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北宋古籍中把开封称之为汴梁?
北宋时的开封的正名就叫做东京汴梁,就像明朝的南京民间都习惯叫金陵,但它的官方名称叫南京是一个道理,很多城市都有不止一个名字,而且会根据这个城市在不同时期的行政规划和地位更改名字,很多时候官方名称和民间习惯并不相同
开封名字的由来很有意思。公元前717年,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此处修筑了粮仓,建立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名曰启封。
到了汉代,为避汉景帝刘启名讳,更名为开封,沿用至今。
河南省成立于元代,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到1954年这长达七百年的时间里,开封一直是河南省的省府和省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中原发展,才将省会由开封迁往交通更为便利的郑州。
拥有二千多年建城史的开封城,千百年来城市的的城址和中心轴始终未曾改变,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唯一的一个特例。
由于位处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历经各种天灾人祸、黄河决堤淹没,开封城一次次的成为一片废墟,但是顽强倔犟的开封人又一次次的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至今开封城下还叠压着六座城池,“城摞城”成为世界考古和城建史上的奇观!
开封文化是中原文化乃至华夏文化的一个代表和缩影。在这座城市里,随便捡起一块陈砖旧瓦,随便捧起一把黄土沉沙,说不定就有一段动人的历史故事。在这座城市,厚土里埋着历史,清水里藏着故事,树枝上挂着传说,空气中含着宋韵。
当你一步步走进开封,仿佛一日梦回千年,往事如画,心旷神怡。处处胜景,目不暇接。
有人说,开封是从水上漂来的城市,素有有“北方水城”之称。开封因水而兴,也因水而衰。
古代的开封到处都是河流湖泊,宋朝时期,这里是全国的水运中心,汴河、蔡河、金水河和五丈河穿城而过,河面上装饰华丽的船只和河岸两旁精美的古建筑相呼应,水道上舟辑舳舻相连,极富江南水乡韵色。
经历朝代更换,时代变迁,如今的开封虽没有当年东京汴梁那样的繁华,但城内也是湖泊星罗棋布,水域面积占古城四分之一。
当代的开封人,正把“四河连五湖”水系工程作为开封旅游的亮点和精品打造,将龙亭湖、包公湖、西北湖、阳光湖和铁塔湖用一条宽百米的河流相连,像一条项链把五颗明珠连接在一起。
河面上建有宋代风格的的桥梁上百座,泛舟河上,可绕城一周,城内的水色风光与城北柳池、黑池南北相望,与城西的今明池和五千亩水域的卞西湖风景区东西相连,浆声舟影,小桥流水,一座充满北方水韵的开封城,正是人们向往的水上都市。
说起开封的美食,不得不提开封的“夜市”,开封“夜市”起源于北宋时期。
在那个时代,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太阳落下山后全世界都陷入一片片黑暗之中,只有开封作为当时北宋的国都东京城内灯火辉煌,叫卖声不觉于耳。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若要闹去处,通晓不觉! ”“冬日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这就是当时东京夜市的真实写照。
当时的东京已经成为世界上史无前例的“不夜城”,夜市之多有着“店铺夜市不可细数”之说。
其中,州桥夜市跨御路、临汴河,位于东京城内的水陆要冲,加上壮观的州桥、巍峨的明月楼,这里风景如画,游人如织,文人骚客多于此对酒吟诗。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就曾留下“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的诗句。
现在的开封有开封市政府正式行文批准的就有鼓楼夜市、西司桥夜市、武夷夜市和大南门夜市等共十七个夜市之多。
“天上星,头顶灯,身边炉灶,四周人声,连板凳都是肥的,连人影都是香的,连风都饱了,连星都馋了——吃的,就是开封夜市上的气氛!
然而去开封夜市不仅有氛围,还有很多地道的美食小吃。开封小吃有240多种。获得中华名吃称号的有70多种,获得河南名吃的有100多种。丰富、独特、悠久奠定了开封夜市的地位。
开封小吃历经千年、闻名遐迩、长盛不衰。开封小吃源于夏商,盛于北宋。开封小吃在我国饮食文化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
开封小吃对国民的生存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如今,开封小吃、开封夜市,已成为开封的“名片”。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开封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小吃:
小笼灌汤包子是开封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小笼灌汤包子正是由其发展而来。
开封市内的灌汤包子店不计其数,第一楼的尤其有名。包子随吃随蒸,就笼上桌。
虽说包子好吃不在褶上,但吃之前别忘了好好欣赏一下其外形:“提起像灯笼,放下一薄团。皮像菊花芯,馅似玫瑰瓣。”夹起一只包子,便可看到汤汁在半透明的皮里荡漾。汤味道鲜美,馅满口留香,回味无穷。
花生糕是很有开封特色又适合带走的小吃。花生本是寻常物,但开封的沙质土地很适合种花生和西瓜,开封花生以粒大、皮薄、味香闻名。
做好的花生糕是一片一片的,颜色是炒熟的花生那种**,吃起来酥、松、香、甜不粘牙齿,入口即化。花生糕在开封几乎无处不在,但最有口碑的还是出自寺门、穆家桥一带回族人之手的花生糕。
羊肉炕馍 ,名字很怪吧?是薄薄的白面饼中间裹着羊肉末,饼是热的,肉末是热的,吃起来小心烫嘴啊。
筋道面饼,焦香的肉末,很有嚼头。烤得焦脆的白面饼切开,放入调制入味的羊肉末,焦脆劲道、入口郁香,让人咬完一口,忍不住再咬一口。
开封种菊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唐代时开封菊花就已闻名全国,那时全国各地的菊花还都是**的,开封却培育出了白色的菊花!
唐代大诗人在《和令狐相公玩白菊》一诗中就有“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描绘,
到了宋代,开封菊花种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每到万木落叶的寒秋季节,全城菊花盛开。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科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当时,“禁中与贵家皆赏此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
随着对菊花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在开封还诞生了第一部与菊花有关的专著《菊谱》。《菊谱》中记载的菊花品种就已达四十多种。
那时的文人骚客们在深秋季节……除了九九登高之外,还要喝菊花茶、饮菊花酒、画菊花画、唱菊花歌,而对菊赋诗填词更成为一种时尚,在开封留下了很多咏菊的佳作。
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苏轼在《赠刘景文》一诗中写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仍有傲霜枝。”
到了明、清时期开封养菊之风更盛,在禹王台乾隆御碑中,至今还可以看到"风叶梧表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由此可见,开封栽培菊花的历史是多么悠久了。
如今的开封菊花品种已达一千多个,每当深秋来临,那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菊花,喷芳吐艳,绚丽多彩。
整个开封可谓街巷有花,家家种花,店铺摆花,简直成了菊的世界,花的海洋。
开封菊花,其规模、品种、造型等均在全国占有独特优势,因此,我们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开封菊花世无双”。所以,人们称开封为“菊城”。
1983年菊花被命名为开封市的“市花”,从那以后每年l0月18日至11月18日为开封的“菊花花会”。
曾是“富丽天下无”的汴梁城的开封,近代以来虽稍显落寞。但在这座古都里还流传着刚正不阿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和一代名妓李师师的故事。
若你来开封,行走在古城墙下感受历史的沧桑,或乘船游览领略这座“北方水城”的韵味,眼前的这座城市没有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一颦一笑中透着古香古色的气息。
可以细细品味这“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风采……
此文只是一个热爱家乡的开封人对这座古都历史文化的一个收集整理,不太周全也不想周全,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城市用文字是无法描述的,需要你来发现,去体会!我在这里等你……
城市的性格就像人,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风貌和个性;城市的文化也像书,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内涵和格调。每一位不同性格的阅读者会因为学识、兴趣和视角的不同对同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和景观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开封,就像一部厚重的古籍,它的每一页都散发着耐人寻味的人文气息,每一页都浸透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里四千年的沧桑,八朝帝都的岁月,需要人们慢慢的打开,仔细的阅读。
开封是中原大地上一个举世惊叹的城市,这里封藏着一个时代的辉煌。开封也是一个因水而兴盛,因河而传奇的地方,历史上的开封曾经屡经磨难,但始终坚韧不屈,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为灿烂的文明地之一。开封是北宋丝绸之路东面的起点,这里的人口曾经超过百万,甚至引领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这里也是福建土楼的客家人的祖根,东京曾经的盛世辉煌,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开封文化客厅是游客了解开封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好地方,也许很多游客并没有听说过这里,但开封文化客厅已经逐渐成为了开封文化旅游的一处新地标和新名片。开封文化客厅位于碧波荡漾的龙亭湖畔,旁边就是六朝皇宫龙亭。整个文化客厅契合了古城开封的“宋韵彰显、亲切温润、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人文诉求,在这里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到古城开封的变迁史和宋都汴梁的辉煌文化。
走进文化客厅,首先看到的就是“汴梁大观”的浮雕,浮雕中涵盖了古城开封的铁塔、龙亭等标志性建筑,成为了客厅的迎客名片。据馆中的讲解员介绍,开封城遍布着历史文物和古城遗迹,这里生活过很多名垂千古的帝王将相和文化名人,不仅如此,开封还有着淳朴的民俗风情、富有乡土气息的戏曲说唱、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千古流芳的书画作品等等,虽然很多纸上风华早已经逝去,但不变得是历史与情怀。如果想要领略开封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感受开封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就请到开封文化客厅来,这里是了解开封、认识开封、品味开封的好地方。
正门与根雕。
开封文化客厅一楼分序厅和西厅,开封古城是以宋文化为特色,并一直素有“书画之乡”“宋词之都”的美誉,序厅书画区分为:宋韵菊香、春和景明,笔端春秋、画内山河和翰墨书香、溢彩流金,共计三个小展区。其中由宋徽宗的《秾芳诗帖》、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米芾的《研山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赵伯驹的《江上秋色图》、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卷》、张择端的《金明池夺标图页》等,共计20个作品。
开封文化客厅,占地4000多平方米,分三层陈展,通过最具代表性的实物展品及3D全息技术,全景展示开封悠久的历史及未来开封宋都文化商务区复原后的魅力。
鸡爪牌坊。
大厅中的壁画。
文化客厅二楼有“城市变迁史”和“古韵遗风”两个综合性展厅,一个多功能厅。城市变迁厅,从时间范畴的维度,详略得当地展示“夏都老丘”、“启封大梁”、“隋唐汴州”、“宋都东京”、“中远名城”,共计五个综合展项,展示演绎古城开封的大昌大盛,其中 “宋都东京”展陈占据城市变迁厅的二分之一。宋都东京是开封最具繁华的历史阶段,近几年,古城开封一直在做古城复兴的文化旅游项目,宋都东京的昔日繁华也备受关注。
活字印刷术是在我国北宋年间,由毕生发明的。
二楼展厅陈展的开封文化遗迹、开封历史文化名人、开封老街景老字号等,让您体味到开封厚重的人文历史,穿越千年,重回大宋。
我们在文化客厅观赏了木版年画、大宋官瓷、古筝演绎、开封汴绣等一系列具有开封印记的文化符号,我们也有幸与大师零距离接触,感受大师们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水平,体验开封文化和历史的博大与精深。大家都被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古城文化所折服震撼。
人们在惊叹古都魅力四射的同时,也时常慨叹时间仓促:“没有十天半月,看不完开封”。“文化客厅”的出现,可让游客在60分钟内阅尽开封的千年繁华。游客们说它就像开封文化古都的序言,是游览开封、体会开封历史文化的首选之地。
开封木版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扩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宋官瓷。
北宋官瓷、汴绣、木版年画并称开封“三大瑰宝”。其中,北宋官瓷是最能体现大宋文化品位和内蕴的一种艺术式样。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历史悠久。在仅存的传世品中,北宋官瓷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神韵天成的美学价值,成为中国民间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古城开封研究、仿制北宋官瓷的队伍当中,不乏各有建树的佼佼者。走进他们的“瓷世界”,精湛的工艺、逼真的造型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但要真正弘扬官瓷文化,使之成为一种产业并做大做强,将其打造成开封的又一张名片,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汴绣。
书画名家在现场作画。
古琴乐器。
小贴士:
地址:开封市龙亭东路7号 ,门票:1元,开放时间:9:00到18:00,周一闭馆。
落榜进士: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
本文2023-08-21 10:42: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3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