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记载的上古时期“理想国”华胥之国存在吗
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也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只是神话传话或文学创作的。
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是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一位杰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华胥氏所创立的国度,其相关的101处遗址在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境内残存着,现在急需开发保护。
华胥国,传说中虚拟的理想国度,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华胥氏作为华胥国的女首领,“其治国有方,民无嗜欲,自然而已,是为盛世乐土“。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为追求治世强国,梦寐以求地希望能够复兴华胥国的辉煌,于是有了”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而后天下大治“的典故。
《列子·黄帝》中黄帝梦游华胥的典故,自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流传以来,又经西汉刘安《淮南子》、东晋张湛的《注语》,把黄帝塑造成了一个有美好理想追求的人物,以浪漫的精神表现出来。“梦游”成为追忆往事恍如梦境的用语。唐代诗人李商隐“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即是此意。
从现代考古学和人类社会学研究可知,华胥氏是距今八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的一支,生活在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渭河流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代表。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蒙昧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自然、淳朴、和谐成为文明时代提倡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小国寡民的道家的社会理想,于是便有了华胥国的社会模式。
华胥国位于今蓝田县华胥镇,《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兰田县,小渊日渚。”又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日渚。”大体而言,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的张中和认为:大量的史载、遗物,可资佐证:三皇时代的部落中心即华胥国。华胥的姓氏为风,是现西安市蓝田人。她处在8300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娲和伏羲的生母,又是华胥国末期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是华夏民族在上古时代,与天地八荒进行抗争和孕育文明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张新斌认为:华胥是以母权制为代表的前伏羲时代的人物,是中华人文母祖,是中华民族前华夏民族的重要源头。陕西蓝田保留有华胥的遗迹,并有蓝田猿人的发现,二者都是早期人类文化的体现,并有着内在的联系,以二者为代表的蓝田文化,在中华文化源头的探索过程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华胥遗迹
华胥陵
华胥陵也称羲母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华胥陵是华胥氏死后安寝的陵地,它北枕骊山,南临灞水,隔河与白鹿原相望,是一块纯阳的风水宝地。华胥陵原周长200米,高8米,封土堆南北长80米,东西宽40米。陵区古柏参天,钟鼓高悬,殿宇祭台雄伟,常年祭祀不断。
据许多史书记载,中国上古时期有过一个华胥国,且有遗址存在。据《太平寰宇》记载:“蓝田为三皇故居,境内华胥陵”。明·清七部《蓝田县志》均载“蓝田有华胥氏陵,尊庐氏陵,女娲氏谷遗址,史称三皇故居。”《陕西通志》中说:“羲母(风华胥)陵在蓝田县北35里”。《蓝田县志》中说:“蓝田县内有华胥氏陵,史称三皇故居”。根据这些记载,华胥陵遗址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宋家村。
华胥陵周围分布着许多同华胥氏与之有关的人文遗址、遗迹。有华胥沟、三皇庙、毓仙桥、阿氏村(娲氏村)、女娲堡、补天台、人宗庙、磨合山、华胥窖、画卦台等。伏羲创建《八卦》时的“画卦台”;雷家庄相传是当年“雷泽”的所在地;传说“华胥窑”是华胥氏履大人迹后,感虹而生伏羲女娲的窑洞;“毓先桥、毓圣桥”相传是华胥氏在妊娠伏羲和女娲时所走过的桥梁;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通有关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碑的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四个字,左右两边分别是“伏羲肇娠,黄帝梦游”八个字。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块明代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碑文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字样,左右两边分别刻有“伏羲肇娠,黄帝梦游”八个字。这些都是十分珍贵人文遗址与实物。也都进一步印证了《陕西通志》“羲母陵在(蓝田)县北三十五里”的记录。华胥陵是中华大地上一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冢,是一个令全球华人向往祭奠的圣地。
文学作品中的华胥国
黄帝神游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列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因为黄帝的这个梦,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华胥国一词具有了三层意义。第一,被视为远古盛世的象征。如晚唐诗人曹唐,在《圣帝击壤歌四十声》诗中,对唐尧盛世予以热情歌颂,对华胥国那种朴素、安逸、衣食富足而又道德高尚的太素之乡,寄予深切的企盼。其中有句曰:“寤寐华胥国,嬉游太素乡。”第二,被视为可以逃避现实烦恼的乐土。如黄庭坚《醉落魄》“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陶陶兀兀,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这几句是说,只有沉醉于酒,才能不再去想追名逐利,才能充分享受风花雪月。第三,作为清美之梦的代称。如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是说自己怀念美丽的情人却无法相见,只能在梦里与之重逢了。无论是哪种意义,都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华胥国也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二刻拍案惊奇》里有一个故事叫《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讲的是一个孤儿叫寄儿,生来愚蠢,不识一字,替人家做苦力为生,后来又签字画押,被土财主雇去放牛,穿着破布袄,晚上睡在草房里。
一个道人看中了寄儿的道骨,想带他出家,寄儿不愿意,于是道人就传授了寄儿一句五字真言,就是“婆珊婆演底”,说是睡觉前将这五字真言念上一百遍,就可以夜夜快活。寄儿遵照道人的嘱咐,睡觉前整整念了一百遍,然后入睡,在梦里进入了华胥国,在华胥国里,寄儿献万言长策,被任命为著作郎,旗帜鼓乐,高头骏马,送入衙门上任。从此以后,寄儿白天劳苦,晚上就念“婆珊婆演底”进入梦中华胥国,饮美酒,享佳肴,看歌舞。被招为驸马后,又因消除玄菟、乐浪两个邻国的威胁,立了大功,被封为黑甜乡侯,富贵到了极点。到后来寄儿在放牛时发现了一窖金银,献给土财主,被土财主收为养子,开始享受富裕生活,五字真言也不念了。但从此以后,白天和晚上开始颠倒过来,白天享富贵,晚上做恶梦。原来传授五字真言的道人又来了,他向寄儿讲明了其中的道理:白天享富贵的,晚上就要做恶梦;白天劳苦的,晚上就进华胥国享受富贵。
这个故事是是根据《列子》中的故事改编的,又加入了黄粱梦故事中的细节。《列子》中有一篇讲黄帝即位十五年后,白天睡觉做了一个梦,梦游华胥国。华胥国里没有君主,一切都是自然状态,老百姓都没有嗜欲,不以生为乐,不以死为恶,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和谐,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爱憎,无利无害,因而也没有争斗,没有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那个国家的人都没有恐惧,甚至入水不溺,入火不热。这样的一个国家简直比天堂还美好。后人就用“华胥国”来指美得不能再美的梦境。《列子》中的另一篇故事讲的是周朝有一个富翁,有很大的一份家业,天天想着家业,想着如何挣更多的钱,弄得身心俱疲,而到了夜晚,一入睡就做梦,梦见自己给人家当奴仆,累得要死,还要受主人的辱骂和鞭打,痛苦得在梦中叫唤,一直到天亮。而这个富翁使用的一个老奴仆,年老体衰,还要整天地劳作,但是一到晚上就梦见自己成为国王,大权独揽,吃喝玩乐,要啥有啥,快乐无比。当有人对这个奴仆如此辛劳表示同情时,这个仆人说:“人生百年,一半白天一半黑夜。我白天为奴仆,很辛苦,但是到了晚上就成了君王,其乐无比。有什么可怨恨的呢?”那个富翁为晚上梦中的辛劳而烦恼,他的朋友就告诉他说:“你白天是富翁,享受富贵,晚上做梦自然就要劳苦,这是自然的规律。你想白天黑夜都享受,怎么可能呢?”
千年之前,在陕西西安的土门村一带曾是波斯人的墓地。史料记载,大约在北魏时期,波斯人来到中原,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从而在那里安营扎寨生活了下来。一直到隋唐时期,又有无数的古波斯人来到长安定居,已然是喜欢上了中原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唐高宗时期,麻烦出现了!波斯王子在自己国家生存不下去,只好不远万里也逃到了长安,寻求大唐皇帝的庇护。高宗倒是很愿意收留这个落魄王子,准其留在长安。而跟着这位波斯王子一起来的还有很多波斯贵族,最后都跟着波斯王子一块在长安定居了下来。
百年千年后,人们在土门村一带经常会发同波斯人的墓碑。1955年,还有村民无意中挖出了波斯王子的墓。墓中其它东西暂且不提,单说说从波斯王子墓中发现的一块墓碑,墓碑上的碑文实在是惊世罕俗。
经解读,碑文记载墓主为苏谅和妻子马氏。上半部分的译文是“我是王族后裔,苏谅之女马昔师,死亡时间26岁。”下半部的译文解释是“苏谅的妻子马氏于咸通十五年死亡,年仅26岁!”
这就不禁让人奇怪了,这马氏怎么还有双重身份,一会是女儿一会又是妻子的?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专家通过查阅古籍发现,古波斯人信奉拜火教,而拜火教中有个“圣婚”习俗,认为跟自己血缘比较近的人结婚,可以保证血统的纯正,也代表着更高的虔诚。因此,在古波斯娶自己女儿当老婆的人大有人在。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中国古代的皇帝顶多就是三妻四妾,三宫六院,但还是很忌讳近亲结婚的,所以对于古波斯人这种婚嫁习俗还真是让现代人难以接受。不过从此墓来看,古波斯人虽然后来是搬到长安居住了,不过对于他们本地的习俗还是保留着的,比如这娶妻的“圣婚”习俗就被很好的实践了。
提起陕西省的简称,很多人都知道是“秦”或“陕”。秦,大家很好理解,毕竟春秋战国时期,关中一带为秦国的发源地和治地。受此影响,我们常常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当然我们称陕西为秦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陕”呢?很多理所当然的认为陕就代表陕西。然而,事实却并不如此。从历史来看,陕字并非源自陕西本省,而是特指河南的一个古地名。
这要从“分陕而治”这个典故说起。公元前十一世纪中期,周武王克殷后不久就驾崩了,周成王继位。成王年幼,国事便交由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共同处理。当时两人约定分界而治,便在“陕”这个地方栽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以示标志。
这个陕就是古地名陕原。战国时期称陕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陕县(三门峡市陕州区)一带的地方。“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陕原以西由召公管辖,主要负责开发黄河中游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所以,我们在古籍中见到的陕西也常常之陕原以西的地区,并非特指现在的陕西省。
而陕西这个地名再一次出现是在宋元时期。在宋代,陕西为陕西路,为至道十五路之一;在元代,陕西属于陕西行中书省,陕西作为一个行省出现在历史中。
而陕西这种观念的进一步深化是在明朝。当时,明朝设立陕西布政司,恢复了汉人对陕西地区的管理。这个时候,不仅陕西省、陕西人、陕西话等得以成形,并深入人心;而且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也由此产生。
进入近现代,随着陕西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和陕商的地位逐渐式微,陕作为一种特定历史符号,逐步转化为老陕,并被后人继承下来。这也是现代我们常常用“陕”代表陕西,用“老陕”来泛指全体陕西人的原因。
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一个省份,陕西的两个简称“陕”和“秦”不仅体现了陕西历史厚重的一面,而且也呈现了很有意思的一面。陕作为一种古地名,并不在陕西境内;而秦作为陕西的特有符号,原来却不是指陕县之西,毕竟真实的秦地不是陕西而是甘肃省的天水。一个省的两个简称所指地都不在本省境内,这在全国还是比较少见的。
但这并妨碍“陕”或“秦”成为陕西的文化符号,毕竟无论是“自陕而西者”,还是秦文化,都是从这里发扬光大,并为世人所知的。
本文2023-08-21 09:58: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