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听过“吊瓜”,学名是什么,有什么营养价值
栝楼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m=result&fr=&sf=1&fmq=1326379081265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E8%E9%C2%A5&s=0
果实入药称全栝楼、栝楼皮,种子入药称栝楼仁,块根入药称天花粉。果实含皂甙、有机酸、脂肪油等。味甘、性寒。有润肺祛痰、利气宽胸作用。治疗咳嗽痰粘,胸闷作痛。栝楼制剂治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性味甘苦,寒。 1成无己:“味苦,寒。” 2《日用本草》:“味苦,平凉,无毒。” 3《本草衍义补遗》:“甘,润。” 归经入肺、胃、大肠经。 1《本草汇言》:“入手少阴、太阴经。” 2《新编》:“入肺、胃二经。”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散结,润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 1《别录》:“主胸痹。” 2《本草图经》:“主消渴。” 3 成无己:“通胸中郁热。” 4《伤寒类要》:“治脾瘅溺赤出少,惕惕若恐。” 5《品汇精要》:“消结痰,散痈毒。” 6《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 7《江苏植药志》:“治水肿。” 8《山西中药志》:“瓜瓤洗手,治冻裂。”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宜忌 脾胃虚寒,大便不实,有寒痰、湿痰者不宜。 1 《本草经集注》:“枸杞为之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2 《本经逢原》:“脾胃虚及呕吐自利者不可用。” 3 《本草便读》:“冷滑大肠,脾虚无火、大便不实者不可用。”
吊瓜,别名栝楼,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
根状茎肥厚,圆柱状,外皮**。茎多分枝,无毛,卷须腋生,细长,顶端2—5裂。
叶互生,近圆形或心形,长宽均约7—20厘米,通常5—7掌状浅裂或中裂,很少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的粗齿,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表面疏生短伏毛或无毛,顶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疏齿或缺刻状。
雌雄异株,雄花数朵生于长10—20厘米的总花梗上部呈总状花序,少有单生,苞片倒卵形或宽卵形,长15—2厘米,边缘有齿,花托筒状,长约35厘米;花萼裂片披针形,全缘,长约15毫米,花冠裂片倒卵形,顶端细线状,雄蕊3,花丝短,有毛,花药靠合;雌花单生,子房卵形,花柱3裂。
果实近球形,熟时橙红色,光滑;种子多数,扁平。
扩展资料:
吊瓜品种繁多,现以用途价值可分为两大类,即食用吊瓜和药用吊瓜。
食用吊瓜:主要取其成熟籽,以炒制食品为主,其籽粒饱满,肉肥,含有丰富脂肪和蛋白质,是食用瓜籽中的佳品,并具有保健作用;
药用吊瓜:取其成熟籽,同样可作炒制食品,但质量相比较要差一些,主要取其长大后的鲜果,焙干加工后制成中药原料。常用于治疗痰热咳,心胸闷痛,心绞痛等疾病,取其根制成中药即“天花粉”,是中医妇科引产药,还可用于治疗肝炎,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参考资料: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丝瓜的别名 4 丝瓜的营养成分 5 丝瓜的营养价值分析 6 丝瓜的选购 7 丝瓜适合的人群 8 丝瓜的食疗功效 9 丝瓜的食用建议 10 丝瓜的推荐食用量 11 《中医大辞典》·丝瓜 111 天丝瓜的别名 112 来源 113 性味归经 114 功能主治 115 化学成分 12 《辞典》·丝瓜 121 出处 122 拼音名 123 天丝瓜的别名 124 来源 125 原形态 126 化学成份 127 性味 128 归经 129 功能主治 1210 天丝瓜的用法用量 1211 注意 1212 附方 1213 摘录 13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天丝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天丝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天丝瓜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丝瓜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丝瓜 已经自动替换为 天丝瓜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tiān sī guā
2 概述
天丝瓜为葫芦得植物天丝瓜或粤天丝瓜的鲜嫩果实,又称吊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天丝瓜的药用价值最高,全身都可入药。天丝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天丝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3 天丝瓜的别名天丝瓜又称丝瓜、天罗、蜜瓜、布瓜、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水瓜、絮瓜、缣瓜、蛮瓜、绵瓜
4 天丝瓜的营养成分天丝瓜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7克、脂肪005克、碳水化合物21克、粗纤维23克、钙130毫克、铁37毫克、胡萝卜素149毫克、硫胺素149毫克、核黄素028毫克、尼克酸23毫克、维生素C 37毫克[1]。
5 天丝瓜的营养价值分析
天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天丝瓜汁“美人水”之称。女士多吃天丝瓜还对调理月经不顺有帮助。天丝瓜叶所含皂甙,能止咳祛疾,对肺炎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天丝瓜籽杀虫。瓜藤提取物可治慢性气管炎及慢性鼻窦炎。
1 抗坏血病:
天丝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2 健脑美容:
由于天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天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3 抗病毒、抗过敏:
天丝瓜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在天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
6 天丝瓜的选购将新鲜天丝瓜去皮后压出瓜汁,与等量蜂蜜混匀。取少量涂在脸上1015分钟,用温水洗净,常敷有洁肤去皱之功效。
7 天丝瓜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月经不调者,身体疲乏、痰喘咳嗽、产后乳汁不通的妇女适宜多吃天丝瓜;
2 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
8 天丝瓜的食疗功效天丝瓜幼嫩时供食用,老后干品入药。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之功效。天丝瓜性甘、凉,入肺、肝经。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肺热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及痈肿疖疮。[1]
天丝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
天丝瓜具有消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通经活络、祛风的功效;
天丝瓜用于治疗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漏、带下、血淋、疗疮痈肿、妇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天丝瓜络味甘、性平,通行十二经,可通络活络,清热化痰。
9 天丝瓜的食用建议1 天丝瓜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汤服;或捣汁涂敷患处。
2 天丝瓜汁水丰富,宜现切现做,以免营养成分随汁水流走。
3 烹制天丝瓜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清淡,油要少用,可色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这样才能显示天丝瓜香嫩爽口的特点。
4 天丝瓜的味道清甜,烹煮时不宜加酱油和豆瓣酱等口味较重的酱料,以免抢味。
10 天丝瓜的推荐食用量每餐30~200克
11 《中医大辞典》·天丝瓜天丝瓜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2]。
111 天丝瓜的别名天罗瓜、天吊瓜、水瓜[2]。
112 来源葫芦科植物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的果实[2]。
113 性味归经甘,凉[2]。入肝、胃经[2]。
114 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化痰,凉血,解毒[2]。
1治热病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带下,血淋[2]。内服:煎汤,9~15g(鲜品60~120g)[2]。
2治风虫牙痛,干品烧存性研末撒[2]。
115 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天丝瓜皂苷(Lyconoside),其中天丝瓜皂苷A有止咳作用[2]。
12 《辞典》·天丝瓜 121 出处《滇南本草》
122 拼音名Sī Guā
123 天丝瓜的别名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滇南本草》),天络丝(《医学正传》),天罗布瓜(《妇人良方补遗》),虞刺、洗锅罗瓜(《本草纲目》),天罗絮(《群芳谱》),纺线(《医林纂要》),菜瓜(《植物名汇》),水瓜(《岭南采药录》),缣瓜(《中国药植志》),絮瓜、砌瓜(《广州植物志》),坭瓜(《广西中兽医药植》)。
124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天丝瓜或粤天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天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125 原形态①天丝瓜
一年生攀援草本,幼时全株密被柔毛,老时近于无毛。茎长可达7~10米,圆形,常有角棱,幼茎绿色,被稀疏柔毛,卷须通常3歧。叶互生;叶柄多角形,具柔毛,长4~9厘米;叶片圆心形,长8~25厘米,宽15~25厘米,掌状3~7裂,裂片常呈三角形,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具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具有刺毛,老时粗糙无毛,主脉3~7条。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单生,具柄,雄花为总状花序;花萼5深裂,裂片绿色,卵状披针形,外面被细柔毛;花冠**、淡**或近白色,呈5深裂,裂片阔倒卵形,长3~5厘米,宽24~45厘米,边缘波状;雄蕊3~5,花药2室,多弯曲似"S"形,花丝分离。基部膨大,被柔毛;于房下位,圆柱形,3室,胚珠多数,柱头3,肥厚,各2裂而外展。瓠果常下垂,长圆柱形,长18~60厘米;幼时绿带粉白色,有深绿色纵纹,老熟时成黄绿色或绿褐色;果肉内生坚韧的网状纤维。种子长方卵形而扁,黑色,边缘有翅。花期5~7月。果期6~9月。
全田各地均有栽培。
②粤天丝瓜
形与上种相似,不同点为:叶呈掌状浅裂;雄蕊2~3枚;瓠果较短小而有明显的棱角。
栽培于广东及广西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天丝瓜根)、茎(天丝瓜藤)、茎中汁(天萝水)、叶(天丝瓜叶)、花(天丝瓜花)、瓜蒂(天丝瓜蒂)、果皮(天丝瓜皮)、老瓜内的纤维(天丝瓜络)及种子(天丝瓜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126 化学成份天丝瓜的果实含皂甙、天丝瓜苦味质、多量粘液与瓜氨酸。籽苗含葫芦素。天丝瓜的汁液含皂甙、粘液、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粤天丝瓜全植物有杀昆虫作用。果实对鱼毒性很大,未发现有鱼藤酮,但含有氢氰酸。
127 性味甘,凉。
①《本草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
128 归经入肝、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经络,兼入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129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
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
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
④《本草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
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
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1210 天丝瓜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或烧灰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1211 注意①《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
②《本经逢原》:"天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1212 附方①治肠风:绵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二钱,空心下。(《续本事方》)
②治痔漏脱肛:天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为末,以诸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 酒痔:天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本草纲目》)
④治白崩:棕榈(烧灰)、天丝瓜。上各等分,为细末。空心酒调下。(《奇效良方》)
⑤治风热腮仲:天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本草纲目》)
⑥治痈疽不敛,疮口太深:天丝瓜捣汁频抹之。(《仁斋直指方》)
⑦治天疱湿疮:天丝瓜汁调辰粉频搽之。(《本草纲目》)
⑧治玉茎疮溃:天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赖搽之。(朱震亨)
⑩治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天丝瓜一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寿域神方》)
⑾治经脉不通:干天丝瓜一个为末,用白鸽血调成饼,日干,研末。每服二钱,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汤三服。(《海上名方》)
⑿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者:干天丝瓜一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二钱。一方煨食之。(《经验良方》)
⒀治乳汁不通:天丝瓜连子烧存性,研。酒服一、二钱,被覆取汗。(《简便单方》)
⒁治风虫牙痛:经霜干天丝瓜烧存性,为末擦之。(《仁斋直指方》)
(15)生天丝瓜适量,煮汤服食,可预防麻疹。
(16)生天丝瓜绞汁和蜜少许服;或用天丝瓜藤切断,自然滴下之水一小杯,炖热加冰糖服,治百日咳。
(17)生小天丝瓜(连蒂)数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服,治哮喘。
(18)生天丝瓜(或叶),捣烂取汁,涂患处,治天泡疮,黄水疮,热疖,荨麻疹。
(19)经霜天丝瓜一条,切碎,泡开水服,治急性喉炎、喉痛声哑。
(20)天丝瓜仁30克,煮鲢鱼食,治乳少。
(21)天丝瓜仁焙干研末,每服10克,治咳痰不易。
(22)鲜天丝瓜叶洗净捣烂,涂擦神经皮炎患处,直至局部发红,甚至见隐血为止,每七天一次,治神经性皮炎。
(23)老天丝瓜(去皮),放瓦上焙干存性研末,用黄酒调服10克,治肺痈,疝气疼痛,产后腹痛。
(24)天丝瓜速溶饮:经霜老天丝瓜一条,洗净去子切碎,加水适量煎熬一小时后去渣,液汁继续用小火煎熬至稠粘时停火,加入白糖粉100克拌匀装瓶。随时用10克,开水冲化食用。可治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等症。
(25)天丝瓜瘦肉汤:鲜天丝瓜250克左右切块,猪瘦肉200克左右切片。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用食盐调味,佐餐食用。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作用。适用于夏天暑热烦渴,初期内痔大便出血等症。
(26)痘疮不快。用老天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27)痈疽不敛,疮口很深。有天丝瓜捣汁频频涂搽。
(28)风热肋肿。用天丝瓜烧存性,研为末,水调涂搽。
(29)坐板疮。用线瓜皮焙干,研为末,烧酒调匀涂搽。
(30)手足冻疮。用老天丝瓜烧存性,调腊猪油涂搽。
(31)痔漏脱肛。用天丝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共研为末,以猪胆、鸡蛋清及香油调药敷贴,直至脱肠收上。
(32)肠风下血。用霜后干天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空心服二钱,酒送下。
(33)血崩。用老天丝瓜烧灰、棕榈烧灰等分,盐酒或盐汤送服。
(34)乳汁不通。用天丝瓜连子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二钱,厚盖发汗即通。
(35)小肠气痛,绕脐冲心。用老天丝瓜连蒂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病重者服两、三次即消。
(36)卵肿偏坠。用老天丝瓜烧存性,研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以好酒关服一匙。
(37)腰痛。用天丝瓜子炒焦,捣烂,酒送服。以渣敷痛处。
(38)喉闭肿痛。用天丝瓜研汁灌下。
(39)化痰止咳。用天丝瓜烧存性,研为末,加枣内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40)风气了牙痛。用生天丝瓜一个,擦盐火烧存性,研为末频频擦牙,涎尽即愈。如肋肿,可用末调水敷贴。此方治蛀牙无效。
(41)刀疮。用古石灰、新石灰、天丝瓜根叶、韭菜根各等分,捣至极烂,作成饼,阴干,研末涂搽。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42)诸疮久溃。用天丝瓜老根熬水洗搽。
1213 摘录吊瓜是比较常见的蔬菜,味道可口,营养丰富,下面和我看看吊瓜的做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吊瓜怎么做好吃吊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多种氨基酸,多吃吊瓜可以营养皮肤,延缓衰老,对高血压,高血粘度有辅助疗效,吊瓜有很多种吃法,炒着吃,切成丝配上虾仁,做成一道清爽利口的美食,吊瓜还可以和肉做成馅料,包饺子,包包子,做成煎饺,做成馅饼都可以。除了可以做菜,做馅之外,吊瓜还可以做汤用,吊瓜鸡蛋汤也是一道既美味又富含营养的靓汤。
咸蛋黄焗吊瓜原料
吊瓜200克,咸鸭蛋黄2个,香葱花5克,精盐2克,鸡蛋1个,淀粉、面粉各30克,水、油各适量。
做法
1、吊瓜去外皮后洗净,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
2、鸡蛋打在盛器内打散,下入淀粉、面粉、精盐1克、适量的水搅拌成浓糊,再倒入油少许,拌制成小酥糊,放入吊瓜丁搅匀,分散下入五六成热的油中,炸至浮起并呈浅**时捞出。待油温升至六成热时,下入复炸至呈金**时倒出控油。
3、净锅放火上,倒入油,下入制成蓉的咸鸭蛋黄、精盐1克炒香,放入吊瓜丁翻炒均匀,撒上香葱花翻炒一两下即成。
吊瓜烩虾仁原料
吊瓜500克,虾仁100克,鸡蛋清适量,淀粉10克,精盐6克,味精2克,水、油各适量。
做法
1、吊瓜去外皮后切成小块,洗净后放盛器内入蒸笼蒸20分钟,至吊瓜酥烂后取出。
2、净锅放火上,倒入适量的水,下入吊瓜搅拌成蓉泥状,下入精盐5克、味精1克调好鲜咸微甜口味,至沸腾时盛在海碗内。
3、虾仁洗净后搌干水分,用精盐1克、味精1克拌腌,用蛋清、淀粉上浆后放入三四成热的油中滑至变色后倒出控油,将虾仁散放在吊瓜蓉上即成。
吊瓜滑炒鲜鸭片原料
吊瓜150克,鸭脯1个(约150克),芹菜50克,蒜片、姜片各10克,精盐4克,味精、鸡精各2克,绍酒8毫升,老抽少许,鸡蛋、淀粉、水、油各适量。
做法
1、吊瓜去皮后切成片。芹菜切成段后用沸水焯透。
2、鸭脯切成片,用凉水浸泡30分钟后捞出挤干水分,用鸡蛋、淀粉、老抽上浆。
3、净锅放火上,烧热后倒入油,至油三四成热时下入鸭片,视其变色后下入吊瓜片,推搅后倒出控油。
4、原锅留底油,下入蒜片、姜片炒香,下入芹菜、鸭片、吊瓜片翻炒两下,下入精盐、味精、鸡精、绍酒炒匀,淋入少许水炒匀后即可出锅装盘。
吊瓜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 有健胃、润肺、化痰、散结、滑肠作用,主治痰热咳嗽、肺痰咳血、胸闷、消泻和便秘等症。吊瓜籽还具有消炎、抗癌功效,其对肺癌、胃癌、胰岛素乳腺癌等疗效显著。吊瓜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吊瓜籽粒大肉多,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其根、果实、瓜皮、瓜籽也是重要的中药材。栝楼为常用大宗中草药之一,栝楼全身都是宝,栝楼的果实、根均可入药,果实叫全栝楼,果壳叫栝楼皮,种子称栝楼仁,根名为天花粉。栝楼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消肿排脓等功效。栝楼皮主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栝楼仁主治痰热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痈疮肿毒:天花粉主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 随着现代医药水平的不断提高,栝楼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做中草药。
清热化痰吊瓜甘寒清润,有清肺化痰之功,用于肺热咳嗽,痰稠不易咯出之证。可单用,临床常配知母、浙贝母等同用。若痰热内结,咳痰黄稠,胸闷而大便不畅者,又可配以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如清气化痰丸。
利气宽胸吊瓜既能清化痰热,又能宽胸散结,故可通利胸膈之痹塞,为治胸痹、结胸要药。治痰浊痹阻,胸阳不通之胸痹,可配薤白、半夏同用,如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痰热结胸,胸膈痞满,按之则痛者,则配黄连、半夏,如小陷胸汤。
消痈散结吊瓜能消肿散结。治肺痈咳吐脓血,配鱼腥草、芦根等同用。治肠痈,则配败酱草,红藤等同用。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可配蒲公英、银花、牛蒡子等同用。
润肠通便瓜蒌仁质润多油,有润肠通便之功,用治胃肠实热、肠燥便秘者,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
适用人群
1糖尿病患者、老年人适宜
2患有脚气、黄疸病的人忌食
3寒性体质的人、乳汁不足的女性适宜
4患有眼疾者不宜多食
5肥胖和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吊瓜的营养价值吊瓜,学名栝楼,又名药瓜,属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在坡地、林边、庭院前后,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品种较多,主要分布在江浙交界的山区吊瓜根、茎、叶、瓜皮、种子皆可药用,其籽是炒货中的佳品。经过多年的种植摸索,平均667平方米可收入5000元以上。 吊瓜的营养价值还体现在医药方面,它有健胃、润肺、化痰、散结、滑肠作用,主治痰热咳嗽、肺痰咳血、胸闷、消泻和便秘等症。吊瓜籽还具有消炎、抗癌功效,其对肺癌、胃癌、胰岛素乳腺癌等疗效显著。
吊瓜是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吊瓜籽粒大肉多,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其根、果实、瓜皮、瓜籽也是重要的中药材。栝楼为常用大宗中草药之一,栝楼全身都是宝,栝楼的果实、根均可入药,果实叫全栝楼,果壳叫栝楼皮,种子称栝楼仁,根名为天花粉。栝楼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消肿排脓等功效。栝楼皮主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栝楼仁主治痰热咳嗽、肺虚燥咳、肠燥便秘、痈疮肿毒:天花粉主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 随着现代医药水平的不断提高,栝楼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做中草药。
吊瓜,又名栝楼,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生长在海拔100—1800米气候温润的山谷密林和坡地灌丛中,博采山水之“灵气”。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据《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中国医学大全》中药志等中医药文献记载:皮、籽、根均可人有药,吊瓜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润肺化痰、降火止咳、宽胸散结、消肿祛毒、润肠通便等功效。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丝瓜的别名 4 丝瓜的营养成分 5 丝瓜的营养价值分析 6 丝瓜的选购 7 丝瓜适合的人群 8 丝瓜的食疗功效 9 丝瓜的食用建议 10 丝瓜的推荐食用量 11 《中医大辞典》·丝瓜 111 天罗布瓜的别名 112 来源 113 性味归经 114 功能主治 115 化学成分 12 《辞典》·丝瓜 121 出处 122 拼音名 123 天罗布瓜的别名 124 来源 125 原形态 126 化学成份 127 性味 128 归经 129 功能主治 1210 天罗布瓜的用法用量 1211 注意 1212 附方 1213 摘录 13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天罗布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天罗布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天罗布瓜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丝瓜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丝瓜 已经自动替换为 天罗布瓜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tiān luó bù guā
2 概述
天罗布瓜为葫芦得植物天罗布瓜或粤天罗布瓜的鲜嫩果实,又称吊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天罗布瓜的药用价值最高,全身都可入药。天罗布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天罗布瓜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3 天罗布瓜的别名天罗布瓜又称天天罗布瓜、天罗、蜜瓜、布瓜、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水瓜、絮瓜、缣瓜、蛮瓜、绵瓜
4 天罗布瓜的营养成分天罗布瓜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7克、脂肪005克、碳水化合物21克、粗纤维23克、钙130毫克、铁37毫克、胡萝卜素149毫克、硫胺素149毫克、核黄素028毫克、尼克酸23毫克、维生素C 37毫克[1]。
5 天罗布瓜的营养价值分析
天罗布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天罗布瓜汁“美人水”之称。女士多吃天罗布瓜还对调理月经不顺有帮助。天罗布瓜叶所含皂甙,能止咳祛疾,对肺炎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天罗布瓜籽杀虫。瓜藤提取物可治慢性气管炎及慢性鼻窦炎。
1 抗坏血病:
天罗布瓜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2 健脑美容:
由于天罗布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天罗布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3 抗病毒、抗过敏:
天罗布瓜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在天罗布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
6 天罗布瓜的选购将新鲜天罗布瓜去皮后压出瓜汁,与等量蜂蜜混匀。取少量涂在脸上1015分钟,用温水洗净,常敷有洁肤去皱之功效。
7 天罗布瓜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月经不调者,身体疲乏、痰喘咳嗽、产后乳汁不通的妇女适宜多吃天罗布瓜;
2 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
8 天罗布瓜的食疗功效天罗布瓜幼嫩时供食用,老后干品入药。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之功效。天罗布瓜性甘、凉,入肺、肝经。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肺热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及痈肿疖疮。[1]
天罗布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
天罗布瓜具有消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通经活络、祛风的功效;
天罗布瓜用于治疗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漏、带下、血淋、疗疮痈肿、妇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天罗布瓜络味甘、性平,通行十二经,可通络活络,清热化痰。
9 天罗布瓜的食用建议1 天罗布瓜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汤服;或捣汁涂敷患处。
2 天罗布瓜汁水丰富,宜现切现做,以免营养成分随汁水流走。
3 烹制天罗布瓜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清淡,油要少用,可色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这样才能显示天罗布瓜香嫩爽口的特点。
4 天罗布瓜的味道清甜,烹煮时不宜加酱油和豆瓣酱等口味较重的酱料,以免抢味。
10 天罗布瓜的推荐食用量每餐30~200克
11 《中医大辞典》·天罗布瓜天罗布瓜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2]。
111 天罗布瓜的别名天罗瓜、天吊瓜、水瓜[2]。
112 来源葫芦科植物天罗布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的果实[2]。
113 性味归经甘,凉[2]。入肝、胃经[2]。
114 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化痰,凉血,解毒[2]。
1治热病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带下,血淋[2]。内服:煎汤,9~15g(鲜品60~120g)[2]。
2治风虫牙痛,干品烧存性研末撒[2]。
115 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天罗布瓜皂苷(Lyconoside),其中天罗布瓜皂苷A有止咳作用[2]。
12 《辞典》·天罗布瓜 121 出处《滇南本草》
122 拼音名Sī Guā
123 天罗布瓜的别名天天罗布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滇南本草》),天络丝(《医学正传》),丝瓜(《妇人良方补遗》),虞刺、洗锅罗瓜(《本草纲目》),天罗絮(《群芳谱》),纺线(《医林纂要》),菜瓜(《植物名汇》),水瓜(《岭南采药录》),缣瓜(《中国药植志》),絮瓜、砌瓜(《广州植物志》),坭瓜(《广西中兽医药植》)。
124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天罗布瓜或粤天罗布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天罗布瓜于夏、秋间采摘。老天罗布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125 原形态①天罗布瓜
一年生攀援草本,幼时全株密被柔毛,老时近于无毛。茎长可达7~10米,圆形,常有角棱,幼茎绿色,被稀疏柔毛,卷须通常3歧。叶互生;叶柄多角形,具柔毛,长4~9厘米;叶片圆心形,长8~25厘米,宽15~25厘米,掌状3~7裂,裂片常呈三角形,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具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具有刺毛,老时粗糙无毛,主脉3~7条。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单生,具柄,雄花为总状花序;花萼5深裂,裂片绿色,卵状披针形,外面被细柔毛;花冠**、淡**或近白色,呈5深裂,裂片阔倒卵形,长3~5厘米,宽24~45厘米,边缘波状;雄蕊3~5,花药2室,多弯曲似"S"形,花丝分离。基部膨大,被柔毛;于房下位,圆柱形,3室,胚珠多数,柱头3,肥厚,各2裂而外展。瓠果常下垂,长圆柱形,长18~60厘米;幼时绿带粉白色,有深绿色纵纹,老熟时成黄绿色或绿褐色;果肉内生坚韧的网状纤维。种子长方卵形而扁,黑色,边缘有翅。花期5~7月。果期6~9月。
全田各地均有栽培。
②粤天罗布瓜
形与上种相似,不同点为:叶呈掌状浅裂;雄蕊2~3枚;瓠果较短小而有明显的棱角。
栽培于广东及广西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天罗布瓜根)、茎(天罗布瓜藤)、茎中汁(天萝水)、叶(天罗布瓜叶)、花(天罗布瓜花)、瓜蒂(天罗布瓜蒂)、果皮(天罗布瓜皮)、老瓜内的纤维(天罗布瓜络)及种子(天罗布瓜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126 化学成份天罗布瓜的果实含皂甙、天罗布瓜苦味质、多量粘液与瓜氨酸。籽苗含葫芦素。天罗布瓜的汁液含皂甙、粘液、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粤天罗布瓜全植物有杀昆虫作用。果实对鱼毒性很大,未发现有鱼藤酮,但含有氢氰酸。
127 性味甘,凉。
①《本草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
128 归经入肝、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经络,兼入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129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
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
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
④《本草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
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
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1210 天罗布瓜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或烧灰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1211 注意①《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
②《本经逢原》:"天罗布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1212 附方①治肠风:绵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二钱,空心下。(《续本事方》)
②治痔漏脱肛:天罗布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为末,以诸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 酒痔:天罗布瓜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本草纲目》)
④治白崩:棕榈(烧灰)、天罗布瓜。上各等分,为细末。空心酒调下。(《奇效良方》)
⑤治风热腮仲:天罗布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本草纲目》)
⑥治痈疽不敛,疮口太深:天罗布瓜捣汁频抹之。(《仁斋直指方》)
⑦治天疱湿疮:天罗布瓜汁调辰粉频搽之。(《本草纲目》)
⑧治玉茎疮溃:天罗布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赖搽之。(朱震亨)
⑩治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天罗布瓜一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寿域神方》)
⑾治经脉不通:干天罗布瓜一个为末,用白鸽血调成饼,日干,研末。每服二钱,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汤三服。(《海上名方》)
⑿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者:干天罗布瓜一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二钱。一方煨食之。(《经验良方》)
⒀治乳汁不通:天罗布瓜连子烧存性,研。酒服一、二钱,被覆取汗。(《简便单方》)
⒁治风虫牙痛:经霜干天罗布瓜烧存性,为末擦之。(《仁斋直指方》)
(15)生天罗布瓜适量,煮汤服食,可预防麻疹。
(16)生天罗布瓜绞汁和蜜少许服;或用天罗布瓜藤切断,自然滴下之水一小杯,炖热加冰糖服,治百日咳。
(17)生小天罗布瓜(连蒂)数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服,治哮喘。
(18)生天罗布瓜(或叶),捣烂取汁,涂患处,治天泡疮,黄水疮,热疖,荨麻疹。
(19)经霜天罗布瓜一条,切碎,泡开水服,治急性喉炎、喉痛声哑。
(20)天罗布瓜仁30克,煮鲢鱼食,治乳少。
(21)天罗布瓜仁焙干研末,每服10克,治咳痰不易。
(22)鲜天罗布瓜叶洗净捣烂,涂擦神经皮炎患处,直至局部发红,甚至见隐血为止,每七天一次,治神经性皮炎。
(23)老天罗布瓜(去皮),放瓦上焙干存性研末,用黄酒调服10克,治肺痈,疝气疼痛,产后腹痛。
(24)天罗布瓜速溶饮:经霜老天罗布瓜一条,洗净去子切碎,加水适量煎熬一小时后去渣,液汁继续用小火煎熬至稠粘时停火,加入白糖粉100克拌匀装瓶。随时用10克,开水冲化食用。可治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等症。
(25)天罗布瓜瘦肉汤:鲜天罗布瓜250克左右切块,猪瘦肉200克左右切片。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用食盐调味,佐餐食用。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作用。适用于夏天暑热烦渴,初期内痔大便出血等症。
(26)痘疮不快。用老天罗布瓜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27)痈疽不敛,疮口很深。有天罗布瓜捣汁频频涂搽。
(28)风热肋肿。用天罗布瓜烧存性,研为末,水调涂搽。
(29)坐板疮。用线瓜皮焙干,研为末,烧酒调匀涂搽。
(30)手足冻疮。用老天罗布瓜烧存性,调腊猪油涂搽。
(31)痔漏脱肛。用天罗布瓜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共研为末,以猪胆、鸡蛋清及香油调药敷贴,直至脱肠收上。
(32)肠风下血。用霜后干天罗布瓜烧存性,研为末,空心服二钱,酒送下。
(33)血崩。用老天罗布瓜烧灰、棕榈烧灰等分,盐酒或盐汤送服。
(34)乳汁不通。用天罗布瓜连子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二钱,厚盖发汗即通。
(35)小肠气痛,绕脐冲心。用老天罗布瓜连蒂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病重者服两、三次即消。
(36)卵肿偏坠。用老天罗布瓜烧存性,研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以好酒关服一匙。
(37)腰痛。用天罗布瓜子炒焦,捣烂,酒送服。以渣敷痛处。
(38)喉闭肿痛。用天罗布瓜研汁灌下。
(39)化痰止咳。用天罗布瓜烧存性,研为末,加枣内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40)风气了牙痛。用生天罗布瓜一个,擦盐火烧存性,研为末频频擦牙,涎尽即愈。如肋肿,可用末调水敷贴。此方治蛀牙无效。
(41)刀疮。用古石灰、新石灰、天罗布瓜根叶、韭菜根各等分,捣至极烂,作成饼,阴干,研末涂搽。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42)诸疮久溃。用天罗布瓜老根熬水洗搽。
1213 摘录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丝瓜的别名 4 丝瓜的营养成分 5 丝瓜的营养价值分析 6 丝瓜的选购 7 丝瓜适合的人群 8 丝瓜的食疗功效 9 丝瓜的食用建议 10 丝瓜的推荐食用量 11 《中医大辞典》·丝瓜 111 天罗的别名 112 来源 113 性味归经 114 功能主治 115 化学成分 12 《辞典》·丝瓜 121 出处 122 拼音名 123 天罗的别名 124 来源 125 原形态 126 化学成份 127 性味 128 归经 129 功能主治 1210 天罗的用法用量 1211 注意 1212 附方 1213 摘录 13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天罗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天罗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天罗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丝瓜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丝瓜 已经自动替换为 天罗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tiān luó
2 概述
天罗为葫芦得植物天罗或粤天罗的鲜嫩果实,又称吊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天罗的药用价值最高,全身都可入药。天罗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所含皂甙类物质、天罗苦味质、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扰素等特殊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3 天罗的别名天罗又称天天罗、丝瓜、蜜瓜、布瓜、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水瓜、絮瓜、缣瓜、蛮瓜、绵瓜
4 天罗的营养成分天罗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7克、脂肪005克、碳水化合物21克、粗纤维23克、钙130毫克、铁37毫克、胡萝卜素149毫克、硫胺素149毫克、核黄素028毫克、尼克酸23毫克、维生素C 37毫克[1]。
5 天罗的营养价值分析
天罗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天罗汁“美人水”之称。女士多吃天罗还对调理月经不顺有帮助。天罗叶所含皂甙,能止咳祛疾,对肺炎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天罗籽杀虫。瓜藤提取物可治慢性气管炎及慢性鼻窦炎。
1 抗坏血病:
天罗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
2 健脑美容:
由于天罗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天罗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3 抗病毒、抗过敏:
天罗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预防作用,在天罗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具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
6 天罗的选购将新鲜天罗去皮后压出瓜汁,与等量蜂蜜混匀。取少量涂在脸上1015分钟,用温水洗净,常敷有洁肤去皱之功效。
7 天罗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月经不调者,身体疲乏、痰喘咳嗽、产后乳汁不通的妇女适宜多吃天罗;
2 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
8 天罗的食疗功效天罗幼嫩时供食用,老后干品入药。具有祛风化痰、凉血解毒之功效。天罗性甘、凉,入肺、肝经。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肺热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及痈肿疖疮。[1]
天罗味甘、性凉,入肝、胃经;
天罗具有消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通经活络、祛风的功效;
天罗用于治疗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漏、带下、血淋、疗疮痈肿、妇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天罗络味甘、性平,通行十二经,可通络活络,清热化痰。
9 天罗的食用建议1 天罗不宜生吃,可烹食,煎汤服;或捣汁涂敷患处。
2 天罗汁水丰富,宜现切现做,以免营养成分随汁水流走。
3 烹制天罗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清淡,油要少用,可色稀芡,用味精或胡椒粉提味,这样才能显示天罗香嫩爽口的特点。
4 天罗的味道清甜,烹煮时不宜加酱油和豆瓣酱等口味较重的酱料,以免抢味。
10 天罗的推荐食用量每餐30~200克
11 《中医大辞典》·天罗天罗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2]。
111 天罗的别名丝瓜瓜、天吊瓜、水瓜[2]。
112 来源葫芦科植物天罗Luffa cylindrica (L) Roem的果实[2]。
113 性味归经甘,凉[2]。入肝、胃经[2]。
114 功能主治功在清热,化痰,凉血,解毒[2]。
1治热病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带下,血淋[2]。内服:煎汤,9~15g(鲜品60~120g)[2]。
2治风虫牙痛,干品烧存性研末撒[2]。
115 化学成分本品含多种天罗皂苷(Lyconoside),其中天罗皂苷A有止咳作用[2]。
12 《辞典》·天罗 121 出处《滇南本草》
122 拼音名Sī Guā
123 天罗的别名天天罗、丝瓜、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丝瓜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滇南本草》),天络丝(《医学正传》),丝瓜布瓜(《妇人良方补遗》),虞刺、洗锅罗瓜(《本草纲目》),丝瓜絮(《群芳谱》),纺线(《医林纂要》),菜瓜(《植物名汇》),水瓜(《岭南采药录》),缣瓜(《中国药植志》),絮瓜、砌瓜(《广州植物志》),坭瓜(《广西中兽医药植》)。
124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天罗或粤天罗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天罗于夏、秋间采摘。老天罗(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125 原形态①天罗
一年生攀援草本,幼时全株密被柔毛,老时近于无毛。茎长可达7~10米,圆形,常有角棱,幼茎绿色,被稀疏柔毛,卷须通常3歧。叶互生;叶柄多角形,具柔毛,长4~9厘米;叶片圆心形,长8~25厘米,宽15~25厘米,掌状3~7裂,裂片常呈三角形,先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具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具有刺毛,老时粗糙无毛,主脉3~7条。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单生,具柄,雄花为总状花序;花萼5深裂,裂片绿色,卵状披针形,外面被细柔毛;花冠**、淡**或近白色,呈5深裂,裂片阔倒卵形,长3~5厘米,宽24~45厘米,边缘波状;雄蕊3~5,花药2室,多弯曲似"S"形,花丝分离。基部膨大,被柔毛;于房下位,圆柱形,3室,胚珠多数,柱头3,肥厚,各2裂而外展。瓠果常下垂,长圆柱形,长18~60厘米;幼时绿带粉白色,有深绿色纵纹,老熟时成黄绿色或绿褐色;果肉内生坚韧的网状纤维。种子长方卵形而扁,黑色,边缘有翅。花期5~7月。果期6~9月。
全田各地均有栽培。
②粤天罗
形与上种相似,不同点为:叶呈掌状浅裂;雄蕊2~3枚;瓠果较短小而有明显的棱角。
栽培于广东及广西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天罗根)、茎(天罗藤)、茎中汁(天萝水)、叶(天罗叶)、花(天罗花)、瓜蒂(天罗蒂)、果皮(天罗皮)、老瓜内的纤维(天罗络)及种子(天罗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126 化学成份天罗的果实含皂甙、天罗苦味质、多量粘液与瓜氨酸。籽苗含葫芦素。天罗的汁液含皂甙、粘液、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粤天罗全植物有杀昆虫作用。果实对鱼毒性很大,未发现有鱼藤酮,但含有氢氰酸。
127 性味甘,凉。
①《本草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
128 归经入肝、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经络,兼入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129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
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
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
④《本草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
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
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1210 天罗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或烧灰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1211 注意①《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
②《本经逢原》:"天罗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1212 附方①治肠风:绵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酒调二钱,空心下。(《续本事方》)
②治痔漏脱肛:天罗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为末,以诸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收上乃止。(《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 酒痔:天罗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本草纲目》)
④治白崩:棕榈(烧灰)、天罗。上各等分,为细末。空心酒调下。(《奇效良方》)
⑤治风热腮仲:天罗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本草纲目》)
⑥治痈疽不敛,疮口太深:天罗捣汁频抹之。(《仁斋直指方》)
⑦治天疱湿疮:天罗汁调辰粉频搽之。(《本草纲目》)
⑧治玉茎疮溃:天罗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赖搽之。(朱震亨)
⑩治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膈,变为干血气者:天罗一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寿域神方》)
⑾治经脉不通:干天罗一个为末,用白鸽血调成饼,日干,研末。每服二钱,空心酒下,先服四物汤三服。(《海上名方》)
⑿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者:干天罗一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二钱。一方煨食之。(《经验良方》)
⒀治乳汁不通:天罗连子烧存性,研。酒服一、二钱,被覆取汗。(《简便单方》)
⒁治风虫牙痛:经霜干天罗烧存性,为末擦之。(《仁斋直指方》)
(15)生天罗适量,煮汤服食,可预防麻疹。
(16)生天罗绞汁和蜜少许服;或用天罗藤切断,自然滴下之水一小杯,炖热加冰糖服,治百日咳。
(17)生小天罗(连蒂)数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服,治哮喘。
(18)生天罗(或叶),捣烂取汁,涂患处,治天泡疮,黄水疮,热疖,荨麻疹。
(19)经霜天罗一条,切碎,泡开水服,治急性喉炎、喉痛声哑。
(20)天罗仁30克,煮鲢鱼食,治乳少。
(21)天罗仁焙干研末,每服10克,治咳痰不易。
(22)鲜天罗叶洗净捣烂,涂擦神经皮炎患处,直至局部发红,甚至见隐血为止,每七天一次,治神经性皮炎。
(23)老天罗(去皮),放瓦上焙干存性研末,用黄酒调服10克,治肺痈,疝气疼痛,产后腹痛。
(24)天罗速溶饮:经霜老天罗一条,洗净去子切碎,加水适量煎熬一小时后去渣,液汁继续用小火煎熬至稠粘时停火,加入白糖粉100克拌匀装瓶。随时用10克,开水冲化食用。可治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腺炎等症。
(25)天罗瘦肉汤:鲜天罗250克左右切块,猪瘦肉200克左右切片。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用食盐调味,佐餐食用。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作用。适用于夏天暑热烦渴,初期内痔大便出血等症。
(26)痘疮不快。用老天罗近蒂三寸,连皮烧存性,研为末,砂糖水送服。
(27)痈疽不敛,疮口很深。有天罗捣汁频频涂搽。
(28)风热肋肿。用天罗烧存性,研为末,水调涂搽。
(29)坐板疮。用线瓜皮焙干,研为末,烧酒调匀涂搽。
(30)手足冻疮。用老天罗烧存性,调腊猪油涂搽。
(31)痔漏脱肛。用天罗烧灰、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共研为末,以猪胆、鸡蛋清及香油调药敷贴,直至脱肠收上。
(32)肠风下血。用霜后干天罗烧存性,研为末,空心服二钱,酒送下。
(33)血崩。用老天罗烧灰、棕榈烧灰等分,盐酒或盐汤送服。
(34)乳汁不通。用天罗连子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二钱,厚盖发汗即通。
(35)小肠气痛,绕脐冲心。用老天罗连蒂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病重者服两、三次即消。
(36)卵肿偏坠。用老天罗烧存性,研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晚以好酒关服一匙。
(37)腰痛。用天罗子炒焦,捣烂,酒送服。以渣敷痛处。
(38)喉闭肿痛。用天罗研汁灌下。
(39)化痰止咳。用天罗烧存性,研为末,加枣内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
(40)风气了牙痛。用生天罗一个,擦盐火烧存性,研为末频频擦牙,涎尽即愈。如肋肿,可用末调水敷贴。此方治蛀牙无效。
(41)刀疮。用古石灰、新石灰、天罗根叶、韭菜根各等分,捣至极烂,作成饼,阴干,研末涂搽。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42)诸疮久溃。用天罗老根熬水洗搽。
1213 摘录种植吊瓜前先整地,并施足基肥,再根据土壤情况合理密植,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并搭建棚架引蔓整枝,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
1、整地施基肥
吊瓜植株根深叶茂,怕旱怕涝,栽培上必须满足其对肥水的要求,避免涝灾。整地一般冬前完成,要施足底肥,巧施追肥。苗植则开沟整成条畦,沟宽08m,沟深05m,根植则开08m见方的穴整成墩。并对沟、穴内四周撒施生石灰,作土壤消毒处理。然后,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底肥,育苗移植667m2施入经提前堆制腐熟后的厩肥1500~3000kg左右或饼肥150~300kg,三元复合肥20~40kg,过磷酸钙30~50kg。每穴施腐熟厩肥30~50kg,复合肥05~lkg,过磷酸钙1~15kg,一层肥一层土混施,施后盖土15cm左右耙平待直播、苗栽或根栽。进入第2年的吊瓜园,冬季每亩沟施腐熟厩肥1000~1500kg左右或饼肥50~75kg,过磷酸钙20kg,施后覆土。
2、合理密植
吊瓜合理密植要基于土壤肥水状况、繁殖方式、栽后的年期等而定。土壤肥水条件好则稀植,反之则密植;块根繁殖密度一般第1年667m2栽60~100株/左右,行株距6m×1~2m,以后逐年删稀,第3、4年留足正常投产园株数,15~25株/667m2。
3、搭建棚架
吊瓜棚架的搭建根据种植地方的环境,本着选材方便、棚架牢固、节约成本、便利管理的原则搭建。一般成片种植按6m×4m的密度挖穴立柱,将8cm×8cm×25m的水泥柱地下埋05~07m深,地上留高18~20m,棚架四周水泥柱内侧打好斜撑。各柱横纵用钢绞线连结,钢绞线两头固定在棚架外相应埋好的水泥桩上,然后拉紧。同时,在各水泥柱头上将钢绞线固定。主架拉好后,再用钢丝在主架上织成网状,孔径3cm左右。为了便利生产,一般先搭建棚架后播栽种苗和块根。
4、肥水管理
在苗长出15cm左右时施1次提苗肥,667m2施3~5kg尿素,5月下旬~7月中旬再追施2~3次,每次667m2施5~75kg复合肥。并要注意此阶段多雨天气排水防涝,避免吊瓜出现涝灾。吊瓜开花坐果后,单株叶面积逐渐增大,营养生长与果实发育同时进行,需肥需水量大,所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巧施追肥。一般坐果后施1次,数量视土壤肥力、吊瓜的长势长相、结果状况而定,土壤肥力好,长势旺、结果少不施或少施,反之多施,一般667m2施高浓度复合肥5~10kg。7月下旬重施1次追肥,促使7月底~8月上旬多发新枝多结果。8月下旬前期果陆续成熟采收,中后期果还处于生长发育期。
5、引蔓整枝
吊瓜棚架栽培,常造成架上茎叶过厚而出现“捂秧”。使下层叶片变黄脱落,光能作用差。因此,适当控制茎叶量和在棚上合理展布茎叶,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育苗栽种的吊瓜当苗长到15cm左右时,将主蔓引蔓上架,其余侧蔓全部去除。主蔓上架后左右错开均匀引蔓,留取侧蔓,开花后及时删除雄株。投产的吊瓜,春季新芽长出后,根据架面空间选留12个根蔓,引蔓上架摘心,保留架面下适量的一次枝蔓,并对一次枝蔓上座果节位前的二次枝进行摘除。其作用在于消除主蔓生长优势,避免茎生长过旺,促使吊瓜低位坐果,提高前期坐果率。
6、稳果
为提高坐果率,适当配栽雄株,667m2约2~3株,在促进自然授粉的基础上,如果前期营养生长过旺,茎叶徒长引起花而不实,坐不住果,则一方面可以追施磷钾肥,调节生长;也可以深中耕以切断部分地表根系,减少吸收量,抑制营养生长。
7、病虫害防治
目前,吊瓜的病虫害主要有黄足黑守果、黄足黄守果、蚜虫、果绢螟、炭疽病等。
71黄足黑守果、黄足黄守果成虫取食吊瓜和嫩茎,幼虫在土中食害吊瓜块根。从6月开始发生危害。成虫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500倍喷杀,幼虫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浇根。
72果绢螟果绢螟是危害吊瓜最严重的虫害。危害期5~10月,大量危害期在7~9月份,主要以幼虫危害叶片和幼果,幼虫期为9~16d,共4龄,高龄幼虫耐药性强,因此,防治宜早不宜迟,应掌握在幼虫1~2龄高峰期施药,要求喷施均匀,吊瓜架面棚底全面喷施,以确保防治效果,并应交替使用不同农药,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药剂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或5%锐菌特2500倍液喷雾。
73蚜虫蚜虫危害后易感染病毒病,因此从定植后就应经常观察,有少许蚜虫查到时就用药剂防治。药剂可用10%一遍净1500~2000倍喷杀。
74炭疽病从苗期到成株均发生为害,严重时危害幼果,甚至茎蔓枯死,降低产量。药剂防治可以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喷雾,隔7~10d再防1次,连续防治2~3次。
8、采收与加工
8月底~9月初,吊瓜果实由青绿变淡黄转桔**和桔红色时,即可分批采收,采收不易过嫩,否则籽粒不充实饱满,产量低,品质差。吊瓜采下后,摊在地上放几天,使后熟变软,然后将果剖开,取出瓢和籽,置盆内加草木灰或装入编织袋反复搓揉,使籽从瓤中分离出,淘去草木灰和瓢,取籽晒干即可。籽以干净、粒大、饱满、油性足者为佳,一般每100kg鲜果可产籽7kg左右。
本文2023-08-21 10:08: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