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草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胡麻草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原形态 25 生境分布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胡麻草的用法用量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胡麻草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胡麻草 1 拼音
hú má cǎo
2 《辞典》:胡麻草21 出处
《云南恩茅中草药选》
22 拼音名Hú Má Cǎo
23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胡麻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24 原形态
直立草本,高20~30厘米,全株被绒毛。须根锈**。茎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05’’25厘米,宽03~05厘米,全缘。花小,腋生,排成穗状花序;花萼佛焰苞状,一边开裂,长约12厘米;花冠管状,延长而弯曲,紫蓝色;雄蕊4,花药有距。果为蒴果。花期10~11月。
25 生境分布生于田埂、水边、荒地。分布我国西南至东南部。
26 性味性温,味酸微麻。
27 功能主治消肿散瘀,止血止痛。治咯血,咳血,吐血,跌打内伤瘀血,风湿性关节炎。
28 胡麻草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29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胡麻草的方剂 蒸胡麻散
másǎn《医统》卷六十一:方名:蒸胡麻散组成:胡麻1石。功效:明目洞视,明察秋毫。用法用量:上蒸3
胜玉散散组成:角蒿(5月采者,去根,9蒸9晒,为末)、胡麻(9蒸9晒,为末)。主治:恶风,诸风。用法用量:
净神丸拼音:jìngshénwán处方:胡麻(其实六棱者)、巨胜(其实八棱者),白蜜1升。功能主治:常服辟
神仙饵胡麻膏gāo《圣惠》卷九十四:方名:神仙饵胡麻膏组成:胡麻膏1斗,韭头1斤。功效:去(黑干)(黑曾),充盈
胡麻丸拼音:húmáwán《外科正宗》卷四:胡麻丸:处方:大胡麻120克防风威灵仙石菖蒲苦参各60克白附子
更多用到中药胡麻草的方剂古籍中的胡麻草 《类证治裁》:[卷之五疠风论治]附方
贼草白蒺藜不灰木甘草天冬赤芍九节菖蒲定风草首乌胡麻草乌(炮去皮脐)川芎苍术木鳖子(各一两)研末,每
《解围元薮》:[卷三]六经汤丸秘方三防风(八两)元参当归牛膝柴胡芍药蝉蜕(各一两)胡麻草乌(各四两)白芷官桂(各一两五钱)有痰加干葛二
《普济方》:[卷三百七诸虫兽伤门]蛇伤药云菽故也。方大黄汤治毒蛇伤。牛膝大青草下马草胡麻草铁扫草将军草槐花头淡竹叶小青(各等分)上同雄黄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四]胡麻胡麻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坚筋骨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胡麻你是否已经初中毕业了还是还没有上初中呢?初中毕业的你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古诗文吧?你还记得多少呢?在你的脑海中是否还记得《神仙传董奉》《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孟子梁惠王上》《左传定公三十年》这一系列的文言文呢?你还记得这些文言文里面所讲的一些内容吗?如果你忘记了,那么我们就再来温习一遍吧!而那些还没有上初中的朋友们,你也来先预习一遍吧!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亦此意也。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后遂以上池、窥垣以喻医术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马时可的《上池杂说》,清代陈养晦的《伤寒五法》附《伤寒论》,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窥垣秘术》。
通过温习以上的这些文言文,你是否想起来了呢?内容一定有所充实吧?好了,如果还没有记住的,快来再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遍吧!争取把这些古籍典故全记住哦!
马钱子,决明子,苍耳子,莲子,黄药子,苦豆子,川楝子,山药,当归,枸杞,鹿茸,龟苓膏,冬虫夏草,云南白药,蟾酥,地龙。
藿香、枳实、豆蔻、苍术、陈皮、白术、丁香、木香、厚朴、干姜、高良姜、砂仁、丹参、川芎、银杏叶、乳香、血竭、三七、续断、桃仁、红花、肉桂、鸡血藤、骨碎补、地龙
板蓝根、薄荷、金银花、菊花、黄连、决明子、夏枯草、牛黄、黄柏、苦参、龙胆、椿皮、半夏、川贝母、胖大海、桑白皮、桔梗、紫菀、百部、蛤蚧、苦杏仁、紫苏子。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参考资料:
本文2023-08-21 10:41: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