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竽和笙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一体积不同
竽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笙的体积比竽小,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
区别二结构不同:
竽的斗竽嘴木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径约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长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分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
笙是象凤之身,由笙簧、笙笛、笙斗三个部分组成,由笙簧振动引起笙笛内的空气振动而发音,乐队中经常使用的是二十一簧和二十四簧高音笙。
区别三实用不同:
竽是古代乐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使用,而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在现代国乐团,笙可以担当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你说的“祝”应该是指“柷”吧?
柷常常和敔(音“语”)配套使用,他们的击打声作为演奏起始与终止的标志。两种乐器均是木质。
柷:像方匣子,用木头做成,奏乐开始时敲打。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敔:奏乐将终时,击之使演奏停止。
也有说法说这两种乐器不分始终,可以共同用于伴奏。
当然这两种乐器如今都不可见了,他们的用法只能来自于古籍记载。
高渐离击筑的这个“筑”,是一种击弦乐器。
筑形似琴,有十三弦,弦下有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起源于楚地,其声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时广为流传。自宋代以后失传。千百年来,只见记载,未有实物。
但1993年,考古学家在长沙河西西汉王后渔阳墓中发现了实物,当时被文物界称之为新中国建国四十余年来乐器考古的首次重大发现。学术界也称这渔阳筑为“天下第一筑”。
磬,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有单个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编磬之分。单个的特磬,一般作为我国古代氏族“鸣以聚众”的信号乐器。编磬则是在宗庙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时与编钟一起合奏。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美誉,在礼制严明的古代,用灵璧磐石制作的乐器已经成为皇权、礼治的象征。
到了秦汉魏晋时期,磬乐器有了其在古代乐器中尊显的地位。崇尚礼制的秦汉人们认为,磬乐器地位非常高。磬乐器不仅被帝王视为珍宝所尊崇,也为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所钟情颂扬。
到了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了我国,磬乐器开始宗教化,云磬便产生了。
云磬又称“引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其外形与仰钵形坐磬相同,形体很小,磬身铜制,形似酒盅,磬口直径只有7厘米,置于一根长木柄上端,全长约35厘米。木柄旋以条纹为饰。
云磬是寺院中使用的法器,也用于宗教音乐中。云磬在演奏
时,需要左手持木柄下端,右手执细长铜棍敲击,发音清脆,在梵乐中常用以敲击节奏。
此外,佛教磬乐器除了云磬以外,还有一种“僧磬”乐器,它和“乐器磬”大不相同的。佛教的“僧磬”是“钵”形的。
佛教的“僧磬”,大致有“圆磬”、“匾磬”、“小手磬”三种。“圆磬”有如钵状,多用铜铁等金属所造。大者径约两三尺,高不足两三尺,小者径约半尺,高不足半尺。“匾磬”是石造的,据古代佚名所著的《象器笺》说:
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
在魏晋时期的大寺院中,佛教的“僧磬”声声响朗、声雅音清。多半是在佛经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使用。在魏晋时期,磬乐器除了要在僧人“日常课诵”或者是各种法会上敲击外,还有许多仪节须要敲击它们,据古籍中记载:
圆磬念诵所鸣,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官、施护等礼佛,皆鸣三下。“扁磬”石为之,形似云板,悬方丈廊外;有客见住持,知客鸣三下。又小手磬,礼佛诵经皆鸣之,为起止之节。
到了盛唐时期,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李勋等不仅作诗咏颂磬的清正雅致之音,同时也赞美了“金声玉振”的石磬不是其他质地的石材可替代的。
唐代诗人李勋在他所写的《泗滨得石磬》一诗中,大加颂赞磬乐器,更使灵璧磬石多了一层诗情画意,诗道:
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
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
到了宋代,1051年,宋仁宗曾经下诏徐、宿、泗、江、郑、淮、扬七州军队到灵璧采石制磬。灵璧是安徽东南一个产奇石的宝地,但如此兴师隆重的采石历来是罕见的。上行下效,此间关于灵璧磬石的论著迭出,更从文化上把磬乐器推到了又一高峰。
在北宋时期,大文豪苏东坡更是数次到访灵璧,因为他的诗、文、画使灵璧磬石更熠熠生辉,更是因为他的建议,灵璧才得以正式以县建制,并在1117年正式更名“灵壁”为“灵璧”,这无疑为辉煌的石磬文化又添加了浓重一笔。
还有,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在《灵璧磬石歌为方岩王侍郎作》中,大加歌颂了灵璧磬石,诗中道: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
可磨斫贼剑,可倚击奸笏。可祝不老年,可比至刚德。
到了1289年,元世祖命大乐正赵祖荣乘传古泗滨采石制磬二百单八悬,大乐正写了一篇《磬颂》歌功颂德,这也为石磬文化在元代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极好条件。
继宋元以后,为了明代的宫廷礼制用乐和中都的兴建,又一次大规模地开发灵璧磬石的运动开始了。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社稷安危,他“惜材抚匠”,帮助灵璧修筑府县甬道,而灵璧磬石山下的“洪武遗石”仿佛还在无声诉说着当年被贡奉朝廷的荣光。
到了清代,“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他仰慕“泗滨浮磬”的美名,在路过灵璧后,御题了一块“玉磬庵”的匾额在当地成为佳话流传,而“天下第一石”的题封,也是代代口碑相传,这也是灵璧磬石文化的传承见证。
总之,磬石乐器以其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以及其肌理细腻,石质坚韧,色墨姿妍,金声玉振的石质特性,在历代都彰显其尊贵的地位。
还有,古代磬乐器制作也是有着严格的规制。据北京博物馆《文庙丁祭谱》中记载:
编磬律分,灵璧石为之,两面绘金云龙,股修七寸二分九厘,博五寸四分六厘七毫;鼓修一尺零九分三厘五毫,博三寸六分四厘五毫;十六枚皆同,按律吕别厚薄。股侧镌某年制,鼓侧镌某律名。
这说明了清代编磬,主要用于庆典活动,清代乾隆年间制作的编磬,16间为一套。
在1790年,清代乾隆皇帝还用黄金制作了一套金编磬,和它一起使用的还有一套金编钟。清代,特磬和编磬在宫廷音乐中用途颇广,特磬是皇帝祭天地、祭祖、祭孔时演奏的乐器。
特磬有音高不同的12件,都单独悬挂在木制磬架上,它们大小不一,最大的是“黄钟”,最小的为“应钟”,在一年的12个月里,每个月各奏一个调的乐曲,如农历正月用太簇,十二月用大吕等。
特磬演奏时,只需要换上相应调的特磬,在合奏时,在每一乐句的末尾各击特磬一下,起到加强节奏的作用。
我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金属乐器,大多由铜或铜锡混合制成。在古代的金属乐器中,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钟类乐器,而唢呐等也是金属乐器,它们的共同特性是声音洪亮,音质清脆音色柔和,足以代表我国乐器金石之声。
锣是我国古代各族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它也属于金属乐器,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音响洪亮,各具特色,流行于全国各地。
磬
磬
采石
做好之后的磬
扎木年,是藏族弹拨弦鸣乐器。藏语“扎木”是声音,“年”为悦耳好听之意,“ 扎木年”意为声音悦耳的琴。
鹰笛,是藏族的一种特色乐器,又称鹰骨笛子,是由秃鹫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鹰笛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省的藏族地区。
扩展资料藏族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弹拨乐器有札木聂、扬琴;弓弦乐器有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热玛琴等;吹管乐器有竖笛、骨笛、大号、号、唢呐、铜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击乐器有大鼓、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
其中的札木聂、牛角胡、大号、竖笛最富有特色。札木聂即六弦琴,据传已有600~700年历史,是民间歌舞堆谐、囊玛和札木聂弹唱的主要伴奏乐器。牛角胡,藏语称“比汪”或“比庸”,与二胡形制相似,但琴筒用牛角制成,主要为弦子及折嘎伴奏。由于琴弓较短,演奏时凡旋律中的长音,均奏成八分音符的同音反复,并在弱拍上加用大二度或小三度的倚音或复倚音,形成弦子音乐的主要特色。竖笛、骨笛流传于牧区。
竖笛用木制,骨笛用鹰腿骨或羊腿骨制成,音区高,音量小,声音尖细,常用以吹奏牧歌曲调。大号,藏语称“同钦”,铜制,管身无孔,长约3米,下端有大叭口,能吹出基音及五度泛音,音量宏大,多用于寺院仪式活动及藏戏音乐中。
参考资料:
1、定义不同
喇叭:喇叭分为几种不同的乐器,一种管乐器,上细下粗,多用铜制成。另一种是现代的电声元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也叫扬声器。 还可用来形容替人鼓吹、宣传的人。
唢呐: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
2、发展历史不同
喇叭:早在1877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Erenst Verner就根据佛莱明左手定律,获得动圈式喇叭的专利。1898年,英国Oliver Lodge爵士进一步依照电话传声筒的原理发明了锥盆喇叭,与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喇叭十分类似,Lodge爵士称为「咆哮的电话」。
唢呐: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金、元时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3、音色不同
喇叭:音色缺乏金属感,所以统称为木管乐器,尽管许多乐器都已使用金属,橡胶乃至合成材料为原材料了。
唢呐: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喇叭
-唢呐
本文2023-08-21 11:12: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