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的目录
1 仙传外科集验方、秘传外科方 2 难经校注 3 难经语译 4 难经本义 5 外科精义 6 温疫论 7 血证论 8 研经言 9 良方集腋 10 赤水玄珠全集 11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12 伤寒论校注 13 伤寒六书 14 金匮要略论注 15 厘正按摩要术 16 本草蒙筌 17 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 18 明医杂著 19 本草从新 20 圣济经 21 子和医集 22 辨证录 23 杨氏家藏方 24 活人书 25 简明医彀 26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27 针灸大全 28 伤寒论语译 29 病机汇论 30 本草崇原集说 31 经穴解 32 本草衍义 33 幼幼集成 34 诸病源侯论校注 35 针灸易学 36 疡医大全、 37 徐大椿医书全集 38 痘疹辨证 39 疯门全书 40 金匮玉函经二注 41 王旭高临证医案 42 读素问钞 43 妇人大全良方 44 广瘟疫论 45 海药本草 46 喉科指掌 点校本 47 问斋医案(无封面) 48 刘涓子鬼遗方 49 学古诊则 50 人身通考 51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52 黄帝内经素问语译 53 伤寒瘟疫条辩 54 世医得效方 55 类证治裁 56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57 金匮要略校注 58 御药院方 5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 金镜内台方议 61 千金宝要 孙真人海上方 62 伤寒总病论 63 吴鞠通医案 64 形色外诊简摩 65 种福堂公选良方 66 疡科会粹 67 名医别录 68 幼幼新书 69 外科证治全生 70 理虚元鉴·虚损启微 71 吴普本草 72 食物本草 73 中藏经语译 74 中藏经校注 75 脉经语译 76 针灸甲乙经校注(上下册) 77 本草易读 78 医学指归 79 胎产心法 女科辑要 80 外科证治全书 81 松峰说疫 82 医方考(附《脉语》)(校点本) 83 仁术便览 84 医灯续焰 85 医方考(附《脉语) 86 验方新编 上 87 验方新编 下 88 黄帝内经太素语译 89 随息居饮食谱 90 医经溯洄集 91 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上下) 92 祖剂 93 易简方 94 医林改错 95 冯氏锦囊秘录 96 饮膳正要 97 不居集 98 寿世保元 99 古今医统大全(上下) 100 脉经校注 10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1册-医经注释(上册)(卷1—卷46) 10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2册-医经注释(下册)(卷47—卷70) 10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 第三册 诊断(卷71—卷92 ) 104 明目至宝 105 秘传眼科龙木论校注 106 蠢子医 107 刘纯医学全书 108 千金翼方校释 109 遵生八笺校注 110 难经正义 111 痰火点雪 112 续名医类案 113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114 医碥 115 本草经集注 辑校本 116 勉学堂针灸集成(PDF) 117 汤液本草 118 养生月览 119 饮食须知 12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21 小儿推拿广意 122 全生指迷方 洪氏集验方 123 孙真人千金方 附真本千金方 124 景岳全书 125 四明心法 四明医案 126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127 调燮类编 128 本草求真 129 河间医集 130 小儿药证直诀 13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2 神农本草经辑注 133 痧胀玉衡 134 韩氏医通 135 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 136 温疫论补注 137 医门补要 138 医学读书记 139 医学纲目 140 证治准绳 14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4-12册)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小儿推拿中直推法的操作 31 适用部位 32 动作要领 33 注意事项 4 关于推法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直推法 1 拼音
zhí tuī fǎ
2 概述直推法为推拿手法名[1]。为推法的一种[1]。是指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在体表一定部位上轻快地作直线移动的推拿手法[1]。
《小儿推拿广意·杂症门》:“凡推法必似线行,毋得斜曲,恐动别经而招患也。”
3 小儿推拿中直推法的操作以一手握持患儿肢体,使 作的部位或穴位向上,另一手拇指自然伸直,以螺纹面或其桡侧缘着力,做直线性推动,或食、中两指伸直,以螺纹面着力做直线性推动[2]。频率每分钟约250次[2]。
直推法拇指侧推法
直推法剑指推法
31 适用部位直推法适用于小儿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多用于头面部、四肢部、脊柱部[3]。
32 动作要领用拇指着力做直推法时,主要依靠腕部带动拇指做主动的内收和外展活动;用食、中指着力做直推法时,主要依靠肘部做适当的屈伸活动[3]。操作时,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拂尘状,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3]。操作时必须直线进行,不可歪斜[3]。
33 注意事项1.不可推破皮肤,一般需要辅以介质[备注]小儿推拿,常使用一些介质,如滑石粉、薄荷汁、冬青膏等,可以起到润滑作用,还可防止擦破皮肤,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随蘸随推[3]。
2.根据病情、部位和穴位的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轻重、快慢,以求手法的补泻作用,达到预期的疗效[3]。
3.推法是从摩法中演变而出,但比摩法、运法为重,而较指揉法为轻,所以旋推法与指摩法极为相似,操作时需准确掌握运用[3]。
4.操作时手法不可呆滞[3]。
4 关于推法推法为推拿手法名[4]。出《黄帝内经灵枢》。指用指、掌或其他部位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前后、上下、左右的直线或弧线推进的手法[5]。有疏通经络,行气消瘀等功效[4]。后代在应用上有发展,常用的有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一指禅推法等[4]。
在小儿推拿手法中,推法是以拇指或食、中两指的螺纹面着力,附着在患儿体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做直线或环旋移动的推拿手法[6]。属单式手法[6]。
小儿推拿手法通常是指给6周岁以内的小儿进行推拿治疗的手法,包括单式和复式手法两种[7]。小儿推拿手法既有与成人推拿手法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立于成人推拿手法之外的特殊操作方法[7]。
推拿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或坐位,家长以双手拇指指腹由印堂穴开儿始,沿上眼眶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反复操作15~20次。
(2)以指按揉太阳穴1~3分钟。
(3)以拇、食、中三指提捏前额部的皮肤组织,反复操作1~3分钟。
(4)患儿俯卧,家长以全掌横擦双侧肩肿骨内侧处的肌肉组织,反复操作1~3分钟。
2、随证加减:
(1)外感风热型:初起眼红,结膜充血,眼于涩有异物感,痛痒交作,羞明怕光,泪多睁少,头胀鼻,塞,舌质红,苔薄重。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经300次,清肝经200次。
②清天河水300次。
③掐揉风池穴1分钟。
④按揉合谷,曲池穴各1分钟。
(2)热毒壅盛型:症见目赤红肿严重,眼部刺痛,眵泪较多或粘稠,视物模糊,头痛,烦躁哭闹,睡眠不安,口干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或黄腻。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300次,清肝经300次。
②清大肠300次,退六腑300次。
③搓擦涌泉穴1~3分钟。
④患儿俯卧,家长以掌根推下七节骨100次。
推拿方法二
常用手法:
(1)清肺经300次,清肝经300次。
(2)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100次。
(3)患儿仰卧,家长以大鱼际揉法从印堂开始,先沿一侧眼周反复操作1~3分钟,然后再换另一侧如法进行。
(4)掐揉太冲穴15~20次。
(5)按揉风池穴1分钟。
(6)按揉合谷、曲池穴并配合弹拨各1~3分钟。
推拿方法三
常用手法:
(1)患儿坐位,家长以拇、食二指按揉风池穴1分钟,以酸胀得气为度。然后从风池开始,沿颈椎两侧用拿法,自上而下往复操作10~15次。
(2)以掌拿肩井穴3~5次。
(3)患儿俯卧,家长以单掌横擦两肩及大椎一线,以透热为度。
(4)患儿仰卧,以双手大拇指指腹分抹前额,重点在上眼眶下缘,同时配合按揉太阳穴,反复操作2~5分钟。
(5)以单掌五指指腹按揉患儿头都,然后轻轻梳理头皮。反复操作1~3分钟。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做小儿推拿,习惯上以小儿左手为宜,必要时可左右手同时推拿。
(2)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应按“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顺序进行。有些穴位 性较强,容易引起小儿哭闹,应先推拿 较轻、不易引起小儿哭闹的穴位,并且尽量先推拿主穴,后推拿配穴。
(3)小儿推拿应在室内进行。室内空气既应保持新鲜,又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不宜过冷或过热。冬季给孩子做推拿时,医生、小儿推拿师或家长双手宜暖。
(4)小儿推拿室内应光线充足,以利于诊察孩子接受小儿推拿后的反应。小儿推拿结束后,应令小儿避风。
(5)小儿推拿适合0--14岁的孩子,新生儿也可做推拿。3岁以下的孩子进行小儿推拿效果最好。9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配合一些成人的手法来进行推拿。
小儿急性结膜炎注意事项
(1)患儿的脸盆、毛巾、手帕等生活甩品要与健康人分开,并用开水煮沸10分钟,每日1次。
(2)勤给患儿洗手、剪指甲,教育患儿不要用手揉眼、防止反复感染。
(3)患儿不要去公共场所洗澡、理发、游泳等。
(4)病情严重者,可应用抗菌素眼药膏等。年龄稍大的小儿可适当服用些中成药,如黄连上清丸等。如果用药后效果不好,应送医院进一步治疗岔。
(5)在疾病流行期间,应严加注意控制传染,可服用板蓝根冲剂、大青叶冲剂等。
相关文章
[过敏性结膜炎怎么预防]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注意事项]
[小儿过敏性结膜炎中医怎么治疗]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按弦搓摩 1 拼音
àn xián cuō mó
2 注解
按弦搓摩 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三种: ①先运八卦,后搓儿手、前臂,经关上、关中、关下,再拿儿手摇动(见《针灸大成》卷十)。 ②左手拿儿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阳池穴轻轻 ,经三关至曲池,再经六腑至阴池穴,属阳证,关轻腑重;属阴证,腑经关重;再用两手搓摩前臂,最后以左手捏肘,右手捏儿大指,往外摇动(见《厘正 要术》卷三)。 ③用两大指搓儿手与肱之背面各几下,再拿儿手慢慢摇动(见《增图考释推拿法》上卷)。此法能消痰化积,消痞。
古籍中的按弦搓摩 《针灸大成》:[卷十]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即肺经有病。推三关、肺经各一百,推天河五十,按弦搓摩、运五经各三十,掐五指节三次,虎口、囟门上、口
《小儿推拿广意》:[卷中]脐围七(二百)运八卦分阴阳(五十)揉脐(一百)精宁穴按弦搓摩凤凰单展翅用灯火肚上青筋四盘肠惊。气吼肚膨。饮
《推拿抉微》:[第二集·推拿法]风症门推法
关,肺经,脾土,运八卦,分阴阳,揉脐,向导穴,按弦搓摩,凤凰单展翅,用灯火肚上青筋四。涂蔚生曰∶以上
《小儿推拿广意》:[卷上]脏腑歌重离轻。揉龟尾。脐。推肺经。推外间使。分阴阳。按弦搓摩。小肠有病气来攻。横纹门推可通。用心记取向导穴
《小儿推拿广意》:[卷上]推拿面部次第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 刘宝良
小儿体质特点
历代中医古籍对婴幼儿的体质都都很详尽的阐述,谓之“纯阳之体”、“稚阴稚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等,由此可见,小儿初生,阳气旺盛是小儿体质的基本特性。也正是因为此,小儿的阳气也特别容易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影响和诱发下变动,特别容易出现身体发热,体温迅速升高的情况。比如,饮食积滞肠胃,就会化腐生热;外感风寒,腠理毛窍壅塞,阳气不得宣发,就容易郁而发热;小儿的发热,体温总会迅速的达到较高的数值,这其实是由于孩子的阳气不断抵御外邪,正邪斗争剧烈的交争引起的。
那么,在面对孩子发热的情况该如何面对呢?中医八法有汗、吐、和、下、温、清、消、补,针对小儿发热,该如何应对呢?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到孩子的“稚阴稚阳”体质了。虽然说小孩子阳气偏胜,但是初生之儿,脏腑娇嫩,就像刚刚发芽的种子,就像树上刚刚冒出的嫩芽,是经不起风霜的,恰恰需要的是温暖的阳光和滋润的雨水,需要小心呵护才能让脏腑功能不受损伤。所以针对孩子的外感风寒和内伤饮食所引起的发热,需要选择较温和的汗法、消法和清法。除了用药需要 轻清 温润,小儿推拿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小儿推拿本身不需要借助药物,通过按摩小儿身体刺激经络,就能够调畅气机,调节脏腑功能,夏禹铸《推拿代药赋》讲:“寒热温平,药之四性,推拿揉掐,性与药同”。
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小儿推拿在婴幼儿的各种疾病调养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宝妈们,宝宝身体较差了,或者发病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去“推推捏捏”,让孩子尽量少吃药,更不应该把输液住院作为首要,我们要改变我们以前的思维模式,保护好孩子的阳气不受削损,和我们一起为帮助他们形成强健的体魄加油努力。
下面说说具体手法:
头面四大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按揉耳后高骨
手、肘部操作
平肝清肺、掐揉二扇门、清天河水
头、背部操作
风池、风府、大椎、风门、肺俞
咳嗽加减
小横纹、掌小横纹、天突、膻中、分推肩胛骨、揉丰隆
刘宝良 擅长:针、灸、推、药结合治疗成人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炎等疼痛类疾病及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内科常见病调理;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咳嗽、鼻炎、积滞、腹泻、便秘、斜颈、肌张力高、生长发育迟缓等小儿常见病及亚 健康 调理。
不同的穴位,手法有所不同。一般旋推为补,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这里有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之上肢部穴位( http://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detail/100493html)可以看看
本文2023-08-21 09:44: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