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统志的书籍版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4收藏

大明一统志的书籍版本,第1张

《大明一统志》除了由明英宗写书序的原版外,还有弘治十八年(1505年)慎独斋刊本、万历十六年杨刊归仁斋刊本、天启五年(1625年)刊大字本、万寿堂刊本以及1965年台湾的影印本等。也有《四库全书》本。

《文献通考》书名,简称《通考》,宋元之际马端临撰。348卷。因“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自序》)。记载上古至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的沿革门类较杜佑《通典》分析为详,计有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职役考、征榷考、市籴考、土贡考、国用考、选举考、学校考、职官考、郊社考、宗庙考、王礼考、乐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帝糸考、封建考、象纬考、物异考、舆地考、四裔考等24门。

除因袭《通典》外,兼采经史、会要、传记、奏疏、论及其他文献等,资料较《通典》丰富,于宋代典章制度尤称详备。其中刑考分为刑制徒流、详谳、赎刑、赦宥等。可供研究中国法制史参考。

基本介绍 书名 :文献通考 作者 :马端临 类别 :典章制度 简称 :《通考》 写作时间 :元 卷数 :348卷 简介,评价,作者简介,贡献,内容精要,专家点评,四库提要, 简介 《文献通考》是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的重要著作。 文献通考 马端临,字贵与,号行州,江西乐平人,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卒于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宋史》和《元史》都没有给予他立传,《通考·自序》也没有叙述事迹。《南宋书》和《新元史》中虽有传,但记事十分简单。 所幸《通考》的《进书表》和《抄白》以及清初修的《乐平县志》中保存了几点有关的材料,大致可知他是南宋后期宰相马廷鸾的仲子,以荫补承事郎,曾漕试第一。廷鸾为人正直,不肯附和奸相贾似道,咸淳九年(1273年)被迫辞职,居家1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1289年)去世。 廷鸾曾任史官,家中极富藏书。马端临随其父家居,读书颇广。父亲去世后,他曾短期间内出任慈湖书院、柯山书院院长、教授及台州路学教授等学职,一生主要时间都在家乡隐居著书。县志本传称他“门弟甚众,有所论辩,吐言如泉涌,闻者必有得而返。”可知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端临在其34岁左右时,即开始其著书工作。而《文献通考》的编写用时20余年。 李谨思《通考序》称全书著成于丁未之岁,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马氏是年54岁。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其书被一位道士访得,次年奏之于朝。至治二年(1322年)官家为之刊行,至泰定元年刊成。《通考》编法类《通典》。 《文献通考》全书分为24门,348卷。自《经籍》至《物异》等5门为《通典》所未有者,此外19门均为《通典》的原目或子目。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就其体例与内容来看,实为《通典》的扩大与续作,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该书的取材中唐前以《通典》为基础,并进行适当补充。中唐以后则是马端临广收博采的结果,尤其是宋代部分,当时《宋史》尚未成书,而马氏所见到的宋代史料最丰富,所以其所收之材料多有为《宋史》所无者。取材广博,网罗宏富,可以说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 此外,《通典》以《食货》为首,说明杜佑对国家经济的重视;郑樵《通志》移之于《选举》、《刑法》之后;而马端临更将之列于全书之首,且增加为8门之多,可知马氏对经济的重视更超过杜氏、郑氏。《通典》之《礼典》100卷,占去全书1/2,而《通考》之《社郊考》则3门才60卷,不及全书1/5。又《兵考》一门,详列古今兵制沿革,使《兵典》只叙用兵方法的偏差得到改正。这些都是《通考》的优点。 评价 历代学者对二书的看法是:《通典》以精密见称,《文献通考》以博通见长,各有独到之处,应互相参证而不可偏废。《四库提要》论之云:“大抵门类既多,卷繁帙重,未免取彼失此。然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案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 文献通考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三书都以贯通古今为主旨,又都以“通”字为书名,故后人合之称为“三通”。“三通”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行的刻本为清乾隆年间在武英殿校刊的三通合刻本,附有考证,其后复刻者多以此为底本,重要者为江西崇仁谢氏及浙江书局等本。 作者简介 马端临,字贵与,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其卒年史志无载。一般根据《扶风马氏宗谱》所载其子马尚志的行状里“父已耄”推定其卒年为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根据余谦《文献通考序》透露的信息马端临应该在至元元年(1335年)以前已经死了。其实“耄”在古意里特指具体年龄时,可以有三解:70岁、80岁、90岁。70更合适一些,他应该卒在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享年77岁。 马端临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发展了杜佑所创立的新史书体裁,即以事类为中心叙述历史发展的典志体,又推进了郑樵所倡导的会通之义。 作者生平 在马端临77年的人生旅途中,大半生活在元代。他23岁时南宋就灭亡了,从此他以宋代遗民自居,念念不忘故国热土。 文献通考 马端临家学渊源深厚。他的父亲马廷鸾字翔仲是南宋末年的丞相。马廷鸾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刻苦攻读登进士第,咸淳五年(1269年),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马廷鸾为官正直,对于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的拉拢,他不为所动。还上书请求皇帝: “遏恶扬善以顺天,举直错枉以服民。”矛头直指当时恶贯满盈的权奸贾似道。但个人力量难有作为,他感到孤掌难鸣,九次上疏辞职。咸淳九年(1273年),马端临随父亲回原籍居住。 马端临 《文献通考》与《通典》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扩大和提高;《通志》只做到旧史书的粗略总和,《文献通考》则予以重新组织,表达了若干新思想、新看法。如商鞅变法和杨炎的两税法,对古代封建社会发展均具有重大作用,马氏明确指明其重要历史意义,而不因自己对二人的否定态度而否定其经济政策。又如五代时期,参加过唐末农民起义的张全义,对恢复洛阳一带经济生产起过有利作用,欧阳修作《五代史记》,因他出身于“群盗”,仅略记数语。而马端临不仅详记其事,而且加按语云:“全义本出‘群盗’,乃能劝农力本,生聚教诲,使荒墟为富实。观其规划,虽五季之君号为有志于民者,所不如也。贤哉!”作了有力的颂扬。 文献通考 马氏著《文献通考》,在《自序》中反复说明,一方面为续补杜佑《通典》天宝以后之事迹,一方面要配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略如纪传体史书中的纪和志。总起来说,是使“有志于经邦稽古者,或有考焉”。这就形成了这部书的消极面,虽有同情人民之处,但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立言。又因全书规模宏大,某些部门便容易失于疏略,如《职官考》全录《通典》之文,于五代部分则叙述寥寥;又如《经籍考》内容虽丰富,而主要依据不出于晁公武、陈振孙二家,自不能完备;《舆地考》多本于欧阳忞《舆地广纪》一书,无甚订补。 马端临编纂《文献通考》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通典》的不足。他认为“杜书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但“时有今古,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不无遗憾”。因此,他以严肃的态度另行撰写。“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以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如果“载之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未当者”,他就“研精覃思”,“窃以己意而附其后”,这样,他就完成了一部既有翔实丰富的史料又有深思独到的观点的史学名著。 贡献 马廷鸾对马端临的影响是巨大的。马廷鸾20岁时就在家乡当“童子师”,考取进士后,先后做过池州教授、史馆校勘枢密院编修官、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等一系列文教和编史职位。辞职还乡后,过了17年隐居生活,始终勤于读书和著述。先后著有《六经集传》、《语孟会编》、《楚辞补记》、《洙泗裔编》、《读庄笔记》等书。这对马端临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为他展示了一条精神充实而富足的生活方式。使马端临立志做一个唾弃功名利禄,专心治学的学者。马廷鸾的座右铭是: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富以还子孙。” 马廷鸾还亲自指导马端临读书。在父亲的指导下,马端临对各种体例的史书,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广泛涉猎,以“通儒”自许。由于马廷鸾自身就非常好学,而且博学多才,所以家中藏书十分丰富,使马端临能够方便地接触到很多的书籍和资料,也为他著《文献通考》提供了有利条件。马端临在《通考·自序》里说:“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庶几焉。” 在《文献通考》的编撰过程中,马端临也得到了马廷鸾的悉心指导。从全书的指导思想到编写体例,以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都贯穿着马廷鸾的辛勤劳动与深思熟虑。可以说《文献通考》凝结了父子两代的心血。在历史方面,马廷鸾也著有《读史旬编》,这是一本普及性历史读物,主要供给孩子教授历史用。马廷鸾的许多历史见解被马端临以“先公曰”的形式收录在《文献通考》里。 另一位对马端临著书产生影响的是他的老师曹泾。曹泾是朱熹的血脉传人,宗奉朱熹。这使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里很多见解都接近朱熹。但马端临对“心学”也有所涉及,《通考》里不少地方就夹杂着“心学”的痕迹。这正是南宋后期理学变化中朱陆门人相互出入的反映。 马端临在咸淳九年(1273年)漕试第一,但他决心不做官。随父亲归隐。在父亲死后,他做过慈湖书院、柯山书院的山长,台州路儒学教授。在《文献通考》外,马端临还有《多识录》153卷、《义根墨守》3卷、《大学集注》等,可惜都已失传。《文献通考》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内容精要 《文献通考》,共348卷。分为24门(考):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各门下再分子门,制度史的体例更加细密完备。 《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兼采经史、会要、传记、奏疏、议论等多种资料,扩大和补充内容。在内容上比《通典》更加广泛,在分类上比《通典》更加精密。对于《通典》的体例和内容,马端临都有深入的研究。马端临认为《通典》条目设定未为明备,史料取舍颇欠精审,留下了许多缺陷失误和遗憾。在《文献通考·自序》里他对《通典》做了详尽的分析。取其得,补其失。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体例设计首先在思路上,他就不同于《通典》,《通典》是为了对行政事务有所助益,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作为亡国遗民,马端临考虑更多的是宋朝为什么会灭亡。潜心探索历代典章制度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渴求找出规律,掌握历史的经验教训。 在有些条目的设计上也显示了时代的进步。如《通典》礼部分多达100卷,占了全书的一半。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把礼进行了大规模的压缩。仅为其书的六分之一。还将“边防”改为“四裔”,从“边防”看多少带有敌意,包含战争的气氛, “四裔”表达了各民族的友好共存。其内容也比《通典》相关部分增加了36倍。 对于经济内容他也很重视。在他之前,郑樵编《通志》把“食货”部分放到了14位。马端临又把它放到了首位。在他的24门中,食货占了8门;在348卷中,也占到了27卷。在职官部分也着重记述了一大批财政官,如户部尚书、太仆卿、司农卿、将作监、度支营田使、租庸使、两税使、户口使、转运使等等,还有禄秩、职田以及兵门中的马政等。在字数上,总共470余万字,比《通典》多了283万字。总字数虽不及《通志》,但《通志》中纪传占了很大比重,《文献通考》专考制度,在这方面其成绩远远大于《通志》。 《文献通考》的具体体例是:每门有小序,合载于卷首。每门之下又分为若干子目(类),每一目的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列。《文献通考》除了排比材料,还有叙述以及考证和论断。《通考》的每一条目,凡是顶格排行的,就是“叙事”部分,这也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文”。马端临说:“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文献通考》中凡是低一格排行的,就是“论事”的部分,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献”。对于这一部分,马端临的设计是“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通考》中凡是低两格排行的,是马端临自己的议论,“其数之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辞而未当者,研精罩思,悠然有得,则窃着己意附其后焉”。一般认为这一部分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考”。 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可能《通考》的“叙事”部分的史料价值最高。因为它主要根据的是现已失传的宋代国史和现已残缺的会要。 其实其“论事”部分,也很有意思,汇集百家思想,不仅收集前人议论,对当时的同辈学者也积极收集。当然作为史料来说也非常的重要,其引用的前贤议论及著作,有些现今已经不传了;即使现存的,也可作为校勘资料。但是这种就某一专门问题汇集百家看法的编撰方式是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等于各门各派,穿越时间和空间,一起跑到你面前讨论争吵辩论,让你有机会兼听各门各派的各种思想各种想法。也让你有机会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出自己的想法。如沙随程氏(程迥)、石林叶氏(叶梦得)、致堂胡氏(胡寅)、山斋易氏(易祓)、止斋陈氏(陈傅良)、水心叶氏(叶适)、东莱吕氏(吕祖谦)、巽岩李氏(李焘)还有马端临的“先公”马廷鸾都一起来和你讨论。他还引用了不少宋人的笔记,如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洪迈的《容斋随笔》、沈括的《梦溪笔谈》等。 最后是“考”,是马端临自己的看法。由于其综合百家,眼界开阔,往往能有独到的见解。这一部分也非常值得一读。这些见解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反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更显其价值。 专家点评 马端临治史的方法主要有综合分析法、比较法等。综合分析法是综合诸家认识,层层剖析,追根溯源,既有批驳之论,又有独立的见解。他用综合分析法解决了五服之制与封禅等久悬不决的问题。比较法,是从文献典籍入手比较同一事物的不同记载,或者以历史事件为纲,比较其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特征。从比较异同中,发掘历史的底蕴和脉络。在比较中他发现了“官品”与“人品”的区别,将“孝廉”产生、演变、名存实亡的过程展示了出来,别开生面。通过比较他发现唐宋十六卫虽名称有异,职责则是一致。 马端临治学不信怪力乱神,反对道听途说。因为他敢于破除迷信,包括对鬼神的迷信,包括对前辈学者的迷信,所以在纠谬正误方面能够屡建奇功。在纠谬正误过程中,他围绕主题,由点及面,对相关问题一一进行清理。对于自己有疑惑的地方,不随便下判断,而是指出可疑点,注明“当考”。 《文献通考》时间断限从远古一直写到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对宋以前的历史做了全面的总结,把历史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太古时期,是指三代以前;第二个时期是夏商周三代;第三个时期是秦汉以后。他还对三个时期的特点做了总结,认为,第一、第二时期的社会“有公天下心”;第三时期“无公天下心”,所谓“秦既灭六国,举宇内而郡县之,尺土一民,皆视为己有”。虽然这种“公”、“私”分期方法不太妥当,但是这种巨观的观察分析历史的方法在当时还是显示了其进步性。 对于历史的发展, 马端临认为是受“势” 的支配, “不容不然”,“不容不如此”。而“势”又是受“利”的支配。所以他认为像井田制封建制等已经成为过去,要想返回去是很困难的,后世不能幻想靠照搬古代的某种“良法”来解决现实政治问题和当前的社会危机。在这个认识基础上,他赞同变法。对于两税法,他认为是“乱离之后,版籍既已隳废,故不容不为权时施宜之举”。他破除了那种理财之臣都是聚敛之臣的偏见。对王安石变法,他虽有批评,但基本还是肯定的。 他极力赞赏汉文帝、隋文帝躬履俭约,轻徭薄赋。而且对隋文帝为完成统一,建新都、平陈、平叛花费大量钱财,毫不吝惜也做了充分的肯定。并且认为汉文帝的黄老无为之治与隋文帝重视法律,赏信罚必,是暗合孔孟之道的。 马端临编撰《通考》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成书于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历时22年。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道官王寿衍访得此书进呈。此书得以流传。自刊刻以来一直得到好评。元人评价他:“行履端纯,词章雅丽,家传鼎鼐之谱,幼馆阁之储,知前代之典章,识当世之体要。” “凡于治道有关者,无不彪分汇列,井井有条,治国安民,特举而措之耳,此可谓济世之儒,有用之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虽对《文献通考》颇多指责也还是肯定它:“然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按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按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 后人对马端临在南宋灭亡后独善其身的做法也有所批评。特别是他为了不触及元宋交兵,而把《文献通考》截断在嘉定五年(1212年),使宋代典章制度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文献通考》问世后,代有续作,形成了一套前后连贯自成系统的《文献通考》系列。 《续文献通考》有两种。 明代王圻所撰。比《文献通考》增加了节义、諡法、六书、道统、氏族、方外等门,发展成30 门。共254卷。年代上与《文献通考》相衔接,上起南宋宁宗嘉定,下至明万历初年,辑宋末、辽、金、元、明史事议论,明代部分最为丰富。但因记载议论有关对金和后金(满洲)之事,触犯清的禁忌。《四库全书》没有收录,也不在“十通”之列。 一是清三通馆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编撰。后经纪昀等校定。体例基本与《文献通考》同,只是从郊社、宗庙两门中分出群社、群庙。合计26门。记载从宋宁宗嘉定年间至明末四百多年政治经济制度的沿革。对《文献通考》所未详的地方也有所补正。食货部分占到了33卷,比重大大超过了《文献通考》。 《清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的续编。乾隆时官修。成于乾隆五十二年。记事上起清初,下断于乾隆五十年。体例与《续文献通考》同,分26 门,共300卷。增加了前代所无的八旗田制等。 《清续文献通考》, 《清文献通考》的续编,近人刘锦藻纂。从1894年开始编,完成于1921年,首尾28年。共400卷。体例在《清文献通考》基础上又增加了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门,共三十门。年代与《清文献通考》相衔接,包括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以后到清末。其书还记载了很多清末新疆石油史料。 《文献通考》最初刻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有西湖书院刊本,现已不存。现存的有元后至元五年(1339年) 余谦补修本,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慎独斋刘洪刊本,嘉靖四年(1525年)冯天驭刊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武英殿刊“三通”合刻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浙江书局刊本。比较易见的是商务印书馆1936年的万有文库“十通”本。其中以晚出的浙江书局本错误较少。中华书局、浙江古籍出版社都有影印本出版。2011年9月,中华书局以清乾隆十二年校刊的武英殿本为底本出版点校本。 四库提要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内府藏本) 元马端临撰。端临字贵与,江西乐平人,宋宰相廷鸾之子也。咸淳中,漕试第一。会廷鸾忤贾似道去国,端临因留侍养,不与计偕。元初起为柯山书院山长。后终于台州儒学教授。 是书凡《田赋考》七卷,《钱币考》二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二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二卷,《土贡考》一卷,《国用考》五卷,《选举考》十二卷,《学校考》七卷,《职官考》二十一卷,《郊祀考》二十三卷,《宗庙考》十五卷,《王礼考》二十二卷,《乐考》十五卷,《兵考》十三卷,《刑考》十二卷,《经籍考》七十六卷,《帝系考》十卷,《封建考》十八卷,《象纬考》二十七卷,《物异考》二十卷,《舆地考》九卷,《四裔考》二十五卷。 其书以杜佑《通典》为蓝本。《田赋》等十九门,皆因《通典》而离析之。 《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门则广《通典》所未及也。 自序谓“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 中如《田赋考》载唐租庸调之制,而据《唐会要》,则自开元十六年以后,其法屡改。载五代田赋之制,而据《五代会要》,尚有天成四年户部奏定三京诸府夏秋税法一事,乃一概略之。杨炎定两税法奏疏,最关沿革,亦佚不载。 《职役考》载口算之制,而《汉书》永建四年除三辅三年逋租过更口算刍稿诏书不载。 《征榷考》详载盐铁,而《五代会要》后唐长兴四年诸道盐铁转运使奏定盐铁条例不载。又《杂税》载果菜之税。而《汉书》永元六年流民贩卖勿出租税诏不载。 《国用门》载漕运兴废,而《后汉书》建武七年罢护漕都尉,建初三年罢常山诸处河漕不载。其载唐代东都及郑州诸处漕运措置,亦不及《唐会要》之详。历代赈恤,于汉既载本始四年之诏,而略三年郡国伤旱甚者民毋出租赋之诏。 《选举考》详载两汉之选举,而《汉书》元封四年诏举茂才异等,始元元年遣廷尉持节行郡国举贤良,永光元年诏举朴质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俱不载。 《学校考》辨先圣、先师之分,而《唐会要》贞观二十一年诏以孔子为先圣,颜回等为先师之制不载。 至《职官考》则全录杜佑《通典》。五代建置,尤叙述寥寥。核以王溥《五代会要》、孙逢吉《职官分纪》,仅得其十之一二。 《郊祀考》多引经典,而《尚书》之肆类于上帝不载。《逸周书》、《白虎通》、《三辅黄图》所载周明堂之制最详,亦不及征引。又载历代明堂之制,而梁武帝改作明堂,详于《隋书·礼仪志》者不载。地祇之祭只引《周官》及《礼记·郊特性》,而礼运、祭地、瘗缯,及《考工记》玉人两圭五寸祀地之文不载。汉祀后土之制,只载《汉旧仪》祭地河东,而《汉官仪》北郊坛在城西北诸制不载。又雩祭引《左传》、《周礼》注疏,而《礼记·祭法》雩宗祭水旱也,《尔雅》舞号雩也,皆不载。祭日月,只引《礼记》、《周礼》,而《大戴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及《尚书大传》古者帝王以正月朝迎日于东郊,皆不载。于汉制既载宣帝时成山祠日、莱山祠月,而建始时罢此祠,复立于长安城事,又不载。 《社稷门》引各经注疏所论社制,而《周书·作雒篇》建社之制,及蔡邕《独断》所载天子大社之制,皆不载。祀山川亦引经传,而《仪礼·觐礼》祭山丘陵升、祭川沈,《尔雅》祭山曰庪县、祭川曰浮沈,皆不载。又分代详载,而独略北齐天保元年分遣使人致祭于五岳四渎。《宗庙考》载后魏七庙之制,只引《礼志》改七庙之诏,不知兴建沿革详于《孙惠蔚本传》。又唐初建七庙,《新唐书·礼乐志》多略,而不参用《旧唐书·礼仪志》。 《王礼考》载周之朝仪,而不引《周书·王会解》。又详载历代朝仪,而不载《史记·秦本纪》始皇三十五年营作朝宫。载汉代朝仪,而不载《续汉书·礼仪志》所载常朝之制。又舆服之载于史志者,必详叙卿士大夫,如汉制二千石车朱两轓之类,所以明差等也,而一概从略。 《乐考》载五代庙乐,不如《五代会要》之详。 《兵考》载晋兵制至悼公四年而止,其后治兵邾南,甲车四千乘不载。载鲁兵制自昭公蒐红始,而成公元年作丘甲,襄公十一年作三军,昭公五年舍中军,俱不载。 《经籍考》卷帙虽繁,然但据晁、陈二家之目。参以诸家着录,遗漏宏多。 《舆地考》亦本欧阳忞《舆地广记》,罕所订补。 大抵门类既多,卷繁帙重,未免取彼失此。然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案类而考。 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

        偶见明万历中万寿堂刊《一统志》两卷。《大明一统志》是现存最早的全本“一统志”,体现中国大一统的盛况,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必备资料。《大明一统志》自出版后有较多版本,如天顺五年内府刻本,弘治十年福建建阳慎独斋刻本,嘉靖三十八年归仁斋刻本,万历中万寿堂刻本,清初积秀堂刻本,康熙三十八年日本弘章堂刻本等。

        万寿堂本是其中比较流行的一个刻本,国内有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山东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辽宁图书馆等,日本有国会图书馆、公文书馆、爱知大学图书馆、蓬左文库、大垣市立图书馆等收蔵。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明一统志》、清初积秀堂《天下一统志》以及和刻本《大明一统志》多脱胎于此本。①

        观察这两卷刻本,其版框高215厘米,宽145厘米。每半叶10行,行22字,注文双行,字同。字形为宋体。上书口题“一统志”,中书口题“四十二卷”或“四十三卷”,下书口镌页码、万寿堂刊。卷之末页末行,分别书“一统志卷之四十二终”、“一统志卷之四十三终”。

        查阅资料可知,万寿堂刊《一统志》全本共九十卷,刊刻极佳,《中国古籍善本总目》明确著录。此两卷只是残卷,并无卷首等。

      《一统志》卷四十二内容为金华府,卷四十三内容为衢州府,卷四十三中涉及龙游的文字可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建置沿革”。

        卷四十三首页中记载: “《禹贡》扬州之域,天文牛女分野,春秋为越西鄙,姑蔑之地秦立太末县,属会稽郡。东汉分立新安县,仍属会稽。三国吴以二县属东阳郡。隋废太末入金华属婺州。唐时析婺州信安县置衢州……” 。可见,衢州府建置前的沿革,沿用姑蔑、太末的历史。另有“ 本朝改龙游府,寻改为衢州府领县五” ,具体时间查康熙《府志》:“明太祖于龙凤五年己亥改为龙游府,吴元年丁未,改为衢州府。”

      “领县五”按顺序分别为:西安县、龙游县、常山县、江山县和开化县。龙游县的描述为: “在府城东七十里,本秦太末县,东汉末孙吴分置丰安县,又改太末曰龙丘,晋省龙丘以丰安属东阳郡,隋省丰安入金华县属婺州,唐初复置太末县置縠州,寻俱废;贞观中复置龙县属衢州,五代唐改龙游,宋改盈川县,绍兴初复名龙游,元仍旧,本朝因之编户一百八十四里。” 其中“宋改盈川县”指的是宋宣和三年,因有诏讳龙字,改为盈川。这与如意元年析置盈川县有别。比较而言,本朝(明)龙游编户一百八十四里,这在五县之中人口是最多的。次之是西安县,为一百六十八里。最少的是常山,仅一百一十里。

        关于衢州“郡名”、“形胜”和“风俗”。

        “郡名”最早为“ 姑蔑,春秋时名” ,后名:“ 三衢”、“信安” 。姑蔑之名,民国《龙游县志·通纪》有载:“鲁哀公十三年,越伐吴。吴五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见姑蔑之旗。《左传》。案:此本县地名始见于书者,首载之。”故姑蔑不仅是郡之名,也为县之名。

        “形胜”: “姑蔑之墟,太末之壤。宋毛秆超览堂记郡即姑蔑之墟、太末之壤,东望九峰,西瞻灵王石,南临樵谷,仙圣之所游,神灵之所奥,有道者之所隐也。 ”可见,衢州自古便是仙圣之所游、神灵之所奥,有道者之所隐处。

        “风俗”: “其民轻死易发。(汉志吴越之习好勇,其地边楚,战斗兼并,是以民轻死易发。)其俗悍以果,其君子耿耿好气敏于事。(宋程俱保安院记)……”

        关于“山川”条目。共收录龙游名山九座。

        东华山:“ 在龙游县东二里下有姑蔑子墓。”

      岑山:“ 在龙游县南一十五里,其山自金华望之正当其面,故号婺女照,台山邑中视之,如笔架又呼为笔架山。”

      鸡鸣山: “在龙游县南三里,宋嘉祐末邑人吕防讲学于此,时登山见鸡鸣岩棘中罗得白金数十镒,输之官后,防三子皆高科,人以为祥。又西安县东十五里亦有鸡鸣山。”

      三叠山: “在龙游县东三十时里,中有石室又名相岩。”

      方山: 在龙游县东四十里,山形正如冠,产茶,味绝胜。”

        灵山:“ 在龙游县南四十里,旧名徐山,下有溪,溪外有徐偃王庙。”

      龙丘山: “在龙游县东四十里,东阳记山有九石,特秀林表,色册白,远望之状肖芙蓉,故一名九峰岩山。汉龙茊苌隐居于此,与严子陵友善,终年百岁。山际有三叠岩穴,外如窗牖,中有石床。唐徐安贞读书处。宋赵抃诗‘龙丘石室人难继,安正书院世莫登;欲识松萝最高处,九峰排列一层层。’元焦鼎诗‘万山堆里九峰青,中有三贤著隐名,龙现石形千古异,虎跑泉眼四时清’。”

        而在卷四十二金华府“山川”条目中还有两处九峰山,其一: 九峰山,在兰溪县西南七十里,一名风子山,峰峦秀拔,昔葛洪来游,丹龟犹在。唐徐安贞肄业于此,后人号读书岩,木案石床尚在。 其二: 九峰山,在汤溪县南十里,高数百丈,峰峦秀拔,岩洞玲珑。昔龙丘苌、酆去奢皆居其下。 可见此二处九峰山即为龙丘山。在四十二卷“本朝改为金华府领县八”中记载: 汤溪县,在府城西南五十五里,本龙(空了一格)东鄙,金华西鄙,兰溪南鄙,遂昌北鄙。成化六年析置,县治官山,编户八十里。 龙丘山由此归属汤溪。

      白石山: “在龙游县南四十五里,山有圆石,宽二十余丈,其色纯白,故名。 唐曾以此山名县。”

        唐台山 :“在龙游县北四十五里,正有台山寺,宋王介诗‘天地凿开混沌国,鬼神剜搜骊龙窟。不知发秘是何年,欲扣山灵无处得。我来一见快平生,不觉清风生两腋。乘鸾归去梦魂消,白云依旧埋苍石。 ’”两旧志误将此诗名《白石山》,比较而言,此卷记录中在“欲扣山灵无处得”后面少了“遐想先生未仙时,此地绝无车马迹。穷幽山水有高人,踏破巉岩劳蜡屐。”两句。可见当时编纂者是简摘部分精要。

      收录龙游湖二,溪一,潭三,井二。

      西湖: 在龙游县治西南,宋马天骥仿杭之西湖开此以备游临览。

      五百人湖: 在龙游县北三十里,俗传昔有五百人于此竭水取鱼得异鱼及铜缶,既而水暴长,五百人皆没因名。溉田五百余顷。

      縠溪: 在龙游县北五里,汉志大末县有縠水,唐置縠州以此。宋汪佖诗‘波纹端与縠纹同,正倚阑于想像中,更被轻舠横截去,斜阳染出半江红。 ’若按此记载理解,縠溪或縠水应为龙游专用名。民国《龙游县志·文征·诗》中将此诗名《题瀫波亭》并按:“康熙《志》录于縠波岩下,而縠溪条下,复依万历壬子《志》重录之,题为《瀫水》。又题汪泌为明人,实即一诗也。当时编辑之疏略可想。”而此卷中可知汪佖为宋人,“佖”为单人旁。

      还有对柘溪的描述中,柘溪虽属府城,却有谚语与龙游余端礼有关。柘溪“ 名檫溪,谚云,檫溪通出相公,宋时水通,郡人余端礼果拜相。”

        杨侯潭: 在龙游县南五里,上有唐杨侯祠。 此区域现属衢江区。

        团石潭: 在龙游县西二十里,有石出潭上,古语云,团石圆出状元,宋绍兴中,大水石转,视之正圆。明年,郡人刘章果魁廷试。

        石壁潭: 在龙游县东三十五里,唐杜荀鹤诗‘有山有水堪吟处,无雨无风见景时,渔父晚船分浦钓,牧童寒笛倚牛吹。 ’民国《龙游县志·文征·诗》中将此诗名《登石壁禅师水阁有作》。

        吕公井: 在龙游县治南,世传吕洞宾以杖卓地出泉,故名 。

        龙井: 在龙游县南有两处,皆深不可测,林木幽僻,上有瀑,泉遇旱取其水以祷用。

        关于“土产”、“学校”、“书院”、“宫室”、“寺观”、“祠庙”、“陵墓”、“古迹”等。

      记录衢州“土产”共四种,其中茶:“ 出龙游县,方山者佳。” 这与“山川”条目中描述方山时同,且有“ 味绝胜” 。

        另有狮橘: 西安县出。

        砚: 常山、开化二县出。

        藤纸: 开化县出。

        龙游县学: 在县治西,宋至和初建,元末毁于兵,本朝洪武中重建。

        “书院”条目中记载了 清献书院、柯山书院、包山书院和明正书院 ,但龙游的鸡鸣书院不在其中。

      “宫室”条目中,龙游只有瀫波亭列入: 在龙游县北五里,宋建,吕防诗‘地轴抽不尽,风梭织又成。’郑元诗‘江神若计分寻尺,待着青钱买取归。’

        “寺观”条目中中龙游有二寺二宫。

        灵矅(耀)寺: 在龙游县西,晋时建,本姑蔑故宫遗迹犹存。

      乌石寺: 在龙游县北四十五里,宋绍兴中岳飞闭过宿于此题:“岳飞奉旨趋阙,复如江右,假宿幽岩。游上方,览江山之胜,志期为国,扫平胡虏,恢复舆图,迎二圣沙漠之还,辅圣主无疆之休,因结缘佛事,以记岁月云。”

        崇仙宫: 在龙游县东,梁大同中建,相传即酆去奢升仙处。

        集善宫: 在龙游县治西,梁大同中建 。

        “祠庙”条目中排首位的是徐偃王庙: “在龙游县西四十里徐山下,刺史徐放重修,唐韩愈撰碑,谓:衢州,民多姓徐氏,支县龙江(游)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或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族子弟散之徐、扬二州间,即其居,立先王庙云。”

        “陵墓”条目中排首位的是“姑蔑子墓”: 在龙游县东东华山下,宋庆元间为人所发并志,石击碎之。

      “古迹”条目中排首位的是“姑蔑城”: 在龙游县,縠溪之南。《左传》:鲁哀公十三年,越伐吴五孙弥庸观见姑蔑之旗。杜预注,姑蔑,越地,今东阳太末县也。相传此地即其故城。

        另在“废盈川县”中记载: 在府城南九十里,唐析龙游县置,寻省入西安。“ 九十里”应有误。

        关于“名宦”、“流寓”、“人物”、“烈女”和“仙释”

        自唐至本朝(明),龙游名宦唯有宗泽: 知龙游县,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 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

        “流寓”条目中,无龙游人物记载。

        “人物”条目中,排首位的是汉龙丘苌: 太末人,隐居山中,义不降辱,连辟不至。更始初,任延为会稽都尉,掾吏白请召苌。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原宪之节’遣功曹奉谒使相望于道,岁余,乃请府拜议曹祭酒。

        三国时徐陵次之: 龙游人,东汉末为吏。虞翻一见即与友善。仕吴历三县长,所在著称。迁零陵太守,子平。亦仕吴为武昌左部。

        南北朝徐伯珍: 龙游人,少孤贫,以箬叶学书,积十九年,遂究经史。南齐辟召不起。兄弟四人,俱白首这,时呼四皓。

        唐徐安贞: 龙游人,应科制,岁三上俱及第,官至工部侍郞,封东海子,卒赠尚书。

        唐及以前记载“人物”共八人,龙游占四人。

        宋时龙游有吕防: 龙游人,熙宁中进士,有学行,龙游士子发举自防始,累官至太中太夫。 吕防是龙游县学培养出的第一位进士。

        刘章: 龙游人,少警异,日诵数千言。绍兴中廷试第一,居馆职。秦桧恶其不附己,讽言者劾出之。桧死,召还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章容状魅硕,以周密自守,出入两朝被顾遇,未尝泄禁中一语,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靖文。

        余端礼: 龙游人,少读书一过目即成诵。累官左丞相,封郇国公,在相位恪守法度,务行故事。

        马天骥: 衢州人,绍定二年进士,历官秘省,假司马光五规之名条上时弊,词意切直,仕至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察院事,封信安郡侯。 马天骥为龙游人,或因其封信安郡侯之故,将其记为衢州人。

      元代及本朝(明)均无龙游人物记载。

        “仙释”条目中有鄷去奢: 龙游崇仙宫道士,刘宋初,隐于处之卯山。一夕,天神谓曰:‘石下有天师佩剑。’去奢修练三年,果得之,乃得道仙去。

①巴兆祥 《大明一统志》内府与万寿堂刊本比较研究[C]// 宫廷典籍与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

高濂

高濂,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养生学家、藏书家,字深甫,号瑞南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戏曲名于世。约生于嘉靖初年,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曾在北京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能诗文,兼通医理,更擅养生。所作传奇剧本有《玉簪记》、《节孝记》,诗文集《雅尚斋诗草二集》、《芳芷栖词》,其养生著作《遵生八笺》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另有《牡丹花谱》《兰谱》传世。

中文名:高濂

别名:字深甫,号瑞南

国籍:明朝

民族:汉

出生地:浙江杭州

职业:戏曲作家

信仰:道教

主要成就:所作《玉簪记》被评为“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之一

代表作品:传奇《玉簪记》、《节孝记》及杂著《遵生八笺》等

简介

高濂,明代戏曲作家。字深甫,号瑞南。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约生于嘉靖初年,生活于万历(1573-1620)年前后。能诗文,兼通医理,擅养生,撰《遵生八笺》十九卷。高濂爱好广泛,藏书、赏画、论字、侍香、度曲等情趣多样。此外,高濂还有《牡丹花谱》与《兰谱》传世。想起明人李日华一首题画诗云: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鱼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这画境,大概可作高濂之写照。

高濂曾在北京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明史无传,精通音律,“能度曲,每开樽宴客,按拍高歌以为娱乐”,“又尝聚邻人为说宋江故事”。所谓诗词歌赋,鉴赏文物,无所不涉,琴棋书画,茶酒烹调,无所不通。家境富裕,隐居西湖,徜徉山水之间,“尝筑山满楼于跨虹桥,收藏古今书籍”,且以宋本为多,因之得以博览古今。所作《玉簪记》脍炙南北。其词风清丽和婉,独具一格。著有《雅尚斋诗草》初二集,《四库总目》、《玉簪记》及《节孝记》传奇各一本,《曲录》、《节孝记》分上下二帙,上帙写陶潜之《归去》,下帙写李密之《陈情》,在传奇中别成一体。此剧《传奇品》作马瑞兰作。又作有《遵生八笺》十九卷,《四库总目》专言服食之事,可见明代社会习尚之一斑。

主要创作

沈_《南词韵选》录有高濂的散曲,吕天成《曲品》把他的作品列入“新传奇部”,可见他是万历时人,约与汤显祖、沈_等人同时。所作传奇有《玉簪记》、《节孝记》2种,均存。散曲见于《南词韵选》、《南宫词纪》、《吴骚合编》、《词林逸响》等书,存小令、套数各十余篇。另有诗文集《雅尚斋诗草》、《芳芷楼词》和杂著《遵生八笺》等。《节孝记》包括两个短剧。上卷为《赋归记》,杂取陶潜从彭泽令赋归、拒绝朝廷征聘、入匡庐与慧远共结莲社诸事,写其清高拔俗的节操。下卷为《陈情记》,写李密夫妇侍奉祖母的孝道。这两部短剧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思想情趣,艺术上也比较粗糙。

高濂还常练古人研创的“六字诀”,并在《四季却病歌》中道出了其精要所在。歌曰:“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养生见解

在饮食方面,高濂首先重视饮用水的质量,并提出宜用雨雪露之类的“灵水”。与此同时,他又指出:不是所有自天而下的水都宜饮用,如“暴而霪者,旱而冻者,腥而墨者,极檐者,皆不可食”。

以花入菜,在我国古籍中曾有零散记载。对此,高濂不但颇有研究,还加以发展。他说:百合和面作汤饼蒸食,可益气血。还引经据典,说古人曾称之为“渗利和中之美药”,鼓励人们食用百合花。对甘菊花,他更为赏识。他说:“甘菊花春夏旺苗”,若“采来洗净,滚汤焯起,速入水漂一时,然后取起榨干,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

对季节性养生,高濂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遵生八笺》中就写道:冬月宜服枣汤、钟乳酒、枸杞膏、地黄煎等药物,以养和中气。此外,还可对症服用药粥类调补,如杏仁羊肉粥、红枣粥、参芪鸡汁粥及萝卜粥等。

除食补外,高濂还非常重视药补和药疗,并辑“草还丹”、“草灵丹”、“霞天膏”、“女贞膏”、“却老七精散”、“万病黄精丸”等多种药方。其中,“万病黄精丸方”为:“用黄精十斤净,洗蒸令烂熟,白蜜三斤,天门冬三斤,去心蒸令烂熟”。然后,“上三味和匀,置于石臼内,捣一万杵。再分为四剂,每一剂再捣一万杵,过烂取出,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温酒服下,日三,不拘时服”。常服之,“可延年益气,治疗万病”。

藏书观念

多藏书,建书楼“山满楼”、“妙赏楼”于杭州虹桥。对经书子史、百家九流、诗文传记、稗野杂史等,兼收并蓄,且多医书,被黄丕烈誉为“明中叶大藏书家”。万历十九年(1591)刊刻有《遵生八笺》19卷,为总结中国历代以来日常生活体验的集大成著作,旁及山川逸游、花鸟虫鱼、琴乐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知识修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遵生八笺》第六笺《燕间清谈笺·论藏书》,谈及鉴别版本尤为精湛,对鉴别宋版图书论述深刻,以及明代伪造宋版书的种种手段作过详细的论述,揭露明人书商作伪之手法是“将新刻模宋版书,特抄微黄厚宝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褙方帘绵纸,或用孩儿白鹿纸,筒卷用槌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妆摩损,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尾,仍用草烟熏黄,俨状古人残伤旧迹,或置蛀米柜中蚀作透漏蛀孔”。劝“收藏家当具真眼辩证”;对古籍保护之法亦有创见,他的经验极受后来藏书家和版本学家的重视。论其刻书应精校,以医书为例,错一字将后患无穷。藏书印有“妙赏楼藏书”、“五岳贞形”、“高氏鉴定宋刻板书”、“武林高瑞南家藏书画印”、“武林高氏瑞南藏书画记”、“武林高深甫妙赏楼藏书”、“高丙家藏”、“古杭高氏藏书印”等。

高濂的藏书观颇具实用意识,曾自述藏书曰:“梦寐嗜好,远近访求,自经书子史、百家九流、诗文传记、稗野杂者、二氏经典,靡不兼收。故尝耽书,每见新异之典,不论价之贵_以必得为期。”

作为酷爱读书的文人,高濂曾深深感叹至今尚有现实意义的“家素者无资以蓄书,家丰者性不喜见书”现象,同时也对那些附庸风雅的富而好书者提出批评,认为他们“不乐读诵,务得善本,绫纹装饰,置之华斋,以具观美”,以致“尘积盈寸,经年不见主人一面,书何逸哉”!当然,他认为毕竟还是胜于那些不喜见书的富豪。但高濂又以为,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无问册帙美恶,意惟欲搜奇索隐,得见古人一言一论之秘,以广心胸未识未闻”。而他自己积书充栋时,则“类聚门分,时乎开函摊几,俾长日更深,沈潜玩索,恍对圣贤,面谈千古,悦心快目,何乐可胜”。这些见识,确实高乎一般的藏书家之上。

鉴别才能

高濂精於鉴别版本书。其《遵生八笺》第六笺《燕间清谈笺·论藏书》曾对鉴别宋、元版本的方法,以及明代伪造宋版书的种种手段作过详细的论述。他揭露说:“国初慎独斋刻书,似亦精美,近日作假宋版书,神妙莫测。将新刻模宋版书,特钞微黄厚宝竹纸,或用川中茧纸,或用糊褙方帘绵纸,或用孩儿白鹿纸,筒卷用槌细细敲过,名之曰刮,以墨浸去臭味印成。或将新刻版中残缺一二要处,或湿霉三五张,破碎重补,或改刻开卷一二序文年号,或贴过今人注刻名氏,留空另刻小印,将宋人姓氏扣填两头角处,或妆摩损,用砂石磨去一角,或作一二缺痕,以灯火燎去纸尾,仍用草烟熏黄,俨状古人残伤旧迹,或置蛀米柜中蚀作透漏蛀孔,或以铁线烧红,随书本子委曲成眼,一二转折。种种与新不同,用纸装衬绫锦套壳,入手重实,光腻可观,初非今书仿佛,以惑售者。或作夥囤,令人先声指为故家某姓所遗。百计瞽人,莫可窥测,收藏家当具真眼辩证。”这些经验之谈,极受后来藏书家和版本家的重视。

节欲观念

高濂是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也是一位养生学家。他在《三知论》中提出了“养生有方,首先节欲”的观点。他虽认为倚翠偎红,溺快衾_,是人的本能乐趣。但是性与命相守,神与气相依。如果沉溺其中,必然影响身心和谐,伤及阴阳气血。在《延年却病笺》中,高濂列出十条节色欲的延年方法:“阴阳好合,接御有度;入房有术,对景能忘;毋溺少艾,毋困倩童;妖艳莫贪,市妆莫近;惜精如金,惜身如宝;勤服药物,补益下元;处色莫贪,自心莫乱;勿作妄想,勿败梦交;少不贪欢,老能知戒;避色如仇,对欲知禁”。

综而论之,高濂从阴阳好合的性生活,入房有术的性技巧,勿作妄想的性心理,勤服药物的性保健,处色莫贪的性道德,具体地阐述了节欲观,丰富了中国性学研究的内容。值得指出的是,高濂所处的明代,正是理学盛行的年代。他摒弃“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进行性文化的探索,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同时,他的节欲理论也不免留下其时代的局限遗迹。除此之外,高濂在《起居安乐笺人事诸忌》中,还提出了节欲的另一方面,即特殊情态下的性禁忌,认为大喜大怒,男女热病未好,新产月经未净,酒醉饱食之后,俱应节欲而不可交合。

重要著作

《玉簪记》

原是取材于《古今女史》,写南宋时陈娇莲与母亲避金兵乱,途中走失,娇莲入金陵城外女真观为女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应试落第,不愿回乡,也寄居观内。一日妙常乘月明弹琴,潘生寻琴声来访。潘生奏“雉朝飞”,妙常奏“广寒游”,情意愈合,潘生遂以情挑,妙常以礼相拒。又一日,妙常在屋中假寐,潘生来访,在书桌上得妙常题情诗,遂共明心愿。一夜,潘生赴约会途中,被姑母训诫,又逼他早日赴试,并亲送至江畔。妙常私雇小舟,追赶上潘生,以玉簪为表记相赠,潘生酬以鸳鸯扇坠,二人相泣而别。后潘生及第授官,得以成婚。全剧共34出。从第16出“弦里传情”(即“琴挑”)起,再通过“旅邸相思”、“媒姑议亲”、“偷诗”、“姑阻佳期”(即“姑阻”)、“知情逼式”(即“逼试”)、“秋江哭别”(即“秋江”)等出的发展,矛盾逐一展开,感情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秋江”的别离,是最初的别离,又是最后的相聚,昆曲中处理得悲戚,而川剧中的这出则是出名的喜剧,又叫《陈姑赶潘》。

《遵生八笺》共十九卷。记述有关四时调摄、生活起居、延年却病、饮食、灵秘丹药等养生之道,对于各种饮食记述较详。

高濂是个十分有意思的人。一部《遵生八笺》则可窥其性情与意趣。全书有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饮撰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尘外通举笺。

《遵生八笺》乃是一部养生宝典,据说宋美龄亦对之推崇不已。这与时下所谓小资必读书的《闲情偶记》可视作“双璧”。笺中内容极为丰富,其养生思想是重视形、气之调养,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

《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九十卷。李贤、彭时等纂修。景泰年间,官修《寰宇通志》书成。天顺二年(1458),英宗朱祁镇为不使景泰帝有修志之美誉,以其“简繁失宜,去取未当”为由,令李贤等重修,于天顺五年成书。英宗亲自作序,赐名《大明一统志》。

《大明一统志》沿袭《大元大一统志》体例。以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以及所属一百四十九府为纲,以城池、坛庙、山陵、苑囿以及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山川、土产、公署、学校、书院、宫室、关津、寺观、祠庙、陵墓、古迹、名宦、流寓、人物、列女、仙释为目,作简略说明。书末记述相邻近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形势。凡经书所载,咸在网罗;而子史所传,则举当收录,比较系统而集中地保存了明代政区的有关地理资料。但因纂修的时间仓促,参加人员多杂,书中也存在着地理错置、张冠李戴、以无说有等弊病。古今学者多有批评。

该书约在弘治、万历时重修,增加了嘉靖、隆庆以后有关建置的内容。主要版本有弘治十八年(1505)慎独斋刊本、万历十六年杨刊归仁斋刊本、天启五年(1625)刊大字本、万寿堂刊本以及台湾1965年影印本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