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角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第1张

角抵的兴盛是在秦以后,但起源难以考证

角抵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流传的一种竞技类活动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禁止汉族民间私藏兵器,作为徒手相搏斗的角抵兴盛起来。汉代,汉族民间出现了一种由“蚩尤戏”发展而成的两个人在公开场合表演的竞技活动,已经具有后来摔跤的基本特色,并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不过角抵有一种起源传说还是比较可信的

角抵的起源我们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据《异记》记载,上古时的蚩尤民族头上长着角,耳鬓旁长着剑戟。他们在与黄帝打仗时,就以头上之角抵人,敌方对此很难防御。这种所谓的"以角抵人",其实便是一种类似摔跤、拳斗一类的角力活动。它们主要是一种力量型的较量,通过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来分出胜负输赢。

A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汉代时期商贩订立的合伙契约,共有十人合伙共贩。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商业贩运已经初具规模,故选A。B、D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排除。材料体现了商人的契约意识,而非体现了诚信、道德等,故排除。

1、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出土于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2、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3、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4、然而,1965年,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20余层纸一划而破。这把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

转载

  

  越王勾践剑为何在楚墓中出士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青铜剑,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全长55.6厘米,越玉勾践剑虽然已深埋地下2300多年,但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曾试之以纸,二十余层一划而破。足证《战国策,赵策》所记吴、越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医”决非向壁杜撰,《越绝书·宝剑篇》曾记有名剑鉴赏家薛烛对越王勾践的“纯钩”宝剑评论说:“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观其瓤,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溢于塘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职冰释。……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好犹不能得一物”。而《庄子·刻意篇》则云:吴越之剑“押而藏之,不敢用也,主之至也”,其声价之重自不待言。

   据复旦大学等有关专家进行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的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公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1973年6月在日本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时,这把宝剑和东汉的银楼玉衣都是其中的精品,郭沫若先生在展出前,专为勾践剑和银楼玉衣题诗一首,诗云:“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安错金,银搂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并指出“剑铭自作,实赖民工;衣被王躯,裁成对革。创浩历中者。并北英雄帝干。乃是人民工匠当 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曾在祝辞中说:“在这次出土文物展会里还特别展出了与楚有关系的古城发掘出越王勾践的剑。对中国政府这种特殊的照顾和好意,我表示衷心地敬意越王勾践剑的展出,轰动了日本科技界和考古学界,许多学者对我国古代精湛的铸剑工艺盛赞不已,叹为观止,1984年12月越王勾践剑又和刚在江陵出上不久的吴王夫差矛赴香港展出,被香港各界人士誊为“稀世珍宝”,是我国古代兵器中的“双壁”。

   然而,当时的越国领土地处今浙江一隅,越王勾践的宝剑为什么会在远隔千里之外的江陵墓中出土呢?香港考古学家吕荣芳先生根据该楚墓中一起出土的竹简研究,认为墓主人滑即邵滑,也即淖滑,邵滑是楚怀王时的大贵族,吕先生进一步从《史记·甘茂列传》和《韩非子·内储说下》所载史料剖析,认为楚怀曾派邵

  滑到越,离问越国内部矛盾,诱使越国内乱,而楚怀王乘乱之机而亡越。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楚怀王把从越国掠夺回来的越王勾践剑作为战利品赏赐给了邵滑,邵滑死后,将这把弛名天下的宝剑殉葬,以显赫他生前的功绩,这是有可能的(见《厦门大学学报》1977年第4期),中山大学古文研究室同志通过对该墓出士竹简的整理研究,也主张墓主人是邵固,越王勾践剑是从越国缴获的战利品。(见《中山大学学报》1977年第2期)。

   陈振裕先生从这座楚墓出土的竹简,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与其他墓葬的同类器物分析比较,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墓主邵固并非邵滑,墓主邵固应是生活在楚威王或早些时候,而史书记载中的邵滑主要政治与外义活动都在楚怀王后期,邵固与邵滑是生活于不同时期的两个人。墓主邵固生前的社会地位只相当于大夫这一等级;而史书记载中的邵滑在楚怀王十五年以前就是楚国的一位老练的外交家,在“齐破燕”后,曾担任了联赵魏伐齐的重要使命;尔后又被派到越国,为越王所用。五年后,由于邵滑在越国搞离间活动,遂使越国内乱,楚国便趁机出兵灭掉越国,邵滑是灭越的大功臣。根据史书和竹简所记,楚越之间的关系在楚威王之前是很密切的,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而勾践将他珍贵的青铜宝剑作为嫁女之器而流入楚国,这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墓主邵固是以悼为氏的楚国王族,从他祭把先王、先君推测,他是楚悼王之曾孙,竹简中还记他常“出入侍王”,说明他与楚王的关系非常密切。死时很年轻,楚王为了表彰他的忠心侍候而把名贵的越玉勾践剑剔葬邵固墓中,也是很有可能的(陈文见《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

   方壮酞先生则认为越王勾践剑何以会流落到楚国来,这是和楚国灭越问题分不开的。因此,江陵望山1号墓的上限必然在楚国灭越以后,它的下限必然在楚顷襄王徒都于陈之前。因为楚国灭越以前,越国正在强盛时期,勾践宝剑不可能流落在国外。据方先生研究,越王勾践剑也有“可能是越国王子奔楚国,客死郢都的随葬品”(见《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除上述三种意见外,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认为:春秋未年,晋联吴以抗楚,楚联图吴,互相报聘,故吴物人晋,而越器亦出土于楚都,勾践灭吴以后,越楚接壤,更有交流互赠之可能也(引自《文物天地》1986年第5期谭维四文章)。如此看来,越王勾践这把随身佩带的青铜宝剑,为什么会在远离越国的江

   陵楚国墓葬中出土,还是一个未解之迷。

在我国北方,由于气候、土质、水位和埋葬方法等因素,墓葬的棺椁及部分有纤维质的随葬品,都保存不好甚至没有保存下来。但是,江陵楚墓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江陵楚墓完整地保存着大量青铜器、陶器、竹简、帛书、帛画等。楚墓随葬品类齐全,很多青铜器上的铭文甚至清晰可见,有的陶器连封泥、印章也有留存。一些漆木、竹器、丝麻织品等仅见于楚墓。

江陵楚墓中的青铜器占遗物总量的30%左右,器类涵盖了楚青铜器的大部分器类,不仅反映了该墓葬的等级和葬俗,更体现了楚国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灿烂的文化特色。

在江陵楚墓当中,青铜礼器多出自中等以上的贵族墓,主要有鼎、敦、尊、盏、壶、缶、盥缶、盘等。

青铜龙纹镂空杯发现于江陵九店东周墓,口径0122米,底径0103米,通高0147米,重077千克。整件器物呈上大下小的圆筒状,口微侈,斜直壁,外底有三兽蹄足内侧有凸榫,圆形镂空平底置于器内凸榫上。杯外壁上下分别饰以错银装饰的带形二方连续勾连夔龙纹。

镂空杯中部由6组对称的镂孔夔龙纹图案组成,每组对称排列,龙头相对,身体蜷曲,姿态生动,其上铸有细密的三角卷云纹和鳞片纹。

镂空凤纹铜镜直径011米,整镜构图精巧,形象生动。镜面与镜背是用两种合金成分不同的青铜分铸,再合为一镜。背面为三弦钮,圆形钮座,斜边,窄平缘。镜背自然分为四区,每区各饰一组对称镂空凤纹图案,每组两凤躯体做蜷曲形,曲线自然、柔和。

镂空凤纹铜镜以圆形小镜钮为中心,按十字将文饰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由一对头相对、身体弯曲、尾部向外翻卷的凤鸟组成。

每两只凤鸟之间的中部和尾部又以卷云纹相连,使整个画面浑然一体、构图匀称。因为是镂雕,故立体感特别强烈,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镂空凤纹铜镜高冠回首,体态活泼,两凤之间颈、翅相连,成双成对翩然飞舞。凤身饰有精美的羽毛纹饰。

带钩是束腰带上的钩扣。在楚国贵族看来,带钩不仅仅是服装的饰物,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江陵望山1号墓中有一件带钩,弧长0462米,宽0065米,如此大的带钩,在先秦诸国的带钩中可算是绝无仅有的。

在江陵楚墓中还发现一架大型青铜编钟组合。大多数纽钟集中堆放在东室的南部,镈钟则按大小有序地直接放置于椁室底板之上,另有几件小型纽钟悬挂于钟架横梁上。

东周时期,随着楚文化的崛起,雕塑艺术异彩缤纷,不仅出现了大量装饰性艺术精品,而且出现了镇墓兽、虎座立凤、木俑等大批专门性雕塑物品。

江陵楚墓中的虎座立凤,又称虎座飞鸟、虎座鹿角鸟,是楚文化具有标志性的物品。圆雕施彩,多为木质,也有少量的陶胎,以伏虎为底座,昂首展翅的凤鸟立于虎背,凤背插一对麋鹿角,雄奇神妙。关于它的意义,有山神、引魂升天神之说,也有说是凤神飞天的。

楚墓中的人物雕塑主要有木俑、人形器座及小型佩饰等。以雕塑的人俑代替活人殉葬在东周时代比较普遍。中原诸国多为陶俑,而楚国的木俑自有其特色。

荆楚木俑多出自贵族楚墓,有侍俑、乐俑、炊厨俑和武士俑。多整木雕塑,有的为榫卯结构。

立俑一般高度在05米上下,跪坐俑高度在03米左右,俑的形象多为平顶、瓜子脸,有的加丝质假发或用真人头发。圆雕彩绘,有的着衣佩饰,还有的身上书有文字。

江陵武昌“义地6号”楚墓的一对木雕彩绘侍俑,木俑正面各绘有两串长长的佩饰,对称地分列左右。木俑高0566米,头与身为整木雕塑,足部以榫卯结构另外安装。一件双手是交叠胸前,另一件双手是安装上去的,作棒物状,长颈细腰,体态秀雅。

着衣俑以江陵“马山1号”楚墓的彩色着衣木俑最佳。共有四件,高矮、大小、体态、容貌、服饰等基本相同。

其中一件女性木俑,身高0596米,身上的绢衣保存最好,整木圆雕,无手脚,面、颈绘肉红色,乌发后梳,双唇朱绘,眼睛传神,身着曲裾锦绣绢袍,细腰束带,袍裙曳地,色彩鲜艳。

另外还有一件持剑武士木俑,身着小袖短衣,衣长及膝,裹腿,威武雄壮。

楚人崇鹿,战国时代流行鹿角饰和木雕鹿。如镇墓兽、虎座立凤,大多插有麋鹿角,许多器物也绘饰鹿纹,而且独立的木雕鹿数量也较多。

江陵拍马山楚墓的木雕彩绘带鼓卧鹿或卧鹿鼓,身长033米,通高028米,做侧卧状,四足内拳,头插双鹿角,向左侧视,全身饰梅花斑纹。后背立一小木鼓,鼓径004米,厚003米。这是一种造型奇特的乐器。

我国最早的根雕作品发现在荆楚。江陵“马山1号”楚墓发现根雕辟邪一件,依据树根自然成形,圆雕彩绘,整体为一长形弯曲的龙形,全长069米,高031米至04米,圆身,高足,卷尾龙首,目、耳、鼻、嘴、须、齿俱全,面目狰狞。

在漆木雕塑艺术品中,荆楚彩绘动物座屏别具一格。在众多的彩绘木雕座屏中,以江陵“望山1号”楚墓的彩绘动物雕屏最有代表性。

该雕屏长0518米,宽012米,高015米,雕屏四周为长方形彩绘框架。雕屏底座中部悬空,两端着地,宽实厚重。整个座屏是凤、鸟、鹿、蛙与蛇搏斗场面。

屏座水域是蛇的天下,有二鸟为蛇所困败。屏内偏下,蛇吞蛙咬鹿,鹿双双奔腾,两组凤鸟奋起啄蛇。底座与屏内内容相连,融为一体,造型复杂,井然有序,50多个动物生死搏斗,场面极为壮观,充满了神奇浪漫的色彩。

楚人生活在一个漆器的王国中,生时使用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和娱乐用品多是漆品,死后丧葬用品也多为漆品。

我国发现最早的夹苎胎漆器实物出自楚墓之中,有一件彩绘漆盘,为夹苎胎漆器,器内外均黑地朱绘各种云纹和凤鸟等花纹图案。

江陵望山楚墓的彩绘漆鞘,是一件十分轻巧的夹苎胎漆器,漆鞘全身裸黑漆,朱绘花纹,在鞘的一端绘有云纹和凤纹。

此外,还有皮胎、竹胎、金属胎、陶胎以及丝麻织品髹漆物等。

楚国的竹胎漆器以竹编织物最为精致,是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楚国的竹编织物在许多楚墓中都有发现,其中髹漆竹器有竹扇、小型竹笥、圆竹筒等。

竹扇制作精细,保存完好,色泽如新,扇面成梯形,经篾红色,纬篾黑色,用三经一纬的细篾编织而成。

楚国漆器中,彩绘漆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雨台山楚墓有272个漆耳杯,没有纹饰的素面耳杯只是少数,绝大多数是彩绘耳杯,耳杯上的纹饰颜色有金、黄、红等。

江陵望山楚墓的耳杯上有白色的花纹,彩绘木雕座屏上的彩绘花纹色有红、绿、金、银等多种,其中绿色甚为鲜明。

雨台山楚墓中的漆器以黑、红漆为地色,一般在器表髹黑漆,器内髹红漆。表明当时楚国的漆工艺中,已经采用了多种颜色的色漆。要获得有色漆,必须与植物油配合使用。

楚漆器反映的主要对象不出乎自然与神怪。楚人崇尚自然,对自然界生命的运动、自然界的万物和谐都具有强烈的赞美之情。

因此,楚国艺术家通过雕塑造型的手段逼真传神地摹写自然界的生灵,大至鹿、虎,小至蛇、蛙都是他们表现的对象。这些形象以形写神,栩栩如生。

楚人是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存在的泛神论者,因而神灵也成为他们造型艺术形象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神的形象是对自然生灵的另一种方式的表现。

装饰性的纹饰多为龙凤纹和云雷纹,龙凤是楚艺术的母体。楚漆器上的凤纹变化多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有些凤纹甚至有符号化了的凤头或凤尾纹。

在楚漆器的装饰中,云雷纹占有重要地位。楚漆器上的云雷纹舒云漫卷、灵活自如。江陵雨台山楚墓有彩绘云雷纹木梳和彩绘云雷纹蛇。

楚漆器上的漆绘内容客观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宗教生活与社会生活。如信阳“长台关1号”墓中的彩绘瑟上的巫师图、燕乐图、狩猎图等。

在江陵“天星观2号”楚墓当中,漆木器多为楚墓中常见的器形,但也有数件新器形。其中一件叫“羽人”的漆器非常有特色。

这件羽人漆器是楚墓中的唯一发现。它通高0655米,人高0336米,翅展034米,由蟾蜍状器座、凤鸟和羽人三部分组成,蟾蜍匍卧,羽人上身外裸,体型肥胖,人面鸟喙,鸟爪形足踏于凤鸟之上,凤鸟为展翅飞翔状。

全器通体黑漆为地,用朱红、黄、蓝等色绘制花纹。此器是一件构思奇特、想象丰富的罕见漆器艺术品。

这件器物反映的可能是楚人与凤鸟的亲密关系,该器物是人和凤鸟彼此转型的造像,人们可以转化成凤鸟或通过凤鸟而飞至天界,也可能是巫师进行祭祀时使用的法器,或者是楚人心目中个女娲的形象,或者是三苗后裔雕刻的驩头神像。

江陵楚墓中常有丝织品发现,而且往往保存完好。江陵“马山1号”楚墓中有各类衣物35件,其中有刺绣的衣物有21件。这些衣物由8个品种的丝织物制成,另在4件竹笥中装有12个品种的452片丝织物碎片。

其中,有裹尸的衣着15件,丝衾4床。其他包括绣、锦、罗、纱、绢、绦等多种品种,质地精良,保存完好。

衣被上用朱红、绛红、茄紫、深赭、浅绿、茶褐、金黄、棕黄等色彩的丝线绣出或织出对称的蟠龙、凤鸟、神兽、舞人等与几何纹相间的各种图案,色彩柔和,显示出楚国纺织业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最能反映当时丝织技术水平的织物是锦。锦是一种经线提花织物,在古代要具有高级身份的人才能服用锦衣、锦衾和锦帽。

锦的提花技术是相当复杂的。花纹越大,技术也越复杂。楚墓中有大量彩锦,江陵“马山1号”墓的锦最多,不同花纹的就有10余种,充分说明当时已有了先进的提花织机和熟练的织造技术。

楚国丝织品的色彩,以红色、棕色为主,这与楚人崇尚火的风俗相一致。仅江陵“马山1号”墓的丝织品的色彩,就有深红、朱红、橘红、红棕、深棕、棕、金黄、土黄、灰黄、绿黄、钴蓝、紫红、灰白、深褐、黑等。

“马山1号”楚墓中的一件绦带上的田猎纹是一个完全写实的纹样,描写的是贵族进行田猎活动的场面。田猎纹绦用棕色、土黄、钴蓝色相间织出两人御车追逐猎物、奔鹿仓皇逃命、武士执剑与盾搏兽等戏剧性的生活场景。

另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编织纹丝织品是“马山1号”墓的动物舞人纹锦,花纹由7组不同的动物和舞人构成,其中长袖飘拂的歌舞人物、长尾曳地的峨冠凤鸟,以及两组姿态不同的爬行龙,都显得意趣盎然。

江陵“马山1号”墓发现许多保存完好的刺绣品,刺绣题材以动物、植物为主,而动物中又以龙、凤为主,刺绣品花纹有10多种。包括蟠龙飞凤纹绣、舞凤舞龙纹绣、花卉蟠龙纹绣、一凤二龙相蟠纹绣、一凤三龙蟠纹绣、凤鸟纹绣、凤鸟践蛇纹绣、舞凤逐龙纹绣、花卉飞凤纹绣、凤龙虎纹绣、三首凤鸟纹绣、花冠舞凤纹绣、衔花凤鸟纹绣、凤鸟花卉纹绣等。

在龙、凤主题之外,有的纹样还有虎。动物纹样伴以花草、枝蔓,或为纹样的有机组成部分,或作为纹样的间隔、填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在江陵九店楚墓104号墓北37米处,有车马坑一座。车马坑与104号墓处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当为其陪葬坑,坑内葬车两辆,马4匹。

坑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方向正南北。车辕、马头向北。坑长59米,宽39米,深08米。

坑底挖有半圆形轮槽4个,放置车轮。车位木制,髹褐色漆,均已朽,只存痕迹。其中2号车痕保存较好,剔剥后结构较为清楚,车位单辕两轮。

在江陵九店楚墓中,有5座楚墓共发现竹简约700枚,其内容一般为遣策、祷辞或卜筮记录之类。竹简经破竹修削而成,黑褐色。

“九店56号”墓中的竹简近于云梦秦简中的《日书》,主要为选择吉凶日之类的记载。这批楚简说明选择时日吉凶的书籍早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就已经流行了。

在江陵天星观楚墓也发现了很有价值的铭文以及大量的竹简。简文共计450字,字迹大部分清晰,多次记录为“邸阳君番乘力”,而且全部简文内容没有出现一处是为他人占卜的。

楚国历法以大事记年,秦客公孙鞅使楚,是楚国这一年中外交活动的重大事件。简文中“秦客公孙鞅”的年代应是商鞅在秦受封之前,即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340年。

此外,结合墓中的竹简和随葬器物推测。墓主人生前可能是一位武官,爵位当为上卿,官职在令尹、上柱国之列。

在江陵楚墓当中,尤以青铜兵器品种全,制作精致,常见的有剑、戈、矛、戟、镞等,以剑为最多,凡成年男性几乎都用剑随葬,贵族墓中随葬铜剑尤多,如“天星观1号”墓随葬铜剑达32件。

许多重要的吴越兵器相继出于楚墓,是列国争霸的重要反映。佩剑在各阶层之广,是他国无法比拟的,体现了楚人的尚武精神。

江陵的一般楚墓中都有兵器,其中尤以青铜剑为最多,占随荆兵器总数的35%左右。其中,有20多座小墓,其他随葬品一无所有,唯独都随葬一把青铜剑。

江陵张家山楚墓最出名的是勾践之子所用的“越王鹿郢剑”和“越王勾践剑”,并称“越剑双绝”。

楚墓出土的青铜器皿

楚墓内镂空凤纹铜镜

勾云纹龙首带钩

春秋战国时期楚墓陪葬木俑

楚墓中的木雕彩绘侍俑

曾侯乙墓铜鹿角立鹤

楚墓内的漆器

楚墓竹制篾席

九连墩楚墓群出土的漆器

古青铜器上的云雷纹传奇墓葬江陵楚墓越王

楚墓内的羽人漆器

真丝织锦大褂

马山楚墓出土的服装

楚墓内的车马坑遗址

楚墓中的青铜剑

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的一座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一把越王勾践铜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此剑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十一道极细小的同心圆圈。剑柄为圆柱体,柄上缠着丝绳并刻越王勾践剑有三道戒箍。剑格向外突出,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嵌出美丽的花纹。整个剑身满饰有菱形暗纹,在靠近剑格的地方刻有鸟篆体错金铭文“越王鸠潜(勾践),自乍(作)用剑”二行八字,字迹非常清楚。

越王勾践剑

传世另有越王之子勾践剑,“勾践”二字写法与此相仿,证明是越王勾践当时使用的。剑锷锋芒犀利,寒光闪闪,出土时插于漆木鞘里,光泽夺目,锋利如昔,至今犹能断发,堪称吴越名剑之代表作。经分析测定,剑脊含锡低(10%),韧性好而不易折断,刃部含锡高(20%),刚而锋利。这种复合金属制造技术,其他国家直到近代才掌握。这把剑出土于楚墓中,在墓主骨架左侧,作为随身佩剑。据研究,勾践用的这把剑后来作为勾践女儿的陪嫁流入楚国,楚王又把它赏赐给亲近大臣,死后随葬墓中。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