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丹家的药性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古籍中相关的记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古代丹家的药性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古籍中相关的记载有哪些?,第1张

古代丹家的药性论,即对物质问相互作用的认识,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周易参同契》在阐明阴阳学说时便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阴与阳的彼此交媾,相须不离,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唐代张九垓的《张真人金石灵砂论》则进一步把阴阳学说具体化,说明这一学说怎样指导金丹术。他说:“大道冲融而包天地,驱策阴阳,成乎宇宙。天形阳而左旋,地质阴而右转,日为阳精而昼行,月为阴灵而夜流。……一阴一阳曰道。圣人法阴阳,夺造化,故阳药有七,金二石五,黄金、白银、雄、雌、砒黄、曾青、石硫黄皆阳药也;阴药有七,金三石四,水银、黑铅、硝石、朴消皆属阴药也。阴阳之药各禀其性而服之,所以有度世之期,不死之理者也。”又说:“还丹者,取阴阳之精,法天地造化之功,水火相济,自无入有,以成其形。岂若砂汞,孤阴为体,无阳配生,不能合四象,运五行,所以孤阴不育,寡阳不生,阴阳配合,方成还丹。”

推荐《药性赋》与《药性四百味》。《药性赋》把中药为四类——寒热温平,把古代某种中药最具有代表性的功效编入歌诀,如果《药性赋》能背熟,那看方子基本能知道这是治哪类病。《药性四百味》很全面,第一句是性味,后几句是常用功效。《药性赋》好背一点,《四百味》背到后面会串起来。药性赋大致三千多字,四百味有六千多字,建议你两个都背下来,这些都是基本功,如果精力有限,就背《药性赋》,毕竟朗朗上口。

大黄的功效和大黄的作用 大黄 功效 作用 功能主治 便秘 痢疾 肿毒 大黄的功效和大黄的作用 大黄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逐瘀通经,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 大黄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大黄的功能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 《日华子本草》记载:大黄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纲目》记载:大黄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药性论》记载:大黄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本经》记载: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别录》记载:大黄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功能: 1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溶解脂肪、加速脂肪的燃烧分解,分解后的脂肪一部分转化成能量提供人体需要,另一部分随机体代谢排出体外,从而达到快速减肥的目的。 2活血化淤、排毒养颜、嫩肌亮肤、使皮肤润滑亮泽。 适应人群:全身减肥者、局部减肥着、想保持身材苗条者、瘦身塑身者均可。 使用方法: 1全身减肥:将大黄膏均匀地涂抹在腹部,按摩手法(图一)以肚脐眼为中心、双手掌紧贴腹壁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按摩10分钟。按摩手法二(图二)以肚脐眼为中心,在两侧腹直肌处上、下用力按摩8—10分钟。按摩手法三(图三)以两侧骼前上脊为起点“倒八字型”从上到下至腹股沟中段为止按摩5—8次,以利淋巴排脂、排毒、排热量。 2局部减肥:适应于脸部减肥、大腿减肥、腰部减肥、臀部减肥,将大黄减肥膏均匀地涂在脂肪多余的部位,以顺时针方向从上到下用力按摩10—20分钟。 3瘦身塑体:结合全身减肥和局部减肥的办法既可。 注意事项: 1使用前用毛巾蘸1%的热盐水(40———50摄氏度)热敷需减肥部位,使毛孔充分舒张,毛细血管扩张,以利于膏体的渗透和吸收。 2如能配合按摩仪,减肥健美的仪器效果跟好。 3过敏性体质者(极少数人)需做过敏试验,并在美容师指导下使用。 效果分析: 1全身减肥:减肥速度快,正常情况下每周期体重可减轻6—15斤。 2局部减肥:每周期腰部可减3—8厘米,腿部可减3—6厘米。 3减肥成功后,应少吃甜食、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坚持适量的运动,以利于巩固疗效。

“寒、热、温、凉”是对中药学中药物作用的原始分类。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无论食物还是药物,凡有味道者,必有特性,不是属于寒凉,就是属于温热。中医认为,温热为阳,寒凉为阴,只有将食物的温热寒凉因人、因时、因地的灵活运用,才能使人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阴阳平衡。

1、 根据各人体质选择食物。如身体内寒气较重、气血两亏的虚弱之人,要不分季节多吃温热质的食物,如牛肉、羊肉、洋葱、韭菜、生姜等,这样身体才会产热,使机能兴奋、增加活力,血脉畅通。

2、 配合气候变化选择食物。气候的变化说到底就是温度的变化,所以,温度高时人要多吃寒凉的食物清热,温度低时要以温热的食物保暖祛寒。

3、 在什么地方就吃什么地方的食物。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区因气候、地理的不同都生长着不同的食物,最明显的就是炎热之地多盛产寒冷质的水果,如香蕉、西瓜、甘蔗等,而寒冷地区多生长洋葱、大葱、大蒜以及土豆、大豆等平、温的食物。

  我觉得尝亦可,鞭亦可,若是尝,那么神农就被视作人,人之身亲尝百草,冒险不畏艰险

  若是鞭,那么这里神农就被视作神,用一种鞭子能辨百草,说明有神力。

  只是传说的记载不同,版本不一,可能有谬误,但也许就是如此。

  原文: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译文: 神农用赤色的鞭子鞭打各种草木,因而全部了解了它们的无毒、有毒、寒热、温凉的性质以及五味所主治的疾病(酸主肝、咸主肾、甘主脾、苦主心、辛主肺),根据这些经验再选种各种谷物。所以天下的百姓叫他“神农”

  关于神农尝百草、辨药性的事,古籍中有些记载: 

  西汉的《史记》实录:“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 

  东汉的《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说:“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 宋代郑樵的《通志》讲:神农尝百药之时,“……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 

  宋代罗泌《路史》云:炎帝神农氏“磨唇鞭茇,察色嗅,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药正三百六十有五。”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