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槿皮酊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土槿皮酊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土槿皮酊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土槿皮酊 土槿皮酊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tǔ jǐn pí dǐng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

土槿皮酊

22 组成

土槿皮30g,斑蝥10g,高粱酒100ml。

23 主治

体癣。

24 土槿皮酊的用法用量

外用。

25 制备方法

浸出过滤,再加升华硫黄5g及樟脑5g混合。

古籍中的土槿皮酊 《惠直堂经验方》:[卷三疮癣门]治癣方

土槿皮(五钱)白芨(二钱五分)白芷(二钱五分)荜茇(二钱五分)白藓皮(五钱)明雄上药为末。用好烧酒

《本草便读》:[木部灌木类]川槿皮

杀虫治癣。外用多需。(川槿皮川产者佳。土产者即土槿皮。俗称之谓槿茄。可捍可插。植之为藩篱者也。皮浓

《古方汇精》:[卷二疯痰疮毒类]牛皮癣癞方(二十一)

土槿皮(一斤勿见火晒干磨末)以好烧酒十斤。加榆面四两。浸七日为度。不时蘸酒搽擦。二《古方汇精》清爱

《疡医大全》:[卷二十九癞癣部]癣门主方

上身多食后服, 多食前服,白汤送下三钱。癣。土槿皮(一两)斑蝥(二个)鸡心槟榔(三个)番木鳖(四

《本经逢原》:[卷三灌木部]木槿根皮

澄观中医(台中) 卢彦芝医师 全身干痒、一抓就流血5穴位改善异位性皮肤炎 73y/o陈先生第一次来诊时是女儿陪同一起来的,主诉是全身性皮肤红疹干痒,抓至破皮有溃疡渗血的伤口,大大小小布满全身,这种情况已长达5年以上,女儿也很担心所以建议陈先生尝试中医治疗。患者本身也是医疗人员,所以一开始就述说用过的西药,症状仍反复,仍常痒到抓至出血,尤其晚上更痒,睡到半夜都还要起来洗沾血的衣物,非常困扰。 卢医师看了陈先生的皮肤范围,属于全身性的,范围扩及脸部,胸口,背部,四肢尤其下肢的部份,都是大大小小红疹,或溃疡出血,或暗红的皮疹伤口!望诊后把完脉后主症是血虚有热,所以开立凉血清热,解表止痒的水药搭配外用中药药膏早晚擦。第二次回诊望诊观察,渗血伤口有缩小,胸口痒感减少,也睡的比较安稳。经过二个半月的治疗后,陈先生的伤口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渗血或溃疡的部分了,胸口与背部的红疹也好的差不多了,手臂也好很多,唯有腿部有些暗色的红疹还没有退的那么好,后期卢医师加开一些温通活血的药。痒感频率和搔痒程度大幅下降,皮肤变得健康,不会一抓痒就流血。澄观中医(台中) 卢彦芝医师 全身干痒、一抓就流血5穴位改善异位性皮肤炎 73y/o陈先生第一次来诊时是女儿陪同一起来的,主诉是全身性皮肤红疹干痒,抓至破皮有溃疡渗血的伤口,大大小小布满全身,这种情况已长达5年以上,女儿也很担心所以建议陈先生尝试中医治疗。患者本身也是医疗人员,所以一开始就述说用过的西药,症状仍反复,仍常痒到抓至出血,尤其晚上更痒,睡到半夜都还要起来洗沾血的衣物,非常困扰。 卢医师看了陈先生的皮肤范围,属于全身性的,范围扩及脸部,胸口,背部,四肢尤其下肢的部份,都是大大小小红疹,或溃疡出血,或暗红的皮疹伤口!望诊后把完脉后主症是血虚有热,所以开立凉血清热,解表止痒的水药搭配外用中药药膏早晚擦。第二次回诊望诊观察,渗血伤口有缩小,胸口痒感减少,也睡的比较安稳。经过二个半月的治疗后,陈先生的伤口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渗血或溃疡的部分了,胸口与背部的红疹也好的差不多了,手臂也好很多,唯有腿部有些暗色的红疹还没有退的那么好,后期卢医师加开一些温通活血的药。痒感频率和搔痒程度大幅下降,皮肤变得健康,不会一抓痒就流血。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慢性搔痒性皮肤病,病程波动易受精神状态及气候改变影响,近年来,因为空气污染、社会压力增大、饮食无节制等因素,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罹病率约2-20%。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过敏性皮肤炎,患者除了皮肤反复出现湿疹和搔痒之外,个人或家族中常合并有气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症状。皮肤症状表现有红、脱屑、搔痒严重造成皮肤表面出现抓痕或结痂皮及苔藓化。根据本病不同时期的发病临床表现,与中医古籍中「四弯风」、「奶癣」、「胎歛疮」等相类似。 异位性皮肤炎的中医病因是身体先天保卫能力不足,无法抵挡外来物质的 侵袭,而引起过敏反应;或由于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功能出问题而造成脾虚湿盛。急性期常由风、湿、热邪相乘所致,可泛发全身搔痒,甚至搔抓破皮而引起感染,皮疹红肿,渗出液不止,症状较严重,治疗以袪风、清热、利湿为主;慢性期局部皮肤干燥粗糙变厚,苔癣化明显,以健脾、润燥等作为主要方向来调理体质,皮疹颜色深暗,则须再搭配活血化瘀的药材来调理。 诊断主要标准 以下至少包括三项 –皮肤搔痒 –湿疹或苔癣化皮肤炎同时病灶符合位置,例如:婴儿面部和四肢伸侧皮肤;成人屈侧皮肤的苔癣样变化 –慢性或反复性皮肤炎大于六个月以上 –个人或家族有异位性体质病史 中医临床治疗 一、风热型 症状:以皮肤红疹为主,泛发全身、剧烈搔痒、常抓破皮出血、渗出液不多、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数。 使用凉血袪风的中药:荆芥、防风、蝉脱、牛蒡子、生地、生石膏、木通、苦参、知母、金银花、黄芩加减。 二、湿热型 症状:皮肤见红斑水疮,渗出液淋漓,或有糜烂结痂,奇痒难忍,或痒痛兼作。常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使用清热利湿的中药:黄柏、黄芩、山栀、地肤子、生薏苡仁、茯苓、夏枯草,滑石、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 三、脾虚湿盛型 症状:皮损色暗不鲜,皮肤表面有水泡及渗液,大便溏薄,容易疲倦,胃肠胀气,舌淡,苔薄白或腻,脉濡。 使用健脾除湿的中药:党参、白术、茯苓、苍术、猪苓、薏苡仁、白藓皮、陈皮、厚朴、木香。 四、血虚风燥型 症状:皮损干燥粗糙脱屑,瘙痒剧烈,色素沉着或苔藓样,舌淡,苔薄,脉细。 使用养血袪风的中药: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白蒺藜、薏苡仁。 在外用药部分,常使用有收敛除湿、止痒、清热消肿、抑菌止痛、养血润肤等的中药,常见有蒲公英、黄连、黄柏、青黛、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牡丹皮、紫草、马齿苋、薄荷、冰片、樟脑、苦参、蛇床子、土茯苓、白藓皮等药物。患处皮肤若是红肿糜烂、有渗液,可外敷黄柏、青黛、冰片等来清热消肿,收敛渗液;如果局部干燥脱屑的话,可涂抹「紫云膏」,紫草有凉血清热,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当归活血润燥,可改善局部循环,修复损伤皮肤。 针灸穴位 荥穴放血、或取大椎、风市点刺放血,再针曲池、血海、三阴交 荥穴放血:全身性皮肤疮癣为血热,可取荥穴以清心安神,泄热凉血 大椎:功能在清热解表,能治热盛烦呕。 风市:为足少阳胆经,该穴主治全身搔痒。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合穴,以清热燥湿除痒。 血海:足太阴脉气所发,气血归聚之海,能健脾化湿, 调经统血,主治皮肤湿疹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处,能健脾利湿,兼调肝肾,主血分病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一、饮食与居家环境避开过敏原 少吃发物:凤梨、芒果、荔枝、鲑鱼、鹅肉、鸭肉、海鲜类如带壳的虾蟹;或对蛋过敏者少碰蛋或牛奶。 少吃辛辣 、油炸食物 最好避免使用地毯,毛茸茸的玩具,以免尘螨增生诱发过敏 洗澡水不要太热,少用肥皂或有香料的沐浴清洁用品,多用清水清洗身体,沐浴乳用在局部重点部位,其余带过即可,免得将皮表上的保护性油脂全部洗掉,而诱发搔痒。 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因为皮肤障壁及保护功能受损,所以更容易受到一些 物或是接触过敏原而导致恶化。可选用不含香精、防腐剂、抑菌剂的保湿乳液,以免 皮肤导致皮肤炎的恶化。 臻观中医于民国98年成立,主治项目包含内科、妇儿科、皮肤科、酸痛针伤科、过敏体质调理等,目前有台北、永和、台中三院区。 臻观/澄观中医诊所粉丝专页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疡科选粹 1 拼音

《yáng kē xuǎn cuì 》

2 注解

《疡科选粹》 外科著作。八卷。明·陈文治撰。刊于1628年。本书系精选历代外科各家学说参以作者临床经验编纂而成。包括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及伤科的各类病证共分111篇,所载方药多切于实用。本书除一般坊刻本外,另有徐大椿的评点本。现存明清刻本。

古籍中的疡科选粹 《急救广生集》:[卷五·妇科]阴症

洗。曾有一女人,用此七日愈。一方有川芎二两。《疡科选粹》)甘湿散蚺蛇胆青木香石硫黄铁精麝香(各四分)

《急救广生集》:[卷七·疡科]痔漏

叶丹治虫痔。用桃叶二十片杵烂,塞粪门即愈。(《疡科选粹》)椒子散治痛痔。川椒为末,掺少许于弹净棉花肉

《中国医籍考》:[卷七十一]方论(四十九)

龚氏(居中)外科百效全书〕六卷存〔陈氏(文治)疡科选粹〕(彭宗孟序作疡科秘旨)医藏目录八卷存按医藏目

《中国医籍考》:[卷七十三]方论(五十一)

科小有氏。〔亡名氏广嗣秘旨〕十卷未见按见于许僖疡科选粹凡例。〔皇甫氏(泰)产宝〕未见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慎疾刍言》:宗传

泽漆泽漆HerbaEuphorbiaeHelioscopiae(英)SunEuphorbiaHerb别名五朵云、猫儿眼草、奶浆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L的全草。植物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含乳汁。茎基部分枝,带紫红色。叶互生,倒卵形或匙形,长1~3cm,宽07~1cm,先端微凹,边缘中部以上有细锯齿,无柄。茎顶有5片轮生的叶状苞;总花序多歧聚伞状,顶生,有5伞梗,每伞梗生3个小伞梗,每小伞梗又第3回分为2叉;杯状聚伞花序钟形,总苞顶端4裂,裂间腺体4,肾形;子房3室,花柱3。蒴果无毛。种子卵形,表面在凸起的网纹。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沟边、路旁、田野。分布于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区。采制4~5月开花时采收,晒干。化学成分含泽漆皂甙(phasin)、槲皮素3,5二半乳糖甙(tithymalin)、βdihydrofucosterol)、泽漆醇(heliscopiol)、西酸及苹果酸钙。性味性微寒,味苦;有毒。功能主治利尿消肿,化痰散结,杀虫止痒。用于腹水、水肿、肺结核、颈淋巴结核、痰多喘咳、癣疮。泽漆中毒泽漆又名漆草、五风草、癣草、灯台草、马虎眼、五点草、乳浆草、泽茎、漆茎等。属利水消肿药。为大蓟科大蓟属植物泽漆的茎叶全草。含有泽漆新苷、槲皮素、金丝桃苷、没食子酸、琥珀酸及其他成分。主要药理作用有祛痰,止咳,降温,抗菌,兴奋小肠,抗肿瘤。 不良反应机制其内含有的泽漆皂甙、丁酸、泽漆醇等,有强烈的 性,接触皮肤能引起炎症,产生明显的皮肤黏膜肿胀、溃烂等损害。大量内服能引起消化道黏膜肿胀及充血,严重时呼吸麻痹,昏迷。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剧烈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烦躁不安,血压下降,严重时脱水引起休克。漆泽的乳状汁液含有 性的树脂,接触皮肤可使

详见百科词条:泽漆 [ 最后修订于2015/3/17 13:30:13 共99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神经性皮炎为病症名。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癣化为主症的慢性皮肤炎症。属祖国医学“顽癣”范畴。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有关。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中医学称之为“牛皮藓”、“摄领疮”,因其好发于颈部,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而得名。如《外科正宗》说:“牛皮癣,如牛领之皮,顽硬须坚,抓之如朽木。”临床特点为皮肤苔藓化,肥厚粗糙,瘙痒剧烈,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常数年不愈,愈后易复发。多发生于颈、肘、骶等部位,以皮肤瘙痒、苔藓化为特征。根据皮损范围大小,临床上可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两种类型。本病常呈慢性,易于反复发作,多见于青壮年。其病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现代西医学治疗一般采用镇静或抗组织胺药、x线照射及封闭疗法等,但多不能根治。

神经性皮炎在中医学中称为“干癣”、“牛皮癣”、“摄领疮”等,又因其顽固易发而称之为“顽癣”。《诸病源候论》曰:“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著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外科正宗·顽癣》也说:“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皆属风湿凝聚生疮,久则瘙痒如癣,不治则沿漫项背。”历代医家临床上多用凉血清热疏风、养血润燥、健脾渗湿等法为主,并配合外治。一些医籍,如《儒门事亲》、《本草纲目拾遗》等还有用针灸方法治疗顽癣的记载。

现代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报道,始见于50年代中期,最初的文献多是用针灸疗法和外治法960年代,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内服配合外治的方法比较普遍;针灸治疗则以皮肤针的应用报道较多。70年代,一些新的穴位 疗法,如头针、穴位注射、水灌疗法等,中药局部注射也用于治疗本病,使临床疗效有所提高。自80年代以来,除了在临床上获得较大进展外,还开展了有关神经性皮炎防治的实验研究。如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显示,此类患者大多数表现为界限性异常和轻度异常脑电图,异常率为622%,远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异常率(274%)。有人通过对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学疗法进行探索,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原因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对此病患者做说服教育以及避免再 ,可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之一。对一组神经性皮炎病人进行针灸治疗前后的血浆亮氨酸脑啡呔样物质(LEKIS)含量测定,发现针灸治疗后血浆中LEKIS比针灸前有明显增高(P<001),而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浆中LEKIS无明显变化。据统计,目前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一般在90%左右。

详见百科词条:神经性皮炎 [ 最后修订于2015/6/24 14:49:28 共900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蒲辅周医疗经验》:解毒丹处方当归30克赤豆卷(用赤小豆发出芽一分长,即晒干)90克肉苁蓉(酒洗,去盐)90克山萸肉30克川牛膝(酒炒)30克香附(酗制)30克土茯苓30克银花30克银花叶30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功能主治滋肾补肝,利湿清热,化瘀解毒。治妇科肿瘤。用法用量每夜服一丸,嚼细,白开水送下。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药奁启秘》:解毒丹处方青黛2钱,黄柏2钱,熟石膏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湿疮痒痛红肿。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摘录《药奁启秘》《脉因证治》卷下:解毒丹处方紫背车螯(大者)。功能主治一切发背、痈疽、金石毒。用法用量上以盐泥固济,煅红,出火毒,甘草膏为丸。甘草汤下。恶物,用寒水石(煅红入瓮,沉井中)、腊猪油调敷。摘录《脉因证治》卷下《外科真诠》卷下:解毒丹处方冰片2分,轻粉5分,白矾2分,灯心灰2分,麻根灰3钱,凤凰衣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蜘蛛疮重者,生于皮肤间,如水窠疮相似,淡红微痛,五六个成簇,亦能荫开。用法用量先用麻揉破再掺。摘录《外科真诠》卷下《青囊秘传》方名解毒丹别名遇仙丹组成熟石膏1两,青黛2钱。功效长肉生肌。主治丹毒;湿疹。火烫,烂腿疮。用法用量入凉血散内,或菜油调搽。制备方法研极细末。《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解毒丹组成熟石膏62g,黄柏15g,青黛9g,轻粉3g。主治湿疹,皮炎,烧伤,溃疡。用法用量麻油调敷。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古今医鉴》卷十六方名解毒丹组成黄丹、水粉、青黛、焰消、绿豆粉。主治中信毒在腹中,已下者。用法用量以小蓝挼水调下。加减腹痛,倍黄丹、豆粉,井花水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详见百科词条:解毒丹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50:49 共68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樟脑酊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樟脑酊 樟脑酊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zhāng nǎo dǐng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

樟脑酊

22 组成

土槿皮6g,樟脑6g,斑蝥15g,酒精60ml。

23 主治

神经性皮炎。

24 樟脑酊的用法用量

每日外搽1次,用消毒纱布包,以起水疱结痂自愈。

25 制备方法

先将土槿皮、斑蝥研成粉,加入酒精浸3天。过滤后,滤液加樟脑备用。

古籍中的樟脑酊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辟虼HT

樟脑、雌黄、鳝鱼骨等分末,烧烟熏之,即以樟脑掺衣席极妙。《外科证治全书》

《炮炙全书》:[卷第三木之属]樟脑

合住,湿纸糊口,文武火之,半时许取出,冷定用。煎樟脑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锅煎之,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二十第三十门]熏蚊子

传,甚妙。香附子(一斤)苍术(半斤)雄黄(别研)樟脑(别研各半两)上为细末,入雄黄、樟脑和匀,重罗过

《明目至宝》:[卷三]太玄妙方治翳障遮睛并美

芥川芎白蒺藜当归地黄上药为粗末,以碗盛之水浸,将樟脑放药上,用绵纸浆糊,谨封碗口,不要走气,以文武火

《串雅内外编》:[串雅外编卷一]禁药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