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第1张

《清平乐·雨晴烟晚》描写的是女子独居伤怀、望夫归来的情景。雨晴烟晚,池满绿水,垂柳穿燕,一位闺女正倚栏凝望西南的一弯新月。但孤眠的凄冷感受和深心苦闷是难以说出的。

作 者 :冯延巳

创作年代:五代南唐

词 牌:《清平乐》

类 型:婉约词

 《满庭芳·小阁藏春》的作者是李清照,这首词大约是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变后所作的,具有特别凄凉悲咽的情调。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宋词《满庭芳·小阁藏春》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满庭芳·小阁藏春

 作者:宋·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释

 1、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2、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3、临水登楼:王粲于湖北当阳“登兹楼以四望”,作《登楼赋》。

 4、浑似:完全像。

 5、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6、韵胜:优雅。

 7、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8、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9、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10、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翻译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讲白昼都闭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很幽怨,很深沉。

 篆香烧尽了,时光过得如此之快,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

 我喜爱梅花,认为自己种的江梅更好,那么朴素自然,但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

 没有人来到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寂寥环境独自面对梅花,可惜我现在身处扬州。

 梅花是形态与品格美的结合,发现它零落后别有一番格调意趣,梅花虽不畏寒冷霜雪,但它毕竟是花,仍具花之娇弱特性,因而也难以禁受风雨的践踏摧损。

 又是谁再吹笛子,吹动了我的一丝丝愁绪。

 不要怨恨梅花的香气和大雪少了很多,但要相信,即踪迹扫尽,梅花也难以寻觅了。

 我很难道出我的家世,因为它太萧条了些,我想象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显示出梅的俊俏风流,应是它扫迹后留下的一点情意。

 赏析

 这是李清照的咏梅词之一,后人曾补题为“残梅”,借梅花清瘦高雅之趣,写个人情思;堪称咏物词中的佳作。

 “小阁藏春”一句“先盘远势”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抒情环境。作者首先写出了她住处的寂寞无聊。“小阁”即小小的闺阁,这是妇女的内寝:“闲窗”即表示内外都是闲静的。“藏”与“锁”互文见义。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恰恰被藏锁这狭小而闲静的圈子里。唐宋时富贵之家的内寝往往有厅堂相连结。小阁设画堂里侧。春光和白昼俱藏锁住了,暗示这里并未感到它们的存,因而画堂显得特别深幽。“深幽”极言其堂之狭长、暗淡、静阒。作者已习惯这种环境,似乎还满意于它的深幽。古人爱尚雅洁者都喜焚香。篆香是一种中古时期的高级盘香。它的烧尽,表示整日的时光已经流逝,而日影移上帘箔即说明黄昏将近。“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箔”等一系列的物质景致说明,抒情女主人公生活上层社会,富贵安闲,但环境中也透出一股异样的冷清寂静。“手种江梅渐好”是词意的转折,开始进入咏物。黄昏临近之时女主人公,于室外见到亲手种植的江梅,忽然产生一种欣慰。它的“渐好”能给种树人以安慰;欣赏“手种江梅”,又会有许多往事的联想,因而没有必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了。除了对梅花的特殊情感之外,似乎心情慵倦,于应赏玩的景物都失去了兴致。接着由赏梅联想到南朝诗人何逊恋梅之事,词意开始向借物抒情方面过渡,渐渐接近作者主旨。何逊,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其诗情辞宛转,诗意隽美,深为后来的诗人杜甫和黄庭坚等赏识。梁代天监间,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有咏梅的佳篇《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亦作《咏早梅》)。清人江昉刻本《何水部集》于此诗下有注云:“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吟咏其下,赋诗云云。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徬徨,终日不能去。”何逊对梅花的一片痴情是其寂寞苦闷的心情附着所致。按清照的理解,何逊扬州是寂寥的。如今寂寥环境独自面对梅花,清照亦产生了“何逊扬州”般的寂寞与苦闷。

 词人联系个人身世之感抒发对残梅命运的深深同情。“从来,知韵胜”,是她给予梅花整体的赞语。“韵”是风韵、神韵,是形态与品格美的结合。梅花是当得起“韵胜”的词人肯定了这一点之后,却不再多说,转笔来写它的不幸,发现它零落后别有一番格调意趣。“藉”与“揉”也是互文见义,有践踏摧损之意。梅虽不畏寒冷霜雪,但它毕竟是花,仍具花之娇弱特性,因而也难以禁受风雨的践踏摧损。这是花的命运。由落梅的命运,作者产生各种联想词意呈现很曲折的状态。由落梅联想到古曲《梅花落》,是虚写,以此表现落梅引起作者个人的感伤情绪,造成一团“浓愁”而难以排解。但作者又试图进行自我排解,词情为之一变。梅花的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说明其飘谢凋零,丰韵不存。这本应使人产生春恨,迁恨于春日风雨的无情。但词人以为最好还是“莫恨”,“须信道、扫迹情留。”“扫迹”即踪迹扫尽,难以寻觅。“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是补足“情留”之意。“难言处”是对下阕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的概括,似乎还有与作者身世的双关的含意。想象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显示出梅的俊俏风流,应是它扫迹后留下的一点情意。也许明年它又会重开,并带来春的信息。“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突出了梅花格调意趣的高雅,使全词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变后所作的,具有特别凄凉悲咽的情调。即使这样的咏物词中,也寄寓着作者不幸的身世之感。全词意境相谐,词调低沉,语言轻巧,写尽了词人冷清寂寞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

小题1:上片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1分)先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池塘溢满了雨水。这是远望的景观。(1分)再写柳院之中燕子双双归来。这是近观的景象。(1分)接着写楼阁之中画帘高卷。这是身边的景致。(1分)上片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雨后春景图。(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亦可)

小题2:下片着一“独”字,揭示词人孤独凄冷苦闷难解的心情。(1分)傍晚时分,独自登楼远眺,一弯新月遥挂天边。(1分)月缺人难全。春风吹起台阶下的落花,吹皱身上的罗衣。春寒心更寒。(1分)(本题可以答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但是艺术手法不是得分的关键)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答题时,先答出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再结合着上片的关键词加以具体分析。如“绿水新池满” 这是远景。“双燕飞来垂柳院” 这是近景。“小阁画帘高卷”属于近在身边的景观,所以运用的由远及近的写景手法,把雨后春景描绘出来。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下片中的能体现词人内心情感的关键词,加以联想和想象。如“独”字体现出了词人的孤独凄苦的心境;“月眉弯”以月缺来衬托自己与亲人不能团聚;“落花”“春寒”让人联想到感伤心寒的意境。答题时,要结合着描绘心境的词语具体分析作答。

馆长的计谋

博物馆被偷了!几件镇馆的宝贝,都不翼而飞。

这绝不是一个人干的,而且必定都是行家,破坏警铃、开保险锁、车子接应,加上在中途换车,据推算最少有5个人才干得了。

政府开始悬赏,博物馆的馆长也接受了电视访问。

他颤抖着说: “13件全是精品,尤其那个翠玉戒指,更是举世无双,爱珠宝的人,千万不能收藏,迟早会被发现的!”他瞪大了眼睛说,“因为那戒指太好了,什么人都一眼就看得出,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然后,没多久就破了案。

一群窃贼虽然计划周详,没留下任何线索,却因为内部不合,两派开火,而被发现。

受伤的窃贼,躺在床上吐露出了实情。“当时由我和另外一个人进去,我们只偷了12幅画,哪有拿什么翠玉戒指,可是外面的几个人不信,非要我们把戒指交出来,后来连我朋友都认为是我独吞了。”他大声喊着,“我没有拿!我真的没有拿!你们要相信我!”

“我相信他!”博物馆长在验收了12幅画之后,笑道,“感谢上天,12幅画完整无缺地回来了。至于翠玉戒指,唉!我们馆里几曾有过翠玉戒指啊?”

1、窃贼为什么被发现

2、馆长的计谋是什么

3、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1、窃贼为什么被发现---内讧。

外面的几个人不信,非要我们把戒指交出来,后来连我朋友都认为是我独吞了

---2、馆长的计谋是“离间计”制造戒指被盗的假象,引起群贼相互猜疑。

3、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馆长真有韬略,分析是五人以上盗窃,内外分别作案,才有离间群贼的可能。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

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这首词大概是在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词语注释:

⑴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⑵旧游:昔日的游览。洛中:指洛阳一带。

⑶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⑷豪英:出色的人物。

⑸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月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