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通常没有量词,但《核舟记》中为什么会出现“左右各四,共八扇”中的“扇”字?
“文言文通常是没有量词”并不是说文言文中就不能有量词啊,“共八扇”其实是省略,共八扇窗。《桃花源记》里面不是也有“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吗?其中的“步”当如何解释啊。语文学习不能抠的太死。
1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
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
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 (chàng,一种香酒)二升。
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
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
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欧阳修《卖油翁》) 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第二,词序上有差异。
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 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
如: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
可分为三种: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 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 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
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 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林嗣环《口技》)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
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2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
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
(chà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
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第二,词序上有差异。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
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
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可分为三种: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
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
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
(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
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林嗣环《口技》)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3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何特点文言文的数量词和现代汉语相比,有三大特异之处第一,量词不发达甲骨文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鬯(chà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发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所以,这之前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很少使用动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最常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加点的为数词,下同):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欧阳修《卖油翁》)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第二,词序上有差异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而文言文中恰恰相反如: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这里,数词三放在动词顾的前边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话文中,一般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4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第三,表数方法上的差异可分为三种: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二)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或两者都省略掉如:6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三)以确数代替概数的表示方法古文中有些数词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概数,这些数词常常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这些数字作概数时都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8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同上)11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林嗣环《口技》)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以上句子中的数字都是概数,千万不可拘泥字面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另外,像十八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三百六十行等之类的说法,也都是极言之多,不可望文生义。
4 文言文的数量词有什么特点文言文的数量词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三点特异之处。
第一是量词不发达。殷墟卜辞中虽然已有了物量词,如: “鬯(chdng,一种香酒)二升”,但只限于器具与度量衡单位。
一般的表示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在汉以后,才逐渐发 达。动量词起源更晚,直到魏晋以后才逐渐增多。
所以,以先 秦作品为规范的文言文,是很少使用量词的,特别是很少使用动 量词。现代汉语里的数词往往要和量词结合起来使用,而文言文 最习见的办法是不通过量词而直接用数词去修饰名词或动 词。
如: ①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一对螯。
) ② 凡投三弟子。(《西门豹治邱》)(共向河中丢进了女巫 的三个徒弟。)
③ 盖以十舰为最著前Q (《赤壁之战》)(黄盖用十条战船 在最前面开路。) ④ 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公 输般多次设置攻城的灵巧法子,墨子也多次抵挡住了他。 ) ⑤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到茅棚中去 探望了我三次。) 例①至例③是数词直接修饰名词;例④、例⑤是数词直接修 饰动词。
译成现代汉语时,对于前者要补进适当的物量词;对于 后者,除了补进适当的动量词以外,还可能要调换词序(如:例 ⑤)。 第二是词序上的差异。
数量词修饰动词,在白话文中,一般 是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不说“三顾”而说“探望了三次”,不 说“九设”而说“设置了九次”。反之,数量词修饰名词,在白 话文中,一般是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而文言文中的数词或数 量词修饰名词时,则不仅可以前置,还可以后置,如: ⑥ 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使楚》)(两个小官吏,绑了 一个人来见楚王。) ⑦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陈 涉起义》)(一面前进一面收集部队,等到到达陈县时,有了六七 百辆战车,一千多骑兵,几万名步兵。) ⑧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辞》)(十二卷军书, 每卷上都有爸爸的名字。) 这种位置灵活的现象,说明当时词序正处于变动之中(现在, 记账时还有名词后加数量词的情况),数量词和名词的结合关系还 比较松懈。
这种松懈性还表现在数量词与名词之间可加进结构助 词“之”。 第三是表数方法上的差异。
可分下列三个小点: (一) 整数与零数之间往往加“有”或“又”。如:“邹忌身 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六百又五十又 九夫。”(《盂鼎》)(意即六百五十九人) (二) 分数的母数和子数之间,或省掉“分”,或省掉“之, 或两者都省略掉。
如:“藉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起义》)(“十六七”即“十分之六或十分之七”) (三) 以定数代不定数(旧称虚数)的表示法。
古文中有些数词 往往只是一种夸张的虚数。虚数所用的数词往往是“三”、“九”、“十二”、“十八”、“三十六”、“七十二”、“十”、“百”、“千”、“万”、“亿”等。
这些数作虚数时 大者P是表示众多的意思。如: ⑨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硕鼠》)(多年来供养你,却不 肯顾念我。) ⑩ 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即使多次死亡,也还不 后悔。) ⑪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同在一起 生活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郎。 ) ⑫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南齐书•王敬则传》)(檀 公定下的多种计策,只有逃跑是上等的计策。) ⑬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将军经过多次 战斗,出死入生;勇士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生活,终于胜利 归来。) ⑭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以上的数字都是一种夸张数,决不可拘泥于字面作牵强附会 的解释。如:木兰从军,到底是十年还是十二年呢?诗中有两个 数字,其实都只是形容时间长而已。
过去有的好事者将“十八般 武艺”、“三十六计”、“七十二行”等都一件件凑出来,不可用 来机械地理解古书。 清代著名学者汪中说得好:“凡一二之所不 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 其极多。
此语言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
推之 十、百、千、万,莫不皆然。”(《述学•释三九》) 当然,虚数问题也不可看绝。
既不可误虚作实,也不可将本 来是实数的数词当成虚数。 同时,“百”“千”等一般是表示多 数,但有时也相对地表示少数。
如:“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 曰滋之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全句的意思是:用少数的 将要耗尽的兵士,去抵抗众多的不断得到增援的敌军。
5 帮忙解释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有什么如题,要有例句一、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陈涉者,阳城人也所以……者……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缘故,是因为……)○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②A者,B○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③A,B也○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刘备,天下枭雄/秦,虎狼之国2用“乃” “则”“即”“因”“皆”“悉”“”必(副词)/ “是”“此”(代词) /“为”/“非” (表否定判断)等词语表判断○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环滁/皆山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梁父即楚将项燕○此亡秦之续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后典籍皆为版本○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一)1用“为”/“为……所……”或“……为(之)所……”表被动○不者,若属皆且为(刘邦)所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4用“被”表被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帝感其诚○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三、宾语前置句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未己知)②古之人不余欺也○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置于谓语前;例②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译文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是)没有谁哀怜我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作动词的宾语、作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介词的宾语“谁与”前置代词+介词+动词/介词的宾语①豫州今欲何/至? (动词的宾语)②项王曰:“沛公安在?” (动词的宾语)○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何以”前置3通过“之(是)”提宾(“之”“是”)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孤臣唯命是听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四、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四种常见的形式:1(名词)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名词)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
6 特殊句式类型有哪些麻烦补充说明,是英语中的特殊句式类型还是文言文中的? 1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谓语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例如:民说之,使(之)王天下…… (4)省略介词("以","于") 例如: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5)省略介词宾语(即常说的"介宾") 例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2判断句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者也"句式表示判断,人是) 3倒装句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2)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如: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3)定语后置 1 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2 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4)介词结构(介宾结构,状语)后置 [1]"于(乎)+宾语”结构 1表示比较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2表示处所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3表示对象 赵氏求救于齐(赵国向齐国求救)(触龙说赵太后》 4表示被动(参见被动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2]“以+宾语”结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4被动句 [1]、用“为……所”表被动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3]、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4]、用“见”表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5]、用“于”表被动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6]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固定句式 [1]与“所”以有关的固定格式 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之前,组成“所……”字词组,也叫作“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如:“所吃”即“吃的”在文言中经常用在“有”“无”之后,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没有什么(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意思例: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 与“以”字有关原固定格式 “有以……”译为“有什么可拿来的”“无以……”译为“没有什么可拿来的”如: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3]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 文言文中与“何”字有关的固定格式比较多,表示特定的语气,有时表示疑问,有时表示反问,有时表示感叹 (1)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奈何,若何、如何”,译为“怎么样”、“怎样”“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秦国如果)取走了我们的璧,却不给我们城,怎么办? 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吕氏春秋》——商汤向伊尹询问:“想要取得天下,怎么办?”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借你的力量,否定还不能铲平魁父那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怎么样? “如之何”、“奈之何”用作状语时,应该当作一个整体来理解,用来反问原因“之”字成了一个纯粹的音节助词“如之何”、“奈之何”可译作“怎么”、“为什么”例如: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君臣之样的道理怎么能废弃他呢? 何如德之衰也!《庄子·人世间》——怎么德行这么衰微! (2)、表达反问的固定格式 反问语气就是一种明知故问的语气这一类的固定格式有:“何(奚)以……为”、“何……为”“何(恶)用……为”、“安以……为”、“曷……为”这是文言文中常常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种句式表面上是问句,其实是对事情的坚决否定其中“何(奚、恶)”是疑问代词,“以”、“用”都是动词,“为”是语气助词一般可译为“还要……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例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这是国家的臣子,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此外,还有:“何……之有”、“何有……”。
7 语文的语法知识如何理解1 古文中数字的含义
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数字与实际含义不一样。
它们有乘法关系,有除法关系,也有加法关系和约数。下面这些是什么关系呢?它的实际数字又是什么呢? 1年华二九正青春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3脱逃者未及百一 4老身今年六十有六 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答:1二九 ---即是十八的意思,十八岁正当青春年少 2三五--- 即十五,农历十五月亮最圆,是为明月 3百一 ---百一即百分之一,逃脱的人还不到百分之一 4六十有六 ---六十六岁了,老身指老年妇女 5十二---是虚指,是很多的意思,就象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并不是就能变七十二样,是很多的意思,也是虚指。
2 古文中数字的含义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数字与实际含义不一样。它们有乘法关系,有除法关系,也有加法关系和约数。下面这些是什么关系呢?它的实际数字又是什么呢?
1年华二九正青春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3脱逃者未及百一
4老身今年六十有六
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答:1二九 ---即是十八的意思,十八岁正当青春年少
2三五--- 即十五,农历十五月亮最圆,是为明月
3百一 ---百一即百分之一,逃脱的人还不到百分之一
4六十有六 ---六十六岁了,老身指老年妇女
5十二---是虚指,是很多的意思,就象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一样,并不是就能变七十二样,是很多的意思,也是虚指
3 中国古代的数字原发布者:百度—百家号
中国古代数字是什么样的? 1、中国古代曾使用象形文字记忆数字,见所示: 2、后随着通商口岸,罗马数字传入中国。罗马数字是最早的数字表示方式、比阿拉伯数字早2000多年、起源于古罗马,但它的产生晚于中国甲骨文中的数码,更晚于埃及人的十进位数字。罗马数字用“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表示,但是没有0这个重要数字。“0“在罗马教代表邪恶。 3、清朝康熙年间,何国宗、梅谷等人编著的《数理精蕴》,列举了一套专用数字名称:个(100)、百(102)、千(103)、万(104)、亿(108)、兆(1012)、京(1016)、垓(1020)、秭(1024)、穰(1028)、沟(1032)、涧(1036)、正(1040)、载(1044)、极(1048)、恒河沙(1052)、阿僧祗(1056)、那由他(1060)、不可思议(1064)等; 其中前几个是十进制、从亿开始为万进制。 《太平御览》称“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京,是京谓之垓,”《孙子算经》称“十垓为秭”,说明存在两种不同的计数方法)比个位小的数,按递减,依次为分、厘、豪、丝、忽、微、纤、尘、埃、渺、漠、模糊、逡巡、须臾、瞬息、弹指、刹那(一念之间、六德(《周礼》6种乐器的声音)、虚空(最小可数量)、清静(无限小的数)从选用的词汇来看,显然是用越来越短的时间和越来越小的空间来描述越来越精确的数量的变化了。 4、现在使用最多的是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阿拉伯
4 古文中数字的用法及怎样鉴别1算术式数字:三五指的是十五,此类用法如:明代另一位才子、广东南海的状元伦文叙为苏东坡所画的《百鸟归巢图》题写的诗与解诗相类似:“天上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但又与上面所举的四首铺垫式数字诗大有不同:
“天上一只又一只”是两只;“三四”为十二只,“五六”乃三十只,“七八”为五十六只,四组数字相加,恰为百只,正好暗合了画中的“百鸟”之数。此诗构思奇巧,令人读之拍案叫绝,可看作是算术式数字诗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2位数表分母写作“什、佰”,但好像不是强制性的。例如:(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庄子·达生)
就是十分之六七
5 古代数字含意古代中国词语中数字的含义(参考文献《现代汉语词典》) 一尘不染: ①佛家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的人不被六尘所玷污叫“一尘不染”,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沾染坏习气。
②借指环境非常清洁。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元,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四节气: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二十四史:指旧时称为正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压迫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的品德,辞念,仪表,女工)。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夫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说发不一,通常指仁,义,礼,知,信。三不知:泛指对事物的开始,经过,结局全不了解。
又有“一问三不知”。三皇五帝:指古代传说的三个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或称天皇,地皇,人皇。
五帝: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夏:①夏收,夏种和夏管的统称 ②指夏季的三个月 三秋:①秋收,秋耕秋播的统称 ②指秋季的三个月或农历九月 ③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泛指各种各样的人。
四大皆空: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古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佛教城称其为“四大”。
四声:①古汉语字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类,叫四声。②普通话的字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也叫四声(轻声在外)。
③ 泛指字调。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四则: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总称。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种儒家经书。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不参加劳动,分不清常见的农作物。四体:指人的两上肢和两下肢。
五谷:稻,黍,稷,麦,菽。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颜色多。
五代:唐朝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的政权时期,公元907年-960年。五更:① 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② 指第五更。五官:指耳,口,目,鼻,身,通常指脸上的器官。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五伦:我国封建时代称巩固封建秩序的五种伦理关系,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五味:指甜,酸,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五音:① 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代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羽。② 音韵学上指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
比喻敬佩到了极点。五脏六腑: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六腑:中医称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六亲:泛指亲属。较燥的说法是父,母,兄,弟,妻,子。
六神无主:形容惊慌或着急而没有主意。六神:道教指心,肺,肝,肾,脾,胆六脏之神。
六甲:古代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和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依次相配成六十组干支,其中起头是“甲”字的有六组,故称“六甲”,因笔画比较简单,多为儿童练字之用,此为学六甲,古代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
七言诗:每句七字的旧诗,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八仙:古代神话中的八位神仙: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李铁拐,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式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后来用于占卜。
生辰八字:旧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
6 用古文子写数字怎么写如下图: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
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扩展资料:
古文字数词用法:
一、数词后面带量词,和现代汉语一样,不必翻译。
如:二壶酒;三年释其政。
二、有些加上适当的量词就行了。
如:女子十七不嫁。(十七岁)
一犬。(一条)
百二十城(一百二十座)
三、有些词语虽含有数词,但已成为一个整体概念,翻译时就是一个名词了。
如:乃号令三军。(三军:军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宗庙)
然后以六合为家。(六合:天下)
四、表约数,与现代汉语一样。
如:择其一二扣之。(一两块石头)
如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五、“一”字翻译。
数词:一夫作难。(一个)
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
名词:相与为一。(一体)
动词:孰能一之。(统一)
六、两数相乘。
如: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
二八芳龄。(十六岁)
七、数字连用,表示分数
如: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十分之九)
脱逃者未及百一。(百分之一)
八、前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66430后数字相加是十的,多数表示“几成”。
如:三糠七粞而犹不足。(三成米糠七成碎米)
古琴是一把还是一架
古琴比起现代琴来,要小的多,便于携带,常说一把古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
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而欧洲、美洲也有琴人组织的琴社。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琴操》载:"伏羲作琴。" 《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 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
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墉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周朝,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
1。春、春天、夏、夏天、秋、秋天、上午、下午、晚上”等即是从名词借用来的“时量词”。
2“五分钟”的“分”、“三点钟”的“点”、“三年时间”的“年”、“两月工夫”的“月”等。表示时间的量词。
3“俄、俄而、俄顷、少顷、少时、少间、须臾、斯须”意思是“一会儿”副词。
4“立、即”意思是“立即”,副词。例如:“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5“遽、亟”意思是“急忙”、“赶快”,副词。例如:“遽扑之”(《促织》);“趣越兵亟入关”(《陈涉世家》)。
量词解释
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量词 liàngcí,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的词或词素,常用来指示某一类别,为名词所指派的物体可按其形状或功用而被归入这一类别(如汉语"三本书"中的"本")。
古代时间量词
中国先民最早还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时间点。如《两小儿辩日》中有所谓“日初出”、“日中”,就是指早晨和中午时分;此外还有“未明”(太阳未升起)、“昏”(太阳将落未落)、“夕”(太阳已落)、“霄”(夜晚)等词语。但这只是用来标识时刻,还不是将一日时间等分多少段后产生的“单位时间”。
古籍中最早记载的计时制是“百刻制”,即将一日的时间长度均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单位时间,约合 144 分钟。
秦汉之后,刻漏仍是主要的计时工具,《汉书》中常有“夜漏未尽一刻”、“夜漏下十刻”的记载。南北朝后十二时辰制大范围普及,与百刻制融合,因一百不能被十二整除,一日的刻数偶有变化(一百零八刻、一百二十刻、九十六刻),但最终仍稳定在一百刻。
清代西洋钟表大规模传入,二十四时制与百刻制结合,一小时四刻,一日才确定为九十六刻。而计时工具盖遍也让百刻制最终被二十四时制代替。
船的量词是一只。船呈长条形,但一支船不成立。一只船是小小的船,一条船是中型的船,一艘船是大的轮船,有一种叫法叫,那里有一轮大船。反正普通老百姓就是这么叫的,如果硬要给他说成是怎样的,就按船的大小,形状,运输货船,运输游客来定义。其他的也没有什么来比喻了,船是多种多样的叫法。
船的来源
从古籍记载来看,古人仍是习惯于将这一伟大发明归之于传说中的人物,比如物原中说伏羲始乘桴,轩辕作舟楫,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事物纪原中则说伯益作舟,古本山海经中说番禺始作舟,可谓众说纷纭。其实船并非一两个人的独立发明,而是先民长期摸索改进而成。
本文2023-08-21 10:55: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