖猴和虎为“偏冲”太岁。

历史记载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

  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唐代著名学者虞世南的《北堂书抄》中也有一条关于“土肉”的记载,他的史料转录于《临海异物志》,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浚克食。”

  

  《广异记》中记载:晁某性情刚烈,有关于鬼神的传说或是禁忌,他从来不相信,也不觉得害怕。他经常故意在冲犯太岁的方位大掘其土,某天,竟在太岁方位上掘出了一块蠕蠕而动的白色肉团。他将这块蠕动的肉,鞭打了数百下后,丢到马路边,之后派人偷偷的在旁边观察周围的动静。

  就在半夜三更时分,街上不知从何处出现了大队车马,围绕聚集在那块肉团的四周。车上有个人问太岁:「你为什么甘愿受到这种屈辱,却不报仇呢?」太岁回答说:「他的气势正旺,血气正刚,我也拿他没办法呀!」

天文历法中的“太岁”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xiao),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其余由此类推。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屈原《离骚》:“摄提贞与孟陬(zou)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孟陬(zou)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1、年号纪年,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2、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

3、星岁纪年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敦牂”是代表十二地支中的“午”,“上章”是代表十天干的“庚”,合在一起就是庚午年的意思。《资治通鉴》周纪一“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就是说起于戊寅年尽于壬子年共三十五年的意思。

所谓岁星,其实就是木星。古人认为木星由西向东绕天运行一周是12年,所以将其称之为岁星。12年与地支十二在数目上正好一致,所以又把岁星运行轨迹两侧周天,即所谓的天赤道按照十二地支依次分成12次,用以标识岁星每年所在的位次。每次分别起一个专名,以与十二地支相对应:

子——玄枵;

丑——星纪;

寅——析木;

卯——大火;

辰——寿星;

巳——鹑尾;

午——鹑火;

未——鹑首;

申——实沈;

酉——大梁;

戌——降类;

亥——娵訾。

用岁星的12次名称纪年,称为岁星纪年法。岁星运行到哪一次,就记为“岁在××”。如《国语·周语》说:“武王伐纣,岁在鹑火。”潘安仁(潘岳,字安仁,也称潘安)《西征赋》说:“岁次玄枵”等,用的都是岁星纪年法。但是因为木星运行并非恰好是12年一周天,而是118622年一周天,因此每过80年岁星便发生一次超次现象。每一超次,岁星纪年便宣告失灵,纪年便与实际天象不符,所以这种纪年行用的时间较短,一般学者都认为只在春秋中期以后使用过一段时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说:“岁在星纪而*于玄枵。”这是古人发现岁星超次的可靠记录。星纪为丑,玄枵为子,岁次本来应该在星纪,却提前次于玄枵。因此才产生了太岁纪年法,用来弥补岁星纪年的超次缺陷。

岁星运行的方向与古人熟悉的天体十二辰(十二地支配二十八星宿形成的辰向)划分的方向正好相反,又造成了实际运用上的不便,于是便假设了一个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天体,与十二星辰划分方向顺序相同,这个天体就叫太岁,并让它正好整12年行经一周天。将地平圈十二等分,配十二辰,使太岁一年经一辰,并以十二地支名之。这时如果我们抛开那个假设的天体——太岁,其纪年方法实质上就是十二地支纪年法。为了回避地支之名,于是又给每个地支另外起一个别名:

子——困敦;

丑——赤奋若;

寅——摄提格;

卯——单阏;

辰——执徐;

巳——大荒骆、大荒落;

午——敦牂;

未——叶洽、协洽;

申——涒滩;

酉——作鄂、作噩;

戌——阉茂、掩茂;

亥——大渊献。

《吕氏春秋·序意篇》说:“维秦八年,岁在涒滩。” 涒滩即申年。这个太岁纪年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十二地支纪年法的初起形式,所以有人说它是由岁星纪年向干支纪年的过渡。

另据《尔雅·释天》和《史记·历书》所载,另有与十天干相合以纪年的,叫“岁阳”,也另有一套别名。《史记·历书》与十天干对应的别名是:

甲——焉逢;

乙——端蒙;

丙——游兆;

丁——强梧;

戊——徒维;

己——祝犁;

庚——商横;

辛——昭阳;

壬——横艾;

癸——尚章。

《尔雅·释天》与十天干相对应的别名是:

甲——阏逢;

乙——旃蒙;

丙——柔兆;

丁——强圉;

戊——著雍;

己——屠维;

庚——上章;

辛——重光;

壬——玄黓;

癸——昭阳。

如果我们将太岁纪年中十二地支对应别名,与岁阳纪年十天干相对应的别名结合起来使用,就和用杆子纪念一样了,只不过它叫:

阏逢执徐——甲辰年;

著雍涒滩——戊申年;

强圉赤奋若——丁丑年

这种岁阳、太岁相结合以纪年的现象,在古籍中经常出现,研究古典文学或史学的人应该熟练掌握。

古人观察天象,将太阳一年中在天空中运行所经过的位置标记出来,称为黄道。太阳、月亮和主要行星的运行轨道都在黄道上下各9°,共18°的范围内,所以,把黄道上下共18°的一片带状区域称为黄道带。

    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和其他行星的运动,发现木星在黄道带中绕天空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12年(118622年)。这样,木星每年会经过黄道带中一个特定的区域,一共有十二个特定区域。将这十二个区域分别命名,依次为:星纪、玄枵(xiāo)、娵訾(jūzī)、降(xiáng)娄、大梁、实沈(chén)、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观测木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就可以用来纪年,所以也将木星称为“岁星”。《说文解字》里说:“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岁星自西向东经过天空的十二个区域,叫做“十二次”。岁星运行到某个区域,就叫“岁在某某”,如:岁星处于星纪区域,就叫“岁在星纪”,下一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就叫“岁在玄枵”,依次类推,用这种方法纪年,十二年一次轮回。《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表示这一年岁星处于天空中“大火”区域。

十二星次和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是:星纪-丑、玄枵(xiāo)-子、娵訾(jūzī)-亥、降(xiáng)娄-戌、大梁-酉、实沈(chén)-申、鹑首-未、鹑火-午、鹑尾-巳、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

 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运动,古人而选择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这一圈星宿按四方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反,唐代的历算家袁天罡(一说是阮天罡)把七曜(木金土日月火水)及二十八宿相(与二十八星宿象形的动物)结合形成了以下名称:      

每个方位宿相的第二、四、六位对应的是十二地支和相应的十二属相,如东方青龙宫:第二、四、六位对应地支辰、卯、寅,对应属相龙、兔、虎。

简称为:

    四象中的每一象包括三个星次,这三个星次中,中间的对应三个星宿,两边的两个各对应两个星宿,构成了十二星次和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

但是,二十八宿是天空中固定不变的恒星的位置,十二星次是木星围绕太阳公转时,每年经过的不同的二十八宿,由于木星公转一周不是12年,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位置会超出一个星次一点,经过86年的累积,木星会多经过一个星次,这种现象被称为叫“超辰”或“超次”。

为了解决“超辰”或“超次”的问题,人们就用一个想象的星辰“太岁”代替木星,想象中的太岁被人为地设定为,固定地每十二年经过黄道一周。而且,同十二地支的运行方向一样,从东方向西方运行,而不是原来木星自西向东的运行方向。

既然木星是在天上运行,属于阳,那想象中的太岁就应该在地上运行,属于阴,太岁运行的十二星次就叫“岁阴”。然后,给太岁的十二星次赋予一套全新的名字,分别是:摄提格、单阏(chányān)、执徐、大荒落、敦牂(zāng)、协调洽、涒(tūn)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

有地支就有天干,地支总是和天干配对的。天干一共10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12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种用天干、地支搭配纪年的方法起源很早,至少在商代就已经在使用了。

对应着十二地支的“岁阴”有了一套自己的名字,那相应的天干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名字,于是,古人有将十天干命名为“岁阳”,再赋予它们一套名字:阏逄(yānpáng)、旃蒙、柔兆、强圉(yǔ)、著(chú)雍、屠维、上章、重(chóng)光、玄黓(yì)、昭阳。

《尔雅·释天》十天干: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史记·历书》中关于十天干的写法和尔雅不同,对比如下:                                                                      

《尔雅·释天》十二地支: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十二地支与岁星和太岁名称的关系:

 《离骚》,开头有一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其中“摄提”即为太岁纪年的“摄提格”,就是寅年的意思;《资治通鉴》,开篇是“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这样的句子,用干支纪年表达,就是“起于戊寅年,止于壬子年”;转换成公历,就是“起于公元前403年,止于公元前369年”。

参考资料: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4802992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2%81%E6%98%9F%E7%BA%AA%E5%B9%B4%E6%B3%95/5847998fr=aladdin

https://wwwdedaocn/article/e1k8gp2WGMzqJ3mqzYK5YmP6DOjxA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9F%E5%B2%81%E7%BA%AA%E5%B9%B4%E6%B3%95/12594427fr=aladdin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